第一篇:解图表题(6)
图表题
1、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
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二看图表内容。看时要有“两比较”——表格横纵指标的变化,“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种:因果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三看图表的图例、注释(表格后面的小字“注”的内容)。
2、图表题答题时要注意:
①对于“材料(图表)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类问题,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图表(含注)作答;答案不仅写出图表表明的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本质性问题。当然,如果下面的设问单独考查“本质”此处可不答。
②对于“表格(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类问题,要注意不能仅仅在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其关系,还应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制度或理论的高度。此外,我们平时所涉及到的此类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因果关系或一分为二的关系,但要因题而异。
③对于“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这类问题,要从这一现象“是什么”(包括揭示出其本质)、“为什么”会出现(或要解决)这一现象(或问题)、“怎么办”(怎样处理或对待这一现象.即措施)。视问题不同,回答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3、图表题。审题做到“六个相结合”,解题做到“三从三到”。⑴“六个相结合”是指:
①是把图表和试题的其他设问相结合; ②是将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内容相结合; ③是将图表和图表外的注释相结合; ④是把纵读和横读相结合;
⑤是把图表和试题的其他材料相结合; ⑥是把图表和试题的其他教材相结合; ⑵“三从三到”是指
①从数字到术语;②从现象到本质;③从理论到实践;
“本质”和“术语”是同学们最容易忽略,又是我们通过努力最容易拿到的分数。不同事物比什么?比出异、同,同中之异,异中之同 同一事物比什么?比出变化与趋势。
4、“三忌”:
一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二忌审题不严,不知图表所云或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三忌词多意少,言语罗嗦。
第二篇:图表题
一、1、不管是图还是表,都要先看清楚它的标题,以及题目的设问
2、如果是表,先横向比较数据,再纵向比较数据
3、如果是图,先看横轴、纵轴的内容,在比较数据的大小
4、如果有好几个图表,一定要说明这几个图表之间的关系。
5、好好研究习题答案
多数时候,得分不是靠内容,而是靠你回答到的知识点,只要你说到了某一点,即使说得不那么全面,还欠火候,一般也是会给分的。热别要注意看清楚图表的标题,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另外答题时条理清晰,分点答题,分得越细越好,因为该卷老师的智商并不见得比你高。你的一句话里面包含两个点,他一糊涂,就可能给你一个点的分。
以上为本人高考经验。仅供参考
二、剖析图表 提取信息 回归教材
--巧解图表型试题
河北临西一中 徐爱香
图表试题是中考中一种常见题型。此种题型以图表为载体,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能够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尤其能够考查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图表一般包括:标题、图表、数据。现在介绍一下此题的解答步骤:
第一步,认真阅读标题。标题是图表的眼睛,是整个内容的浓缩,是解答试题的钥匙。第二步,仔细观察比较项。图标是试题的主要载体,试题的主要内容是以图表表现出来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分析图标,学会观察比较,包括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通过观察、比较,能从图表中得出变化趋势、规律和发展趋势等。应注意一点,图表有柱状图、曲线图和表格等,观察图表的内容,要注意图表中的时间、类别等,注意图表中的数据的变化情况及对比情况,如果是多个图表,还要注意图表间的对比情况。第三步,细读图表的“注角”,在图表下面时常会出现一些文字进行说明,此称为“注角”,它主要对图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注角对理解图表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图表分析型”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题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第四步,提取信息,回归教材,组织答案。图标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基本知识点、基本原理等。因此,通过全面分析图表提取有效的信息后,要在教材中寻找相关的知识点,找出解题依据。注意在解题时,除了要准确的表达出图表的寓意之外,还要运用教材的知识对图表所揭示的问题进行分析,用发散思维作答,即多层次、多角度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使用规范语言。
例如:(2006年 河北)
阅读图表,简要回答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关指标
降低(减少)的指标提高(达到)的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工业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注:“十一五”时期是指2006-2010年。
(1)上述指标是针对什么国情提出的?提出这些指标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意义?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写出你保护环境的两个具体做法。
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图表的标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关指标,标题指示我们要关注我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接着再分析图表,进行比较。从横向来看,比较的对象是降低(减少)的指标和提高(达到)的指标。从纵向来看,比较的降低对象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提高的对象是森林覆盖率、工业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率等。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国发展的目的是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然后,看注角:“十一五”时期是指2006-2010年,这启示要了解在“十一五”的期间,国家制订的方针、政策及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等,同时还启示我们要关注时政热点。最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施的战略及实施战略的意义进行回答即可。第二问,教材中没有具体的解答可以结合实际行动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
(1)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或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意义:①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有利于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河)。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③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不乱丢垃圾、多植树、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参加环保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环保建议、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等。
三、
第三篇:函数图表题
函数图表题
本专题确立的依据
(一)教学内容的要求
《经济生活》中许多内容都涉及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而西方经济学则总是利用函数分析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曲线图表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我们的教材却缺少对这些曲线图像的介绍。
(二)函数图表题首次在新课标卷中出现,这可能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三)经济曲线题及其分类
曲线类题型是近年高考常见试题,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等特征。曲线题突出综合性,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能够很好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曲线题整体上可归为三类:
反比关系类曲线(1需求与价格曲线、2菲利普斯曲线、3效率与公平曲线、4股票价格与银行利率关系曲线、5消费与储蓄关系曲线、6币值与汇率曲线)、正比关系类曲线(1价格与供给关系曲线、2收益曲线、3消费与收入关系曲线)、抛物线类曲线(1拉弗曲线、2库兹涅茨曲线、3总产量曲线、4微笑曲线、5平均成本曲线)。
(四)注意归纳总结,丰富经验,提高技能 思考题1:什么是需求量变动的一般规律?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这就是需求量变动的一般规律。
二、反比关系类曲线
第四篇:简析题图表题
图表题
1、图表题类型:统计表格类、坐标曲线图、饼状图形、柱状统计图、扇形百分比图等分别单独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
2、审题:⑴审图表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中心意思,仔细“看”标题很有价值,且是答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审内容:①对图表呈现给我们的信息进行两个比较,横比找差距,纵比找变化——揭示现象。
②对比较得出的信息进行全面归纳、总结——揭示本质。
⑶审备注:备注是图表信息的延伸,是图表内容的补充和提示,组织答案时不能忽略。有注释必定有用,如果不用就不能完整把握题意。
3、解答:⑴回答“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不仅要答出现象,还要做到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示。
⑵回答“图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可依据《生活与哲学》中联系多样性的知识,从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角度思考。(3)组织答案要结合书本所学知识,结合党的方针政策。
例1.(盐城市2012届第二次模拟)
材料一:2006年—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德国是60%,日本是33%。
材料二: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2006年-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①横向看: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2011年,我国(标题)对外贸易中货物进口额和出口额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受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与2008年相比有所下滑。(2分)②纵向看:(现象)我国的货物出口额都大于进口额(或答我国对外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地位),(本质)表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2分)③看注释:外贸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还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分)
评析题
解答“辨析”、“评价”类主观题的方法技巧——最具有政治学科特色的题型
1、设问特点:“简要评析× ×的观点”、“对于材料中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 等。
2、解答技巧:第一步:先判断,确定辨点或评析点(即辨析、评价的目标)。对“辨点”、“评析点”不要轻易下结论,对或错,多为正误混杂。第二步:分析论证说理:
①如果题中观点正确,也要依据教材观点、原理分析其原因。②如果题中观点正确且不全面,则补充全面其漏掉的其他知识点。③如果题中观点不合理,分析其原因,同时还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④“辨析”、“评价”一般都须运用“矛盾分析法”“特别是一分为二”的方法分层次作答。
3、课堂练习:
(苏北四市(徐、连、淮、宿)2012届1月调研)材料一:2011年江苏及部分省市最低工资情况比较
图表1:江苏省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情况 图表2:部分省市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材料二:有市民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江苏经济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理由是:江苏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江苏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
(1)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1)图表1反映出江苏各类地区(标题)最低工资标准横向看2011年比2010年都有提高,纵向看但地区之间仍有差距;(2分)图表2反映出(标题)江苏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横向、纵向看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江西、贵州,但与上海、广东相比还有差距。(2分)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8分)
辨点①是
;辨点②是。
辨点①:(先判断,确定辨点)①该市民看到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江苏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没有看到这对江苏经济发展也是一个新的机遇,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1分)(第一层:挑战)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使劳动力成本上升,缩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这是对江苏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2分)(第二层:机遇)③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激发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2分)会促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辨点②④从图表2中可见,江苏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相对于上海、广东仍然存在。(1分)
第五篇:图表题答法
图表题答法
一、图表题的特点
图表题是用图和数据表格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较多考查经济常识。以图表为载体,简明直观、新颖活泼、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的图表题,已成为高考政治命题的常用形式。与非图表题相比,图表题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文字阅读量小,信息量大,直观明了,便于考生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
2.图表之间联系紧密,可比性强。图表式论述题通常由2~3个图表组成,有的还加注解。表格之间有联系,图表与材料有联系,图表与注释有联系。分析图表需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做好此类题的必要条件。
3.图表形式灵活多样。图表题可分图式和表格式两种,图式有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表格式的又有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之别。
4.贴近实际,突出热点。图表题把时政热点和教材观点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当年国内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试题与党和国家当年的政策重点相一致,强烈反映国家的意志,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5.连环设问,注重能力考查。图表题往往是一题多问,步步深入,要求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整合处理信息,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问的方法新颖、灵活,具有隐蔽性,问题全部从材料本身引出,设问之间形成锁链式,环环相扣,一环比一环要求高,其目的在于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考生掌握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高考试题的区分度。
二、解答思路和方法
1.读懂材料,找准信息
(1)审清设问,明确题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①“是什么”,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为什么”,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怎么办”,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
(2)☆ 审图表
▲标题:(表格名称)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对表格内容一定要进行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增长或者减少)、不同表格之间的比较。通过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道理,反映事物的变化发展、差距。
图表中的数据拐点、异点及有些年份(有特殊意义),要准确理解。如以下时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唱着《东方红》”,在政治上站起来了。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唱着《春天的故事》”,在经济上逐步富起来了。
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形成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国人民在江泽民同志的领导下“唱着《走进新时代》”,在国际地位上强起来了。1992年——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十五大召开,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作为指导思想。1999年——提出国企改革三年脱困。
2002年——十六大召开,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指导思想。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修改宪法。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进入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同志为核心(胡锦涛同志开始集党、国、军大权于一身)的执政时代。2000年:我国进入总体小康。2020年:我国进入全面小康。
☆ 读表注
(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的表达,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的来源之一。
答题时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忌照抄图表中的数据。
(3)审联系。图表题所提供的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文字材料之间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的。要根据设问、结合各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把握图表之间或图表与材料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并弄清这种内在联系所蕴含的道理。综观近年高考政治图表题,依据其联系的性质,大体能把图表间的联系分为四种情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2.规范答题
所谓规范答题,主要是指答题步骤化和答案语言的规范性,它包括:按设问的先后顺序作答;理论与事实相结合,不能脱离图表,空发议论,堆砌教材原理观点,也不能照抄照搬图表的数据或材料而无理论分析,务必运用教材观点作答,不可像写作文那样随意发挥;要注意辨证分析,有些图表题所列项目,往往是成绩与问题同在,考生作答时必须一分为二;要上升到理论高度,注意综合概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知识的贯通性,学会综合运用几种原理或几本书的知识,如果不能灵活调遣知识、整合信息、综合运用知识,就不可能得到优异的成绩。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许多考生解答政治图表题,往往多现象性描述,就“表”论“表”,缺少理论的分析。造成这种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高考政治图表题以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当前经济生活或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要求考生从图表的数字变化中找出数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目的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解答时,必须做到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强化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深化定量分析,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
4.不同事物比什么?比出异、同,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同一事物比什么?比出变化与趋势。
通过以上比较所得的结论都是“现象”答案不能到此为止,必须上升到事物的本质——得出书本术语或者是时政术语!!
(三)、试题例析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注:1978年我国年产汽车14.9万辆,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达934.25万辆,居世界第二。
材料: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提出:降低征收车辆购置税,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购买微型客车给予财政补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自主品牌,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生产。
概括指出图1和图2反映的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图表和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宏观调控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
(1)图1和图2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实践跨越式发展,产量高速增长,占全球比例不断提高,成为汽车大国。但我国自主品牌与欧、日系车相比市场份额比重少,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还不是汽车强国
(2)制定减税和发放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市场、促进汽车生产发展;制定经济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技术创新、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自主品牌开发;转变汽车产业发展方式,推进汽车产品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