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4:1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论文]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论文]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语文论文]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呢?教学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积累表象——启发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言的情境,前一个指的是“实境”,即人、自然与社会;后一个则是“虚境”,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感情过滤创造出的情形与境界。

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象,而想象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由此可见,要描绘情境必须从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开始。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我训练学生感知事物务求做到两点:

1、感知事物前蓄情于臆,即要求学生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感知的客体是日月星晨、风雨雷电,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景点介绍。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

2、感知事物中融情于物,即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要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出情境美。

(二)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表象是人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我向学生推荐了几种方法。

1、“画面”描述法。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述。

2、绘画或照相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勾画出来,然后旁注文字说明。“说明”要尽可能的详细,要将当时令人惊呼感叹,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记下来。储备有大量的诸如此类的记忆表象,一旦“在与某种需要有关的强有力的兴奋中心出现时,这些解体了的暂时神经联系就会按新的体系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注:《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第12期第18页。)

表象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某次活动最感兴趣的画面,也可以是印象最深的人物的音容笑貌。

二、精心策划“小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一)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形象。

训练举例:反复诵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后,驰骋想象,用短文再现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受到课文插图启发,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了表象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有学生写道:

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有一条驿道穿城而过,大道的两旁客栈与酒馆一间挨着一间。于是这里便成了由长安西行或自西而来长安的人歇脚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气湿润、柳枝染绿。诗人王维正在此为好友元二送行。王维边为元二斟酒边说:“再干一杯吧!过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陪你饮酒了。”微醉的元二接过酒一饮而尽,抱拳说了声:“保重!”便拍马而去。王维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好友渐渐西去。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二)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此举是让学生根据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从而使不具体变为具体,无声变为有声,形象更具体,更色彩鲜明。

训练举例:赫耳墨斯笑着问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要求学生刻画出赫耳墨斯得知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时的尴尬神情。

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着问”和“爱慕虚荣”的启示,学生们大都能够想像出赫耳墨斯的神情。有学生写道:

只听赫耳墨斯“啊”了一声,便目瞪口呆,刚才还在矜持地笑,现在他的脸上比哭还难看,脖子和耳根全红了,他活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

这样以原材料中关键情节为基础而生发想象,传神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三)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向。

训练举例:“卖炭翁”的炭被抢,他悲愤交加,离开“宫市”后将向何处去?请续写结尾。

这项训练是以原材料中言犹未尽的情节为起点,要求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有的学生接着写:

卖炭翁离开“宫市”后,一路上老泪纵横,他原想卖掉这一车炭,让一家人度过年关,可现在只换回半匹红绡。他不敢再见卧病在床的老母和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娃娃。到了村口,他让老牛自个儿拖着空车回家,自己将半匹红绡系在村头干枯的老槐树上,他含恨上吊自尽了。

有的写“卖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朝廷。炭被抢后,他愤然离开宫市,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道路。

两种结果截然不同,但从情节定势看都有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因而符合延伸性想象的要求。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从对比想象、假设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进行。

三、精心设计“命题”,指导情境作文

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以及作文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和氛围,要求言、行、情融为一体,同步展开进行的作文。要让学生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与氛围,教师在命题时应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说话”的氛围和情境;能够触及到他们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使他们很快入情入境;能够唤醒他们沉淀的记忆,迅速搜索头脑中储备的相关内容的信息,引出表象,启发想象。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第二篇: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论文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岭学区

肖海发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路上困惑着,探索着。其实想象就是让学生进入一个“虚境”,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构思、创造,展开故事的表达。加提高想象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从教学实际列举了一些相关的方法。

【关键词】情境作文

作文教学

想象能力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呢?教学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 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积累表象——启发想象——描 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 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言的情境,前一个指的是“实境”,即人、自然 与社会;后一个则是“虚境”,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感情过滤创造出的情形与境界。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象,而想象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 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由此可见,要描绘情境必须从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开始。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我训练学生感知事物 务求做到两点:

1、感知事物前蓄情于臆,即要求学生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感知的客体 是日月星晨、风雨雷电,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景点介绍。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

2、感知事物中融情于物,即 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 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要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出情境美。

(二)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表象是人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我向学生推荐了几种方法:

1、“画面”描述法。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 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述。

2、绘画或照相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 勾画出来,然后旁注文字说明。“说明”要尽可能的详细,要将当时令人惊呼感叹,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景和心 理感受记下来。储备有大量的诸如此类的记忆表象,一旦“在与某种需要有关的强有力的兴奋中心出现时,这 些解体了的暂时神经联系就会按新的体系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注:《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第 12期第18页。)表象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某次活动最感兴趣的画面,也可以是印象最深的人物的音容笑貌。

二、精心策划“小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一)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 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形象。训练举例:反复诵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后,驰骋想象,用短文再现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 受到课文插图启发,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了表象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有学生写道: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有一条驿道穿城而过,大道的两旁客栈与酒馆一间挨着一间。于是这里便成 了由长安西行或自西而来长安的人歇脚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气湿润、柳枝染绿。诗人 王维正在此为好友元二送行。王维边为元二斟酒边说:“再干一杯吧!过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陪你饮酒了。” 微醉的元二接过酒一饮而尽,抱拳说了声:“保重!”便拍马而去。王维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好友渐渐西去。

(二)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此举是让学生根据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 想象,从而使不具体变为具体,无声变为有声,形象更具体,更色彩鲜明。

训练举例:赫耳墨斯笑着问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 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 个算添头,白送。”要求学生刻画出赫耳墨斯得知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时的尴尬神情。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着问”和“爱慕虚荣”的启示,学生们大都能够想像出赫耳墨斯的神情。有学生写道:只听赫耳墨斯“啊”了一声,便目瞪口呆,刚才还在矜持地笑,现在他的脸上比哭还难看,脖子和耳根全 红了,他活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这样以原材料中关键情节为基础而生发想象,传神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三)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 发展趋向。训练举例:“卖炭翁”的炭被抢,他悲愤交加,离开“宫市”后将向何处去?请续写结尾。这项训练是以原材料中言犹未尽的情节为起点,要求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有的学生接着写:卖炭翁离开“宫市”后,一路上老泪纵横,他原想卖掉这一车炭,让一家人度过年关,可现在只换回半匹 红绡。他不敢再见卧病在床的老母和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娃娃。到了村口,他让老牛自个儿拖着空车回家,自 己将半匹红绡系在村头干枯的老槐树上,他含恨上吊自尽了。有的写“卖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朝廷。炭被抢后,他愤然离开宫市,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道路。两种结果截然不同,但从情节定势看都有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因而符合延伸性想象的要求。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从对比想象、假设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进行。

三、精心设计“命题”,指导情境作文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以及作文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和 氛围,要求言、行、情融为一体,同步展开进行的作文。

要让学生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与氛围,教师在命题时 应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说话”的氛围和情境;能够触及到他们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使他们很快入情入境 ;能够唤醒他们沉淀的记忆,迅速搜索头脑中储备的相关内容的信息,引出表象,启发想象。

(一)规定情境。进行此种形式的情境作文练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画面或暗示一种情境。如看图作文,画面往往是“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孕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留有景物和人物的许 多空白点,因此,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指导《伞中情》(一位穿红裙的小姑娘给雨中的盲人送伞)情境作文时,我引导学生从“有限想象无限” :

①从静态的画面中想象动态,如小姑娘观察、奔跑、撑伞等; ②从外表想象内心,如从盲人面部表情想象他 内心的感激之情; ③从动作想象语言,如小姑娘和盲人的对话,周围人的称赞; ④从平面的无声处想象立体音 响,如风雨声、脚步声、汽车喇叭声等;

⑤从特写式画面想象全景式的事故,如小姑娘在放学的路上看见盲人 在淋雨,举伞护送盲人回家。这种情境,学生平时有所感知,有着表象积累,一旦入情入境,便会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虚拟事件。即假设一个事件,让学生成为“事件”中的一个人物,然后按要求进行写作。例如:你 一直想上重点高中,中考成绩公布时,你差了1分。当你得知这个消息时,你感觉如何?你面对同学、老师、家长的目光作何状态?后经查卷,原来分数计算错了,你一下子成为学校前三名。此时你作何情状?现实生活中常有这种极富戏剧性的实例,同学们一旦进入“角色”,便会神思飞扬。

(三)因事造境。这种情境作文要求描述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言行和表情。如某中学生经历过下面 这样的境遇。

(1)在全市优秀学生干部表彰会上,他戴上了大红花。(2)在中考体育加试时,他铅球、跳远和200米短跑都不及格。(3)闲暇时,他携一卷书独自在夕阳的余辉里散步。此类情境作文训练旨在让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分散的零碎印象(材料)加以归纳,进行思维加工,并逐步 组合集中,形成完整的新形象。

总之,在情境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想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感知情境、积累表象需要借助想象;引出表象、描绘情境更需要丰富的想象。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同时,我们 还应告诉学生,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使想象合理、新颖,首先要做到平时认真、仔细地感知、积累,有了知识与生活,“神思”的翅膀才会飞得高远。

【参考文献】

[1] 吉林大学出版社

徐世贵著《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指导》。[2] 2009年、2010年《临夏教育》。[3] 2010年、2011年《甘肃教育》。[4]《小学生作文指导》。

教 学 论 文

学 科: 语 文

题 目:《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姓 名: 肖海发

工作单位:永靖县小岭学区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想像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与想象力有关。阅读文章时,要借助想象,再现作品描绘的情景,从而理解作品内容。作文时,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使思路开调、内容具体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有时还能标新立异,有所独创。小学生思维很活跃,富于幻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没于地底。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开拓视野,培养想象。

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样去想,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联想的办法。具体的方法有:

1、相似联想,即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出发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事物。如由在戈壁滩挺立的白杨树联想到边疆建设者;由凌霜傲雪的梅花联想到顽强不屈的革命者。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通过运用自制的“志愿军在车站同朝鲜人民话别”的幻灯片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把学生的想象带入到1958年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相关联想,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关联的事物。如由鲜艳的红领巾想到烈士的鲜血,想到革命事业,自己的职责;由种树联想到育人。《狼牙山五壮士》一课,通过适时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部分相关场景,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场面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深刻地理解了五壮士英勇的行为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3、对比联想,即由事物的特征联想到与其相反的方面。如幸福与苦难,成功与失败,光明与黑暗,小羊的温驯善良与狼的凶残。教学《凡卡的童年》一课时,我并没有给同学们展示凡卡的相关画面,而是向同学们展示了大家普遍看过的《三毛流浪记》画面,并将两者的童年进行对比,同时与同学们自己的童年进行对比,从而激发了学生感情,加深了对过去悲惨生活与现在现在幸福生活的对比,引发了学生的共鸣。

4、再造想象,即根据文字语言描述再创造新的形象,如教学课文《清明上河图》,要求同学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其画面,学生的想象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在他们眼中,这既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又是一个热闹的集市,老人、成人、儿童漫步其中,自得其乐,甚至还想象出了画面中没有的学堂、旗帜、药店、当铺……。教学古诗《咏柳》,我引导学生想象垂柳的婀娜多姿,枝条的轻盈飘逸,细叶的玲珑剔透,春风的神奇魅力。同时通过窗外的柳树对学生进行现实结合,使同学们不经意间理解了诗歌的意境。

二、指导朗读,激发想象。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2]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

我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教学《自己去吧》一课,自编了一个小舞台剧,通过小鸭和小鹰以及旁白的朗读,理解了“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在课文中,小鸭和小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没有描述,我引导学生朗读时展开想象,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三、利用词句,诱发想象。

词句是有概括力的,只有借助想象化抽象为形象,才能恢复其生机,焕发其情趣。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言语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阅读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作品所描绘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与情感。

古诗《寻隐者不遇》,短短20个字,寓问于答,言简意深。“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没有明写,但从童子“言师采药去”的回答,可以想象得出问的是“你的老师在家吗”;从“只在此山中”的答辞,可以推想诗人有“采药在何处”的问话。像这样由实到虚,以虚映实,引导学生迭生想象,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把握得更加丰富具体,诗人、童子、隐者的形象也活脱脱地出现。

四、鼓励提问,大胆猜想。

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1、教学生提问的方法。用“为什么”提问:可以放在句子的中间,也可以放在句子的前面。如:为什么地球有吸引力?地球为什么有吸引力?教学生学会了用“为什么”提问后,再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能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如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焰火有各种美丽的颜色?……《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没有直接表达,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提问,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通过提问的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为他们提供了想象的方法与思路。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敏捷性和形象性等品质。思维与想象是相辅相成的。想象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思维越活跃,想象力也就越强。

2、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如小学语文《蚕姑娘》总结质疑时,有的学生就问我:蚕卵是什么颜色的?蚕姑娘的一生有多长?为什么蚕姑娘会变成蛾姑娘?蛾姑娘产卵后为什么会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耐心地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切忌不能斥责学生,以免挫伤学生求知和想象的积极性。

五、结合课文,扩展想象。结合课文要求学生加以扩展,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一段文字材料,运用想象力,加以引申和补充,使之成为具体的形象丰满的立体图画和绚丽多彩的画面。

教材中许多古诗内容含蓄,跳跃性大,给人留下很多想象的余地。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进行巧妙扩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第三行“儿童急走追黄蝶”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提示“那黄蝶可真调皮,好像在逗孩子”,想象春天里黄蝶的翩翩舞姿和孩子追黄蝶时的天真、活泼、可爱的模样。教学第四行“飞入菜花无处寻”时,借“为什么无处寻”一问,引导学生想象菜花的多、艳、美。

教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我训练学生冥想训练,让学生闭上眼睛,自由地想象小蝌蚪遇到的那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如美丽的风景、潺潺的流水、动听的虫叫鸟鸣、瀑布的涛声等,想象着小蝌蚪在找妈妈时虽然着急但也有着轻松和愉悦,进而使学生心情舒适愉快,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课堂静思的时候,有条件还可以伴以轻松舒缓的古典音乐,更能够使学生精神平静祥和,身心松弛舒畅,从而让想象的翅膀飞得更远。

六、续编文章,拓展想象。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离不开假设。一个事件可以有多种办法,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结局。教师要善于用假设延伸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例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主人翁桑娜因邻居西蒙死后留下两个孩子无人抚养,而不顾自己一贫如洗的困境毫不犹豫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中。小说至此嘎然而止,没有了下文,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这样假设: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哪几种可能?有的学生说随着生活负担的加剧,桑娜和渔夫不堪重负相继病死;有的说桑娜宁可送自己的孩子去当学徒也要抚养西蒙的孩子;也有的说正当他们生活困窘时,渔夫出海打鱼发生了奇迹:打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鱼……这样的讨论无疑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来或写出来,为故事续个结尾,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开拓了学生思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可用类似的方法,如《狼和小羊》、《凡卡》等。

小学课文《小摄影师》的结尾似乎不完整,留下了艺术的空白,给读者以遐想的余地。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使不完整的情节明朗化,以收到知识上的融会贯通,感情上交流共鸣的效果。教完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情节进行合理构想,学生的想象很快地就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小男孩不会来了,因为高尔基很忙,不便去打忧他;有的说小男孩一定会来,因为他的任务没完成怎么向同学们交待;还有的说他来了,怎样选择角度给高尔基照一张最满意的相,回到班里又是怎么做,作了一番具体的想象描述。随后我设计了“续写《小摄影师》”这样的创造性练习,要求合理想象,为课文补续尾声。

这种根据故事情节,鼓励和引导学生合理构想,或补充省略的情节,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等,这些都是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好办法。续写作文,话题作文等都要展开想象力才能完成写作。如我在教学《滥竽充数》时,课后请同学们续写“南郭先生出逃后……”同学们交来的作文花样百出,不拘一格,有的还叫人捧腹大笑。

七、培养写作,运用想象。

写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作文最能激发和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体现其创造力的一种训练方式。但令人悲哀的是,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有二:我们没有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我们没有设计出好的题目,给他们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这两年来,小学语文教材有了新的突破,《假如我会克隆》、《未来的……》、《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一个个多么好的题目!

幻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语文教学中,借助某些包含着丰富幻想的课文,引导学生海阔天空地写作,可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幻想力。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当学生披文入情,沉浸在对地球这个容易破碎的美丽无比的星球的美好遐想时,我要求学生写出消除污染、保护地球的方法,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笔下的未来世界丰富多姿。教完《新型玻璃》后,让学生再设计出几种新型玻璃;教完《电脑管家》后,让学生书写未来家用机器人保姆该怎样为主人服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孩子在创造、观察的基础上,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写作契机,学生就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我班的孩子写《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多么想有一对翅膀》《海底见闻》《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未来的桥》等想象性作文,创造热情高涨,写得竟不肯搁笔,看他们的习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灵气、悟性和创造力,学生的思维活动进入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总之,想象力在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想象,勇于创新。如果学生没有想象力,他们的思维是一个模式,得出的答案是一样的,那是很可悲的事。因为爱因斯坦还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发展就不可想象[3]。

第四篇:作文教学中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安龙县海子中学 岑永韩

在写作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思路的开拓,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里就有创意的表达,并运用合理的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呢?本文谈谈写作教学中有关观察与想象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训练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那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的观察, 才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在观察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因此,只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

真面目”。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2.就地摄取素材观察。

经常接触的,不一定就是熟悉的。比如学生写“我家的住房”,学生天天生活其中,时时举目可见,但不一定都能写好,原因是没有留心观察。因此,要指导学生善于就地观察熟悉的环境。如校园。教室、院内??使学生懂得一个道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熟悉事物,只有熟悉事物,才能写好作文。

3.带着感情去观察。

中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欣赏悦耳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听到刺耳的声音,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也有的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对观察的对象冷冷冰冰,写起文章来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可见,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达到古人所说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

二、启发想象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修订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中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联想。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对他们的内心活动作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需要开展较丰富的联想。怎样才能解生神思飞动、文潮奔涌、浮想联翩呢?

1.睹物想象。

中学生联想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心理特点,所想象的内容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

比如:一个小小的地球仪,上面只有线条、颜色和简单的文字,让学生站在地球仪前,去寻找向往的首都,寻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并用已有的地理知识、生动的语言,把寻找到的地方描述出来。除此,还可经常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想象。如带学生去春游,同学们对薄公英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就可让学生以《飞呀,飞呀》、《我的旅行》、《我是一棵蒲公英》等为题,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家,家里有哪些人,长大准备飞到哪里去,想干什么,使同学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浓厚的写作情趣。

2.听录音想象。

作曲家创作美妙的音乐,也是来自生活的源泉。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良辰美景;闻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水,汹涌澎湃的大海;录上一段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出海的场面,告别的情形,欢腾的闹市??

3.续写想象。

许多课文的结尾有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的思路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八年级语文下《喂——出来》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4.假设想象。

假设的东西,本身是不存在的,要学生写假设的内容,非想象不可。比如《假如我是??》、《假如??》、《十年后的??》学生在这一个个“假设”中,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描绘出自己灿烂的前景。《我翱翔在宇宙》也是一个假设想象训练题。宇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令人神往的地方。

学生最富有幻想,先给他们找几本介绍宇宙航天知识的书刊,再讲几个科学幻想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利用一个晚上站在阳台或空旷地,抬头远望苍穹,展开想象,最后要求学生无拘无束地统说故事写成作文。

实践证明,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非一日之功。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发出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5、话题审题是培养联想能力的好途径

例如:话题作文,(材料)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新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意借,这个邻居也当得太无情无义了,以后我要是出点别的事,让他帮忙,他更不会帮了,这算什么邻居!”

王生边走边想,越想越气,他怒气冲冲地敲开邻居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头自己用吧然后扭头就走了。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写作要求)王生的问题出在和他人非常严重地缺少沟通,沟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要,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80o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指导)横向联想,从沟通的对象、作用、目的等方面可写:1.师生沟通:老师请理解我。2.与家长的沟通。3.同学之间的沟通。4.企业必须了解客户的需要。5.沟通才能消除矛盾。6.善于沟通是一种领导素质。7.国际间沟通:世界走向对话与合作,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国家的人需要互相理解:a.和

谐的关系;b.互相适应更好合作;c.激励他人;d.了解实际情况。

三、观察和想象的有机结合 想象离不开观察,观察离不开想象,想象丰富了学生的观察,又把观察所得与情感思维巧妙地编织起来。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情感世界、思维世界,所以,当学生面对着同样的景或物进行观察时,因为每个人受当时不同的心情、感受的影响,会产生非常个性化的想象,使他们笔下的文字呈现五彩缤纷的局面。

观察和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熟练地运用观察和想象的方法,让观察和想象的有机结合,这样就会使文章生动形象、丰满活泼、感人至深;如果缺乏观察和想象,或想象不当,那么,文章必然苍白干瘪,死水一潭。读起来也就会味同嚼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观察与想象的教学指导,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这样,才会启开灵活思维的闸门,令滚滚才思流于笔端,才会出现一篇篇品味高雅、文采精美的佳作。

总而言之,在写作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将有助于开拓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并运用合理的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第五篇: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摘 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就小学生作文而言,想象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富于创造性地写好作文的金钥匙。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多年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作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

一、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训练

1.看图说话,想象作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1-2年级)的“作文”叫“写话”,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所以,习作教学中所选用的图画一般都贴近儿童生活,画中的一事一物、一人一景都是学生所熟悉并且喜闻乐见的。因而,他们一见图便有话可说,从而产生了表达的欲望,这对于刚刚步入用文字写作阶段的学生是极为重要的。

如看图写春景的作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提示语,明白要求,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都有哪些景物?再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在说话练习时,学生们都能说:“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花开了。春天多美啊!”然后,我指导学生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图中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大部分学生能把小练笔写成:“春姑娘来了,小草换上了绿衣,五颜六色的花儿也向我们绽开了笑脸。春天的景色多迷人啊!”最后,我重点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写出景物的情趣。如小畅同学在文中写道:“冬去春来,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细细的春雨滋润了万物,温暖的春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河边的柳枝抽出了新芽,林中的小鸟也不甘落后,在春姑娘的带领下唱起了交响曲。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看到小草在向我们招手,花儿在向我们微笑。啊!春天来了,我爱春天!”在文中,小畅同学把春天的“动态”写活了,既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又较好地表达了小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看图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习作教学形式,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还是培养基本的表达能力,它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编故事。盖德纳说:“判断孩子语言能力的一个方法就是让他编故事……一旦他故事编得完整,就能从中判断这个孩子是否充满了想象力。”所以,我十分注重从教学活动中捕捉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发展他们想象力的的创造契机。

如教学《小乌鸦爱妈妈》、《聪明的小羊》和《帮助小白兔过河》等能说会道时,我让学生们分五步走:第一步,看一看,图上有什么?第二步,猜一猜: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他(它)们在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第三步,演一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第四步,说一说: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先……再……接着……最后……”等语言连接整个故事情节。第五步,写一写: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二、通过联想训练,丰富想象力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是想象的初级形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联想训练,能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在训练学生联想能力时,采用了如下方法:

1.在观察中,用实物引导学生联想。如一次作文写《秋雨》,我首先是观察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取不同的观察角度,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通过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动笔写秋雨:“沙沙沙……”秋雨落在枯黄的树叶上,和树叶一起打着旋儿飘落下来;秋雨落在苍绿的树叶上,使绿叶显得生机勃勃;秋雨落在快要成熟的果子上,使那一个个果实更加光彩照人;那红红的枫叶在秋雨的抚摸下,红得更鲜艳、更惹人爱了。于是,学生们轻轻松松地就把一篇篇具体生动的文章写出来了,而且,他们还举一反三地明白了今后可以从哪些方面有目的、细致地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2.在阅读中,用实例启发学生联想,如《窗前一株紫丁香》的“紫丁香”联想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3.在作文中,用小而实的题目,如“蜡烛”、“围巾”、“小路”等唤起学生对生活、人生的联想。

总之,进行联想,要以“联”为手段,以“想”为目的,指导学生发现相关的人、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取其时空相近、事物相似,或借助类比等,使思维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三、坚持周记的训练,积累写作材料

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坚持周记。茅盾说过:“没有类似的经验基础,要想象也难于想象。”因此,教会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人、事、物结合自己的感受书写下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片断,便成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如信源同学在周记里写道: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龙胜梯田。我看见稻谷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铺了一地的金子,闪闪发亮。梯田一层一层的,像个梯子一样。大自然真美丽呀!作为教师,在长期指导学生写周记的过程中也体验着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不断有新的感悟。因此,不拘一格的周记可以成为学生抒发情感、放飞心灵的手段,使学生愿写、乐写、会写,而不至于成为另一种负担。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多年来,我一直重视想象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不仅平时作文立意深刻、有创意,考场作文也得心应手。这不但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也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下载[语文论文]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论文]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但能直接感受到或回忆起某些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某些没有经历过或现实中根本没有的事物......

    淡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淡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儿童学习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的听说......

    浅谈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论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中国将面对不可阻挡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必......

    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在能力训练中的作用,要使教科......

    立体几何教学中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论文(精选5篇)

    【摘 要】技校生学习立体几何重点应放在培养综合能力,即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想象能力上。因为观察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础,作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保证,想象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关键......

    语文情境教学的论文

    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论文。欢迎阅读!语文阅读情境创设研究1.利用导入艺术创设情境良好......

    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

    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 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与想象便没有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联想能力,我将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