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时间:2019-05-15 04:2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第一篇:《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李金梅彭和强顾君铭 【教材分析】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特别是高一年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通过在Google Earth、PPT等手段,观察总结三种冲积平原的分布;.通过形成过程的讲解,引导学生区分理解洪积扇和洪积平原、河漫滩和河漫滩平原;总结对比三种冲积平原,加深对三种冲积平原的区别理解。

3.结合实例,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通过小实验、Google Earth对洪积平原形成的演示,理解洪积平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通过小黑板和一小段视频帮助理解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通过洪积扇形成的实验演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辩证思考事物发展的利弊关系的能力。

3.以长江为例,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由现象到猜测,再由猜测到验证,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通过对洪积平原面积的定量及定性描述,建立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运用Google Earth,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3.通过实例教学,加强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聚落选址应趋利避害)。【教学重点】 1.河谷的演变过程

2.三种冲积平原的分布位置。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教学难点】

1.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2.三种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教学方法】

1.通过课本P97的活动实验,演示河流洪积平原的形成原理及过程,学生充分理解后,河漫滩平原及三角洲可以稍微略讲。

2.运用Google Earth或PPT,讲述三种冲积平原的分布、形成过程等;结合图4.18,总括性地对比区分三种冲积平原的分布区域。

3.结合实际例子,如阜康、阆中、黄河三角洲等分析讲解,加深学生理解。【教具准备】

PPT课件,干泥沙,白纸,Google Earth安装软件及数据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整条江流风光旖旎,聚集了许多著名景点,同学们,你们游览过长江吗?(游览过/没有)不管你们以前有没有游览过长江,今天呢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不一样的长江之旅。(ppt展示长江)

师:我们从长江的源头出发,顺江而下,同学们,长江美不美?(美)好,我们继续走,就到了一个著名的景点——虎跳峡的上游。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想一想,像虎跳峡这种地貌类型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流水侵蚀

师:对,是流水侵蚀,具体来说呢,我们说流水对地表具有侵蚀冲刷的作用,它不断的向下侵蚀、冲刷河谷,使河谷不断加深,流水的这种侵蚀作用我们把它叫做下蚀。

师: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下蚀作用的方向是——向下,作用结果是——使河谷加深。承转:好,我们继续往下走,不久就到了虎跳峡的下游。这里有个小瀑布,水流湍急,你们看这些人在干嘛(指ppt)(漂流)对,这里由于水急、景美,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但是现在有人推测说再过数万年之后,这个瀑布的位置会发生迁移,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如果对,它会向河流的上游移动呢还是下游? 生„„ 师:我们说下蚀作用它不断的进行就会把瀑布下端较软的岩层侵蚀掏空,下层侵蚀掏空之后,上次较坚硬的岩层也会随之剥落,从而使瀑布的位置往河源的方向移动而下面的河谷长短增长,这个过程我们就把它叫做溯源侵蚀。

师:溯源侵蚀的方向是——向下,作用结果是——使河谷增长。因此,我们说数万年之后,虎跳峡的瀑布的位置会沿河源方向移动。

承转:好,我们继续顺江而下,经过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然后我们来到了中游,水流变平缓了,河谷变开阔了,前面出现了一个弯道。咦,如果我们要在这修建一个码头,你们认为应该建在凹岸还是凸岸? 生„„ 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我们说水流进入弯道,从表层水来看的话,它是不是会向凹岸分流,分过来之后,凹岸这边的表层的水相对于凸岸来说是不是多了,多了就挤啊,我们人不喜欢挤,水也不喜欢啊,不喜欢那它是不是就会往水相对较少的底层流?对,它就流向底层,但是到了底层之后又发现底层的水又比对面凸岸的多了,那它是不是又要继续往对面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说流水对地表具有侵蚀、冲刷的作用,在水流向凹岸的过程中它就会不断的对凹岸进行侵蚀、冲刷,使凹岸越来越凹,最后后退;而冲刷出来的泥沙又会随着水流不断的流向凸岸,在凸岸堆积,使凸岸越堆越凸,最后使整个河流变弯曲,河谷变宽,这种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最后使河流变弯曲,河谷变宽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测蚀。

承转:同学们,我们都游览了大半天的长江了,那么你们知道像长江这样的河谷是怎样形成的吗?好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河谷的形成。师:首先河谷它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呢?对,水流和沟谷,像山上的一条条沟谷能叫做河谷吗?对,不能,只有当这些沟谷遇到降水、或者冰雪融水,形成沟谷流水,水流就会对沟谷进行侵蚀,如果沟谷中的水流它水量足够大且流速快、能量集中那么水流的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就比较强,刚刚我们说溯源侵蚀会使河谷延长,下蚀作用会使河谷加深,河谷不断延长加深,当下蚀作用向下侵蚀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地下含水层,遇到地下含水层之后,地下水汇入河谷,那么河谷就有了稳定的水源补给,那么这种有稳定水源补给的河谷就称之为河谷。

承转:虽说它现在是河谷,但它才刚形成,所以还只是河谷的初期阶段,在下蚀作用下和溯源侵蚀作用下,河谷又长又深,好如果咱们从河谷的横截面来看的话,是不是很像英文字母“v”?对,也正是由于它的横截面看上去好像字母“V”,所以咱们就又把这个时期的河谷称之为V形河谷。

师:我们说在V形河谷阶段,下蚀作用已经作用到了含水层,那么再往下侵蚀的话就会到达什么层?对,到了隔水层,我们都知道隔水层是由坚硬的岩层组成的,所以到了这里下蚀作用就很难再作用了,或者说它的作用已经很微弱了同样的溯源侵蚀此时也是由于把较软的岩层侵蚀了,现在遇到较硬的岩层,侵蚀作用基本上很难进行了。

师:河谷它是三面的啊,对吧,往下作用遇到困难了,那咱们就往两侧看看,前面咱们说了往侧面的侵蚀作用叫做侧蚀,它作用的结果是使河谷变弯曲河流变宽。好,那咱们就往侧面侵蚀,不断的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之后使河谷变弯曲了,整个河谷看上去是不是好像一个英文字母“S”?好,到这个时候呢咱们就认为河谷发育到了中期阶段。

承转:到中期阶段河谷蜿蜒盘旋,但是河谷还没发育完,没发育完但是我们说溯源侵蚀和下蚀作用在中期的时候已经很弱了,再经过中期的削弱现在是不是更弱了,(对)好,那就差不多是以侧蚀为主导作用了。我们说侧蚀作用的结果是使河谷变弯曲河谷变宽,那么侧蚀作用不断进行,原来V形的河谷不断的被侵蚀加宽加宽,最后如果咱们还是从横截面来看的话是不是好像英文字母“U”?对,好那这时候我们就把这个河谷叫做U形河谷,河谷发育到U形河谷之后我们就认为它发育到了成熟阶段,那么一条河谷的发育过程也就结束了。师:好,我们来回忆一下河谷的发育过程,沟谷遇到降水或冰雪融水,形成沟谷流水,沟谷流水在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下形成长期河谷,长期河谷的横截面呈V字形;初期河谷在下蚀、侧蚀作用下,形成中期河谷,中期河谷呈S形;中期河谷在侧蚀作用下形成成熟期河谷,成熟期河谷横截面呈U形。

那我们现在用刚刚学的知识请同学来分析一下张家界河谷是怎样形成的?(同学发言)

承转:上课之前我们先大致地游览一下长江。首先我们来到虎跳峡,发现虎跳峡两岸悬崖陡壁、水流湍急,感觉非常惊险刺激;接下来来到三峡,我们看到,虽然三峡两岸没有虎跳峡那样陡峭,但同样也深感置身于峡谷之中;我们顺流而下,走出三峡,突然感觉地势开阔了,水流平缓了,两岸不再有悬崖陡壁,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师:那大家就应该想一想了,同是长江,上游的峡谷和中下游平原的形成有什么不同呢?当然,通过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虎跳峡和三峡都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那长江中下游平原呢? 生:堆积„„

师:预习过的同学都知道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容易形成平原,这是河流堆积作用的结果。上一节课我们讲了流水对河流有三种侵蚀作用,分别是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并在一定地质年代后,形成V型或U型河谷,比如虎跳峡和三峡。而不管是哪种侵蚀作用,都会带走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被带到中下游的时候,由于水流速度下降,水的搬运能力就减弱,也就逐渐地堆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板书)。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就是堆积形成的。讲授新课 师:其实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河流堆积地貌中的冲积平原(板书),冲积平原也是河流堆积地貌中最典型的地貌。根据不同的分布区域,冲积平原又可以分为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板书)。接下来我们挨个儿地来学习。

(一)洪积平原

师: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大家的印象中,云南的地形特征是怎样的呢?注意,只是地形啊~ 学生回答 师:(有同学说云南是一个高原,那高原上呢?)云南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都是崎岖不平的,从整体上来看,确实是这样。但是,请大家看这些图片(PPT),这是云南大理的美丽风景,从图中我们发现,在巍峨的山间还分布着一大块的平地。如果在地面上看呢(PPT),完全就是平原。那在崎岖不平的云南,这些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回答

师:对,沉积形成的,我们刚才讲到河流堆积地貌的第一段。我们知道,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最典型的,它又分为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刚才大家看到的大理就属于其中的洪积平原。

师:大家再看照片,这块平原是在巍峨的山间,那大家认为洪积平原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生:山区。

师:对,我们猜测洪积平原都出现在山区。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在Google Earth中来看看。

师用Google Earth演示:

①先近距离看平坦的洪积平原

大家看,这就是大理古城所在的地方,(放近了看发现)周围还有很多农田。②增大仰角,转动方向看平坦的平原以及周围起伏的山势; 我们这样看,发现这块地方确实很平坦,也很宽。据量算,这块平原的面积大约是230km²,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整个北碚城区15倍多,还是相当大的。(我们逐步地放高来看)在它后面就是著名的苍山,相对高差可以达到两千米以上。③抬高视点,从整体上看大理的山区地貌

我们抬高来看,不难发现,对于这一大块区域来说,基本上都是山地。④到其它几个点去看看

继续看看我们国家其他几个洪积平原,先看阜康平原,这是一块很大的洪积平原,南面就是天山;再看伊犁河谷的这个洪积平原,既然是河谷,两面肯定也都是山;克拉玛依平原同样的,其它还有很多也都是平原,咱们就不一一看了。但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洪积平原分布于山区,肯定了刚才的猜测。另外,咱们再从整体上来看看从这几个洪积平原,它们大多都分布于我们国家什么地方呢? 生:西部地区。

师:对,主要位于我们国家西部地区,这些地方降水通常都比较„„多还是少? 生:少。

师:对,少。因此,总的说来,洪积平原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的山区(板书)。承转:再来看阜康平原(Google Earth),它位于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大家应该可以看到,阜康洪积平原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这样的一个一个的扇形的区域,这个扇形的区域我们把它叫做洪积扇(板书)。由Google Earth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洪积平原就是由洪积扇组合而成的(板书)。所以我们先来看洪积扇的形成。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把书这样打开,用中缝代替山谷,在Google Earth中就是这个,然后把这些泥沙沿着中缝往下倒,请一位同学来操作一下。师生活动

学生倒泥沙,直至大致呈扇形后。

师:这个过程中,泥沙在下面沉积下来,那沉积区域什么形状? 生:扇形。

师:对,扇形。那为什么会沉积? 生:因为到下面是平的。(因为下面变宽了)师:还有呢?如果一直下来都只是一条沟会不会是扇形?(如果书平放在桌面,会不会沉积?)生:哦,这下面变宽了。(哦,下面这是平的)师:对,换种说法就是,变缓了以及变宽了。

师:在这个扇形的上面和下面沉积的物质粗细有什么区别? 生:上面粗一些,下面细一些。

师:对,做得相当不错,动手及观察力都很强,谢谢这位同学。

师:接下来我以新疆阜康平原(Google Earth至阜康)为例,结合刚才的实验,替大家解释洪积平原的形成。

师:我们可以看到,阜康南面的天山非常陡峭。由于天山积雪丰富,一旦到了融雪季节的时候,这样的一个漏斗状的地形(大家看是不是大致呈漏斗状的),就会四面聚集融水,加之地势陡峭,于是水流变得越来越大,并且夹带着大量的砂石,沿着这些河谷,顺势冲下去。师:到了山口,就跟咱们刚才做的实验相似了,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变宽(副板书),水的流速就下降了(副板书),从而导致水的搬运能力也下降(副板书),进一步使得泥沙逐渐地沉积下来(副板书),形成洪积扇。跟我们刚才的实验非常相似。师:而多个这样的洪积扇并排组合,也就形成了洪积平原。

师:阜康平原比起大理就大得多了,仅仅宽度都可以达到36公里,长度更不用说,几乎沿着山麓都是平原。其实,洪积平原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平原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师:另外,我们也看到,阜康平原同样有农田分布,其它洪积平原很多也都有,因此,洪积平原往往也成为西部农业发达地带。

承转:在干旱和半干旱山区河流沉积形成洪积平原,在湿润地区的河流的中下游,堆积形成的就是河漫滩平原了。那么我们接下来来看看冲积平原的第二种类型,河漫滩平原(板书)。

(二)河漫滩平原

师:首先还是先认识一下河漫滩。大家看PPT,我标注出来的这些点就是河漫滩。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河漫滩其实就是河流泥沙堆积的平地。那大家看看河漫滩都位于和的凹岸还是凸岸呢(PPT)? 生:凸岸。

师:对。那什么会在凸岸呢?

生:???(因为水有惯性,凸岸水流就会比较慢,于是又堆积)师:(对,惯性,或者更具体地说)是惯性离心力。师:(小黑板)大家看小黑板,这是凹岸、这是凸岸,这是水流方向。这样的弯曲河道必然使得水流到惯性离心力的影响,河流表层的水流向凹岸(箭头)。表层向凹岸,受河床的限制,底部的水肯定得向凸岸(箭头),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弯道环流(箭头)。这样以来,势必造成凹岸受侵蚀(改画),侵蚀掉的就在凸岸堆积起来(改画),形成堆积体。

师:大家再翻到教材79页,我们一起来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的时候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在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那么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 生:面河漫滩进一步扩大。师:对,进一步扩大。师:大家听说过四川阆中吗(PPT)?这张照片这就是阆中。阆中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且醋很有名。我从Google Earth中看一看,这一块就是阆中,这就是嘉陵江,我们发现,其实阆中就位于嘉陵江某一河曲的凸岸,不难判断,这就是一块河漫滩。

师:当然,我们也看到,在阆中的对面,也就是凹岸,地形非常不平坦,因此,这块平地面积不大,所以,阆中所在的也仅仅是河漫滩而已,称不上平原。那河漫滩平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我们看一小段视频帮我们接解答这个问题(PPT)。

师:看了这段视频咱们再读一读教材79页第二段的最后两句话:如果河道改道,刚才视频中也看到了,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也就是说,河漫滩平原是由河漫滩并列连接形成的,这跟咱们前面学到的洪积扇和洪积平原的关系是一样的,只是洪积扇位于干旱和半干旱的山区,而河漫滩位于河流的中下游。

承转:对于外流河来说,水流终究是要流向海洋的,在河流的入海口呢也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这就是我们今天最后要讲的一种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三角洲

师:我们先通过Google Earth来观察几个三角洲(Google Earth或PPT)。第一个是黄河三角洲,第二个是长江三角洲、第三个是珠江三角洲,还有两个国外的三角洲,分别是湄公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角洲顾名思义应该呈三角形,这几个当中有几个三角洲形状比较明显,比如湄公河三角洲。有很多这样一块一块的小三角形,但也有几个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有呈现出三角形的,甚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呈现出这样的爪状。但不管如何,我们都统一地将河流入海口的这些平地称之为三角洲。

师:通过前面洪积平原的学习,相信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就是因为水下坡度平缓导致水流速度减缓造成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比如河水与海水性质的差异。河流是淡水,海洋是咸水,它们的化学组成差异是非常大的,因此,淡水中的物质,遇到咸水过后会发生胶体的聚集沉积。这个你们会在高二化学当中接触到。这里就不具体说了。还有河口潮流等因素。

师:接下来我们直接来看一下PPT上这个(PPT),也是书上这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你来帮大家阅读一下。在这位同学读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这样两个问题(PPT):为什么会快速地向海洋扩展?这种扩张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或者坏处?

生: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历尽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若,搬运能力差,黄河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师:这位同学读的不错„„第一个问题,黄河三角洲为什么会快速地向海洋扩展,请***回答。

生:因为黄河入海口的潮流若、搬运能力差,黄河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 师:对,这是我们刚才讲三角洲提到的,包括黄河本身含沙量大,都是是黄河三角洲快速延伸的原因。这位同学是理解了的。当然,前提是我们教材79页第三段提到的水下坡度平缓。好了,第二个问题:这种扩张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或者坏处?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自由谈论,教师总结、补充。主要谈到这两点即可:①陆地面积的扩展;②渤海缩小。师:如果按照目前黄河三角洲的扩展速度,200年内将会填满莱州湾、2500年将会填满整个渤海。正因为黄河三角洲的快速扩展,因此呢(PPT),有专家建议让黄河改道入黄海。这个呢,就请大家下去自己思考一下,黄河入海口改道后可能带来那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列举。课堂总结 师:好了,这节课我们讲了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堆积地貌中,以冲积平原最典型。冲积平原包括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以及三角洲。我们分别讲了它们的分布以及形成过程,大家要着重区分这三种地貌类型(PPT)。

师:首先从区域分布来看,洪积扇是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的山前,河漫滩平原分布于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分布于河流的入海口。也就是书上78页图4.18。从形成条件来看,它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一般是泥沙。从形成过程来看,三者都是由于水搬运能力的下降导致的泥沙堆积,只是使得搬运能力下降的原因有所差异。当然了,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都是有它们所分布的位置决定的,因此,最重要的区别还是这三者的分布区域不同。或者,从更高的一个层面来看,它们都属于外力对地貌形态的改变的结果(PPT)。承转:(PPT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河流侵蚀地貌与河流堆积地貌的一般知识,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那么河流地貌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呢?咱们主要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这方面来进行学习。(主板: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聚落。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聚落的知识,(提问)什么是聚落?(PPT 2-4)

师:人类社会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聚落出现。比如说,同学们历史课上学过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四个呢?(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PPT 5)在这幅地图上找出它们的分布位置。(紫、绿、红、蓝)再分别来看一下。(PPT 6-9 古国名,河流,流域)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分布在河流附近的?(是)也就是分布在河流地貌上,可见河流对聚落分布是有很大影响的。当然它们都已是遥远的古国,从当今世界来看,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都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城市。我们以长江为例,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PPT 10)师:红颜色字体显示的是长江沿岸的主要城市。从图上可以看出,长江两岸分布有很多城市。(点击PPT)而且越往下游,城市越密集。(点击PPT)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长江沿岸的四座大城市,从图上也可以看出,大城市主要分布于下游,(点击)也就是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它们都是(上节课所学的)冲积平原。师:那么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格局?换句话说,(PPT 11)河流的冲积平原能为聚落的分布提供哪些有利条件?(板:有利条件|水源交通土壤)咱们主要从水源、交通、土壤三个方面分析。师:(PPT 12)图中这位女士在做什么?(洗衣服)我们平日里除了洗衣服需要用水还有哪些活动也要用水?(„„)(点击)很多工厂也需要充足的水源才能进行生产。如果聚落分布于河流附近,我们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时就能方便的取水用水。所以从水源方面来看,(点击)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师:(PPT 13)再从交通方面来看。图中显示的是——重庆港。(点击)水面上这些是什么?(船舶)做什么用的?(运输人和货物)水运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很多货物和人可以通过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进入重庆,这样就方便了重庆与外界的联系和运输。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得出:(点击)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了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师:(PPT 14)从土壤方面来看。这幅图片给大家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平坦)这是一个冲积平原,地势非常平坦。地势平坦的好处是什么?(便于耕作),尤其是(点击)机械化耕作。另一方面,冲积平原的土壤从河流上游冲刷而来,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很肥沃的,所以种植的农作物产量高,这样就能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点击)

师:以上是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分布提供的三个有利条件。那么,冲积平原是不是就那么完美,一点缺点都没有呢?(不是)因为靠近河流,所以容易受到什么自然灾害的威胁?(洪灾)(PPT 15)这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不利影响(板:不利影响:洪灾)。

师:为了不让洪水淹没我们的家园,我们该怎么办呢?咱们分两种情况来看一下。首先,在平原地区(PPT 16),同学们从这幅图里能看到哪些地理事物?(河流,树林,农田,村落„)(点击)白色条带状表示的是什么?(防洪堤)为什么平原上会有防洪堤?(„„)因为平原海拔比较低,洪水泛滥时容易溢出河道,淹没农田村落,所以,(点击)在平原低地,为了防御洪水,通常要修建防洪堤。

师:这是平原地区,下面再从山区河谷来看(PPT 17)。和平原地区相比,山区的海拔——较高,所以用不着修建防洪堤,聚落分布在一定高度就能避免洪水威胁。这个高度我们把它叫做“洪水位”(副板:洪水位)。(点击)洪水位是指河水暴涨时河流的最高水位。那么,聚落分布在洪水位之上,是不是位置越高越好呢?(不是)为什么?(„„)位置太高的话,远离河流,水源、交通、土壤等方面的优势就不复存在。那么聚落应该分布在哪里最好?离河流不远不近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从这幅图上看,是不是这样的?(是)

师:另外,还需注意一点,河谷山区因为地形崎岖,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所以,综合来看,山区河谷地区的聚落选址有点麻烦,(点击)要满足三个条件:洪水位之上,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还要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师:通过以上学习咱们知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既有利也有弊,所以我们在进行聚落选址时,要怎么办?应该利用它的有利条件,避开不利影响,也就是——趋利避害。(板:|趋利避害)

师:其实这体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如果自然灾害威胁到了人的生存,还能不能称之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能)。师:下面来看一下这张图(PPT 18),结合我们这节课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2)。师:(指导学生读图,分析。答案:(1)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用水比较方便。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处,可避免洪水的威胁。(2)B 位于两河交汇处,利于人流物流的集散;周围地形开阔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板书设计】 主板书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 其它

二、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平原:干旱和半干旱的山前

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河流入海口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水源: 有利条件 交通:

土壤:

不利影响:洪灾 副板书、小黑板:

河道变缓、变宽→流速↓→搬运能力↓→泥沙沉积→洪积扇→洪积平原 洪水位

第二篇:4.3 河流地貌的发育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3.教学用具

课件

4.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地貌的概述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 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2.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作用--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动力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2)河谷--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

3.河流堆 积地貌

(1)冲积平原的组成

冲积平原自上而下由三部分组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2)冲积平原的形成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在河流塑造的众多地貌中,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河流堆积地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课后作业 安全教育

第三篇:4.3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

2.理解在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

3.知道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的位置;

4.理解各种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成因

三、教学策略

通过对长江全程游览活动的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对长江各河段不同地貌特点及其受到的主要流水作用进行小组合作探讨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在内力作用下,形成了山脉、谷地、火山等地貌,但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经管,除了与内力作用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关? 课件投影:冰川地貌、风成地貌、流水地貌等风景图 引导读图:请同学们看投影上的几幅图,说出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因素影响有关?(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总结:冰川、流水、风或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地表被塑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

过 渡:我们生活在南方地区,降水很丰富,流水形成的地貌比较常见,尤其是河流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下面我们就以河流地貌及其发育的情况为例,来认

识外力作用是如何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的。

材料导看: 我们今天选择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来了解河流地貌的情况。

(学生阅读以下背景材料)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从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过渡:下面就跟随王教授他们一起去畅游长江,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王教授是一个地理学家,去年暑假,王教授带他的儿子小明利用假期对长江进行全程游览活动。他们从长江上流往下沿江游览,在长江的上游,他们来到了虎跳峡,小明为虎跳峡的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所吸引。问题讨论:

1.虎跳峡这种地貌形成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

2.在这种外力作用下,虎跳峡的河床应该会呈现什么形态?请你从甲、乙、丙三幅图中选出最切合虎跳峡的一幅,并根据你的选择,说出这种作用力的方向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虎跳峡景观图和三幅河床形态图

教师小结:主要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根据虎跳峡的流水情况,说明了流水的侵蚀方向是向下的,我们把这种侵蚀叫下蚀。下蚀的结果是使河床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剖面为“V”字形的河谷。

过渡:教师引导学生看第二个情景:

正当小明被虎跳峡的雄伟风光所迷住时,小明的爸爸王教授在一旁说:“经历数万年的时间后,虎跳峡可能不再位于目前的位置了。”小明听后不得其解。

问题讨论:结合屏幕提示,你认为王教授的说法是否有可能出现?如可能,会向哪个方向移动?并说明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推测完全有可能。在流水常年累月的不断侵蚀作用下,下端受到的侵蚀作用力大,较软的岩层易受到侵蚀淘空,而上端岩层也会逐渐剥落,使得河谷不断向河流源头的方向移动,我们就把这种侵蚀作用力叫溯源侵蚀。对比: 上面提到的下蚀结果使河谷不断加深,这里的溯源侵蚀的结果会使河谷不断地向河流源头延伸,使河谷不断延长。

过渡:小明他们游览完了金沙江河段,乘兴顺江而下继续游览,请同学们继续游览长江:

游览了长江的金沙江河段,小明他们乘兴来到重庆市,并在重庆登上了游长江的客轮。旅游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长江三峡的著名景点白帝城。小明一家站在船头,看到两岸峡谷高耸,十分壮观。为配合人们观赏景色,船上的广播这时也正播放着李白的《朝辞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问题讨论:根据三峡河段的风景图,请同学们说出长江三峡的水流特点以及该特点对长江河谷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此处水流湍急,能量集中,对河谷的下蚀作用明显,使河谷不断加深,因而形成了今天雄伟壮观的三峡景观。

过渡:游览了惊险壮观的长江三峡景观,小明他们顺江而下,进入了长江的中游河段,我们来看看在中游小明他们又见到了什么景观:

经过了两天的航行,游船进入了长江的中游河段。爸爸对小明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荆江河段,你看看长江与前几天有了什么变化?”小明向前方望去,只见长江此时犹如一条弯曲的巨龙,在大地上延伸;而在河流两岸、部分河道则出现了浅滩,有居民站在浅滩上悠然地钓鱼。

当小明他们的游船到达下图中AB连线的附近时,小明的爸爸王教授要小明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小明想了一会就给出了答案,小明的爸爸听后很满意地点头。

问题讨论: 1.请参照下图(图略)的相关图例和横段面图,根据上述材料,试讨论回答小明给出了什么答案?并说明理由。

2.根据以上的推测判断,你认为经过长期的作用,河谷在形态上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A点处于凸岸,B点处于凹岸,B点流速快,受到流水的侵蚀明显;而A点流速慢,泥沙易堆积,不利于码头维持运行,所以应选择在B点建码头。由以上的结论知道,在B点由于水流急,河床受流水侵蚀,这种侵蚀有别于长江上游的下蚀和溯源侵蚀,在这里的会使河床向两侧不断加宽,我们称之为侧蚀;而在A点由于流速慢,河床底部不断堆积,逐渐形成河漫滩和河漫滩平原。(教师以简图说明)过 渡:在游览了中游曲折的河道风光后,游览船继续向下行驶,进入下游:

不知不觉间,小明他们在船上已经过了五天,船已经接近终点站上海。小明向河岸望去,只见两岸一片开阔平坦的景象,还可以看到远处几乎消失在地面的轮船,不禁让人想起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问题讨论:请你根据上述小明的所见和所想,试选择出该河段河床剖面的形态特征图,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选择甲图。下游河段由于流速缓慢,河流泥沙大量堆积,从而河谷显得平坦,而下游河谷显得宽广,还与下游在一定程度上受侧蚀的作用有关。

过渡: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游览活动后,小明在整理沿途的资料时,遇到了一些麻烦,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麻烦:

结束这次快乐的长江游之后,回到家,小明不顾旅途的疲劳,就开始整理其在长江途中画的素描图。但有个问题难住了小明:由于作画匆匆,有几幅图他忘记了写上素描的地点,只记得一幅是在青藏高原某些河流的河谷画的,一幅是在长江三峡画的,一幅是在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画的,一幅是在上海接近入海口画的。

问题讨论: 请你为小明解决这个烦恼。(学生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图A、B、C、D 教师小结:A图应该属于中游的荆江河段,B图应该属于青藏高原某些河流的河谷,C图应该属于接近入海口画的,D图应该是属于长江三峡。

引出问题:对于A、C、D图,我们很容易判断,但B图这种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在一些山谷出口,由于流水速度减缓,从山谷带来的大量泥沙就沉积在山口,形成类似于B图的地貌,我们把这种形态上类似于扇形的地貌,叫冲积扇。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跟随小明父子畅游长江,了解到了长江这条河流各河段因受到流水作用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地貌。从以上的考察活动了解到,流水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侵蚀,堆积作用,而侵蚀物要在新地点进行堆积,其中要通过搬运作用。各河段所受的主要作用方式有区别,地貌也各具形态。

(教师指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本节学习的内容)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冰川、风以及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景观图片或其它形式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及简单说明其形成过程,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汇报和讨论。

第四篇:《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

一.相关课程标准的阅读与理解

“课标”的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我的理解与分析: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但是对于具体案例没有进行限定,这对于不同层次学校的案例选择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比较容易结合乡土教学,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地表形态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节内容,有了前面两节课的铺垫,本节的学习可以将之前的理论知识再次应用,并利用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各种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起到巩固知新的作用。

三、三维课程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河流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了解身边的地理,让学生感受地理是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用的,同时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

2、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立如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河流的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学难点: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之所以将河流侵蚀地貌设为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因为知识比较抽象,另外通过理解这一地貌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种地貌形态,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地表形态形成及变化的基本原理,况且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学生的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但由于学生阅历较浅,受知识面的局限,对教材中河流三种侵蚀作用方向的理解,对案例分析的过程、对活动完成中看待问题的视角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师大附属学校学生的实际,(家庭条件好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手段中,利用google earth这一的软件,GoogleEarth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地球的完美结合。

它能展示全球各地区高清晰度卫星照片。

我们可利用这一软件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极大地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地理事物学习地理原理,为学生创设亲切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课本让学生看,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归纳,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五、教学过程设计分个阶段

(一)教学引入:由会操作googleearth的学生在软件上找出松花江发源地天池,流经城市吉林、哈尔滨的一段河流图片。然后问学生: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因素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外力作用中河流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

(二)自主与合作探究

1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河流地貌的分类、河流的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方式等概念为学生的探究扫清知识上的障碍。其中河流侵蚀的三种方式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帮助学生归纳三种侵蚀方式的不同特点及河流的影响。

2河流的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本节重点,这部分内容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让各组学生分别点击googleearth上天池、吉林、哈尔滨这三地,让各组学生概括三地的河流河谷形态特点,学生结合教材82页3、4段及图4。17,分三组探究不同阶段河谷特征及成因。在这一阶段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问题:

1河谷与沟谷有什么区别?在googleearth上观察长白山的众多沟谷中是否是每个沟谷都有河流发育?

2为什么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

然后每组组长将知识进行汇总,并发表结果。由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表结论,其他组进行补充。然后我设计一个表格(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表)将三组的探究结论综合到一起从而总结出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河谷的形态特征,我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思维,从而保证学生探究结论的科学性并纠正学生表述不准确语言不严密之处。

(三)迁移应用

学会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能力,在本节教学中三类侵蚀只是知识的铺垫,而透过河谷的演变过程认识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才是迁移应用的重点,所以在这一阶段我布置给学生三个探究任务:

1在googleearth中点击哈尔滨附近的一段弯曲河段,向学生发问:这段河流哪一岸沉积,哪一岸侵蚀?在河流的哪一岸建码头比较合适?

2落实课本设计的“活动”

3让学生在googleearth软件上找出通化,并让他们判断这里的河流处于河谷发育的哪一个阶段,河谷的形态特点是什么及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四)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将本节知识系统化。并让学生总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实现本节知识与前面已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五)练习:利用课件展示习题。

(六)教学反思:

学会倾听学生及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认真倾听,我们教师应当在有效设计的前提下跟上学生的思路,及时捕捉学生的观点并予以灵活的点拨,实施课堂上的有效交流,是驾驭探究式教学的难点,这也将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第五篇:《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地貌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2.教材第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及其形成过程。【三维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洪积-冲击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发生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能力目标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图片导入

投影展示:

师问:看投影上的几幅图,看看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因素影响有关?(学生看图回答)生答:第一幅主要受内力作用,其余三幅受外力作用。

教师总结: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地貌还受到流水、风、冰川、生物等的影响。引出外力作用的含义。

过渡:我们生活在黄河入海口,流水形成的地貌比较常见,尤其是河流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创设意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思维空间,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导入地理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学生联系前面的知识,回忆河流可以形成哪些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河流侵蚀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投影展示小实验视频:(联系实际生活中流水的流动状况,请同学合作探究后填写下面表格)

投影表格

表: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谷的影响

过渡

实际上河谷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地形成河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河谷的形成原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内容,思考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

(投影河流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图片,并绘制剖面图。利用图形分段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图1

教师讲解:图1反映的是发育初期的河谷形状,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它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

它刚开始形成时一般为沟谷。当降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为沟谷流水。若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就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发育成为河谷。

(学生对照图形理解。)注意:

河谷是从沟谷发育而来,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稳定的水源,即沟谷一旦获得稳定的水源补给就变成河谷。

图2

教师讲解:从图2可以看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这是当“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3所示)

图3

(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尽量用图形来解释,注意河漫滩形成,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作准备。)

图4

教师讲解: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从图4中可以看出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图5

(用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概括河流的发育过程。)

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河流侵蚀作用下,沟谷最终发育成了一条河谷,那么,在发育形成的河流中,图5中,A、B、C的名称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是否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河流的侵蚀地貌呢?(不是)那么它们是什么地貌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学生阅读相关教材,熟悉ABC三类地貌。)

图6

2.河流堆积地貌 1.冲积平面的组成。

(讲解)冲积平原一般是由A.洪积—冲积平原,B.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2.冲积平原的形成原理。

(讲解)图中A所代表的就是洪积—冲积平原。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它们的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流速放慢,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支汊,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讲解)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在这里,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如图7所示)

图7

(讲解)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这里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河流到达海洋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减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点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讲解)以上我们讲解了河流塑造的众多地貌的一般知识,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那么河流地貌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这里主要探讨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堂活动:请思考,河流及河流的冲积平原对聚落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向思考。

答案:有利方面:河流可以起到供水、航运的作用;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利于建设和对外联系。

不利方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易受到洪水的威胁,山区河谷中易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教师讲述:在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通常要加高、加固河堤。我国华北平原耕地连片,常形成大规模乡村,空间形态多为团块状;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规模较小,一般沿河分布。

活动探究:根据教材“聚落的位置与发展”图分析:(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答案:(1)河流的上游在山区,地势较为陡峭,A地海拔相对较低,地势相对平坦。离河流近,便于取水。B地在冲积扇上。地势平坦开阔,同时在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地势较高,有利于抵御洪水。

(2)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物流的集聚和中转;同时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说明河流对城市的选址有深远影响)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物流的集聚和中转;同时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板书设计】

河流侵蚀地貌:以河谷为例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堆积地貌:以冲积平原为例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_________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思路解析:河流地貌按成因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答案:侵蚀 沉积

2.下列地貌类型中属于沉积地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珠江三角洲 ②成都平原 ③“V”形谷 ④“U”形谷 ⑤华北平原 ⑥长江三峡

思路解析: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华北平原是流水的沉积地貌;“V”形谷是流水的侵蚀地貌,长江三峡也是长江水切断峡谷,所以也属于流水的侵蚀地貌;“U”形谷是冰川侵蚀地貌。

答案:①②⑤

3.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这种侵蚀作用叫做()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上蚀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溯源侵蚀的概念。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的流水侵蚀为溯源侵蚀。答案:A 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平原,在地堑的基础上经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渭河平原 B.松嫩平原 C.华北平原 D.太湖平原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知识。四个选项都是经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但是在地堑基础上形成的却只有渭河平原。答案:A 2.对黄淮海平原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思路解析:黄淮海平原地处黄河下游,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高含沙河流共同冲积而成的,河流的堆积作用对黄淮海平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答案:B 3.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思路解析:河流溯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伸,下蚀使河流加深,侧蚀使河流加宽。答案:A 4.据图4-3-1判断,岛屿若干年后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图4-3-1 思路解析:先根据纬度判断该河在北半球,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所以该河B岸(右岸)侵蚀严重,故若干年后,岛屿将与A岸(左岸)相连。答案:A 5.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位于()

A.河流上游地区 B.热带丛林地区 C.河流中下游平原 D.沙漠中的绿洲

思路解析:河流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答案:C 6.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沿铁路设城 B.沿公路设城

C.沿河流设城 D.在山地关隘处设城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在我国南方,河流众多,所以水运是南方的主要运输方式,居民的生产、生活大多数与水有关,所以南方的城市大多数沿河流设城。答案:C 7.河流对城市区位影响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A.河口位置 B.河流两岸 C.渡口位置 D.河流发源地

思路解析:河流发源地地势高,交通不便,建筑困难,没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答案:D

下载《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设计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标内容】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人教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人教版 题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师姓名 赵xx 学科(版本)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实验板) 章节 第四章第三节 学时 年级 高一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①了......

    河流地貌讲课教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 外力作用与地貌微专题河流地貌 考情分析 2017年课标卷,9、10、1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2016年课标卷,7、8、9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2015年课标卷,10......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必修一4.3 河流地貌的发育—侵蚀地貌教学设计 广州市番禺实验中学 周燕宝 2016.10.30 【教材分析】 从整章内容来看,本节的内容与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相对应,是以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认识实习报告

    河流地貌认识实习报告 一、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对漓江上游猫儿山和会仙湿地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周围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概况。 二、 实习的时间与地点 本次实习时间共......

    桂林理工大学河流地貌实习报告

    河流地貌认识实习报告 水是人类生存之本,河流是人类文明发祥之地,为了人类能够更合理的利用河流,就必须先了解河流。尤其是作为一名水文专业的学生更是应该认识河流地貌。 2012......

    赣江沿岸河流地貌实习报告

    赣江沿岸河流地貌实习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12级地理科学2班 时间:2013年5月14号下午 天气:晴转阵雨 指导老师:李渊妮学号:1207079129姓名:郑莉文 一.实习介绍 ⑴实习时间......

    桂林理工大学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河流地貌认知实习报告 学 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方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班 级: 2013—1班 学 生: 李浩源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