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函数教案3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5 04:4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函数教案3 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函数教案3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函数教案3 Microsoft Word 文档

18.2函数的图象(3)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描点法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

2.使学生能从图形中分析变量的相互关系,寻找对应的现实情境,预测变化趋势等问题. 重点;

通过观察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使学生感受到解析法和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相互转换这一数形结合的思想. 过程

一、导入

问题 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

(1)图中有一个直角坐标系,它的横轴(x轴)和纵轴(y轴)各表示什么?

(2)如图,线段上有一点P,则P的坐标是多少?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归纳

看上面问题的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强让爷爷先上多少米?

(2)山顶离山脚的距离有多少米?谁先爬上山顶?

(3)图像中两条直线相交表示什么意思?

(4)两图像交点左边表是谁在前边?小强和爷爷个用多长时间爬到山顶?

归纳 在观察实际问题的图象时,先从两坐标轴表示的实际意义得到点的坐标意义.

如图中的点P(3,90),这一点表示小强爬山3分后,离开山脚的距离90米.再从图形中分析两变量的相互关系,寻找对应的现实情境.如图中的两条线段都可以看出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大,函数值y也随着逐渐增大,再联系现实情境爬山所用时间越长,离开山脚的距离越大,当x达到最大值时,也就是到达山顶.

三、展示

例1 王强在电脑上进行高尔夫球的模拟练习,在某处按函数关系式y185x25x击

球,球正好进洞.其中,y(m)是球的飞行高度,x(m)是球飞出的水平距离.(1)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试画出高尔夫球飞行的路线;

(3)从图象上看,高尔夫球的最大飞行高度是多少?球的起点与洞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4)你所画出的图像中曲线两端能延伸出去吗?为什么?

例2 小明从家里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下面的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请你由图具体说明小明散步的情况.

五、收获总结

1.画实际问题的图象时,必须先考虑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时为了表达的方便,建立直角坐标系时,横轴和纵轴上的单位长度可以取得不一致;

2.在观察实际问题的图象时,先从两坐标轴表示的实际意义得到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然后观察图形,分析两变量的相互关系,给合题意寻找对应的现实情境.

六、课后作业 P31页练习

四:小试身手:

1周末,小李8时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16时回到家里.他离开家后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时)的关系可以用图中的曲线表示.根据这个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2)小李何时第一次休息?

(3)10时到13时,小骑了多少千米?(4)返回时,小李的平均车速是多少?

第二篇:八年级数学华东师大版下册:17.4.1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

学科养成:复习小学已学过的反比例关系,例如

(1)当路程s一定,时间t与速度v成反比例,即vt=s(s是常数)

(2)当矩形面积一定时,长a和宽b成反比例,即ab=s(s是常数)

2、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时。

⑴请你用含R的代数式表示I吗?()

.17.4.1反比例函数(1课时)

(设计人:)

【课程目标】

能力知识思维框架

探究

灵活运用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助线的方法.

方法.

常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解决有关计算问题及论证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及方法

学生活动及方法

形成性评价

板书

15ˊ

10ˊ

创设情境

【目标1】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目标2】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目标3】

问题1

小华的爸爸早晨骑自行车带小华到15千米的镇外去赶集,回来时让小华乘公共汽车,用的时间少了.假设两人经过的路程一样,而且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在行驶过程中都不变,爸爸要小华找出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和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2:学校课外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设它的一边长为x(米),求另一边的长y(米)与x的函数关系式.

归纳总结:(上述两个函数都具有的形式,一般地,形如(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

说明

1.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定义相比较,本质上,正比例y=kx,即,k是常数,且k≠0;反比例函数,则xy=k,k是常数,且k≠0.可利用定义判断两个量x和y满足哪一种比例关系.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又可以写成:(k是常数,k≠0).

3.要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要求出k即可.

分析

和其他实际问题一样,要探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应先选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变量,再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设小华乘坐交通工具的速度是v千米/时,从家里到镇上的时间是t小时.因为在匀速运动中,时间=路程÷速度,所以从这个关系式中发现:

1.路程一定时,时间t就是速度v的反比例函数.即速度增大了,时间变小;速度减小了,时间增大.

2.自变量v的取值是v>0.

分析

根据矩形面积可知

从这个关系中发现:

1.当矩形的面积一定时,矩形的一边是另一边的反比例函数.即矩形的一边长增大了,则另一边减小;若一边减小了,则另一边增大;

2.自变量的取值是x>0.

例1

下列函数关系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cm2,它的一边是acm,这边上的高是hcm,则a与h的函数关系;

(2)压强p一定时,压力F与受力面积s的关系;

(3)功是常数W时,力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函数关系.

(4)某乡粮食总产量为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拥有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式.

例2

当m为何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

例3

将下列各题中y与x的函数关系与出来.

(1),z与x成正比例;

(2)y与z成反比例,z与3x成反比例;

(3)y与2z成反比例,z与成正比例;

例4

已知y与x2成反比例,并且当x=3时,y=2.求x=1.5时y的值.

例5

已知y=y1+y2,y1与x成正比例,y2与x2成反比例,且x=2与x=3时,y的值都等于19.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

例题

1.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定义相比较,本质上,正比例y=kx,即,k是常数,且k≠0;反比例函数,则xy=k,k是常数,且k≠0.可利用定义判断两个量x和y满足哪一种比例关系.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又可以写成:(k是常数,k≠0).

3.要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要求出k即可.

教学反思:

第三篇: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套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住处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以渲染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重点:《共同纲领》起到了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难点: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的象征意义;人民政协的作用和职权。【导入新课】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之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开国大典有盛况,以及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进军西北、中南、西南地区,和平解放西藏的概况,本课内容有三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展现了建国前后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新课探究】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会议召开的历史条件(1)军事上,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歼残敌,中国大陆领土大部分已解放。(2)政治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独裁统治的爱国运动空前高涨,反动政权丧失民心。(3)组织上,共产党本着建立新民主主义联合政府的一贯主张,积极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作重要的准备工作。

总之,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会议目的,就是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筹备工作。

2、会议的召开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

3、会议的主要内容

(1)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历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6人为副主席。

4、地位

《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订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要说明纲领之所以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因为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全国性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的组织形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阅读提示:会议召开当时由于人民解放战争尚在进行中,国民党反动军队仍盘踞在部分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政协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请同学们参阅第 4 页“政协会议会场”的相片,说明会场是设在北平中南海的怀仁堂,强调会议召开牵动着中国亿万人民的心和国际舆论的关注,因为这个庄严的会议将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作出重要的贡献。

6、讨论拓展

旧政协与新政协的区别:(1)时间:分别于1946年、1949年召开;(2)地点:分别在重庆、北平;(3)结果:旧政协确定了和平建国方针,但不久蒋介石撕毁协议,挑起内战;新政协圆满完成了筹备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历史使命,胜利闭幕。【总结巩固】

背景和目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召开的时间、地点:

会议的内容:

④ 【真题训练】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参观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址,应该到(A)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西安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规定新中国名、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B)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不包括(D)

A.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B.国统区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C.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D.全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教学反思】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教学要点】

要点: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难点: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了准备工作,这一节课一期体验开国大典的盛况,以及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进军西北、中南、西南地区,和平解放西藏的概况。【新课探究】

二、开国大典

建议放映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片,若条件不具备,可在课堂上挂一幅历史名画《开国大典》教师利用资料介绍开国大典盛况,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开国大典有时间、地点。第二,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第三,54 门礼炮齐鸣 28 响(54 门礼炮代表当时统计的 54 个民族 28 响指 1921 — 194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亿革命经历了 28 个年头)盛大的阅兵式,群众的游行和狂欢,则反映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建议从国内外两方面的影响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影响:P6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④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⑤中国历史开始新的纪元。(标志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国际影响:建议结合第 7 页小字部分,建国后外交方面的胜利,进一步说明,①中国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

1、大进军的目的

消灭国民党在上述地区的残余军队,并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进军西藏的历史背景

西藏地域广阔而人烟稀少,主要民族是藏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到 1949 年底,在中国大陆上未获解放的省区,只剩下西藏。当时西藏存在着亲帝主义的分裂势力,他们在帝国主义和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策划一系列企图使西藏独立的非法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广大爱国人士组成的反对分裂的力量。针对上述情况,中共中央采取了如下对策:一方面命令人民解放军队准备进军西藏,另一

方面力争和平解决西藏问题。

3、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

1950 年 10 月 6 日,人民解放军打响了昌都战役,开始向青藏高原进军。

1951 年 5 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讲述时应结合小字内容,了解西藏解放的过程,并通过讲座我们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针“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意义:

①使西藏人民与内地紧密相连,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为西藏的开发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有利于巩固西南边防。

②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5、时事拓展: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了解其中哪一段历史?收集与之相关的历史图片,并附上简短的文字介绍,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2008年发生在西藏拉萨的“3.14”打砸抢烧事件,以及随后发生在甘肃甘南地区、四川阿坝地区等藏族聚居地区的打砸抢烧事件,“藏独”分子冲击中国驻外使、领事馆事件,以及在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企图抢夺熄灭奥运圣火的行为等均是境外**集团操纵的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进行的分裂祖国的严重犯罪行为。(1)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用史实加以说明。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历代政府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与开发。①唐朝与吐蕃(西藏)关系友好,“合同为一家”:A、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B、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C、821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了象征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会盟碑。②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吐蕃,标志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明朝设立乌斯藏都指挥司,管辖西藏。③清朝顺治帝册封**五世为“**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为“**额尔德尼”,确定了中央政府册封**和**的制度;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从此西藏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2)我党不仅保护了西藏文化,而且发展了西藏经济文化

实施西部大开发,保护布达拉宫、选派技术人员援藏等政策,旨在重视和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反华势力对中国西藏政策的颠倒黑白的指责既不符合实际情况,更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总结巩固】

开国大典的举行: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

国际:

人民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敌

西藏和平解放时间:

西藏和平解放意义:

【教学反思】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

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教学要点】

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体现出的精神。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土地改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新课探究】

一、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 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2、措施: 介绍措施时建议要注意以下两点:考虑初中生缺少有关的经济知识,因此,教师的授课应语言平实通达,举例浅近易懂,而且不必面面俱到;提醒学生注意,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

(1)稳定经济秩序:①在各大城市发动群众,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结果】: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

任务。【作用】:这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3、影响: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抗美援朝:

1、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入侵朝鲜,并公然派海军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中国面临外部侵略的严重威胁。

2、经过 ①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年7月

②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③指挥者:彭德怀

⑤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

⑥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

⑦英雄人物:着重介绍黄继光和邱少云。并且小字部分介绍了这些人的英雄事迹。邱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焚烧而壮烈牺牲。

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中“飞身堵枪眼”而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罗盛教:湖南新化人,为救朝鲜落水少年而牺牲

⑧抗美援朝精神: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

⑨胜利 :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朝鲜战场成了“美国男儿的坟墓”,美国“在朝鲜看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3、抗美援朝的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的和平环境。

三、土地改革

1、必要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然后强调指出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放这一问题。

2、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 1950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②主要内容:(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广大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注: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一种私有制,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才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③完成: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把收集到有关土地改革的相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形象的认识。)

3、意义: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②(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愿望,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⑤为新中国工业化创造了条件。⑥为以后在农村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此外,也有利于建立和谐新农村,转变人民思想观念,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等等。【教学反思】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学要点】 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

【新课探究】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的含义:

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制定,基本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2、开始时间:1953年。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讨论原因:结合 19 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注:从 1953 年起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4、建设成就三、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

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3、途径:对于农业和手工业,引导二者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对于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逐步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家私有制过渡到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较顺利地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不足: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表现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一些问题。

讲到此,提醒学生“过渡时期”的时间跨度是1949—1956年,而不是1953—1956年。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

引用课文 24 页第一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明确制定宪法的目的。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制定经过

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注意:①《宪法》取代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②《共同纲领》完成了临时宪法的历史任务,但仍是政协的指导性纲领。③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时代意义:

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总结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新成就。

规定了国家体制(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等。)

【教学反思】

第4课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过程与方法: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浮夸蛮干违反经济规律,脱离实际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⑵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伟大成就,又有重大的失误。这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现实,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遵循规律,才是科学的态度。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

难点: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新课探究】

一、“大跃进”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设问:(1)为什么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思路:(结合 26 页一、二两段小字部分),从 1957 年下半年国内外形势变化分析总路线产生的背景: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③国内反“右倾”斗争展开,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④战胜资本主义的“超赶”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2)提出的时间及内容:

1958 年,党中内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评价:总路线的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

思路: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

提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大跃进”运动的指导思想。

2、“大跃进”的特点

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结合 27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进一步说明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3、“大跃进”的核心内容

全民“大炼钢铁”。(全民“大炼钢铁”,不顾实际,浪费资源,破环环境,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

4、讨论:“大跃进”的后果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人民公社

1、设问:人民公社化的实质是什么?

思路:1958年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是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它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一曰大,二曰公”是指经营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2、设问: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思路:建议结合 28 页一、二段小字部分进一步说明。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如:大办公共食堂,严重脱离农村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破坏了生产力。)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了什么?

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脱离可能性、必要性就会成空中楼阁。量力而行,稳步前进才是妥善之举。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国民经济限于困境。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国民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②从1959年起,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③苏联背信弃义,突然中止与中国的合作,并让中国偿还债务。

2、调整方针

1961年,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结果

到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4、设问: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思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中央领导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这是恢复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同时要特别提示:尽管“左”倾失误和三年经济困难对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总体上说,还是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教学反思】

第5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感悟他们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等伟大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反映了时代风貌,并将世世代代激励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改革。

⑵邓稼先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贡献出聪明才干。

⑶焦裕禄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精神记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教学要点】

重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在各领域的事迹及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难点:如何由人及史,以点带面,反映 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向的奋斗业绩。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课前展示采编材料 :组织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按照分工、分头收集有关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个人先进事迹,以及 1956—1966年间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各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展板,手抄小报等。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演讲,可包括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品质和个人对三位人物的认识等。有条件的话利用板报展示每组的书面资料。

【新课探究】

各组通过对话,展开讨论。例如:这些英雄大多来自于普通人,他们是怎样成为英雄人物的?这些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是否需要继承发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这些讨论和对话属于开放性或半开放性题目,不必强求答案统一,重在让同学拓宽知识面锻炼多向求异的思维能力。活动过程中自主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一、“铁人”王进喜(工业)

1、主要事迹

⑴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

大庆人

”的优秀代表 ⑵是新中国

工业

战线的先进典型。

2、称誉:被誉为“

铁人

”。体现了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3、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石油工人。

(补充:东北石油会战标志我国石油基本自给。我国石油能够基本自给,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科技)

1、主要事迹:为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

(1964年)和第一颗

氢弹

(1967年)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贡献。

2、称誉:被誉为中国的“

两弹元勋

”。

3、影响: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农业)

1、主要事迹: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

2、称誉: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总结巩固】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开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止的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十年,这十年中,全体中国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涌现出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他们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优秀品质,发现同学身上的优良品质,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己成长的指导和动力。

我们要学习他们艰苦创业、不畏艰难,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的伟大精神。

【教学反思】

第6课

“文化大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的国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评价“文化大革命”,总结“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教学要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大跃进”和人发公社运动带来的困难,经过几年的调整到 1964 年底已基本克服,国

发经济形势超向好转。但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严重估计了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进而于 1966 年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从而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新课探究】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的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盼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防修”、“反修”,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二、经过:

1、开始标志:

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

2、“全面夺权,全面内战”:

①起点: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策划指挥上海夺权活动。

②兴起:上海夺权后,夺权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所谓的“一月革命”风暴。③扩大:很快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④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权的活动。

3、两个反革命集团

林彪集团、江青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就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包括: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4、结束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

【总结巩固】

文化大革命(1966 —— 1976)

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

反革命利用 全面夺权 全面内乱 危害国家

【教学反思】

第6课

“文化大革命”

(二)【内容标准】、【教学目标】参见

(一)【教学要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本课时要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与教训。【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背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对此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同时机、不同范围的抵制。【新课探究】

三、正义的抗争

1、“二月逆流”

1967年2月,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同江青、张春桥等展开激烈的斗争。这些老同志的抗争被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受到严厉批判。

“二月逆流”实质上是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坚持正义的抗争。

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因迫不及待地图谋提前“接班”,甚至还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林彪乘飞机仓皇外逃,于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

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3、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

①林彪问题解决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左,还促成邓小平的“复出”。②1975年起,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对军队、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4、四五运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976年清明节前夕,首都百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沉重悼念周恩来,愤怒声讨江青等人的滔天罪行。4月5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5、粉碎“四人帮”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中“江桥摇”实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四人帮”成员,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粉碎“四人帮”。)

四、“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与教训

1、“文革”造成的严重灾难(影响)

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持续十年之久,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全面内乱”。(性质)②国民经济发展迟缓,错失发展机遇。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③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基本没有提高④政治运动接二连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干群心情压抑。

2、历史教训

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组织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政治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总结巩固】

文化大革命(1966 —— 1976)

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 反革命利用 全面夺权 全面内乱 危害国家

林彪叛逃 客观失败

灾难与教训 【教学反思】

第7课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一)【内容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理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理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要点】

重点:十一届在中全会,十三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难点:理论性强,政治常识多。本课时要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人民最关心和期盼的是什么事情?

【新课探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关于整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两个凡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提出,表明长期以来的“左”倾指导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2)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78 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⑴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⑵政治上: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⑶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⑷历史问题上: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⑵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⑶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四)全面拨乱反正(1979--198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完成了全面拨乱反正,使党和国家从困境中迅速摆脱出来,有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结巩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揭开了新时期历史的新篇章。因此这次会议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教学反思】

第7课

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二)【教学要点】

重点:十一届在中全会,十三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难点:理论性强,政治常识多。【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逐步形成。【新课探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1、十二大

⑴时间:1982年9月。

⑵主要内容:

①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

②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⑶意义: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2.十三大:

⑴时间:1987年10月

⑵主要内容: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概括。

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后来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⑷ 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注:到20世纪末,我国顺利地实现了第一、第二步的发展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3、南方谈话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局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

(2)时间:1992年初。

(3)含义: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

(4)内容:邓小平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意义: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党的十五大

(1)时间:1997年9月。

(2)内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 邓小平理论”。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 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3)邓小平贡献: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97年2月19日逝世)

【总结巩固】

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指引全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邓小平南方谈话 十五大 1978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转移工作重点 改革开放揭开序幕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强调基本路线不能动摇 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教学反思】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内容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意义和优越性。知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原因、意义。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要点】

重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城乡改革及涉及生产制度,分配制度,用人制度,管理制度。【导入新课】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新课探究】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四川农民于1978年底、1979年初率先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告别了人民公社制度,也推动了中国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4、评价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公有制)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原因

(1)城乡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随着城乡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城市工业中的有些产品要升级换代,有些产业因用地紧张也要转移,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转移部分城市工业提供了方向。(2)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剩余劳动力的客观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意义:

①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②有利于农民学习文化、学习技术。③有利于扩大农民的致富途径。④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项目。⑤有利于改变城乡的布局,一

大批小城镇相继兴起。⑥有利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地位: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农民收入、出口创汇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国有企业改革

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

主要内容:进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和探索。2.第二阶段:1984年10月至1993年。

中心环节: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主要内容:国有企业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打破“大锅饭”,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3.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

主要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

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小组讨论】

1.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提示:①责任到户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然调节与合理配置,增强农民生产自主性和积极性,推动农民关心生产、关心市场。②三者得利。农村生产的农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兼顾国家、集体生产者个人三方面利益,也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③切合实际,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劳作的个体差异性大,分户承包适合大部分地区的生产实际。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原因是什么?(参见新课探究)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何重大意义?(参见新课探究)

4.如何看待改革浪潮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如企业破产、职工下岗、东西部差别、环境污染等?

思路提示:①任何一项改革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都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进大多数人的利益。②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甚至挫折。③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探索的过程,老问题解决了,可能又有新问题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与时俱进。④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关心和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发展。

【总结巩固】

第 8 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农村首先起步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积极性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有利富民致富促进工业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重点改革国有企业 改变经营方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9课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内容标准】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⑴知道经济特区创设的作用和影响。⑵了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中国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⑶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 80年代初经济特区的创设,90年代初的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对外开放,从方法论看,是借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聪明举措;从现实需要看,是促进中外交流,加快经济发展的英明决策;从长远意义来看,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教学要点】

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以后进一步的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难点:如何深入浅出的理解加入世贸组织是把双韧剑。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新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史上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会议作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其中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并扩大,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建设新貌。【新课探究】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建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海难经济特区。2.意义:

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⑵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起到了重大作用。⑶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⑷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思维拓展:

对外开放的开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东南沿海城市被设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课文第52页小字部分介绍了特区的建设成就和邓小平的评价。

1985年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梯次推进,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地图加以形象了解开放格局的特点)

建设教师以课本第 53页最后一段文字为基础,对创设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略加说明,同时,进一步点明,开放最早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时间:1990年4月。3.结果:

⑴已建成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⑵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本框架。

⑶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4.设问:为什么中央在 20 世纪 90 年代选择上海作为开发的重点?

思路:第一取决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90 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也相应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第二,取决于上海自身的优势。

出示中国地图和上海地图,师生共同分析上海在地理交通,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说明上海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上海建设好了,就可发挥其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长江三角洲及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腾飞。

5.设问:建设上海为什么又要重点开发开放浦东地区?

思路:借助地图说明浦东具有区位优势,浦西沿江不临海,开发余地不大,而且开发成本高。而浦东既沿江又靠海,交通更为便利;有足够的开发空间,地价低。

强调指出中央对建设上海和开发浦东的定位,即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和长江经济的龙头,简称“三个中心,一个龙头”。由此可见,上海的建设目标是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6.设问: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思路:邓小平的关心支持,中央的英明决策,上海人民的热情和创造力,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时间: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3.意义: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4.影响: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机遇和挑战,必将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它成立于 1995 年 1 月 1 日,总部设在日内瓦,由二战后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作为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世贸组织又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它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行互惠、公平竞争,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磋商协商等原则,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

化进程。

6.讨论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与弊,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调整。

利:有利于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它可以绕过某些贸易壁垒,充分发挥自身在制造业,加工业,初级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开拓贸易市场,确保贸易利益。

弊: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各种权利和机遇,还有各种义务和挑战,特别是我国的某些弱势项目,或竞争力低或产品老化或技术不具优势,或特色不鲜明等。

调整:举例说明竞争会引起调整。如我国铁路过去曾被称为“铁老大”。近年来,随着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手段的快速发展,铁路的优势不再。于是,铁路部门不得不通过提速,改善服务来提高竞争力,求生存求发展。

【总结巩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建设新貌。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0课 民主法制建设 【内容标准】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能够列举《中华人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⑵ 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过程与方法:

尽量以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历程,充分理解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确保我国在政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⑵ 宣传和认识学法知法是青少年学生的必须经历,守法护法是青少年学生的应尽之责。

【教学要点】

重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和历程。

难点:法律建设牵涉到许多法律知识和专门用语,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初中生不易懂。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新课:建国以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尚欠完善,“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新课探究】

一、依法治国

1.目的:为了促进社会稳定,适应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2.依法治国: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说明中国终于找到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拓展:

⑴ 概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加强法律教育。

⑵ 完备性 :从 1979 年以来,我国在立法方面成就卓著,建议以课本第 58 页最后一段小字为基础,说明我国立法的完备性。表现为

①数量多,截止 2000 年,全国性的法律及其有关决定 380 多件,行政法规 800 多件,地方性法规 8000 多件。

②项目全,有法律、法令、法规、条例等。视情况列表展示部分法律、法规文件的名称,并对法律、法规的区别略加说明。

③有特色,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1999 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入我国宪法,使一治国方略转化为基本国策。

二、我国颁布的重要法律 1.《刑法》:

⑴1979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同时还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⑵1997年3月,全国人大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作了重大修订。说明:《刑法》是惩治犯罪,实现正义,捍卫国家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

结合课文第 60 页正文第一段,议一议我国刑法的四个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罪责自负,反对株还的原则以及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

2.《民法通则》

建议:出示《民法通则》若干条款,让学生了解民法是管什么事的? 提供几则民事纠纷的实例,供学生讨论,请大家谈一谈依照《民主通则》该如何处理。

⑴目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⑵通过时间:1986年4月通过。⑶实施时间:1987年1月起实施。

⑷意义: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村民自治

(1)实施的缘由:适应农村县以下行政区划的变化,推进农村的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

(2)法律依据: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3)村民民主自治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提供几份农村地区公约或村委会管理条约等材料,让学生进行具体议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4)意义:

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结合课本第 61 页,第二段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小结,建议向学生强调:实施村民自治,有利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只有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国家才能健康发展,长治久安。作为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热情宣传法律,敢于同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当堂检测】

1、我国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A)A、1999年

B、1998年

C、1978年

D、2000年

2、说明中国终于找到并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康庄大道的是(B)A、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C、初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3、1979年强调指出:“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的领导人是(B)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标志着我国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则的民法系统终于有了体系性总体构架的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5、我国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得以充分保障是因为(C)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6.我国农村乡镇以下普遍建立了村委会是在(A)

A.1983年后

B.1984年后

C.1987年后

D.1995年后

7.198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8.《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1课 探究活动:城乡基层民主管理 【活动目标】

从 1983 年至 1985 年,全国农村进行了“撤社建乡”的改革,并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群众性基层自治组织,村民自治是农村管理体制的大变革。过去在农村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现在成立乡政府,选举村民委员会,建立一种崭新的体制,这是管理体制的一种重大变革。其中民主管理:即通过制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管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了解乡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的程序和内容,从而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统筹兼顾的判断,规划,决策能力,锻炼收集材料,撰写报告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形式】

模拟村委会开会会场。

【活动资源】

1、课文内图文资料

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从网上下载,有关村民自治的资料等。

【活动建议】

1、准备:把全班学生分成 4 组,每小组模拟一个村委员会管理小组,在调查的基础上草拟村务治理报告书。

2、内容:报告书的内容应反映管理小组在未来数年内管理本村的规划和措施,建议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生产方面:如何进一步发展本村的优势,生产项目的特长。(如:甜葫芦重芷问题,技术加工问题,收购问题。)如何开拓具有长远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生活方面:扶贫、筑路、排水、教育等便民服务。

其他方面:如,爱人养老院;培养专业人才带动养殖业发展;沼气池的建设等。

3、程序:

上课前,先把 4 份报告书以壁报的形式在教室陈列展示,以便大家对报告内容有初步了解。

上课时,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模拟村民)介绍报告书的内容。

听讲的同学可以对报告者报出询问,质疑评判、讨论。主讲人员应作说明和解答。个小组轮流报告后,由全体同学投票评出最优秀的报告书。

【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热爱家乡,以较真实的感受群众真正有了当家作主的机会。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2课 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 【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理解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与进步是繁荣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

【教学要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难点:处理好民族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西部经济的重大意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少数民族同学?(若有的话,请其介绍民族成分)中国除了汉族以外,还有 55 个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课探究】

一、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新中华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具体表现:(从政治、文教、习俗、经济方面引导学生分析)⑴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⑵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⑶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⑷既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

3.意义:维护和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进步的良好关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前提),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⑴3级: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⑵5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中国成立前设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3.意义

⑴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⑵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⑶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⑷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1.措施:

⑴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⑵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结果:

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民族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通讯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的,合乎国情,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真题训练】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共有(D)A、5个

B、31个

C、55个

D、56个

2、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格局是(A)

A、大杂居、小聚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大聚居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民族大融合C、民族大杂居

D、发展民族经济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是(B)

A、民族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大杂居

D、民族共同繁荣

5、我国设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D)

A、10个

B、8个

C、6个

D、5个 6.新中国成立前设立的省级自治区是(C)

A.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7.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是在(D)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8、下列不符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一政策的是(D)

A、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分裂主义 B、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C、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D、少数民族必须学习汉语

9、关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作用,不正确的是(B)

A、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B、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D、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10、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下列属于这一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的是(B)

A、实行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政策

B、有计划地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1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产业是(A)

A、农牧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工商业 1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A)A、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成立民族自治机关

D、自我管理民族事务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内容标准】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实行“一国两制”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度评价“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构想,它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认识台湾海峡关系的缓和会增进民族感情,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教学要点】

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

难点:港、澳回归和处理台湾问题涉及经济、统战等诸多因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导入: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尚未完全统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祖国的统一大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新课探究】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 完全统一。

2.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由 邓小平提出。

3.基本内涵:“一个国家(前提)、两种制度”。4.历史意义:

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⑵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⑷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1997 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1999 年12月20日。(让学生讲讲香港、澳门的回归之路)3.意义

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⑵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⑶标志着 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1.海峡两岸关系缓和:

⑴背景: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中共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台湾方面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⑵现状:20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⑶意义:增进了相互了解和沟通,减少了敌意和误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2.海峡两岸关系前景: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3、讨论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一国两制在港澳成功实践、两岸交流频繁、大陆和平统一方针的感召、两岸同胞同宗同源、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台独不得人心等等。不利因素: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与破坏。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台湾与大陆的日益交往的密切,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

【真题训练】

1、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提出归功于(D)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A)

A、1997年7月1日B、1999年12月20C、1999年7月1日D、1997年12月20日

3、香港回归祖国,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中国国家主席是是(A)

A、江泽民

B、胡锦涛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D)

A、1984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5、1997年,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A)

A、英国殖民统治

B、法国殖民统治

C、美国殖民统治

D、葡萄牙殖民统治

6、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的局面出现在(B)

A.20世纪70年代以来 B.20世纪80年代以来 C.21世纪初以来 D.20世纪90年代以来

7、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B、打破了海峡两岸人为隔绝的局面

C、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D、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8、实施“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

A、坚持一个中国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和平统一

D、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9、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C)

A、香港回归祖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澳门回归祖国

D、西藏和平解放 10.我国政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A)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

C、平等谈判

D、两岸两制

1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①香港特别行政区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

③台湾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12、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13、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4课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内容标准】

(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我国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通过对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史实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有关军事国防建设的意义和重大作用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讲述与讨论相结合法。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教学要点】

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科技强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难点:简明扼要地讲请一些军事术语、武器性能。【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年建立人民军队的?(1927 年 8 月 1 日)

这支革命军队的名称在战争时期有过哪几次重大变化?(红军→八路军与新四军→解放军)由此导入人民军队在捍卫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方面所肩负的新的伟大使命 【新课探究】

一、海、空军的建立

1.背景: 引导学生从历史教训和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建立海军、空军的背景。

历史教训: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都是从海上侵入中国的。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闭关锁国,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有海无妨”,这是导致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现实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海、空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对中国来说,保卫领海,保卫领空,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安全环境,需

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国内,国民党军队仍负隅顽抗;国际,美国对华实行军事包围政策。

2.海军建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成立。

1950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海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

3.空军建立:1949年8月,组建空军第一个飞行大队。同年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党中央非常关心海军、空军的建立。在 1949 年,我军建立了陆、海、空三军完备的立体军事力量体系。指导学生认识、理解课本上毛泽东主席关于建立人民空军和海军的两幅题词:“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4.历史意义:⑴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⑵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时间:1966 年7月1日。

2.目的: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3.职责:是人民解放军中担任核战略反击任务的军种。

4.发展水平: 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导弹部队的发展水平。一是发射方式的先进(都是机动发射);二是导弹种类齐全,我国已基本建成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防御体系。

5.自卫原则 :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我国发展导弹完全是为了自卫。

三、军队建设的现代化

1.背景:世界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

2.目的:打赢现代技术,尤其是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3.方向:⑴加大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和改革的力度。⑵两条途径: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⑶三个目标:全面推进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4.结合课本图片、文字,介绍我军军队建设现代化面的重大举措: ①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实行军衔制(1955年)。②军队装备现代化,走科技强军之路。5.意义:⑴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⑵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铸起坚固的钢铁长城。⑶为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 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总结巩固】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为我国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人民解放军的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说明了我国科技强军的重要性。【真题训练】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在军事上对华实行(D)

A、进攻政策

B、武装政策

C、反攻政策

D、包围政策

2、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D)

A、海军陆战队

B、空降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

3、我国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的组建是在(B)

A、1947年7月

B、1949年8月

C、1949年9月

D、1949年11月

4、人民海军正式诞生的标志是(B)

A、东海舰队的成立 B、海军领导机关的成立 C、南海舰队的成立

D、北海舰队的成立

5、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开始于(B)

A、1949年

B、1955年

C、1956年

D、1965年

6、下列属于我国政府向世界就核武器问题的承诺是(C)

①绝不使用核武器②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③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④不向外出售核武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我国导弹事业发展的背景包括(A)

①打破西方的核威胁和核讹诈②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需要③与美国抗衡④当时得到苏联帮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下列属于为我国空军建设奠定基础的是①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后期缴获的一批飞机

②国民党空军起义人员和飞机

③苏联援助我军的飞机和航空器材

④东北解放区的航校培养一批航空人员A、①②③

B、①

C、①④

D、①③

(C)

9、中国发展数量有限战略核武器的目的是(A)

A、为了自卫

B、提高部队战斗力

C、实现军队现代化

D、与美苏抗衡

10、我国有一支著名的“二炮”部队,指的是(B)

A、海军陆战部队

B、战略导弹部队

C、海军核潜艇部队D、空中战略轰炸机部队

11、空军正式诞生的标志是(A)

A、空军司令部的成立B、东北航校成立C、组建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D、航天部队成立

12、初步实现了人民军队由单一的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的是(C)A、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B、“二炮”的建立 C、海空军的建立D、海军潜艇部队的建立

13、分析讨论: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核武器?

(提示:研制原子弹不是为了使用原子弹,而是为了打破核垄断核讹诈,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5课 新中国外交

(一)【内容标准】

(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2)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大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等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全面辩证分析大国间关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增强学生对“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的”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的”的认识。

【教学要点】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难点:万隆会议。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概括课本上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将学生的回答以板书形式写出。再让学生逐一讨论、分析各项外交成就的具体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并作分析。

【新课探究】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之初的外交环境:建议归纳以下三点(教师略作介绍)

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中国外交向苏倾斜→中苏结盟

亚非部分国家独立: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友好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初提出,是为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提出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3、主要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教师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4、意义:

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教师提示: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过程中,不论其国家强弱、民族的大小、社会制度的差异,都一视同仁。

二、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

2.地点: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3.中国的贡献:⑴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之间应“ 求同存异”的方针。⑵提出了旨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

4.影响:这些原则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教师提示: 出席万隆会议,建议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艰巨性:其一,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破坏。举例:“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其二,部分亚非国家的疑惧、误解。另一方面,重要性: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其二,树立了新中国的外交形象。

思考: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同的赞同,那么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同与异各指什么?

【总结巩固】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同的赞同,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真题训练】 1、1955年4月,率领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万隆会议的领导人是(A)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陈毅

2、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并得到与会各国代表普遍赞同的方针是(B)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经济合作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C)A、日内瓦会议上

B、联合国大会上

C、周恩来总理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时

D、万隆会议上

4、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是(B)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政治分歧、经济合作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5课 新中国外交

(二)【内容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教学目标】 参见

(一)【教学要点】 重点:中美关系。

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1971 年10月的第26届联大。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教师提示: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简介联合国创立经过

历史缘由上,建议说明两点: 美国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为了将中国排斥于国际社会之外,孤立中国,敌视中国;美国长期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不得人心,其追随者越来越少。

四、中美建交

1、教师简介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初调整对华政策的背景:

中美建交是中美双方调整外交政策,求同存异,要求建立正常关系的必然结果。

A、必要性

美国方面: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美国既同苏联激烈争霸,又陷于越南战争的泥坑,力不从心,急于摆脱困境,美国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借助中国的力量牵制苏联。

中国方面:中国当时对外既高呼反帝(主要指美国)又突出反修(主要指苏联),客观上树敌过多,事实上力不胜任。加之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动荡,外交工作多受

牵制,因而需要调整外交战略。

B、可能性

美国方面: 1969 年新上台的尼克松总统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谋求改善对华关系。

中国方面: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从世界和平和本国安全的角度考虑,及时调整对美政策。举例:尼克松的就职演说。毛泽东接见美国作家斯诺。

2、经过

⑴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外交佳话。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

⑵1978 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⑶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教师介绍建交过程要说明以下几点:

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结果;建交的难题是关于台湾问题的交涉;建交的实现是中国外交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成果;建交的成功是中国进一步打开外交局面的大好机遇。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美的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

3、意义: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

5、中美建交的三原则: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

【总结巩固】

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真题训练】 1、1972年,中美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穿越20多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推动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这时的美国总统是(B)

A、基辛格

B、尼克松

C、克林顿

D、布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B)

A、1970年

B、1971年

C、1973年

D、1972年

3、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看,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中美从对抗到和解,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6课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内容标准】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等知识。通过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增强学生对外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第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一些活动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世纪之交中国的外交成就,认识成功的外交活动使中国的困际志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要点】

重点: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难点:恐怖组织的概念。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提问: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联合国的?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新课探究】

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20世纪90年代,苏美争霸的两级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显现出 多极化 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教师扼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是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往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解释什么是区域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位于同一地区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逐步走向联合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101 页内容,具体认识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性质和作用。通过阐述亚太经合组织对地区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来说明中国加入这一组织的必要性 2.时间:1991 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贡献:2001年,在中国的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4.影响: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中俄等国面临共同的问题,如边境违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开发等。

2、时间:2001年6月,在中国上海。

成立的经过:由“上海五国”组织演变而来,是从军事合作为主,逐步扩大到政治、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互利合作。

3、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4、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5、意义: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索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教学提示:可先制作一幅六国位置图或利用《世界地图》,找出六国的具体位置,重点介绍中俄等国边界概况。

三、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

1.目前世界局势的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的外交调整:

⑴继续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⑵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⑷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⑸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意义:①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结巩固】

外交的成功,有赖于综合国力;外交的取向,取决于外交政策;外交的成功,得益于外交策略。

【真题训练】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A)

A、多极化

B、两极化

C、单极化

D、一体化 2、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地是(D)A、东京

B、曼谷

C、莫斯科

D、上海

3、世纪之交,时代的主题是(A)

A、和平与发展

B、稳定与缓和

C、和平与战争

D、信任与团结

4、世纪之交世界局势 呈现出的特点是(C)

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②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③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④总体发展,局部倒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C)

A、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政治组织

B、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等5个国家

C、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交往

D、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6、21世纪初出现了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是(B)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上海五国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7、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2001年的是(A)

A、上海五国组织成立

B、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7课 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探究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深入了解建国以来人民军队发展的光辉历程,认识我国国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成 就,学习解放军指战员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2、通过展示和评比,提高学生组编、表达、分析、鉴赏等能力。【活动形式】 主题展览会 【活动资源】、教材所提供的图文材料、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国防事业发展的军事类、历史类、科技类、传记类以及回忆录等课外书籍和刊物。如《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当代海军》、《人民空军》等。、反映建国以来人民解放军军队建设、军人风采、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影视节目。如:中内电视台第 1 套《军事天地》,第 7 套《国防时空》、《军事百科》等。

4、参观有关军事博物馆、纪念馆,访问有关军队干部、科技人员、现役或退役军人等。【活动过程】 1、筹备阶段

(1)全班同学按专题分工,分成 3 个组分头准备,专题栏目及其内容举例如下:

A 科技强军,有备无患。例:两弹一星,核潜艇,歼 8、强 5、“飞豹”等新型战机。

B 展现军容,弘扬军威。例:海军导弹驱逐舰出访、索马里护航等。

C 文明之师,威武之师。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解放军进驻港、澳,南京路上“好八连”,1998 年参加长江抗洪救灾等。

(2)各组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收集或自编有关材料。在此基础上,编排专题性展示栏目,各专栏栏目内还可分成若干个小栏目(小栏目名称自拟)

(3)各组专栏的展览形式可以有壁报、黑板报、幻灯、电脑显示、电视节目等,还可辅以文艺演出。、实施阶段

(1)为了加深印象,在课前数天就可将各组专栏陈列在教室内,以供参观了解

(2)活动课上,3 个组依次展示各自编排的专栏。每组选男、女同学各 1 人担任讲述员,在规定时间内向其他两组同学介绍本组专栏的内容。

(3)介绍完毕后,其他两组的同学可以以参观的身份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讲述员提问,要求解答(规定提问的人次、时限)。除讲述员外,本组同学可以助答。、评比阶段

(1)标准:可设计若干评比事项,例如:内容充实,事例典型;文字简练,论述到位;图文并茂,形式生动;讲解流畅,语言生动等。

(2)计分:可由各组选用 2 — 3 名同学任评判员(对本组的评分回避),统计时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余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各组的得分。

(3)奖励:按计分成绩评出最佳栏目内容奖、最佳编辑美工奖、最佳讲解奖、最佳选题设计奖、最佳专栏综合奖等。其中,前 4 个为分项奖,最后 1 个为团体大奖。【活动说明】、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发动和鼓励学生按组分工合作、分头准备,积极投入专栏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活动。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采访活动视条件而行,不必强求一律。、展览会的采编和展示,可以锻炼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习图文编辑、影视制作等操作工艺,更能培养个人创作与集体智慧交融的群体协作精神。、课上可邀请解放军指战员、军烈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出席。课后,可将展览内容推荐到学校的宣传橱窗或其他公共场所陈列展示,以便更好地扩大影响,发挥教育功能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8课 科学技术

(一)【内容标准】

(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 863 ”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知识;通过认识、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重大意义,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上些杰出科学家成才经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争攀科技高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杰出科学家优秀品质和卓越成就的学习、了解,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争攀科技高峰的崇高理想。

【教学要点】 重点:“两弹一星”气功研制

难点:简要地讲清一些科技原理。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升一个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受到世界瞩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技成就,同学们一定想要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技成果。

【新课探究】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一)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下列知识点:

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2.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3.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

(二)课堂讨论探究

1、提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制造了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在什么时候?

2、学生介绍中国研制原子弹的艰难历程 世纪 50 年代初,西方大国家多次威胁要对新中国使用原子弹进行核讹诈,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为核讹诈,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世纪 60 年代初,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省衣节食研制原子弹,当时主持这项工作的张爱萍将军说: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的棍。

3、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111 页插图,并强调:历经艰难后,于 1964 年 10 月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间隔两年零八个月,中国第一颗氢弹也成功爆炸,我国国防军事实力有了巨大的提高。原子弹与氢弹先后成功爆炸,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

4、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1970 年 4 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之后,又多次成功发射了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5、提问:中国最近几年的航天成就。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费俊龙,聂海胜绕地飞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搭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升空,其中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了出舱太空行走。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相继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嫦娥奔月的成功为我国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以及向包括火星等在内的更深的空间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嫦娥奔月的成功带给中国人的是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就如当年中国爆炸原子弹之后全世界华人的欣喜。

二、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一)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如下知识: 1.开始:1958年。

2.成功: 1965年9月。

3.地位: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二)讨论探究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113 页小字内容。了解胰岛素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作用。

2、在科学家的努力下,于 1965 年 9 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总结巩固】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军事、生物技术方面来说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取得成就的重要意义。

【真题训练】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在(B)

A、1955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67年

2、下列不属于我国研制原子弹目的是(D)

A、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B、加强国防建设

C、奉行自卫原则

D、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3、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后,卫星向地面反复播放的乐曲是(B)A、《义勇军进行曲》

B、《东方红》

C、《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D、《我的祖国》

4、创新思维:假如你是一名外交部发言人,当某位西方记者针对中国“两弹一星”提出这样的观点:“两弹一星”对中国周边国家及亚洲地区构成威胁,对此你如何回答,既驳斥这位刁蛮的记者,又表明中国拥有这些技术的坚定立场?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8课 科学技术

(二)【内容标准】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参见

(一)【教学要点】

重点: “灿型杂交水稻 ” 的培育; 863 计划。难点:简要地讲清一些科技原理。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升一个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今天的中国之所以受到世界瞩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技成就,同学们一定想要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技成果。

【新课探究】

三、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1、提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

培育:1973年10月,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xiān)型杂交水稻,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请学生朗读第 113 页最后一段小字:了解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的艰辛,阅读 114页小字,列举出多项荣誉,感受成功者的荣耀。

2、学生讨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有哪些优点?

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抗病毒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3、推广:1975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多点种植示范。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3、探究意义: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4、最新科研成果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成为国内外农业专家们梦寐以求、力图攻克的世界难题。近20多年来,这一研究在全世界进展不大。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始于1996年,起步虽晚却进展迅速。

由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并经国内育种专家广泛讨论,确定我国超级稻育种的一、二、三期目标。

第一期育种目标到2000年亩产达到700公斤;第二期育种目标到2005年亩产达到800公斤;第三期育种目标到2010年亩产达到900公斤。

通过国内水稻育种和栽培专家的共同努力,第一、二期育种目标已如期实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他有信心在2010年实现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实现超级稻一季亩产900公斤,早稻亩产650公斤,晚稻亩产700公斤。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食问题的一个新跨越。

2008年为科研攻关协同建立的三个百亩片试验基地均设在湖南,分别位于邵阳隆回、郴

州汝城和怀化溆浦。2008年8月21日,隆回召开的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第三期攻关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现场会,取得初步成功,隆回县率先实现袁隆平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目标,大面积示范种植部分丘块亩产冲刺900公斤,尚属首次。

这意味我国超级杂交水稻攻陷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第三级难关已现曙光。

四、“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阅读教材,了解背景:世界高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明确制定的过程,了解 863计划的由来和内容。(1)时间:1986年3月(“863”)。(2)倡导者:王大珩(héng)、王淦(gàn)昌、杨嘉墀(chí)、陈芳允。(3)“863”计划的内容: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计划纲要。

3、指导学生看教材第 115页上图,议论一下,近几年中国在高技术领域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4、总结“ 863 ”计划顺利实施的意义:对中国的高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增强综合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

1986年,中国开始网络建设。1994年,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通。

2000年,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

2、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

A 明确网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当代社会的重在性。

计算机网络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继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而且还是一个服务系统,能够提供形式多样的手段和工具为用户服务,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

B 图文结合明确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分不开的。

C 利用网络查找信息资料,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巩固】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军事、生物技术、农业、网络技术等方面来说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取得成就的重要意义。我国各领域科技的进步和成功的取得,是中国进步的表现。但相对于世界前沿科技来讲,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认识任重道远。

【真题训练】

1、被誉为“两弹元勋”和“杂交水稻之父”的分别是(B)

A、袁隆平、邓稼先

B、邓稼先、袁隆平

C、王进喜、袁隆平

D、王淦昌、袁隆平

2、我国提出的“863”计划是指(C)

A、研究863项科技创新计划

B、关于基因组工程的科研计划

C、加快发展我国高技术的计划

D、加快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计划 3、2000年,中国的第一大产业是(B)

A、钢铁工业

B、信息产业 C、汽车制造业

D、房地产业

4、下列被称为“第四媒体”的是(A)

A、计算机网络

B、书籍报刊

C、无线电广播

D、有线电视

5、古老的汉字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新时代主要得益于(C)A、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B、能源技术的发展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发展

6、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而靠袁隆平。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A)A、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研制“两弹一星”获得成功

C、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

7、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制定计划。我国发展高新技术的计划是(D)A、“星球大战”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2000年科学技术综合纲要”

D、“863”计划

8、下列成就是在《863计划纲要》制定之后取得的是(D)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9、2005年,载人航天飞船经过5天的太空飞行,成功返回地面,本次的英雄宇航员是

(A)A、“神舟”六号

费俊龙

聂海胜

B、“神舟”五号

杨利伟

C、“神舟”五号

费俊龙

聂海胜

D、“神舟”六号

杨利伟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两段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科学进军”,1949 年 11 月,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1978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政的大力支持;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11、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你能结合实际谈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 【内容标准】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地位等知识。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正确的教育方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保证; 初步树立“科教兴国 ” 的意识。【教学要点】

重点: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难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今天,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接受初中阶段的学习,享受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法律给予大家的权利叫“义务教育”?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少年儿童实施一定范围的普通教育,叫做“义务教育”。通俗地说,父母或监护人必须按照政府的法律规定将自己的适龄子女送入学校接受教育 【新课探究】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1、掌握 1986 年 4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时间:1986年4月。

法律依据: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实施成果: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3、指导学生看 117 页和 118 页四幅插图及课文小字,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概况。)、教育的初步发展,农村小学入学人数大幅增加)、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推行《义务教育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198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图为“希望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阳”宣传照片。)、一对师生正走在希望小学的路上。

4、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意义

⑴不仅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⑵而且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院系调整,较大发展。2.“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3.1977年,“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4.改革开放的20年,高等教育体系形成。

(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②培养层次分明

③办学形式多样

④学科门类齐全)

5.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优先发展,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1)改革目的:①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需要。②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③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④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2)意义: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和调整,我国已形成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分明的高等教育体系。

【真题训练】

1、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B)

A、小学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把(B)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体育

3、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奠基工程是(C)

A、高等教育

B、学前教育

C、九年制义务教育

D、高中教育

4、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于(D)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5、1989年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称为(C)A、“春蕾计划”

B、“863”计划

C、希望工程

D、“211工程” 6、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开始实施(C)A、六年制义务教育

B、八年制义务教育 C、九年制义务教育

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7、占我国人口85%的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D)

A、1978年初

B、1986年底

C、2000年初

D、2001年底

8、“文革”结束后,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我国形成了(C)的高等教育体系

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②培养层次分明

③办学形式多样

④学科门类齐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

①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②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③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我国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是颁布了(D)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1、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D)

A、1978年9月

B、1980年5月

C、1983年9月

D、1986年4月

12、义务教育的普及面临哪些问题?

13、文革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教育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吗?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20课 文化艺术与体育 【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文革”前新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主要成果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与大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概括整理、即兴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概括整理、即兴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巨大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教学要点】

重点:新中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巨大成就。

难点:本课内容丰富,知识广泛,人物事迹多,通过学生活动完成教学任务,需要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你知道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的片名吗?北京申奥成功,将主办 2008 年夏季奥运会,那么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比赛是在哪一届?。【新课探究】

一、文化艺术的繁荣

1、初放光芒 1949 - 1966(文革前):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A、让学生看课本第 123 页上图:电影《青春之歌》剧照。教师可对剧情作简单介绍。

再让学生写出三总影响较大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并对其中的一部作扼要的解说。

这阶段,电视局未普及,进影剧院是欣赏文艺演出最主要的形式,其中电影最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其中《林则徐》和《青春之歌》是当时两部佳作。

提问:林则徐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介绍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林则徐的历史地位。

B、让学生看课本第 123 页下图:昆剧《十五贯》剧照。请一位学生简要介绍《十五贯》的剧情,并说出一位著名的昆剧艺术家的名字。

请学生看课本第 124 页下图: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徽班进京 200 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开幕式上与京剧演员的合影。提问:这么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京剧演员合影,说明了什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上演这些古装戏?你知道京剧有哪些主要的角色吗?

在 19 世纪以前影响最大的剧种是昆曲,但 20 世纪前半期一度濒临衰亡,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十五贯》演出成功,昆曲重获新生。

请班级会唱昆曲、京剧的学生上台演唱一个片段,或播放一段昆曲或京剧名曲的录音。

C、第一部彩色电影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2、百花凋零 1966 - 1976(文革中): 文化艺术备受摧残。

3、走向繁荣: 1976 以后(改革开放后)

文化艺术迅速由复苏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主要表现:

在艺术手法上,继承传统、借鉴国外经验,大胆创新,流派纷呈 ; 在创作题材上,视野开阔,勇于拓展,出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生机勃勃,频频举行各种大型艺术活动。改改革开放20年,我国电影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影片有《红高粱》、《老井》、《一个都不能少》等。

二、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列举出新中国体坛最重要的四件大事。)、1973 年恢复在亚运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 年重返奥委会)、1984 年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美国洛杉矶23届奥运会,许海峰获射击金牌,实现金牌零的突破。)4)、2000年,中国在第27届奥运会上名列金牌榜第三位。(澳大利亚悉尼)5)、2001年7月,北京取得 2008 年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6)、2004年,中国在第 28届奥运会上名列金牌榜第二位。(希腊雅典)7)、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51金名列金牌榜第一位 2、新中国体育中的“第一”

结合课本第 126 页的三幅图,教师简介我国三位运动员:

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获得的第一个冠军的吴传玉,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记录的举重运动员陈镜开

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田径记录的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

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 :许海峰男子手枪50发慢射金牌

3、以“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的动人一幕”为题,请学生上台作 3 分钟即兴演讲。

4、新中国成立后,根据“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请学生上讲台讲一讲“我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文艺和体育为何繁荣昌盛?原因在于,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文体工作者的努力创新,等等 【真题训练】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轰动一时的电影是(B)A、《大决战》

B、《林则徐》

C、《开国大典》

D、《梁山伯与祝英台》

2、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是在(A)A、1984年

B、1996年

C、2001年

D、2004年 3、1999年获得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作品是(A)A、《一个都不能少》

B、《老井》

C、《东方红》

D、《红高粱》

4、中国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是在(B)A、1989年

B、2001年

C、1992年

D、2002年

5、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的是(D)A、《东方红》

B、《青春之歌》

C、《林则徐》

D、《狂人日记》

6、改革开放20年,我国电影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影片有(D)

①《东方红》②《青春之歌》③《红高粱》④《老井》⑤《一个都不能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7、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是(A)

A、昆曲《十五贯》的演出成功

B、电影《林则徐》的演出成功

C、《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成功

D、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成功

8、为新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是(B)

A、容国团

B、许海峰

C、邓亚萍

D、李宁 9、2008年,中国将要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是(D)

A、第26届

B、第27届

C、第28届

D、第29届

10、探究:你说如今的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体育强国吗?

11、试分析我国文艺和体育繁荣昌盛的原因? 【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内容标准】

(1)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史实,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制法规意识和风险保障意识,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要点】

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意义。

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专用名词和具体操作环节。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现在,在许多报刊和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整版整页的各种招聘广告和“个人自荐“求职材料。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从未有过。这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新情况。

【新课探究】

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1.新中国初期:实行“统包统配”劳动就业制度。

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城镇劳动就业实行“统包统配”,即工作岗位无须自己寻找,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

请学生思考、讨论,这种完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做法,有什么弊端 ? 学生讨论回答后 , 教师归纳:养成工作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人才特长的发挥,企业用人不能择才而用,个人择业不能扬长避短等。

2.改革开放后:

⑴改革:从“统包统配”,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和劳动合同制的逐步推行,最后过渡到完全由市场调节。

⑵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 促进就业。请学生讨论,这一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教师归纳:有助于人才的特长发挥,有助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鼓励人们更努力地学习、研究业务。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几幅图片,具体了解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可喜现象。

⑶法律保障:国家颁布实施《劳动法》,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 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

课本第 133 页下图:这是政府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课本第 134 页上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就业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课本第 134 页下图:介绍的是自主择业,开设个体餐馆“先富起来”的典型。

以上三幅图片资料反映了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简略介绍新中国初期:初步建立起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

度、公费医疗制度等。

2.改革开放后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为什么要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可总结为两大原因:一是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弊端;二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障以及企业下岗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更加显得突出。因此,迫切要求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新的社会保障体制。

⑴主要问题:出现下岗现象,城镇失业人员 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保障的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

⑵改革方向:建立 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的社会保障新体制。

⑶先介绍我国在建立社会保障新体制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

保障制度: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

⑷主要特点: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费用由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

⑸再请学生思考与讨论:两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主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教师进行补充,并归纳为下表:

两种社会保障制度比较

改革后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前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背景

在市场经济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实施

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实施

费用支付

个人缴纳部分费用

由国家或单位支付

管理方式

实行社会化管理

由单位管理

保障范围

社会保障得到完全实施

社会保障不能完全实施

保障效果

自我保障意识的强化

自我保障意识淡薄

相同点

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都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到过重要作用

请学生议一议:除了以上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中提供的保障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社会保障?

提问:有谁投保过人身保险?请一位投保过保险的学生讲一讲保单的大体内容。

【总结巩固】

市场经济和社会化保障缺席实施后,我们应该增强保险意识,在国外,我们的保险意识很强,我们中国人的保险意识也逐渐地在加强,外国人往往将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投入保险,用现在的钱买未来的保障。

【真题训练】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的就业制度是(C)A、自主择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统包统配”

D、双向选择

2、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的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篇:八年级数学下册 17.2.2 函数的图象教案1 (新版)华东师大版

函数的图象

【教学内容】课本36----38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用描点法画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会列表、描点、连线; 2.理解解析法和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相互转换.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体会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问题,经历探索用图象表示函数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简单的函数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难点:灵活选择自变量的值,便于描点使画图简便.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情景导入】

在前面,我们曾经从如图所示的气温曲线上获得许多信息,回答了一些问题.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先考虑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如何从图上找到各个时刻的气温的? 分析 图中,有一个直角坐标系,它的横轴是t轴,表示时间;它的纵轴是T轴,表示气温.这一气温曲线实质上给出了某日的气温T(℃)与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例如,上午10时的气温是2℃,表现在气温曲线上,就是可以找到这样的对应点,它的坐标是(10,2).实质上也就是说,当t=10时,对应的函数值T=2.气温曲线上每一个点的坐标(t,T),表示时间为t时的气温是T. 【新知探究】 探究

一、画出函数y12x的图象. 2分析 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步. 解 列表:

描点:用光滑曲线连线:

…….【知识梳理】

画函数图象,一般步骤是什么? 【随堂练习】

1.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x的图象(先填写下表,再描点、连线). 2

2.画出函数y6的图象(先填写下表,再描点、然后用光滑曲线顺次连结各点). x 3.(1)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在-2与2之间,每隔0.5取一个x值,列表;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图).

(2)判断下列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函数y=2x-1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一对对应值,如果是,检验一下具有相应坐标的点是否在你所画的函数图象上:(-2.5,-4),(0.25,-0.5),(1,3),(2.5,4). 4.(1)画出函数y1x2的图象(在-4与4之间,每隔1取一个x值,列表;并在直31x2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一对对应值,如3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图).

(2)判断下列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函数y果是,检验一下具有相应坐标的点是否在你所画的函数图象上:

13131(2,2),(,2),(-1,3),(,1).

32222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第3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2.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

3.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九二共识”;“和平之旅”。

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

运用: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

2.观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纪录片及电视、广播、报纸中有关“一国两制”的新闻,深刻体会其实践作用。

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伟大成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

2.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重点】

1.“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

2.“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教学难点】

1.台湾问题的由来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

2.在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直观演示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课前3分钟时,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我的中国心》,同时并在课件上展示台湾风光图片。

多媒体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乡愁》和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作品《七子之歌——台湾》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教师提问:余光中在《乡愁》中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希望台湾回到祖**亲的怀抱,今天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个地方,如今七子都回来了吗? 学生回答:强烈的思乡之情;台湾还没有回来。

教师过渡: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由于历史上的某些原因人为地造成了现在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台湾问题”。建国五十多年来,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历史的使命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时,我们要怎样才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呢?怎样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情境营造:遥远的海岸,北归的候鸟,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意在突出这样一个主题——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祖国统一。

教师提问:为完成我们祖国的统一大业,党和政府殚精竭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什么方针呢?

学生回答:“一国两制”。板书: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多媒体播放:《邓小平关于台湾问题的看法》。

教师提问:(从影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学生回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教师提问:什么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理论形成的过程如何?这一理论又是怎样得到实践的?

让学生看书,小组讨论。根据教师提示的五个关键词“雏形”、“萌芽”、“提出”、“确立”“运用”,归纳“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过程。学生找出答案后,教师再用多媒体课件打出答案,肯定学生的回答。

提示:雏形——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萌芽——1981年,叶剑英“九条方针”;提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构想;确立——1982年《宪法》第31条;1984年六届二次人大正式通过;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教师提问:“一国两制”下,对港澳地区与对台地区的细微差别是什么? 提示:可以驻军与否是差别所在。港澳地区的“驻军”问题属于国家主权问题,所以外国军队必须撤离。而台湾地区的“驻军”问题属于内政问题,所以在保证对大陆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下,台湾可以驻军。(接着,教师可以就此话题点出下一个教学子目,虽然一国两制是首先针对台湾提出,对台湾也有很多优惠,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构想还是首先在港澳地区实践。)板书: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多媒体展示:香港、澳门的区旗和区徽,并附简单意义分析。并打开轻微的背景音乐《东方之珠》《香港,别来无恙》。

教师提问: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其领土是怎样被割让与租借的?香港问题的解决过程如何?香港回归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用小动画的形式简单演示香港岛、九龙司、新界被割让与租借的过程: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割占;九龙司——1860年《北京条约》中被割占;新界——1898年《中英展拓界址专条》中被租借。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根据画面内容归纳“一国两制”在香港走向实践的步骤。

提示:1982年,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在此处可向学生解释“主权换治权”的实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0年,人大通过《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06年,展望香港“香港明天更美好”。教师提问:香港的回归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另外,香港的成功回归,为澳门回归、台湾统一提供了借鉴意义。

多媒体展示:共同欣赏澳门的象征标志《大三巴牌坊》以及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名?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教师做简要的旁白,向学生介绍澳门问题的由来以及“一国两制”构想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为澳门回归提供了范例,1987年,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回归当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澳门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欢乐之情,而回归后的澳门也继续保持繁荣,成为“一国两制”实践的又一个成功范例。请大家记住这一天,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家了。

教师提问:香港、澳门回归有何伟大的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A.洗雪了百年耻辱。B.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C.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D.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教师讲述: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但是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在香港、澳门的大致方位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指

出现阶段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教师讲述:明确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

教师提问:为争取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在党、政府和广大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的发展如何?台湾问题的前景如何?现阶段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应该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学生阅读书本,归纳分析,教师列表总结。多媒体展示:

1979年,大陆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0年,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开始被打破;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并在经贸往来、学术交流上采取更加松动弹性的做法;1988年11月,台湾当局又决定有条件地允许大陆同胞赴台湾探亲,“三通”限制逐渐放宽,这是两岸关系出现缓和的突破性进展。1992年汪辜会谈;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连战、宋楚瑜大陆行。

板书:

三、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教师过渡:虽然台湾当局仍在很多地方设置障碍,但是两岸同胞冲破层层阻碍,交往越来越密切。这些行为告诉我们:“台湾,也想回家!”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B.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C.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D.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2004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2007年实施“新宪法”。材料二:台独活动的图片“公投”与“军事演习”。

材料三: 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执政上台。半个月之后,美国批准售台价值3.56亿美元的F-16战机装备的先进导航和电子反制系统。9月28日,美国又售台价值13.66亿美元的中程空对空导弹、“鱼叉”舰对舰导弹等。这一年美国对台三次军售就达19.82亿美元。美国东部时间2月19日,美国和日本在华盛顿举行了“美日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会议”(简称美日安保会议)。会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对1996年制定的《美日安保协议》做

出重大修改,第一次公然把台湾海峡列为两国的“共同战略目标”。日本也首次宣称关注台湾,台湾不仅仅是美国问题,也是日本问题了。

结合当代时事政治材料三段,加强学生联系教材和台湾当今实际讨论:当今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有哪些? 怎样解决台湾问题?政府的观点?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提示:A.国际反华势力

B.“台独”势力(认识“台独”的实质及危害,结合2005年12月3日台湾地区“三合一”选举蓝绿阵营变化说明台独不得人心)

情景设置:图片——飞机,大炮,海军陆战队,潜艇等,面对嚣张的台独势力,怎样解决台湾问题?难道“让鲜血染红台湾海峡”?

多媒体展示:“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性”(介绍党和国家关于台湾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相继提出的“八项主张”及“十六大”报告的有关强调和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教师提问:怎样认识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重要性——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紧迫性——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还存在,台独势力猖獗,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导致两岸关系紧张。

课堂总结:为了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此方案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随后澳门问题也得到圆满解决,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迅速。台湾问题虽然比较复杂,但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采用“一国两制”方案,台湾会早日回到祖国环抱,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课后探讨:“运用所学知识,你认为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解决台

湾问题?

下载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函数教案3 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函数教案3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