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测量教学大纲(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4:3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气测量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气测量教学大纲》。

第一篇:电气测量教学大纲

《电气测量》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维修专业及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专业必修课程。安排在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课程之后开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测量原理、测量手段和误差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正确地组成测量系统,并能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进行评价。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电气测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有关内容直接应用于工程,可安排在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之后开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现代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数据采集、误差分析等有关知识。掌握电磁机械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能等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能根据测量任务正确选择、使用各种仪表。掌握各种数字测量仪表的结构原理、选择使用方法。为电气测量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教学改革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数字式仪表发展很快,但在实际工程中仍有大量的电磁机械式仪表正在运行中,讲课时要兼顾这两个方面,由于信息量增加了但课时少,为解决这对矛盾,建议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增强与实际工程的联系,有关传感器内容可由后续课程解决。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测量的基本知识(讲课4学时)1.1测量与测量单位的概念

测量、测量结果表示、7个国际基本单位。1.2电学量具

标准电池、标准电阻器、测量电阻箱。1.3测量方法的分类

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1.4值和误差的概念

值的概念、误差的概念及表达方式、影响量与基本误差。1.5被测信号与测量仪器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

进行测量时应考虑的问题、测量仪器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测量方法的分类;值和误差的概念;被测信号与测量仪器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测量与测量单位的概念;电学量具;被测信号与测量仪器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难点:值和误差的概念

建议教学方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实例进行教学 思考题:1.为什么引入基准误差的概念

2.指示仪表和标准量具的准确度级别是如何确定的。第二章 测量误差(讲课4学时)2.1测量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差。2.2系统误差的产生及其消除

仪器仪表的误差及影响量的影响、方法或理论误差、人员误差。2.3消除系统误差常用的实验方法

替代法、正负误差补偿法、对称观察法、精确逆转换器法。2.4`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和算术平均值原理

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算术平均值原理、贝赛尔公式。2.5函数的一般关系

函数误差综合的基本关系、系统误差的综合方法。2.6不确定度的综合有效数字及有效数据舍入规则

不确定度的综合、数据舍入规则、有效数字、近似计算法则和公式、仪器仪表的读数。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系统误差的产生及其消除,随机误差的统计特性和算术平均值原理,不确定度的综合。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函数的一般关系,有效数字及有效数据舍入规则。难点:不确定度的综合。

建议教学方法:先讲测量误差分类,然后讲解误差的产生及具体消除方法,特别是实验方法。第三章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比较式仪表(讲课16学时)

3.1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

结构方框图、转矩一般公式、反作用力矩、阻尼力矩、准确度等级、表征仪表指标及性能的符号。

3.2磁电系仪表的工作原理

固定部分、可动部分、转矩公式、灵敏度、仪表常数、磁电系测量机构的特点。磁电系仪表的阻尼方式。

3.3磁电系电流表、电压表、欧姆标记兆欧表

磁电式电流表、分流器的四端钮结构、磁电系电压表、磁电系欧姆表。3.4万用表

直流电流测量电路、直流电压测量电路、交流电流测量电路、交流电压测量电路、电阻测量电路。

3.5电动系测量机构及电动系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

电动系测量机构的结构、电动系测量机构的转矩公式及特点、电动系电流表、电动系电压表、电动系功率表。

3.6直流电位差计

补偿原理及电位差计、定流变阻式电位差计、标准电池的温度补偿、电位差计的工作特点及误差工时、电位差计的应用、国产电位差及举例。

3.7直流电桥

直流单电桥的工作原理、单电桥误差公式、单电桥举例、感应分压器及变压器电桥。3.8感应系电度表

电能的测量及电度表的结构、电度表的工作原理、电度表的调整、电度表的误差、三相及特殊用途电度表。

本章重点、难点:1.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 2.感应系电度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建议教学法:重点讲清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后续几节完全可按照该节的思路讲解,有利于学生接受。

思考题:有三台电压表,量限和准确度等级分别为500V、0.2级;200V、0.5级;50V、1.0级;分别用3台表测量50V的电压,求用每块表测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及引用误差各为多少?那块表的质量好?用那块表册得的测量结果的误差最小?为什么? 第四章 数字化测量技术

4.1概述 数字仪表的发展、数字仪表的特点、连续量的不连续表示方法、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于动态测量。

4.2 D/A转换器

结构框图、技术特性、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权电阻D/A转换器、集成DAC及其应用。4.3 A/D转换器

A/D转换器性能比较、主要技术特性、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斜波比较式A/D转换器、积分型A/D转换器。

4.4电子计数器

用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用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测量时间间隔、测量频率比、电子计数器测量功能的扩展、电子技术器的误差。

4.5数字式相位表

相位-电压转换型数字相位计、相位--时间型数字相位计。4.6直流数字电压表及其功能扩展

交流数字电压表、峰值数字电压表、数字电压表、数字欧姆表、数字功率表。4.7数字电压表的外特性及误差

关于数字电压测误差及其公式、数字式仪表的输入特性、抗干扰性。4.8 数字仪表的智能化

自动校准、零漂电压的校正和输入偏置电流的自动补偿、高频自动补偿、多次采样平均值测量法、环境补偿、应用软件方法克服随机误差。

重点、难点:1.D/A及A/D转换器的原理 2.数字式电压表。

建议教学法:依基本通用内容为重点,对于个体的有些内容可以略讲。思考题:1.D/A转换器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

2.为什么说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对混入被测电压中的干扰抑制能力较差。

三、本课程考试方式、方法 建议采用课程结束闭卷考试 附:主要参考书

《电气测量技术》主编 陶时澍

《电子测量》作者:蒋焕文,孙续。

第二篇:《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学时:2周学分: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一、制订本实习大纲的依据

测量学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实践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增强学生对工程测量工作的认识。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实习目的:

1.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

2.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3.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实习任务:

通过测量学实习,进行测量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工程测量的初步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及工作岗位所需测量知识、技术和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实习内容

1.在实验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书,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或实习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或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实习报告或实习记录。

6.在实验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

7.对教师的要求:

·带队教师应为本专业教师,并具有1~2次指导生产实习的经验;

·实习前应做好实习的动员组织工作,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贯彻到生产实习的整个过程,以身作则,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习顺利完成。

·生产实习内容一定要安排饱满,不得随意缩短生产实习的时间;

·带队教师在生产实习结束后,应对整个生产实习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按要求写出总结报告,报教务处备案。

8.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要端正实习态度,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习当中;

·学生必须听从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安排,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注意安全;

·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虚心向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工作能力; ·实习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实习完成后应撰写生产实习报告,实习记录和实习报告要统一交到系里进行存档,系秘书将优秀生产实习报告通过教务处交评估办公室存档。

·生产实习报告应包含实习场所地的基本情况、实习的时间安排、实习的内容、实习的心得与体会等内容。

四、课程内容

1.实习简介:

1)实习项目(或内容)名称:测量基本技能训练、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实习形式:集中

实习地点:校园

实习周数:2周2)实习内容

(1)基本技能训练

①经纬仪使用

②水准仪使用

③三、四等水准测量、钢尺量距、视距测量

④测量数据的处理

(2)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学生必须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并提交实习报告后方可参加实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劳动态度、组织纪律、任务完成情况及实习日志、实习报告、总结考试等。

1.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与系主任共同评定;

2.实习情况——依据实习单位给出的学生实习成绩,并结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学习态度、效果及实习日志等情况进行评定;

3.实习纪律——由指导教师参考学生所在班级综合测评后,给出成绩;

4.考核成绩——通过笔试或口试由专业课教师或指导教师评定。

六、成绩评定标准

结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实习情况、实习纪律、完成的实习报告质量情况、考核情况等,按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综合评定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为:总成绩<60分为不及格、60分≤总成绩<70分为及格、70分≤总成绩<80分为中等、80分≤总成绩<90分为良好、总成绩≥90分为优秀,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1.实习报告——30%

2.实习情况——30%

3.实习纪律——10%

4.考核成绩——30%

七、教材与参考书:

1.教材:《测量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2.教参:

1、《土木工程测量》,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4.2、《测量学》,钟孝顺、聂让,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八、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九、执行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与道路工程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验及时结合。

第三篇: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一、课程中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土木工程测量

英文名称:Civil Engineering Surveying

二、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

总学时45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学、电子技术、土木工程概论 后续课程: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路线勘测设计

四、课程教学的目的 《土木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它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测量各种要素(高差、角度和距离)的基本方法。并掌握最基本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简单的平差计算)。此外,学生还应熟悉各种常规测量仪器及了解现代高新测量技术,并具有灵活运用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于实际的测绘、测设工作的能力,为以后工作做准备。

五、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45学时] 1.绪论(2学时)

知识点:了解本课程主要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以及该课程国内外的运用与发展情况,了解该学科的前沿内容,如:GPS、GIS和RS、全站检测仪的介绍。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和测量工作的程序、特点和要求。掌握测量学的定义及格高程、大地水准面和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列的概念。

重 点:高程、大地水准面及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列的概念。2.水准仪及水准测量(4学时)

知识点:了解水准仪的构造、检验和校正方法及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理解高程概念、高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及水准测量的原理。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重 点: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难 点: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3.经纬仪及角度测量(4学时)

知识点:了解经纬仪的构造、使用、检验方法以及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理解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掌握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重 点: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难 点: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4.距离测量(2学时)

知识点:了解距离测量的光电测距法、GPS相对定位及直线定向其他方法(真方位角、磁方位角法)。理解水平距离、方位角的概念。掌握水平距离测量的精密钢尺量距法及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推算方法。

重 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推算方法。难 点: 光电测距原理。

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学时)

知识点:了解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以及误差理论的应用。理解误差、观测精度、观测条件、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中误差及相对误差等概念。掌握确定最可靠值的方法及如何进行精度评定的方法。重 点:确定最可靠值的方法及如何进行精度评定的方法。难 点: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6.小地区控制测量(4学时)

知识点:了解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理解控制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的概念。掌握导线测量内、外业工作的全部内容。重 点:导线测量内、外业工作。难 点:导线测量内业计算。7.地形图的基本知识(2学时)知识点:了解地形图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及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法。理解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精度的概念。重 点:比例尺精度。难 点:比例尺精度。

8.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2学时)知识点:了解地形图测绘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视距测量方法。掌握地形图测绘的经纬仪极坐标法的程序及立尺点的选取方法。

重 点:地形图测绘的经纬仪极坐标法的程序及立尺点的选取方法。难 点:立尺点的选取方法。9.地形图的应用(2学时)

知识点:了解地形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解析法确定多边形的面积。掌握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应用内容。

重 点: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应用内容。难 点:解析法确定多边形的面积。10.测设的基本工作(2学时)

知识点:了解圆曲线测设的内容。理解测设的概念。掌握高程及点的平面位置测设的基本方法。

重 点:点的平面位置测设的基本方法。难 点:圆曲线测设的内容。11.施工测量(4学时)

知识点:了解施工测量、施工控制测量的内容。理解施工控制测量的概念。掌握建筑物、构筑物的测设方法。

重 点:建筑物、构筑物的测设方法。难 点: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过静君,《土木工程测量》,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参考书:

1.覃 辉,《土木工程测量》,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第四篇:《工程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实习》教学大纲

Sampling Surveys and data Practice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实验实习实训/必修 适用专业:统计 开课学期:6 总学时数:2周 执 笔:李大红

总学分数:2 编写年月: 2007.6 修订年月:2007.7

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统计学专业《社会调查实践》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根据所需要的目的,展开小规模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强化实际工作的知识技能训练,具有初步的社会调查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学时分配 到政府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进行专业的实践或相关管理工作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调查,对当前事业企业单位中出现的现象及不足进行分析。

3综合应用各种社会调查方法与工具参与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社会调研等各种活动。

4参与有科研课题教师的科研活动,帮助进行基本素材和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等。

三、实习基本要求

1基本掌握和初步运用观察法、访问调查、文案调查等调查方法和问卷、录音、录像和电子计算机等实用技术,参与各种社会调研活动,2利用统计学原理、统计调查理论与实务中的各种统计调查方法,设计调查方案、确定调查方法,进行数据搜集;利用有关资料的类型、编码、分类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利用统计学原理中有关描述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的分 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探索性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的推断统计分析。3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实习地点:深圳市索迪统计事务所

中国移动集团 广东有限责任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广州市电子数字交换中心

实习组织:由学院与实习基地共同协商组织实习。

或由学生团体与社会调查公司、政府部门联系并经专业教研究所认可组织调查

四、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总结报告占70%、实习地点或小组意见鉴定占30%

五、本环节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先修课程:回归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抽样调查

后续课程:多元统计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统计的决策与预测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冯土雍等编,《抽样调查》,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2月 [2] 杨义群编著,《抽样调查与抽样检验》,学苑出版社,1993年6月 [3] 樊鸿康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抽样调查技术》,1995年1月

[4] 张小蒂编,《抽样调查技术与应用》,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1年7月

第五篇:电气系测量实习安排

电气系测量实习安排

一、实习动员及任务布置

时间:第一周周4晚上7点半(0.5天)

地点:4阶

内容:实习目的及要求、各阶段任务、其他(学生分组、时间安排、工具资料等)参加老师:王化光、梁明学、钟赟、杨友涛、陈剑、龙玉虎

二、理论课安排

均安排在晚上,一般是周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测量实践的情况,本操作知识、测量数据的基本计算方法、测量技术在接触网施工中的应用等内容。

三、实践训练安排

第一阶段,高程测量(第一周周5下午在测量实验室领取水准仪(需要押学生证)

周5晚上上课,讲授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方法等。

周6、周日两天,练习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数据采集、记录、计算等,完成指定的水准测量任务,达到能进行高程测量的目的。

第二周周1上午归还仪器。

第二阶段,角度测量(第二周周5下午在测量实验室领取经纬仪(需要押学生证)

第二周周5晚上上课,讲解角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经纬仪的使用,角度测量的数据记录和计算方法

周6、周日两天,练习经纬仪的使用方法,角度测量的数据记录、计算等,完成指定的角度测量任务,达到能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的目的。5,讲课时间主要讲授最基本且必须的测量理论、2.5天)2.5天)2 4次,针对电气学生缺乏测量测量仪器的基。小时,共讲课

第三周周1上午归还仪器。

第三阶段,坐标及三角高程测量(2.5天)

第三周周5下午在测量实验室领取全站仪(需要押学生证)。

第三周周5晚上上课,讲解坐标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数据记录和坐标及高程计算方法

周6、周日两天,练习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坐标及三角高程测量的数据记录、坐标和高程计算等,完成指定的坐标及高程测量任务。

第四周周1

第四阶段,接触网测量(第四周周5

第四周周5

周6、周日两天,括承力索到轨面高度、拉出值;接触线到轨面高度、拉出值;线路中心、轨面标高以及跨距测量。

第五周周1

2.5天)(侧面限界。/ 倾斜度),接触网的相关侧量(包上午归还仪器。下午在测量实验室领取全站仪(需要押学生证)晚上上课,讲解接触网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接触网支柱测量 上午归还仪器,下午或晚上提交实习报告,实习结束。

下载电气测量教学大纲(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气测量教学大纲(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气测量技术总结doc

    电气测量总结 一、课程的目的 掌握基本电量(电压、电流、功率、电能、频率、相位差、功率因数)和电路参数(直流电阻、交流阻抗,包括电感的品质因数、电容的介质损耗)的测量方法。......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教学大纲(5篇范例)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设计环节代码:050219 课程设计环节名称: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Building Electricity 实习(课程......

    《电气工程系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系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EE311 2、课程名称(中/英文):生产实习Production Practice 3、学时/学分:108/6 4、先修课程:《电气工程基础》......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201004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lectrical Equipments and Circuits in Power Plants课程代码:03110750 课程类别:公共类课程( )学科类课程(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

    《电气安全》2009级教学大纲(精选5篇)

    电气安全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电气安全 二、课程代码:15009120 三、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Safety 四、课程负责人:杨岳 五、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 六、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中海油培训--电气总结--测量绝缘电阻总结

    测量绝缘电阻: 1:三相母线的一相线路; 2:用兆欧表测量相间绝缘电阻; 3:零线; 4:接地线【隐藏】 【准备阶段】 一、首先穿戴劳保用品,包含:戴头盔,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戴上保护眼......

    电气测量实训报告(含5篇)

    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院 系:电气测量 物电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2015年3月制学生实验守则 1.学生在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a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该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