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 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陈薇儿
摘要:新一轮的课改实验,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整,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实践新课标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
关键词: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翻开化学史册,我们会发现,科学家们的发明创造都源于他们的问题意识,他们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于是他们把一个个问号拉直变成一个个感叹号。拉瓦锡对燃烧本质的质疑导致了科学的燃烧理论的诞生、雷利对数据千分之一误差的质疑使得稀有气体元素被发现、凯库勒受梦的启迪,建立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同时,超导材料、海洋新能源的利用、纳米技术„„无数的新问题也正等待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去研究等,于是,问题意识被写入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 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整,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其目的就是唤醒教者对问题意识的重视,对学者问题意识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定学习的方向、深度。问题提出的质量决定学习的质量,没有问题的学习是肤浅的学习,所以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目前,包括化学教学在内的中学教学普遍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长期没有自己的问题可提,思维被别人牵着走,怎么称得上“主动地发展”?学生长期没有疑问可质,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其创新精神又从何而来?当前,学生“问题意识”之淡薄、提出问题能力之低下令人忧心忡忡。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策略一:创设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问我。”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 2 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解读这个经典的故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个人的成长与他能够产生的问题密切相关,即问题产生的频率和质量是个人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按照这一理念,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个人成长来说,意义深远。“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的源泉,而兴趣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石,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充满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究欲望,才能走入学习之中,进行愉快学习。化学作为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学科特征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创设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如下这些方面入手
(1)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亲身动手做实验等途径,直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现象和过程,从中会产生诸多的疑问并对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法和技能。“创设问题”教学,能引导学生多思。例如:“盐类水解”一节的教学,先让学生猜想有何方法可测试,CH3COOHNa、NaCl、NH4Cl等的酸碱性,讨论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老师再提出问题:①同是盐溶液,为什么酸碱性不一样?②上述盐本身能否电离出H+或OH-?③盐的电离和水的电离是否孤立存在?④盐类水解的 实质是什么?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即根据所授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物质的量”时,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买到1000粒盐来”,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时老师话锋一转,“盐粒实在太小,我们买时不可能数它的粒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像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更小,更不可能数它的个数”,引入“物质的量”,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探究的氛围,这样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快就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
(3)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即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图表、数据、视频等媒体,引导学生观察,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化学的奥秘,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迸发。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高考化学实验大全》等多媒体教育光盘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4)通过谚语、故事等设置问题情境
即选讲紧扣授课内容有关,有启发性和教育性一些谚语如“雷雨发庄稼”、“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故事如在教学“原电池”内容时,我 以“格林太太的假牙”引入,格林太太是一位漂亮、开朗乐观的妇女,她身体健康,几乎没有生过什么疾病,但她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标志,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尽管一些有名的专家绞尽脑汁,动用了几乎所有堪称世界一流的仪器,但格林太太的病症未有丝毫的减轻,且日趋严重„„一天,一位年轻的化学家来探望格林太太,他详阅了格林太太的病历,出于化学家的本能,他目光注视着格林太太的假牙„„化学家神游于“车祸─假牙─病症”之间.突然,他大叫:假牙,假牙,这奇怪的假牙„„最后化学家在桌子上摆了一台灵敏电流 计,并用一片金片和一块不锈钢片联结两断,含于口中,令人惊奇的事终于发生了。格林太太的病因也被揭开。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因,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开这谜团。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利用实例创设情境
即结合授课内容,选取日常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动实例如汽车为什么能喝酒?煤矿为什么会发生瓦斯爆炸?变色眼镜为什么会变色?鞭炮、烟火中含有什么成分?市场上出售的加氟牙膏为什么有防龋齿作用?加碘食盐中是加的什么碘化合物等?通过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形成问题,再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策略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源于问”,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问题,以至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学习中常遇见的问题或困惑。问题意识强的学生,能够全面、清晰地感知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能够正确定位,知道问题的节点所在,使问题清晰可见,而不是不知疑在何处,惑在何方。问题意识弱的学生往往只能感知问题情境中的个别问题,或根本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老师,这些内容我不懂”,“这道题我不会做”等。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并明白怎样提出问题,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提出问题可分三个层次:常规性问题、发展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并结合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特点,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⑴常规性问题,是求是性与求索性问题,如观看实验Fe3+与KSCN 后提出问题:Fe3+与SCN-能否大量共存?⑵发展性问题,是指具有发散性、综合性、规律性的问题,如在上述问题继续问:与Fe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还有哪些?⑶创造性问题,是打破常规定势思维的束缚,具有独特性、新颖性、预见性。如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Cu在常温下也不跟浓硫酸反应,是否也发生了钝化?教师应鼓动学生多提出高层次思考的问题。
3+另外,对于问题意识较差的学生,先指导他们模仿老师提问方法,如老师课前给的预习提纲和课堂上的提问方法,或者课堂上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进行阅读和深入的思考,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不仅要告诉方法,还要做示范,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学会模仿后,再指导他们自学阅读中自主提出问题。有人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应该让学生去“死读书,划重点”,而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探究上。其实新课程的其中一项指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课外补充的知识他们很难接受和理解,但是如果通过课堂上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阅读,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鼓励把他们不理解和存在疑问的地方大胆地说出来,有时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班的问题,这时我们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苯酚性质的教学,可先引导学生完成课本实验C6H5OH加少量水,观察;加热后观察;冷却后观察;加NaOH溶液观察;通CO2观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①为什么C6H5OH加少量水得到浊液?加热后又转澄清冷却又变浑浊?②继续加NaOH溶液振荡为什么又转澄清?③通入CO2为什么又变浑浊?学生通过阅读可知道①与溶解度和温度有关;②与C6H5OH结构中羟基和苯环的结构有关;③C6H5OH的酸性跟碳酸的酸性有关。但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他们的实验没有观察 到浊液?这时老师老师要赞赏他们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再补充适当的实验并引导所有的学生进一步观察,使学生明白C6H5OH溶于水的浊液实际上是乳浊液,指导学生看课本苯酚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生成C6H5OH时没标沉淀符号,这时教师再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如何分离所C6H5OH和水溶液?此时学生可得出正确结论:用分液漏斗分离,操作名称称为分液而不是过滤。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提问加强对学生提问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整理思绪,使头脑中的疑问变得具体、清晰,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一环。
策略三:根据知识板块内容,提高学生提问的技巧
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对遇到的素材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提出问题,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能从“有问题意识”向“善于提问”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对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提出问题的一般途径
①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如铝锅或铁锅为可用来加热的原理是什么?可不可以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②归类对比找规律或特例。如卤素的氧化性从氟到碘依次减弱,但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等。
③透过现象,分析实质。如氯气、二氧化硫、过氧化钠、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否一样?
④改变命题方向提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都是中和反应。
2、对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的教学提出问题的一般途径
①比较法。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易混淆,可通过得失电子情况进行对比发问,发现规律,把这几组概念给串联起来。又如如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单质,为什么一个硬度大一个硬度小?两者之间可不可以转化?转化是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概念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寻找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巩固和深化知识是一重要途径。
②联想法。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时,有些学生常对化学键与晶体类型的判断混在一起,可引导学生用联想法提出问题: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一般构成什么化学键、有什么特例;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一般构成什么化学键、有什么特例;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晶体类型有哪些;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构成的晶体类型有哪些?通过这样的联系对比,使学生能掌握和内化知识,认识到普遍性中有特殊性。联想的方法很多,如相近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对比联想等,联想能使思维流畅灵活,加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③从关键词上提问题。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教学中,Kw== c(H+)·c(OH-),课本只强调“只要温度一定,不仅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Kw== c(H+)·c(OH-)总是一个常数”,读起来简单但学生答起题来经常出错,且觉得很乱,教学时教师可诱发学生从关键出提问:c(H+)和c(OH-)是来自什么物质的电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酸溶液中Kw== [c(H+)酸+c(H+)水]·c(OH-)水≈c(H+)酸·c(OH-)
碱溶液中Kw== [c(OH)碱+c(OH)水]·c(H)水≈c(OH)碱·c(H+)水
关键词上提出问题,能深化理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茅塞顿开,有所思、有所得。
3、对实验部分的教学提出问题的一般途径
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家庭小实验,只要深层次思考,总有取之不尽的提问素材。实验目的是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实验装置是什么?能否有改进的实验方案?能否寻找实验的替代品?方案是否完整科学?如何解决实验中异常现象?是否符合绿色化学原理等。如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猛制取氧气实验时,可引导学生提问,反应物可用哪些带替?催化剂可否用其他代替?效果哪个好?哪种符合绿色化学原理?
4、对计算题部分的教学提出问题的一般途径
--+
-水①问求什么?②问已知什么?③问有哪些反应?④问求什么与已知什么怎样建立联系?经常按这些问题向学生发问,不少学生就逐步学会了按这些问题进行自问自答,解题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乔治·波利亚所说:“一个问句,若屡次有帮助,学生就会注意它,他将会在相似的情景下自问这个问句”。显然,这也符合一般启发式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个原则—强化原则。
策略四: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单纯做题,即不深入思考,也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效果一定不会好。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练习、测试很多,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会有一定的熟练程度,那么教会学生善于进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在每次的练习或测试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进行自我设问:题眼在哪里;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有没有隐含条件或干扰条件或信息;条件能否减少、形式是否可变;有没有其他解法、最优解法,;有无进一步的结论;自己解题的错因是什么等。如在一次测试有这样一道题:
2006年10月16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宣布,美、俄科学家合作,用大量钙-48离子轰击人造元素锎-249,合成了3个新原子297118X,其存在时间只有0.9毫秒.下列关于
297118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造出的新的118号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子数为179,则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97B.该元素X应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0族元素氡之下 C.该元素X属过渡金属元素
D.118号元素的一个原子释放出一颗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阿尔法粒子后,衰变为已知的116号元素的原子,该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C。在上缴的试卷分析中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是有新元素生成吗,为什么不是化学变化?”由于不是普遍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单独为她解答:因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这里原子的种类变了吗?(变),这是核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又如在一次练习中有一道题:配制FeSO4溶液,为了防止其变质需加什么物质?给出来的参考答案既加了稀硫酸又加了铁屑。在反思分析中很多学生发问:为什么?稀硫酸和铁屑不是会反应吗?怎能同时加呢?事实上这种处理意欲防水解和防氧化。我把这问题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会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加入的稀硫酸和铁屑恰好完全反应,以上两个目标都不能实现。其二是稀硫酸过量,在此情况下不是防止了亚铁离子的水解,而恰是促进了亚铁离子的氧化,加快了试剂变质的速率,其反应为:
4Fe2+ + O2 + 4H+ == 4Fe3+ +2 H2O
其三是铁过量,此时倒可防止亚铁离子氧化。而既加了稀硫酸又加了铁屑应该是FeSO4已变质的处理方法,加稍过量稀硫酸使变质时产 生的Fe(OH)3溶解,后加入过量的铁屑使Fe3+和H2SO4反应掉,过滤即可得FeSO4的试剂。解题后的反思最有利于学生形成解题能力和巩固相关知识,可帮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悟出解题思路,悟出思维方法,悟出知识规律。
通过这样的质疑,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想、动口讲、动手做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盲从到问一个为什么;从单向思维到多向思维;从对问题的一元理解到多元理解等。由此知识学活了,用灵了,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为持之以恒的自主学习注入了不竭的原动力。策略五:坚持不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持续性
在学生乐问、会问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就很难维持问题意识的持久性,只有学生的自主努力和教师的耐心引导才能维持提问的持久性,养成学生问的习惯。其一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师权威教学转变为师生平、共同探讨的民主教学,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能大胆无拘束地提问题,发表见解,不维上,不唯书。在课内外各种场合,有些学生提出问题可能古怪离奇,或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老师应当细心倾听,决不能取笑、批评学生,要善于从他们提出问题中挖掘闪光和靓点,恰当地加以解释或引导,保护学生问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其二在教学中要留有“空白地带”让学生有机会问。
要根据课堂容量的大小、内容的难易、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科的性质和类型等,尽可能地做到少讲、精讲,课堂教学中应做到“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些“空白”,多给学生一点“悟”的时间,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允许他们有某些“离题”甚至是“错误”的质疑行为。教材及教师所提供的答案永远都不是唯一的,教师更不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形成提问的良好习惯。其三教师也可以采用“问题卡”,鼓励学生思考,使之形成“勤于问”的习惯,使提出问题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针对所提问题可以单独解答,也可以通过讨论等各种形式融在课堂教学中。其四采用写化学反思作业等来养成学生问的习惯,如每天化学课后要求学生写反思:①这节课我学到什么?②有什么收获?③还有什么问题?④还想知道什么?⑤有那些解题方法等。这样,时常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在面临某一化学情景时会自发地产生“为什么”“其中蕴含着什么问题”“有没有新的问题”等一连串的自发发问,最终使学生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要。也使学生能逐步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可怕的是“没有问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学习方法的形成与优化当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观,优化课堂结构。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方法,优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2008年度高考中,我校化学科成绩取得很好的成绩,列区第二名。事实证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⑴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
⑵石磊.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制约因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2)
⑶严久.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2)⑷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⑸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⑹卢建筠.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二篇: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新课标
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新课标
摘要: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努力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积极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重视生动形象化教学,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主动学习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入手,充分发挥化学学科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转化成为理解化学、进行化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几点教学心得,简介如下: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新课标下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注重的是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例如:在讲授《走进化学世界》时,我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作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世界的神秘,领会化学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憧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化学学习对他们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我围绕教学目标,通过一些趣味性实验,科学史实,小故事,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探究问题、激发思维的教学情景,使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世界,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水的电解》时,为了把微观抽象的问题直观展现出来,我让六个同学(两男四女)站到讲台上,男同学代表氧原子,女同学代表氢原子,让他们自由组合成两个水分子。然后提示大家;“如果通电后,他们将怎样组合呢?”六个同学相互看了一眼后,两个男同学迅速走到了一起,四个女生组合在了一起。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直接指出其错,而是继续引导: “两个男生在一起,代表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你们四个女生在一起代表什么?” 四个女生一想,赶紧分开然后两两组合。“这就对了。因为氢气和氧气都是由双原子构成的分子。这说明电解水过程中生成一个氧分子的同时,生成两个氢分子,所以水电解时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为1 :2。”“哦”,同学们恍然大悟。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掌握知识,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许多探究实验都要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收集资料,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去亲历实验过程,通过比较、判断、讨论,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讲《铁生锈的条件》这部分时,我首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已的生活经验,推断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组织同学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断,最后再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让学生讨论如何防锈。整个过程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探究,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了探究能力。
四、注重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起来,给化学知识赋予生动的内容和形象的反映,从而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到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溶液》关于气体溶解度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对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不理解。于是,我就用他们平时喜欢喝的可乐为教具,问他们为什么在开盖之前摸起来是硬邦邦的,开盖时汽水为什么会自动喷出来?学生反应不一,有的说是与压强有关,有的说是与温度有关,有的则是沉默不语,对此,教师应及时进行引导,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接着,我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喝了汽水之后会打嗝?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这样通过把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够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困难化为容易,学生自然喜闻乐见并体验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把那种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方法改为积极主动,在应用中记忆、巩固的方法,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象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对于氧气的三种状态,学生不易理解,我便搜集了相关的图片资料,在化学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对学生的感观产生了强烈刺激,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夏正盛:《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
第三篇: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摘要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具体情况、内容标准和化学学科特点。除此之外,在进行教学目标确定是要处理好“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三维目标间三者的辨证关系”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要考虑到所处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具体情况、课程标准和学习的内容。
关键词
教学目标;化学;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的方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向导。无论是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课堂教学、还是教学评价中,教学目标都处于核心的位置,始终引导着教与学的开展。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1.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依据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社会建设型人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列为基础教育的目标[1]。并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从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社会责任感、科学创新精神等多方面提出了培养要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教育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定制了中学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
主要可以概括为: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未来发展必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依据二:学生的具体情况
总的来说,课程目标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化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是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考虑到的。新型的课堂模式是:“以学为主、教为导”,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
依据三:内容标准
教学目标表明了学习者在某个阶段学习后所要达成的预期效果。内容标准是由课程专家经过深入研究之后所提出来的重要课程标准之一,它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所要达成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内容标准也是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
依据四:化学学科特点
与其他科目不同,化学学科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多数需要用实验加以说明,实验是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重要的化学原理、化学方法和化学观念成为课程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学科结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2.1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学校对各项教育工作所提出来的总体要求,它是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但它必须通过一个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得已完成[2]。总的来说,教育目的指导着教学目标的确地,使教学目标具有方向性,但教学目标的完成并不能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建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的。只有把握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才能使二者发挥各自应有的教学过程的标杆作用。
2.2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关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有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只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程度和对习题的熟练程度。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编写时,常常会忽略“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是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果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化学新课程标准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于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建构化学教学目标体系。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编写时,除了要重视知识与技能,还应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的核心地位。
2.3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新课标的新型课堂模式应该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般都体现得比较好,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还不够。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面对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目标由谁确定;二是教学目标为谁确定。化学是一本基于实验的学科,所以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化学实验的实践练习,而不能向传统课堂那样以教授为主。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的主动吸收、加工处理和记忆存储,如果课堂上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再精彩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再科学,课堂形式再新颖,教学目标都无法实现。所以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二者的辨证关系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1)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依照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研究对总体学生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向导的作用。
(2)教学环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编写时应该考虑到所处的教学环境能否提供相应的教学用具,如课程中所要做的实验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除了要考虑到所处教学环境的教学硬件之外,还要考虑到所编写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学生情况
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学生已有化学知识,已掌握的化学技能,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另外还需对学生在进入化学学科学习过程的一般特征,只有合理科学地对学生地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制定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
(4)学习内容
这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刻的分析与钻研,以确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节能,以怎么样的方式达成什么程度和水平,培养何种能力和态度。
4.教学目标的编写
教学目标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怎么样的途径学习什么内容,希望达到什么效果”的一种预设。与传统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一般使用的是——ABCD表述法,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这“四要素”是由马杰提出的“三要素”发展来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这是认知性学习目标,在编写时要紧密地结合课本知识点,对该课程进行详细地分析,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的是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因此一般使用“能说出.....”、“能独立完成.....操作”等描述,而不用“使学生......”、“让学生....”等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指概括外在的学习活动的手段,如:搜集资料、问题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是具体的内在学习技能和思维策略,如:搜集资料的方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事物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不能设计成教师教学的过程方法,它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是重要的过程方法目标,而在培养的顺序方面,教师往往是先让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即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实验中的现象,再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总结经验得出结论,从中学生学会系统的化学实验方法[3]。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不仅指的是学习兴趣和责怪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求是的科学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的是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更是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切实地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要达成什么”的问题,才能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1]化学教学论
[2]陈新峰.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J]教育导刊.2005 [3]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第四篇:新课标下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新课标下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山丹一中张兴燕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新课标背景下,只有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做到达到新课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
在过往的化学教学中,不少老师们觉得,有很多的教学内容,尽管老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反复进行讲授,重难点逐一突破,还配合各种大量习题巩固加强,部分学生最后还是难以掌握,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而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往往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惯性于采用纯粹的讲授式,或者是表现形式、手段单一,或者是缺乏情感交流,对于用这种方式讲授的内容,有些学生当时不能立即接受,有些学生虽然接受了听明白了,但由于缺乏情感上的体验,印象不够深,过后容易遗忘。
2.课堂教学设计不尽合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思路和灵魂,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果教学设计呆板、缺乏逻辑性、启发性低、内容贫乏,则会导致学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被抑制[1]。
3.教学中缺少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课堂提问少,问题的思考空间不大,对知识只重传授,不重视知识的探究和拓展,思维方法训练不当等,都会让学生感觉独立思考的机会少,不能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应用,久而久之,学生在思维上就会产生惰性,越来越依赖老师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意愿低下,也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就会常常出现这样的想象,学生平常做题时,在老师的点拨下能够解决,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目,没有了老师的指点就做不出来了。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在培训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效果低下造成的。
4.教学中没有把握好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在展开教学前如果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层次、思维水平和目前掌握知识的程度,没有分析教材学习目标要求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拔高难度、深度、广度,不仅让学生难以接受,教学效果低,还造成课程进度慢,教与学和谐性失调。长期以往,学生甚至会对化学科学习丧失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越来越难以开展。
5.教学社会生活脱节。化学科来自生活用之生活,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和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或者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或者是由于准备相关的材料的工作量大,不少老师对联系实际这一块内容一笔带过,但这样做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进行情感教育的机会。
6.不重视化学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的设计。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可以展示实验现象,反映物质性质,揭示客观规律,更可以教会学生研究一般化学
问题的方法。如果在实验教学中,只是将实验简单的演示一遍,或者只是让学生在哄哄闹闹中做完,没有做实验设计、深入分析和拓展实验,教学效果都会受到极大的削弱,有些学生甚至刚做完化学实验就遗忘了实验内容,更别说是理解做这个化学实验的意义所在,实验等同白做,更说不上有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结合化学科自身的特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师生互动,加强情感交流
有效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配合、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都会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创造一个活跃而不混乱、和谐而不喧闹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立足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教师不论在教学语言上要文明得体,在教态上要和蔼可亲,而且在关注学生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还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品质不好的,都要关注到位。只有当学生体验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注,他们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不容易在思想上开小差,制造不和谐因素,影响教学进程。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第一方面,认真准备教学设计。
首先,备教材。教师课前要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甚至要能做到超越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组织好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过程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要有层次,让在同一堂上的不同学生各有所获。教学内容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备教法。特别要注意学生平时学习中遇到头疼的问题、容易犯错的知识点,教师应思考如何将知识简单化明朗化规律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如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除了要强化记忆,还要多采用表格式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其中一些规律帮助记忆,如讲到过氧化钠、氧化钠分别和水、盐酸溶液、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可以通过列表一一对比,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过氧化钠和这三者的反应产物比氧化钠和这三者的反应产物多了一种氧气。课堂上还可以利用谐音、口诀、数字化概括等办法,帮助学生接受原本比较繁杂的知识内容。如讲常见的盐的溶解度时,内容众多,但如果帮助同学总结出“钾钠铵盐溶水快,硫酸盐除去钡铅钙,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这样的口诀,学生就很容易记忆。又比如,在讲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时,要尽可能图文结合,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实现知识点由难到易。要重视知识规律的推导,如“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教学,除了注重其含义、应用、条件等,还应该从决定的三个因素进行适当的推理来得出这个结论,否则学生学得不明不白。
第二方面,认真备学生。
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基础分层情况,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情况、学生学习的态度等,教学内容应该按照学生的情况来做设定。在课堂上还要
多注意学生的习惯的思维方式,洞察学生的心理想法(如学生课堂上想什么、希望听什么)[2],及时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比如在讲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制氧气时,学生观察到二氧化锰加入双氧水后,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很容易产生别的物质能不能催化双氧水这样的疑惑,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一起思考,通过课后实验帮助学生认识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不但解决了学生的疑惑,通过实验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强化了“催化剂”的概念。
第三方面,认真组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问和进行有效地讨论,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的,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3]。例如,讲到《氯水的成分》的探究实验时,在设置思考问题上,可以从一般气体溶于水后的水溶液的成分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再从氯气能和水反应这特点上做深入探讨,当学生基本能分析出氯水的成分中主要有哪些分子离子后,再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检验出其中几种分子或离子,经过这一系列的逐层深入的思考、探究,不仅能让学生对氯气的水溶性,和水反应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把电离,离子检验等知识给联系了起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例如,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这一规律,当讲到硝酸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硝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进而以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结果出乎学生意料,进而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做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课堂上,要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多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也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推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多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热情。为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色彩变化,声音变换,丰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兴奋,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更是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像一些肉眼无法观察、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微观原子、离子反应,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都可以得到很直观的表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例题和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上必须选择典型例题和训练题组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所选典型例题,既不能太难又要有代表性,对同一类的题目可以放在一起做类比,帮助学生发现解题规律。题目在精不在多,做题要起到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的效果。
四、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在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前,一定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搞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甚至是每个步骤的目的、作用),实验操作、实验仪器、实验安全等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验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本着以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出现只为做实验而做实验的现象。实验后,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对实验现象、规律的理解,甚至还可做些适当的拓展。由于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结合课本开展实验科学探究活动,或者将一些容易操作的较为安全的演示实验做重新设计,变成由老师指导、学生分组的探究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探究问题、设计实验、控制实验条件、验证问题和总结规律的一般方法。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的学生意料之外一些偶发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提过了教学效率,有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五、加强课后反思是增强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误的原因,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思考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
结语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益、效果。在新课标下,学时少了,要求高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利用自身经验,通过不同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协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 孙秀伟, 新课改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年02期
[3] 钟启泉、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
第五篇: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标(论文)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标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根河市好里堡镇中小学校 杨艺辉
我们都知道,化学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又是人类的环境,因而化学与生活具有广泛的联系,尤其是化学基础知识,都可以从生活现象中归纳和建构。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化学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那么,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基本理念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进行一下说明:
一、真正理解“生活”的含义。
“从生活走向化学”中的“生活”是指学生生活而非成人生活,它包含三层含义:
(1)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不同的感性认识,建构主义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该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
(2)现时的生活环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化学问题,懂得化学的真正价值。
(3)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这是学生向往着去实现的生活,是具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生活,它关注的是人的生活质量、人的生命价值。化学不但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准确理解了“生活”的这三层含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化学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化学基本技能。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奥秘》的教学中,像“看不见的物质,就能闻到气味”“一滴红墨水使整杯都变红”“冰雪熔化”“河水结冰”“蔗糖溶进水中为何不见” “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过段时间变小甚至不见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又如: 不 能混放1.鲜蛋与生姜、洋葱蛋壳上有许多小气孔、生姜和洋葱有强烈气味,易透进小气孔,使鲜蛋变质。2.面包与饼干面包含水分较多,如果两者放在一起,面包变硬,饼干也会失去酥脆。3.茶与香烟、糖果茶叶对气味的吸附作用很强,会把香烟中的辛辣味吸收,使茶叶变味。另外茶叶与糖果共处,易潮发霉。4.粮食与水果粮食堆积易发热。水果受热后会蒸发水分变干瘪,而粮食吸收水分后生霉变。像关于电冰箱的制冷剂的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等知识就是学生的可能的生活世界,要引导他们去了解和接受,指导自己将来的生活。
二、教师要精心备课,理解和诠释教材内容,用足用活教材。
化学教材内容不可能完全照顾到学生的个体经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化学教学内容适度地进行增、删、改,形成自己的讲义。
例如: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酸和碱”部分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同学们熟知的厨房中食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补充了食醋在生活中除水垢,除锈的例子,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强化和巩固,还指导学生掌握了一些食醋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小窍门。如:
1.锅炉水能喝么?
家庭中蒸馒头或蒸小菜的水叫蒸锅水。这种蒸锅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饭或烧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水里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长时间加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而且它受热分解变成了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们的健康是极为有害的。它能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早成缺氧。亚硝酸盐也能使人体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虚脱。现代医学已证明,亚硝酸盐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性物质。所以,蒸锅水不能喝。
2.不要把菠菜和豆腐放在一起做菜
菠菜的维生素含量在各种蔬菜中是名列前茅的。一斤菠菜,约含胡萝卜素(制造维生素A的原料)133克;含维生素C138克,比大家熟知的西红柿的含量高一倍多。因此常吃菠菜对健康很有好处,对贫血、高血压、软骨病和牙出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不宜和豆腐放在一起做菜。因豆腐中的氯化镁(卤水MgCI2)或石膏(CaSO4)与草酸相遇就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入水的草酸镁或草酸钙,沉积在血管壁上,影响血液循环,这一点对儿童的正常发育影响特别大。菠菜中的草酸还影响儿童对钙的吸收。但菠菜的这个缺点是可以补救的,只要先用热水将菠菜掏一遍,再放入凉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这样一来绝大多数的草酸就浸出来了。
三、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聆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理解只能代表教师单方面的理解,甚至不同的教师对物理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但这都不代表学生的理解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就是最直接的面向生活的体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对物理课程做 即兴调整和发挥,同时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也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例如:在教学“盐对蛋白质的作用”时,有位孩子在课堂上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家里点豆腐的过程是不是物理变化?加石膏又起什么作用呢?当时可真被问住了,我只好机敏地“敷衍”道:这个问题提得好,希望同学们就这个问题查查资料,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会儿,我们再交流答案。这样既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又渗透了解决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于是,我和学生一起查找资料和课本。原来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含量约36%——40%,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的是蛋白质的胶体(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之间的混合物)。点豆腐时加石膏就是设法使蛋白质发生凝聚而与水分离。除了石膏外,还可用盐卤(氧化镁)、酯酸、柠檬酸等点豆腐,现在还有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葡萄糖酸内酯,用它点制的豆腐洁白细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作的豆腐。同学们查找的资料也与这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自己找到了答案,明白了点豆腐的过程并不是物理变化,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
又例如:在教学“化学与生活”中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为了说明身体的生长发育与所吃食物含的营养素有关,我举了如下例子: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苹果中含钙量比一般水果丰富的多,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的盐份。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至于可溶性纤维果胶,可治疗便秘。吃檫成丝的生苹果,其果胶能止住轻度腹泻。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预防老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宜吃酸味苹果。苹果含有的糖和锂、溴元素,是一种有效镇静的安眠药,且无副作用。苹果含有锌、镁元素,故常吃苹果能增强记忆力,对孩子还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因苹果的一些元素能排除体内有害健康的铅、汞元素,所以,欧洲科学家称苹果为防癌药。据植物学家实验:如果一个苹果15分钟才吃完,则苹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质就可以把口腔里的细菌杀死99%。因此,慢慢吃苹果,对人体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从生活走向化学”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用生活来取代化学知识,毕竟生活具有零散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等特点。如何保证学生获得具有普遍性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兼顾面向学生的个体、特殊的生活,切实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也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标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教师:杨艺辉
根河市好里堡镇中小学校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