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MOOC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19-05-15 04: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高校MOOC教学改革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高校MOOC教学改革初探》。

第一篇:国内高校MOOC教学改革初探

国内高校MOOC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MOOC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高等院校的关注,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开始尝试引入MOOC并将其与自身教学改革相结合。江苏大学通过“自主参与”和“O2O”模式将其引入教学改革试点。“法与社会”作为试点课程,在两学期的运行中,充分展示了其自主与便捷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管理缺乏、有效性不足等弊端。为此,需要通过规范MOOC选课制度、管理与服务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方式不断增强MOOC教学的成效。倡导不断拓宽MOOC的适用范围和建设“共享型”特色MOOC的方式,进一步发挥MOOC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关键词: MOOC 自主参与 O2O 教学改革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以下简称“慕课”)。慕课自引入我国以来,发展迅速。近年来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多家慕课平台为主导①②,高等院校(高校教师)为主体,广大网民(尤其是在校学生)为受众的快速发展模式。当前,如何将线上的优质慕课资源引入高校课堂,如何运用慕课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引起了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的注意。江苏大学为顺应国家教育变革和学校自身教学改革的整体要求,自2015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国内多个慕课平台的多门优质课程,并通过分批遴选的方式逐步向全校师生推广和使用。为此,本文将以慕课“法与社会”在江苏大学的试点为视角,介绍分析高校慕课教学改革的做法、经验与不足,探讨发挥慕课在国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与举措。

一、基于“自主参与式”的慕课教学试点

2015―2016学年春学期,“法与社会”等慕课课程首批通过学校遴选,通过挂靠二级学院,选聘和配备慕课助教的方式,全面纳入学校公选课目录。目前,本课程已经连续开设2个学期,近214名本科生进行选修,并有200人完成学习,获得学分。

“法与社会”作为首批慕课试点课程,向全体在校本科生开放,学生需要在第三方慕课平台注册和选课,完成在线视频学习、课后习题及期末在线考试等相应课程任务。学期末,慕课平台根据学生本学期学习记录情况自动生成相应课程的成绩,学校教务部门以该成绩作为学生本课程学习的最终成绩并统一记入学校教务系统,本课程所获得的成绩及学分与校内其他公选课具有同等效力。

基于“自主参与式”的慕课教学试点主要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全新尝试:1.慕课课程挂靠相应学科所在二级学院。挂靠学院与学校教务部门联动的慕课课程管理模式,规范慕课课程运行;2.选聘并配备专职慕课助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学习和使用慕课,确保同期试点慕课的良好运行,在学校前期整体遴选慕课助教的基础上,由具有慕课助教资格的老师自行申请助教课程,经教务部门审核同意予以聘用。专职慕课助教职责主要体现在选课前的咨询与管理;课程进行中的督促与答疑;课程结束后的成绩录入与资料归档三个方面;3.充分运用慕课平台邮件与QQ群。慕课助教通过平台邮件及课程学习QQ群,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发送学习注意事项并接受学生咨询。4.课程通过后缴纳相应学分的学费。为鼓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参与式”的慕课教学试点工作,仅对通过课程的同学收取相应的学分费用,未通过的同学不收取费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运行,“自主参与式”的慕课教学试点初步显示出优越性:学生学习时间和地点更加自主,同一内容可以反复多次学习,慕课助教实时响应效果良好等方面。但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选课率低、通过率低,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空间是隔离的,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更加困难等困难[1]。据统计,2015―2016学年春学期,全校仅有10名同学选修“法与社会”课程,最终2人通过并获得学分。

二、基于“O2O”模式的慕课教学改革新举措

2015―2016?W年春学期的慕课课程结束后,学校教务部门邀请了全体慕课助教和部分选课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并进行了总结和共同思考。经过学校同意,2016―2017学年秋学期“法与社会”慕课课程继续开设,并针对上一轮试点中出现和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全新的调整:引入学生强制预选和可退出机制、线下见面课与线上实时答疑平台的常态化、覆盖线上线下的综合考评机制等三方面为新的切入点。

(一)学生强制预选和可退出机制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慕课在线课程的学习和使用,落实学校学分制度的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自2016―2017学年春学期开始,经过遴选的慕课课程正式进入学校选课系统,纳入学校集中选课工作中进行管理。与学校其他课程一样,学生必须在学校选课系统中进行选课,非经选课系统选课,仅在慕课平台的选课和学习行为一律认定为“兴趣学习”,不计入个人成绩及学分绩点;为了突出慕课学习的灵活性,在正式开课后,允许学生在学期前6周内进行退课,退课学生免收相应学分的学费,且对其学分及绩点没有影响。

(二)开设线下见面课并完善线上实时答疑平台

如何拉近学生与慕课之间的距离?为了让广大同学更好地感知慕课,自本学期开始,学校所有慕课课程均安排了不少于3次的线下见面课(线下见面课课表由教务部门统一安排),通过线下见面课的方式将慕课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进一步确保了慕课学习的效果。“法与社会”课程3次线下见面课分别选在本学期教学周的第三、五、七周进行:其中首次线下见面课为第3周,即在各慕课平台正式开放课程后。此次线下见面课的主要任务是向选课学生介绍所选修课程的基本情况,在线学习的注意事项(包括个人账号的注册、课程的学习等),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和熟悉慕课学习环境;第二次线下见面课在第5周,此次见面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慕课课程的基础上,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有关在线学习的困惑并解答相应课程专业知识问题,本次课旨在研讨、答疑,构建一个良好的课程线下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第三次的线下见面课为第7周,本次见面课旨在解答同学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前布置本课程的期末线下考核相关事宜。

此外,本学期共有204名同学选修“法与社会”课程,如何管理和服务广大同学,成为摆在慕课助教面前的挑战,对此,继续延续上一学期组建课程QQ群的线上交流答疑平台,并在首次线下见面课邀请全体选课学生加入,同时为每一个选课学生单独编号,要求其在课程群中以“编号+姓名”的模式修改备注名,即方便管理,及时了解每一位同学的不同需求;此外,学校教务部门还组建了“江大慕课”微信平台和“江大MOOC中心”QQ群等服务广大同学。

(三)覆盖线上线下的综合考评机制

不同慕课平台及慕课课程对于课程的设置和考核要求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规范对学生慕课课程的学习与评价,我们采取了“线上+线下”综合考评的评价模式,所谓线上考核,即以慕课平台为主,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参与线上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学生的线上期末成绩;线下考核则主要根据学生线下见面课、学生线下考试(考核)等进行统计和梳理,并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学生的线下期末成绩。学生选修课程的最终成绩为“线上期末成绩+线下期末成绩”。以“法与社会”课程为例,线上成绩占比为60%,线下成绩占比为40%。

三、“O2O”模式下慕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2016―2017学年秋学期,“法与社会”课程共吸引全校16个二级学院204名同学进行选修(含退课(补选)4人),最终有198名同学经过努力学习获得了本课程的学分,通过率达97.06%。选课人数及通过率远远高于课程首次开设时的情况,初步达成了慕课教学改革的初衷。但通过连续两个学期的试点,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

慕课应用范围有限。目前,江苏大学仅有4门慕课试点课程,课程数量较少;以“法与社会”等为试点的课程主要应用于学校公选课层面,尚未涉及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核心课程,基础课和专业课等课程仍然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模式进行。

慕课学习有依赖性。学生在选课、课程学习、习题完成等多种环节普遍存在依赖性。不少学生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传统学习模式沿用至慕课课堂。从试点来看,学生尚不习惯完全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者缺乏合理规划及安排,课程学习主动性不足,需要慕课助教时时督促。

慕课平台急需进一步完善。学生选修不同慕课平台提供的慕课课程需要分别在相应的慕课平台进行注册和学习,且不同平台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管理方式并不一样,学生疲于在多个平台之间切换,不利于慕课在学校内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慕课平台数据安全性及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O2O”模式下慕课教学改革持续思考

(一)拓宽慕课在教学改革中的适用范围

拓宽慕课的适用范围:一方面,可以在公共课程中全面铺开慕课的使用,结合慕课的理念,发挥现有优质课程资源,探索翻转课堂的新模式[2]。逐步替代当前公共课程的授课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释放学生学习时间和教师在公共课程中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将慕课课程引入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具体来看可以从学校和教师两个角度着手,从学校角度来看:加大慕课引进力度,遴选和储备更多适合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的慕课课程;从专业教师角度看,可以将相关慕课课程逐步引入授课内容中,探索自身专业课程与优质慕课的融合。

(二)打造专业化慕课助教团队

慕课教学试点与改革需要进一步重视慕课助教团队的建设。从宏观层面来看,就是进一步明确慕课助教的?嗜朊偶鳎?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慕课助教团队,加大对慕课助教的遴选力度,给予慕课助教适当的教学补贴;从微观层面来看,要加大对慕课助教的管理与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慕课助教的整体业务水平,确保在岗助教专业能力强,能够准确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三)建设“共享型”特色课程

慕课应当坚持“共享和特色”的建设思路。所谓共享型,即整合当前慕课平台众多、建设主体众多的现状,进一步整合当前慕课资源,形成共享共建的慕课大平台;所谓特色课程,即课程建设中要注重特色,减少重复建设,避免“水课”。高等院校可以采取与慕课平台联合共建,课程定制建设的模式,逐步打造有特色的优质慕课课程,“慕课”可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传统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挑战,可以有效促进跨校、跨国高校课程共建与知识共享[3]。慕课平台之间可以相互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携手共建等方式,打造具有本平台自身特色的慕课课程群。

注释:

①目前开设MOOC的平台主要包括Coursera、Udacity和edX等国际巨头,以及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中文MOOC平台。

②李普华,薛宏丽,赵玉涛.多主体视域下MOOC的混合式学习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6(6):88-92.参考文献:

[1]孙史宇,米俊魁.大学生MOOC学习评价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24-26.[2]杨洪琴,欧中航.基于“慕课”的大学校级公选课课程改革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3):78-81.[3]我国高校探索将“慕课”引入正规教育教学[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12/03/c_118400463.htm,2013-12-03.

第二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要求,并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当前终身体育思想正在逐渐普及,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由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向注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的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 终身健身 体育改革 素质教育

一、体育教学以终身健身为指导思想

终身健身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现代体育教学重要的发展方向,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克服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的历史局限和负面影响,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要重视以终身健身思想为指导,增强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使之不光在学生时代,在进入社会后都具有健身意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独立自主地坚持身体锻炼,视健身活动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体育教学改革还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

二、体育改革向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高校体育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了学习气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日趋成熟,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步确立,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规范,有着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具有较高智力发展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实践表明,当前高校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体育知识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得到了逐步增强,他们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他们需要用这些体育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健身的需要。社会各领域的竞争加剧,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心理承受的压力加大,出现了现代文明病、职业病等现象,这使大学生们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自己在学习期间的需要和毕业后择业的需要,而且是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健康第一”“终身健身”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也有所提高。

3.对健美的追求。随着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增强,健美锻炼,将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生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过去,学校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的“三基”为中心,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几乎不向学生传授任何有关健美的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大大提高,在校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健美锻炼在大学校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健美操、韵律操、形体训练以及各种肌体练习,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4.对娱乐的渴望。娱乐性原本就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大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且也是为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寻找乐趣,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5.对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追求。受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追求体育锻炼的健康效益时,也开始重视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学习和掌握一些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以适应将来工作、学习、生活和终身体育的需要。竞技体育则具有鲜明的娱乐性、竞争性和人文性,其表现出来的竞争意识、群体意识、协作精神、拼搏精神、自控能力、抗挫能力以

及沉着果断与坚忍不拔的顽强品质等,正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大家喜欢的、有利于全体同学参与的、适合群体性锻炼的体育项目。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多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娱乐性、基础性和时代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感触或枯燥无味,或望而生畏。对此,高校体育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重新建构教学体系。

1.丰富教学内容,使其具有多样性与可接受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求和基础、学校的教学条件等,选择有利于增强体育意识和培养体育能力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具有可接受性,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全面、多样,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民性、实用性和主动性的特点,以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2.注重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高校的体育教学,应加强健美体育与娱乐体育的教学,这些将与健康体育一起,成为高校体育的三大支柱,同时,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还应加强健身方法的传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体育项目简单化和运动项目综合化。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改变以及现代大学体育教学需求的变化,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应把一些难度较大、技术比较复杂的体育项目简化,可以把几个体育项目综合成一个项目来进行教学。

4.保持或更新原有的竞技体育内容。在继续加强传统的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竞技体育项目教学的同时,将乒乓球、游泳、羽毛球、网球、武术、健美运动、体育舞蹈等竞技体育项目,充实到高校体育教学中。这样既能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门人才,又满足了大学生对竞技体育的需求。

四、调整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专业教育都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主体。这样的专业分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调整高校的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加强体育经营管理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加强基础学科和实用学科的建设,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提高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扩大选修课的比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潜能,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志向进行自主学习,这对发掘学生的潜力,实现终身体育都有重要意义。

健康体育应伴随人的一生,终身体育作为一种现代体育思想,它不仅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目的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将对学校体育课程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与探讨终身体育教育观下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才能使学生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在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并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体育的最高层次,在终身体育中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与一定的体育锻炼技能、技术,为他们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几十年的工作期间,仍能坚持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直到贯穿其生命的全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还要努力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基础性和时代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以及良好的个性品德,促进身心健康,进一步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以适应未

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第三篇: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浅析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浅析

彭 刚邓 爽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教学实验室作为高校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本文从转变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装备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浅析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水平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eng Gang Deng Shuang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6,China)Abstract: Teaching laboratory to practice as a teaching university an important plac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has a significant role.Therefore, to enhance teaching experiment will help improve the overall standard of teaching.In this paper, new ideas, strengthen faculty development, laboratory equipment, reform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strengthen laboratory management, teaching reform of experiments.Keywords:Experiment;Reform;Teaching

1.引言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本人在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体会,谈谈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教学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创新欲望、提高综合能力的课堂。不论哪种类型、规模的高校都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实践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2.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教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教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应有的实验教学得不到重视。很多院系领导总认为课堂教学很重要,只要保证了足够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可有可无,如果有多余的时间才开少量的实验课程,甚至有些院系在某些课程中不开实验课程就让学生毕业送出了学校。在排课的时候也是先安排教学课程,在所有课程排定以后再安排实验课程,所以往往某些连续性比较强或者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课程根本没法排课,要么只有不开设相关的实验教学课程,要么只有周末或者假期来开设。在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当中验证性实验占70%的比例,而对于训练学生实验教学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较好的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小。

2.2 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始终处于教辅地位

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造成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始终处于教辅地位,与课堂教学的教师相比不管是工作量核定还是职称评定都处于弱势地位没有体现同工同酬的思想。这样造成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实验教师往往只是单纯的开关实验室、准备简单的实验,根本没有能力或精力致力于实验教学的革新及发展,很多青年教师只是把实验教学作为一种跳板,在实验教学的同时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然后跳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谋求更好的发展。同时,对于实验教师队伍很少进行相应的培训及对外交流机会,造成现有队伍观念落后对很多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知之甚少。

2.3 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有的很多实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相应的社会发展要求。学校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去促进实验教学对现有的实验教学进行革新,现有实验教学往往缺乏科学性及针对性。高校中很多实验教学内容陈旧还是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的实验教学大纲,往往一位老师几年不重新备课都能把实验教学课程上完,使得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需要重新进行相关的学习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2.4 实验室建设缺乏前瞻性,经费投入不足

实验室硬件建设是实验教学开展的有力保障。现有的管理体制下很多实验室建设往往根据个别领导或者学术带头人的意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对于学科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的发展没有一种前瞻性和连续性。如果个人考虑不成熟或者相关的人员变动往往会造成实验设备闲置或者浪费,学院发展固步自封,没有站在学校发展或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是满足于自己单位的小而全没有统筹考虑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在现有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现有的实验教学经费投入根本不能满足现有实验教学的需求,设备台件数及设备更新率都达不到应有的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在实验教学经费本来就不充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在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混乱尤为严重。

3.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3.1切实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实验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往往放在理论课程教学之后的次等位置,实验教学只是作为对理论课程的一种补充,把这个过程当成是普通的实践环节内容。但是实际上实验教学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培养。在实验教学改革不断被提上日程的现状,切实理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关系,把二者摆在同样的位置上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轻实验的观念。

3.2切实提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水平

教学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关键因素。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颁布及新一轮的教学课程改革,对今后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师资队伍首先就必须要适应因此而带来的各种新的要求,不仅要熟悉与本学科传统知识体系相应的实验项目设置,还要把本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内容充实到实验项目中去。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还要学习和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实验技术人员作为实验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组织着,要具备实事求是的工

作作风、无私奉献的爱岗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科研实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以及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实验技术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科学务实、为人师表、规范操作、安全作业的精神。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学校也应该不断的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人才,举办各类培训班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建设一支职责明确、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精力投入、勇于改革创新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3.3加强统筹规划,加大实验室经费投入,促进学科发展

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学校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建设一批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的优势学科实验室,深化资源共享,构筑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开放型实验室平台体系;重使用,强化管理效益,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下实验室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实验室队伍,制定科学的实验室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以实验室实际工作为基础的切实可行的评估机制,提升实验室建设整体水平,积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搭建良好的保障支撑平台。

实验室由过去的从属、教辅地位转变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发明的重要基地,对实验室的认识提高了,投入也随之加大。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经费的投入,在现有经费投入基础上,高校应争取平均每年增长10%~20%。与此同时,建立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避免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的盲目性、随意性。在充分保障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实验设备和环境条件,提升实验水平与质量,切实增强学生实验基本技能、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必须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淘汰那些陈旧的实验设施,购置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装备实验室,保证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实验需求,这是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物质基础

3.4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作

岗位中日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时候,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常规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徒弟学师傅的重复性模仿性训练,停留在表观层面,学生缺乏足够的思维创新。为此,我们应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要在总体结构上进行改革。哪些理论知识要学生以实验方法验证、加强理解,哪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属于学生必会技能,怎样才能综合各项实验创立一种综合性实验,既能让学生领会书本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等等方面需要整体规划。其次要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课时进行调整,在保持总实验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减少验证实验的学时,加大综合、设计类实验的课时,通过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的合理有效地应用,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地加以理解。

3.5切实提高实验室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深化资源共享,建立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按照学科分类管理实验室功能,对实验室进行核准建制工作,实现实验室的校、院二级管理。作为实验室管理方面,应该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措施,健全岗位责任制,实施职责分明,责任到人的目标管理。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加强日常的教学管理,对专任的实验教学人员要经常性地进行实验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对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管理。

通过实验室绩效评估工作,全面掌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整体状况,总结交流实验室建设工作经验,及时解决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综合效益评价与建设投入挂钩,综合效益高的实验室将有一定倾斜性投入,综合效益低的实验室将限期整改,并降低或暂缓投入,形成投入—产出激励机制,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用的目的,确立“以落实强管理、以管理促效益,以效益求发展”的工作路线。

4.结语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必须要求学校至上而下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密切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勇于创新,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贡献力量。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改变固有的陈旧观念,为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谭志勇.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2(12):87.[2]姚毅,孙山,毛逢银.高校扩招后的实验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2,(1):37-38.[3]李英俊,等.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25-27,30.[4]张清德.优化实验教学管理措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3(13):111-113.[5]刘华东.韩红江.开放实验室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30-31.[6]荣昶,赵向阳.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2-14.

第四篇:高校大学语文论文教学改革论文

高校大学语文论文教学改革论文高校大学语文论文教学改革论文高校大学语文论文教学改革论文

浅析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摘 要】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语言类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改革举措,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很大程度上承载着维系文化认同、传承经典作品、构筑心灵世界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完全取代的。问题是教师应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上走出一条创新之路、特色之路,以获取学生的认同,最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这是值得大学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一 大学语文特征分析

首先是综合性。即语文知识的运用是综合的,孤立地、分开去掌握各项知识是片面的;其次是个性化。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风格,独特的审美能力及发挥创造性能力独立运用语言知识;再次是模糊性。由于语文知识本身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对它的掌握程度很难有一个精确的划分。所以,仅凭固有的书本知识掌握程度作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是不正确的。而当前语文测试存在一个问题:忽略了语文的综合性和模糊多义性,而过分强调精确性,特别在基础知识测试上有偏、怪、难的倾向,这会导致让学生为了分数和考试而去死记硬背,严重束缚了

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能力,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二 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需要的未来人才,尤其是较高层次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大学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重点,并努力将创新精神内化成为创造主体的一种强烈的精神。使学生成为良好人文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全面人才。但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存在种种问题,大学语文的传统主要表现为一种“记忆型、接受式教学文化”。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由教师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被动地去存储信息,长此以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失去了自我探索、思考及分析评介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教学内容上看,是以课文知识的教授为主要内容,侧重对学生进行应试训练,而学生为了分数也机械性地记忆书中的知识,没有任何创新性的学习,也没有得到精神感召和人文的熏陶。三 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分析 1.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是一种艺术活动,语文课教学尤其要靠教学艺术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一次成功的课堂讲授应该旁征博引,重点突出,板书工整,提问适时,语言准确生动,语气抑扬顿挫,手势挥洒自如,气氛和谐愉快,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审美的享受中得到升华,创造活力得到激发。教师只有具有丰厚的知识

底蕴、熟练掌握基本技能,讲起课来才能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知识魅力。2.运用交叉学科分析作品,扩展学生文学视野

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力争打破已有的篇目串讲方式,将授课的重点从字词的解释、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归纳转为从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作品,教授学生新的阅读方式,使学生真正明白文学中所蕴涵的文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经典与当代联系,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提倡学术性和前沿性,使博与专兼顾,课内与课外结合,弘扬文学教学的当代性、时效性。

3.将学术研究适当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学术研究的氛围,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和确定难易适当的研究主题,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搜集和处理、调查与实践、判断和推理、分析和表达等实践探索活动,使学生能主动地运用和建构知识,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显然,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主动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研究技巧,对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具有积极作用。从具体的操作来看,教师应大胆突破单篇课文的局限,不仅限于狭小课堂。将教学视角向更深处拓展,或者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研究主题和专题讨论,或者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设计开放性、灵活性的具有多元思维的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和社会调查和实践等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提炼,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理性知识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强调学习的多样性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听课学生动辄百余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听课群体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是一个棘手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深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为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口语表达、临场应变等能力,甚至为日后学生参加工作锻炼创新思维的能力奠定了基础。5.改革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考试与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是必要条件。显然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试办法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应该尝试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应把学生的成绩核定分为两大部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一半比重。前一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后一部分重在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试和考核真正为教学改革导航,起到杠杆和导向的作用。

第五篇:MOOC研究报告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研究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所 在 学 院 班 级 手 机号 码

E-mail 地 址

2014年 12月17日

研究课题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课程的教学过程及教学监测研究

1.课程简介以及师资力量

西方关于哲学的研究总是比较深刻。这门关于哲学的课程,用七周的时间让我们对哲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每周都是不同的哲学家给我们授课,有DaveWard博士、DuncanPritchard教授、Suilin Lavelle 博士、Matthew Chrisman 博士、Allan Hazlett 博士、Michela Massimi 博士、AlasdairRichmond 博士,他们用风趣幽默的语调加上他们各自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把这些抽象难懂的哲学具体形象化得呈现给学者们。

2.教学过程

(1)授课形式:每节课的时间差不多是近一个小时。也许你会惊呼,对着电脑学习这么长时间的哲学?那太枯燥了吧!这门课也许也是考虑到了你的这种心理因素,每周的课程时分为几个小段,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为了防止你有犯困走神开小差偷懒的行为,还会在课程中间穿插一些小问题,而你只有在答对了这个小问题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学习。这确实是个很“狡猾”的的监督手段。

(2)知识内容体系: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首先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位哲学家为我们大概讲解了一番哲学的存在。让我们学着试图理解哲学是什么,他的特有的目标和方法有哪些,以及哲学如何区别于其它学科。通过几个打比方的形式,让每一个学习者更容易去接受这种理解。

接下来的七周我们又一起学习了哲学的几个不同领域。

在学习过程中,我自身认为课程内容的难度在不断加深。第一周,从“哲学是什么(What is Philosophy?),哲学:难以理解、意义重大、无处不在(Philosophy: Difficult, Important and Everywhere),如何做哲学(Philosophy: How to do it),是否存在思考事物的正确方式(Is There a ‘Right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ings?)四个方面

阐述了关于哲学的问题,让大家在这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与讨论,对于哲学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二周,给我们抛了三个问题“ Constitution of Knowledge,Cassical account of knowledge and the Gettier Problem,Do We Have any Knowledge?”在努力理解其中文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得以用哲学家引导的思路来进行思考。第三周,主要讲Mind Philosophy,谈论了唯心的Cartesian dualism和唯物的Identity Theory、Functionalism三种对于mind的认知。并且通过与电脑进行比较,探讨人工智能的一些问题来进一步理解思维。第四周,主要是讨论“道德的地位、重要程度”、讨论“当我们在作出道德判断时我们在做什么?”第五周,围绕Testimony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对比了David Hume和Thomas Reid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六周,讨论当代philosophy of science中一个热门且一直持续着的话题,scientific realists 和 antirealists之间的争论。第七周,讲关于时空旅行的一些哲学问题。总之每一周我们带着我们”现实的脑袋”,在经过学习后脑子里又装进去很多新奇的东西,是一场思维的洗礼。

以往当教室大小超过实体教室所能负荷的量时,老师就会利用线上教材增加弹性,这门课上也给我们延伸了很多关于哲学的课外书籍以及资料,深入阅读建议和在线资源索引。只不过在这里都是英文版的,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收阅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

哲学相关资料的课外电子书

(3)课程的线上线下讨论以及课前邮件提醒

我们知道要有效进行线上以及线下的讨论,首先要确定的就是线上的学习是有效的。这门课程用一定的教学监控手段让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尽可能的用心,同学们在课下也会去讨论区去发表自己的疑问并获得相应的解答,有时也会在别人过往或是当时的笔记中发表自己对某部分的疑问,互相分享各自的不同理解,形成一种有效的哲学知识的沟通交流。

在线上学习,每一位就是要学会突破社会孤离感,去主动寻求答案。然而,线上学习缺乏互动和即时回馈,以及实体教室环境的监控,还可能因为技术问题影响学习品质。因此学生必须展现更大的学习动机。

除此之外,该课程每周还会布置一定作业练习,而且还是要英文版的邮箱提交,这点因为自己的英语基础不好很难去完成,表示很惭愧。但是,在认真学习过这门课后,我们确实在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当然这用中文表达出来还是比较轻松些。

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我还有个发现,就是在每周课程学习前,都会收到来自这门课的一封邮件提醒,除了显示 在上面的自己的名字,全篇英文。用这种方式让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去提前准备好学习这门课的准备,这种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大家进行及时有效跟进学习的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设计

1、简短视频的教学理念,可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发现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每周的学习内容都是由好几个十几分钟的教学视频组成的,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视频的观看速度,或者在这一周内重新返回不懂的内容再次观看。这也是与我们传统的学习环境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是长时间教学视频所无法做到的。有研究表明,10-15分钟的视频是学生最能维持注意力的时间。所以,这一点上可见该课程的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学习中穿插小测的精熟学习理念。

在我们传统课程中,老师会通过每个小结的小测来巩固同学们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这门远程课程在延续了这种教学理念后又做了个提升。在每小结的学习中通过小测验来检测同学们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小测验的机会不止一次,会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在通过自己真正的学习后通过小测验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我想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学习成效的好坏并不能由一时的学习来决定,有些人要花多一些时间,而且每个人在小测验会卡住的问题也不同,所有学习者只要给予适当的时间,他就能更好得精熟学习内容。而这门MOOC课程也是抓住这点,让学生可以反覆观看视频直到真的精熟内容。

3.简短视频加上小测验体现提取式学习(反覆学习)简短视频搭配测验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提取式学习,学生看完影片后立刻做测验,透过召回短期记忆来增进长期记忆。每当我们回想、重新检索脑中刚学到的东西,知识就会改变、学习就会发生,而未来重建知识的能力也会对应增加。

三、MOOC画面研究

1.画面清晰,简单没有太多的干扰物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注意力。

2.画面背景有时候是某些欧洲古典建筑,给这堂课增添了哲学的气息,是学生们学习起来更有味道。

3.每周的授课教师都不同,画面色彩与他们的穿着色调一致,使整个画面很和谐。不会显得整个画面很突兀,影响教学质量。

4.教师一般是站在画面的左边三分之一或者右边三分之一处,符合合理的构图原则,保有画面美感。

5.画面的每个镜头切换平缓自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解时伴有肢体动作,形象生动。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支持的设计研究

教学设计者能够了解学习者网络学习的特点,知道每个学习者学习发生的不同,进行分段的简短视频教学层次设计,加上其中小测问题的穿插,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设计。可以保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每个学习者有效学习为己任,保证没有人处于教育劣势之中,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发展。

课程的内容整合上,由课程的组织者通过所支持的Coursera平台公布学习内容,学习者通过网页登录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研讨。

五、总结

怀着好奇心第一次参加了MOOC的学习,在辗转反侧的选择后最终选择了《哲学导论》这门课程,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在我看来,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

“哲学导论”这门课其实只能算是哲学界的一个引入。在这几周的学习中,我发现在哲学的世界里总是充满了各种的争议,提出来的问题总是没有准确的答案。也有好多我们都觉得理所应当的东西被变成问题提出来后,我们就不知所云了。在“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我们到底知道多少”这类问题上我们本身就缺乏这方面的认知。百度词典里「知道」这个词语的第一个意思是,「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当我们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使用这个词语时,谁会想到这么高深的解释?这门课让我深刻得明白知道不等于知晓,我们真正要在乎的不是知道了多少,而是要在乎的是你真的学到了多少。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要懂得去多方面的摄取各个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后我们才会在对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有自己标新立异的想法。

哲学上的解释在我看来更多地关注的是我们的知道与这个世界的真相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的现实到底如何联系起来。我觉得这些理解都好抽象,学习的时候感觉脑子里一直在灌输着一些新鲜的东西,很有充实感但是确实也理解得好累。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能力的一种挑战。

你说我们要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有时想想确实我们连世界和自身的存在都弄不清楚,还谈什么认识世界呢。而在事实上,从不严谨来说,世界这么大,我们只要在自己的这些圈子里拥有这部分认知就足够了不是么?

从学习者的总体评价,这门课的评分还是很高的。虽然全英文授课但是也有中文字幕。只是在作业提交上对我们初学者来说会有点茫然加不知所措,毕竟也要是用英文提交的,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这也又一次警醒我要加强英语知识的学习。然而不管是哪一门课程,只要用心学习,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份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满满的收获的。

视频学习网站:

《Introduction-to-Philosophy 哲学导论》:

http://mooc.guokr.com/course/482/Introduction-to-Philosophy/

下载国内高校MOOC教学改革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高校MOOC教学改革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mooc建设

    慕课(MOOC)简介 1. 什么是慕课(MOOC)? 慕课,英文缩写为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以下统称MOOC)。从2012年开始,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并......

    mooc感想

    MOOC观后感 MOOC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通常译作“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目前国外有Coursera,Udacity,edX为三大课程提供商。国内MOOC平台较多,但都处在初期完......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走向研究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走向研究 摘 要:现在大部分高校存在武术教学,但有的高校武术的教学方式并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不齐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存在的问题。因此,对武术教学......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和改革思考 雷雳 目前,伴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育模式、教学理念与目标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终身体育观已经被愈来愈多的学生与体育......

    高校油画教学改革与建议

    高校油画教学改革与建议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各高校的教学目标更加侧重于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油画课作为各美术学院的重要课程设置,它的教学改革牵......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摘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要素是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