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史概要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4: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民族史概要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民族史概要教学大纲》。

第一篇:中华民族史概要教学大纲

《中华民族史概要》教学大纲

1、课程编号:24030007/24030010

2、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史概要》

3、学时学分:108学时/6学分

4、开课对象:历史学专业

5、课程类型:必修课

6、课程介绍:

中华民族史概要是中央民族大学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东北、北方草原、西北、西藏、西南、中东南地区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活动,内容涉及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历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民族史的基本史料和研究状况;分析其在中国历史上彼此交融并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使其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分析与研究中华民族史。

7、主讲教师:尚衍斌、奇文瑛、赵令志、胡绍华、苍铭

8、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与难点

东北民族史概要(21课时)

第一章 东北地区民族历史概况(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区概况 第二节民族历史概况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东北地理,以及东北分布的现代民族。重点与难点:

本讲不是简单的民族历史介绍,而是通过对东北地理环境与族系对应关系的了解,掌握民族史中民族与时、空互动的思维方法。这是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东北原始居民(1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远古人类

第二节先秦时期的东北民族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通过对东北远古人类来源,及其远古文化的了解,以理解东北四大族系雏形期的情况。难点在于东北民族与文化的形成和、及其原因。

教学要求:

掌握当堂的教学重点,翻阅介绍的书籍,预习下节内容。第三章 夫余与东胡系(8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秽貊——夫余系(3课时)1.秽貊

2.夫余

3.高句骊 第二节东胡系(5课时)

1.乌桓

2.鲜卑

3.契丹 4.室韦 教学要求:

掌握当堂的教学重点,翻阅介绍的书籍,预习下节内容。重点与难点:

夫余系的重点是通过所处地理位置的分析,掌握夫余系的政治特征及其与中原的密切关系。东胡系的要点是了解东胡系的分布与不同于夫余的(游牧)文化特;掌握其分衍各族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文化。以鲜卑与契丹族历史为重点。

第四章 肃慎系(7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肃慎、挹娄和勿吉

第二节 靺鞨与女真

1.粟末靺鞨与渤海国

2.黑水靺鞨与金朝 第三节满族的形成与发展

1.明代女真与后金的建立

2.皇太极与清朝的确立

3.入关后满族的变化 4.满族文化 教学要求:

掌握重点,预习新课,翻阅参考书。重点与难点:

肃慎系是一个历史悠久又未有间断的族系,通过对其历代分衍出的民族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一族系的历史渊源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道理。这是重点一;此外通过掌握各族的历史文化,也能让学生理解族系文化传承和涵化关系。

第五章 明清至近代东北的其它民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朝鲜族 第二节 鄂伦春族 第三节 鄂温克族 第四节 锡伯族 第五节 赫哲族 第六节 达斡尔族 教学要求:

掌握重点,预习新课,翻阅参考书。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出近代东北民族依然是以上三个族系分衔的结果。了解各族的历史与文化及其现代状况。

北方草原民族史概要(6学时)

第六章 蒙古地区民族历史概况(1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地区概况 第二节 民族历史概况 教学要求:

掌握重点,预习新课,翻阅参考书。重点与难点:

本讲重点掌握草原地区的地理特征;各族的族系隶属,及其民族文化特征。第七章 匈奴(2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族源与分布 第二节 匈奴的兴衰 第三节 汉匈关系 教学要求 :

考虑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准备讨论,翻阅参考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河套的地域优势与匈奴的兴起;以及匈奴与两汉的关系。第八章 蒙古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蒙古族的族源与兴起

第二节 成吉斯汗与蒙古汗国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蒙古族

第四节 蒙古族经济与文化 教学要求:

翻阅参考书,思考问题。重点与难点:

蒙古族历史悠久,本讲重点以时间顺序勾勒清蒙古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及其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及其文化。

西北民族史概要(27学时)第九章 月氏与乌孙历史概述(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月氏

一、月氏的名称与起源

二、月氏的居地问题

三、月氏迁徙与贵霜王朝的建立

四、月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五、月氏的文化与习俗 第二节乌孙

一、乌孙的起源及相关史料

二、乌孙国建立的时间与人口问题

三、乌孙国的经济特点与社会性质

四、乌孙的族属与语言问题

五、乌孙政权与汉朝的交往 教学要求:

学生应当阅读《史记》《汉书》中有关月氏、乌孙的史料,并结合考古文献了解其历史脉络及其在域外所建政权情况,认识二者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分析古代西北民族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

重点与难点:

理清月氏、乌孙民族兴起的背景及其西迁的原因,了解乌孙与月氏的族源与语言。第十章 西域诸国及其它游牧民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域诸国

一、西域、中亚、新疆诸概念

二、西域三十六国的名称及其分布

三、西域三十六国居民的族属问题

四、两汉政权与西域各国的关系 第二节 西域游牧各族

一、羌族

二、姑师人与车师前王国

三、西域境内之柔然

四、厌哒 第三节 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缘起

二、丝绸之路的变迁 教学要求:

学生应当掌握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统辖及西域境内各游牧民族的活动。弄清古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线路及其不同时期的变迁。

重点与难点: 难点是正确理解西域三十六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难点是西域古代居民的人种问题及其文化属性。第十一章 突厥汗国史(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突厥的崛起及其先世史

一、突厥的名称及其居地问题

二、汉文史籍中有关突厥记载的分析

三、“狼生”传说与突厥图腾崇拜 第二节 前突厥汗国

一、突厥汗国的建立及其相关制度

二、突厥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第三节 后突厥汗国

一、突厥汗国的分裂及其原因分析

二、突厥与唐王朝关系 第四节 突厥文化

一、突厥石人墓及葬俗

二、突厥制度文化对回鹘、蒙古社会的影响

三、突厥文字及其碑铭研究介绍 教学要求:

通过对突厥史料的辨析了解突厥的兴起,及其对西域古代社会的影响。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要掌握突厥历史的基本脉络及其与唐王朝之关系;突厥社会制度对其他游牧民族的影响;难点是突厥部落的分布及其与突厥语部族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十二章 回纥(鹘)汗国史概述(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回纥汗国的建立

一、名称与族源问题

二、回纥汗国建立的时间问题 第二节 回纥汗国的强盛与衰亡

一、回纥汗国强盛的原因

二、回纥汗国与突厥、唐朝之关系

三、回纥汗国的衰亡及其原因分析

四、回鹘人西迁及其对西域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三节 回纥汗国的经济与文化

一、游牧经济与城市建设

二、回鹘文及其碑铭研究

三、回鹘人的宗教信仰 教学要求: 掌握有关回鹘历史的基本史料;了解回鹘与突厥及唐朝的关系、明了汗国衰亡的原因;熟悉其西迁所导致西域社会的变迁。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要理清回纥(鹘)的族源问题及汗国历史的基本线索,难点是总结漠北回鹘汗国社会制度的特点。

第十三章 哈拉汗王朝(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哈拉汗王朝的建立及其汗统一、葱岭西回鹘与哈拉汗朝的建立

二、哈拉汗朝的名称及疆域问题

三、哈拉汗王朝的汗统 第二节 哈拉汗王朝历史概述

一、有关穆斯林文献及研究状况介绍

二、萨曼王朝与哈拉汗政权的关系

三、东、西哈拉汗王朝的分裂与统一 第三节 哈拉汗王朝经济社会制度

一、“双王制”

二、“伊克塔制”

第四节 哈拉汗王朝的灭亡及原因分析

一、哈拉汗朝的灭亡

二、原因分析

第五节 哈拉汗王朝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一、桃花石、秦的含义

二、东部汗国与中原王朝的紧密联系 第六节 哈拉汗王朝的经济与文化

一、经济

二、文化 教学要求:

使学生全面了解该王朝的建立、分裂与灭亡的历史过程,及其政治体制与政策、统治的特点;考察汗国与其他中亚政权的关系,伊斯兰教传入的历史背景;熟悉哈拉汗王朝时期与中原王朝交往的基本情况。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哈拉汗朝建立者的汗统、政治体制;哈拉汗与中原王朝的关系,难点是哈拉汗王朝基本史实的考定。

第十四章 西辽王朝(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辽王朝的建立

一、哈剌契丹与“后辽”的概念

二、耶律大石与西辽的建立 第二节 西辽的发展

一、西辽的扩张与南下

二、西辽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西辽中后期的历史及其衰亡

一、西辽中后期历史基本线索

二、直鲁古篡权

三、西辽灭亡

第四节 西辽国家组织和基本政策

一、国家组织

二、基本政策

第五节 西辽社会经济与文化

一、社会经济

二、文化 教学要求:

学生要认真阅读《辽史·天祚帝纪》及前人有关西辽的研究成果;全面把握西辽时期统治的特点,学会对此进行客观评价;探讨汉文化在西辽时期所起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着重要掌握的知识点是西辽建立的原因与文化,以及西辽国家组织和基本政策的制定和变化;难点有二,一是西辽时期中亚社会的汉文化何以得到迅速提升,西辽王朝的社会制度与辽代的异同。

第十五章 西夏王朝(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项羌族的崛起与建国

一、党项羌族的崛起

二、西夏建国

第二节 西夏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生活

一、西夏的政治制度

二、西夏的经济生活 第三节 西夏王朝的文化

一、西夏文字的形成与西夏古文献

二、党项羌人的宗教信仰

三、蒙古灭西夏及党项羌人的去向

四、蒙古军队征伐西夏

五、西夏王朝灭亡及其在元朝的活 教学要求:

阅读《宋史》中有关西夏的记载文字,列举出西夏王朝的重大事件;根据《中国史纲要》中有关西夏的内容,每个学生写出约800字的西夏史概要以备查。

重点与难点: 明确羌与党项羌的区别,了解西夏王朝建立的原因及其与宋、辽、金诸朝代的关系以及西夏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十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西北各族(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的维吾尔族

一、元代畏兀儿人的历史文化及贡献

二、明代畏兀儿与明代的关系

三、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与清王朝的统一 第二节 回族史概述

一、回回一词的含义

二、回回的族源问题

三、回回民族形成的时间问题

四、回族的文化特点与宗教信仰 第三节 哈萨克族

一、名称与族源

二、哈萨克族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其他突厥语族各民族

一、柯尔克孜族

二、乌孜别克族

三、塔塔儿族

四、塔吉克族

五、撒拉族

六、保安族 教学要求:

阅读元明清时期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史料,总结元代畏兀儿人的历史贡献;理清维吾尔族在清王朝统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梳理西域突厥语诸民族的突厥化过程及其宗教特点。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系统理解元明清时期突厥语各民族的历史线索;难点是正确判断天山南路维吾尔族与其他游牧民族及清王朝之间的关系;回族形成的时间等问题。

西藏地区各民族(12学时)

第十七章:西藏地区各民族基本情况(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藏地区各民族基本情况 第二节 西藏地区各民族的族源和族称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西藏地区有几个民族和各民族的族源和族称。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都在族源。

第十八章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历史简述(9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门巴族、珞巴族古代历史简述 第二节 藏族古代历史简述 第三节 藏族近现代农奴制社会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西藏3个民族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藏族近现代社会的特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吐蕃奴隶制政权的形成和发展;封建农奴制的形成和发展;元、明、清中央王朝对藏族地区统治不断加强;近现代藏族的社会政治制度。难点是吐蕃奴隶制政权的建立及治理措施;清朝对藏族地区统治的深入;近现代藏族社会的特点。

西南地区各民族(30学时)第十九章 西南民族的起源(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西南地区各民族的起源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分布有17个民族以及这17个民族的族源和族称。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要掌握17个民族的起源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称呼。难点是17个民族的起源较难掌握。第二十章 秦汉时期的西南各民族社会(8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南民族的原始社会 第二节 西南夷

第三节 南中夷帅大姓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西南夷的族属、汉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汉朝实行的初郡政策及其该政策的历史作用。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西南夷各民族的族属,汉朝实行的初郡政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第二十一章 唐宋时期的西南各民族社会(7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南诏国 第二节 大理国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南诏国的建立、南诏的对外扩张、南诏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制度;大理国的建立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南诏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制度,南诏国对唐朝的影响;大理国的经济发展。第二十二章 元明清时期的西南各民族社会(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云南行省的建立 第二节 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改土归流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西南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云南行省建立的经过、土司制度的建立和明朝土司制度的内容,土司制度的影响;改土归流的条件、经过及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内容以及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改土归流的条件、影响;对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的评价。

第二十三章 西南民族的近代社会(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南各民族近代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节 西南各民族的原始社会残余 第三节 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 第四节 傣族的封建领主制社会 第五节 西南民族的文化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近代西南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保留的原始残余、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各种社会形态的特征以及对其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保留原始残余、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的特征,这些特征对西南民族产生过什么影响。

中南东南地区各民族(12学时)

第二十四章 百越族系民族(6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百越族系民族的分布及其特征 第二节 俚僚

第三节 壮侗语族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百越族系民族的来源、特点、百越民族的社会发展情况。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百越系统民族的共同特征,壮族、侗族、布依族社会的发展。第二十五章 苗瑶语族各民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苗瑶语族各民族的来源及分布 第二节 苗瑶畲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苗瑶畲各民族的来源,苗瑶等族社会的发展情况。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苗瑶语族的族源和苗瑶族封建领主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十六章 土家族、京族、高山族(3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家族 第二节 京族 第三节 高山族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土家族的来源和土家族社会的发展,京族的来源和台湾的9种人。

9、作业与考核方式

一:期中布置论文写作或者读书报告。占总成绩的30% 二: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 三:平时考核多样化:课堂讨论;实践教学考核;指导学生课件制作及试讲;指导学生撰写研究综述或资料综述,占总成绩的10%。

10、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陈连开主编:《中华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王钟翰主编:《中华民族史概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以上都可以作为教材。《中华民族史纲要》是本系民族史教研室老师合作撰写的,不仅内容体例适宜用于教材,还是诸位教师的多年研究成果和教学心得的集合。《中华民族史概要》为后出,体例与前书一致,又注意到文化内容的充实。近几年前书难得,遂又以后书为教材。

参考书目: 东北部分

(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古典刊行会本 1931年。叶隆礼〈契丹国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注〉中华书局 1986年。阿桂等:《盛京通志》,民国六年铅印本。万福鳞等:《黑龙江志稿》,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长顺等:《吉林通志》,光绪十七年刊本。吴廷燮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本。张穆:《蒙古游牧记》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本。魏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王钟翰:《中华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翻印本。

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满族简史》编写组:《满族简史》,中华书局1979年。

(还包括五套丛书中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简史》),林幹:《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林幹:《东胡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版。西北民族史部分

王明哲、王炳华:《乌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荣新江:《小月氏考》《中亚学刊》总第3辑,1990年。薛宗正:《突厥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冯家升等编:《维吾尔族史料简编》民族出版社,1981年。

耿世民:《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程溯洛:《唐宋回鹘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广达:《关于马合木·喀什葛里的〈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2期。

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魏良弢:《西辽史纲》,人民出版社,1991年。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尚衍斌:《西域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西藏、西南、中东南部分

《二十五史》有关南方民族史料,中华书局标点本。向达《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

胡起望等《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杨武权《岭外代答校注》,中华书局,1999年。李京《云南志略》,铅印本。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铅印本。李思聪《百夷传》,铅印本。《土官底簿》,清刻本。

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9年。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4年。张雄《中国中南民族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第二篇:中华民族史练习题

中华民族史练习题

1、清代学者大多认为初学历史者,最急迫是读《史记》、《汉书》、《后汉书》和《》。

2、有一种观点认为政书体史籍起源于三礼,即《仪礼》、《》和《周礼》。

3、《隋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经、、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存书和佚书。

4、()是中华民族凝聚结合的核心和主体。

5、西藏三大地区流行的一种圆圈舞是()。

6、()主要分布今贵州省黄平县以西至云南省东部及与广西西部连接地带。

7、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是上法《_________》的。

8、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将《__________》列为“政书类”之首。

9、元朝在藏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名为()或()。

10、匈奴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为()。

11、东北地区最早和中原地区交往的民族是()。

12、唐宋时期西南地区民族乌蛮和白蛮分别建立了()国和()国。

13、《晋书》中《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和《王羲之》的""唐太宗撰写的,故《晋书》又名为。

14、《南史》和《北史》均为唐_________所撰。

15、_________所撰的《贞观政要》,专谈唐太宗贞观时的政治,全书主要有三大部分:即朝廷之设施、君臣之问对和。

16、()是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交通要道。

二、名词解释

1、四夷

2、行国制度

3、仪同三司

4、隐太子

5、回族

6、八旗制度

7、曲笔

8、实录

9、唐卡

10、王夫之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华民族史的分期

2、简述两汉时期为加强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采取的措施。

3、运用《晋书》“牛弘传”的资料,谈古代中国图书的得失与治乱的关系?

4、从《资治通鉴》不记载屈原等文人谈司马光撰史的宗旨?

5、简述蒙古四大汗国的地域分布。

中华民族史答案

一、填空题

1、三国志

2、礼记

3、史

4、华夏/汉民族

5、锅庄

6、夜郎

7、春秋

8、通典

9、宣慰司、宣慰司都元帅府

10、单于庭

11、肃慎

12、南诏、大理

13、论赞、御撰

14、李延寿

15、吴兢、忠贤之诤议

16、丝绸之路

二、名词解释

1、四夷:西周已有“四夷”的名称,是指“四方之夷”。是中原诸夏以夷、蛮、戎、狄配东、南、西、北四方,而与华夏居中构成五方,共称“天下”和“四海之内”的一种按地理方位的分类方法。

2、行国制度:“行国”之名始见于《史记·大宛传》。所谓行国,就是“随畜移徙”,“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主要人事畜牧业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匈奴国家大约形成于公元3世纪,最高权力机构为单于庭。单于庭或随人畜,或因战争时有迁徙,这是行国制度的特点之一。

3、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指非三公而给以与三公同等的待遇。汉朝只有三公可以开府,魏晋后,将军开府设置官属者就称为开府仪同三司。

4、隐太子:史称唐高祖李渊之长子李建成为隐太子。因其被立为太子,玄武门之变时被其弟李世民杀死,追封为息王,谥隐,故史称之。

5、回族:是以元代回回为核心,在中国土地上形成的民族。元以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大食、波期及东南亚的穆斯林商人定居于中国,他们也是回族人民的一部分;而主要来源是元代从中亚、波斯、阿拉伯等地来到中国内地的人们,经元代至明代又不断涵代吸收一些皈依伊斯兰教的蒙古、汉人、党项人等,从而形成中国的一个民族,称为回族。

6、八旗制度:努尔哈齐创立。分别以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为标帜,故八固山又称“八旗”。八旗是军事、政治、经济合一的一种社会组织,它的特点是兵民不分,“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努尔哈奇用这种制度将女真人组织起来,不仅提高了战斗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打破了氏族部落血缘和狭隘的地域关系得局限,为满足共同体的形成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7、曲笔:刘知已在《史通》中提出的。他认为古代史官记载历史有“直书”和“曲笔”两种笔法。曲笔指写史,毁誉失实,迎合权势者或出于某种目的。他提出要“惩革”。

8、实录:史书中的一种,始于唐代延续的到清。每当新君即位,都要命史官概据先君的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等书篡修先君的“实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华民族史的分期。

(1)中华民族的起源。

(2)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孕育时期。

(3)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发端及第一次南北朝时期。

(4)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发展与第二次南北朝时期。

(5)统一多民族中国的确立时期。

(6)中国各民族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2、简述两汉时期为加强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采取的措施。

(1)西汉中央政府在西域城邦诸国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名称和不同员额的官职。

(2)汉朝政府还赐予西域各君长以节传。节传是重要官吏行使职权的凭证。

(3)西域各君长部下的官吏,有当地民族中的贵族人士,也有中央政府所委派的汉人。

(4)汉代为了推动西域诸国的经济发展,积极推行屯田制度。

(5)汉朝中央政府还在西域重要的商道上修筑了许多城垒和连绵不断的烽燧台,除军事任务外兼管交通运输。

3、中国古代图书的得失与治乱关系极为密切。治世之时统治者都大多注重文事,讲究收集图书,建藏书之策。而乱世大多兵荒马乱,一片混乱,图书散失或遭焚烧。正如《晋书》牛弘传叙述的那样,汉朝建立,建藏书之策,置校书之官,秦时散失之书大多复得,可是王莽末年,社会混乱,宫室图书遭焚烧。东汉初年,收复天下图书,而东汉末天下大乱,图书又遭厄运。

4、屈原是一个大文学家,是楚辞的代表人物,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根本没有记载屈原的事迹,且只字未提屈原的名字。因为屈原的事迹不符合司马光指导性撰史的宗旨。司马光撰史只是记载历代君臣事迹,重在政治,讲究的是治国安邦,不符合其宗旨的当然他不能选,况且屈原没有处理好君臣关系,最后投江年历尽,这在司马光看来,未必是忠的表现。

5、简述蒙古四大汗国的地域分布。

(1)钦察汗国:领地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黑海、里海和咸海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南面与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封地相连接。

(2)察合台汉国:由畏兀儿境一直到河中的草原地带,以后又有扩展,最盛时东至哈密、西至阿姆河,北至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

(3)窝阔台汉国:最初在叶迷立、霍博,以后具有额尔齐斯河及阿尔泰山周围地区。

(4)伊利汉国: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脉。

第三篇:《中国文化概要》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要》教学大纲

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 科目:《中国文化概要》 对象:MTI一年级 执教者:陶嘉炜

第一堂课(二课时)9/27 课题:第一讲 文化概说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理解文化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说,它的特定含义是什么,它的结构层面有哪些,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新课教学提纲: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研究的起源

2、“文化”的含义

二、文化的结构层面

三、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四、地理环境与文化

五、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布置思考题:

1、文化各结构层面同该文化的特征的亲疏层递关系。

2、试分析“全盘西化”和“国粹主义”的偏颇。

第二堂课(二课时)9/29 课题:第二讲 语言和文化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历史,重要代表学者及其主要观点;理解语言和思维相表里,不同的语言在潜意识中含有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新课教学提纲:

一、语言和主客观世界

1、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及其主要观点。

2、沃尔夫、萨丕尔及其假说。P.3

二、语言的文化心理背景

1、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 P.5/ P.32

2、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

3、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P.11 布置思考题:

一、理解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分别在中西语言中的体现。

二、“沃尔夫——萨丕尔假说”的要点是什么?有没有道理?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你能从汉语里举出汉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吗?

第三堂课(二课时)10/11

课题:第三讲 中国传统哲学 第一节《周易》简介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表现为阴阳观念,《周易》为其发轫之作;并了解有关《周易》的成书情况、基本结构,以及 阴阳等相关符号的知识。新课教学提纲:

一、“易”的含义

二、“周”的含义三、八卦与重卦

四、卦辞与爻辞

五、《周易》的经与传

六、《周易》的写作时代

七、古代中国的世界图示 布置思考题:

结合先秦诸子散文的论证风格,理解中国传统的认识世界的途径是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联系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言论,比较中西方认识客观 2 世界的方法差异。

第四堂课(二课时)10/18

课题:第三讲 中国传统哲学 第二节 五行学说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表现为五行观念。五行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但五方的端倪已在甲骨卜辞中出现。同时,了解跟五行相关的一些传统说法,中西方早期有机论的异同,以及中西方思想方法的差异。新课教学提纲: 一、五行说的起源 二、五行间的关系 三、五行的推广 四、一种普遍联系的学说

五、中西时空观的差异

布置思考题:

区别并分别举出相关思维、整体思维、类比推理、经验直观四种认识特征的例子。

第五堂课(二课时)11/1

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一节 先秦诸子(上)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先秦“九流十家”中主要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概要。新课教学提纲:

一、百家争鸣的起因

二、诸子百家学说撮要

(一)儒家

1、孔子

2、孟子

3、荀子

(二)墨家

1、十大主张

2、后期墨家和《墨经》

后期墨家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末期。《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 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共六篇,后来统称为《墨辩》或《墨经》,是总结当时科学知识和建立逻辑科学的理论与体系的重要著作。

(三)道家

1、老子

2、庄子

(四)法家

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布置思考题:

理解本堂课所讲的四个学派的特点:儒家的实践理性,墨家的逻辑思辨,道 家的本体思考,法家的顺应时代。

第六堂课(二课时)11/8

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二节 先秦诸子(下)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先秦“九流十家”中其余学术流派的概况。新课教学提纲:

二、诸子百家学说撮要(续)

(五)名家

1、惠施

合同异,“历物十事”。

2、公孙龙

离坚白,“二十一事”

(六)纵横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小说家

以上为《汉书•艺文志》所列九流十家(小说家不入流)。*

(七)兵家

《汉书•艺文志》有《吴孙子兵法》82篇,《齐孙子兵法》89篇。今所传者,乃《吴孙子》也。孙武,春秋末人,以兵法见于吴王。战国时孙膑为其后代。

三、小结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 “我国民今日之思想,试默察之,盖无不有先秦学术之成分在其中者,其人或不 自知,其事不可诬也。” 布置思考题:

1、对照古希腊芝诺的“四个悖论”,评价惠施、公孙龙的诡辩的历史意义。

2、理解先秦学术的成分至今存在于中国人思想之中的说法。

第七堂课(二课时)11/15

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三节 秦以后传统学术(上)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历代儒家经学学派兴衰的概况,掌握其间主要的学术论争内容。新课教学提纲:

一、经学

(一)两汉经学之发端

1、儒家经书

从“六经”到“十三经”。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由来

3、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取周予同《经今古文学》之说。

(二)唐义疏之学

从孔颖达等编定“五经正义”到“九经正义”。

(三)宋明理学

(四)清代汉学与朴学 布置思考题:

体会义理之学与考据之学在当今学术界的传承。

第八堂课(二课时)11/22

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四节 秦以后传统学术(下)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扎根中国的原因、主要宗派,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新课教学提纲:

一、佛教的起源与沿革

二、中国接受佛教思想的原因

三、主要宗派

大乘八宗: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

四、禅学与中国传统思维

1、“不立文字”和“言不尽意”

2、“遮诠”和“以禅喻诗”

3、繁琐哲学和形上思辨

4、古白话给思想松绑 布置思考题:

禅宗的兴旺跟中国文化的特点有何必然的关系?

第九堂课(二课时)11/29

课题:第五讲 中国上古历史 第一节 “三代”之前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从上限为公元前5千年开始,我们的祖先在黄河、长江两流域及我国北方创造了辉煌的新石器文化。三地域的原生性文化各具特征,后又互相交融。课教学提纲:

一、新石器文化主要遗存

(一)黄河流域

1、仰韶文化(BC5000—BC3000年)

2、大汶口文化(BC4500—BC2500年)、马家窑文化(BC3300—BC2600年)、龙山文化(BC2800—BC2000年)

(二)长江流域

1、河姆渡文化(BC5000—BC3300年)

2、马家浜文化(BC5000—BC4000年)

1、崧泽文化(BC3900—BC3300年)、良渚文化(BC3300—BC2200年)、大溪文化(BC4400—BC3300年)、屈家岭文化(BC3000—BC2600年)

(三)红山文化(BC5000—BC3500年)

二、炎、黄和“五帝”时代 布置思考题:

1、从黄河、长江两流域文化特征比较及红山文化看“黄河是中华文明唯一 摇篮说”的谬误。

2、谈谈对“黄帝”虚实的看法。

第十堂课(二课时)11/29

课题:第五讲 中国上古历史 第二节 夏商周“三代”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是有关键性的一段:中国文字记载的信史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开始的,中国这个国家是在这一段时期里形成的,整个中国历史时代的许多文物制度的基础是在这个时期里奠定的。新课教学提纲:

一、夏商周三代

二、考古学文化和三代

1、二里头文化和夏

2、郑州商城和商前期

3、安阳殷墟和商后期(详后)

4、周原、丰镐和周

三、殷墟和甲骨文

四、商周间宗教观的革新

“天”作为至上神的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并辅以“德”的概念。布置思考题:

汉语的“天”具有一般意义的天空以及至上神、自然等义项,举出含有“天”字的词例,体会商周间宗教观的革新对现今的语言及观念的深远影响。

第十一堂课(二课时)12/6 课题:课堂讨论(插入范文鉴析)

讨论目标:要求学生就自己在听课时最感兴趣或最有体会的内容,设置成一个专题,谈谈从文化的角度看待语言,或者语言中的文化现象;特别是汉语汉字。通过中外文的比较,挖掘隐藏在母语或民族思维行为方式里的文化密码。应避免就语言论语言,搞成纯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的论文,也应避免照搬关于男尊女卑、色彩词或动物词的隐喻象征等一类的老生常谈。提供期末思考题。布置作业:

将所讨论所思考的论题演绎为提纲,为期末作为考试用的文章打下基础,并可得到任课教师的建议和指点

第十二堂课(二课时)12/13

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一节 英汉诗律的异和同(上)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最早的诗就是抒情诗,而抒情诗代表典型的诗歌艺术。诗歌音乐性的本质是节奏。新课教学提纲:

一、中西诗歌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差异

1、诗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

2、从亚里士多德《诗学》看西方的诗歌观

二、诗律:关于节奏的单位

1、西洋诗:音步

2、汉语诗:音组

布置思考题:

1、为什么说原始的诗歌创作并非出于艺术的目的?

2、音步的人为痕迹和音组的自然合成,从中体现出哪些文化信息?

第十三堂课(二课时)12/20

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二节 英汉诗律的异和同(下)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西诗歌除了节奏单位的构成方法不同 之外,是否分行书写和必须用韵也存在差异。新课教学提纲:

(续前)

三、诗律:关于分行排列

1、西洋诗由“诗行”构成

2、汉语诗由“诗句”构成

3、关于“跨行”

四、诗律:关于用韵

1、西洋诗允许无韵、头韵等

2、汉语诗一律押脚韵

3、韵是节奏的装饰 布置思考题: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严格地说,诗是无法翻译的。

第十四堂课(二课时)12/27

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三节 盛行一时的英美汉诗热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20世纪初英美诗坛出现过一群意象派诗人,他们对中国古诗的凝练和画面感深感惊讶,掀起一阵翻译汉诗,模仿汉诗的热潮。由此也反映出汉语具有艺术专长,善于被用作形象思维。新课教学提纲:

一、庞德及其《汉诗译卷》

1、意象派的形成

2、《诗刊》和《汉诗译卷》

3、从庞译《玉阶怨》到他的《诗章》

二、洛威尔和她的《汉风集》

三、意象不等于意境

布置思考题:

不同语言的诗歌,韵律各有千秋。结合自己所熟悉的外语,谈谈那种外语诗的艺术美。

第十五堂课(二课时)1/3

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四节 新诗格律的探索和困惑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现代诗人不乏寻求和尝试建立白话诗的格律,1958年的新诗形式大讨论几乎吸引了所有的诗人和评论家,但至今没有结果,这不能不说是诗的国度今日的悲哀。新课教学提纲:

一、新格律诗探讨简介

二、闻一多和他的《死水》

1、《死水》的音组

2、《死水》的音尾

3、《死水》音律再认识

布置思考题:

当今诗歌似乎已被边缘化,至少中国白话诗处境如此。你所了解的西方文坛是何情形?自由诗和传统的格律诗拥有何种读者群?

第十六堂课(二课时)

答疑1/10

第四篇:西方戏剧史概要

西方戏剧史发展历史阶段

埃斯库罗斯,《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神性之美,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命运之悲,俄狄浦斯的悲剧反应着人的责任和命运之间的矛盾,为了自由不断的通过戏剧的方式反抗命运,表示对人类道义和绝对的真理的崇敬。体现了欧洲文化的深层心理。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人性之思,欧里庇得斯的悲剧,表现了现实人生中的种种苦难,他把悲剧的成因让位于人性的极端性格与弱点。

2运用科学的方法第一次对戏剧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戏剧源于模仿,但是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幸福与不幸系于行动。实际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六个部分,此间最重要的是情节(亚认为情节最重要)

亚给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所说的模仿是指再现和创造,艺术应比现实更高,更美。

最著名的戏剧家,迦梨陀娑,《沙恭达罗》

5四大悲剧,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莎士比亚的悲剧意义、特点:

莎士比亚的悲剧中通过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和道德质询,昭示人们对世俗功利应当保持必要的清醒,不必以盲目的追求毁灭尊贵的人性。是对欧洲传统悲剧美感和原罪忏悔意识的突破,四大悲剧远远的超过了古希腊古罗马悲剧的格调,更加丰富多彩。

有三大特点:

一、吸收中世纪宗教文化和民间的戏剧文化。

二、打破了锁闭式的结构。

三、在悲剧美感上,人物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这不再是固定的英雄人物等。

总而言之,他有幽默讽刺的喜剧,也有浪漫喜剧,更重要的是在喜剧中赋予了悲剧因素,而不是单一的,他的戏剧影响到了全世界。

6特点:以法国为中心,向古典回归。对古罗马的戏剧加以考证教条化

①、三一律古典主义的作者布瓦洛《诗的艺术》,即戏剧行动一致时间一致

地点一致。

②、尊重王权,尊重理性

代表人物有悲剧家高乃依《熙德》。拉辛《安德罗马克》《菲德尔》

喜剧家: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喜剧家,代表作是《伪君子》,《吝啬鬼》

莫里哀善于反应下层人士的机智,勇敢,他们身份低微,但是头脑活络能说会到。莫里哀的喜剧结构严密,情节的发展张弛有度,跌宕有致。他不拘泥于“三一律”,而是从喜剧的演出效果出发。莫里哀是编剧,表演和剧团经营于一身的戏剧人的典范。他的戏剧精神属于民间的、娱乐的,艺术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必须尊重形式和格律。

3① 狄德罗,颇具影响力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是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美学的先驱者之一,反对古典主义狭隘的美学观点和清规戒律,认为戏剧是反封建的有力武器。他首次提到演员表演的艺术,反对理论家重视剧作而轻视表演的做法。依据自己的理论创造出一种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正剧(严肃戏剧)。作品有《私生子》《家长》

② 博马舍,政治喜剧家,著名的戏剧三部曲《赛维勒的理发师》《有罪的母

亲》《费加罗的婚礼》显示了第三阶级的精神力量和处事原则。

1雨果《克伦威尔序》对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反驳,明确的提出了浪漫主义的对比观念,认为粗俗和崇高可以在同一部戏中比较而共生,《欧那尼》是雨果的代表作,完全的否认了三一律,是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

大仲马的私生子小仲马《茶花女》

2①、左拉和他的自然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是现实主义戏剧的前奏。

自然主义戏剧的特点:反对浪漫主义戏剧那种僵硬的戏剧模式,反对只是代表着善恶类型的浪漫人物,反对虚饰和壮观的戏剧场面,反对陈腐的老套的情节设计。

左拉的代表作《戴爱丝。拉甘》

②、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人们把易卜生作为欧美现代戏剧史的开端。

主要是表现主义作品。易卜生借以剧作来表现他的精神探索,顽强的理想,以及对资产阶级的思想道德的批判。

《玩偶之家》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易卜生十分尖锐的提出了妇女在资产阶级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的重大社会课题,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温情脉脉的虚伪面纱,也透露出对资产阶级社会法律、宗教和伦理道德的怀疑。

③、契诃夫,世界戏剧大师的地位,由自然主义细节的真实转向了心理的真

实。创造了“抒情戏剧”即诗化的现代主义戏剧。《海鸥》,描写现实,跟注重对整个生活和状态的描写,以及对平淡的生活注入深邃的感情。寄寓着他对文学艺术的思考,是透过生活,透过人物来展示的。《万尼亚舅舅》《三姨妹》《樱桃园》。

4、,奥尼尔——美国戏剧之父,是他把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曹禺深受其启迪

①、哥特林堡——表现主义戏剧奠基人,他的创作是从自然主义走向表现主

义的。也可以说他是荒诞派的前驱。《鬼魂协奏曲》典型的现代主义剧作,也是他的著名剧作,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革新家。

②、梅特林克——象征主义的戏剧大师,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先行者。代表作有《群盲》,《青鸟》是一部哲理童话剧。

①、强调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导表演的理论和创造来自生活,被称之为“体

验派”。

②、理论、艺术创造、人物创造来自于实践。

艺术是一个不断创新,探索和进取的过程。了解斯氏体系还要领悟他的创造精神。

最高任务是斯氏体系的内涵之一,没有贯穿动作和最高任务也就没有体系,体系中的一切东西首先应该为贯串动作、为最高任务服务。

8、荒诞派戏剧概述

荒诞派戏剧史二战后兴起的一个影响深远的,也是最能表现资产阶级精神危

机的戏剧流派。是被英国的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所概括和命名的。荒诞派戏剧史以反戏剧的面目出现的,舞台上嬉闹氛围表现悲剧主题。

其特征是:反传统(外在冲突转向内在冲突),淡化情节。

加缪,存在主义戏剧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荒谬,“荒诞”一次出现

在他的著作《西叙福斯的神话》,他是荒诞戏剧的先行者。

贝克特,另一个荒诞派的代表人物,著作《等待戈多》。

阿伦。卡普罗,境遇剧以及即兴剧。

贝克的生活戏剧

彼得。叙曼的面包傀儡戏剧

③、

第五篇: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平面设计史 课程英文名: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课程类别与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学 学分:2学分

面向对象:艺术设计学各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标

《平面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史,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国各时期平面设计的主要设计组织、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流派等内容理解平面设计各风格流派发生消亡的规律,掌握平面设计的形态、功能、创作、欣赏等一般原理。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习近平两百年的世界平面设计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平面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提高欣赏和研究当代平面设计作品的能力培养平面设计的实践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培养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思维动向为设计实践与创新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 参考学时 24学时 知识单元

1.平面设计史概述 参考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内容框架和学习方法认识平面设计的定义及其起源。教学内容: 1相关概念的认识

2平面设计史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意义 3现代平面设计史之前史

3.1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平面设计

3.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平面设计 3.3中国清朝之前的平面设计

知识单元 2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 参考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了解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工业时代和维多利亚时期平面设计,认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风格中的平面设计了解印刷技术的革新在平面设计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工业时代和维多利亚风格的平面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平面设计 3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平面设计

知识单元

3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理解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背景认识摄影术在平面设计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平面设计 2德国“海报风格运动”设计

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美的平面设计 4摄影技术及其在平面设计上的运用

5.“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

知识单元

4现代平面设计的成熟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认识现代艺术的产生对现代平面设计形成的影响,了解在包豪斯的探索与延续中平面设计的表现。了解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识别设计的起因、模式与演进。教学内容: 1对“现代主义”的认识 “德国工业联盟”与现代平面设计 4包豪斯Bauhaus及其平面设计 5美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及其平面设计 6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7.美国纽约平面设计派 8.企业形象设计

知识单元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观念设计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观念设计的产生、发展与表现。教学内容: 1 “观念形象设计”的产生 2 波兰的海报设计 美国的“图钉”风格与个人探索 4 “心理变态海报”——怪诞海报风格 5欧洲的“视觉诗人”派 6第三世界国家的海报设计

知识单元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其它平面设计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熟悉该阶段当代各国、各地区平面设计的特点。教学内容

1丰裕时期的欧美设计

2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崛起 4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平面设计新面貌

知识单元

7信息化时代的平面设计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预想未来的平面设计。教学内容:;1电脑在平面设计中带来的革命 2平面设计与未来

二 实践教学 8学时

课堂讨论“平面设计个案讨论” 参考学时 2学时

教学目标“个案”是平面设计史中一些很难用线索收拢的现象也是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 版块。通过专题个案的介绍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该设计门类也使整个平面设计历史显 丰厚与真实。

教学内容: 1分组阐述对现代平面设计的认识展开对书籍装帧设计个案、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识别设计个案的讨论。

2各组将讨论结果以文字和课件形式提交教师指点。

3各组以电子文档形式进行课堂讲解、讨论教师当堂提问、点评。

练习“国际主义”风格和“后现代主义”风格平面设计对比研究 参考学时 4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通过展览场所、图书馆、数字资源调查“国际主义”风格和“后现代主义”风格平面设计归纳现象、分析形成背景、总结规律。

2针对某一具体设计师、代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3先列出论点、论据、在小组讨论、再搜集资料进行论证写一篇论文题目自拟。注意借鉴历史联系实际。

4.根据某一命题分别以两种风格进行平面设计构想以文字说明为主辅以草图表现。课堂讨论中日平面设计对比 参考学时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与中国平面设计的对比认识日本平面设计迅速发展的原因借鉴其设计经验,从中了解平面设计的研究方法。教学内容

1分组对影响中国和日本平面设计的相关因素展开讨论。

2.各组将讨论结果以文字和课件形式提交教师指点。

3各组以电子文档形式进行课堂讲解、讨论教师当堂提问、点评。

三课程学时分配与教学方法

三、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中外工艺美术史、现代设计史 同步课程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后续课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2 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面设计史形成与发展时期的设计规律总结。

难点:将平面设计的历史被分割为技术、门类、风格、理念、人物、专题、个案、教育等条块,在纷纭的平面设计历史现象中整理线索。3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的教室教学教学应强化对设计作品、事件的介绍与分析、交织进行作品欣赏、研讨、以巩固和加强学习效果。4实践教学环境实验室、设备和软件

本课程实践教学环境为教室、展览场所、图书馆。

5课程自主学习和课外实验课时

本课程在课时内掌握基本理论需要大量的课外学时查阅资料。学生分析案例、完成论 文以课外实践时间为主。所需课外实验课时约50学时。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按规定的要求独立完成实践调查和论文作业以综合效果评分。考勤占总成绩10%。

基础理论和练习成绩占总成绩50% 以各项练习完成的规范和效果评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40%以规范性和创新性评分。7作业要求

调研作业含采访、调查问卷、参观展览、搜集资料来源的记录等。

论文作业要求遵守一般学术论文的规范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标准。

8教材选编的原则

在公开出版的平面设计史书籍中择优选用自编提纲。9其他说明

学习习近平面设计史需要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知识面建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作阅读 和评价的练习。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1王受之 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出版。二参考书

1梁梅、梅法钗 著《世界平面艺术设计史》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出版。2芦影 著《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3王受之 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三网络资源

1中国平面设计在线http://gra.dolcn.com/ 2中国设计在线http:/www.xiexiebang.com/ 4.亚洲CI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中华民族史概要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民族史概要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服装史教学大纲

    《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01031319 2.课程名称:服装史 3.英文名称:Clothing History 4.课程简介:“服装史”课程主要讲述各个时期不同的服装与服饰样式,......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271515 学时数: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了解美术发......

    电影史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 【课程编码】:2B010302 【课程类别】:理论课程 【学分数】:4 【适用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学时数】:56 【编写日期】:2011年9月 一、教学目标......

    《基督教史》教学大纲

    《基督教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基督教史,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这门课的老师讲授和学生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基督教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

    《人体解剖学概要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概要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人体解剖学概要 Essential Human Anatomy 课程号(代码):5013413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5 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

    临床疾病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疾病概要 一、前言 临床疾病概要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辅助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发展极为迅速,同时为了适应医疗事业发展和社会对医疗及相关服务要求......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概要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制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化机系 执笔人:孙玉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文化 2. 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Culture 3.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西方戏剧史概要(新版)

    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作品,成就:埃斯库罗斯,《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神性之美,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命运之悲,俄狄浦斯的悲剧反应着人的责任和命运之间的矛盾,为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