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摄影技术教学大纲-公选-上传版

时间:2019-05-15 04:5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摄影技术教学大纲-公选-上传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摄影技术教学大纲-公选-上传版》。

第一篇:现代摄影技术教学大纲-公选-上传版

《现代摄影技术》教学大纲

一、总则

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摄影是以塑造被摄体可视的艺术形象而成为艺术门类之一的,它属于造型艺术范畴。本课程主要介绍照相机等摄影器材的种类、性能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被摄物体和拍摄条件合理选择摄影器材。介绍摄影造型要素,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摄影用光的知识,能拍摄出较好的作品。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摄影流派、构图;用光、照相机的原理、镜头、图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方法与技术。

3、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本课程以应用+实践为重点。各种相关概念为次重点。难点:摄影用光;照片的艺术化和数字化处理。

4、本课程的知识范围及相关课程的关系

对美术构图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5、教材的选用

使用教材:《美术摄影》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邵丽华 编著 参考教材:

《黑白摄影教材》 中国摄影出版社 [美]亨利•霍伦斯坦 著

《摄影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之七 中国摄影出版社 钱元凯等 著

6、学时安排

上 课:16周×2学时/周=32学时,实践+实验(课外):17周×1学时/周=17学时,共计49学时。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摄影的概念与起源(4学时)

教学内容:

1.1摄影的概念与起源 1.2摄影的类别与流派

1.2.1 摄影的类别

1.2.2 不同摄影艺术流派及摄影特征

绘画主义摄影派;印象主义摄影派;纪实主义摄影派; 自然主义摄影派纯粹主义摄影派;新即物主义摄影派; 达达主义摄影派;超现实主义摄影派;抽象主义摄影派 主观主义摄影派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了解和掌握摄影艺术流派及摄影特征。

3、教学重点:无

4、教学难点:无。

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第3周 2学时。第4周 2学时。

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讨论欣赏摄影作品。

第二章 摄影器材(4学时)

1、教学内容: 2.1照相机

1、基本原理

2、照相机的类型

3、镜头 2.2电子闪光灯

1、轻便型闪光灯

2、摄影棚闪光灯系列及辅助设备 2.3胶片

1、负片、正片与反转片

2、黑白胶片与彩色胶片

3、胶片感光度

4、胶片的规格 2.4滤光片

1、黑白摄影滤光镜

2、彩色摄影滤光镜

3、黑白、彩色摄影共用滤光镜

4、特殊效果滤光镜

5、闪光灯滤光片 2.5黑白暗房设备

1、黑白胶片冲洗设备

2、印放黑白照片的设备及材料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掌握照相机的基本构成,单反相机的优缺点。掌握长焦、广角和标准镜头的特性及应用范围,并能根据拍摄条件正确选用镜头。掌握各种胶片的规格和用途,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要求:了解各种照相机的分类方法。对摄影棚闪光灯的类型和使用方法有所了解。了解并初步学会各种滤光灯使用的条件、使用方法和产生的效果。了解黑白胶片暗房常用设备及使用方法。

3、教学重点:镜头

4、教学难点:光圈与快门

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第5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验2学时)第6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验2学时)

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准备相关照相器材

第三章 摄影造型要素(6学时)

1、教学内容: 3.1 构图基本概述

1、构图的特性

2、构图的要素

3、构图的基本规律

4、框架取景 3.2 色彩构成

3.3 美学运用 3.4摄影用光

1、光源的类型

2、光的特性、光比、光位

3、摄影用光种类

4、自然光、人造光的特点 3.5影调与色调

1、影调

2、色调 3.6曝光

1、光圈、快门与EV值

2、曝光补偿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掌握摄影构图的特性和构图的基本概念,能通过照相机取景器准确地完成摄影构图。掌握摄影用光的方法,通过调节光圈和快门的曝光组合,能进行准确的负片曝光,获取预期的拍摄效果。

要求:了解光的特性,知道自然光和人造光的特点。了解摄影用光的种类和布光原则,知道需要曝光补偿的原因、条件和方法。

3、教学重点:色彩构成

4、教学难点:美学运用

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第7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践2学时)第8周 2课时。(含课外实践2学时)第9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践2学时)

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准备相关器材,户外拍摄

第四章 艺术摄影(4学时)

1、教学内容:

4.1艺术摄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面的表现力

2、艺术感染力 4.2风光摄影

1、风光摄影的主题

2、风光摄影用光

3、天空的拍摄

4、水与光

5、城市风光

6、建筑摄影 4.3人像摄影

1、摆拍与抓拍

2、人像摄影用光 4.4黑白的世界

1、黑白影调的魅力

2、黑白暗房技术 4.5美术作品翻拍技巧

1、翻拍要求

2、用光

3、明与暗的反光处理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掌握风光摄影的基本拍摄方法和要求。能够根据摄影的主题,利用构图知识、用光方法,拍摄出较好作品。掌握人像摄影的特点,懂得摆拍与抓拍。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能够拍摄出符合主题的作品。

要求:了解黑白照片暗房冲、扩操作技术要点。知道各种显影、定影药液的配制,以及胶片冲洗、照片印放的方法。了解美术翻拍的技巧。

3、教学重点:艺术摄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教学难点:选题、构思

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第10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践2学时)第11周 2课时。(含课外实践2学时)第12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践2学时)

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准备户外拍摄的器材

第五章 数码摄影(2学时)

1、教学内容: 5.1数码照相机

1、数码照相的种类

2、数码照片的处理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了解掌握数码照相机的使用方法。要求:了解数码照相机的选购。

3、教学重点:无

4、教学难点:无

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第13周 2课时。

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使用数码相机 第六章

图像处理基本方法(2学时)

1、教学内容: 6.1 安装运行ACDsee 6.2了解ACDsee的使用方法 6.3 抓图软件-Hypersnap的使用方法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了解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方法。要求:能熟练用ACDsee对照片进行简单的处理。

3、教学重点:色彩构成

4、教学难点:美学运用

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第14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验2学时)

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准备图片处理软件-ACDsee

第七章 图像处理的高级方法(4学时)

1、教学内容:

7.1 安装运行photoshop

7.2了解photoshop的使用方法 7.3数码照片的艺术化处理

1、数码照片艺术化处理的理论

2、基本技法

3、照片欣赏与剖析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目标:了解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高级使用方法。

要求:能掌握基本的photoshop技术对照片进行简单的处理。了解电脑影像处理系统和电脑影像的合成,及电脑广告设计制作的方法。

3、教学重点:photoshop的使用方法

4、教学难点:数码照片艺术化处理的理论

5、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安排: 第15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验2学时)第16周 2课时。(不含课外实验2学时)

6、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准备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

三、课内实践环节具体安排及说明

摄影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第二章授课之后,按排一次摄影实践。要求学生用手动单反相机进行拍摄,以室外风光、建筑、人物为主。要求将拍摄条件记录在照片背面。第二次拍摄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三章教学活动后进行,时间可不集中安排,拍摄内容可与第一次拍摄相同,但要求在构图、用光等方面要有所提高。

四、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第17周 2学时

随堂考核,笔试+作品展示为主;并提交作品(ftp://222.23.209.1)

六、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美术摄影》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邵丽华 编著

2、参考教材:

《黑白摄影教材》 中国摄影出版社 [美]亨利•霍伦斯坦 著

《摄影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之七 中国摄影出版社 钱元凯等 著

七、制订执笔者:

高志军 审核者: 批准者:

第二篇:摄影技术与技巧教学大纲

《摄影技术与技巧》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摄影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授图片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旨在为学生从事摄影摄像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照片拍摄技术、用光技巧和黑白暗房工艺。

二、实验对象

本科四年制学生。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该实验为15课时,分5个实验。

实验一 照片拍摄实验一(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照相机的使用,运用光圈、快门速度、调焦、变焦等机构的调节达到预定的拍摄效果。

二、实验项目

1、照相机快门和光圈的配合。

2、静态物体拍摄。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照相机、三脚架、彩色反转片(或数码相机)。

实验二 照片拍摄实验二(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测光方法和曝光控制方法。

二、实验项目

1、测光方法比较。

2、曝光控制。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照相机,三脚架,反光板、黑白负片。

实验三 胶卷冲洗实验(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黑白胶卷冲洗过程,掌握冲洗工艺,观察胶片的拍摄、冲洗效果。

二、实验项目

1、冲洗胶卷。

2、分析拍摄、冲洗结果。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D76显影液、F-5定影液,冲洗罐等暗房设备。

实验四 照片放大实验(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黑白照片的放大显影技术,了解不同反差相纸的使用。

二、实验项目

1、照片放大。

2、照片冲洗。

3、分析照片。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D72显影液、F-5定影液,放大机、显影盆、定时器、放大镜头等暗房设备。

实验五 照片拍摄实验三(3课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摄影用光,了解不同性质、类型光的特性和适用对象,掌握主光、辅助光、轮廓光的运用,了解不同主光、辅助光光比的拍摄效果的区别。

不同的快门速度和拍摄方向对运动体所表现的不同影像效果,掌握慢速记录动态和高速“凝固”动态的表现技法。

二、实验项目

1、摄影棚内拍摄;

2、户外运动体拍摄。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照相机、三脚架、胶卷或数码相机、摄影棚照明设备。

第三篇:《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范文

《现代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现代传感器技术是构成现代信息技术系统的三大主要内容之一,传感器在信息的获取和传输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用传感器的主要种类和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和测量方法;能够正确合理的选用传感器和设计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分析和处理测试结果的初步能力;了解半导体传感器技术的新进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引言(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传感器的概念、分类、用途、基本结构;了解传感器的历史、发展趋势;掌握传感器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理解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重点:传感器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难点:动态特性及其性能指标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4学时)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测量电路的设计及计算,温度误差与补偿;理解应变片的主要特性、应用,了解应变片类型,粘贴工艺;了解压阻式传感器原理。重点:直流电桥的计算

难点:温度误差的补偿方法

第三章光电式传感器(4学时)

掌握光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类型,光电式传感器的特点、应用;了解光电耦合器件、光导摄像管、CCD图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重点:光电效益、光传感器的特性

难点:光电传感器的物理效应

第四章光纤传感器(4学时)

掌握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了解光纤机械量传感器、光纤热传感器、光纤电磁量传感器、医用光纤传感器、监测大气污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重点: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难点:光调制技术

第五章变磁阻式传感器(3学时)

掌握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原则,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电动式传感器工作原理;了解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重点: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难点:螺管形差动变压器基本原理

第六章压电传感器(2学时)

掌握压电效应及其物理解释,压电元件常用结构形式,测量电路;了解压电材料及主要

特性、应用举例;了解声表面波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了解超声波传感器、探伤仪,无损检测等原理。

重点:压电效应、测量电路

难点:压电效应的物理解释、电荷放大器与电压放大器的对比

第七章半导体传感器(5学时)

掌握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测量电路;了解半导体湿度、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及主要特性、应用举例。

重点: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特性、测量电路

难点: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第八章传感器电路(2学时)

掌握传感器电路的匹配、放大、信号处理、信号传输电路以及抗干扰的一般性设计;应用举例。

重点:传感器电路的匹配、信号处理方法

难点: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三、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学生学完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普通物理学等课程后可以学习本课程。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内容上应尽量联系实际,在讲解上着重物理概念的阐述,讲清结构、原理、特性,在应用方面介绍相关典型物理量测量的例子,使学生对传感器有一个实用的概念。对于更前沿、深入的问题,学生可参阅相关参考资料。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安排6个学时实验时间,以增强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加深对传感器原理和特性的理解,要求学生体会各种传感器的特点,借助各种参考书,扩大知识面,加深理解,了解半导体传感器技术的新进展。

五、课程考核要求及方式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终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外作业和实验成绩等,占40%;期终成绩为闭卷考试成绩,占60%。

六、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安排6个学时实验,通过实验系统动手实现。

1. 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2学时)

内容:熟悉传感器实验系统,应变片的布置与粘贴,设计金属箔式应变片检测电路实验,并对半桥、全桥测量电路的性能比较。

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传感器实验系统,进一步掌握各种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及基本结构,学会位移、压力信号的检测方法和常用仪表,了解位移、压力测量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掌握一定的调节技能。

要求:加深对电阻式传感器原理的理解,熟悉传感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性能参数和选用原则,学会应变测量的方法。

方式:在实验系统上实验

2.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应用(2学时)

内容:设计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并进行测量。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掌握这种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要求:掌握这种传感器基本性能的标定方法。

3.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2学时)

内容:设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并进行测量。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原理,掌握这种传感器的常用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要求:设计出测量电路并进行测量。

方式:在实验系统上实验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栾桂冬等编著:《传感器及其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参考书:

1.刘迎春等编著:《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版。

2.徐科军等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3.郁有文等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

4.宋文绪等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第四篇:《摄影》教学大纲

《摄影》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必修课 课程编号:02211025 总 学 时:48 学 分:2 适用专业:美术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摄影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以及对照片的后期处理技能。讲练结合,以技术为基础,并结合美术专业类学生的特性,可从画面构图、色彩的协调性、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等方面,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摄影艺术水平。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传统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的使用相机,并能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二、掌握画面构图、色彩的协调性、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等方面相关知识。

三、掌握摄影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理论为指导,进行摄影创作。

四、掌握摄影艺术造型法则,提高摄影作品的技术水平。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摄影的回顾与展望(2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摄影的诞生与发展历史。

2、了解摄影的现况与发展趋势。

重点:摄影诞生与发展。难点:摄影的现况与发展趋势。

作业布置:回顾课堂所学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第二章:摄影的基础知识(1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照相机的基础结构。

2、了解照相机的分类。

重点:照相机的类别区分。难点:照相机的使用方法。作业布置:熟悉相机的类别及区分。

第三章:照相机的镜头(1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照相机镜头的特点。

2、了解照相机镜头的分析能力、色彩还原、反差层次、型变。

3、彩色滤色镜:A 色温转换滤色镜 B 色温调整滤色镜 C 效果镜。

4、黑白滤色镜。

5、彩色、黑白共用滤色镜。

重点、难点:照相机镜头上述四大技术指标相互之间的矛盾统一,滤色镜在彩色及黑白摄影当中所起的作用。

作业布置:了解相机几种镜头的相关原理及其识别方法。

第四章:摄影的基础知识(2学时)教学要求:

1、黑白感光材料。

2、彩色感光材料。

重点、难点:各种感光材料在实践当中的应用特点。作业布置:复习常见相机的感光材料分为哪几种?

第五章:光(2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光的特点:强度、方向、色温、反差。

2、了解可见光在摄影当中的应用。

3、了解测光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A 入射式测光表 B 反射式测光表 C 点式测光表。

重点、难点:了解测光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色温在摄影过程中的控制与选择。作业布置:实践操作测光表,自行控制与选择。

第六章:摄影的基础知识——技法(2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正确使用相机:A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B 拍摄中的注意事项。

2、曝光技法:A 曝光量 B 测光方法 C 各种曝光基本模式。

3、光圈、快门、取景、测距的应用。

重点、难点:照相机的正确使用及测光方法。作业布置:曝光技法如何实践摄影中应用。

第七章:摄影的拍摄技术、技法(2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影棚拍摄的方法。A 影室灯的使用方法 B 摄影台的应用

C 影室灯的测光方法。

2、了解色温的影响。

重点、难点:影室灯的测光方法。

作业布置:了解各种摄影器材在拍摄过程中的应用。

第八章:数码摄影(2学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的区别。

2、了解数码相机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3、拍好数码照片的几种方法。

4、选购数码相机的要点。

重点、难点:拍好数码照片的方法。

作业布置:了解数码相机及其使用方法,并实践操作练习。

第九章:摄影艺术的几要素(2学时)

教学要求:

1、摄影构图常用的要素:形状、线条、影调、色调。

2、摄影画面的构成形式:A 安排主体位置。形成兴趣中心舒 B 前景的作用与运用 C 区分主体与背景的方法 D 构图的基本法则 E 圆形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框式构图等摄影构图形式及特点。

3、摄影位置:距离、方位、角度的选择。

4、摄影艺术的感染力:A 创意与表现如何统一。B、如何创意?如何通过摄影来表现。

重点、难点:如何构图?如何运用色彩关系:如何使画面更好地体现艺术的魅力。作业布置:如何在摄影过程中紧抓这几要素?

第十一章:摄影专题(2学时)教学要求:

1、新闻摄影。

2、生活摄影。

3、风光摄影。

4、舞台摄影。

5、体育摄影。

6、广告摄影。

重点、难点:各种题材摄影的区别,如何通过摄影技法体现其重点。作业布置:了解摄影专题的基本要素和各种题材的区别。

第十一章:实践摄影(28学时)教学要求:

1、实践运用摄影相关知识。

2、摄影题材不限。

3、摄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时探讨解决。

重点、难点:摄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时探讨解决。作业布置:多拍多思考。

第十一章:摄影照片的处理(2学时)

教学要求:

1、运用图片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简单的处理。

A 大小 B 曝光效果 C 色彩饱和度。

2、照片冲洗、装裱。

重点、难点:运用图片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简单的处理。作业布置:总结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写心得体会。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讲授、图示、视频教学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目:

裴肇瑞、沈小滨:《广告摄影基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孔祥竺:《摄影构图》,辽宁摄影出版社,1995年。彭国平:《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

六、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执笔人:王 琳 审定人:洛桑扎西

第五篇:摄影教学大纲

大纲

一,摄影概论

二,照相机和镜头……照相机基本部件,种类,镜头,镜头速度,光圈,焦距,虚实与影像

大小,标准镜头,广角,远摄镜头

三,照相机的使用……取景系统,聚焦方法,景深,景深运用,快门速度及选择,照相机维

四,曝光……曝光,如何确定适当曝光量,测光表,如何使用18%灰板,高反差场景曝光 五,构图……通过布局突出重点,物体大小比例突出重点,汇聚线条突出重点,选择焦点突

出重点构图……景别选择……全景,中景,特写,远景,近景。方向选择……正面,侧面,半侧,背面。高度选择……平视,俯视,仰视。主体与陪体。对比,均衡。画面的分割……线,黄金分割,空间分配。背景……空景与虚景,实景,背景的选择与处理……前景……画幅格式,横,竖,方。

六,人像……基础用光

七,摄影室人像……人像用光……1,光的强弱2,光的软硬3,光的聚散4,光的方位 八,光质选择与处理

九,光比的选择与调节

十,灯光分布……主光,辅助光,背景光,轮廓光,修饰光

十一,布光设计……主光应用,辅助光应用,背景光应用,多灯配合十二,婚纱摄影风格与布光

十三,常见婚纱布光样式

十四,不同环境与光照的人像摄影……影室灯光 室内现有光 户外自然光 闪光灯 舞台

灯光

十五,照片调性……高调,低调,中间调,软调,硬调,影调控制

十六,人物形象调整,脸型,表情,动作,姿态……手,腿,全身。

十七,商业人像布光设计

十八,服装搭配

十九,两个月(1,2,3,4,5,6,7,8,9,10,13,15,16)三个月(1,2,3,4,5,6,7,8,9,10,13,14,15,16,18)

六个月(全部)

下载现代摄影技术教学大纲-公选-上传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摄影技术教学大纲-公选-上传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摄像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摄影、摄像艺术与技术》课是影视广告、音像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这门科......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摄影基础 【课程代码】T07041008 【适应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 摄影基础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摄影基础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后学习广告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等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商业摄影教学大纲

    商业摄影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通过介绍摄影的发展简史、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规律; 集中讲授传统摄影的基本理论以及数字摄影的使用技巧。重点讲商业摄影的基本拍摄技......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摄影基础D 课程编号:1004311D 学时/学分:32/2 开课学期:6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 课程类别/性质:专业特色/跨专......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摄影基础 课程编码:NX114120B 学分:2 总 学 时:32 适用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及其他专业。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摄影是......

    风景摄影教学大纲

    《风景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风景摄影 课程编号: 课程对象:园林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一、 教学目的和任务: 风景摄影课是园林专业必修技能课程之一,它是理论的基础上注重......

    现代物流技术基础_刘凯_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现代物流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ogistics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学时数:32学分数:2 执笔者:刘凯编写日期:2003.5.20 一、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