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4:5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篇: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

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80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育婴师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有关育婴师时间操作技能学科,与国外先进理论经验相关结合的创造性,又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传授,并赋以典型个体差异案例加以说明,针对不然不同的的产妇婴儿使用的方法是有区别的,并不是所有产妇或者婴儿都使用的育婴方法的一种护理方法。

育婴师课程的研究是建立大量实践总结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对传统现代先进育婴发发的理解与创新发展,因此,具有很轻的指导性与实践性。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育婴师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育婴师职业道德规范、礼仪和操作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认识与了解育婴师在现在产妇、婴幼儿保健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结合实际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同时不仅提高与育婴师的知识认识高度,更能为育婴师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学习了这门课程,要求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基础内容和操作方法,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和重点、理解和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要求育婴师学会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培养育婴师实际实践中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及办法,提高其自身能力和素质,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王牌级育婴师。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1.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

1.1 产妇护理生理结构特点 掌握:产妇护理生理结构特点 1.2 新生儿出生-满月特点 掌握:新生儿出生—满月特点 1.3 产妇乳房、身体及生殖系统结构特点 掌握:产妇乳房、身体及生殖系统结构特点

1.4 新生儿出生-满月变化特点 掌握: 新生儿出生—满月变化特点

2.育婴师人际沟通

2.1 人际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了解 :人际沟通主要影响因素 2.2 人际沟通的基础技巧

掌握: 人际沟通的基础技巧 2.3 人际交往中如何突破障碍 掌握: 人际交往中如何突破障碍 2.4 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

掌握: 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 2.5 育婴师职业道德

重点掌握: 育婴师职业道德 2.6 育婴师行为规范

重点掌握: 育婴师行为规范 2.7 育婴师礼仪礼貌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 : 育婴师礼仪礼貌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产褥期产妇护理

3.1 产褥期产妇护理基础程序及内容

了解:产褥期产妇护理基础程序及内容。

3.2 产褥期产妇护理孕妇护理注意事项 掌握:产褥期产妇护理孕妇护理注意事项

3.3 产褥期产妇护理基础操作方法 掌握:产褥期产妇护理基础操作方法

3.4

乳房的护理

重点掌握 : 乳房的护理 3.5

生殖器护理

重点掌握 : 生殖器护理 4 产妇营养搭配

4.1 产妇营养学基础知识

了解 产妇营养学基础知识 4.2 产妇营养搭配科学原理

掌握: 产妇 营养搭配科学原理 4.3 产妇营养餐的制作

掌握:产妇营养餐的制作 4.4 孕妇月子餐的制作

重点掌握:孕妇月子餐的制作 4.5 保健餐、瘦身餐、下奶餐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十几个体差异调整食谱

5、产妇操

5.1产妇操的好处和意义

了解:产妇操的好处和意义 5.2产妇瘦身操的做法

重点掌握:产妇瘦身操的做法 5.3产妇形体恢复操的做法 重点掌握:产妇形体恢复操的做法 5.4产妇延伸操的做法

重点掌握:产妇延伸操的做法 5.5结合产妇恢复实际情况和身体素质中综合运用 重点掌握:结合产妇恢复实际情况和身体素质中综合运用

6、产褥期疾病预防

6.1、产褥期产妇身体变化 了解:产褥期产妇身体变化

6.2、自然生产与刨妇产的身体区别及恢复

掌握:自然生产与刨妇产的身体区别及恢复

6.3、产妇常见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7、新生儿护理 7.1自然生产与刨妇产的身体区别及恢复

了解:自然生产与刨妇产的身体区别及恢复

7.2新生儿出生-满月生理变化情况 了解:新生儿出生-满月生理变化情况

7.3新生儿护理基础原理及方法 掌握:新生儿护理基础原理及方法

8、新生儿抚触

8.1新生儿抚触的意义及好处 了解:新生儿抚触的意义及好处 8.2抚触操的程序及做法 掌握:抚触操的程序及做法

9、新生儿常见疾病

9.1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种类 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种类 9.2新生儿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掌握:新生儿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9.3新生儿常见病的处理方法 掌握:新生儿常见病的处理方法 9.4新生儿接种疫苗的时间 掌握:新生儿接种疫苗时间

10、新生儿意外伤害

10.1新生儿意外伤害的预防

掌握:新生儿意外伤害的预防 10.2新生儿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方法

掌握:新生儿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方法

11、ISO9001育婴师操作流程及规程

11.1 ISO9001育婴师操作流程 掌握:ISO9001育婴师操作流程 11.2 ISO9001育婴师操作规程

掌握:ISO9001育婴师操作规程

第二篇: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

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admin 人气指数:4 更新时间:2011-2-23  《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丁翎 审核人:刘育红 编撰日期:2008年11月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学期学完。

科学研究表明0 ~3 岁是人一生中身体和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特别需要在生理、心理、营养、保健及行智力发展、人格结构和未来成就,因此本学科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育婴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宣传现代科学育婴理念为核心,以为婴儿综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服务为宗旨。本书全面介绍婴儿生理、心理、营养、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社会行为培养及人格发展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1、使学生初步掌握0~3岁婴儿的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2、掌握相应的育婴师的职业技能。为以后创造性地从事育婴师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初步掌握育婴师的基本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职前准备。

由于婴儿师教材是一门新兴的行业,目前可选性不强,同时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所以,授课时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例,以城市大学订的的教材《育婴师》为主要参考书,再根据育婴师的实际参考一些参考书和参考文献,本学期计划观摩二节带教活动。教学方法以讲授、参与互动式、操作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相结合。

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 实践教学时数12学时。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

周次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课内总学时 理论教学时数 实践教学时数 1 第一单元:饮食与营养。育婴员(师)的职业特点与要求、第一节饮食与营养 2学时 2学时 第二节 睡眠、大小便 2学时 1学时 1学时 3 第三节 传染病的消毒 2学时 2学时 第二单元 保健与护理

第一节 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 2学时 2学时 第二节 常见发育行为问题 2学时 1学时 1学时 第三节 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

(一)2学时 1学时 1学时 第三节 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

(二)育婴师是厦门市城市职业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共四单元、计划总课时34节,周课时2节,为培养诸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而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婴儿的生理健康、行为模式、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34学时,是选修课无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其中,理论教学时数22学时,2学时 2学时 8 第三单元 教育

婴幼儿教育概述 2学时 2学时 第二节 “婴幼儿发展观察与评价” 2学时 1学时 1学时 10 第三节 婴幼儿动作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 2学时 1学时 1学时 第四节 婴幼儿语言、感知和认知发展的观察评价 3学时 2学时 1学时 第五节 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引导 3学时 2学时 1学时 第四单元 家长指导与培训

第一节 家长指导:婴幼儿教养环境的创设。2学时 1学时 1学时 第二节:带教与培训:0~1岁婴儿的教养要点 2学时 1学时 1学时 15 第三节:带教与培训:1~2岁幼儿的教养要点 1学时 1学时 16 第四节:带教与培训:2~3岁幼儿的教养要点 1学时 1学时 第五节:带教与培训:0~3岁婴幼的发展评诂要求 2学时 1学时 1学时 18 复习19 20

三、课程的多种媒体教材设计初步方案

本课程的教学将采用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面授辅导和网上教学活动为辅助手段的多种教学媒体、多种教学形式相互配合的一体化教学系统,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教学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一)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媒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本课程的文字教材采用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育婴师》职业培训教材,以培养“具有一定的育婴员理论和技能,并有相当教育、教学能力的育婴员职业培训师”为目标,参照近5年来国际上0~3岁婴幼儿教养的为了使先进的教养理念与实用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整个培训方案附有操作性强的示范录像、图片和操作手册等。

《儿童权利公约》《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食品卫生法》、《劳动法》,等等有助于了解育婴员(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育婴员(师)的职业特点与要求及0~3岁婴幼儿的发育特点与保育、保健要求。

(二)网上资源

鉴于本课程的特点和各类学生的实际需要,本课程提供关于育婴师方面的网址及华师大张明华教授的电子文稿,及四幼亲子网上邻居早教实用课程内容。

1、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的内容包括导学辅导、教学辅导、复习辅导等几部分内容。导学辅导部分将提供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学习方法提示等有关文本资料。教学辅导部分包括重点和难点问题的专题讲授、课例讲评、作业布置、知识拓展等有关文本资料。复习辅导部分包括复习方法指导、重点问题提示、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等有关文本资料。

2、视频资源:辅助课程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婴幼儿教养的实际情况制订而成。本课程涉及理论和和实践两个方面,教材辑录的还有与婴幼儿教养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使用这些网上学习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目前教师正在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幻灯片。

四、课程考核安排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的测量和评价。《育婴师》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能力培养、思维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由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部分构成。

1、学习内容考核,主要看记分作业和课程实践,占75%。其中,记分作业分为记分平时作业(3-5次)和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2-4次)两种。课程实践通过观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的程度,动手的能力等进行成绩评定。

2、学习方式考核,主要看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情况、小组学习情况、到课情况及学习笔记情况等,占25%。本课程根据不同办学模块、不同专业的特点,选用两种以上形式进行考核,兼顾内容和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课程所涵盖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学目标规定的育婴师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本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坚持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五、课程课外实训安排

《育婴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实践课是将先进的教养理念与实用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对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将采用操作性强的示范、录像、图片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四幼亲子师现场带教并讲评。特别是对关于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过程中关系的重要性,采取下园观摩亲子课程中的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感受育婴师的职业特点。

(二)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是课程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目标参照测评,旨在检查学生对《育婴师》高职学生的课外实训活动不得少于四次(12课时)。详细安排见《〈育婴师〉课程形成性考核设计方案》。

六、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生活照料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婴幼儿消化代谢特点,掌握婴幼儿能量的消耗的作用、婴幼儿消化代谢的特点、掌握婴添加泥糊状食品的科学方法;会制定制定0~3岁婴幼儿不同阶段的食谱。提高婴幼儿睡眠质量的方法等,婴幼儿控制大小便能力的生理基础。

对其它问题可一般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饮食与营养

一、婴幼儿能量的需要

1、婴幼儿能量消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代谢(2)体力活动(3)生长发育(4)食物特殊动力作用(5)排泄

2、能量的参考摄入量.二、能量的组成和来源

1、蛋白质

(1)蛋白质的主要生理作用(2)蛋白质的缺乏的后果(3)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和食物来源(见表1—2)

2、脂肪

(1)脂肪的主要生理作用(2)脂肪缺乏和过量的后果

(3)脂肪的食物来源和推荐摄入量(6个月以前母乳基本能满足需要。)

3、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主要生理作用(2)碳水化合物缺乏和过量的后果(3)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和摄入量。

4、微量营养素(1)维生素 1)维生素A 2)维生素D 3)维生素B1 4)维生素B2 5)维生素C(2)矿物质

1)钙,属于宏量元素

2)锌,属于微量元素

3)铁,属于微量元素

4)碘,属于微量元素

5、膳食的其他成分

三、婴幼儿消化代谢特点

1、婴幼儿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2、婴幼儿消化道的动力功能

3、婴幼儿肠道吸收功能

(1)碳水化合物(2)脂类(3)蛋白质、胰蛋白酶(4)肠道茵群

四、婴幼儿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1、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全面营养、促进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3、平衡膳食,促进婴幼儿生理系统的发育(1)品种多样

1)主食 2)蛋白质辅食 3)含无机盐和维生素的辅食 4)提供热能量的辅食

(2)比例适当

(3)饮食定量 第二单元 保健与护理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

1、能够早期发现婴儿的异常并进行及时处理。

2、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3.常见传染性疾病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护理的方法。

其它问题可一般了解。按育婴师的职业特点传染性疾病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护理的方法。应为本章的重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

一、日常护理

1、晨间检查

2、日常观察

3、婴幼儿发高热的护理(1)酒精擦浴。(2)冰袋的使用。

二、营养性疾病

1、佝偻病。(1)症状。(2)预防措施。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2)指导合理喂养。

3)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4)补充维生素D。

2、缺铁性贫血

(1)症状。1)一般表现。2)造血器官表现。3)其他症状和体征。

(2)原因。1)发病原因。2)缺铁原因。

① 体内储铁不足。

② 铁的摄入量不足。

③ 生长发育因素。

④ 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3)预防和治疗。

3、营养不良(1)病因

1)喂养方法不当。2)疾病因素。3)生长发育过快。(2)预防与治疗。

1)饮食平衡。通过饮食的合理搭配实现营养摄取平衡。2)营养补充。可以通过注射等手段。

3)营养强化。持续地加强某种营养的补充,如服用药物等。

4、单纯性肥胖症。

(1)病因。(2)表现。(3)危害。(4)对脂肪组织进行测量的方法。(行预防。

三、呼吸道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

2、气管炎、支气管炎

3、哮喘

四、消化道疾病

1、腹泻(含秋季腹泻)

2、腹痛

3、呕吐

五、传染性疾病

1、麻疹

2、水痘(1)原因。(2)症状。

5)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进(3)预防和护理的方法。

3、流行性腮腺炎

4、百日咳(1)症状。(2)家庭护理

5、脊髓灰质炎(1)症状。(2)预防和治疗。

6、猩红热

7、传染性肝炎

8、细菌性痢疾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10、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11、手口足病

六、婴幼儿夜惊的护理

七、高热惊厥是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第二节 常见发育行为问题

一、吮手指

二、交指甲

三、屏气发作

四、习惯的擦腿

五、暴怒发作

第三节 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

一、婴幼儿伤害(事故)的分类和急救原则

1、婴幼儿伤害(事故)的分类

(烫起小水泡等,可以在家里进行简单处理。

2、急救处理的原则

二、基本的急救方法

三、婴幼儿伤害(事故)的家庭急救方法

1、外伤的紧急处理(1)擦伤。(2)扭伤。(3)关节脱位(脱臼)。

2、骨折的紧急处理

3、误服药物的紧急处理

4、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

四、护送受伤婴幼儿去医院急救 第三单元 教育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婴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内容婴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重点掌握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观察和活动提示。其它内容可一般了解。教学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意义

1、婴幼儿教育的生理基础

2、婴幼儿教育的心理基础(1)大脑发展的关键期。(2)言语发展的关键期。(3)感觉发展的关键期。

(4)自我意识形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

3、教育对婴幼儿成长的导向作用

4、婴幼儿教育的误区

5、关注婴幼儿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

二、婴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内容

1、婴幼儿教育的特点(1)通过感官进行学习。(2)在与环境互动中自然学习。(3)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4)需要反复进行。

2、婴幼儿教育的内容 1)动作技能。2)评议表达能力。3)认知能力。

4)情感和社会性行为。5)人格。

6)艺术感受能力。

三、婴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婴幼儿教育的原则

(1)尊重婴幼儿发展权利的原则(2)促进婴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3)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4)保教并重的教养原则。

(5)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婴幼儿个体发展的原则。

2、婴幼儿教育的方法(1)积极的发应。(2)日常练习。

(3)鼓励婴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观察问题和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

(4)鼓励婴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培养婴幼儿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节 婴幼儿发展观察与评价

一、婴幼儿发展的评价

1、评价的基本概念

2、评价的意义

3、评价和观察评价

4、婴幼儿发展的评价原则(1)把握评价的客观性。(2)测评结果的科学性。

二、婴幼儿发展评价的介绍

1、发育诊断法(盖泽尔发育量表)

2、发育筛查法

3、观察评价法

三、日常观察记录的方法

1、观察

2、记录

(1)佚事记录法。(2)表格记录法。(3)跟踪记录法。

第三节 婴幼儿动作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

一、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

1、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观察评价

2、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

二、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观察和活动提示

1、精细动作练习的意义

2、精细动作练习的活动提示

3、精细动作发展特征的观察与相关的练习方法

(1)新生儿

1)发展特征。2)相关的练习方法。第四节 婴幼儿语言、感知和认知发展的观察评价

一、语言发展的观察与相关的练习方法

1、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观察与相关的练习方法。(1)新生儿。(2)1—3个月。(3)4—6个月。(4)7—12个月。(5)13—18个月。(6)19—24个月。(7)25—36个月。

2、语言发展的观察与记录(1)佚事记录法。(2)表格记录法。

3、实施有差异性的语言教育

二、感知能力发展的观察评价与指导

1、观察评估的意义。

2、感知能力发展的观察与评估方法

3、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婴幼儿的感知练习内容与进度

三、认知发展的观察与评价

1、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的意义

2、婴幼儿注意、记忆、思维发展的观察与评估的原则与要点

3、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的方法实施 第五节 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引导

一、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问题

1、焦虑

2、胆小

3、受挫

4、爱哭

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主要问题

1、依赖

2、退缩

3、任性

4、霸道

三、相关概念说明

1、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

2、情商

3、良好情绪的主要表现

4、自我意识

良好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第四单元 家长指导与培训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家长指导与培训、带教与培训的方法,0~3岁教养内容与要求。其它内容可一般了解。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家长指导

一、指导内容

二、指导家长的方法

1、操作示范

2、规范讲解

3、耐心答疑

4、及时反馈 第二节 带教与培训

一、带教与培训的意义、原则和内容

1、带教与培训的意义

2、带教与培训的原则

3、带教与培训的内容

二、带教与培训的方法

一、教养理念

1、亲爱婴幼儿,满足需求。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

4、因人而异,开启潜能。

二、教养内容与要求

(一)新生儿

(二)1~3个月

(三)4~6个月

(四)7~12个月

(五)13~18个月

(六)19~24个月

(七)25~36个月

三、组织与实施

(一)在托幼机构内,其教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放要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之中,具体体现在:

(二)教养活动的操作与实施。

四、观察要点

保教人员和家长应掌握0~3岁婴幼儿不同发展水平的内容,并自如地运用至日常教养中,促进每一位0~3岁婴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方面应注意分辨其是正常行为还是异常行为。对异常行为,应及时就诊、及是矫治。另一方面,应注意分辨其是偶发行为(发展中正常的新行为)还是稳定行为。对发展中正常的新行为,应及时提供刺激,促使其向稳定行为发展。

保教人员和家长应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正确、科学地对待观察活动和观察结果。

第三篇: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选修 课程学分数:4 课程学时数:54 授课对象: 口腔八年制

参考教材: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生物化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七八年制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主要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利用这些知识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使微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1)系统地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其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2)较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教学要求:

要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ppt讲授、提问、讨论、答疑、课后作业

四、教学内容(需标注熟悉、掌握、了解)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这一章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微生物学在纵向和横向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特点等。主要内容:

1、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3、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4、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展望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实验课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使学生重点掌握微生物学中几项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分离培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涂片染色技术、显微观察技术及菌种保藏技术等,同时了解微生物的形态。

重点和难点:本章难点对三大类微生物的认识与区分;教师需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实验课做好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掌握)

1、无菌技术

2、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

3、微生物保藏技术

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掌握)

1、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2、制片和染色技术

第三节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形态和大小(了解)

1、真细菌和古细菌

2、真菌

3、藻类

4、原生动物

第三章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实验为辅,使学生重点了解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尤其区分出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微生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难点是不同微生物细胞壁结构的多样性,尤其要注意G+和G-菌的区别及应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熟悉)

1、细胞壁

2、细胞壁以内的构造

3、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

1、细胞壁

2、纤毛和鞭毛

3、细胞质膜

4、细胞核

5、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营养要求”一节以自学为主,“培养基”一节以课堂讨论为主(事先布置思考题),然后以总结讨论课形式介绍有关“培养基”内容与“物质运输”内容,使学生重点了解培养基的组成原理和各营养物的生理功能。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及营养类型,难点是对各营养类型碳氮能源间关系的理解。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掌握)

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2、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第二节 培养基(熟悉)

1、配制原则

2、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掌握)

1、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初级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

4、膜泡运输

第五章 微生物代谢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以“产能代谢”为主,以“物质代谢”为辅,重点介绍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有各种不同的代谢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的代谢产物,从而激发学生去开发未知的微生物世界,以寻找新的代谢产物的可能性(即微生物新产品的开发)。

重点和难点:能量代谢是本章重点,难点是微生物产能代谢不同途径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内容:第一节 代谢概论(了解)第二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熟悉)

1、生物氧化

2、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3、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4、能量转换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熟悉)

1、细胞物质的合成

2、其它耗能反应:运输、运动、生物发光 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熟悉)

1、酶活性调节

2、分支合成途径调节:同功酶、协同、累加等 第五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熟悉)

1、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2、次级代谢的调节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以及影响生长的环境因子和控制生长的理化因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于科学研究或生产实践中,利用环境因子或理化因子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重点和难点: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并理解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的作用;

主要内容:第一节 细菌的个体生长(掌握)

1、染色体DNA 的复制和分离

2、细胞壁扩增

3、细菌的分裂与调节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

1、细菌群体生长规律

2、生长的数学模型

3、主要生长参数

4、连续培养

5、同步培养

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1、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

2、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第四节 环境对生长的影响及生长的测定

1、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1、控制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

2、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第七章 病毒(自学,该章内容学生在《医学微生物》中会系统学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相对独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非细胞生物——病毒的一般生物学特征,其中讲述重点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的复制周期等。重点在于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和组成;感染循环和溶源性等,难点在于“噬菌体的复制合成”。通过介绍几种亚病毒因子把学生思路引向由“朊病毒”引起的思考,从而把基础微生物学与科学前沿结合在一起。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病毒与细胞型生物的区别——病毒的特征及病毒复制的动态过程。难点是病毒复制的动态过程及一步生长曲线等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一、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二、病毒的宿主范围

三、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节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病毒的分离和纯化

二、病毒的测定

三、病毒的鉴定 第三节 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二、毒粒的化学组成 第四节 病毒的复制

一、病毒的复制周期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

三、病毒的大分子合成

四、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第五节 病毒的非增值性感染 第六节 亚病毒因子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包括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诱变育种和重组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常规育种技术,并通过认识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基因组结构进而认识微生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关系,从而把微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联系在一起。

重点和难点:主要是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接合作用、转导、转化、性导、酵母的遗传特征、真菌的准性生殖、微生物育种及突变菌株的筛选;难点是转化,转导,性导,结合及准性生殖等一系列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主要内容: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熟悉)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掌握)

1、突变的类型及其分离

2、突变的分子基础

3、DNA的损伤与修复

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掌握)

1、接合作用

2、转导

3、转化

第六节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征((了解))

1、酵母的遗传特征

2、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 第七节 微生物育种(了解)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以自学和讲授相结合,辅以适当的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重点认识极端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和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等新的生长点。重点和难点: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所起的具体作用较重要; 主要内容: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

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2、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了解)

1、微生物群落

2、土壤、大气和水域中的微生物

3、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4、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5、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及霉腐控制

第三节 人体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了解)1 人体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体中的传播 3 病原微生物通过土壤中的传播 4 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的传播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了解)

第十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认识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而了解生命三域的主要特征,重点掌握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重点和难点:进化的测量指征;三界生物理论;分类学的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是目前进行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参考书目;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特征,包括基因型特征和表型特征;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主要内容: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标(掌握)第二节 细菌分类(熟悉)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了解)第四节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及自动化分析技术(了解)

第十一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了解)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实际上是全书知识的综合应用,重、难点相对较少;因此自学为主,教师只就学生疑问进行讲解。

重点和难点:真细菌的多样性;古细菌的多样性;真核生物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第一节真细菌的多样性

1、真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2、真细菌的主要类群

3、放线菌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古细菌的多样性

1、古细菌系统发育总观

2、极端嗜盐古细菌

3、产甲烷古细菌

4、嗜热古细菌

5、无细胞壁的古细菌

6、微生物生存的温度极限

7、古细菌-------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多样性

1、真核微生物系统发育总观

2、藻类

3、真菌

4、粘菌

5、原生动物

第四节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 感染和免疫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在微生物学中是比较偏医的一章,由于学生会在《医学免疫学》等必修课程中系统学习,为了避免重复教学,这里仅初步介绍细菌性传染机制和人体(宿主)的免疫系统,使学生了解传染与免疫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人体(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学的实际应用,本章通篇都较难掌握,各种技术易混淆,因为部分内容与人体生理学联系较紧密。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染的机制(掌握)

1、传染的途径与机制

2、微生物的致病性

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掌握)

1、生理屏障

2、体液因素

3、细胞因素

4、炎症反应

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掌握)

1、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

2、抗原和抗体

3、B 细胞和体液免疫

4、T 细胞和细胞免疫

第四节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了解)

1、生物制品

2、诊断免疫学

3、血清学免疫的应用

第十三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内容是从宏观上对上述内容的总结和延伸,通过介绍微生物工业发酵的方式、发酵产品和应用价值等,进而激发学生开发微生物新产品的热情和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后续课程中进入更深刻的学习阶段。

重点和难点:工业发酵的主要特征与方式;工业发酵的主要产品。主要内容:第一节 工业发酵的菌种和特征(熟悉)

1、生产菌株的来源和要求

2、大规模发酵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发酵的方式(了解)

1、连续发酵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发酵

3、固态发酵

4、混合发酵

第三节 发酵的主要产品(了解)

第四节 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了解)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考试

计分办法:平时成绩按30%计,期末考试70%

第四篇: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一共10个课时,分5次授课,每次2课时

三、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年。)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1、目的: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内能工巧匠的工作内容、真实生活乃至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2、要求: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第二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二、三、四讲,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构成,是课程的主体内容。没有“执着专注”的品质,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就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追求;“创新进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动所在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和产品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上述三个方面的内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共同构成工匠精神的内核。

第三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五讲,具有课程结论的意义。其要义是基于“知行合一”理论,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的工匠之梦融于中国梦的职业理想和家国情怀。

(二)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

本课程分三个模块共五讲内容,各讲下列三个并列的专题,但三个专题之间又不是完全的并列关系,或为递进,或为主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须以各讲为单位进行备课、授课,同时突出各专题内容对各讲主题的诠释作用。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生理解杰出工匠必备的基本精神品质——执着专注。

2、难点帮助学生了解“精益求精”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和认同“精益求精”作为工匠精神重要内涵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职业情感。

七、主要教学方式

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课件增强讲授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八、典型作业练习 参考题目是:纸牌建构。

该作业为一个模拟项目。所用材料为一幅普通扑克牌,不得使用任何工具和其他材料。作品评判的标准是新颖性、稳定性、美观性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学生3人一组,先就建构进行设计,画出建构图,写出所应用的科学原理、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及其标准,人员分工及其职责,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等,然后进行建构操作、修改创意、完善工艺、反复练习,直至作品符合预期。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就该项目的实施编制合适的作业指导书发给学生,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项目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能体会到本讲主题及其应用。

该作业完成后,建议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项目实施,现场评比、打分,教师现场点评。

九、课程考核方式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产品或案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相关产品的使用体验,体会精益求精和得过且过、粗制滥造等不同制造理念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对优质制造的良好体验增进对精益求精的思想认同和积极情感。

将“专题阅读”作为考试内容,并要求学生从文面的规范性、版式的美观性、文字表达的差错率等方面追求自己所能达到的极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电子文稿的方式公开展示成果,进行评比和现场点评。

撰写人:政治教研组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宋体五号)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

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 适用学期: 学 分: 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 时: 适用学期: 学 分: 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 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附件4: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填报说明

一、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范围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范围包括:思想政治实践、军政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业务)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素质拓展与科技创新等实践环节。

二、要求与说明

1.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教学文件,它应体现出青岛科技大学及各学院的实践教学的特色。因此,各学院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努力编写出高水平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2.思想政治实践、军政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的教学大纲由政法学院、武装部、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编写,其他环节由各学院自己完成。

3.各学院(部)要组织有经验的和熟悉相关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要对大纲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大纲的修订或制定要与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协调一致,要能充分反映培养计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教学思想。体现创新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的思想,吸收学科的新知识、新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对于非本学院开设的课程,在编写课程设计大纲时应充分征询授课单位意见。

4.大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实践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考核方法;主要参考资料等。5.大纲格式要求: ① 大纲编排时以专业为单位,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次序整理;

② 所有资料均要做成Word文档,纸幅为16开幅、宋体、五号字;

③ 文字力求简练、扼要、明确。

第五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I. 教学大纲:syllabus /teaching program Ceramic / pottery / porcelain

本大纲适应于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及英语四级过关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资源制成的手工业品。由陶到瓷的进步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电瓷、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等不同体系的陶瓷。

中国是陶瓷之国。而广东省佛山市是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建筑陶瓷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0%、全球的25%。佛山陶瓷在今日之国际市场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产品行销世界五大洲。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为佛山培养地方经济外向型人才服务,让有志于未来从事与推动佛山市陶瓷工业、产品及文化外向型发展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锻炼的平台,从英语语言与翻译入手熟悉与掌握陶瓷发展史、陶瓷材料、陶瓷工艺、陶瓷产品、陶瓷文化和陶瓷市场及国际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II. 课堂安排:

1. 互动式课堂教学法,即教师讲课、学生翻译、教师现场评定和问答式相结合,使课堂成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实验性教学场所。

2. 提前一个星期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生布置学习与翻译内容,上课时学生将翻译稿件下载在课堂电脑上,依次由学生演示翻译内容及翻译中的体会(难点和解决方法)。然后教师对翻译内容进行评定。

III.考试方法:

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1. 期中考试形式是以二人为一组写一篇有关佛山陶瓷产业的英文调查报告,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500—550英文单词的报告正文;第二部分是中文版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及参考资料,字数不限(第十四周交卷)。2. 期末考试为课堂笔译翻译。

下载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育婴师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大纲(专升本)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0.绪论 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铁路运营科学的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动态;理解铁路运输生产过程......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总纲 本科目包括《机械设计基础》及《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两部分。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1.绪论 了解机器、机构、机械、构件、零件、......

    《儿童画》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画》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儿童画的特点以及怎样辅导和评价儿童画;了解儿童画的基本造型元素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儿童画的知识、步骤和......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舞蹈》 二、学分及总学时8学分,130学时 三、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四、教学目的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

    概率论课程教学大纲

    《概率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数理学院课程编号:05040010a 英文名称:Probability Theory 学时: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授课64学时学分:4.0学分 面向对象:数理......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音乐欣赏/Appreciation of Music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通选课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学 时 数:3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无 学 分 数:2 考核......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课程名称(英文): Data Structures 课程编号:B09042 课程总学时:60(其中,讲课48,实验12)课程学分:3 课程分类:专业选修......

    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毕业设计与设计报告、毕业设计展览 课题名称:毕业设计、设计报告、毕业设计展览 计划课时:本课程教学计划安排8周时间,每周指导 6 个学时,共计 90 个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