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寒夜的灯光 教案设计
寒夜的灯光
邵阳市双清区短陂桥小学
申旖 教学目标: 1.复习认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从“我”的心情变化中,感悟那些农民的友善。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教法:引读法
学法:读读、议议相结合。教学准备:词语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
寒夜
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寒冷 板书的灯光
看到这个词,你又会想到什么?温暖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寒夜的灯光》这个感人的故事吧!2.复习认读词语。开小火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告诉我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位加拿大医生在寒冷的夜晚出诊。沿途的农家用一路灯光指引,深深打动了寒夜里出诊的医生。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
1.师:这是发生在加拿大的一个故事。文中的“我”是什么职业?(医生)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接到了一个怎样的电话?(一个农民打电话来说,他家的婴儿正在发高烧,请我上门去治病。)2.学生自由朗读3----6自然段。
师:“我”知道去他家的路吗?农民又想了什么办法? 找到第5段读一读,并且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让沿途农家开亮电灯,顺着灯光开车,就能找到他家。师:“我”顺利到达农民的家里吗?哪一段写了?请孩子们一起读读这一段,然后说说哪句话最让你感动?
生: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一片漆黑,因为那是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今夜却如那位农民说的,沿途农家全都把灯开亮了。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师:今晚的荒野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漆黑一片,此时一路灯光。
课件出示: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你能换种说法,使这句话的意思不变吗?
生: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所以平时,一入荒野总是漆黑一片。
师:平时节俭的农民为谁亮起了一路灯光?此时医生的感受是什么?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师:从这灯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农民助人为乐的精神使人感动,感到无限温暖。
师:让我们怀着农民们助人为乐的精神的深深感动读读这段话。3.女生朗读7自然段。
师:医生回去,害怕吗?哪个句子直接告诉了你们他害怕。生:说实话,当时我的心里充满恐惧。师:医生的恐惧具体体现在哪些句子里。
生: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生:这一带,每年都有人因为夜里遇到麻烦在车里冻僵。生: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 课件出示: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 师:换种说法,意思不变。4.男生朗读8自然段。
师:车子开了一会儿,”我“的内心还是恐惧吗?为什么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 教师引读,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师:我的汽车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我的汽车又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而前面的灯光。。。师:此时医生有什么感受,你能用课文里的话说说吗?
生:但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望见灯塔一样,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师:让我们带着温暖和力量再读读这句话。
师:谁给了他温暖和力量?(沿途农家的友善和守信)课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一段。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从这课文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那么,在你们的身边发生了哪些关爱的故事呢?(指名说)总结:我想到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第二篇:《寒夜的灯光》教案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相关画面: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沿路人家的灯都亮着,仅仅是为了给一个出诊的医生照明回家的路!这情景多让人感动啊!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一《寒夜的灯光》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寒夜的灯光)
3.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画出生字。
(1)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①加偏旁记忆的字有:
真-一镇息一一熄至→一致展一一碾
②换偏旁记忆的字有:
珍一一诊缰一一僵
(2)指导书写。
“镇”是左右结构,右边“真”里有三横,不要少写。
“杂”是t下结构,上面是“九”,下面是“水”。
“荒”是上下结构“,非”下面是“亡”,不要写成“~”。
3.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4.再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讨论:(1)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寒冷的夜晚,有人请“我”出诊)
(2)说说你从文中还读懂了些什么?
(夜晚很冷;农民家住在偏僻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1.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释疑。
2.学生小结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收获。
第三篇:《寒夜的灯光》教学反思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寒夜的灯光》教学反思
《寒夜的灯光》是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一名医生在加拿大西部开了一家诊所。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冒着风雪去给农家孩子治病,那个农民请沿途的农家打开电灯引路。医生给孩子治完病后回家时,沿途的农家又开着灯送他前行,使他在寒夜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冬夜里一盏盏普通的灯,给夜行人带来的却是温暖和友情。文章叙事抒情,感人至深。在人际关系日益淡薄,孩子越来越自私自利的今天,不失为一份关于爱的教育的难得材料。
如何上好这一课,使其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来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抓导语课文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教学初,让每个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寒风呼呼的漆黑冬夜,一个人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感受光明,谈谈自己最需要的灯光有人适时地为你而亮起了之时的感受。这一导入,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抓对比课文中的对比较多。教学时,我巧妙地利用对比,来引导学生领悟人物精神。如平时,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灯是很节约的。今夜一路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这两个句子中的平时,漆黑一片与此时,一路灯光形成环境对比,体现了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又如,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充满恐惧,后来,他发现人们用灯光送自己前行,使他感到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充满恐惧与充满温暖和力量对比,表明这些农家的灯光为作者指明了方向,使他感受到一种无私的关怀。
三、抓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抓住了医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如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应该读出作者紧张的心理:恐惧和担忧。通过把反问句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回去的路呢?改为陈述句的练习,体会作者当时的担忧是多么的强烈。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医生毅然出诊并执意回家又说明了什么?接着,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医生的尽职尽责与可敬。课文最后一段,要体现出通明闪亮的灯光给作者带来的温暖。即使风的哀鸣和车轮碾雪的声音也不再使人感到害怕。在朗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在等待着我时,教师泛读引导学生想象,在学生想象画面完成练习后,教师引读,师生共同体会如此节约的农民在医生治好同乡孩子的病后,还愿意为其而亮灯的友善与崇高。
四、抓过渡语就像写文章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使用自然的过渡语进行衔接,会使你的整堂课浑然一体,避免脱节,教学效果也会臻于完美。如:寒夜里的灯光,让作者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寒夜,感受寒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婴儿得救了,医生要回家了,指引他出诊的一路灯光还会为他而亮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读一读。这些过渡语的恰当运用,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要学习的内容中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五、抓结束语一堂课用上好的结束语,会为整堂课增色不少。我是这样对该堂课进行总结的:是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给人温馨、予己欢乐。让我们伸出双手,一起去关爱他人。这极富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关爱他人的欲望。接着,课件出示有关关爱他人的画面的同时,一曲《爱的奉献》缓缓奏响,把学生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此时,老师无需过多的语言,学生已自发地准备投入到关爱他人的行列中去了。
第四篇:11、寒夜的灯光 教案
11、寒夜的灯光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出诊时,路上的情况是怎样?回家时又是怎样一番情况?
二、质疑课题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课题由两个词组成,“寒夜”和“灯光”,这一组词有什么特点?(对比)
寒夜:代表寒冷和黑暗 灯光:代表温暖和光明
可以看出题中的两个词语就是一组对比。“对比”是写作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对比是为了突出作者想要突出的内容,题中一组词是为了突出什么“
(寒夜和灯光的对比更能体现灯光给人带来的温暖。)
三、深入体会课文
1、全文中这种对比的手法随处可见,同学们找一找,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找到的“对比“,一起探讨探讨你找到的对比要突出的内容,作用是什么?(这种对比可以是环境的描写,也可以是心理活动的对比。)
每个小组自由讨论,必须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2、教师点拨、总结 A、“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农家用电是很节约的。“
“一路灯光指引着我,使我顺利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平时,一片漆黑“与”此时,一路灯光“形成对比,体现了农民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使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B、在回家的路上,开始“我“心里充满恐惧,后来,”我“发现人们用灯光送自己前行,”我“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
“充满恐惧”和“充满温暖和力量”对比。
“我”开始心里是非常恐惧的,后来为什么“浑身充满温暖和力量“?(因为农家用灯光给我指路,让我感觉不孤单,感受到关怀,所以……)
所以这里的对比就是为了突出表明这些农家的灯光为作者指明了方向,使作者感受一种无私的爱,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怀。
四、读完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些农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医生又是什么样的人? “我“为了给病人治病,克服寒冷、黑暗、不识路的困难,而那些农家人们为了让“我”顺利出诊和回家,用灯光为我指路前行,给我温暖和力量。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五、收集表现人与人互相关爱的格言、小故事等资料。
第五篇:灯光教案设计
《灯光》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读文。教学重难点、关键:
1、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理解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词,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出示小黑板,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挺进、豫皖苏、围歼战、突击连、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口述作者回忆的往事。
4、找出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1、快速读文,想想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忆往事?(课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现在的事,其余部分是作者回忆往事。)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并谈体会。(略)
4、拓展延伸。
(1)同学们所知道的“郝副营长”有哪些?
(2)假如你也参加了这次战斗,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A、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B、学生点评四、三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旁写上批注。
2、小组汇报。(略)
3、有感情朗读文中出现“多好啊!”的句子或段落。
五、交流感受。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附:板书设计 灯
光 --王愿坚
看到:千万盏灯
一、引起回忆
听到:多好啊 看书、憧憬未来
关心下一代
灯光
二、回忆往事
点燃书本
献出宝贵生命
无私奉献
三、怀念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