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史料教学的作用与方法
浅论史料教学的作用与方法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这些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中也着重强调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史料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史料教学。
史料大致可心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包括原始史料(如诗歌、小说、戏剧等文艺体裁中反映历史的史料),图片史料即以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包括文物图片、历史地图、想象图、数据图表等。
史料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甲午中日战争,教材中有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此联为当时一位爱国人士所撰,题于京师城门,讽刺慈禧不顾民族利益大搞庆典的丑恶行径。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教材中比比皆是。此外,教材中还编辑了大量的壁画、陶俑、石刻、古币、遗址等图片,都能激发学生浓厚学史兴趣,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历史感
历史教学应具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即,“使历史变活”。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了难度,裨上简化了教材内容。例如,讲述西汉王国问题,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这段话仅22个字,但却把削藩的必要性阐述得既深且透,把西汉王国“尾大不掉”、分裂割据的情形,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如,讲述林则徐禁烟,引用他的:“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把这位民族英雄坚决禁烟的态度、性格和风范充分表达出来了。总之,历史教学中引用一句原话、一段原文,能把历史感渲染得浓浓的,使学生感觉到听历史课如饮陈年佳酿,回味悠长。
三、提高领悟能力
历史知识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中学生理解历史、领悟历史的能力较差,严惩制改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领悟历史,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如讲述近代英国对印度的掠夺,可引殖民头子克莱武在英国议会的讲话作为史料。克莱武说:“富庶的城市在我们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绽、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万英磅,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克莱武的这一“自供”,当然十分无耻,但可以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殖发主义的残酷,有助于对殖民主义的理解和领悟。又如,讲述19世纪末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形势,在指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同时,让学生看教材中《时局图》,该图反映瓜分形势,生动形象,直到“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作用,弥足珍贵。文字讲述,图片证实,二者结合,学生自然会对“瓜分狂潮”有更深刻的领悟。
四、培养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要让学生成为思想的人,必须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而史料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中让学生直接新闻记者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介绍各种说法、观点,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促进了历史思维的发展。例如,有位学生新闻记者湖北去梦秦简中的《田律》,发现它还是一部非常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因为《田律》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者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井。”据此,他认为《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们文明古国的骄傲!这位学生在新闻记者史料中表现出的可贵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值得称赞和提倡的。
史料教学不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法呢?大致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逐句过关,讲清难点。
对于教材中的重要文字史料,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对一些冷僻的读音,难懂的典等细节,教师要给与讲解。对于图片史料,教师要引导学生识图,帮助学生分析,讲清读图重点。例如,教材摘引了《八一宣言》中的一段:“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兄弟阋于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出自《左传》,“阋墙”指在家里争吵。这里喻指国共两党关系。像这样的问题,教学中不宜一而过,而要细细讲清楚。再如,《时局图》,每一种动物代表哪个国家?代表德国的到底是“肠子”还是毒蛇?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一一弄懂,而不是走马观花。
(二)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大部分则没有。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新闻记者史料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例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教材提到均田免粮口号,又配了一首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对此,教师可设计一组问题:“为什么要开了城门迎闯王?均田免粮口号居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口号能否实现?为什么?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讨论,从而引发学生一连串的活动,在思维中完成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三)适当补充,加深理解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围绕教学目的,有时还需适当补充史料。例如,教材中的一段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工需用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三大发明在近代欧洲发挥的重大作用,而三大发明在近代中国的情况如何?在此,不妨补充鲁迅的一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通过这段极具讽刺含义的话语,学生中西对比,能够全面了解三大发明在东西方不同的遇,对近代西文崛起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史料教学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对史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史料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立场观点。二是要避免“多多益善”。因为,过多地补充史料,必然加重学生的负担,又会影响教学进度。这些在学者中都应该注意和克服。
第二篇: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论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熊冰玉
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近年来,史料教学兴起,引起了中学历史教学、考试等层面的颇多研究和探索应用。史料教学是唯历史教育所用的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质,即运用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史料教学作为运用史料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分为发现问题、分析材料、自撰成果、开放评价四个步骤。关键词:史料教学、过程与方法
在1989年的历史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了史料解析题型,虽然这种新题型仅仅占有4分,但这预示着考试模型的新动态。果然,1990年史料解析题升值为10分,“而且灵活性和区分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1),这无疑会引起历史教师的高度重视。
十多年过去了,当初在质疑声中的史料解析题早已发展成为学界提倡的史料教学,并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三维目标强劲的马达。目前教育部公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史料教学有明确规定:“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那么,如何进行史料教学,这是一个长期交流的问题。本文从史料谈起,再对史料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行文论述,不当之处,敬期方家言教。
一、史料与史料教学
关于史料的定义,说法不一。早期的定义中,趋同于将史料分为直接史料、间接史料。对史料的理解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过去性,二是多限于狭义,将史料等同于文字资料:在梁启超看来,“史料可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直接的史料者,其史料当该史迹发生时或其稍后时即已成立”,“间接史料者------其书中所叙史迹发生时代之距离,或远至百年千年,彼所述者以所见之直接史料为蓝本”(2);再有,傅斯年指出“史料在一种意义上大致可以分做两类:
一、直接的史料;
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是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3)。
随着历史研究视野的扩大,对史料的定义又有了新的看法,赵吉惠说:“史料,即构成历史的材料,举凡人类活动的遗迹、遗存,都可称为史料。”(4)。由此,史料的范围则置于宽泛的视野当中,不仅包括各种各样的事实材料,如历史文献、遗迹器物、口述材料等,也包括了各种理论材料,如史学理论观点、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等,甚至可以将通俗历史读物列入“史料”之中。
那么,《三国演义》是史料吗?在史料教学中,强调史料必须有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实的性质,这是为了防止滥用“一切皆史”的术语,将“史料”的范围无限扩大。所谓“一切皆史”的观念,只能理解成“一切材料都可以作为研究该材料的制作者(或使用者)的史料”,而不能理解成“一切材料都是它所讲述的历史事实的史料”,否则就没有了“史料”与“非史料”的界限(5)。因此,《三国演义》不是研究三国历史的史料,但是可以作为研究罗贯中思想和中国小说史的史料。就事论事是史料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在史料教学中,选择正确的史料是关键。
二、史料教学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更力图于转变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6)。“‘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7)。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也是教学新方法。当下,历史课堂正处在由老师教一样的历史向学生发现不同的历史的过程转变中,而这个转变有赖于史料教学。在史料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探究能力等素养,学生掌握研究历史的方法是他们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归宿。史料教学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发现问题、分析材料、自撰成果、开放评价四个步骤。
(一)发现问题
是否每堂历史课都运用史料教学?什么情况下运用史料教学?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以下情况运用史料教学,可以让历史课生动而富有思想。一是教师发现问题,当某一课内容繁杂、概念论断多、文字枯燥,使得教学的难度增大时,史料则给予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这时史料教学成为教师的制胜法宝;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发现问题,当历史与学生原有认识发生冲突的时候,或者对某个历史一无所知的时候,史料成为论证观点和获得信息的有力助手。发现问题,这是史料教学的起点。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中,第一单元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下设四课,涉及百家争鸣、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新儒等方面,内容复杂,在于其思想的背景、人物、传承和影响十分多元,因此教学具有一定难度。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提出的学习要点有四点,第一,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二,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第三,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单元学习建议有两点,一是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二是分析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出现的历史背景。
其中宋明理学比较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史料教学的方法,对理学家的经典著作进行泛读,引导学生发现这时期儒学的变化,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史料进行评价,则会调动学生的思维,将枯燥的史料变成学生个人的看法。
此外,学生预习课本后,会浮现一系列问题,比如,百家为什么要争鸣?什么是“正统”? 李贽的思想是如何反应当时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还有哪些表现?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史料教学的内容,也是从不同角度达到了课程的目标。
(二)分析史料
分析史料的一个前提是得到史料,梁启超认为得到史料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用“文字记录以外”的方法,一种是用“文字记录”的方法,其实这也是史料的两种呈现形式。就中学史料教学而言,所要解决的问题多是直线型的问题,以分析事件因果、背景、影响、人物关系和名词概念为主,也就是说,收集史料不是特别难的事情,但是鉴别这些史料才是难事。“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辨伪,是谓鉴别。”(8)接下来就是对史料经行分析,在上文问题发现后,对于什么是“正统”的解答,学生可以先在互联网使用谷歌搜索“正统”,先大范围的了解这个词汇,关于正统的说法也有好几种,哪一种是书中所提到的正统呢?如果教师建议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学生去读韩愈的《原道》,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尧舜禹的意义和作者对佛、道的态度,必然有助于学生对正统的理解。
而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分析史料的过程则相对复杂。首先要鉴别史料的有效性,再着重分析史料与所要解决问题的契合度,从不同的史料中汲取信息,然后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获得全面的信息;如果史料相互之间出现矛盾,那就需要继续收集分析史料,再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论述或者阐述一个自己通过思考论证的结论。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问题能得以较好的解决,却是体现个人能动性的过程。无疑,分析史料的过程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好时机,学生从中也能感觉到自己脑细胞的速度。
(三)自撰成果
历史既非科学,也非文学,但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学的叙述。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历史无法给现世呈现一个放之四海皆认可的定论,因为过去的一切无法全面地复制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都经过时空的沙漏,有的失去的色,有的失去了香,需要自己的体会;同时,我们看到的历史,也经过了前人的修补,有的增加了味,有的增加了形,也是需要自己的辨别。那么真正的历史就是个人沿着历史性的方向,不断的重构一个趋向真实的历史。历史的常态是一种历史性的重构,这是一种动态,因时,因人,因事而不同,其中个人的主观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不能夸大历史的主观性而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对于一个要发挥主观去认知的客观历史,不可不谓客观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失去这个目的,历史就会走向唯心主义的泥潭。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好方法,就是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经过分析史料和思考后,沿着历史性的方向重构一段历史,最后组织语言和观点撰写自己探究得到的历史,那么这个成果也是一段史料。但是这个让学生参与重构历史的伟大活动,却是史料教学关键目的。在过去,学生学习历史,多只是旁观者的角度人云亦云;其实,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记录者和研究者,历史的话语权在每个人手中,而学生经历这样重构历史的过程,不但能够体会史识、史德、史才的重要性,同时,在撰写成果的时候,更能端正对待历史的态度。
(四)开放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多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出发,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在过去,评价范围仅限于试卷、作业和日常行为操守,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史料教学中,必须运用开放的评价方式,全面细微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情况和认知水平。在分析问题和成果自撰的阶段,运用过程性评价,给处于茫然中的学生以明确的指导,能提高学生收集、鉴别史料的效率,有利于思路的清晰和问题的明朗,最终学生尝试用文字组织史料进行论述。最后,再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结果性评价,需要作为评价标准的项目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史料的有效性,收集的范围,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兴趣的维持,对历史的感悟等。这样的评价不是用一个分数去说明学生的成绩优劣,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自己和历史的距离是怎样的。
史料教学是一种运用史料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对实现三维目标有重要意义,能培养师生的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素养和更高级更敏锐的历史思维,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趋势。
注释:
1:晋松,史料解析题与高中文科复习课的史料教学[z].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78页.3: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第3页。4: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第38页.5:张连生,重新审视“史料"的定义问题[J],历史学研究新发现,河北学刊,2007年2期。6:陈志刚,也谈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与李惠军老师商榷[z]。7:杨钦芬,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整合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7期。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z],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9页,2006。
第三篇:历史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读书心得
史料证据是构成历史的材料,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掌握史料。史料也是历史教学必备条件。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没有空论,就必须从史料证据出发。
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可以说,几乎每一节历史课,都会有史料教学的环节。近几年来的中考命题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史料分析题几乎可以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在平时的历史测试中史料分析题还是占据半壁江山的位置。
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怎样能更好的利用史料进行教学呢?在没有开展小课题研究之前,说实话自己连“什么是史料?史料的分类?史料选择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概念都很模糊,更别提在课堂中进行史料教学了。为了课题研究的进行,也为了切实掌握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我在网上购买了何成刚著的《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并且认真研读,整理读书笔记,这本书无疑给了我最专业的指导。大量史料和案例篇的呈现,尤其是提供了大量的史料教学实践的策略和方法,使我在课堂上的史料教学有法可依。
书中按照史料的选取、案例、辨析、借鉴几个层次,告诉我们该如何去选取和使用史料。如在“案例篇”中,每一个史料的选取都会配上史料运用解析,介绍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方法选取史料、为什么会选取这段史料,这则史料能够说明什么。使我们在阅读时能够直观了解到怎样选择史料并而有效的使用史料。
在阅读本书时我看到了大量的从未接触过的史料,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中,这些史料被运用的更加淋漓尽致。在赞叹专家们的巧妙教学构思之余,也在反省自己对史料掌握的有限:本身专业知识底子薄,理论水平较低,思想相对僵化,平时又不能自觉阅读专业书籍充电,怎么能胜任历史课上的史料教学?
那么到哪里去寻找史料?本书的编者不仅给我们提供大量的珍贵教学史料,而且还交给了方法。如:充分运用教科书已有的史料、从历史专业著作中查找资料、从历史专业论文中寻找资料、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史料、从高考试题中撷取史料、从我们的生活中选取史料等。面对这些史料,我们应该如何选取呢?怎样才能把它们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中呢?本书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如: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史料、对史料的摘引与转述、选择大众化史料、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学生要使用不同形式的史料。这些专业具体的指导让我明确了怎样寻找史料并选取史料,有助于在历史课堂开展有效的史料教学。
课堂案例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抓手,本书设置了“案例篇”,给了读者10个案例,选取教材中的内容,演示运用史料进行教学呈现出的特点,分别为突破思维惯性、史料的多元理解、还原与探究、综合探究、以人物为导向、史料的韵味、解读电影史料为主的教学设计、史料中的人、史料的对话、历史漫画为主的设计,通过分类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这类教材内容如何处理,尤其在每个案例都还偏重设计了“备课思路”,有利于了解设计者设计这一节课最初的想法是什么,想让学生得到什么内容,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案例的结尾还设计了“教学反思”,给了我们一线老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并运用史料的操作方法。便于我们去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运用。
如何走进新课程,如何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读了《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一书,我充分了解了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领会了历史课堂怎样使用史料才能使课堂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使我们的历史课堂科学、高效。我从理念到行动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在我校开展的阳光课堂达标课上,我就充分挖掘史料,发挥史料教学的功能。如在讲授《科举制度的创立》一课时先引用王定保在《唐摭言·述进士上》记述: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接着引用唐朝赵嘏的话:“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来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控制人才,从而巩固其封建统治。最后再通过一段材料引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这段材料非常容易理解,我让大家齐读材料,一起来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选官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史料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去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现象本质的挖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我采取的史料教学的课堂也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认可,认为这样的课才有历史味。当然顺利达标,通过了课堂验收。
通过学习史料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我确实逐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史料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研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第四篇:巧用史料教学
巧用史料教学,活化历史课堂
阅读历史材料,从史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要重视史料运用,巧用史料教学。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利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堂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五篇:中学历史教学与史料牵手而行
中学历史教学与史料牵手而行
张华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摘要] 伴随着中学历史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之一。如何通过史料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如何选择和运用史料,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历史思维能力,目前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关键词] 史料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探究、去还原真实的历史,如何形成基本的研究方法,都离不开教师提供大量的史料。如果说线索是历史教学的骨架,那么史料就是历史教学的血肉。史料不仅是历史研究中基本的要素和工具,可以说史料与中学历史教学息息相关。
一、史料、史料分类与史料教学
史料是指构成历史的材料,可以为研究历史和讨论历史提供有根据的东西。它是构成人类历史的宝贵素材,其蕴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宝贵和丰富的遗产。史料的形式和分类相当广泛,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某事物是否能成为史料,一般必须由史学专家根据其专业的知识进行判定。
史料有很多种分类方法,较常见分类方法有按照史料的原始程度和史料的呈现形式两种。第一种是按照原始程度分,可分为原始史料(即第一手资料)和二手史料,一般说来前者为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历史事件的文物和当事人直接记录的时事,真实性要比后者强一些;后者为由后人转述、探讨、研究和重新解释。其实大多时候是很难分清原始史料和是二手史料,如口述史,虽说是记述同时代的历史事情,但很多未必是亲眼目睹的,真实性也有待进一步考证。第二种是按照呈现形式分,可分为文字和非文字资料。前者如史书、地方志、户籍资料、学术作品、报刊杂志等,后者如绘画、壁画、刺绣等文物古迹、各种实物、音像资料等。
历史学是一门注重材料的科学,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石和特色,是落实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重要教学载体。[1]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认真阅读、理解、思考,使学生自主的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学会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懂得如何公正并且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时学生通过史料学习的过程,这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和独立的个人思维品质。[2]史料教学,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走进历史,与历史亲切对话,享受历史课堂特有的学习乐趣,捕捉躲藏在历史故事背后真正的道理。
二、史料教学的价值
在历史课堂上,不提供史料、情景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3]历史现象的过去性、复杂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恢复历史本来的面貌。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有哪些价值呢?
(1)史料与中学历史课堂有机结合,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料是师生了解过去历史,建立相关历史知识的途径。只有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学好历史。胡适曾强调“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实事求是,客观是历史教学也是历史课堂的最低底线。在评价各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应该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杜绝“从现在出发的主观臆断”,[4]避免“只从今天的形式和价值观来裁判过去”。因此,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2)回归历史学科的特性,体现“史味”和“史魂”。
既然是历史课,那么就不能上成政治课、语文课,历史课堂就要有历史课堂的味道。那么什么是历史课堂的“味道”呢?
1、史味:通过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得出相关结论。阅读史料,就是要将学生引进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对过去的历史能够做到“同情之理解”,“设身处地去想象”。思考的过程就是要培养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培养和提升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2、史魂:历史学科是主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历史学科应该承担起社会教化的功能,否则历史课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特性。这里要澄清的是,历史课的灵魂问题不是简单地给谁唱赞歌;歌颂谁的伟大和神圣。而是使中学生通过对大量史料的阅读,进一步增强对世界、对国家、对民族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将来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3)史料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历史领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史料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分析鉴别史料,获得有用的相关历史信息;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历史、发现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思考历史、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或许这种判断或见解与别人有着悬殊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亲自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活学历史,同时也学活历史。
三、史料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获得了史料之后,如何对所拥有的史料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史料教学坚持课本材料优先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引用的史料丰富多彩,有图片、文字、表格、视频、音频、电影等,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用了大量的视频、电影,而忽视了课本提供的史料。教材中的史料和其它史料相比,不仅有正规的出处和详细的说明,还经过严格的审查,对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有直接的帮助,所以应得到重视。(2)史料教学选用史料要谨慎
由于中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在史料选取时要谨慎。如古代史史料中会出现大量文言文,而繁体字、生僻字在文言文中又频繁出现;世界史史料则由于文化背景知识大相径庭以及翻译习惯问题,中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较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将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其中,在教学环节中谨慎选择史料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中所引用史料不在于量大,而是要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和思考,并且充分消化所学知识。(3)史料教学无一成不变的结论
历史教学是根据史料所提供的“证据”来构成学生对过去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推理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学习历史时要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任何历史陈述、推测、观点和猜想只要论证合理,推断符合逻辑,其结论就可以被认可。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才可以在史料的探究和发现中大胆想象和推测,合理运用推理论证的程序,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见解,完成对史料的解读和历史的学习,真正提升历史的认识水平。(4)史料教学要有良好的辅助支持
为将学生置于史料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准备探究性活动的辅助部分使之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辅相成。“探究性活动的辅助部分包括教师、信息资源、先进技术。”[5]为保证史料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加强对史料教学的研究,提升自身素质,启迪学生会自主学习。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流利的交流,是当今世界最看重的能力。”[6]毫无疑问,在以多样性和多变性为显著特征的现代社会中,这些宝贵的思维品质是一个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
参考文献
[1]何成刚等著: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陈晓斌:基于史料运用的中学历史教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
[3]丁贤勇、陶水木: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4]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5]钟启泉、李其龙: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6]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