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品论文]思想品德课中的游戏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活动和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 游戏,儿童的机体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情感在游戏得到满足,智力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中,适当采用游戏教学,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游戏教学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好形式 游戏教学是教师融合了特定教学内容于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教学,它可以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轻 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若是在课堂 上采用了游戏教学,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 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注意集中,全神贯注,很快认定目标,进行反馈,并产 生感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创造性,产生最高程度的快乐体验,使自我教育得以实现。因此,它能较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天性,又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无疑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一条捷径。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游戏的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游戏按游戏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扮角色游戏 扮角色游戏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情感,让学生带着感情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 德认识。游戏时根据课本中提供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一些学生担任角色,并出场表演。例如,第四册“综合练习”中练习二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大意是:狡猾的狐狸设圈套欺骗小松鼠、小白 兔、小刺猬,想吃掉他们。小白兔、小松鼠没有警惕性,上了狐狸的当。小刺猬机警,不但没有上当受骗,而 且还设法救出自己的伙伴。进行扮角色游戏时,让六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小刺猬、小白兔、小松鼠、兔妈 妈和松鼠妈妈,戴着头饰上台表演,同时录音机里播放“大森林”的音乐。[!--empirenews.page--]
(二)表演游戏 诗歌和歌曲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活泼课堂气氛。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还须 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表演游戏是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歌曲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诵边唱边 表演。例如,第一册第一课《我上学了》。让同学们边唱边表演《上学歌》。(附图 {图})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的形成起催化作用。
(三)竞赛游戏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通过行可以扩大、加强和提高认识,增强感情,锻炼意志。在课堂上要多为学生创 造表现道德行为的机会。小学生好胜心强,竞赛游戏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把认识转化为行 动,逐步做到知行统一。但游戏时,必须讲清竞赛内容、规则,分组进行竞赛。例如,第四册第二课“团结起来力量大”,可以进行“拔河比赛”游戏。把参赛者平均分为两大组,分别 站在中线的两侧,听哨音拿绳,再听哨音用力拔,以大绳中间的红绳过对方线为胜。
(四)找朋友游戏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玩“找朋友游戏”,可以开展“红花找朋友”活动,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可 以把较难记忆的内容通过“找朋友游戏”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在做“找朋友游戏”时,让小朋友戴小 红花头饰,找做得对的小朋友做朋友,并说明为什么找她(他)。例如,第一册第四课《遵守课堂纪律》课后练习一。老师问:“小红花,你找谁做朋友?” 一个头戴小红花的小朋友指图上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说:“我找她做朋友,因为她上课遵守课堂纪律。” [!--empirenews.page--] 老师再问另一个扮演小红花的小朋友:“小红花,你找谁做朋友?” 另一朵小红花指图说:“我找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做朋友。因为他也遵守课堂纪律。”
(五)谜语游戏 小学生喜欢猜谜语,通过谜语游戏“什么好,什么不好”,可以培养学生对道德标准和道德概念的认识。游戏时,请几个同学根据书后练习表演好孩子和坏孩子,下面的同学看到好孩子就鼓掌。如果是坏孩子,就一 起说:“坏!” 例如,第一册第十课《爱清洁讲卫生》课后练习二。老师说:“现在请你们猜谜语。我请两个同学表演好孩子和坏孩子,如果你们看出好孩子就鼓掌,如果认 为是坏孩子,就一起说‘坏!’” ××拿着牙刷、茶杯上台刷牙。同学们鼓掌。××流鼻涕了,他用袖子擦。同学们齐声说:“坏!”
三、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做好游戏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1、教师的准备 游戏一旦与教学联系起来,游戏的创造者、组织者、领导者便更多的是教师而不是儿童。游戏教学要使学 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关键是使学生在游戏中的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能高度巧妙地统一。要完成它,教师 不但需熟悉儿童游戏的理论,了解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及兴趣爱好,掌握教材内容与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将教材内容真正溶化在游戏活动中,要抓好游戏设计这一环。
2、学生的准备 学生理解并掌握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是游戏进行的前提。因此,学生在游戏活动开始前,要从教师讲授或演 示中明确目的要求,知道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树立自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和主动的姿态准备参加游戏。[!--empirenews.page--]
3、游戏材料的准备 游戏大都需要游戏材料,包括游戏道具和场地,这都需要课前准备好,游戏道具可利用已有的教学工具,也可自己动手制作。教师还可准备一些象征性的奖品,如纸剪的小红花、五角星、小红旗等。教师还应根据游 戏要求安排好相应的场地。
(二)钻研教材,提高游戏教学的效益。思想品德课一般都可采用游戏教学,但并不是用了游戏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 钻研教材,注意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决定是否进行游戏教学,切不可生搬硬套,为用而用,否 则会令人产生蛇足之感。
(三)选择游戏活动的适当时机 游戏活动大都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按顺序预先计划好的,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来选择时机,以确定放在一 节课的哪个环节才能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1、在上课开始时。通过游戏导课,可以使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振奋精神,迅 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在教学过程中。这个时候适当安排一些教学游戏活动可强化教学节奏,活跃气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 理解,消除学生疲劳,并提高下半节课的效益。
3、在下课前。此时的游戏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使之期待下节课的到来。总之,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上适当开展一些游戏教学对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 认识和行为,陶冶儿童的社会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游戏教学论文(推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事物注意的时间短。但是他们都喜欢做游戏,如何在思品课中开展游戏教学呢?
一、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上课之前要准备好做游戏的材料,也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如在上《秋季运动会》一课时,教师要准备好跳绳、毽子等器材。
二、思品课中的游戏分类。
1、表演游戏
在上《秋天的传统节日》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边唱边表演月饼歌:“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一块月饼一片情。”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的形成起催化作用。
2、竞赛游戏
小学生好胜心强,在竞赛游戏中,要让学生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教师首先要讲清竞赛的内容、要求、规则。例如,教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一课时,可以进行拔河比赛游戏,把参赛者平均分成两大组,分别站在中线的两侧,听哨音拿绳,再听哨音用来拔,以大绳中间的红绳过对方线为胜。
3、扮角色游戏
扮角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有感情的扮演角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游戏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书本上提供的内容,展开想象,创设情境,提供给他们表演的机会。例如,《我喜爱的动植物》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你见过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景吗?你有什么体会?学生通过讨论,设计了一个童话故事,大意是:小白兔放学回家,发现妈妈生病了,它急忙找来森林里面的小灰兔、长颈鹿、松鼠,一起把病重的妈妈抬到熊医生的诊所里,经过熊医生的精心治疗,兔妈妈的病好了。进行角色扮演时,让小朋友们分别扮演小白兔、小灰兔、兔妈妈、长颈鹿、松鼠、熊医生,同时录音机里播放优美的音乐。
三、思品课中开展游戏活动的时间
1、在上课的开始,可以用游戏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2、在上课的中间,开展游戏教学。这时的学生有点累,通过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3、在一节课的末尾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期待着下次课的到来。
总之,我认为在小学思品课中开展游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行为,陶冶儿童的社会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表演
“表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魅力
安徽省怀宁县月山镇初级中学 沈成群
706班教室里。
吴先锋同学放学回家,推开门,“哇,天啦”一股刺鼻的煤气味(喷洒了花露水代替)迎面袭来,吴先锋立刻捂住鼻子,突然吃惊地发现爷爷奶奶(学生扮演)躺在地上没有意识。他立刻意识到爷爷奶奶中了煤气毒。随之他伏身进入房间 ,立即关掉煤气罐,打开门窗 ,并迅速将病人脱离现场 ,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接着解除病人衣扣。他用手试探了一下,病人呼吸和心跳存在 ,但处于昏迷状态 ,于是他让病人取侧卧位 ,以防发生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肺部感染 ,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一会儿120急救车赶到,爷爷奶奶被送往医院治疗。爷爷奶奶得救了,吴先锋成功了!“哗哗„„”同学们鼓掌表示祝贺。
这是一堂思想政治课同学们即兴表演的一个场面。当我上到七年级思想政治下册第七单元第三小节“自我保护”时,我就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一小节在本单元乃致本册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讲述了我们青少年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该怎样保护自己和别人。如果仅靠老师讲述,同学们的记忆是不深刻的,有的同学甚至可能“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但真的遇到突发事件,有些同学可能会心慌意乱,最终导致不良的后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呢?表演!只有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一次模拟地事件,遇事才会果断处理。于是就有了开篇的这一幕。短剧表演结束后,再来与同学们讨论“自我保护”这一话题,就显得轻松、热烈地多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的是教师的“灌”,课上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学生大都不喜欢上政治课”的哀叹。政治教师应该会认识到: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枯燥地、无味地、被动地、无生气地。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教法、研究教材,从而才能总结和归纳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打破被动地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进来,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起来。表演就是一种好的方法,在教学中有着可行性。以下是我对表演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反思与总结。
第一,表演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敢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没有兴趣,教学就会变得被动,教学效果也就不能圆满达到,更何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
第二,表演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我认为,人人都有表演的天才,人人都有表演的欲望。做为青少年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政治教师要把握这一点,要更好地利用这一点。学生可望展现自我,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一个平台呢?何况在这个平台之上学生们能学到的知识远远要超出教材的范畴。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表演能使学生的个性与才智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在编剧本、演剧本的过程中,自己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展示,同时学生的组织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等都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这符合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
第四,表演能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和谐。表演的次数多了,课堂上就会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才会把课堂当作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情投入,真情表演。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谐的政
治课堂。
第五,表演的节目不宜过长。一节课只有45分钟,因此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安排一个节目表演,可适当放宽,我认为8分钟足矣,如果是两个节目,每个可安排2-5分钟,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而定。节目不宜过多,也不宜过长,否则长期下来,不仅学不好政治,甚至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
第六,一个节目表演完之后要及时让学生发表感言,发表看法。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较好的启发,提高认识。切不可一笑了之,那样就有背于表演的初衷。好的教学情境不能糟蹋了。时间有限,再回则难矣!
第七,表演的主题要紧扣学习目标。一个表演节目如果脱离学习目标,也就失去了表演的意义,那么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政治课就会变为小品艺术课。这一点很重要。例如: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师生情谊”时,我要求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若干采访小组,小组成员事先设计好采访问题,然后去访问自己喜欢的老师,甚至是是学校领导,同时做了规定:别的小组已采访过的老师,其它小组不可再去采访。采访完之后写一篇老师传记,最后由采访组推选一位同学扮演该老师上台自我介绍。有个采访组在课堂上就与我预定了。采访时他们设计的问题很是不错的。如:老师,你在初中读书时,遇到过学习上的挫折吗?你是怎么战胜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借此机会正好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后来表演时,该组何山东同学竟能模仿我的神态与举止,侃侃而谈。我和同学们都开怀地笑了。师生关系更进了一步。学习目标顺利实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以及课改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这一主体,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培育主体,努力实践让主体“动”起来 的现代教学理念。这里的“动”是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手脑并用,乃至动全身,让学生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在“动”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充满人性化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那么,怎么动?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演自己、演他人、演生活、演社会、演教材剧等等,从而能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激起他们对思想政治学科学习的兴趣及对政治课的喜爱。
学生是否喜欢上这样的课呢?一天,政治课上,我做了一个民意调查。我问道:“同学们,大家喜不喜欢政治老师的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喜欢。”100%的举手率呀!要知道这种情况只有在问“大家希不希望这节课上体育课呀?”才会出现。
我又问:“大家喜不喜欢上政治课呀?” “喜欢。”同时又是“呼啦”地一声100%的举手率。此时我的表情,用学生的话来讲“老师,你今天真是春风得意呀!”确实我是很高兴的,能有100%的认同率,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梦寐以求的事。事后我想想:是不是学生为了照顾我的面子才这么说的呢!随后我找了一些同学谈心,否定了我的想法。
班长程娜娜说:“老师,同学们上你的课都很有精神,没有人打磕睡。其它课就不一样了。”
陈红笑着说:“老师,以前我的胆子很小,都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但现在我都敢表演了,我喜欢上政治课。”
如果某一节政治课不上新内容,要求学生自习,看看书,很多同学竟表现不满的情绪,要求我上课。看得出学生是真的喜欢上思想政治课。
由此可见,将讲台变为舞台,将教师一个人呆板地说教变为众多的学生的参与表演,有着无穷地魅力的。它能激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对思想政治课的喜爱,对思想政治课的需要。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老师还担心什么呢!可见它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收到积极地效果,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学生喜欢这种方法,我们做为政治教师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们呢!要知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第四篇:小学思品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小学思品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39-01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活动和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儿童的机体在游戏中得到锻炼,情感在游戏得到满足,智力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教学,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游戏教学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好形式
游戏教学是教师融合了特定教学内容于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教学,它可以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若是在课堂上采用了游戏教学,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注意集中,全神贯注,很快认定目标,进行反馈,并产生感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创造性,产生最高程度的快乐体验,使自我教育得以实现。因此,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无疑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一条捷径。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游戏的分类
思想品德课教学游戏按游戏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扮角色游戏。扮角色游戏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可激发情感,让学生带着感情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根据课本中提供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一些学生担任角色,并出场表演。例如,第四册“综合练习”中练习二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大意是:狡猾的狐狸设圈套欺骗小松鼠、小白兔、小刺猬,想吃掉他们。小白兔、小松鼠没有警惕性,上了狐狸的当。小刺猬机警,不但没有上当受骗,而且还设法救出自己的伙伴。进行扮角色游戏时,让六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小刺猬、小白兔、小松鼠、兔妈妈和松鼠妈妈,戴着头饰上台表演,同时录音机里播放“大森林”的音乐。
2、表演游戏。诗歌和歌曲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活泼课堂气氛。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还须有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表演游戏是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歌曲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诵边唱边表演。例如,第一册第一课《我上学了》,让同学们边唱边表演《上学歌》。表演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的形成起催化作用。
3、竞赛游戏。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通过行可以扩大、加强和提高认识,增强感情,锻炼意志。在课堂上要多为学生创造表现道德行为的机会。小学生好胜心强,竞赛游戏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把认识转化为行动,逐步做到知行统一。但游戏时,必须讲清竞赛内容、规则,分组进行竞赛。例如,第四册第二课“团结起来力量大”,可以进行“拔河比赛”游戏。把参赛者平均分为两大组,分别站在中线的两侧,听哨音拿绳,再听哨音用力拔,以大绳中间的红绳过对方线为胜。
4、找朋友游戏。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玩“找朋友游戏”,可以开展“红花找朋友”活动,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可以把较难记忆的内容通过“找朋友游戏”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在做“找朋友游戏”时,让小朋友戴小 红花头饰,找做得对的小朋友做朋友,并说明为什么找她(他)。例如,第一册第四课《遵守课堂纪律》课后练习一。
老师问:“小红花,你找谁做朋友?”
一个头戴小红花的小朋友指图上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说:“我找她做朋友,因为她上课遵守课堂纪律。”
老师再问另一个扮演小红花的小朋友:“小红花,你找谁做朋友?”
另一朵小红花指图说:“我找穿蓝衣服的小男孩做朋友。因为他也遵守课堂纪律。”
5、谜语游戏。小学生喜欢猜谜语,通过谜语游戏“什么好,什么不好”,可以培养学生对道德标准和道德概念的认识。游戏时,请几个同学根据书后练习表演好孩子和坏孩子,下面的同学看到好孩子就鼓掌。如果是坏孩子,就一起说:“坏!”如:第一册第十课《爱清洁讲卫生》课后练习二。老师说:“现在请你们猜谜语。我请两个同学表演好孩子和坏孩子,如果你们看出好孩子就鼓掌,如果认 为是坏孩子,就一起说‘坏!’”
××拿着牙刷、茶杯上台刷牙。同学们鼓掌。
××流鼻涕了,他用袖子擦。同学们齐声说:“坏!”
三、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游戏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1)教师的准备。游戏教学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关键是使学生在游戏中的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能高度巧妙地统一。要完成它,教师不但需熟悉儿童游戏的理论,了解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及兴趣爱好,掌握教材内容与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将教材内容真正溶化在游戏活动中,要抓好游戏设计这一环。
(2)学生的准备。学生理解并掌握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是游戏进行的前提。因此,学生在游戏活动开始前,要从教师讲授或演示中明确目的要求,知道游戏的玩法与规则,树立自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和主动的姿态准备参加游戏。
(3)游戏材料的准备。游戏大都需要游戏材料,包括游戏道具和场地,这都需要课前准备好,游戏道具可利用已有的教学工具,也可自己动手制作。教师还可准备一些象征性的奖品,如纸剪的小红花、五角星、小红旗等。教师还应根据游戏要求安排好相应的场地。
2、钻研教材,提高游戏教学的效益
思想品德课一般都可采用游戏教学,但并不是用了游戏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注意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决定是否进行游戏教学,切不可生搬硬套,为用而用,否则会令人产生蛇足之感。
3、选择游戏活动的适当时机
游戏活动大都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按顺序预先计划好的,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来选择时机,以确定放在一节课的哪个环节才能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1)在上课开始时。通过游戏导课,可以使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振奋精神,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在教学过程中。这个时候适当安排一些教学游戏活动可强化教?W节奏,活跃气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除学生疲劳,并提高下半节课的效益。
(3)在下课前。此时的游戏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使之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总之,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上适当开展一些游戏教学对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行为,陶冶儿童的社会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思品论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思品论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培
养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它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呢?
一、在提高道德认识中,进行自我教育 道德认知因素中的品德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是进行道德认识活动的重要因素,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思想品
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借助于道德认知因素,对教材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进行理解、体会和认识,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对其加工、内化,从而有效地学习与掌握蕴含其中的道德概念、道德观点。与这个过程相适应,学生将形成对社会道德需要、道德榜样自主自觉的追求,自我要达到的、所期望的新的道德水平,与原有助道德水平之间也将发生矛盾。这个矛盾的自我解决,促使学生把社会道德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自我教育能力能相应得到提高。例如,有位教师在教《遵守公共秩序》这课时,先让学生一边听录音故事(课文内容)一边看幻灯片(课文插图),使生动形象的画面,伴着三 个伟人感人的小故事,把学生带入一种富有立体感的道德氛围之中。学生认真听,注意看,仔细体会,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问学生:“列宁、毛主席、周总理他们是领袖,这三位伟人是怎样
模范地遵守公共秩序的呢?”老师再让学生看幻灯片,引导他们发言。教师接着问:从三个伟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我们的伟大领袖地位那么高,工作那么忙,在公共场所部能遵守公共秩序不搞特殊化,他们真是人民的好领袖,我们小学生要向他们学习,遵守公共秩序。”另一个学生说:“遵守公共秩序是一种文明行为,是道德尚尚的表现。三个伟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我们也要做道德高尚的人。”教师高兴地说:“对,遵守公共秩序是一种文明行为。是道德高尚的表现,如果人人都遵守公共秩序,我们的国家会怎么样呢?”大家争着发育:“大家都会心情舒畅。”“社会风气会越来越好!”“大家都讲文明了,我们的改革开放就会搞得更好!” 这样,学生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理解并体会“遵守公共秩序”的道德观点,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明理的过程中进行了自我教育。
二、在培养道德情感中,激励自我教育
道德情感,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人们的言行、事件时产生的一种情感。它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是从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允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果运用得当,则能促使学生的情感产生波动。当他们对其中的道德榜样具有好感,发生热爱时,道德原则和要求便触发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他们会从内心渴望仿道德榜样,进行自我激励。例如,有位教师在教《个人服从集体》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搞清摆在小余叔叔面前的矛盾是什么,是争个人的好名次还是争集体的冠军? 接着,老师提问: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小余叔叔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想?在行动上他又是怎么做的?小余叔叔为集体而想,为集体而做,牺牲个人的利益,说明了什么?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小余叔叔把集
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自觉地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所以才保证了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夺得团体冠军”。老师接着问:从小余叔叔“个人服从集体”的事迹中,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应向小余叔叔学习什么?学生道德感情的闸门打开了,一个个争着发言,发言中同学们都表达了对余叔叔的尊敬和热爱的感情,也激发了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情感。这堂课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而且强化了道德情感的深刻性。从而激励学生自我教育,使道德要求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和愿意去做的具体行动。
三、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 小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自我意识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催化与调控作用。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但发展不够充分和成熟,需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指导道德行为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是行之有效的,如教了《劳动不分贵贱》,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刚对小华说:‘我长大了要跟我爸爸一样,当一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的工作既不累又干净,坐在实验室上班多舒服呀!’小华说:‘你这是什么思想,我们长大了要当农民,劳动不分贵贱嘛!’”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言热烈。通过讨论、辨析,大家认为小刚有远大的理想是对的,但认识不明确,工程师的工作是脑力劳动,为四化建设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并不是像小刚说的那样很舒服。工程师从事的工作和别的工作一样,都是杜会的需要是分工的不同,并不高人一等。小刚的理想如果不能实现,他应该服从祖国的分配,到需要他的岗位上去工作。小华也不对,他不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起来,如果大家都去当农民,那谁去当工程师、科学家、艺术家、外交家呢?四化建设需要各种
劳动,各行各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当农民光荣,当工程师、科学家也同样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这样的辨析讨论,就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它可使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评价中,逐步用自身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去限制克服消极因素,自我教育意识自然会得到强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