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德育功能论文
浅谈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课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然而,从与学生的平时接触和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总体反映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与理论期望值之间尚有较大差距,学校德育对学生心灵的渗透力仍相当不够,一部分学生抱怨思想品德课空洞,出现只为应付考试而无奈学习的消极心态。这种现象不利于学校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人才。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优化思想品德课课堂的德育功能,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优化课堂情境,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优化课堂情境是指教育者精心设置一定的精神境界,以境生情,情助明理,以利于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它包括优化师生心境、精神体验、情绪状态以及师生间的彼此关系等。道德教育从理论上讲是一种刚性教育,它具有的抽象性和严肃性,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屏障,从而降低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情绪场的创设,从而让理性的道德教育在情感的氛围中展开,能使之发生审美变形,从而转变成为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获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例如我在上《悦纳你自己》时,先给学生讲一事例:有三个女孩她们为自己的身高烦恼,第一个1米56——太矮;第二个1米66——不上不下;第三个1米76——太高。我要求学生把故事接下去,如何帮助三个女孩化解忧愁并快乐生活?学生的兴趣一下被吸引过来,各出点子,最终一致归纳出:1米56的女孩小巧玲珑——可爱;1米66的女孩高低适中——正好;1米76的女孩模特身高——棒!在学生兴奋的情绪中,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习知识点并结合实际,认识到“我”是独一无二的,有什么理由不快快乐乐地接受自己,欣赏自己呢?再如在上《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一课时,向学生讲述《天亮了》这首歌的素材创作背景,并同时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经营者不依法经营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危害,使学生明白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及作为消费者理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课堂情境的优化,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起他们强烈的喜、怒、哀、乐情感,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产生极大的积极倾向性,达到寓教育于情感的激励、陶冶之中。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视觉和听觉所起的作用最大。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学习时的注意力是:视觉最佳,听觉次之,视听结合记忆力最强。因此,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转变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陈旧教学模式,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德育的实
效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内在动力。多媒体教学的恰当使用,可以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比较直观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由直观形象概括出抽象的结论。
如:我在上初三年知识点:“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时,先组织学生观看事先准备好的录像片《神州吟》第四集《漫长的跑道》的视频,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四十年来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由于录像的巨大震撼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自强意识,同学们带着尚未平息的感情波澜急于抒发各自的情怀,在耳濡目染中,净化了心灵,接受了教育。然后再看第五集《不平衡的舞台》的相关视频,使学生看到了广大山区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在学生看完视频的基础上,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的基本轮廓。老师再将教材的观点以幻灯形式投影出来,这样,学生就较容易理解、掌握这些观点,思想教育性也渗透在里面,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单调形式,增强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因而,使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兴趣,注意力较为集中,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概念和观点,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展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思想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而开展第二课活动不但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比较常见的学生自我教育形式;二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社会教育形式。
学生自我教育,是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一是结合国内重大时事及本地时事开展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泉州闽台缘博物馆,深刻体会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祖、同根共源的血脉联系,认识维护祖国统一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而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面,组织知识抢答比赛,使学生深刻认识“八荣八耻”的内容及精神;在我国某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期间,组织表爱心赈灾活动,开展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等等。二是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活动。如针对学生浪费严重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习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针对学生学习劲头不足,消费过高的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我如何渡过中学时代”演讲比赛等等。
“请进来,走出去”,这是一种运用社会力量来启发、教育学生。一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作专题讲座。如为了加强法制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学校邀请了公安部门、教容所等有关人员作“现身说法”专题报告,引起学生的强烈震撼,在此基础上,再加强《法不可为》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小错不断,必成大错”的深刻内涵。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产生了纯粹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而其中的德育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二走出去,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问题,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工厂参观、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写出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然后在班级开展辩论会,融课文知识于其中。通过辩论,不仅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加深课本知识的同时,针对实事进行探索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主张。辩论结束后,我建议同学们将刚才的发言加以整理,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整理后反映给有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改变了政治课纯理论、与实际无关的看法。学生学有所用,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可信度,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我们的思路还不够广,办法还不很多,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第二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德育功能的几点策略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德育功能的几点策略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课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初中学生来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摆在政治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本文就是针对如何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一课题作出简单分析。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主载体德育功能合作教育
长期以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比较注意狠抓双基,重视科学知识的整体性,强调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逻辑顺序渐进,但对于确立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道德品质、发展能力等方面比较忽视,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其实质就在于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属性,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而且还忽略了其他的教育途径的作用,如班、团、队的组织活动、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家庭的教育活动等,这在事实上而不是主观上把思想品德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这种状况严重淡化和消弱了思想品德课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想就如何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体会:
一、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才能胜任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他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要认真专研教材大纲、学习《课标》要求,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行为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努力使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讲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河山壮丽、历史文化悠久等有关内容时,可采取图片、实物、录音和录像等教学手段,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山大川、一草一木,大力宏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科技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让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从而自觉地树立为建设四化、振兴中华而献身的伟大抱负。
2、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条件。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经商热”、“出国热”和“超前消费”等现象。在教学中,要讲清讲透原理,也要敢于触及现象,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深刻、更生动,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提高说服力,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用举例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弄通理论知识,增强思
想品德课的信度。如学习十六大报告、国内国际的最新建设成就和时事等,材料要“精”,对所掌握的材料要“去粗求精”,尽可能做到完整、典型、精确。内容充实,并非材料越多越好,而是材料要充分有力,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材料要“实”,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实际的东西,要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经验、实际感受的内容来举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内容的起真实感和亲切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说服力。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自我教育形式和社会实践活动。
(1)、学生的自我教育形式很多,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妨围绕学生的思路转,当“导演”,而不当“演员”。可以结合国内重大时事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曾把《疯娘》一文引入教学中,把这篇感人的文章编成戏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我提前两周让同学们去准备,给他们提供与戏剧表演有关的知识和背景材料。在课堂表演中,学生们的思维十分活跃,为充分表现自己的表演天赋和能力,个个精神十足,表情丰富多彩,动作到位,演到悲伤之处,痛哭流涕,情真意切,将《疯娘》所要表达的情感表演得淋漓尽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把握住“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和“个人的道德观”这一主线,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引导和点拨,把学生们的认识逐步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取得自我教育的实效。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走出去”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就中学生而言,是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现象,详细地占有材料,经过分析综合以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的目的。结合初三《社会发展常识和中国国情、国策》的教学,供学生调查的内容就很广泛,如,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口和环境等等。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调查还能解决许多平时在课堂上不易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觉悟。
三、思想品德课还需要教师进行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合作道德为内容的教育。合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合作中进行的。从含义上来说,“合作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人或群体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目的,彼此经过协调而形成的相互帮助、相互依存、相互提携和团结共进的联合行为。”思想品德课进行合作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这种“联合行为”的教育,这种教育有益于德育内容的完善,益于德育功能的强化,有益于德育对象的发展。从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素质来说,主要来自于对他们的合作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合作教育比竞争教育更重要。有人曾提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由重点培养竞争转向重点培养合作的教育”。通过合作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共处、与人合作,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本能。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他们的最基本的素养要求。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品德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构建各种教育途径和教育因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教学机制。形成一个知行统一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灌输的,合作、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有利于实现德育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新格局。[1]
第三篇:初中政治教学论文_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德育功能的几点策略
浅析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德育功能
河北肥乡第三中学
王军祥
内容摘要:思想品德课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初中学生来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摆在政治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本文就是针对如何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一课题作出简单分析。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主载体 德育功能 合作教育
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行素质教育,首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学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课堂教学能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载体”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我想就如何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谈谈自己粗浅的几点体会:
一、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才能胜任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他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养和道德觉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二、要认真专研教材大纲、学习《课标》要求,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行为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寻找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点,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努力使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2、努力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吸引力,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条件。没有吸引力,就没有生命力。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经商热”、“出国热”和“超前消费”等现象。在教学中,要讲清讲透原理,也要敢于触及现象,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使理论知识更具体、更深刻、更生动,从而更具有吸引力。提高说服力,就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用举例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弄通理论知识,增强思想品德课的信度。如学习十六大报告、国内国际的最新建设成就和时事等,材料要“精”,对所掌握的材料要“去粗求精”,尽可能做到完整、典型、精确。材料要“实”,就是要言之有物,要有实际的东西,要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经验、实际感受的内容来举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内容的起真实感和亲切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说服力。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自我教育形式和社会实践活动。
(1)、学生的自我教育形式很多,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妨围绕学生的思路转,当“导演”,而不当“演员”。可以结合国内重大时事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请进来”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走出去”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三、思想品德课还需要教师进行合作教育。合作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以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合作道德为内容的教育。合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合作中进行的。从含义上来说,“合作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人或群体基于某种共同的利益目的,彼此经过协调而形成的相互
[1]帮助、相互依存、相互提携和团结共进的联合行为。”思想品德课进行合作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这种“联合行为”的教育,这种教育有益于德育内容的完善,益于德育功能的强化,有益于德育对象的发展。从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素质来说,主要来自于对他们的合作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合作教育比竞争教育更重要。有人曾提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由重点培养竞争转向重点培养合作的教育”。通过合作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共处、与人合作,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本能。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他们的最基本的素养要求。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品德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构建各种教育途径和教育因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教学机制。形成一个知行统一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灌输的,合作、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有利于实现德育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第四篇: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思想品德课论文
创造优良课堂教学环境之我谈
驿城区胡庙一中
宋祎
一个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环境的作用,应创造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思想品德教师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给学生以自信、让孩子有自尊
教育目标主要体现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自信心。而发现自己的关键在于情感的调控和兴趣的培养,教师通过情感控制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和接受失败,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投入学习活动。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生存方式,尊重学生独有的文化,将学生看作有尊严、动态成长的独立个体。课堂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地方,但学生在这里期望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来自教师的真诚的爱,和在学习中
给予的点滴关怀与支持。对学生要有爱心,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爱,才能消除学生压抑的心理,才能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因为只有爱,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才能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才能使师生之间没有隔阂,情感更为融洽。其次培养学生新奇感,让他们有兴趣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录音等教学辅助用具,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让知识保鲜,学生学起来才更有趣味。对学生的错误理解回答,不要一棒打死,不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要循循善诱。教师要通过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动机来促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识,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减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课堂上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内在需要,能学以致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第三学生要自主学习,激发潜能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中,自主是
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思想品德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细胞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它还受制于自身——一种随机的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现代德国教育家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灵的呼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接受或接纳知识,而是唤醒人深处的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潜能。要建构绿色课堂教学环境,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在课堂上,应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封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更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价值,他们是个性化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看书也会“标新立异”,促使他们在课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寻,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扬,这样合理的评价就不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乐观向上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
最后师生多层面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构建思想品德课堂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创课堂的生命长廊,需要教师从多层面考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更需要教师的悟性、创造性劳动的积累。构建思想品德课堂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让教师满怀激情地有效指引,让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地释放,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是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复生机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本人现就如何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抓情感体验,促道德内化,提高道德素质
情感体验是学生对教育情境中有道德意义的各种事物的内心评价感受。情感体验过程与道德认识过程有效“合成”构成道德内化。这种体验经常与学生的道德观念相联系。当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或已经掌握的道德认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举止时,就会产生一种自觉的、概括的、稳定的情感体验。经过多次证明这种体验、认识是正确的,才能将其内化为观念或形成态度,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那么,通过哪些教学手段来达到内化的目的呢?
1、换位体验。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爱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讲《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可在讲述一个左脚瘫痪的残疾人在街上行走受到一些人嘲笑、戏弄的现象后,让学生换位体验那个残疾人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残疾人走路不方便,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又如,讲《拾金不昧》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回
忆自己丢失东西和别人将失物交给自己时的心情。由心情沉重到心情欢快,两种情感体验,内化了自己的认识,认识到拾金不昧会给失主、给社会带来好处,所以要从小养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2、对比体验。对比体验是将代表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象与代表错误的道德观念的形象随机地进行对比,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去评价,获得评价体验,形成一种道德素质。例如,《爱护花草树木》的教学,在学生懂得应该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后,可设计这样一组对应的幻灯片内容。第一幅:一个小朋友给花坛浇水;一个小朋友在花坛摘花。第二幅:两个小朋友把快要折断的树木加固起来;两个小朋友折树枝做“打仗”游戏。第三幅:几个小朋友在修剪草坪;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踢球。通过这些对比判断,更加深了对爱护花草树木的认识。又如,一位教师在讲《腾飞吧祖国》一课时,通过查资料、搞调查,绘制了三张图表:一是祖国解放前后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对比表;二是改革开放前后农、副、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对比表;三是我国和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对比表。通过列表比较,突出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学生觉得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对比体验,无疑会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3、实践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学完《妈妈的小帮手》一课后,让
学生亲自动手叠被、叠衣服、洗碗、摘菜等,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体验。这样的体验更深刻,维持的时间更长。
二、创设和谐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和谐氛围,可以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促进他们身心素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