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猜猜我是几教案[人教版]
《猜猜我是几》教学设计
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 赖淑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0页“填未知加数”及其相应练习。
【设计理念】
本册是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活而实。“猜”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现实经验,如何能让学生“乐学活用”,我对本节课作以下的设计:
1、捕捉儿童心理,重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获得知识。
3、练习形式多样化,融于生活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体验猜的乐趣。实践多层次的练习,提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通过探索讨论,学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填写。
技能目标: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同伴合作,动手操作,结合各自生活经验,感受身边的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美。
发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教具:主题图片,电脑课件,游戏卡片、头饰。
学具:小棒,水果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趣铺垫。
1、猜牌游戏
师:同学们今天的精神真好,老师想跟你们玩一个猜数的游戏,好吗?(出示两张扑克牌)
师:⑴同学们看,老师手上有两张扑克牌,你能猜猜是几
和几吗?
⑵现在老师加一个条件:两张牌上的数和起来是8,你还能猜猜吗?
⑶如果老师再加一个条件:其中一张的数是2,能猜出另外一张是几吗?
(教学设想:利用与猜数有关的游戏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初步确立了填未知加数的意识为新课作铺垫。)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猜数的问题:“猜猜我是几?”(黑板出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自主操作,合作交流.(学习例1铅笔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智慧爷爷送给我们一个礼物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边说边打开盒子)大家看:里面放的是什么呀?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这个盒子放满了可以放几枝笔?(板书:10)已经放了几枝?(板书:7)再放几支笔就放满10支呢,(板书:())谁能完整地把图的意思说一说?
师:图的意思可以用这样一道算式来表示:7+()=10(板书)这道算式怎么读呢?(带读一次后学生看书70页)
2、动手操作,摆小棒
师:还要放几枝笔就是10枝呢?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请你先摆7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7枝铅笔,再摆几根就是10根呢?(边摆边跟你的同位说说是怎样摆的)
请一个学生在黑板摆铅笔演示,并说说是怎么摆的。再指名2个学生说摆法。
3、同位合作,探讨方法。
师:除了用摆小棒的方法猜出()填几,还有别的方法猜出7+()=10吗?
先跟同位说说小括号填几,你是怎样想的,然后填在书上。
4、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注意及时表扬、评点)
师:你猜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想组成、分成、减法这么多方法来猜出加法算式中的小括号填几。
6、同位分享
师: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请把你的最喜欢用的方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位。好吗?
(教学设想: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的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并着力于学生动手摆,开口说,让学生得出7+()=10中的括号填几。这样把直观感知和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又能启发孩子们的思维。)
7、尝试练习:课本70页做一做第1题
师:秋天到了,学校组织秋游活动,要提前准备些什么呢?想知道班里的同学准备的情况吗?请看:(课件出示)
同学准备了什么?还差多少就放满呢?你能猜出小括号填几吗。
(二)、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学习例2小旗图)师:同学们学习这么认真,老师太喜欢你们了,所以老 师打算做8面彩旗来表扬你们,每个小组奖励一面!你们开心吗? 但是老师今天只带了6面,还差几面就是8面呢?(边说边出示)
1、黑板出示例2:小旗图
2、学生在书上自主画、做
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填括号里的数。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请一个学生演示,并说说想法。
4、小结评点:
师:看来要猜出加法算式中的小括号除了可以通过摆的方法还可以用画的方法来做呢。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动手画和在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出加数。使学生认知知识从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
5、尝试练习:智慧爷爷也想考考你们呢!(电脑出示)课本70页做一做第2题:
师:都是已经画了一些,还差多少呢,能画完整吗?请你们马上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填数。
(三)、质疑:我们学了有关猜数的问题,你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吗?
三、巩固与拓展。
(一)基础练习
1、举数字卡游戏:课本71页练习十第2题(教师手中出示填未知加数的算式,学生从0~10的水果卡片里找出答案并举起来。)
师:智慧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水果卡片,请你从信封里拿出来,再按顺序排在桌面上。你猜智慧爷爷喜欢吃什么水果呢?看,(出示填未知加数的算式)就是小括号要填的对应的水果卡片,看谁找得快又准。(抽2道题目让学生说想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家都找到了智慧爷爷喜欢吃的水果。
师: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教学设想:这是一个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的活动过程.改变课本直接填括号,采用举数字卡片的形式:通过猜和找,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自主、热情地投入其中,也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太好了!我们一起坐火车到大森林去秋游吧!
2、游戏:对号上车。(教师和一部分学生戴着头饰分别扮演火车头与火车厢一起模拟火车开动的情景,拿着号码的学生在火车开动过程中对号上车,其余学生做判断。)
师:老师来当火车头,谁来当火车厢?谁想坐车?同学们注意看,每一节火车厢都有一道算式, 算式中()要填的数对上你的号码才能上车呀!火车准备开了,拿号码的同学快点对号上车吧!(开始游戏)(教学设想:借助头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扮演火车开动的情景,使游戏更显得生动有趣,带动全体学生全情投入.而游戏本身也极具挑战性,要考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反应力和对新知识的掌握, 也能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同学们都上对车了,我们出发去大森林吧。(课件出示:动画)
师:大森林到了,美吗?这都是人们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结果,所以我们同学也要好好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争当一名环保的小卫士,好吗?
3、选叶子比赛(黑板出示两组花和一堆树叶,每朵花都缺少了一片叶子,分男女组比赛看谁能又快有准地找回那片缺少的叶子。)
师:看大森林的花多漂亮,(黑板出示两组花)但是它们的叶子都掉了一片下来,谁能帮它找回这片叶子,使两片叶子的数加起来正好是花心的数。
分男女组比赛,各派两个代表要分工合作。得到同学们的帮助,花朵开心的笑了。
(教学设想: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美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花配叶子”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题目,通过这个游戏既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拓展练习
大森林又美又大,我们不知不觉中,(课件出示迷宫图)走进了一个森林迷宫,怎么办呢?(动画)智慧爷爷告诉我们说:“出迷宫,必须要闯关呢!”。同学们敢闯关吗?好,开始闯关。(电脑课件)第一关:()+()=7 第二关:5+()<10 第三关:6+()>9 恭喜同学们闯关同学们成功。出了迷宫,秋游活动结束了.(教学设想:“闯关”这一组开放性题目,对学生充满挑战性,有助于学生对填未知加数这一学习内容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加法交换律的知识也作恰当的渗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感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提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
四、整体回顾,总结评价。
1、今天学得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
2、说说自己、小伙伴在这节课的表现.五、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关于猜数的问题,回来告诉老师。
【板书设计】
第二篇: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9加几
教学内容:9加几(第88、89页)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课前准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名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指名说,然后老师归纳:(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凑十法。
师:大家看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9加几的问题吗? 比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四、导评
1、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2、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2+9= 5+9= 7+9= 8+9=
9+2= 9+5= 9+7= 9+8=
五、作业
1、摆一摆,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2、直接写得数。(“做一做”第2、3题)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13课 猜猜我是谁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13课 猜猜我是谁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13课猜猜我是谁 [教案]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周健老师的教案
■猜猜我是谁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13课猜猜我是谁
教材版本:美术(一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湖南美术出版社 XX年7月第1版
XX年7月浙江第1次印刷
年
级:小学一年级猜猜我是谁
课
时:40分钟
执教者:周健
教学目标:、对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的愉悦。
2、认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猜猜我是谁
3、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13课猜猜我是谁
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
教学准备:
教具:范品若干,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
学具: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学习撕纸、听:教师背对学生撕纸,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尝试撕纸:
师生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撕纸。)边撕纸边探讨:撕纸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撕纸时声音的轻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3)撕纸与用剪刀有什么不同?
4)这样尽情的撕纸,你心情怎么样?
5)如果要撕两个相同的形状,你有什么方便的好办法?
3、分析撕纸:
这一大堆撕好的纸,我们该怎么办?能有什么用?
4、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出示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看一看: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
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
③面具用了什么颜色的彩纸?
2)摸一摸:①你又有什么发现?
②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3)戴一戴:①戴上后有什么样是感觉?
②表演给大家看看。
4)想一想:①你看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2、全班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你认为怎样为自己眼睛、嘴巴开洞最准确,最方便?(小组探讨)
4、欣赏各地各种的面具,了解面具的常识,启发学生制作。
四、学生作业
师生大家利用撕好的各色彩纸,制作面具。
五、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游戏。、带上面具,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2、相互欣赏,相互活动 [教案]转帖网友的教案
第十三课猜猜我是谁
第一课
时教学目标:、对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认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
2、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制作出别具一格的面具。
教学准备:示范作品、彩色纸、剪刀、胶水和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查用具、安定情绪。
二、讲述新课(8分钟)、展示教师示范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抛出课题,分组完成面具的作业。
3、要求学生思考面具使用的材料。各种彩色的纸或者其他材料。
4、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撕一撕,贴一贴,5、面具的色彩
很多创作都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的。面具的色彩可以借鉴京剧脸谱色彩的运用。教师可以稍微的提示以下传统的脸谱的色彩搭配,但不做重点讲解。
6、出示相关资料:传统京剧脸谱有这样的说法:红忠、黑正、白奸、蓝凶、绿暴。教师分别出示关羽、包公、曹*、窦尔墩、程咬金的脸谱。从这些脸谱上,可以看出脸谱色彩有一个主调。如窦尔墩的脸色以蓝色为主,其它颜色的花纹是陪衬。今天我们创作的面具应有一个主调,即以一个色彩为主,其它作为陪衬。可以是冷调,也可以是暖调。另外,要注意色彩的明度对比,即深浅对比:在浅底子上画深色花纹,在深底子上画浅色花纹。
7、面具的花纹
也可以借鉴京剧脸谱或原始部落面具的花纹。有以下三点值得考虑:
A、花纹应符合脸型的凹凸、起伏。
B、花纹可以是粗犷、奔放的。
c、花纹可以是细腻的。例如金钱豹脸谱上的豹头形花纹,金钱图形就形象地说明人物象豹一样的凶狠;白日鼠白胜脸谱上双目间的白鼠花纹说明和象征的绰号。
8、出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给同学作参考的,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面具的不同神态、性格及美感。希望每个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面具色彩和花纹。
三、布置作业、学生开始制做(25分钟)
2、教师巡回辅导,重点在如何用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突出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对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认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
2、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漂亮面具的美和自己劳动成果的愉悦。
教学难点:激发创作灵感。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猜猜我是谁。
要求学生准备好面具,可以相互交换,然后带上面具要求其他同学来猜测他是谁。
二、放音乐背景。
学生游戏。
三、游戏结束。请学生评出谁的面具做得最好,好在哪里。
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各个民族的传统面具,让学生感悟面具的美和创作的欲望。
使学生明白民族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激发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教案]浙江海宁实验小学周志霞老师的教案
猜猜我是谁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湘版)教材
一年级上册第13课
年
级:小学一年级
课
时:40分钟
执教者:周志霞
教学目标、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的愉悦。
2、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
3、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
教学准备
教具:范品若干,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
学具: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学习撕纸、听:教师背对学生撕纸,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尝试撕纸:
师生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撕纸。)边撕纸边探讨:撕纸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撕纸时声音的轻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3)撕纸与用剪刀有什么不同?
4)这样尽情的撕纸,你心情怎么样?
5)如果要撕两个相同的形状,你有什么方便的好办法?
3、分析撕纸:
这一大堆撕好的纸,我们该怎么办?能有什么用?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出示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看一看: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
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
③面具用了什么颜色的彩纸?
2)摸一摸:①你又有什么发现?
②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3)戴一戴:①戴上后有什么样是感觉?
②表演给大家看看。
4)想一想:①你看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2、全班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你认为怎样为自己眼睛、嘴巴开洞最准确,最方便?(小组探讨)
4、欣赏各种面具,了解面具的常识,启发学生制作。
四、学生作业
师生大家利用撕好的各色彩纸,制作面具。
五、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游戏。、带上面具,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2、相互欣赏,相互活动。
第四篇:《猜猜我是谁》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7册
《猜猜我是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中性笔,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请来了一位大明星,大家一步一步猜猜这是谁,才出来先不要讲出来,举手示意。
大部分同学都猜出来了,一起说这是谁呀? 生:孙悟空!
师:你是从第几步,看到了什么猜出来的? 生1:从第三步,看到了他的眼睛和脸猜出来的。生2:从第二部,看到他的猴毛还有头上的帽子猜出来的。师:大家看到他的眼睛,毛发,头饰猜出这是孙悟空,这是正面的,我们这节课加点难度,从背面猜猜我是谁。(板书课题:猜猜我是谁)
二、主题探索
活动一 :研究不同发型的特点。师:同学们先来猜猜这是谁呀? 生:是老师。
师:你为什么能猜出来,从那看出来的?
生:头发是(卷)的……
师:我们通过头型、发型、头饰、衣服这几方面特点来踩出这个人是谁。我们班同学有哪些不同的发型? 生:男生是平头,女生有长发,也有短发……
师:这么多不同的发型,不同发型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样的线条? 小组内选一位同学,看看有什么样的线条。
生:(每组选一位同学,分析他的发型,观察线条的组织和线条的变化。)
师生:交流,总结几种发型的特点,演示演示线的组织。活动二:欣赏画家的作品。
师:同学们除了有不同的发型,还有各种不同的发式,请大家欣赏明朝的和著名画家唐寅的《孟蜀宫伎图》,看画的局部,画家画的发饰真么样?
生:发饰很漂亮,画得很精美。
师:他画的人物头饰细致精美,今天你还能清晰地看出当时妇女头部的装饰。不同的发型还会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欣赏不同发型,分析感悟画家如何通过人物背面表现人物内心感情)请来看王晓明的《未来世界》,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看画。
师:马马虎虎的看,粗略的看吗? 生:认真地看,聚精会神的看。
师:我们光看背影就能知道一个人的态度,性格等。我们如何用线描的形式表现一个人的背影,发型呢?下面我们来看不同发型的线描作品,体会线条的变化。(作品欣赏)活动三:学生作品欣赏
师:大家看这些同学们的作品,你喜欢那张,为什么,优点是什么? 生:这幅……线条流畅……,这幅线条有长短、粗细、疏密的变化……,这幅一幅画的很精细 师:对大家有什么启示吗?
三、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从后面认真观察一位同学的头部外形,抓住发型特征,研究头发走向,用线条精细的画出来。然后我们再猜猜你画的是谁。教师辅导要点:
1、画面中人物的大小,头部与肩部的比例。
2、各种发型特征描绘及线条的组织。
四、作品展评
1、猜猜这是谁。
2、互评:作品有什么优点、缺点,改进意见。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拓展
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个情景,把自己的作品贴上去;也可以试着画一张全身的人物背影线描,让大家猜猜这是谁。
第五篇:猜猜我是谁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这一课是本套教材中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人物背面头部写生,发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线描写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学生的发型各式各样,尤其是女孩子的发型,线条变化十分丰富。虽然同学们每天都在一起学习,但是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过同学的头发,更没有注意到它的美感。通过本节课学习,引导学生认真的观察,体验发型不同所所体现出的头发的美感。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现、表现背面人物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与线条造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描绘同学的背部特征,培养用线造型以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加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以及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对审美的渴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准和文化修养。)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扑捉背面人物的头部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特征。
教学准备:范画、中性笔、多媒体课件、等。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种过渡阶段,需要教师在各个方面进行渗透,激起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从而爱好美术学习!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活动一:正面猜图片。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家特别熟悉的明星,请同学们一步一步猜猜他是谁,猜出来先不要讲,举手示意。(课件出示图片)大部分同学都猜猜出来了,大家一起说这是谁? 生:孙悟空!
师:你是从第几步,看到了是什么,猜出来了? 生1:从第二步,看到了他的眼睛和脸猜出来的。
生2:从第一步,看到了他的猴毛,和她头上的帽子猜出来的。师:大家看到他的眼睛,毛发,头饰猜出他是孙悟空,这是正面的。我们这节课加点难度,从背面猜猜我是谁。活动二:反面猜照片
游戏:展示本班同学的背面照片,猜猜他们是谁?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生1:是……我是根据发型猜的。生2:是……我是根据衣服猜的。……
师总结猜出的原因:头型、发型、头饰、服装。(板书)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观察的方法。)
过渡: 看来我们不仅发现人的正面有不同的特点,背面也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我们抓住这些特点,就能画出富不有美感的作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背面猜猜我是谁。(板书课题:猜猜我是谁)
二、主题探索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画家是怎样表现人物背影的。活动一:欣赏名画(课件)(1)《孟蜀宫伎图》 明代
唐寅
这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作品,他刻画的人物,线条细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特别是他将人物的头饰表现得非常细致,使我们今天还能清晰地看出当时妇女们的头部装饰。(2)《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韦思(美国)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是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的代表作,画面中的那位女士,是画家的邻居克里斯蒂娜.奥尔森,右上方的房子是她家,因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而又倔强地不愿意别人照料,克里斯蒂娜在草地上自己爬着回家,看,克里斯蒂娜的头发虽然被风吹散了,但她还是坚强地眺望着远方,从中可见她的意志是多么顽强啊。(3)《未来的世界》 王晓明 师:画面上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生:看画。
师: 是怎样的看,是马马虎虎,还是粗略的看呢? 生:认真的看,聚精会神的看。师:(过渡)画家们不仅表现出了他们的型,还表现出了他们的神,才使得它们成为举世名作,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你们的同龄人又是怎么表现人物的背部特征的。活动二:分析教材学生范作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他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他是怎么表现的? 学生作品中的线条画得如何?看到他们的作品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 回归教材,挖掘教材信息,渗透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师:(过渡)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分析的也很棒,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班的同学都有哪些发型? 活动三:分析发型特点。(配合课件)
(1)、同学们请站起来看我们班都有哪些不同的发型?他们的头发
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生: 长发,短发,盘头,寸头等……(分组讨论,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2)、投影直观演示
师选一位女同学现场演示,一边演示一遍讲步骤及注意事项: 强调根据头发的方向走是分组表现.先整体,再细节,注意头发的质感,方向,以及线条的几种变化,如粗细、曲直、长短、疏密……(3)、同学再次交流
师:哪位同学还能还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学的发型的特点?(选男同学)师: 边演示,边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逐步贴出不同发型的范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摸、说,以及老师的直观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本课的难点才以得到质的突破。)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都能抓住同学们的背部特征,那大家想为自己的同学或是好朋友画一幅画吗? 生:想,那就赶快动手吧!
三、创作实践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找出优秀的作品上前展示。提出作业要求:
1、抓住头型、发型特点,画面构图合理。
2、线条疏密有层次,有质感。
3、头饰刻画到位。(课件配乐,播放儿歌猜猜我是谁)
(设计意图: 创造轻松地创作环境,拉近师生的关系,缓解学生的压力,让他们尽情的发挥。)
四、情景拓展。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两幅看画展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如何创作出看画展的情景图.
师: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它是用什么犯法表现得呢? 生1: 这两幅作品表现的是小学生在看画展的场面。他是把自己的作品剪下来,贴到展出的作品上的。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师引导,贴的位置不能过高,还要有前后遮挡关系。
老师提前布置好画展的场景。六一节快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小画展,请同学们也把自己的作品剪下来贴到你喜欢的作品上,创作一幅看画展的情景图吧!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展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活跃课堂的气氛。)
五、作业展评
作业展评在《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中展开,先让同学说说你喜欢哪一副?猜猜画上画的是谁?他画的怎么样?哪些地方好,那些地方还需改进,应该怎么改?(引导学生从造型、线条等方面去评价)(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完成评价,增加学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师总结:看来艺术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手,我们就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下课。
六、板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人美版
第七册
第六课
焦作市解放区王褚中心小学
任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