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03.21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8号)要求,根据工作安排,我司组织开展了《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修订工作。《大纲》修订工作自2015年初启动,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并对反馈意见进行梳理,起草完成《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大纲》的必要性
《大纲》作为规范教学行为、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在驾驶培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使用的《大纲》于2012年12月颁布,对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提高驾驶人整体素质,提高考试质量和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驾培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驾培行业的期望值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结合《大纲》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修订《大纲》势在必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88号文件精神。国办发„2015‟88号文件要求机动车驾驶培训要严格培训质量,强化新驾驶员安全意识养成,并提出驾驶培训机构应严格按 照培训大纲规定的学时和内容进行培训,确保培训质量。通过《大纲》规范驾培机构教学行为,强化学员安全意识的养成,使学员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驾驶知识,对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是新形势对《大纲》提出了新要求。现行《大纲》从素质教育入手,强调安全意识的养成。但部分驾培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进行应试教育,对《大纲》认识、落实不到位,学员学时和培训质量得不到保障。驾驶培训更多的是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转,导致在考试体制下,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学员自身也大都不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出现只背题库应付考试的现象,通过这类培训和考核出的只是合法驾驶员,达不到合格驾驶员的标准。这些现象,造成了社会普遍对《大纲》的学时和内容设置产生质疑。
三是差异化培训对《大纲》提出新期望。《大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对不同车型的学时规定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学员因职业、年龄、学历等不同,接受能力和反应速度差异较大,学时要求与实际需要有所差异。需要通过科学研究,确定能保证安全驾驶的最低学时。在保证基本学时的前提下,驾培机构可根据需求制定不同的套餐模式供学员进行选择,既保证培训质量,又保证学员的选择自主权,也有利于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的服务模式。
二、主要的修改内容 《大纲》此次修订,是对原《大纲》的进一步优化,更加突出培养安全文明合格驾驶人的理念。修改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结构调整、学时调整、内容调整、教学日志调整以及相关要求调整等。
(一)关于结构调整。
取消培训阶段的概念,将原来的“阶段”修改为“部分”,淡化培训先后顺序的要求。
理由:一是顺应科目
二、科目三可以一并约考的要求;二是更好地符合驾驶技能形成规律,引导驾校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将基础驾驶、项目驾驶和道路驾驶交叉进行训练;三是进一步引导驾培机构优化教学计划和组织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操驾驶教学相结合。
(二)关于学时调整。
1.取消具体项目学时规定。取消对每项教学内容的具体学时的限定,只对每一部分(科目)的总学时进行要求。
理由:便于驾培机构和教练员根据学员个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均衡各训练项目之间学时安排,解决差异化培训的现实需求问题。
2.调整学时要求。调整学时主要考虑:一是部分培训内容进行了压缩调整;二是考虑部分考试要求和标准的调整;三是部分内容的学时要求与实际培训存在差距。
(1)适当调整基础驾驶特别是场地项目驾驶学时。理由:一是场地驾驶个性化差异较大,调整最低学时标准,以满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二是考试标准对场地项目驾驶的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
(2)适当调整模拟器学时。
理由:一是处于成本等因素考虑,部分驾培机构模拟器教学组织不到位,达不到训练要求;二是很多学员反应模拟器操作与实车操作感受存在差距,训练效果不佳。
(3)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学时。
理由:一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理论教学的很多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自学完成;二是实际教学中,理论知识融入到了实操教学中更好;三是学车群体的存量大部分已消化,下一阶段的学车群体主要是中青年,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普遍增强。
(三)关于内容调整。1.优化合并要求。
(1)结合原《大纲》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优化培训教学目标。
(2)结合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元素,新《大纲》表格内容分为课目、内容、目标、适用车型四个栏目。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部分(原第一阶段)。
(1)降低对机动车登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的 学习要求;
(2)将机动车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教学要求顺序互换,能更好与后面教学相衔接;
(3)结合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改。
3.基础和项目驾驶部分(原第二阶段)。
(1)将“场内驾驶”名称调整为“基础和项目驾驶”;(2)将“行驶位置和路线”内容之前的全部内容划分到基础操作部分;
(3)增加C5准驾车型新的装置内容;
(4)“2.场地驾驶”名称调整为“2.项目驾驶”;(5)结合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改。
4.道路驾驶部分(原第三阶段实际操作)。
(1)将原第三阶段实际操作中“1.起步”、“2.直线行驶”、“3.换挡”三部分内容合并到基础驾驶部分。
(2)将原“16.模拟驾驶”拆分成三个教学项目,其中,“驾驶行为综合分析与判断”调整合并到安全文明驾驶常识部分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3)结合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改。
5.安全文明驾驶常识部分(原第三阶段理论知识)。结合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改。
三、关于教学日志
1.明确最低学时。体现最低学时和增加学时的区别,让学员清楚哪些是必学内容,最低要求是什么,在教学日志中体现增加学时的空间。
2.优化考核记录。进一步优化考核在教学日志的记录形式。
3.增加电子教学日志样式。结合计时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设计使用电子教学日志样式。
四、关于相关要求
1.进一步完善大纲前面的基本要求,明确制定依据、学时安排及相关要求。
理由:一是大纲的相关内容和要求更加明确;二是管理部门和驾培机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大纲,便于大纲执行。
2.提出计程最低要求。
理由:提出计程要求有利于提高对实际道路驾驶训练的要求,但受交通状况影响,地区差异较大。一是各地交管部门划定的实际道路训练路线资源不均衡;二是受交通状况影响和教学讲评等的需求,一般训练平均时速都比较低。
第二篇:教学大纲编制说明
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说明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及其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文件,现组织编制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一、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及基本依据
教学大纲必须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规,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要体现改革精神,符合时代要求,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必须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大纲编写应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
二、基本原则
1、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制的各课程教学纲要,要准确地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都要服从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要求,每个专业每门课程均有一个教学大纲。
2、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内容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岗位群及岗位能力的要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结合科学体系和教学法特点,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
教学大纲规定课程的内容体系,阐明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和具体安排等。教学大纲不能拘泥于教材,它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4、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更新
教学大纲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稳定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地钻研教学大纲。但是教学大纲只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着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师的教学一方面应符合大纲的要求,以保证课
程的基本规格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地掌握,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
三、教学大纲的结构
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本文和附录。大纲的说明部分阐述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以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特别是对教学中困难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大纲本文是对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作的规定,是大纲的主体部分,反映教学内容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它是以课程的科学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方法的特点,顺序地排列着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一般以篇、章、节、目等,编制成严密的教学体系。在大纲本文中规定着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分量,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学术观点以及教学深度、重点和难点。大纲本文还应把该门课程有关篇章的实训实习或其他作业题目规定下来;还要介绍各篇章的教科书、参考书或其他参考资料和文献,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等。总之,本文部分反映了该课程主线、知识结构以及实施环节。
附录部分则列举各种教学参考书和资料。
四、工作组织与实施
1、由教务处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指导意见,统一格式。
2、教学大纲由课程归属系部负责制定,分专业组织编制。
3、编写教学大纲是一项系统工作,量大面广,要求高且又需相互协调配合,各系部及有关单位要充分重视,认真落实,集中精力,投入力量抓好此项工作。
4、各系部要成立教学大纲编写审定小组,负责审定各专业所属课程的教学大纲。
5、各教研室要组织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制订教学大纲。要认真开展研讨,充分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发扬学术民主,学习其他院校的经验,力求制订的教学大纲科学、规范、适用。
6、各系部编制的教学大纲纸质版须经教研室评议、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备案。
7、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的课程均须制定符合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无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不能开课,不能申报院级精品课程。
附件一:课程教学大纲具体编写格式
教务处
2010年12月31日
附件一:课程教学大纲具体编写格式
《XXXX》课程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字)
一、《XXXX》课程说明(四号黑体字)
(一)课程名称(五号宋体加粗):XXXXX(Time New Roman 五号字体)
(二)课程英文名称(五号宋体加粗):XXXXX(Time New Roman 五号字体)
(三)开课对象(五号宋体加粗):XXXXX(五号宋体)
(四)课程性质(五号宋体加粗):
说明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确定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本课程的目的;依据专业的知识系统与有关先行课、后继课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并能反映出本课程的新成就和课程发展的方向(五号宋体字)
(五)教学目的(五号宋体加粗):XXXX(五号宋体)
准确地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五号宋体)
(六)教学内容(五号宋体加粗):XXXX(五号宋体)
教学内容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岗位群及岗位能力的要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五号宋体加粗)
学时数:学时(五号宋体字)
学分数:学分(五号宋体字)
学时数具体分配(五号宋体字):
教 学 内 容讲授实训/实践备注
(八)教学方法(五号宋体加粗)XXXX(五号宋体)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五号宋体加粗)
考试还是考查并说明平时教学的纪律要求;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实习成绩等比例。(五号宋体)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四号黑体字)
教学大纲要凌驾教材之上,不能拘泥于某个版本,它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第XX章XXXXX(四号宋体)
教学要点:(五号宋体加粗)
教学时数:(五号宋体加粗)学时(五号宋体字)
教学内容:(五号宋体加粗)
(以下内容用五号宋体)
第一节XXXX
一、XXXXXXX1、XXXXXXXX
…………
第二节XXXX
一、XXXXXXX1、XXXXXXXX
…………
考核要求(五号宋体加粗):XXXX(五号宋体)
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四号黑体字)
列出该课程相关的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五号宋体字)
格式为:《书名》,作者,版别,出版社,出版时间
四、必要的说明(四号黑体字)
需要补充表述的大纲中未尽事宜,如课程改革、整合情况等。(五号宋体字)
执笔人:
审核人:(教研室主任)审批人:(系部主任)
年月日(小四号宋体字)
第三篇: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修订说明
一、大纲修订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等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技能迁移能力、职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既是适应世界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也是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正向深入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调研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中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没有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二年级的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机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较差;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极大。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教学评价标准单一,难以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评价。一些地区和学校还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文化基础课的现象,有的学校任意削减甚至取消英语课,致使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因此,加强中职英语课程建设,颁布新的英语教学大纲迫在眉睫。
二、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
大纲修订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理念。大纲修订工作组本着满足社会与学生需求、尊重学生实际水平与差异、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发展的原则开展了修订工作。
三、大纲的修订过程
大纲的修订是一项关系到学生的人本教育工程,修订工作组近两年来为新大纲的修订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自2008年5月北京会议后,修订工作正式启动,历时3个月,数易其稿,已按要求完成征求意见稿。
1.文献研究阶段 在基础研究阶段,大纲修订组从课程理论、职业教育以及英语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阅读,认真研究了国内外外语教育与职业教育大纲等,从课程理论、二语习得理论、情境理论、活动理论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能力的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的理据,并对原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原大纲)与基础教育普通初中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
2.调查研究阶段
为了解社会需求和中职英语学习和教学现状,近两年来,修订工作组采用问卷、研讨会、访谈、水平测试和课堂观察等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需求分析。在学生方面,开展了英语水平的诊断性测试,对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等进行了调查;在教师方面,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在教学要求方面,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现状与需求进行了调研;在教学内容方面,对词汇、语法、学习策略、交际话题和功能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为教学大纲的修订奠定了基础。
3.大纲的修订阶段
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修订工作组明确了修订指导思想和修订思路。
在大纲类型方面,确定了本修订大纲为“能力型大纲”,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与策略等四个维度来进行能力目标描述,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描述学习者在语言技能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在要求上,依据目前的教学现状,确定了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级别的要求,以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指导的思想。
在知识内容方面,本着科学、求实的原则,重新修订了语法表和词表等。根据中职英语的教学现状与学时的变化(由原来的220-260学时改为现在的128-144学时),重新调整了语法学习内容,删除了原语法表中繁难的学习内容。词表的修订参照了BNC(英国国家语料库)、COBUILD(柯林斯语料库)、常用1000词,常用2000词,常用3000词,常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语料库、原大纲词表、普通初中和高中词表、新加坡初高中核心词表等15个词表与2 语料库,构建了包含每个词词频统计的中职英语词汇语料库,将15个词表中词频较高的词收入词表。除依据词频作为选词的依据外,又将教育与行业英语中的一些常用词收入词表之中,从而体现了词表制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原则。
4.大纲的反馈与完善阶段
第八稿完成之后,修订工作组在宁波、杭州召开了两次大型教师座谈会,在厦门召开了十几个省市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座谈会;同时,修订工作组还听取了上海、广东、河南、云南、陕西和安徽等省市的部分中职骨干教师的意见。随后根据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各级专家和教育部领导的指导下,修订工作组经过又一轮研讨,完成了征求意见稿。
四、新大纲和原大纲的比较
1.教学目标的定位:原大纲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以此作为中职英语课程的起点,这一定位符合当时的教学实际。新大纲立足于目前学生的现状,强调“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社会与方法能力等几个能力维度来进行目标描述,突出了能力型职业英语教学大纲的定位。
2.课程内容结构:原大纲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为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ESP)两个阶段。新大纲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必修)、拓展模块(任选)和职业模块(限选),基础模块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模块为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服务,拓展模块满足不同学生的升学、文化、兴趣学习等多元需求。模块化的课程的设置更为灵活并富有弹性。
3.教学内容:原大纲的教学内容包括日常交际用语、话题、语法和词汇。新大纲的教学内容除上述内容外,增加了语音、交际场景和学习策略。新大纲还重新修订了交际话题表、交际功能表、语法表和词表,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加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基于生活与职业场景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4.教学要求:原大纲对基础英语阶段提出了基本和较高两个级别的要求。新大纲将课程要求分为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级别,充分考虑了中职学生英语水平高度离散而形成的差异。其技能要求采用“能做什么”的行为目标描述方式,从而使得目标的描述具有明晰性、可观察性与可测量性。同3 时,大纲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可根据情况安排补偿性教学,使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补偿教学能顺利进入基础模块的学习。三个级别的要求更好地关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有利于各地区和各学校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和分层评价。
5.教学安排:原大纲在基础英语阶段基本要求的教学时数为220学时,较高要求的教学时数为260学时;专门用途英语阶段的教学时数不少于60学时。新大纲基础模块的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职业模块的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拓展模块的教学时数不做具体规定。新大纲规定了16~18学时为1学分,修满基础模块的学分即可视为完成基本的课程要求,这一规定为学分制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6.教学实施建议:原大纲将教学实施建议放入“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新大纲则将该部分单独列出,并就教学、教材编写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三个方面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教学建议部分从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设施要求三个方面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7.教学评价:原大纲在教学评价上强调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新大纲在教学评价上强调更为多元化的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明确提出评价应以促进学习,改善教学为目的,突出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新大纲提出了方法建议,明确提出除纸笔测试外,可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职业意识等。
五、新大纲的特点
1.倡导能力本位理念,加强学习策略指引
大纲贯彻我国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根据当前中职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能力,来制定大纲的宗旨与目标,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英语课程的核心,以能力和学生发展为本设定课程目标。从学生发展及未来职业生涯需求出发,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的同时,提倡加强学习策略与共通能力的培养,如自主学习、沟通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运用的能力等,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场景下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2.删除繁难教学内容,满足生活职业需要 基于目前学时减少等实际教学情况,新大纲精简了教学内容,剔除了原大纲中“难、繁”的知识内容。以语法为例,动词时态从原大纲的八种减少到七种,同时降低了对部分语法知识的要求,例如在基本要求中只要求能运用几种常见时态 ——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等。这几种时态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下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其它过繁的语法项目,如被动语态等也多有所削减,强调语法在日常与职业情境下的“实用”与“够用”。
又如词表,经过对多种词表和语料库的分析,修订工作组认为保留使用频率较高的1000个左右词汇,即能保证基本交际的需要。因此,新大纲词表删除了原大纲词表中一些非高频词,添加了300个左右与行业相关的常用职业类词汇。
3.模块与级别灵活对应,关注学生差异与发展
新大纲的三个课程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和三个级别教学要求(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存在灵活对应的关系。基础模块要求至少达到基本要求,鼓励各学校创造条件争取达到较高要求,而拓展模块则应至少达到较高要求;职业模块因行业对语言知识和技能要求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需求跨级别选择应达到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的能力差异的关注,便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创设生活职业情境,促进语言技能迁移
新大纲注重基于情境的英语学习,强调基于大纲的日常生活与职业场景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与技能的操练,并在学习中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作用也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促学者与资源提供者,通过多种真实或模拟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任务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进语言技能的迁移。
5.实施多元教学评价,推动学生适性发展
提倡基于多元主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形成性与终结性并重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以弥补纸笔测试的不足。强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提出通过学生完成在生活和职业场景下任务的表现评价其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这是新大纲在评价方面的一个突破。
6.开发多种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 面对信息以指数级增长的知识型社会,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现代与未来社会公民必备的能力。新大纲提倡采用立体化教材,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拓宽学习途径,提高学习效率,改变过去单一地把课本作为主要学习资源的状况,增强学生的资源利用与使用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
2008年8月18日
第四篇:2010版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大纲修改说明
2010版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大纲修改说明
应用化学专业2010版教学大纲数量总计80个,具体情况如下:
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2个
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大纲32个
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14个
实验教学大纲19个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13个
本次大纲修改主要修改了《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实践周》教学大纲,对大纲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使其更适合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眼科学,Ophthalmology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16 学分:
二、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
第一章 绪论
仅供参考,不作课堂讲授。
第二章 眼科学基础
目的要求:
1.*重点掌握眼球各部位置、组织结构、神经支配和血管供应及其生理功能。熟悉 眼球附属器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2.*掌握视路和瞳孔反射路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眼各部组织、血管、神经、肌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了解眼眶与鼻副窦、颅腔的密切关系
4.了解眼各部组织的胚胎来源 讲授内容:
1.眼球及眼球附属器的局部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2.视路及瞳孔反射路 3.胚胎发育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章 眼科检查
临床见习时讲授:视力、视野、色觉、眼附属器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及突眼计的使用,眼压的测量。
第四章 眼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麦粒肿、霰粒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掌握眼睑闭合不全时保护角膜的措施 3.认识眼睑位置异常的危害性及处理措施 讲授内容:
1.眼睑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特点.2.介绍眼睑常见疾病的种类及对眼睑美观和功能的影响.3.重点讲授睑腺炎、睑板囊肿、睑缘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4.眼睑位置异常对眼表组织的危害,如倒睫、睑内翻、眼睑外翻和上睑下垂 教学时数:0.5学时
第五章 泪器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掌握泪道冲洗的异常结果的判断 3.了解泪溢的原因、检查方法合处理原则 讲授内容: 1.泪道阻塞 2.慢性泪囊炎 3.急性泪囊炎 教学时数:0.5学时
第六章 眼表疾病
自学,不作课堂讲授。
第七章 结膜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结膜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2.掌握沙眼的病因、诊断、分期、鉴别诊断及其并发症 3.掌握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的鉴别及临床意义 讲授内容:
1.结膜炎总论—病因、分类、症状、体征、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急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 3.沙眼
教学时数:1.5学时
第八章 角膜病
目的要求:
1.从角膜病理生理特点认识发病的多样性、视力的影响,明确角膜病是主要致盲性眼病 2.*掌握常见角膜炎的临床基本症状及其发展规律 3.*掌握常见角膜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讲授内容:
1.角膜炎概述-----角膜生理特点与视力关系、病因、病理生理、基本症状、后遗症、治疗原则、预防措施
2.细菌性角膜炎 3.真菌性角膜炎 4.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教学时数:1.5学时
第九章 巩膜病
自学,不作课堂讲授。
第十章 晶状体病
目的要求:
1.*掌握白内障的定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及分期
2.掌握白内障的手术与人工晶状体手术的适应证、手术前检查、手术方法 3.了解晶状体异位和脱位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讲授内容:
1.白内障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 2.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3.晶状体异位和脱位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一章 青光眼 目的要求:
1.认识青光眼是常见致盲眼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的重要性 2.*掌握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3.掌握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检查方法、诊断要点和治疗措施 讲授内容:
1.概述:青光眼的定义,眼压与青光眼的关系,青光眼检查方法,青光眼的分类 2.原发性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正常眼压青光眼 3.继发性青光眼(自学参考)4.先天性青光眼(自学参考)教学时数:2学时
第十二章 葡萄膜病
目的要求:
1.了解葡萄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
2.*掌握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讲授内容:
1.葡萄膜炎概述:病因、发病机制及分类 2.前葡萄膜炎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三章 玻璃体病
自学,不作课堂讲授。
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视网膜血循环障碍及视网膜缺血所致的病变 3.*了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讲授内容:
1.视网膜的病理生理特点 2.视网膜脱离 3.视网膜母细胞瘤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五章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视神经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了解视盘水肿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讲授内容: 1.视视神经炎 2.视盘水肿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六章 眼视光学
目的要求:
1.*掌握屈光不正、调节的概念
2.*熟悉各种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及矫正方法 3.了解调节与屈光不正的关系,调节与年龄的关系 4.认识青少年近视力防治的重要性 讲授内容:
1.眼的屈光概念(正视、屈光不正)2.屈光不正的类型及矫正方法 3.调节与老视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七章 眼外肌病和弱视
目的要求:
1.掌握斜视时的双眼视觉改变
2.了解斜视的临床类型及表现、治疗原则 3.*了解弱视的概念及防治 讲授内容:
1.眼外肌的生理功能与双眼视觉 2.斜视的类型、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弱视的概念、检查及诊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十八章 眼眶病
自学,不作课堂讲授。
第十九章 眼外伤
目的要求:
1.*掌握眼化学伤的急救处理原则 2.*掌握外伤性前房积血的处理原则 3.了解各类眼外伤的危害性 讲授内容:
1.眼外伤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2.眼球顿挫伤 3.眼球穿通伤 4.眼化学伤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十章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自学,不作课堂讲授。
第二十章 防盲治盲
自学,不作课堂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