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
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
课题实验报告
作者:张 伟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镇含浦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全社会对人们的道德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和我国加入“WTO”的大好前景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增强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大力倡导诚信的社会风尚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声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嬗变和社会秩序的调整,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现象成为社会公害。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道德发展也受时代、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心理失导,讲谎话、失信、考试舞弊、抄袭作业的现象时而有之,这些歪风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也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和诚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在学校这块主阵地大力倡导“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校是一所“长沙市示范性学校”,也是“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2006年元月,我校申请为“长沙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在此基础上,全体师生积极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为解决我校德育尤其是诚信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二、研究目标: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也不例外。我们自2005年11月开始,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探索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和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诚信教育渗透到
学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意家校结合,重视社会力量,宣扬诚信,传播诚信,完成教育广大学生“诚实守信,学做真人”的伟大使命。
二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及合格公民的需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口,注重人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现代公民。
三是通过本课题研究,以诚信教育促进德育,从而提高我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三、理论依据:
1、政策依据
初中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讲诚信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方面,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试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精神,我们提出了本课题,这是课题的指导思想和力量源泉。
2、心理学依据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期,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讲谎话、失信、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现象时而有之,因此,我们应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诚信品德。初中生思想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是本课题的主体依据。
3、行为规范依据
《中学生守则》第十条:诚实谦虚,知错就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六条:惜时守信,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等。
4、传统美德传承
诚信素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另外,“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等俗语都强调了“诚信”二字。
四、研究概况:
(一)研究内容:
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诚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诚信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2、科学、严格的常规管理。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形成必须依靠扎实、经常的行为规范管理来做保证。具体地说,主要从讲制度、规范;查教育措施落实情况;践诚信行为规范;树示范榜样等方面抓起。
3、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光荣榜、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主题黑板报等为教育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其较强的辐射功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学校实际,从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充分利用“3·15”、“9·20”重大纪念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搞好常规教育活动等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诚信品德修养。
5、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教育网络,使家校、社会教育同步,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互通信息,以便掌握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学校、教师: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经验总结、个案研究、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旨在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为目标,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努力取得“小公民道德”建设的更大成绩,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德和提高我校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努力探讨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学校是农村初中学校,我校被教育部关协、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联合授予“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称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从事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选定的主要成员系学校行政人员及班主任,部分老师为“长沙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员”,都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骨干教师曾参加过区级课题研究和课题研讨会,具备从事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过程:
本课题自2005年11月~2008年6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2月)
本阶段制定了课题方案与计划,成立了课题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开题论证。
2、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6年3月~2008年3月)
本阶段已进入实质性实践与研究。这一阶段,课题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开展专题讲座、定期召开研讨会、开展训练与实践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组织教师论文评比等。尤其是“诚信考场”、“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读书征文活动、“诚信教育园地”的展览、征集“诚信格言”等系列活动,结合了学生实际,为我校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倡导文明新风增添了不少生机。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4月~2008年6月)
本阶段着重对课题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邀请长沙市教科院专家结题评审验收。与此同时,我们将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入和推广,从中探讨总结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使其向纵深发展:不光在教师、学生中进行教育学习,也在家长中开展培训讲座;不光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也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进行;在光在教育领域中进行,也在教育领域以外的场所(如商店、厂矿、企业、社区等)中进行„„总之,我们将开展课题研究中得出的理论经验及实践途径与方法广泛用于学生的教育实际中,为倡导文明新风,培育新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具体操作:
我们在开展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时,形成了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需要为根本,以“认知诚信——感悟诚信——践行诚信”为主线的教育模式,通过专家的整理和论证,正使之系统化、理论化。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情的统一,以寻求解决诚信教育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认知诚信,注重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加强教师诚信观念,实施学科渗透。老师的思想行为,很大程度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以教师的诚信人格魅力才能影响学生,才能把诚实守信教育落到实处。所以我们注意了教师诚信人格养成的督导;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理论研讨活动,注重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建设,强调教师要以诚信的言行作学生的表率,教师在授课时要有诚信教育的渗透与体现,并开展了教师的诚信教育论文征集评比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诚信人格力量的无穷与巨大。
2、坚持学生诚信教育,关注品德形成。首先在学生中我们进行了诚信教育知识讲座,使学生深刻领会诚信的实质问题,另外我们还在学生中进行了“诚信教育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态,针对所反映的问题举办了各种活动:
“诚信主题征文大赛”、“诚信伴我行”讲故事比赛、“我们需要诚信吗”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真诚到永远”诚信演讲比赛、征集学生诚信格言大赛等,获奖学生的作品无论是征文,还是格言都创意新颖,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为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课题组精心组织,举办了一期“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诚信教育宣传长廊和多期诚信主题黑板报,效果明显,教育作用突出。学期末,学校组织各班按“优秀、良好、合格、有待进步”四等对学生进行诚信品德等级评价,以此检查学生的诚信言行。
(二)、感悟诚信,注意家校结合,努力求得家庭教育对学校的支持。
在前一阶段认知诚信的基础上,我们注重探索家校结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1、利用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时机,为学生家长进行了《怎样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教育讲座。家长了解了诚信品德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掌握了诚信教育的方法策略。
2、配合中央教科所进行了“学生上网行为”家长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并组织家长认真参与填写,以此测试学生的诚信度。
3、做好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表现,行为表现,调查学生在父母面前是否有讲谎话、欺骗、抄袭作业等行为表现,班主任认真做好此方面的教育工作。
4、成立家长委员会,交流经验、做法。
(三)、传播诚信,重视社会力量,切实减少社会载体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社会道德氛围对学生们的影响不可忽视。孩子们每天活动的场所基本是学校、家庭、社区,而社区则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针对这点,我们开展了与社区的互动教育。
1、指导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宣传诚信品质,如:张贴宣传标语等。
2、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开展实践打假活动,向顾客宣传辨别商品真伪的一般方法,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利用“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活动,走访社区、厂矿、商店等,认真做好社会调查活动。
六、实验成果:
两年多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一大批实践成果,学校的德育实效、办学水平和地位影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课题研究使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学生从认识到行为有了很大的
转变。学生能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文明守纪,讲诚信,讲礼貌蔚然成风,思想品德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80%以上,犯罪率为“0”。近两年来,涌现了一批市级三好学生、市级先进班集体、市级先进德育集体,发展了一批团员。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听课、做作业、考试、值日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极少数后进生有撒谎、考试舞弊等行为,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这部分学生从认识到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另外我们还调查到,大多数学生在家能尊敬家长,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逐渐把诚信作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在“3·15”、“9·20”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们共评选出了20篇优秀调查报告。
2、课题研究使学校校风、学风、考风日趋良好。实验开展以来,由于学校狠抓了以诚信教育为中心的校风建设,学生的诚信意识不断加强,学校出现了学风、考风优良的新气象,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级中考“优秀考点”。
3、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极大地提高。在教师研究活动中,我校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认真配合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渗透诚信教育,并以自己的诚信言行来规范学生的诚信言行,善于发现和总结典型案例,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在征集教师诚信论文评比过程中,我校送交上级教研部门参评的11篇论文全部获国家级奖励。如李红波老师撰写的《浅谈诚信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童双全、谢琳老师撰写的《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陈小红老师撰写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诚信教育》等文章均获全国二等奖。在指导学生诚信征文比赛中,我校有周亚辉、张伟、谭映萍等老师获全国“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指导老师奖,有李从、李淑元、陈晓红等老师获“长沙市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指导老师奖。
在学生教育活动中,2006年7月我校学生李锶锶、刘望、徐常青等同学在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中,他们所写的诚信主题文章全部获奖,如徐常青同学的《绚烂的星光》获全国优秀奖,李锶锶同学的《人生的资本——诚信》获全国三等奖,并被授予“全国五好小公民”的光荣称号。2007年C117李丽诗同学参加镇演讲比赛,她所演讲的《真诚的力量》获二等奖。另外,在其他征文、征集诚信格言、故事、手抄报评比中,我们收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将这些作品装订成集,存入学校档案,我们将其出刊展览,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两年来,我们在建立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评选“诚信之星”、“诚信小公民”、“最诚信的同学”等活动,共评选出40余名这样的优秀代表。
4、课题研究使学校的办学成绩明显提升。两年多来,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呼唤诚信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中,学校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2008学年中,我校获得了区级“安全文明校园”、区级“和谐校园”、“长沙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我校积极申请成为“长沙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并有张伟、唐诚、周佳龙、田富华、徐建刚五位老师成为该会会员。
七、几点思考与体会:
1、课题研究的实践为诚信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找到了比较有效的结合点。但在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想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为这一系统中的学校,它究竟获得了多大的空间?二是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现实性、功利性更突出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能否彻底消除?即“5﹤2”、“5+2=0”的社会现象还有待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还有待我们正确处理对待。
2、课题研究的实践证明,学生优良诚信品德的形成,学校优良校风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必须反复抓,全体人员抓,班班抓,年级抓,学校抓,家庭抓,社会抓,校内抓,校外抓,齐抓共管,一抓到底,在学校内外造成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那么,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课题实施两年多以来,我们形成了对诚信教育功能的新认识,就在这些新理念指导下开展诚信教育,以诚信教育促进德育,以教研兴校,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诚信教育内容与方法途径的有机统一方面,还有更广阔的开拓空间,促使我们课题组成员去进一步探讨、摸索。
3、课题研究的实践证明,农村初中学校诚信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找准切合实际的新路子、新方法、新途径,必须建立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网络,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具体可行、便于操作、切合学生实际的诚信教育活动方案,并与之配套的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的制度。我们课题组大胆推行:将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德育规划之中,由学校统一布署,作为班级主题活动课开设。这样,既能保证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也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如何挖掘农村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进一步形成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特色,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改良。
本课题研究经过我们的初步探索,已取得点滴成绩,但这是微不足道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初中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特色化。
总结过去,我校与上级领导和专家指导论证提出的标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新时期农村初中诚信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开动脑筋,巩固成果,为形成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特色而努力奋斗!
主要研究人员:
张 伟 田富华 胡国文 唐 诚 李自新 徐建刚 欧汉文 周德军 周佳龙 谢 琳 周亚辉 李红波 各班主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为政》、《礼记·中庸》。
(2)苏振芳《道德教育论》、《结交朋友,诚信为本》。(3)《教育创新研究》(长沙市教科院)2007.1(4)《中小学德育工作文件选编》(长沙市教育局编印)2004.11(5)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长沙市岳麓区含浦中学课题组
第二篇:论小学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论小学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摘要:“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道德。不诚信,无以立。面对今天物质社会,诚信教育尤为重要。而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小学是孩子心灵的塑造期,小学生诚信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的。而在小学生诚信教育中,社会,家长,老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诚信 良好环境 榜样 为人师表 道德评估
古人常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大家备受关注的话题。面对当今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诚信问题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诚信教育刻不容缓。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诚信教育也必须从娃娃抓起。
孩子是无知的,单纯的。也许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不诚信,可是纵观中国新一代的孩子们,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不诚信现象着实让人担忧。冒充家长的笔迹在不及格的成绩单上签字;在大马路上随便找人去给自己开家长会;骗老师身体不舒服要回家休息而逃课去打游戏。。。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非常常见,也许他们还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就是诚信缺失的行为,可是量变终究会引起质变,如果不早点让他们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诚信,并且及时改正,以后不如社会就不仅仅是欺骗老师,欺骗家长这样的小错误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诚信教育鼻血从孩子做起,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才能对小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诚信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营造良好环境是诚信教育的前提
社会是学生最好的学校,环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亦与之化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给孩子创造一个诚信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其中畅游,就算不告诉他什么叫做诚信,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他也会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学生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校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的氛围一定要好。加强校园道德诚信建设,有花诚信教育的环境,是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前提。
二、树立良好榜样,家长义不容辞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也是家长,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的行为表现对孩子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生诚信教育中,家长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榜样作用很重要。试想,一个不诚信的家长,如何能将他的孩子教的讲究诚信。只有家长讲究诚信,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行为处事的时候时刻以自己为标准,这样环境成长下的孩子才能更加诚实守信。
三、老师引导,诚信教育不可缺少的法宝
老师是孩子前行道路上的指明灯,老师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方向尤为重要。因此,老师在小学生诚信教育中就要发挥好优势,让学生懂得:一个不具备诚信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老师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时刻向学生灌输诚信思想,如考试不仅要认真作答,要诚实,倡导“诚信从我做起,坚决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学生要学做正直人,养成良好品质,树立诚信观念,明辨是非。明白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承认错误,人为掩盖错误,是一种坏习惯,沾染上这种毛病,不仅影响个人进步,还会酿成大错。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四、在道德评价中强化诚信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教师应当日常的生活课堂中向学生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通过借助一个科学的道德评价来更好的为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通过反复向学生输送这种道德标杆,来更一步的强化学生对于诚信的意识。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体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通过运用发生在身边的事物,来向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例如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等行为在同学中间出现的频率还是挺高的,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来进行诚实信用的宣传和表扬,例如通过口头的表扬,或者在学校的广播、黑板报中进行指明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做好人好事的同学,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对于其他的学生进行一次正面教育。通过向他们传达道德模范的标准,来敦促他们也投入到其中。通过建立道德评价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于诚实信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日后更好的指导他们的行为活动而奠定基础。
五、结语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尤其是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小学生而言,我们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会诚信,坚守诚信,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从发展角度来看,通过对于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需要。
参考文献
[1] 傅维利,王丹,刘磊,李德显.诚信观的构成及其对诚信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01)[2] 傅维利,王丹.小学低年级学生诚信知行冲突特征及教育建议[J].教育科学.2009(02)[3] 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2(08)
第三篇:医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医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 健,李一卿
(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2.天津市儿童医院)1
2[摘要] 开展医学生诚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文章对当前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诚信教育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出了加强认识、完善机制,创新工作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开展诚信教育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诚信教育对策
诚信,简言之就是“诚实守信”,她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价值的核心,是炎黄子孙道德伦理的瑰宝。然而,近年来,诚信缺失现象大量滋生,丑陋的失信行为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就连一贯以 “济世活命”为美誉的医疗行业也深陷其中[1],出现了天津蓟县婴儿院内感染、山西问题疫苗、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等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案例,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稍作思考,我们都会想到:这些医疗界诚信蛀虫,昔日都是医学院校的天之骄子,作为高等教育的“杰作”,他们学业上成绩卓著,道德考卷上却远远不能及格,我们的大学难道仅仅是“职业培训所”吗?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以专业知识为其显著特点,他们今后要面对的是对疾病束手无策的患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因此,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改善医疗诚信状况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在校是恪守诚信的学生,走进医院才能成为医德高尚的医生。此外,大学生具有集中性、可塑性强等特点,也便于开展教育和取得效果。
一、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现状
1.教育管理部门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强调要重视教育质量,大力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打造和谐校园,提高学生人文修养。但如何把诚信教育作为重点,既没有教材指导,又没有可行的参考 1
评价体系,各院校间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实际效果也相差较大,多在此问题上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2.教师行为缺乏诚信激励作用目前,许多大学教师往往注重“授业”,而忽略了“传道”,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大多传承了传统的评价体系,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严重。此外,少数教师到处兼职,备课不充分,甚至在学术上存在抄袭现象。不健全的教学体系和不诚信的教师行为,势必会潜移默化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3.教育制度的实际运作缺乏诚信导向作用医学院校向来重专业轻社科,教育管理者在科技至上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地追求“精品课程”,忽略了诚信教育,只是片面强调其政治意义,而滞后了诚实待人、信实于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高校中,考研率、就业率仍然是核心目标,学生的素质教育课处于从属地位,往往只能让步于专业学习,久而久之,师生便习以为常地忽视了道德的教育作用,忽略了诚信的导向作用。
4.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加强诚信思想教育,形成学生内心自觉的诚信意识,才会使其自愿诚信成为可能。而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还没有完善的诚信教育体制,如:将诚信教育纳入德育课程,建立健全诚信评价和监督体系等。此外,近几年各医学院校普遍扩招,学生管理、思想政治队伍的配备和建设远远跟不上招生增长速度,更何谈完善教育机制。
5、医学生行为存在诚信缺失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部分人受利益驱动,言而无信,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医学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滞后,加剧了学生的失信行为:学业上弄虚作假,抄袭,作弊,屡禁不止;经济上骗取贷款,补助,拖欠学费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中与人交往不讲信用,道德涣散;对待病人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求职时制造假证书,夸大自我介绍。
二、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1.提高医学生对诚信的认同感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作为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公民有了诚信这种高尚的道德人格,社会才能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诚信道德认知水平,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诚信成为道德的自觉。其次,要增强诚信道德情感,通过诚信实践为坚定的诚信信念和稳定持久的诚信意志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要锻炼医学生的诚信道德意志,促进自身诚信素质的提高,为以后踏上“救死扶伤”的工作岗位、净化医疗卫生
环境做好准备。
2.摆正德育工作位置,针对专业特点进行诚信教育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是对医学院校重科学技术轻思想道德倾向的矫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学院校过分强调学科专业建设,忽视或轻视社会科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仅是一种短期“程序化教育”,一般仅安排18至36个学时不等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有的甚至将其列为选修课,这显然是很不够的。在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内,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硬件所需,而高尚的医德品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则是他们的精神需求,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当前,医学模式已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 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要有仁术更要有仁心。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切实摆正德育工作位置,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诚信教育工作。
3.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的职责是“传道授业”,“传道”者首先 要“遵道”、“守道”。如果教育者本身不讲诚信,就必然自我削弱乃至违背 育人的宗旨,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形成诚信的品格,诚信教育就会成为空谈[2]。贺海波作为一名教师,假设他的造假行为没有被揭发,那么他的不诚信将会像 瘟疫般在医学院校、医疗行业蔓延开来,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远比那些造假论 文要严重得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 守望社会的灯塔,必须要树立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 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做诚信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高校也应逐步建立和完 善从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综合评价教师和教育水平的指标体 系,达到通过教师自身诚信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目的[3]。
4.坚持多策并举,全方位开展诚信教育医学生诚信教育要符合社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双重标准,应该坚持融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体的办学特色。首先,要加强医学生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在踏入神圣医学殿堂前摒弃唯利是图、以收入和地位为标准的歪风邪气,端正求学和择业的动机,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其次,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主阵地”“主渠道”的正确导向作用,努力把诚信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学术研究、临床实习等各个环节中,全面推进诚信进课堂、进教材、进公寓、进社团、进医院,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
染力。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心理学、管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知识的应用,将诚信教育与医学生健康成长,与医生这一职业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再次,教育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主题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的导向作用,加深对诚信和济世救人本质的理解,增强自身诚信道德评价能力,自觉修正思想与行为。
5.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诚信教育实效性医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注入时代精神,深化内涵建设,当前形势下可分解为涵盖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层面的教育体系,使之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应抓好四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忠诚正直教育,教育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胸怀报国之志;其次是道德责任教育,教育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勇于承担救死扶伤的责任;第三是规则法制教育。教育医学生要符合规则的约束、法制的监督;第四是爱岗敬业教育。教育医学生尊重职业选择,规范择业行为,提高责任意识,真诚务实,重诺守信。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视听技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当前,应重点加强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的工作开展,要完善校园网络建设,优化网络诚信环境,开辟网络教育的新途径。此外,诚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整合各种力量,优化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使方方面面都来关心、支持诚信教育,为学生的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6.建立健全诚信评价体系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必须建立健全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长效机制。要具体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有信者荣,无信者痛,使其恪守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二是成立诚信评估机构,建立医学生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和诚信档案,诚信档案的内容可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在校期间经济活动记录、行为记录三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诚实信用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三是构建诚信管理机制,在建立诚信档案的基础上,对学生诚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设立基本信息记录、良好行为信息记录和不良行为信息记录,对有严重不良记录和濒临诚信降级的学生实施预警制度,避免诚信状况进一步恶化。对诚信行为较好的学生,可通过表扬或奖励等方式来加以宣传。诚信记录应放进学生档案,延至今后的工作单位,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架起学校与社会诚信教育的桥梁[5]。
总之,医学院校必须调整重业务、轻道德的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
不但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也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这样我们的医疗诚信问题才能有所改观,医学诚信的维护任重道远,希望通过加强医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燕君,郑晓.加强医学生职前诚信道德教育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50-51.
[2] 梁小伊,刘红斌,陈晓梅.关于诚信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4-86.
[3]张晋,吕振波.医学生诚信的失范与重构[J].西北医学教育,2006,(6):662-718.
[4] 高静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 [J].新疆科技论坛,2007,(4):5-7.
[5] 王润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阕下的医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5):82-84.
Study on the Medical Students' Credit Educ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Zhang JianLI Yi-qing
作者简介:张健(1980~),男,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李一卿(1982~),女,医师,学士,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学
联系方式
姓名:张健
工作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电话: ***,022-23542835
电子信箱:zhangjian@tijmu.edu.cn
第四篇: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俞校群
高艳丽
(200438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组织部)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470(2010)04--0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与党和国家对其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需要通过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和开展经常性党性分析活动来提高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
关键词:年轻干部 党性修养 途径 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党组织的努力下,我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得到了加强,但也必须看到,部分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与党和国家对其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还不能满足新时期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加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并要求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因此,研究探讨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是在对高校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专向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9份,有效回收率为95%。问卷发放范围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20所高校的青年干部。参与调查的青年干部平均党龄为6.57年。其中,副科级干部占21.05%,正科级干部占75.44%,副处级以上干部占3.51%。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如下:
一、新时期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现状及不足
(一)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党性修养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组织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修养这几个方面。调查表明,年轻干部对于党性修养内容选择的排序依次为:政治理论修养(占91.07%),思想道德修养(占89.29%),作风修养(占80.36%),组织纪律修养(占76.79%),科学文化和知识修养(占66.07%),其它(占3.57%)。于此可见,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内容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政治理论方面的修养锻炼。
调据显示,在回答“哪些是新时期对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时,76.79%的被调查者选择“加强实践锻炼”,71.43%的选择“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69.64%的选择“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67.86%的选择自觉进行思想改造,64.29%的选择经常性开展党性分析,还有3.57%的同志选择了“其它”。因此,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应当是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多给年轻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或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经受考验,锤炼党性。
(二)党组织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情况
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提高一方面在于自身努力,另一方面党组织在组织、引导、带领年轻干部开展理论学习,锤炼党性方面也具有相当重要作用。不过,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当被问及“单位党组织带领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频率”时,23.21%的年轻干部选择每两周一次,41.07%的选择每月一次,14.29%的选择每两月一次,12.50%的选择每学期一次,甚至有3.57%的选择每年一次,另有1.79%的选择了其它。这说明目前党组织在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应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引导教育年轻干部自觉按照党章规定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内的监督,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此外,党组织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措施还比较单一,手段还不够丰富。调查显示,“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党性分析”的占78.57%,“推荐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的占73.21%,“不定期外请报告、政治理论学习”的占69.64%,“送出去挂职锻炼”的占64.29%,“举办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的占51.79%,“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党性教育”的不到10%。从前文的调查中,我们已经知道年轻干部最希望的加强党性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1]
1[1]俞校群,女,上海体育学院党委组织部教师,主要研究党的建设。是“实践锻炼”。而此处的调查中党组织进行采用的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措施却是“过党内组织生活”、“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等等,说明在创新年轻干部党性教育的手段和措施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调查发现,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总体不错,但是也有少数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被调查的年轻干部中,有78.5%的人认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和联系群众的作风需加强”。排在第二位的不足之处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占73.21%),排在第三位的是“政治理论修养需进一步提高”(占66.07%),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别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和“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分别得到62.50%和51.79%的被调查者的认同。数据说明,新时期年轻干部要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必须在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作风等方面下功夫。调查还发现,年轻干部每年平均读1.71本关于提高党性修养的书,每年内自觉进行党性分析的频率平均为2.31次。从这里可以看出,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坚持读书学习和经常自省的意识还需强化。
二、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理论武装,在深入学习中加强党性修养
1、发挥教育培训作用,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年轻干部头脑。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增加年轻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针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年轻干部提出的新任务以及年轻干部政治理论素养现状,加强对年轻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培训,通过培训,用党的新理论武装年轻干部的头脑,使年轻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2、提高自觉学习的意识,树立先进学习理念。年轻干部阅历浅,党的政治理论知识积累不多,因此,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先进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把党性锻炼和修养当成自己毕生的任务。通过坚持不懈读书、看报、网上在线学习等,紧紧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二)强化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丰富阅历,锤炼党性
1、因材施教,帮助年轻干部在实践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针对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实际经验和艰苦环境历炼的不足,应注意加大实践锻炼的力度,让年轻干部在实践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如对于缺乏主要领导岗位锻炼的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相应岗位锻炼;对于基层经验欠缺的年轻干部,可以考虑放到基层一线和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实践中进行磨练;对于缺乏艰苦环境锻炼的年轻干部,要多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地方经受考验;对经历单一的年轻干部,要加强岗位轮换,增加多岗位领导工作经验。通过这些措施,使年轻干部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升华思想境界、提高党性修养。
2、开展挂职锻炼,帮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要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岗位尤其是困难多的基层一线岗位和构建和谐社会最需要的基层一线岗位进行锻炼,使年轻干部充分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充分参与基层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实践,充分接受带教领导、老师和基层一线岗位的同志的熏陶,以便在挂职的实践中受锻炼、经风雨、见世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3、增加交流任职,帮助年轻干部在交流换岗中提高党性修养。挂职锻炼在磨炼年轻干部意志,提高党性修养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挂职锻炼一般时间短,而且受多种客观条件限制,接收单位也无法对挂职干部安排重担子和实担子,因此,今后应该把交流任职也作为实践锻炼的一个主要方式,通过推进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交流任职,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在干实事中长见识,增才干,提高党性修养
(三)开展党性分析,使年轻干部找准问题,明确方向,提高党性修养
1、建立和完善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对年轻干部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定期党性分析制度,引导年轻干部正确认识党性分析,清除模糊认识,严把党性分析的主要环节,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党性分析,着力提高党性分析的质量和效果,并对年轻干部后续的整改做法建立健全跟踪管理,使年轻干部通过严肃认真的党性分析活动,加深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找到自身不足之处,明确提高党性修养的努力方向。
2、年轻干部要善于自省,经常性地开展自我党性分析。年轻干部要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常性地开展自我党性分析,了解自身在理想信念、学习态度、宗旨意识、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及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通过经常性的自我党性分析,一方面使年轻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也明确自身在提高党性修养方面的努力方向。
3、利用党校培训,引导年轻干部开展党性分析。要注重发挥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班在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方面的作用,组织开好年轻干部党性分析会,使党性分析会真正成为年轻干部学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自我党性修养的有效活动。参考文献:
[1] 陈世禄:《把握党性修养的本质特征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中国冶金教育》1999年2期
[2] 姚庆梅:《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3] 沈红光:《在全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海组织工作》2009年10期
(编辑:赵文)
第五篇: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俞校群高艳丽
(200438上海体育学院党委组织部)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470(2010)04--0
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与党和国家对其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需要通过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和开展经常性党性分析活动来提高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
关键词:年轻干部党性修养途径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党组织的努力下,我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得到了加强,但也必须看到,部分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水平与党和国家对其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还不能满足新时期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加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并要求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因此,研究探讨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是在对高校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专向调查的基础上撰写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9份,有效回收率为95%。问卷发放范围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20所高校的青年干部。参与调查的青年干部平均党龄为6.57年。其中,副科级干部占21.05%,正科级干部占75.44%,副处级以上干部占3.51%。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如下:
一、新时期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现状及不足
(一)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党性修养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组织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和科学文化知识修养这几个方面。调查表明,年轻干部对于党性修养内容选择的排序依次为:政治理论修养(占91.07%),思想道德修养(占89.29%),作风修养(占80.36%),组织纪律修养(占76.79%),科学文化和知识修养(占66.07%),其它(占3.57%)。于此可见,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内容最重要的还是要进行政治理论方面的修养锻炼。调据显示,在回答“哪些是新时期对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时,76.79%的被调查者选择“加强实践锻炼”,71.43%的选择“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69.64%的选择“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67.86%的选择自觉进行思想改造,64.29%的选择经常性开展党性分析,还有3.57%的同志选择了“其它”。因此,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应当是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多给年轻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或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经受考验,锤炼党性。
(二)党组织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情况
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提高一方面在于自身努力,另一方面党组织在组织、引导、带领年轻干部开展理论学习,锤炼党性方面也具有相当重要作用。不过,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当被问及“单位党组织带领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频率”时,23.21%的年轻干部选择每两周一次,41.07%的选择每月一次,14.29%的选择每两月一次,12.50%的选择每学期一次,甚至有3.57%的选择每年一次,另有1.79%的选择了其它。这说明目前党组织在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应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引导教育年轻干部自觉按照党章规定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内的监督,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此外,党组织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措施还比较单一,手段还不够丰富。调查显示,“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党性分析”的占78.57%,“推荐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的占73.21%,“不定期外请报告、政治理论学习”的占69.64%,“送出去挂职锻炼”的占64.29%,“举办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的占51.79%,“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党性教育”的不到10%。从前文的调查中,我们已经知道年轻干部最希望的加强党性修养的方法和途径1[1]1[1]2 俞校群,女,上海体育学院党委组织部教师,主要研究党的建设。
是“实践锻炼”。而此处的调查中党组织进行采用的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措施却是“过党内组织生活”、“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等等,说明在创新年轻干部党性教育的手段和措施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调查发现,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总体不错,但是也有少数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被调查的年轻干部中,有78.5%的人认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和联系群众的作风需加强”。排在第二位的不足之处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薄”(占73.21%),排在第三位的是“政治理论修养需进一步提高”(占66.07%),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别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和“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分别得到62.50%和51.79%的被调查者的认同。数据说明,新时期年轻干部要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必须在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作风等方面下功夫。调查还发现,年轻干部每年平均读1.71本关于提高党性修养的书,每年内自觉进行党性分析的频率平均为2.31次。从这里可以看出,年轻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坚持读书学习和经常自省的意识还需强化。
二、新时期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理论武装,在深入学习中加强党性修养
1、发挥教育培训作用,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年轻干部头脑。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增加年轻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针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年轻干部提出的新任务以及年轻干部政治理论素养现状,加强对年轻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培训,通过培训,用党的新理论武装年轻干部的头脑,使年轻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2、提高自觉学习的意识,树立先进学习理念。年轻干部阅历浅,党的政治理论知识积累不多,因此,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先进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把党性锻炼和修养当成自己毕生的任务。通过坚持不懈读书、看报、网上在线学习等,紧紧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二)强化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丰富阅历,锤炼党性
1、因材施教,帮助年轻干部在实践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针对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实际经验和艰苦环境历炼的不足,应注意加大实践锻炼的力度,让年轻干部在实践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如对于缺乏主要领导岗位锻炼的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相应岗位锻炼;对于基层经验欠缺的年轻干部,可以考虑放到基层一线和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实践中进行磨练;对于缺乏艰苦环境锻炼的年轻干部,要多安排到条件艰苦的地方经受考验;对经历单一的年轻干部,要加强岗位轮换,增加多岗位领导工作经验。通过这些措施,使年轻干部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升华思想境界、提高党性修养。
2、开展挂职锻炼,帮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岗位上提高党性修养。要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岗位尤其是困难多的基层一线岗位和构建和谐社会最需要的基层一线岗位进行锻炼,使年轻干部充分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充分参与基层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实践,充分接受带教领导、老师和基层一线岗位的同志的熏陶,以便在挂职的实践中受锻炼、经风雨、见世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3、增加交流任职,帮助年轻干部在交流换岗中提高党性修养。挂职锻炼在磨炼年轻干部意志,提高党性修养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挂职锻炼一般时间短,而且受多种客观条件限制,接收单位也无法对挂职干部安排重担子和实担子,因此,今后应该把交流任职也作为实践锻炼的一个主要方式,通过推进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交流任职,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让他们在干实事中长见识,增才干,提高党性修养
(三)开展党性分析,使年轻干部找准问题,明确方向,提高党性修养
1、建立和完善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对年轻干部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定期党性分析制度,引导年轻干部正确认识党性分析,清除模糊认识,严把党性
分析的主要环节,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党性分析,着力提高党性分析的质量和效果,并对年轻干部后续的整改做法建立健全跟踪管理,使年轻干部通过严肃认真的党性分析活动,加深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找到自身不足之处,明确提高党性修养的努力方向。
2、年轻干部要善于自省,经常性地开展自我党性分析。年轻干部要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常性地开展自我党性分析,了解自身在理想信念、学习态度、宗旨意识、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及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通过经常性的自我党性分析,一方面使年轻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也明确自身在提高党性修养方面的努力方向。
3、利用党校培训,引导年轻干部开展党性分析。要注重发挥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班在提高年轻干部党性修养方面的作用,组织开好年轻干部党性分析会,使党性分析会真正成为年轻干部学员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自我党性修养的有效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世禄:《把握党性修养的本质特征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中国冶金教育》1999年2期
[2] 姚庆梅:《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3] 沈红光:《在全市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海组织工作》2009年10期
(编辑: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