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实施方案
《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本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旨在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活动,探索电大开展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它对促进电大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落实,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利用电大系统资源优势,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则与内容 1.基本原则
本次调查主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探索电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与电大开展社会服务的新功能和新领域。这项调查工作,采用边实践、边研究、边归纳总结提高的工作模式,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2.调查内容
从2012年秋季开始,(以下简称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学生所进行的集中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调查,由自定题目调整为定向题目,目前可立即开展以下专题: ⑴“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 ⑵“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
各分校、工作站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上列不同的题目进行调查,并以完成这些调查项目作为该专业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四、实施方法 1.调查对象
⑴“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的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和大专毕业生,且到目前为止未离开农村者。
⑵“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的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和大专毕业生,且到目前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者。
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的对象是前几年普通高校(具体详见网上填报系统中提供的普通高校本科院校名单)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本科毕业生受访条件为到目前为止未脱产进行学历提升,在过去六个月内未变换工作者;用人单位受访对象为该毕业生现在的直接领导,并担任其领导职务六个月以上者。
八、教学反馈
一、课程基本情况说明
1、方案制定的依据以教学大纲为主
2、课程的主要内容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操作技巧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社会调查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调查方法和分析技巧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
3、课程的特点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关于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理论和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导论、社会调查研究内容体系、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抽样、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调查报告等十三部分内容,以阐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特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一门内容丰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上要求既要给学生以理论指导,更要辅之以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理论提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系统的、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使学员正确地把握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社会调查研究的实际能力。
4、课时的学时和学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管理专业专科阶段必修课。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二、课程的内容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教学内容 导论 研究原理 研究设计 抽样 测量 问卷设计 问卷与访问
观察 资料处理 资料统计分析
课程时数 8 8 8 4 8 4 4 4 8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三、教学媒体资源
1.文字主教材
撰写调查报告 典型实例 6
主教材是由周孝正、王朝中主编的《社会调查研究》一书,该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调查研究》系统地体现了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教学内容,是组织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周孝正主讲的录像课,共27学时,其中两讲为期末复习课。
3.网上教学辅导
网上教学辅导是本课程教学信息的集合,方便学生阅读、浏览。运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解疑释难非常方便,因此网上教学辅导将是本课程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辅导方式。网上教学辅导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课程说明
(二)教学大纲
(三)实施方案
(四)学习重点。设计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学习设计要求:按《社会调查研究》教材章节顺序,提供各章的要点,帮助学生们学习与理解。
(五)在线测验 设计目标:通过实践,强化训练,把握学习内容。设计要求:体现教学重点,按《社会调查研究》章节顺序编写练习题和答案,便于学生查阅。由分章练习、分章答案等模块组成(六)平时作业设计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强化学习效果。设计要求:基本上按照考试的题型设计,便于学生练习与复习。
通过QQ聊天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其他教学手段
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电子信箱、电话和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 教学媒
主要内容
体
主要作用
排 时间安文字教系统介绍全部教学内容 材 录像教课件音像教材 材
教学大纲、课程说明、实施方案、学教学过程辅导、重点提网上辅习重点、在线测验、案例分析、代表示、习题解析、检查学导
人物、参考资料 四.教学建议
习情况
系统传授知识
共16周,自学为主
具体安排待定
1、自学:学生要明白自己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要在正确的学习动机指导下,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自学习惯包括:自学习惯、预习习惯、作业习惯、复习习惯、阅读习惯、观察习惯、思维习惯、注意习惯、听课习惯、善始善终习惯等。学生要摈弃事事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要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整的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和技能,取得自主学习实效的重要保证。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然后按照学习计划,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自主地学习文字教材,认真地流览计算机网页上提供的教学材料,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资源。积极地参加面授辅导、答疑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要认真地完成教材各章的综合练习题,因为这是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2、面授辅导: 在本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省电大及其教学点适当安排面授辅导,由辅导教师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面授辅导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可掌握在24学时左右。既可以分次进行,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方式及时间由各教学点自行确定。
3、函授辅导: 在本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函授辅导(文字辅导)。中央电大教师将撰写一些辅导文章、自我练习与测试题以及期末复习指导等。
4、网上辅导: 从中央电大、省电大网页上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本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师介绍、5、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作业四次。
6、教学研讨
7、社会调查
五、教学、学习计划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4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和特征
2、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法概述
3、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历史
4、社会调查研究的当代特点
5、社会调查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6、社会调查研究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思考题:
1、试述划分社会调查研究的不同标准
2、结合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谈谈现代社会调查与传统调查的区别
3、谈谈社会调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研究原理(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4、社会调查的科学逻辑
5、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
6、各类调查研究的作用
7、几个重要的概念:变量、命题、假设、操作化等
8、研究过程概述 思考题:
1、试述各种社会调查研究的区别
2、谈谈变量中的相互关系
3、结合社会现实,谈谈社会的基本要素与社会调查研究的相互关联
第三章 研究设计(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社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2、研究课题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3、研究假设的意义和形式
4、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5、调查方案的一般性内容
6、问卷调查方案和实地研究方案的实例 思考题:
1、试述假设陈述形式与变量关系的联系
2、试述分析单位的含义及类型
3、谈谈如何在调查中避免层次谬误和简化论
第四章 抽样(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2、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3、概率抽样方法
4、非概率抽样方法
5、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思考题:
1、试述抽样的意义
2、试分析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不同侧重点
3、试比较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异同
第五章 测量(4学时)本章重点内容
1、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2、测量的尺度:定类、定序、定距与定比
3、操作化的含义及相关内容
4、测量量表
5、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思考题:
1、试述操作化的内在含义
2、试分析测量效度和信度的关系
3、试比较总加量表和累积量表的差异
第六章 问卷设计(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
2、问卷设计的原则
3、问卷设计的程序
4、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5、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6、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7、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思考题:
1、试分析问卷的基本结构
2、试述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
3、试分析问卷设计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第七章 问卷与访问(4学时)本章重点内容
1、访问的概念及类型
2、自填问卷法
3、结构式访问
4、无结构式访问
5、访问的过程
6、培训调查员 思考题:
1、试述访问的不同类型
2、试分析各种无结构式访问的不同特点
3、比较面谈和电话两种访问方法的差异性
第八章 观察(4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观察的概念及类型
2、参与观察的分类
3、实施参与观察的步骤
4、参与观察的效度与信度
5、参与观察中的伦理学问题 思考题:
1、解释观察法所具有的“理解”含义
2、试比较不同类型观察法的异同
3、参与观察中如何减少伦理冲突
第九章 数据处理
本章重点内容:(4学时)
1、原始资料的概念、类型、审核与复查
2、定性资料的分类、汇总与编辑
3、问卷编码
4、数据录入的不同方式
5、数据清理
思考题:
1、比较定性资料和问卷资料审核时的不同侧重点
2、试述定性资料分类的功能
3、资料录入和编码过程中建立数据文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单变量描述统计
2、单变量推理统计
3、相关分析
4、回归分析
5、理论分析常用的其他分析
思考题:
1、试述列联表中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2、试述假设检验中小概率原理和两类错误的关系
3、试述方差分析的原理
第十一章 撰写调查报告(6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调查报告的类型及结构
2、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3、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
4、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写作
5、撰写调查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题:
1、试比较两类调查报告在结构上的差异性
2、试分析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
3、试分析两类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素
第十二章 典型实例(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问卷调查实例1
2、问卷调查实例2
3、社会调查报告1
4、社会调查报告2 思考题
1、结合工作实际,独立设计完整的调查方案
2、完成一项调查并撰写报告
第二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选择题
选择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专门性 B.系统性 C.客观性 D.针对性 E.实证性)。
2.社会的基本要素是(A.地理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口)。
3.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C古希腊人)。
4.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A美国)。5.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ADE A.家庭D.村落 E.非正式组织)。
6.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7.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C盖洛普)。
8.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C李景汉)。
9.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B实证主义)。10.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ABC 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11.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目的可划分为(AC A.描述性研究C.解释性研究)。12.纵贯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BCD B.趋势研究 C.同期群研究 D.追踪研究)。
13.按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ABE A.普查 B.抽样调查E.个案调查)。
14.个案调查是一种(A定性研究方法)。
15.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BDEF B.准备阶段 D.调查阶段 E.分析阶段 F.总结阶段)。
16.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ABDEF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F.伦理道德原则)。17.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定类变量)。18.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B离散变量)。
19.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直线相关)。
20.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ABDF A.公理B.定理D.假设F.经验概括)。21.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BDF B.查阅文献D.咨询 F.实地考察)22.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ABCDF A.实用性 B.系统性 C.时效性 D.经济性F.弹性)。
23.社会测量的要件有(ABDF A.测量对象 B.测量工具D.测量规则F.测量数值)。
24.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25.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C互斥性)。
26.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ACEF A.概念的形成C.概念的界定 E.选择测量指标 F.编制综合指标)。
27.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ACE A.再测法C.分半法E.复本法)。28.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B外在效度)。29.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D异质性)。
30.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BCDEF A确定总体 B.制定抽样框 C.决定样本容量 D.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抽取样本 F.评估样本)。31.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C抽样单位)。32.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A统计值)。
33.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34.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B主观抽样)。
35.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BDEF B.主观抽样D.定额抽样 E.偶遇抽样 F.滚雪球抽样)。
36.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CE 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1. 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E 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2. 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B一次文献)。
3. 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BEF A.个人文献、B.社会组织文献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
F.官方文献)。
4.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ADF A.文献搜集D.摘录信息F.文献分析)。5.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B检索工具查找法)。
6.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骤是(ABCE A.浏览 B.精读 C.筛选E.记录)。7.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C问卷法)。8.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C调查的目的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
9.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A总加量表)。10.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BCDE B设计问卷
C选择调查对象
D.分发问卷
E回收问卷)。
11.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BCE A.背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E.检验性问题)。
12.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后面)。
13.实践证明,报刊问卷和网上传达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为(A10%~20%)。14.问卷法适用于(D成分单一的社会群体)。
15.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ABF A.重点访谈B.深度访谈F.客观陈述式访谈)。
16.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D结构式访谈)。3.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个别访谈)。17.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D机器记录)。
18.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F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19.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D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F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
20.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人们的感觉器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21.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CDEF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E.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22.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23.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A定性研究)。
24.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25.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26.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D实验法)。
27.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BCDEF 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 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28.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29.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实验环境)。30.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ADF A.控制性强D.可重复运用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31.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D拉丁方格设计)。32.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CDE C分类
D汇编
E审查)。33.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CDEF C检验
D分组
E汇总
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34.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A真实性原则)。
35.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BCF A.外观审查
B内涵审查
C逻辑审查F.来源判断)。
36.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BCE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分组界限E编制变量数列)。37.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ACDF A.标题C栏目D数字F.表注)。38.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ACDE A.相关和回归分析C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
D因素分析
E动态分析)。
39.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D动态分析)。
40.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定量分析)。
41.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D 动态分析)。
42.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D 离中量数)。
43.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回归分析)。
44.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C抽样分析)。
45.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ABCE A.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
B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
C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E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46.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 Excel)。47.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ABCDE 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
B.事件调查报告
C.经验调查报告
D.问题调查报告 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48.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B 针对性)。
49.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BCDF A.标题 B.署名 C.前言
D.主体 F.结尾)。
50.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CDEF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51.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ABCDF A.选取可靠的资料 B.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C.选取有力的资料
D.选取新鲜的资料 F.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52.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ACDEF A.朴实C.准确
D.简明
E.庄重
F.修辞)。
53.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BDEF B.观点D.格式
E.资料
F.字句)。
54.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第三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简答题汇总
查找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即检索文献的方法。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后者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几种方法交叉采用,叫做综合查找法,也叫循环查找法或分段查找法,即将检索工具查找法、计算机查找法和参考文献查找法结合起来,循环查找。
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看,观察法有哪些类型?答: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
定量研究:是指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讼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
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人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人,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或某些公众活动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
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答: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第二,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第三,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第四,观察者的心理素质。第五,观察手段。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被观察者的反应。第二,人为的假象。第三,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任何观察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观察误差的大小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很大影响。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
简述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2)精选素材。(3)拟订提纲。(4)起草报告。(5)修改定稿。简述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2)精选素材。(3)拟订提纲。(4)起草报告。(5)修改定稿。简述调查资料分析。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定性分析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一分析。
简述概率抽样的类型及其含义。答:概率抽样依照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
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3)分类抽样。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答: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抽象过程。伦理道德规则,是指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
简述探索性研究。答: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简述问卷的基本结构。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请指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都有哪些?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大致可分为八类:个人;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
社会调查研究的墓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
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类型?答:根据不同的要素(目的、时序、范围、性质等)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2分)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依调查的性质,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
社会调查研究中有哪些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答: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
社会调查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怎样的?答: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
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
什么是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完成它们的关键是什么?答: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成这类观察的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人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完成这类观察的关键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由于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
为什么说文献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答: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人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人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摘录信息、文献分析三个环节。
文献搜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文献搜集则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所使用的是狭义的文献搜集概念。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文献搜集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和文献搜集两个环节。文献检索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三种。文献搜集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答: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
问卷的问答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答:有三种类型。(1)开放型。(2)封闭型。(3)混合型。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特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对测量效度的检验很重要的是对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检验。检验效度的方法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通过样本来完成的。样本的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和说明总体。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答: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设计问卷是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选择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至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如果总体规模不大,则可把它的全部成员都作为调查对象。如果总体规模较大,则可用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采取何种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提高问卷的回复率。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
资料分析: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第四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填空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填空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2.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
4.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6.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古希腊)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7.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欧),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8.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学科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定量化)进步。
10.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11.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三是(追踪研究)。1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13.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
14.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和(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15.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
16.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
17.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18.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
19.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20.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21.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22.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23.(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2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25.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
26.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27.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28.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29.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
30.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31.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
32.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
33.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34.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35.(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36.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查。37.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
38.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39.总的来说,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40.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41.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类抽样两种。42.主观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
43.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44.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45.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官方文献)
46.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
47.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构和(互联网)三种。48.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标记、(批注)编制纲要和(撰写札记)等。
49.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计词法、(概念组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
50.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51.文献法具有(间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
52.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53.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54.问卷指导语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55.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56.在问卷调查中,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57.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两端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以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58.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59.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主观评价法)。
60.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
6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62.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
63.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64.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表情)自己的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
65.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告别)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66.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67.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访谈),一类是(间接访谈)。68.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访谈的(效率)要求更高。这是访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69.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
70.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
7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72.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73.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74.(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75.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76.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77.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78.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
79.实验法在验证(假设)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因果关系)判断的准确性。
80.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问题,81.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82.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精确度)问题。
83.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着手。84.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85.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86.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87.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88.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89.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系统)和(完整),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90.(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
91.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92.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93.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94.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95.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96.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与(四分位差)。
97.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等。98.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99.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现象和本质)分析法。100.(证实)和(证伪)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101.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指标),另外还需要(比较对象)。102.抽样推断主要由(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部分内容组成。
103.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04.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较(聚类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应用范围较广。
105.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106.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107.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重复),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颠倒)。108.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109.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110.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111.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
112.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图表)和(数字)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113.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冷却法)和(请教法)。
第五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考试必备小抄
名词解释1社会调查研究2定性研究3定量研究4普查5抽样调查6个案调查7变量8命题9假设10探索性研究11社会测量12信度13效度14抽样15总体16样本17概率抽样18非概率抽样19文献20文献法21文献搜集22文献定性分析23文献定量分析24问卷法25量表26访谈法27结构式访谈28非结构式访谈29集体访谈30观察法31结构式观察32非结构式观察33参与观察34非参与观35实地观察36实验法37对照组实验38单一组实验39经典实验设计40资料整理41定性资料整理42定量资料整理43资料分析44资料定性分析45资料定量分析46资料理论分析47调查报告
简答题1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3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是怎样的4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5什么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二者关系如何6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7调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方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8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9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10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11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12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具备哪些条件13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14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16如何确定样本规模17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如何18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哪些特点?19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20应该怎样搜集文献21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22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23什么是量表?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量表24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25怎样进行问卷调查26问卷法有哪些优缺点27问题设计有哪些原则28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29简述访谈法及其类型30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1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31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32什么是观察法?有哪些特点33进入实地观察现场34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35什么是实验法?实验法有哪些基本要素36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7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38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如何39如何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40什么是资料整理41资料整理的原则是什么42怎样进行资料整理43什么是资料分析44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45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46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47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48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49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50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51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1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2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3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4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5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6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7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是变量8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9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10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11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12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13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14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15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的集合16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17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18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19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20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21所谓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22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23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24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25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26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27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28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29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30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31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32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33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34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35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36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37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38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39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40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41定性资料是指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和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42定量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43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44它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45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46它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47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具体科学原理是指逻辑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科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大量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都来自这些学科,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地表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2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它们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3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4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抽象过程。伦理道德规则,是指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51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只能向人们展示被调查事物的基本性质,若想了解具体事物的状况还需进行更为细化的调查。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2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6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7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7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实用性;系统性;时效性;经济性;弹性等8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函数式,即y是x的函数,若x发生变化,则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亦然。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这种形式。第二种是条件式,即“如果A,则B”,说明A和B是相关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是差异式,即“A和B有(无)差异”。社会调查研究中多使用后面两种陈述方式9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三种1逻辑分析,即用理论的逻辑方法检验研究设计的可行性,主要适用于对命题和假设、变量和指标进行检验,对其他方面作用则有限2经验判断,即用以往人们的实践经验来判断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适用于所有方面。但是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而人们往往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判断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每个人的阅历又总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3试调查,即通过小规模的实地调查来检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并根据试调查的结果修正和完善原方案。这是对方案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尤其在大型的调查实施之前,试调查必不可少10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11前一问见名词简释。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量表)和卡片等;测量规则,即测量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定;测量对象,即社会现象的属性与特征;测量数值,即赋予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可直接观察到的、具体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比较简单易为,而一些抽象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就比较复杂难订,需要反复斟酌121准确性,是指所赋予的数字或符号能够真实、可靠、准确地反映测量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2完整性,是指测量规则能够涵盖测量对象的变量的各种状态3互斥性,是指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各个变量的取值之间互相排斥,决不兼容13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在上述四种测量层次中,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可以说,高层次测量也必然是低层次测量141调查者的问题: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工作作风不认真、深入等2被调查者的问题:被调查者样本选择不当等3测量的长度:项目数量过少或过多4测量的难度:测量题目太容易或过难15抽样指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广场,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方法。述语1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2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3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抽样分子”或“个体”。4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5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6参数值。它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7统计值。它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8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由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所抽取的样本有多大,都无法涵盖总体,所以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抽样误差的大小是可以在样本设计中事先进行控制的161总体规模:根据抽样原理,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越接近,样本值与总体值就越一致,抽样误差就越小,样本的代表性也越强。但是当总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样本规模的加大就不是那么必要了。2抽样的精确性:从理论上说,样本的精确度越高越好,但相应的样本规模也要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调查者的时间和人财物力的消耗也要增加好几倍。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要达到同样的精确度,在同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样本规模可以小一些;反之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尽管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的精确性考虑,样本规模应尽可能大,但一般调查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样本规模的大小必须与之相匹配,否则或抽样无力完成,或根据抽样结果所做的调查研究无力进行171偶遇抽样:又叫自然抽样、方便抽样,是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方法。偶遇抽样的优点是方便省力,缺点是没有保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偶遇抽样常用于探索性研究中的试调查2主观抽样又叫目标抽样、判断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印象判断抽样,就是纯粹凭调查者的主观印象抽取样本;经验判断抽样,就是根据调查者以往的经验和对调查对象的了解来选择样本。主观抽样省略了编制抽样框等前期程序,直接抽取样本,但能否采用主观抽样,主要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条件和调查的总体规模3定额抽样:又叫配额抽样,是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主观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定额抽样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目的在于抽出一个总体的“形似物”,各类间的异质性与同类中的同质性不一定高。定额抽样方法的缺点很明显。由于它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而且是从方便出发进行主观的抽样,所以往往照顾不到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性4滚雪球抽样:它是指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然后通过他们再去寻找新的调查对象,依次类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达到调查目的为止。滚雪球抽样适用于总体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或难以获得,不能使用其它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的调查研究18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1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2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3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当今社会的文献的特点1数量急剧增加2类型日益丰富3速度快,失效快,寿命短4内容重复交叉5质量良莠不齐19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特殊地位1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2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201应当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所需的文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有个人写的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等文献,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内部文件、规章制度等。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所有的各种类型的正式出版物和仅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献,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文献检索工具。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若属于个人收藏品,可以根据线索,主动联系,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或者官方不宜公开的内部资料,则可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法搜集,某些特别的历史档案则可到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去采取借阅、复印等方式搜集。对那些虽未正式出版发行,但已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献,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复制的方式来搜集211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2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3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
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4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22问卷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前一问见名词简释。问卷法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它适用于1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问卷法通常与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以及资料的定量分析相联系。许多社会调查都是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体2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问卷法的适用性通常会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在单一成分的总体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因素较多,问卷设计相对容易。比较而言,成分较为复杂的总体中,人们社会背景中各种因素差异较大,要设计一份适合每一类人的问卷就非常困难。因此问卷法在成分单一的总体中更为适用23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241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2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3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4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251设计问卷:是在先期完成的选择调查课题、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等几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进入设计阶段之后,需要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2选择调查对象:调查者要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3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采取何种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4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261省时省力省钱2有利于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3便于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4避免偏见、减少误差。问卷法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调查对象的范围有一定限制2有时回收率难以保证3调查结果有时并不可靠271客观性原则。这主要是指作为主体的调查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主观成分和影响2目的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不能枝蔓横生3必需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4对象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5自愿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6具体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7单一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在一个问题中,不能同时询问两件事情,或者说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281简捷性原则。答案必须简捷明晰,避免使用冗长和夹缠不清的语句2相关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与问题具有相关关系,不能所答非所问3同层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属于相同层次(类别)4穷举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穷尽所有的可能5互斥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互相排斥的6可行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也愿意回答的29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30,即与会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允许对别人的意见品头论足。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预测性调查中被广泛应用的“头脑风暴法”,就是这种访谈类型的代表。其主要做法是: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并严格规定讨论问题的范围。要求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附和或反驳别人的意见。鼓励与会者汲取别人的观点,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意见,提出新观点。要求修改或补充自己观点者可优先发言。主持人不发表意见和表明倾向,以免妨碍会议的自由气氛2讨论式的访谈,它是常用于对初步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其主要程序和做法与头脑风暴法有许多一致之处,但核心规则却截然相反:禁止会议的参加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确认论证,而只允许提出各种质疑或批评意见。质疑和批评的内容主要是提出原设想、意见、方案不能成立或无法实现的理由,与会者既可互相研讨,互相补充,又可互相诘难,互相争论,一直到没有可质疑或批评的问题为止。最后,要归纳各种质疑和批评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形成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统一结论311要有诚实的品质。这是访谈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2要有综合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等3要有活跃开朗和谦逊的形象气质4要有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5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6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7要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而且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越复杂,学历要求就应越高。特殊条件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性别、年龄、籍贯和知识结构等32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特点1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2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3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4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33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让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自然地、直接地、公开地进入现场当然十分理想,但往往比较困难。因此,观察者有时需要采取逐步进入和隐蔽进入的方式。逐步进入是在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在以后观察有了一定进展、对方习以为常时,再提出扩大观察范围或延长时间等要求。有时,观察者也可在观察的开始阶段先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再自然而然地逐步建立与观察对象的关系,由浅入深地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以后随着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关系的加深,再逐步暴露自己的身份。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地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这种方式较为适用341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
工作作风。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观察者的心理素质。观察手段。2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被观察者的反应。人为的假象。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观察者,然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统一思想,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要按照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事。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35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要素:1实验主体,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验调查的实验者2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即实验调查所要认识的客体及其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3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它们有一个专门称谓是“实验激发”。四是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和测定36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37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381准备阶段: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提出理论假设;选取实验对象;选择实验方式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2实施阶段:工作主要有前测;引入或改变自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实验激发;后测3资料处理阶段:工作主要有: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391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多、个体之间同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少的情况2主观挑选,即由实验者根据实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了解,有意识地挑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验。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少、个体之间异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多的情况。多数实验调查采用前一种方法,以使各实验组成员的构成及其状况尽可能均等40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411真实性原则2合格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完整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是指整理后的资料应尽可能条理化,系统化6统一性原则7简明性原则8新颖性原则421选择分组标志:指分组的标准或者依据,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进行分组。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还可以用以上四种基本标志组合出其它多种复合标志2确定分组界限:指划分组与组之间的边际。分组界限包括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等内容。在很多情况下,组中值可以作为该组的代表值3编制变量数列:变量即各个标志的具体数值。编制变量数列实际上就是把各数值归入适当的组内。分组完成后,就可以按照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编制变量数列。文字资料的整理步骤:审查、分组、汇编43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441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设计调查方案时,已经规范了所用的概念和变量。但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是问卷调查中,会发现对个别概念的不同理解,对这些概念,需要结合调查资料,再做斟酌或修订2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以便求得更准确的定性分析3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45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人们称其为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46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SPSS是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咨询等功能于一身的巨型服务系统,统计功能非常强大,操作界面漂亮柔和,表格和图形的制作方便美观,特别是操作简便,利于初学者使用,因而倍受人们青睐,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系统。它在我国的影响尤为巨大。SAS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与SPSS功能类似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Excel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一种软件。其统计功能虽然比不上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但也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统计分析的需要。与专业统计软件相比,Excel的最大优势在于:本身价格不高,非常普及,因此便于一般用户使用;便于与Office的其他软件配合使用。正由于这些优点,Excel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7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2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这两类调查报告依据不同标准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非常普遍和频繁,所以调查报告成为一种特别常用的文体,特点:1真实性。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2针对性。必须是针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所作的有实际意义的描述、分析和建议;必须针对具体的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3典型性。无论是观点还是事实,都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4指导性。调查报告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参考,即使是描述式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给人以启示5时效性。调查报告必须及时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48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1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2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3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4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5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49类型: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1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2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3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50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1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2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3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4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511选取可靠资料。所谓可靠资料,一是指资料的来源可靠。二是指资料的内容可靠2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这是从量的角度对调查资料进行选取,要以必须、够用为度3选取有力的资料。这是指从质的角度,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全面分析和反复比较,选取最适合和最典型的资料4选取新鲜的资料。新鲜的资料首先是指调查中发现的社会新事物、新行为、新思想、新事件和新问题;其次是指早已存在,但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应有注意的问题;再次是指人们比较熟悉,但从新的角度可以显现新的特点的问题5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素材一定要具体、详实,而且应与多数人的理解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