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环节

时间:2019-05-15 04:5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环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环节》。

第一篇: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环节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环节

冯小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已去学数学。

目前老师和学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忽视了数学教学的阅读环节。有位在小学、初中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高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有经验的老师指点迷津。老师猜测他对数学课本可能十分陌生,果然,他说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说:“学数学就靠听课、记笔记、做习题。”他的问题在于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又如有这样一位数学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那简直是奇迹。”可见,在传统教育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现学习,总是两者相互交替、有机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课本让学生先读了,还有什么可探究的?其实,建构与探究是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内外不同的两个维度: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在内部精神世界则是建构。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它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否则,像“四边形”名称之类的知识也要学生去猜想、发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毫无意义。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找出疑问进行质疑,对例题既要进行变式,还要解决问题,寻找新的算法,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也无一不是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建构活动。

让学生先学课本,旨在把独立学习引进教学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必须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不能再充当面面俱到、照本宣科的单纯讲授角色。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消除假知,获得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关键还是靠自身的教育底蕴与专业素养。例如,“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学生先学之后,虽然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但他们还是难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学生由此产生问题意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意向,渴望老师指导。有位老师就处理得很好,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如下的活动中去:由同桌两位学生合作,从课前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每个都表示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中,任意取出几个,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后,记下它的面积、长、宽等一组数据。要求每桌先至少拼出5个大小或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记下相应的每一组数据;接着集中观察这几组数据,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规律;然后再向小组或全班汇报、交流所得到的结论。经历这样的数学“再创造”和交流活动,不但抽象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已经具体地根植在儿童的经验之中,无需死记硬背了,而且儿童对发现真理的归纳方法也多了几分体验。

数学的读写能力作为数学的一种基本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没有这种素养,便不可能自由地分享公共媒体与网络世界的丰富资源,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让每个学生先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重组、超越,必须成为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这么做了,不但能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强烈需要,而且正如一个学生说的“自从看懂了数学书,才发现自己并不差,所以又重新鼓起了学习的希望”那样,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找回自信与自尊,开启学习的内驱力,也有了更多的成功机会和可能。

第二篇:阅读教材——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阅读教材——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214431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凌世春 范益洪

关键词:教学文化,阅读课本,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学习能力 内容简介:

阅读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阅读课本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阅读课本,学生应如何阅读课本,阅读课本有哪些功能,如何发挥阅读课本在教学中的作用呢?课本在教学中使用现状是怎样的呢?阅读课本,如何发掘课本的多重功能呢?阅读课本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阅读课本的常用技巧有哪些?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学习能力呢?

正文:

阅读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阅读课本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阅读课本,学生应如何阅读课本,阅读课本有哪些功能,如何发挥阅读课本在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1.大多数教师是如何使用课本的

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对课本内容进行处理,分配课时,安排教学顺序和每一课时教学内容,对课本上的部分例题进行适当引用并做相应的拓展和变化,布置或讲解部分的课后习题,对课本上的一些概念、知识背景往往忽略或做简单处理.2.大多数学生是如何使用课本的

课上老师指定看的例题和概念在老师的指引下阅读,完成老师布置的课本习题,有记不得的概念或公式时到课本上寻找,不知道系统性的阅读,很少同学进行预习性阅读,大多数时候都将课本束之高阁.然而,课本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功能没有被发掘出来.二、阅读课本,发掘课本的多重功能

数学课本是数学教材编写组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学科特点、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的;阅读隐含着理解的本质,阅读的主体往往会“披文入情,论世察己”,透过文字表象触摸深层内涵,既能获得对知识的亲身体验,有可以渗入深层次的感悟,这种感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奋之情,也可能会产生一种豁然明了“顿悟”。通过阅读,阅读者的个性与作品所承载的知识发生相互的契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碰撞带来的切身感悟是口授传播、间接获取所无法替代的。

课本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老师与学生都要反复阅读数学课本,发掘课本的多重教育和教学功能.作者简介:凌世春,72年出生于姜堰,男,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96年起至今于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任教;范益洪,58年生,8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学高级,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课本在教学中使用现状 1.阅读课本,充分发挥课本的知识承载功能

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本,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都由课本承载,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反复阅读课本,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通过阅读识记所有的概念,基本的方法,明白相关知识的界定。

2.阅读课本,了解知识的传承过程

任何知识都有一个发生、认识、发展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研究相关知识的起源,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其中发生过什么故事,有什么曲折的过程,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例如,学习几何体的体积的时候,通过的课本上关于“祖暅原理”阅读材料的阅读,了解求体积的方法的由来,还可以激发对这一知识的进一步探究,甚至可以再进一步了解阿基米德墓杯、牟合方盖与刘祖原理等相关的知识和故事。

不同的知识之间都有一个转换与承接的过程,在新旧知识之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这种联系,便于对知识的连贯理解,也可以避免出现知识体系间的断层,弱化对知识的机械性认识,从而加强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3.阅读课本,领悟数学的逻辑思维功能

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抽象,逻辑性强,在阅读中必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数学术语及其符号,并能根据数学概念、规律正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达到对阅读材料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结构.

数学是思维的火花,是思维方式的载体,学习数学知识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要学会逻辑思维。所以,阅读数学课本,可以深刻体会数学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从而学会逻辑性的思考问题,把这种逻辑能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4.阅读课本,发掘课本知识的拓展性

很多人认为,课本都是介绍的基础知识,一看就会,所以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抛开课本,想法设法去“挖掘”课本以外的所谓的“提高型”、“深层次”的知识,其实这都是舍本逐末,课本确实以基本知识为主,但是课本知识蕴藏着发展性和开拓性,课本编写这考虑到学习者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往往将一些“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知识以“思考·运用”和“探究·拓展”的方式隐含于课本的注解、习题或阅读材料之中,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够主动发现、拓展出新的知识,新的方法,这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各种能力的提高.5.阅读课本,查补教学中的盲点

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方式,理解程度都不相同,学生不阅读课本,而只根据老师的讲解去理解,有时候会出现偏差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多阅读课本会改善许多理解上的盲点。

有些知识,在一些人认为非常简单,无须讲解,但是事实上,很多同学并不能深刻认识或者理解,甚至有些知识老师认为学生都知道,所以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有些学生已经忘记或者根本没有学过.因此,阅读课本可以弥补这些盲点.6.阅读课本,接受数学文化的洗礼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还建议每个学段都要“介绍有关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家的故事,有关定义、定理的发明背景,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一些数学史料知识,都应视为“数学文化”的组成部分。多阅读数学课本,可以提高对数学文化的认识,提高阅读者的数学素养.三、阅读课本的常用方法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决定了现代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知识功底,更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便能不断调整、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阅读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学习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

学数学不等于做题,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多做题,而且要多阅读.

1.预习性阅读

课前预习阅读,可以大致了解课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内容,知道它们与旧知识的联系,知道哪些易懂,哪些难懂,以便听课时做到心中有数,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预习阅读的方法是边看书,边思考,边在课本上做些记号,思考的问题通常有:(1)新知识产生的背景是什么?(2)新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有关旧知识自己掌握得如何?(3)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4)课本中例题的解题方法和要求是什么?看完书以后,还可以试做后面的练习,以检查预习效果.

教师要知道学生进行预习性阅读,并不是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预习性阅读。有时候,过早的理解了相关知识,会破坏教师创设的悬念和情境,所以安排预习性阅读也要有计划地进行.2.复习性阅读

新课之后及时阅读课本响应内容,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巩固,有利于增强体验,发展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做作业的速度,避免或减少作业中的错误.

复习性阅读的要求是:(1)理顺知识间的关系;(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概念、公式、法则和定理;(3)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方法对照认识;(4)对照课本整理好课堂笔记;(5)探索所学知识的拓展性,如方法的迁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3.针对性阅读

找到听课、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上有缺陷,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再次阅读课本,以求弄懂知识,弥补缺陷.只有随时查漏补缺,才能为后继学习扫除障碍,打好基础.

4.系统性阅读

一节或一章学完以后,要全面系统地再读课本,这样可以确切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胧,将零星分散的知识点组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网络,争取系统地掌握知识、深刻地理解知识、牢固记忆和灵活应用知识.

四、阅读课本的有关技巧

事实证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在课后充分利用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及时弥补课堂上因一时的疏忽等原因而产生的疑惑。阅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那么学会一些阅读的技巧就变得很有必要.1.阅读中“标注”的技巧

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应该在课本上适当的“标、增、注”。标:用各种符号来表示知识所要掌握的程度。把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概念、定理,重要的段落,用各种符号标出。增:对于可以从课本引申出的方法、技巧等在相关的知识旁边增加相应的说明或补充。注:对于教材个别地方必须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2.阅读中“并列对比“的技巧

对比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对比认识事物间的异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认识得到深化。通过对比阅读辨析异同,探求规律,培养分析比较能力、综合思维、归纳概括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有助于对知识的全面识记。比如学习函数知识时,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一边比较一边阅读,既弄清了几种不同函数之间的异同,又能够更好的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3.阅读中“联想拓展”的技巧

新课标的数学教材,含有许多“旁白”,“感受”,“理解”,“探究”,“拓展”的栏目是为了让学习者阅读时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体系的发展由来,探究知识的发展方向,拓展方法的普遍适用性等,所以阅读课本时应该围绕这些内容多思考,多总结,多拓展.4.阅读中“渗入串联”的技巧

很多数学思想方法和重要的技巧,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渗入不等式的知识中,渗入函数的知识中,渗入数列的知识中,那么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思考这种思想或方法还可以渗入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中,从而更加熟练的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对知识的网络化识记或应用.5.阅读中“自问自答”的技巧

“带着问题阅读,才能有最好的阅读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在阅读之前罗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想了解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一一尝试解决,对问题的解决,就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当然阅读技巧多种多样,不能一一枚举,但我们都可以对自己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加以审视,与别人交流阅读技巧、阅读体会等,从而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五、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最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形成于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中。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认识世界的兴趣和渴求,并带给我们在独立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方面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空间,可以说阅读是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习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也要加强教者与学者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增强了,就是学习能力增强了,就能给我们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注入更多的活力,增加无尽的保障.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2008年第12期

第三篇:幼儿园数学教学基本环节

教学基本环节(教案)

课前准备:玩教具、家园共育

一、导入:律动、视频、玩具(角色头饰、面具、布偶等)

二、相关游戏复习:中大班(拍手点数、你拍一分成、手指藏起分成)

三、情境游戏新授

1、整体看一看、说一说(一句完整的话)

2、细节引导:

简单比较提问式看一看说一说:相同与不同

3、操作探究:找出规律(聪明)

示范-个别尝试-小结说一说-集体用手等参与、评价-总结说一说-全体操作(师幼明确要求也就是目标)

4、整理记录:

说一说、画一画、连一连、涂一涂、写一写

四、拓展延伸(第二课时)

五、游戏巩固

六、拓展延伸

七、反思:

不足-师组织效果、幼听课状态、达成目标反馈如幼儿注意力不集中 改进-以后采用方式 如以后小粘贴吸引

第四篇:蒙氏数学教学环节

蒙氏数学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指的是讲课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讲课内容的知识

2、通过活动尝试、辨认、了解、感受、体验、学会活动内容

3、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参与游戏活动

4、发现生活中实物和活动内容的联系

5、体验初步的合作精神

6、享受快乐学习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2学具准备

3游戏、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的选择 4操作册相关内容 活动过程: 1师幼互相问候 2走线活动: 3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介绍几种导入活动内容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使幼儿融入教学环境,并和老师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这样才能保障这一节课的成功

(1)利用教学资源和故事语言及其它教学资源让幼儿通过活动尝试、辨认、了解、感受、体验、学会活动内容

(2)游戏活动让部分幼儿和老师互动检验上述的教学效果!4分组活动 5交流小结 6收拾学具 7教学反思

蒙氏数学中的走线活动

走线是教学活动开始前的预备活动,是让幼儿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在线上慢慢行走。走线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幼儿静下心来,集中精神,提高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走线的指导思想: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真正独立,成为正常化的儿童。而正常化儿童的特征之一即专注,每天的走线活动正是专注能力培养的开始,是蒙氏教育工作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玛丽亚·蒙特梭利在讲学时曾经到过印度,在那里,她为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化所吸引。特别是印度的“瑜珈”对她触动很大,引发了她的灵感。于是,她将其融入在蒙氏教育的走线工作中,使孩子心灵沉寂,专注平静,为孩子一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的需求,走线过程可进行全身肌肉的控制,肌体的协调练习亦可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走线的目标:

要做好走线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它的目的性,其目的有三:

1、发展孩子的肌肉统合、自我控制、协调能力;

2、稳定孩子的学习、工作情绪;

3、发展秩序感、方向感。

清楚了目标后,在孩子走线的几个发展阶段,由于年龄、能力的差异,教师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

三、走线的几个阶段:

1、同方向运动。要求孩子学习保持距离,不推挤别人。

2、两脚走在线上。

3、有控制的较正确的走线。此时孩子应具备三个概念:一是控制距离的概念,二是走在线上的概念,三是正确走线的概念。

4、持物走线

5、综合性增加难度的走线。

教学名称:蒙氏数学

教学内容:《圆形》 教学目的:

1、认识圆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圆形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包含圆形的物体

3、能感受到圆圆的物体蕴含着的美 教学准备;

1、教育准备:奇妙袋一个 圆形宝宝一个 一个大圈圈

2、学具准备:圆圆的太阳花

城堡挂图

3、《操作册》第25-26页相关内容的图片。教学过程:

1、预备活动

(1)走线,线上游戏:拉个圆圈走走。在线上,教师与幼儿手拉手,朝一个方向边走边说:“拉圈圈,拉圈圈。拉个大圈圈,手拉手啊快站好。”第二遍玩时最后一句变为“快蹲好”,第三遍变为“快坐好”。(2)线上游戏:《红红和黄黄》(3)师幼互相问候

小朋友!小手拿出来和吴老师一起活动活动,绕绕绕圈圈,绕了一个大圈圈,小兔进来了,小鸭进来了,我们小朋友也来了,大家一起做游戏。

2、集体活动

一、出示奇妙袋:小朋友喜不喜欢做游戏呀?吴老师这有个奇妙的口 袋。里面装着很多的东西,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好!老师请乖的宝宝来口袋里摸,并说出你摸到什么物品,然后把物品取出来放在圆圈圈。吴老师先试试,请宝宝摸,游戏继续进行。直至口袋里的东西全部摸出。

总结:小朋友你们摸出来的东西,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摸出的物品都是圆圆的。(都是圆圆的)真棒!

二、介绍圆形的特征。

今天吴老师还带来一个图形宝宝,是谁呀?对了,它的名字叫圆形。小朋友们说圆形是什么样的呀?圆圆的!吴老师摸一摸,确实是圆圆的,很滑。在地上还可以滚动。

三、创设情境:

太阳花们看到小朋友和这么多圆圆的东西做游戏,他们也想来参加呢!吴老师把它请出来好吗?(出示太阳花学具的挂图)你们找找太阳花身上有圆形吗?有,取出花蕊,再一次介绍圆形的特征。现在也把太阳花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教师请幼儿将学具中的圆形1个1个取下来,用手摸圆形的轮廓,小朋友一起感受圆形的外形特征。你们也滚一滚。感受圆形小结:像太阳花盘这样的形状就是圆形。圆形本领真大,还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圆形的儿歌,小圆形变变变,变成方向盘我当小司机!小圆形变变变,变成镜子,照呀照!小圆形变变变,变成月饼,啊呜,啊呜,啊呜。)小圆形的本领真大呀!玩圆形,(滚球,拼图等)

四、认识了圆形,下面要请小朋友找找生活中或身上班上哪里有圆形。找一找,说一说。如衣服上圆形的图案、圆圆的钮扣等。

五、游戏活动:

今天小朋友表现很棒!出示城堡挂图,(小朋友,老师带你们的到城堡玩,这城堡漂亮吗?想去看看吗?那要先找出它哪个地方有圆形。才能进去。贴贴纸粘上。)

这个城堡有四个好玩的地方:介绍四组作业

六、分组活动。

第一组:给圆形涂色。教师给每幼儿一幅画含有圆形的图案,让幼儿用油画棒涂色。

第二组:圆形宝宝找朋友。幼儿拿出学具“圆圆的太阳花”,将里面的圆形花心找出来放在一起,并点数共有几个圆形花心。第三组:印画。请幼儿找出圆形的积木,蘸上水粉颜料印画圆形。第四组:找对应。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幅画,让幼儿用圆形贴贴纸贴在是圆形的图案上。

七、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小结:今天小朋友认识了圆形,回去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我们身边哪里还有圆形,比如:家里、超市、马路、等等,明天来告诉吴老师。教学反思:

在本次蒙氏数学活动《圆形》走线环节,幼儿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能保持安静地跟随我做一些线上游戏,以及在走线过程中、学会等待前 面的幼儿。在讲课过程中、幼儿对圆形知识的理解比较快、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幼儿都能较快的做出回答,但是在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学卡片时,我发现幼儿的能力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一部分幼儿很快的把卡片从大圆到小圆排列好了,但是一部分幼儿却还不能准确地排列完整,这一现象让我明白,对于能力不同的幼儿、教师也要给予他不同的要求,在下次课堂中,我会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性地给他们不同难度差别的教具,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认识了圆形,课堂上小朋友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能自己动手操作,去探索圆形的秘密,和圆形式交上朋友,并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圆形,而且还能发现生活中包含圆形的物体,感受到圆圆的物体蕴含着的美。

第五篇: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在数学中的运用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在数学中的运用

一、自学环节:(5---8分钟)

任务:结合自学目标了解本节所学基本知识点。基本步骤:①出示自学目标;

②组织学生开展自学;

③学生标记出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

注意的问题:①关注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加以引

导;

②关注学困生自学的态度是否认真。

二、探究环节(15---20分钟)

任务:探究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和重难点。

基本步骤:①小组间对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究;

②用预设题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进行检测;

③教师对检测中的问题进行点评;

④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辨析质疑生成问题;

⑤教师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解疑总结; ⑥让学生对基本概念进行强化记忆。

注意的问题:①教师要特别关注小组互助的状态;

②要努力发挥小组中优等生的帮扶作用; ③注意调动学生讨论质疑的积极性。

三、展示环节:(8---10分钟)

任务:对本节知识点、重难点灵活运用的情况。基本步骤:①以检测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②本组成员对展示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再修改; ③教师对展示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再点评。

注意问题:①要求学生一定做,并且小组内互批;

②板演展示的学生一般为各组的学困生; ③若小组内修改失误,不再参与加分。

四、训练环节:(8---10分钟)

任务:巩固、强化基本知识点、重难点。基本步骤:①以课后作业,练习为主;

②小组负责帮助学困生完成当堂训练任务。

注意问题:

① 学习小组负责督查帮扶本组成员完成作业; ②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日日清时进行帮扶。

下载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环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学中的阅读环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这样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

    五环节的数学教学模式

    五环节的数学教学模式 薛家峁镇中心小学 数学教研组 小学数学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死教硬灌,学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的创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前行,小学数学教学以不能滞于传授基本的数理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初步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学中要从......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应用题教学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的创新

    反思: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前行,小学数学教学以不能滞于传授基本的数理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初步的逻辑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学中要从......

    教学设计中的环节[大全5篇]

    教学设计中的环节 教学设计对于我们教师这个行业来说,教学设计好像就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教学设计时刻出现在我们教师的“视野”中,但真正去看它时......

    谈谈教学中如何做好备课环节

    谈谈教学中如何做好备课环节 杞志芳 勐董中学 摘要: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很强时代性,认真备课就成为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备课备什......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环节教与学

    教学活动中的两个环节教与学,其主体对象分为教师和学生。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为主,教师成为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大多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