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吴江区北厍小学
任晨晓
邮编:215214 摘要: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主要取决于学生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将立足于教材,从中选取比较点,寻求比较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协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将比较这一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逐步产生比较思想,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学生阅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比较阅读
小学语文
运用策略
我们把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文章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并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方式来理解把握课文的本质特点的阅读方法叫做比较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在课后能够自主阅读,学会阅读方法。在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阅读,由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创造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发现”,“发现”又是依靠“比较”而生成的。如果改传统的单一阅读为比较阅读,那么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选取材料 对比阅读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比较阅读的重点也将放在对教材的解读上。细细阅读教材我们会发现题材相似的课文不再少数,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有价值的可对比的地方。用比较的眼光来解读这些课文,不仅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而且还能找到某些规律,更深刻理解课文的主题。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停留在静态层面,只着眼于本课内容的学习。然而,教材中有些课文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一些离自己生活较远的课文中心思想、写作目的学生的理解比较片面、肤浅,当遇到这样的课文时,“比较”作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阅读方法,是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它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时与写景课文《观潮》相比较,则能更好的突现游记的写作特点。《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记叙了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观潮》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写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奇特雄伟景象,还通过描写观潮人数之多以及热情之高涨从侧面表现大潮的奇伟。两篇课文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写作时要有先后顺序,并抓住景物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将两篇文章对比着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游记写景课文写作顺序的特点,并从中使学生懂得如何从比较阅读中获益。同样是描写自然风光,胡宏伟和孙为刚所描写的形象就有所不同。胡宏伟所写的《三亚落日》,主要从三亚落日的颜色美、形态美和动态美三个方面表现的,最后通过作者对落日的恋恋不舍之情,进一步强调了三亚落日之美。孙为刚所写的《烟台的海》,主要是从烟台海的四季不同变化展现出烟台海的美妙之处。通过学习这两篇写景的课文,在比较中,学生发现写景可以从空间着手,也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写,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景的独特之处。
比较阅读将客观材料、文章做为课文的对比对象,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提示和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和要求,经过认真比较思考,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处或多处符合教师对比要求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己比较探索而有所收获,由此获得成功感、成就感,进而激励、吸引着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功,阅读的喜悦和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二、教给方法 引发兴趣
比较阅读这一阅读方法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教师也该将这一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对比,但因为是有明确目的的对比性阅读,所以需要老师在阅读前作一定指导,提示学生在哪方面作比较。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让阅读目的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次获取阅读所得,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使阅读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由于文章都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记叙文根据叙事方式的不同,有顺叙、倒叙和插叙。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比较阅读和归纳总结中,明白不同的叙述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顺叙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性强;倒叙则引起悬念,激发阅读兴趣;而插叙的好处在于补充有关事情,使人对叙述的事情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使文章曲折有致。
再如文章从表达方式来区分,又可以分为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等。小学阶段主要接触的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埃及的金字塔》和《少年王冕》两篇不同文体的课文,通过比较《少年王冕》中对人物的描写和《埃及的金字塔》中对金字塔的描写,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记叙文中的描写,作用在于增强写人叙事的形象性;而说明文中的描写,作用却在于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一样的表达方式,作者使用的目的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将具有不同表达方式的文章或文章段落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从比较阅读语言的表达方式入手,不仅容易感受到不同文体中语言表达的方式的差别,还能掌握所学知识的规律,拓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但在课堂上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也需要将比较的思想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比较,使比较阅读不止停留在课堂,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产生疑惑时不拘泥于眼前所读的内容,可以将阅读面拓宽,联系作者其他的作品以及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当然,也可从几篇同类题材文章的对比阅读,总结归纳中得出规律。
三、由点到面 层层铺开
进行对比性阅读时,教师须从现代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入手,协助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地选取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对比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比较阅读,了解该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乃至个人的思想性格,从而帮助我们在对教材理解上更加准确、深入,达到更高的层次。
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许多学生对老舍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要想带学生走近老舍,更深入地了解老舍,可以从老舍的其他作品入手,从中窥得一角。将《猫》和《养花》两篇文章放到一起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老舍在生活中充满平凡而又高雅的情趣,他既爱猫,又爱养花。但老舍的生活不止有情趣,还充满坎坷,他虽然有腿疾,但他始终那么热爱生活,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对自然界的一切充满敬畏与珍惜,而这种高尚的情感正是这两篇作品的灵魂。不经比较阅读,是难以有此深刻感悟的;而这种感悟,又会在老舍的其他作品如《趵突泉》《草原》《林海》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阅读教学不应该将学生限制在课本中,课外的世界更多姿多彩,由课内引领学生走向课外才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从《三顾茅庐》把学生引向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带学生走进可尊可敬鲁迅先生;教《轮椅上的霍金》,带学生走进不懈探求的霍金。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带着学生从古代走向现代,感受文化的变迁;从国内走向国外,领略中外文化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有标可循,从而轻松理清学习的思路,在问题的引导下,思维得到拓展,派生出更多疑问,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自主解决问题所获得的喜悦之情和成就感也将大大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对比阅读在课堂上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于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对比阅读,学生所掌握的不仅是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后的自我分析,把握了写作的手法和语言表述的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提升,因此对比阅读的应用和探究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发展十分重要。
总而言之,比较阅读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形式,触摸文字内涵,最终打通阅读和写作间的通道方面富有特殊意义。这种阅读方法是一种由点到线的转化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这又是由点到面的扩散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还是由浅入深,强化阅读能力的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归类和积累。“举一反三”的比较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精神,在自主阅读中逐步产生比较思想,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学生阅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附:2018.6发表于《小学生作文辅导》
第二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运用
王静
记得学习“比较文学”课时,感觉自己的眼界一下就开阔了。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阅读文本,研究文本。我兴致盎然地做了关于六条妃子和繁漪形象比较的论文。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比较文学的优势在于它不是孤立地看待某种文化现象、某个作家或者某个文本,而是把它们放置在全球文化和文学的坐标中,以更为宽宏的视角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影响和联系,并进而考察它们在整个人类精神活动史上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创造”的前提是必须有所“发现”,“发现”是创造的先导。而“比较”则是“发现”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确实如此。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领域人们发现了“比较”这把金钥匙,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呢?“比较阅读”不失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语文新课标在小学阅读总目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谈得上真正的欣赏。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读物的本质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把握了。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语文进入到高年级段特别是六年级是,学生已经学习了 上百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而这些文章作为教材编入课本是循序渐进,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这就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成为可能。可以通过激发兴趣,精心设疑、反复诵读,引导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领略阅读的魅力。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作基础,比较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比较就容易陷入盲目之中。可见,比较阅读法的实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要选择好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就是要善于从不同的读物中发现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各种联系,并从中抓住主要联系,这样才能选准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点。
一、同类题材课文比较
同类题材课文比较阅读,同中找异,深入理解课文。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小语12册中收录课文《将相和》《晏子使楚》都是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在学习完两篇课文后,首先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和晏子两人物特点有相同点吗?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回忆很快说出两人都很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是维护国家尊严的楷模。这是相同的部分。“那差异呢?”当我抛出这个问题是学生开始翻书了。通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蔺相如的智是建立在勇的基础之上的,智勇密切相关。无论是完璧归赵还是渑池会见都是以死相逼,以命相抵的为前提施展智慧,不畏秦王,咄咄相逼,最终维护赵国利益。而晏子呢,外交场合表现得有理有节,对楚王礼貌彬彬,话语表面不露锋芒,但绵里藏针,言外之意却让楚王尴尬不已。接着,我们深究:为什么两人都作为一国使节要采取如此不同的态度呢?这回学生不仅是翻看课文,而且凝眉沉思了。除了个人性格之外,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系吗?我追问。终于,学生不再孤立的看待问题,进而开始探求深层原因:联系课文开篇秦赵、齐楚实力的交代:“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面对强秦,蔺相如不畏强暴,置死地才能后生。“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楚既然都是大国,就不好商了面子。没必要剑拔弩张。话软理硬,以守卫攻更能占取主动。课内外阅读可以在比较阅读中延伸,课后我推荐了有关晏子的 另外两篇文章《二桃杀三士》和《挂羊头卖狗肉》欢迎同学阅读比较。
同一单元内课文的比较更为常见。例如同是写人文章《江姐》、《伟大的心》、《我爸爸说》、《大仓老师》;写景文章《林海》、《松坊溪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在表达方法的异同对学生把握如何阅读写人写景文章的方法极有益处。
二、不同主题的比较
小语10册练习一中就安排了这样一道题:阅读南宋作家 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词。教材已经选好了比较对象,但并没有具体要求。我认为教师仅蜻蜓点水式的带读是没什么意义的。确立了比较点之后,我参考了教材参考资料外的相关资料,通过 分析、对比,找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以便加深对文章的认识,获得新见解。如同是咏梅,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驿道外断桥边,在日暮黄昏中独自开放,有孤苦难言的寂寞;在风雨中凋零以后,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然孤芳自赏。毛泽东所写的梅花却不同,大雪纷飞,冰冻百丈,她仍在悬崖上,争妍斗俏;梅花在这里是春天的信使,并不与群芳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只与群芳一齐欢笑。作品内容的不同,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差异。陆游的词是他在宋代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下,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倍感孤独寂寞的反映;而毛泽东的词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阅读中经过这样的比较和分析,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诵读起来,韵味尽展。
11册一课古诗四首收录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开课时我先请同学们为这四首诗分类。学生一下分出边塞诗和送别诗。我提出问题:同类诗的阅读比较中你认为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完全相同吗?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同是边塞诗,《从军行》描写了整个西北边陲开阔、迷蒙的景像,突出了战争的艰苦,抒发了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凉州词》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苦寒,批评了朝廷对戍边将士的不闻不问,抒发了戍边将士悲凉而慷慨之情。前者是单纯的高昂的建功立业的渴望;而后者则是复杂的对边塞戍边生活的思考。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著名的送别诗,描绘了一幅水天相接,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坚守操节,冰清玉洁的志向。重在借送别之景抒个人胸臆。《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一幅明朗请新如画风光,表达了深挚的 惜别之情。则情切并不悲苦。
三、不同体裁的比较
略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是篇说明文,选读课文《地球就诊记》是篇童话,体裁不同,但其写作目的都是呼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提示学生把两者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的写作特点。也扩大了阅读范围。写景课文《观潮》和游记《记金华双龙洞》相比较更好的突现游记的写作特点。着重引导孩子懂得如何从比较阅读中获益。
四、同一篇课文内的比较点
比较阅读不仅只能在两篇以上的作品间进行。同一篇课文内也可以有比较点。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
《松坊溪的冬天》一课,内容很简单,就是写松坊溪平时、特别是雪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我请学生自己质疑时,有人问: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要写平时的景色?好!学生在自觉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了。读过课文后,就有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写了松坊溪的平时景色就很美,才能体会出松坊溪的冬天更美。有人说,对比写,松坊溪的平时和冬天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好。有的说写了平时才能写出冬天是一点一点走近的,写出冬天的变化。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个人认为象这类内容浅显、文笔优美的文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千万不可忽视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当中包括篇章结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文中第九自然段原文是这样的: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她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
我删减后出示投影: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她们还在开放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红叶,全是红叶,忽地全都落了。
我请学生对比来读,边读边比较,上下哪段表达得更好?说说理由。
经过品读比较,一致认为原文好。“火焰般在燃烧的”“花般的红叶”写出了红叶的形态、颜色,文字中透露出作者的欣赏 和赞叹。加上“蓝色的花”松坊溪的初冬色彩斑斓。而一个“飘”字既表现出落叶飞舞的动态美,又体现出作者对花般红叶的无限怜惜之情。由此达到了比较、鉴赏文本的目的。
语文的学习,课堂上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是阅读的主人。我请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朗读。比较初冬、雪中、雪后的松坊溪各有什么特点?自己想一想用怎样的语气读?有的学生喜欢初冬的景色,碧绿的竹林、湛蓝的天、金色的太阳,燃烧的花般的红叶,初冬丰富的色彩读得惟妙惟肖。有的学生喜欢纷飞的雪花,读得轻盈快乐;有的喜欢透亮的白雪,读得静谧、不失生机。我想,语言文字的积累就是这样点滴会聚起来的。语感作为对言语的直觉能力,也是在这样在比较阅读中培养的。
五、自己的文字和文本比较。
《顶碗少年》一课是典型的叙事说理记叙文。课文第一部分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讲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内容浅显,道理也不难理解。学生一读就懂,如果再嚼文字,定会使我和孩子们都感到乏味无趣。鉴于此,我把着力点放到了文字表达的训练上。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后,请学生抓住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细读,设想如果当时自己在现场会想些什么?思考后,把自己的感受当堂写出来。跟着对比书中第二段文字看作者想到什么?他有是怎样表达的?和自己刚才写的那段话做一下比较。说说感受。
道理自然不出左右:即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而作者的表达不是如此干涩,“„„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能迎来温暖的春风„„”词语对比,用具体的事物形象地说明:即使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这样的教学设计一下就把作者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拉到了学生眼前。接着,让学生模仿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说一两句话。例如:“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已经跌到谷底,怎么走都是上坡。”学生说不出可以摘抄,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学习完《将相和》,我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蔺相如,要求结合文中事例,总结出人物特点的,表现出应有的态度,同时尽量展现自己的文采。有少数学生开始注重文字的表现力了。
这时我把《史记》中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抄录在黑板:“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请学生自读感受其语言的气势与精妙。教学生如何评价人物!
再试着评价廉颇,孩子们兴趣盎然,行文一下讲究了许多。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选准比较点,精心设计问题,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研读课文,就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学习中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语文是一种文字艺术,多感官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思考,弥补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不足。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合理运用简笔画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的优点
1.课程导入更加生动
集中课堂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则需要教师在课程的开始做好教学课程导入这个工作。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新课程的内容充满好奇,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热情很高,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学习的最佳时机,做好课程导入。利用简笔画来进行课程导入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易于引起小学生的共鸣,营造出最佳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运用简笔画,使得课程导入这一环节更加成功。
2.营造良好教学情境
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内容,在脑海中形成一段完整的画面,是语文学习的关键。优美的散文、精炼的古诗词,都需要学生多次阅读后才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利用简笔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除此之外,原本画面复杂,层次多的文章通过简单的几笔就能清晰地表现出来,体现了深入浅出的教学理念。
3.促进师生之间交流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仅有的交流也局限在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这种简单的模式上。缺乏及时交流使得学生难以向教师寻求知识盲点的解答,教师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一个准确的评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对文章进行探讨,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疑问。因此简笔画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促进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运用的策略
1.运用简笔画描绘重点内容
简笔画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但是过度运用简笔画会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分散,课程不紧凑,反而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把握住关键词句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能否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是学生感悟文章内涵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对重点内容运用简笔画描绘,将重点语句的意境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把握住文章的重点。这需要教师做充足的备课准备,比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蚂蚁与蝈蝈》一文时,就需要把握住文章的重点。这篇课文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文章的描述与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分辨出蚂蚁与蝈蝈的形态、习惯上的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把画出蚂蚁与蝈蝈的简笔画作为课堂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在学生对蚂蚁与蝈蝈之间的差别有一定理解后,通过画简笔画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2.将简笔画与多媒体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也逐渐在小学中普及,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能够调动学生不同的感官,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多媒体比简笔画更加具象,能够表现出更加复杂的场景,因此利用多媒体与简笔画相结合来进行语文教学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新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二者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两种工具。比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再见了,北京!》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出北京的风景与人情的照片,通过这些照片表现出作者离开北京时的不舍之情,而对于《小鹰学飞》这类场景比较简单的文章,就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图片,因此教师就可以用简笔画画出小鹰学飞时的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小鹰学飞时的艰辛。复杂程度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师需要把握住其中的区别,合理运用多媒体与简笔画。
3.将简笔画与文字板书相结合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非常重要,教学思路就体现在板书上,同时,板书也是教学内容的表现,板书的特点是将繁杂的文章精炼为要点,板书与教师的讲解相辅相成。但是长久以来,教师的板书存在着形式单一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板书往往就是逻辑图示与文字的结合,这种形式的板书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板书格式需要创新。而将简笔画与文字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是板书格式创新的新方向。比如,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板书与简笔画相结合的新格式。首先,教师先采用传统的逻辑图示与文字相结合的格式板书,然后在每句诗的后面配上一副简笔画,“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描写了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升起团团紫烟的画面,教师可以配上阳光下山峰的简笔画;“遥看瀑布挂前川”则是将画面转向了香炉峰上的瀑布,教师需要配上悬崖峭壁间泻下一道瀑布的画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的水流之急与山势之高,教师可以将两句诗综合,画出一幅一道瀑布从九天银河泻下,直落悬崖的配图。这种新格式板书使得板书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
简笔画能为语文教学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趋势,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课本知识与课堂内容,合理使用简笔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青萍小学)
第四篇: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有哪些策略方法? 请认真回顾《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方法的五个问题》这门课,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基于以上理念,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语文创新能力的一种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袁振国教授指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为了贯彻这一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探究性学习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个孩子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探究性学习创造宽松的环境。”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营造探究氛围。
恰到好处的教学辅助手段更利于激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如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氛围容易营造。因此,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再如开辟第二课堂,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摄影组、宣传组等课外活动学习小组,教师充当参谋和观众,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此外,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请学生亲自做实验验证伽利略的话的正确性等。无论采用哪种手段,教学活动不能只是满足和迁就学生眼前的兴趣和需要,否则,学生获得了感官的愉悦,却学不到知识,得不到真实的发展。正如中国台湾学者欧用生所指出的,这种所谓的愉快教育势必成为学生的“安乐死”。
3、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第十册实践活动《创办班级图书角》,可在班委的号召下全班同学共同创办,图书管理员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探讨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调动。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自发地创造了一种自主学习的精神,把教学创造成了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活动。
(二)、培养探究性学习意识
1、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如一位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这样引导学生:语文学习是非常有趣的,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和语文知识成为好朋友,通过学习变得越来越聪明,你们能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提一些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吗?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老师,我想知道你的姓怎么写?”有的说:“语文要学些什么呀?”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适当地给予鼓励,出于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探究兴趣越来越浓。
2、质疑问难,增强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来源于质疑,只有善于质疑,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好求甚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汉语中,有很多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如《邱少云》一课中有这样两句话:“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用了20分钟”、“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两句话中的“才”一样吗?学生通过教师的质疑了解到两个“才”的意思不一样:前一句表示时间短,后一句表示时间长,战斗之所以结束得快,是因为战士们被邱少云的精神所激励。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教师抓住人们大笑追问:“人们为什么笑?”、“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碰扁的吗?”在学生探讨不出结果时,及时给学生介绍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再让学生讨论。最后学生明白了原来“四周黑洞洞"是指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学生完全理解后,教师继续追问:“通过谈碰壁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以此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鼓励独特见解,巩固探究意识。
语文课程新理念认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就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探究意识。如《穷人》一课中,对于桑娜是否应该抱回西蒙的孩子,有位老师采用辩论的形式,把不同意见的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独特的看法和感受予以肯定,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而且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生成探究的问题
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⑤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生成性。所谓生成性,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地按照原先确定的思路开展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生成新的教学问题,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得以持续下去。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并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生成问题。
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在课堂上便会踊跃地发问。但是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上,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根本就发现不了问题,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效果。所以,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我们才有必要解决它。(1)通过课文标题生成问题。如《玩出了名堂》一文,写谁玩出了名堂?玩出了什么名堂?怎么玩的等,有的课文在结尾处生成问题,如《峨眉道上》,最后一句话:“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可针对这句话发问:平常,我们把什么样的人叫英雄?为什么说铺路人是无名英雄?(2)根据文章前面要求预习的内容生成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面都有预习内容,往往揭示出了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中生成一些核心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重点词句生成问题。如《白杨》一课中,有“沉思”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爸爸这两次沉思都想了些什么?说明什么?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发现问题后,就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因此,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的途径。(1)读思结合,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尽可能从已有的资料中经过周密思考,选择最佳答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是为了什么?教师出示了三个答案让学生选择:A、强调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都是难以推算的巨大损失。B、强调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在祖国文化史上的难以推算的巨大损失。C、强调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难以推算的巨大损失。学生必须反复阅读才能得到正确答案。(2)思议结合,探究问题。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未必都是正确的,这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也有可能是答案不只一个,这时可在同学间评一评、议一议,用思议结合的方式验证探究的正确性。(3)合作讨论,探究问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互帮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采用哪种探究方式,教师都不要误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完全自主的独立的学习活动,它不受教材和大纲的限制,研究内容五花八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引用一句教育格言就是“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误入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四)、正确处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有机地整合各类学习方式
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各类学习方式尤其是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根据知识类型、学生基础、课时计划等实际情况,整合运用各类学习方式。
1、优势互补,正确运用各类学习方式。
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者在知识获得方式、思维过程、师生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达成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整合、平衡和最佳结合状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融进接受学习,从而使传统的演讲法、实验法、训练结合法、模仿记忆法等常用的“接受性”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形神兼备,谋求探究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教学中,既要关注探究的过程步骤,体现出“形”似,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体现出探究过程中活动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灵活化,不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所限,做到“神”似。不仅要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等。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以上是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的若干不成熟的思考,以求和同行共同探讨。我们坚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者对探究性学习理念的把握将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准确,实施和驾驭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经验也会与日俱增,出现的问题也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得到有效的解决。希望有更多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参与到讨论中来,指出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更多改进的新思路、新举措。
第五篇: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积极倡导比较阅读。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两件或两件以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作品编为一组,相互对照,辨析异同。用以识别作品特征,提高读写能力的一种方法。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比较阅读从形式上来说,丰富多采,诸如:词句比较阅读,段落之间的比较阅读,篇目之间的比较阅读;甚至可以小到修辞手法,表达方法,语言特色,人物形像,篇章结构等方面之间的比较阅读。
语文的学习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果改传统的单一阅读为比较阅读,那么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考查比较阅读,不仅可以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到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怎样进行比较阅读训练呢?选准对比点是比较阅读的关键所在。
一、从文章的内容上去选取对比点
即从文章的思想内容上去比较有什么异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与《凡卡》的阅读教学中,这两篇课文的主人公有太多的相似——社会背景相似,家庭背景相似,人生命运相似,所揭示的主题相似。小姑娘为什么要和奶奶一起飞走?凡卡为什么那么哀求爷爷把他接走?爷爷会来接凡卡吗?
二、从语言的运用上去选择对比点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与《凡卡》为什么面对死亡,他们嘴角都挂着微笑? 小女孩死时,“两腮通红,嘴角挂着微笑„„。”
凡卡死时,“太阳升起来了,柔和的阳光照在凡卡瘦小的身子上,他嘴唇发白,嘴角却挂着一丝微笑„„”
他们的命运都很悲惨,为什么面对死亡都带有微笑。
三、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去选取对比点
文章都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记叙文的种类来看,可以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从表达方式来区分,又可以分为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等。
如,倒叙的作用在于引起悬念;顺叙的作用在于使文章脉络清楚,条理性强;而插叙的好处在于补充有关事情,使人对叙述的事情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使文章曲折有致。
再如,可以通过比较记叙文中的描写和说明文中的描写,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记叙文中的描写,作用在于增强写人叙事的形象性;而说明文中的描写,作用却在于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一样的表达方式,作者使用的目的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显然,如能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去比较阅读,不仅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还能掌握所揭示的知识规律,拓展思维能力。
四、从写作的技法上去选择对比点
例如,文章使用“照应”这一写作技法,每篇文章是不尽相同的。从照应的位置来看,可以有头尾呼应,段落间的照应,过渡段(句)的照应。从照应的作用来看,可以有承上照应,启下照应,既承上又启下的照应等等。能比较这些“照应”的特点,即能理解课文结构特点,学习范文的写作技法。
又如,详写和略写的区分和比较,可以明确中心迅速抓住重点段来分析,可以培养自已的快速阅读能力。
写作技法很多,并且富于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比阅读中要统观全局,选择对比点时应有所侧重。如可根据不同课文选择渲染衬托、融情于景、象征、夹叙夹议„„不同的阅读材料中表现情形来作具体分析,揭示内在的写作规律。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来选取对比点。
总之,选准比较阅读的对比点方法很多,不能一一赘述,但运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让学生乐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