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学实录
《钱学森》教学实录
一、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钱学森》。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根据预习导航的提示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1.检查词语的读音。特别强调“载”的读音。2.指导书写
预习时,你发现哪些个生字最容易出错,提醒一下大家? 重点学习“裕”和“赴” 学生写字。
3.交流: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作者是怎么写的,让我们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的?读书,划出相关的语句,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随机板书:爱国)
三、精读感悟 小组交流。
(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相机出示)
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能关注到人物的——语言描写。(副板书:语言)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
师:我们要真正读懂人物的语言,还要联系人物说话的背景。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钱学森的这番话是在什么背景下说的?
(二)出示“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1.指名交流。
“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针对这两个“最”你想谈什么。2.教师提示:如果你能联系他的老师去谈,你会觉得他更了不起!出示资料:(冯·卡门是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学家,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3.了解到这一点,你想说——
钱学森这样努力,为的是什么呀?(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师:除了这句话,你还联系到了什么背景来理解他的话,再读读第2自然段。
(三)出示“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资料补充。(指名读资料)交流感受。
指导朗读。同学们,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美好的前途,都没能使他忘记自己的祖国!师生合作读。
小结:刚才我们就品读了钱学森的语言,才感受到了他那颗赤诚的爱国心。还有哪个小组也关注了钱学森说的话,我们接着交流。
(四)“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谈体会。1.“日夜盼望”、“终于”:
读读第一句话,读出钱学森此时的激动和喜悦。
“祖国现在是很穷”:联系上文谈。“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课件出示)
你联系着留学生们的话来谈,很会读书。针对这一点,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教师补充祖国贫穷的资料。
联系这个背景,再读读他说的话,你想说什么?
“应当”:建设祖国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带着这份责任读一读。)
“我们”:钱学森不但自己坚持要回去,还诚恳地劝更多的留学生回去报效祖国。
师:钱学森的诚恳话语感染了很多留学生,邓稼先、李四光等一大批留学生纷纷回到了祖国!这就是钱学森,国外优厚的待遇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现状也没有吓退他,因为他的胸口装着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
2.配乐指名读。
刚才我们交流的这两段都是钱学森的语言,文中还有一处语言描写,哪个小
组也关注到了?
(五)坎坷回国路
1.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能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谈吗?
(1)抵得上五个师:说明钱学森伟大、了不起、不可多得的人才、很有价值。
(2)继续交流。“绝”态度很坚决,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让钱学森回国。(3)他们会想什么方法留住钱学森呢? 学生交流。
师:为了留住钱学森,他们可是软硬兼施。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同学们,就在这样的情境下,钱学森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你把他想说的话写下来。
2.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请你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此时钱学森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观看微视频学习倒叙的写法和好处。
(六)卓越的贡献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四、总结提升
1.分享学习本课后的收获。2.齐读颁奖词。
3.推荐阅读《走近钱学森》这本书。
第二篇:苏教牌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苏教牌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学习并领悟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记叙顺序。重点、难点:
试从写法角度指导阅读,走近人物精神世界。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读这段文字,猜“他”是谁? 2.“钱学森”(板书)。3.生谈谈对他了解,师小结。4.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新词。1.听写含生字的词语。额头赴美留学富裕诚恳贡献 重点指导“裕”(巧记字形、字意)2.对照屏幕同桌互相批改听写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出你最想读的一段或最有把握的一节。2.简要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探究语言,体会情感。
1.回顾写人文章的共同点(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人的经历等)。
2.画出文中钱学森的语言,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写下批注。3.交流。
预想:(出示):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补充)想想现在钱学森他在哪?生活怎么样?他想回到那儿?
②齐读这一节,最让你心头一颤的字眼是什么?(出示:第4节)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创造。”
①比较两段话,扣住“我”“我们”细小差别言外深意。②假如你也是一名留学生,听了钱学森诚恳的话,你会怎么想? ③男女生分别读这两节。4.小结读书法。
5.找出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有何用意?(对比呈现,衬托写法)。
五、记叙顺序──例叙又妙用。
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读第1节,想想时间的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放在文章的开头?
(倒叙又可以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再读第1节,(出示第1节)“想到前方……而是火箭的舱壁!”
六、回读颁奖词。
七、学后谈谈你对钱学森这个人怎么看?
八、作业。
借鉴本文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教学设想
金秋九月,我有幸来到淠河之滨,大别山下,目睹新秀风采,聆听名家点评。小语专家高林生老师回望当前阅读教育误区,细说阅读教学目标体系。南湖一小潘校长执教精品课例《钱学森》则是对我在震惊之余,重新认识阅读教学,并在实践操作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夯实基础,扎实阅读。
小语专家崔峦说过:小学语文姓小,干什么事?读好书,写好字,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通顺,这叫“基础”。我组织学生当堂听写,反馈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设计不同形式朗读,能根据语境写一段话。听、说、读、写,每一环节落在实处,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这是语文的必修课,也是形成语文素养重要途径。这在秀“新”出“奇”年代里永不过时的旧招,虽老套但实在有效。
其次要明确阅读的年段目标,从写法角度读文章。
《钱学森》一文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抓结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注意不同文体的写法,更要有篇章意识。”我在设计《钱学森》一文时,这篇写人的文章有它的独特性。它在叙述中采用倒叙手法,让人印象深刻,文中主要采用语言描写人物形象,使用衬托表现手法,我没有从零点开始,试以习作角度,根据以往写作经验进行阅读,让习作指导阅读,而在阅读后巩固习作方法,让阅读与习作进行长线结合。
以上两点是我在参加华东三省六市小语协作交流活动中最大的感触。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但我希望传递给大家的是对阅读课一个新认识,一个新的阅读视角,让阅读手段化更清晰,每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有的放矢。
第三篇: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会书写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苏教课标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一)”、“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第一单元为“心中有祖国”,安排了《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课文。第二单元为“人间真情”,安排了《负荆请罪》、《船长》和《爱之链》等课文。第三单元为“奋斗与生存”,安排了《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生命的林子》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等课文。第四单元为“民风民俗”,安排了《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和《安塞腰鼓》等课文。第五单元为“景物聚焦”,安排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和《麋鹿》等课文。第六单元为“名人风采”,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和《鞋匠的儿子》等课文。第七单元为“读书有方”,安排了《古诗两首》、《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等课文。
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217个,其中要求写的为159个,另外的生字只要求认识。所谓“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本册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主要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课文的障碍,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范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巩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上作业均应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计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
二、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0)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1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9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 人,男生 人,女生 人。经过五年的学习,全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努力上进,上课遵守纪律,听讲认真,爱动脑思考,发言积极大胆,作业书写整洁、漂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好。在朗读上,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多数学生能做有感情地朗读。在课余时间,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并能做一些摘抄。另外,班级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不知进取,在本学期,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四、教学具体措施
1、在教学中,多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写字习惯。
3、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的培养。
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摘抄,加大词汇储备量。加大阅读量,充分调动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5、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时,多开展读书、摘抄活动,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6、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的进行作文教学:在教学中既要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切实指导学生领会有关习作知识与要领,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借鉴的艺术规律;既要充分发挥课文在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言语交际的实际进行表达训练,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平时,多鼓励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励他们竞争。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 42 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特别是像贾瑞琦、李泽鹏、冯静茹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刘小刚,张水婷等学生,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四)口语交际:
1.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2.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五、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六、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七、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小学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3】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的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0、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培养不懂就问何亲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1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节159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至4篇,共25篇。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习作一篇,共7篇;安排“练习”一个,共7个。继续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承接前10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安排了“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项习惯培养。
2、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自读课文1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共分7 个主题单元,依次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课文语言规范,篇幅适当,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插图新颖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
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二是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
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能力。
四是阅读训练,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相机安排的“小练笔”。
本册课本仍然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要求学生能识会写的生字,排印在田字格内;排在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需学生认识,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本册推荐的是《鲁滨孙漂流记》,放在“我读书,我快乐”栏目中作专题介绍。意在激发阅读兴趣,真正做到“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关于习作
本册课文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每课习作的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都作了分析与指点,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部分习作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4、关于练习
全册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内容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写毛笔字练习等,训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练习设计上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力求简约,既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教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
5、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
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读报和剪报”为话题,安排了“小组交流”、“做一做”、“考考你”、“学做剪报”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7名,男生 17名,女生20名。本班学生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有明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各项语文作业,学习习惯较好,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反映灵活,爱回答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朗读水平普遍较好。但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般,大部分学生缺少写作兴趣,不会留心观察生活,写出的文章空洞、无情。也有部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较差,病句、错字较多。他们都是农村学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量较少,读书的范围较窄,不少学生还只限于读作文选。学生的积累较少,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被动,急需教师正确引导,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亲身体验、感受、探究、领悟文本,创造性的阅读学习文本,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审美的乐趣。
2、教师利用好集体备课的时间,积极钻研文本,探讨教法与学法,依据教材确立专题讨论,并及时总结反思,以便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
3、教师要充分利用重视综合学习的重要性;注重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运用;注意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文本学习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
4、在班级内开展“大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教室,让每一个学生都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
5、扎实进行语言训练,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钱学森》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
19、《钱学森》
设计者: 东航xx小学 思雨悠然
一、教学目标:
1. 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课文的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通过听、说、读、写,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
2.精读感悟环节,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读、思、议等,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熏陶法,让学生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3.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件1)
教师: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吗?他是个怎样的人? 2.集体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题为文之眼,对课题的饱含感情的朗读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并且形成积极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纠正不正确的读音。2.通过预习单认读生字、新词。前额 赴美 富裕 诚恳 贡献 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魂牵梦绕 3.教学生字书写。
(1)说说“赴、恳、贡、额、裕”这五个字各是什么结构;(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3)反馈,展示写得漂亮的
4.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
1.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练习分段; 2.提示学生借助时间词把握自然段间的联系; 3.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1955年10月1日,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乘船驶往香港; 第二段(第2自然段):赴美留学的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新中国诞生之际,钱学森热切盼望着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 二 课 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课文,读出拳拳爱国心
1.俗语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课文,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能找到通往人物心灵的最佳途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两遍,边读边想,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谁能为我们读读这两段话?
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 2 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3.读得通畅流利。在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是最难读的,怎样才能读好呢?首先,我们要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4.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成绩优异。36岁就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吗?
5.钱学森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指名回答。6.齐读钱学森的话。
7.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对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8.你对这些留学生怎么看?
其实中国留学生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中国刚解放,的确是落后的,开展科研的条件也远不如美国,这种情况下,钱学森毅然回国是非常了不起的选择。9.现在我请女同学读留学生的话,男生读钱学森的话。
10.当我们把人物的语言放到情境中去读的时候,理解就会更深刻一些。要把人物的语言读好,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再读读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你们知道当时的钱学森在想些什么吗?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1.有一首歌,很好地传达了钱学森此时的心声,它的名字叫《我的中国心》,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2.你觉得这首歌的那几句歌词唱出了钱学森的心声? 13.此时此刻,我们再来读钱学森的话,会有更深的体会。,(1)钱学森,你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着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你怎么放弃这些回国了呢?(女生齐读)
(2)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还很落后、贫穷,搞科学研究有困难,你还是不要回去了。(男生齐读)
14.现在,你觉得钱学森有一颗怎样的心?
(板书:拳拳爱国心)
【设计意图:如何弘扬语文的人文性,用高尚的情操教育人、感染人;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播放《我的中国心》,同时配以歌词内容,让学生在激动人心的旋律中受到深深感染,有利于他们深入理解钱学森的语言,体会钱学森那颗拳拳的爱国心。】
(五)细读课文,读出浓浓思乡情
1.正是这拳拳爱国心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这段话中的那句诗表达了钱学森对家乡父母的思念?
2.钱学森思念亲人,远在中国的父母也时刻牵挂着钱学森。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她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一起读这首诗:
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
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浓浓骨肉情)3.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回国。
【设计意图:钱学森是一个伟人,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有爱国的高尚情怀,也有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而课文在描写他对家乡父母的思念方面着墨较少,只有一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不能不说是文本的局限所在。在教学设计中,我引用了钱学森母亲病重时写的诗,这种亲情的力量是更能打动学生的,也无损于课文爱国的主旋律。】
(六)细读课文,读出漫漫回国路
1.钱学森的回国之途充满了艰辛和坎坷,正当他要回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阻挠,是什么阻挠,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美国政府为什么不允许钱学森回国? 2.请大家读读这样一段话。
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你们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猜猜看。
部队里师的编制有两种,甲种师10000人,乙种师5000人。你们看,钱学森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至少也得有25000人,美国政府怎么会让他回国呢!美国政府想方设法留住钱学森,让他继续为美国服务,美国政府会怎么留? 4 4.你们知道美国政府是怎么留的吗?美国政府为了摧毁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关进牢里,白天不停地审问他,晚上用强光刺他的眼睛,不让他睡觉。可是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捧起课本,一起读第6小节。(生齐读第6节)5.5年的时间有多长?一天有24个小时,一年有365天,五年就是43800小时。你们现在是五年级,5年后你们高一就读完了。这么漫长的等待,对于一心要回国的钱学森看来,那是怎样的5年啊?(好!他用了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谁还会说?)
6.这真是一段漫长的回国路呀!(板书:漫漫回国路)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读!出示:
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虽然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可是他说——读!
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当他袒露心迹,有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而又坚决地说——
出示: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
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设计意图:形象渲染,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浓浓爱国情怀,给学生的情感之火助燃。自然过渡到文章第七小节,使得教学更具完整性。】
(七)观看视频,感受累累科研果
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详细讲述了钱学森回国后,带领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取得的累累科研硕果。(相机板书:累累科研果)【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在此基础上深化、延伸,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的叙述顺序与其他的些事的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何不同?(本文把故事的结局提到前面来叙述。)
教师点拨:像本文这样,把故事的结局放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在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写法叫做倒叙。
2.文章采取这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好处?
(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出示钱学森的照片,面对这样一位“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的伟大科学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拿出笔来,写出你的心里话。
读自己的心里话,升华内心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反复地朗读、了解伟大的成就之后,学生的内心情感已经酝酿到一定的程度,老师适时的为孩子找到一个情感的突破口,把内心地情感抒发出来。】
板书设计:
拳拳爱国心
钱 学 森 漫漫回国路(“中国导弹之父”)累累科研果
附《钱学森》预习题 姓名
1.这篇课文你读了 遍,你对自己的评价是
2.我查到的钱学森的资料:
3.本课的生字有:额、赴、裕、恳、贡,请分别从课文中找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4.联系课文读一读下面的话。
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通过描写 来表现人。写人的文章还有一些相似的特点,通过描写人物的、、、来体现人。5.阅读思考
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体会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时,我紧扣“爱国”这一中心,重点突出。没有一段一段地教,而是抓住“爱国”这一中心,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魂牵梦绕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方法多样。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句话的过程中,我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用教师的鼓励、引导,让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和抓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方法展开,极好地帮助学生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浑然天成,不留痕迹。
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要达成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文本中蕴涵的高尚的情感,受到正确思想、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学也不能忽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写话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写话,学生能够体验到内心专注的乐趣,享受到写作的快意。不足之处:
个别“学困生”在思考、发言等方面能力有所欠缺,需要老师多点耐心,多点指导。还有,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多给学生获得学习的策略机会。教学建议:
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语言描绘表达人物特点”“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特点”“倒叙”等,顺着这条主线,文章“坎坷回国路”的处理就可以换个方法,这也是侧面描写,这也是烘托人物的爱国品质的,如果抓住了这点,那就完整许多。
第五篇:钱学森教学实录
《钱学森》课堂教学实录
郑美玲
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认真地写下这样一个名字:钱学森(板书:钱学森)
师:大声地读出这个名字!生:钱学森
师:钱学森是谁?你说
生:钱学森是中国伟大的科学家。师:是的。
生:钱学森是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师:你知道?
生: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钱学森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课前我们已经根据自学导航的内容预习了课文,生字都会读了吗?
生:会了。
师:好,看(课件出示生字词),谁来读? 好,后边这位女同学。
生:前额
富裕
诚恳
贡献
袒露 师:很棒!再读,你吧
生:前额
富裕
诚恳
贡献
袒露 师:好极了!一起读——
生:前额
富裕
诚恳
贡献
袒露
师:好,接着看,谁认识? 这个男同学,请你——
生:赴美留学
魂牵梦绕
劈波斩浪
运载火箭
屈指一算 师:这里面呀有一个多音字,平时老师告诉过你,遇到多音字的时候一定要干什么?
生:查字典。
师:对,根据它的意思来选择读音。谁查过? 师:这个男孩子,你来说
生:zǎi,读记载(zǎi);zài , 读装载(zài)
师:你的意思是当它作“记载”讲时读zǎi,当它作“运载”意思讲的时候就读zài。嗯,老师也查了,大家看(课件出示):当它作“年、记载”讲的时候读
生:zǎi 师:当它作“装载、充满、又”意思讲的时候就读zài。那在今天这个词语中就读
生:运载(zài)火箭 师:没错。一起来读——
生:赴美留学
魂牵梦绕
劈波斩浪
运载火箭
屈指一算 师:这些红字呀是本课的生字,你认为在写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一个字?那个女同学,请你说。
生:裕,富裕的裕字是衣字旁,不要落了一个点
师:对,衣字旁可是两个点。怎么来记住这个字?你看看这个字很有趣,请你想个办法记住它。
生:大家都说丰衣足食人就富裕了,左边是个衣字旁就是丰衣,右边是个谷,谷是粮食的意思,也就是足食。丰衣足食人就富裕了。
师:你太聪明了!你看看这个同学把它的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记 2 忆,就把这个字很简单地记住了。来,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字写一下。(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裕”字)
师:左边是个衣字旁,注意衣字旁是两个点,右边一个谷,有衣服穿,有粮食吃,丰衣足食了就是
生:富裕
师:你还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一个字呢?这个男同学,请你讲。生:贡献的“贡”。贡献的贡上面的工要写得扁,工的第二道横要写得长,下面的贝不要写成捺要写成点。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来,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下这个字。(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贡”字)上边的工啊写得比较扁一些,而且第二道横要写得特别特别得
生:长
师: 好,下边是个贝。这个贝呀注意最后一笔是个点。来,在写字纸上把这两个字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
师:看来,生字我们掌握得不错。预习的时候你通过读课文了解到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
生:钱学森是一个爱国的人。
师:哦,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老师把你说的写下来。(板书:爱国)
师:同学们,作者主要抓住钱学森的什么进行描写让我们一读就感受到它的爱国啦?
生:语言
师:没错,语言描写呀是本文的写作特色(板书:语言)。这节课呀我们重点就要来品读人物的语言。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划出课文当中钱学森说的话,用心读读看,这些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开始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师:好,谁来说说,你划了哪里?
生: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课件出示钱学森说的话)同学们都来看这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读读看,它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
师:来,先和同位说一说,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好,谁来说?
生:他是在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下说的。
师:是的,我们来看一下,你能想象到钱学森在当时享受着怎样优厚的待遇吗?
生:穿的吃的都不用愁。
师:嗯,丰衣足食,这是没问题的。生:有一栋豪华的房子。师:对,他住的是别墅。
生:去哪里都有专车接送。
师:对,他有专车的。
师:我们来看(课件出示钱学森的资料),谁来读一读?好,这个男同学,请你读——
生:钱学森当时在美国的年薪大约是12万元人民币,研究所为 他配备了一栋别墅,有专职的司机。实验室世界一流,研究资金无限支持,每研究一个新项目就会获得1.5万元的奖金。
师:这就是钱学森当时所享受到的优厚的待遇。可是同学们,当时我们的中国是一个什么现状?书中有描写,谁找出来读一读。
生: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
师:是的。同学们,当时我们的中国呀几乎是一片废墟,就连我们最高国家领导人主席的年薪也就是一万元。同学们看,一万,十二万,多大的差距啊!而且大家知道这十二万元人民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多少钱吗?
你猜。
生:几百万甚至几亿元人民币。
师:没有那么多。但是相当于几百万甚至更多。同学们,就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钱学森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生:回到祖国,建设祖国。
师:是的。钱学森还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了回国?
生:他还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时说的。
师:是的。大家知道冯·卡门教授是个怎样的人吗?那个女同学,请你说。
生:冯·卡门是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师:没错。
生: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师:是的。大家看,这就是冯·卡门(出示冯·卡门的有关资料),自己读一读。
生:冯•卡门是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学家,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师:什么是最杰出、最伟大? 生:无人能比。
师:是的。那怎么样就是科学奇才? 生:没有人能超过他。
师:他是科学事业方面的 生:天才
师:对,少有的天才。
同学们看,钱学森当时呀在事业上就有着这样的条件,你说他将来的发展会怎么样?
生:步冯·卡门的后尘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师:没错,成为当时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那是没问题的。大家看,就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就在这样富裕的生活条件下,钱学森选择
生:回国。
师:为什么?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生: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为中国效力是理所应当的。生:因为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想着祖国和人民。师: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怀呀!他还怎么想?
生:他还想:祖国现在比较穷,如果他回到祖国就一定使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师:他对祖国的这份感情我们可以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
生:魂牵梦绕
师: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词语写下来。(板书:魂牵梦绕)师: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你来试试
生:“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他还怎么想的?
生:他还想:我是中国人,我当初来美国的时候是来学技术的,为的是回到祖国为祖国效力。
师:是的,我是——中国人。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呀,却饱含着他对祖国深深的爱。我们一起来读。
我是中国人,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同学们,你看,他在富裕的生活面前,在优越的工作条件面前,他选择了
生:回国
师:这不正是孟子所说到的 生:富贵不淫(课件出示孟子的话)师:对,富贵不淫吗?!
师:钱学森还说了什么话?后边那个女同学,请你说。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课件出示本段话)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读书方法,结合钱学森说话的背景来读一读他说的话呀你的感受就会更深刻(板书:背景)。
来,快来看一看,钱学森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生:在中秋之夜和中国留学生一起说的。师:能读一读吗?
生: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师:是留学生在劝他的时候他这样说的,是吧?你现在就是留学生,你来劝劝钱学森吧。
生: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师:钱学森,你怎么说?怎么想?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呀,钱学森说的这字字句句无不让我们感动,你再来读读看,他说的哪一些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用笔划下来。师:和同位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谁来说?这个男同学,请你
生:我从“应当”体会到钱学森觉得回国为国家搞科学研究是理所当然的。
师:你看,这是多么让人敬佩的境界呀!能不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好,谁接着谈?
生:我从“日夜盼望”体会到钱学森日日夜夜都想念着祖国。师:日思夜想,这就是 生:魂牵梦绕 师:好,接着谈
生:我从“终于”体会到钱学森很早就期盼回国,期盼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
师:这可是一个海外学子多年的期盼呀!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谁还接着谈?
生:我补充,我从“日夜盼望”中体会到钱学森不只是一夜两夜地想着,他是每天都在想着回国为祖国作贡献。
师:是呀,他是魂牵梦绕自己的祖国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听得出,钱学森说的这字字句句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位同学呀。谁能再把这段话读一读?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同学们看(课件出示:尽管当时祖国
,但是钱学森
。)
生:尽管当时祖国很贫穷,但是钱学森仍然打算要回国为祖国作贡献。
师:这正是孟子所说到的
生:贫贱不移。(课件出示孟子的话)
师:他的这种精神影响了他周围的每一个留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留学生纷纷回到了祖国,(课件出示回国的留学生)有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邓稼先、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赵忠尧、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核物理学家钱 9 三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回来了!这段话汇成了他们共同的心声,读——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师:钱学森的回国路并不平坦,书中有一处侧面的语言描写,谁关注了?
这个女同学,你来讲。
生:“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师:这段话又让你读懂了什么? 那个男同学,请你讲。生:从这段话我看出钱学森当时非常有学问。师:哪一个词语告诉你? 生:抵得上五个师
师:“五个师”,大家知道是多少人吗?
老师告诉你,部队当中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一个师,甲种师10000人一个师。那么他抵得上五个师意味着他抵得上
生:50000人。
师:一个50000人的部队呀!美国能放他吗? 生:不能!
师:哪一个词语告诉你他们不能放? 生:绝不能!
师:什么是绝不能?
生:干什么都不可以。师:对,怎么样都不可能。生:就是绝对不可以。
师:是的。那让我们来看看美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吧——(播放当时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影像片)。
师:同学们,像这样的日子仅仅是一天两天吗? 生:不是
师:从钱学森提出回国要求到他踏上回国的航程,整整 生:五年
师:是呀,这五年的时间里,他经常受到这样的骚扰,这样的监视,这样的迫害。同学们,假如你是钱学森,面对这一切,你又想说什么?来,把手放下,拿起笔来,把想说的话写在练习纸上。注意写字姿势。
师:谁先来读一下你写的?
生:无论多么痛苦,我还是要回去,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必须回到祖国,为祖国效力。
师:坚定不移
生:我日夜盼望着的就是回到祖国搞科学研究,你们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我回国的决心。
师:义无反顾
生:我是一个中国人。无论你们怎么阻止我,我也不会改变我的决心的。
师: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 生:动摇
生:无论你们用尽什么酷刑,我都不会屈服,就算你们杀了我,我也不会屈服。因为我是中国人。
师:我是中国人,再说一遍!生:我是中国人!
师:请坐。同学们,听着你们一句句心声啊,不由得让老师又一次想到了孟子所说的——(出示孟子的话)
生:威武不屈!
师:这就是钱学森的写照。
师:钱学森坚强的回国决心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程。这也就有了开头第一自然段的一幕。来,拿起书,把第一自然段再来读一读,大声地读。
生: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师:同学们,你读出了钱学森此时此刻怎样的心情? 生:高兴 生:激动 生:喜悦 生:兴奋
生:急切地回到祖国
师:同学们说的这一切,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
生:归心似箭
师:来,同学们伸出手把这个词语一起写下来。(板书:归心似箭)
师:谁能把钱学森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来。这个男同学,请你!
生: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师:谁再读?请你读。
生: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师:归心似箭哪!一起来读——
生: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师:同学们,这一段如果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应写在课文哪个地方呀?
师:谁没有回答过问题,高举手。好,请你说。生:这一段应该写在第六自然段的后面。
师:那作者为什么把它写在了第一自段呢?你第一次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刚开始读这篇课文的时候,看完了第一自然段,我迫切地想读下去。
师:太棒了!这就是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
生:我也是和我同位一样的感受。看完第一自然段,我就想:钱学森为什么回国了?让我很想往下看。
师:让你禁不住继续读下去。是吧?同学们,这种写作方法呀我们称它为倒叙(板书:倒叙)。
师:它能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吸引我们继续往下读,而且还能增强表达效果。在以后的写作当中我们试着运用这样一种方法,好吗?
生:好
师:钱学森回国以后,使我们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了 13 解吗?
生:他发射了两弹一星,并且获得两弹一星的勋章。师:对。你知道?
生:他为导弹、火箭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师:是的。你还想说?
生:他为核弹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师:我们来看(课件出示钱学森的一系列成就),请你读—— 生:1960年,中国探空火箭和第一枚导弹先后升空,掀开了中国航空事业雄壮的序幕;师:接着看,请你读——
生: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师:再看——
生:1966年10月27日,原子弹与导弹的两弹结合试验获得成功;
生: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远载火箭把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师:同学们,这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让全世界的人民为之震惊,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生:中国在航天史上已经留下了脚印。生:中国在航天事业上迈了一大步。生:中国已经能自行造出核弹和导弹了。
师:对,这意味着我们中国从此成为了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生: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 生:钱学森
师;此时此刻,假如让你对钱学森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生:钱学森爷爷,我很敬佩您回国的决心。我们都应该学习您!师:你还想说?
生:钱学森爷爷,您是航空事业的奠基人,我很敬佩您!师:听得出同学们对他的敬佩,让我们怀着这份敬佩之情再来读读他的名字。
生:钱学森。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生:钱学森。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不仅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也一定想对自己说,你说——
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效力。生:我要学习钱学森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精神。
生:我要从小热爱科学,长大以后像钱学森爷爷一样为祖国效力。生:我要学习钱学森爷爷即使远在他乡也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像钱学爷爷那样为祖国作出贡献。师:听得出,同学们在表达一个共同的心声——(课件出示)生:热爱科学
报效祖国
师:同学们,课后如果想更多地了解钱学森,可以读一读《走近钱学森》这一本书(课件出示此书封面)。
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起立!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