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注重课堂拓展 提升学生能力
注重课堂拓展 提升学生能力
课堂拓展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当堂练习,更不是随意的延伸。它是课堂教学最活跃的部分,就像平缓的水流有了跌宕,轻柔的风有了吟唱。它让学生在思维上得以开拓与创新,在情感上得以正确的引导和熏陶,在表达上得以相应的训练;让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交流,它既是对文本深层次的研读,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如果我们不恰当使用拓展,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会让一堂课因为这个环节而显得主旨不明,重点不突出。这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课堂表演在某些公开课中也时常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某次公开课听课,老师上的是余秋雨的《道士塔》,这篇文章从主旨上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痛心,对文化贩卖者的痛恨,对后人挽救文化行为的赞美。虽然作者将时代背景放在清朝,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在最后拓展时,老师展示了以“流失”为主题的图片:有被偷盗的佛像头,有被盗墓者挖出的明清陶器,有已经被查获的熊猫皮毛,稀有动物的骨骼等„„学生在看完系列主题图片后自由发言,很多学生站起来说自己的感想的时候,都说到要打击犯罪,对这种贩卖行为要严惩不贷;还有学生认为要增强人们保护动物意识,不能利欲熏心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回答很热烈,思想也很活跃,情绪很激昂,都争相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只要联系一下文本的主旨,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拓展已经“偏题”了。
《道士塔》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作者对文化的深沉思索。当经济冲击文化时,我们流失的文化何止就是清朝敦煌的佛像、文件、佛典呢!为了改造旧城把郁达夫的故居炸毁,为了吸引游客歪曲和伪造所谓的名人逸事,宁波“梁祝文化”的申请被另外三个城市共享等等,这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文化事件更能引起学生自觉保护文化的责任感,树立他们学好祖国优秀文化知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意识。何必要舍近求远,脱离主旨呢? `还记得某次新教师汇报课,上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郎台》,这篇文章批判了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塑造了一位惟利是图,为钱不顾亲情,至死也不醒悟吝啬鬼形象,葛郎台因此成为世界文化长廊里的一位鲜明典型的人物。老师在分析完文章内容以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有一百万,你会怎样用这些钱。学生有的说要环游世界,有的说要去买个很大的房子,有的说要把部分捐助给慈善机构,然后去投资,还有的说立刻不读书,买很多的游戏软件在家里玩。这个拓展目的是为了树立学生正确的金钱观,让他们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从目标和能力上都紧扣本篇文章。但是老师除了说“好,坐下”外,不但没有对那些有错误认识的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进行及时的教育,而且和其他学生一样一笑置之。这节课在拓展上虽然没有偏离,但老师不置可否的态度又引起我的深思:拓展是不是对于学生所有的观点都要给予肯定呢?的确,学生是个体的人,尊重学生的思想,允许他们自己的个性表达,这是新课标思想的体现。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学生同样是不成熟的个体,他们的思想受到现实的影响会出现很多错误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对他们的错误置之不理,用鼓励不同观点存在作为开脱,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本末到置的,失败的。在拓展中教师要有正确的引导,要关注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那么课堂拓展要不要,它有没有存在的价值?我认为从时代要求和新课标要求来看,拓展不但需要,而且要注重。
“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实践”,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实际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基于实践能力。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静态反映。而建立在知识经济语境之上的现代教学论却认为,知识并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存在,更不是静态的,而是客观事物与认识主体互动的结果。没有认识主题,也就无所谓知识,而知识的获取和延展离不开学 1 生的实践,离不开在现实社会的运用。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要根据教学的“内核”,以社会生活中与之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以相似的内容区分“内核”,以相反的内容凸现“内核”,从而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使语文教学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有发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语文课堂拓展能提供丰沃的实践土壤,让学生学会鉴赏,学会使用,学会举一反三。拓展如此多娇,引无数同仁竞相模仿。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进行拓展呢?
首先不可弱化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教材是重要的素材性资源,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所以举文本而反三,同样也能得到预定的目标。从文本本身进入拓展,充分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悟积累,迁移运用。
不弱化文本还表现在尊重教材固有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对文章主旨意向要肯定。虽然我们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怎样理解,人物形象的主要指向是一致的。就好象条条大道通罗马,殊途但却同归。其次不可盲目拓展
盲目拓展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宝贵的教学时间多被师生用来交流课前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没有立足于文章主旨,只要和文章内容相关,就拿来进行拓展。一位教师执教《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上教师没有让学生通过读书去感悟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而是用一半时间向讲维纳斯的传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怎样发现的以及展示各种断臂维纳斯的图片。一堂课就这样在交流图片资料中过去了,学生完全游离于文本之外,书没读,字没认,词句没感悟。试问,这样的课堂,语言谈何积累,语文能力从何培养又如何提高呢? 最后不可过深拓展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能力是参差的,他们的审美能力、对社会人生的观点和老师的理解是有差距的。在拓展的时候不能像研究性学习那样给的话题过大,过深。比如学习鲁迅的《灯下漫笔》之后,有老师就让学生讨论中国奴性的根源。我们知道中国奴性的根源是很复杂的问题,不单单是鲁迅所说的做稳奴隶和做奴隶而不得的意识,它和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经济历史、各种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息息相关。所以这样的拓展容易使学生不知从何入手,只能泛泛而谈,没有实质的内容。这样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了。
因此拓展要扎根文本,宁小勿大,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研究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领会了拓展的原则后,方法就撬起地球的那个支点了,拓展有哪些方法呢?
方法一:文本感悟法
立足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延伸,也可以作为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的一个小结。设计的问题可以是这样:“本文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一种理解,一种感受,一种情感,一种思想„„”这种设问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对文本谈自己的看法,有许多新颖 2 的观点也是在这种感悟法中提出的。
方法二:主题深入法
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人文性主要是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和价值取向。主题的深入能够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正如黑格尔所说:“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
我们可以用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体会李白的飘逸与傲骨,杜甫的沉郁与敦厚,王维的优美与出世,我们可以用彼爱感悟己爱,由己爱懂得人类的大爱,就像在上《我与地坛》的时候,我们用改编《懂你》这首歌的画面来感受母爱的无私;在上《我的呼吁》的时候用“黑镜头”照片来明了珍重生命,维护和平的重要性。方法三:生活联系法
美学家罗丹说“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生活是无尽的宝藏,用锐利的眼观察生活,用敏感的心感受生活,用睿智的脑思考生活,这样的拓展训练对学生的作文也很有帮助。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相联系,让他们明白即使经历数千年,文学经典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张晓风在《愁乡石》中就是这样认为的:“影响我的作品最大的两部书是《论语》和《圣经》,前者使我以一个中国人自亲,后者使我以一个人自尊。”
学习《项脊轩志》时,可以问:“在你们十多年的求学历程中,有没有被亲人友人关怀而感动的记忆?”学生的感情很快就进入到回忆状态,积极搜索着记忆深处那些感人的细节。学习《我若为王》时,可以问:“现在影视作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描写帝王的影片,如《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金枝玉孽》等等,对这种现象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这种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的意识,也能够使学生寻找到生活中的许多素材,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方法四:相似阅读法或对比阅读法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让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把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看经历人间冷暖,世事变迁以后的作者在情感和思想有什么样的不同。比如入长安前的李白和出长安后的李白;南迁前的李清照和南迁以后的李清照;“乌台诗案”前的苏轼和被贬黄州后的苏轼„„
相似阅读或对比阅读还可以成为研究性阅读的内容,进一步向文学大世界拓展,让学生在文学这座大森林中徜徉撷取,学会阅读,真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拓展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我们本身也应该多学习理论知识,多接触现实社会,多了解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我们的拓展才能像投入河水的石子,激起学生活跃思维的浪花。
拓展能使课本知识得到了迁移得到了应用,让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然后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质。“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把我们的触角展开,去听自然的风鸣,去看青春的乐章,去领悟生活的真谛,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思维活跃,会表达会思考的人吧,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有负教师这个称号。
第二篇:语文教学应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应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本站 | 作者:梅冬青 | 日期:2009年6月30日 | 浏览262 次]
关键词:语文教学 拓展 学生思维能力
内容提要:如何把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拓展思维能力的乐园?我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1、抓住心理,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2、打破常规,师生互动,启发思维;
3、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4、设计问题,拓宽空间,培养思维;
5、巧设活动,变换方式,促进思维。课堂教学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兴趣地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去,能用自身体验去感悟,每位学生才能学有所获。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孕育了美,生成了美,它是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是思想尽情展示的舞台,是才智得以纵横驰骋的原野,是个性异彩纷呈的天地„„,语文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怎样带领学生们在语文天地中尽情地遨游,让语文教学的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住心理,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1、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爱护、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友爱、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反之,师生关系就会造成不和谐局面,激化大多数学生与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就不能达到教学上“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化的学习需求”的目标,不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更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是引导者,能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摸头动作,一句赞扬的话语,学生们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2、注重导入,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
导语设计得巧妙,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建立知识联系;可以触动学生心弦;可以立疑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潮、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导语设计得巧妙,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如在讲《论语八则》时可设计这样的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组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有如牛顿、哥白尼„„那么在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让学生讨论一会),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样一点明,学生们学习《论语八则》的兴趣就会高多了。
3、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感受中引发探究。
对于文章的妙处,可以让学生将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把每位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如教《老山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想象当年的红军战士在半山腰仅一尺多宽的山路上睡觉的情景,我就发动几名学生,让他们轮流躺在铺满碎瓦片的课桌上,结果是这几位同学不敢翻身(因为一翻身就会坠入悬崖),被碎瓦片硌得直咧嘴,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当然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又何止这些呢?我们必须承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的欲望,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二、打破常规,师生互动,启发思维。
传统的教学,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完全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更不会主动地学习。由于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把传授知识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导致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不能完整充分地发挥,最终是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中的中学生,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陶行知老先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建立师生互动型课堂,即师生双方、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言的协调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中“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孩子揭穿骗局”一部分时,我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皇帝、侍臣、小男孩、百姓等,学生兴趣高极了,他们的表演是出色的,对人物形象的揣摩、分析也是准确的。这不但让学生展示了才华,还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领会了课文的深意,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去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就可让学生们去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的指示,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四、设计提问、拓宽空间,培养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设计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假如依照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去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和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们去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五、巧设活动,变换方式,促进思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也不例外,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样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将这一核心贯彻落实到位。
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我就尝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把它编成课文剧上演。学生要演好这一课本剧,就在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熟悉故事情节,把握好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而要做好这些,就必须弄清每个字、词、句的意思。由于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自然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自觉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完成了本文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精彩的表演中我感受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山市》一文时,我要求学生画出山市变化图,感受山市的奇特美,并用影仪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因为学生的图画能表现出他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展示出他的表现力,能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学生们都能兴味盎然地去研读课文,积极地创作作品。
初中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但精力专注上有一定的限度,所以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某一种模式,而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知识的欲望。如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故事会、口头作文、排演话剧等多样形式的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为语文活动是一种群体间的经验交流及相互配合的活动,主要靠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启发,产生了更强的探索欲望,使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大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语),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质。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充分享受到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
第三篇: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论文
新课改倡导课堂教学要强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里将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可见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适宜情境,通过展示学习目标、优化活动等,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激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意识,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质。
一、明确目标,确定自主学习方向
高中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条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前预习、初读感知等环节,都属于学生自主学习时段,教师要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学习任务,或者是给出学习要求和提示,以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自主学习的方向。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力不在同一层面上,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个性需求,给出覆盖性、操作性更强的学习规划,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够顺利介入自主学习。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在学生初读阶段给出具体学习目标:自主阅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情节大意及作者;体会文本人物性格特征。学生根据教师目标设计展开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自主学习结束,教师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有学生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可以用‘空前绝后’来概括。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描写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熟悉贵族家庭生活。”也有学生说:“文本主要写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贾母等人物,其性格特征极为鲜明。林黛玉柔弱、乖巧、谨慎、内敛,王熙凤泼辣、大方、干练、聪慧,贾宝玉单纯、阳光,贾母严肃、刻板、固化。”从学生展示的自主学习成果可以发现,教师给出明确的自主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方向感很强,很快就解决了相关问题。高中生有自主学习能力,但不能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教师给以明示和要求,学生自然进入到学习环境之中,学习效果才能鲜明体现出来。
二、创设情境,激活自主学习热情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应用意识。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提出思考问题、展示生活案例、讲述相关故事、播放视频等信息材料,为学生提供多种自主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情境资源,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合理选择。高中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教师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和技巧性,不能追求哗众取宠,也不可选择低级趣味,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水平,给出适合度更高的教学引导。学习《琵琶行》时,教师课堂导入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诵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听完录音后,教师让学生仿读,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为提升朗读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作为背景。学生朗读训练的热情很高,教师及时介入学生朗读学习之中,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因为朗读训练比较到位,教师在解读诗歌时,学生大多都能够掌握相关意义,课堂教学进展顺利,教学效果显著。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背景音乐下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不仅掌握了诗歌朗读技巧,还对诗歌内涵有了深刻体悟,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三、优化活动,强调自主学习主体
教师有意识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快速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高中生思想具有灵动性,喜欢接受挑战,特别对动手操作性实践活动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够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读书活动、座谈活动、学习反思、读书笔记、读书角活动、小组讨论、同桌检查、课堂辩论、发动质疑、课堂演绎等,虽然很多活动属于集体互动形式,但都包含自主学习成分,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品质有重要影响。教学实践活动设计要紧扣文本内容,提升其针对性。在学习《动物游戏之谜》时,教师展开文本解读之前提出一个调查性问题: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动物会游戏,其游戏的方式有哪些呢?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动物常常会自娱自乐,如小猫、小狗都会自己玩。”也有的说:“动物之间会打闹游戏,几只小狗会相互追逐撕咬,小狗也喜欢和人一起玩耍。”还有的提出:“一群野鸭子会在水中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给出总结:动物游戏的方式有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游戏。教师文本解读前展开调查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列举生活见闻,这也是自主学习的实践体现。学生列举生活中动物游戏的情景,说明学生观察意识已经启动,学习思维开始接轨,自主探究已经发动。
第四篇:注重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符合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动手动手动脑,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给学生创造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激发学习动机,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录分析结果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一、在化学课上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动手
有些学生上实验课时老是畏手畏脚小心翼翼,就连往试管里装药品这样简单的操作也不会;而有一些学生则只是一个看客,只看别人操作,自己不动手,这样的学生叫实验盲。我曾见过这样的同学,上大学了还不会动手操作实验仪器,每次实验都要依靠同组同学来完成,更重要的是他上的还是师范大学化学系,以后还要当老师。自己都不会做实验的老师,很难想象他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在化学课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做,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碰坏仪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操作各种化学仪器。
二、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它在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现象的本质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不能只注意实验的表面现象,还要注意克服偏离观察意图的单纯兴趣和偏好的心理障碍。
为了避免实验观察的盲目性,在化学实验课中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师生共同研究活动中应该观察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对活动中仪器、操作和现象的观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如观察物质燃烧现象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有无火焰,火焰是什么颜色;第二,放热(这是燃烧的共同现象);第三,产物特征。还可以通过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相应的思维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的敏锐性主要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能抓住化学变化过程中陌生的、偶然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例如在镁条的燃烧实验中,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很快就被产生的白光所掩盖,学生很容易忽略,能否捕捉到这一现象正是敏锐性的重要表现。
三、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描述实验现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完成的。通过分析对比一次次的实验结果,找出每一次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中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雷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就是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而且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观察的程序,及时把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事实如实地记录下来。
如初四化学第三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里有这样一道题: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1)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这个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五、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化学中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老师应尽量把这些实验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例如,等容积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试用实验的方法加以区分。学生起初会用已有的知识来考虑,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蒸发溶剂法,用这种方法将两者区别开。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思考,从本质上分析二者的差异:饱和食盐水溶液存在Na+、Cl-和水分子,而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这些差异导致了二者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并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得出了许多鉴别方法:(1)物理法——①称重量法;②电池导电法;③物块在溶液中的浮力法。(2)化学法——①蒸发溶剂法;②溶质溶解法。(3)生物法——①品尝法;②新鲜蔬菜失水法。多种鉴别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全面、完整地认识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着眼于广义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素质,为他们将来走上各种岗位后创造性地劳动打好基础。
第五篇:课堂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能力
于慧子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关键词】:面向全体学生、和谐课堂气氛、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教学创新、知识贴近生活、张扬学生个性、肯定引导学生
当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①课堂纪律不好组织;②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③学生书写、表达普遍较差;④学生间的差异较大;⑤学生学习兴趣不浓;⑥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面对这一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是:不断追求“有效,实效,高效”。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出路,以课题开展活动为抓手,改进课堂教学,由过去的“苦干+时间”转向“巧干+科研”。解决教学时间少与任务重的矛盾;课程内容新与跨度大的矛盾。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方案就是如何使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技术。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髓,掌握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下面谈谈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脱口而出的,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导向性指标之一。实际上,深入课堂看一看,就不难发现,真正落实的却很少,特别是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很多课都是少数优生在表演,在唱主角,变成了老师和优生的交流。具体表象有:答问时,以个别优生的回答,当作全体的回答,练习时,以优生的速度决定教学的进程等。我们应反思我们的教学,看是不是真正的面向了每一个学生,是不是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民主,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究其因,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做怪。老师难以拉下面子,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自然教学氛围也难以和谐。不民主不和谐的教学氛围导致的是学生的思维的压抑,唯老师是从,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越少,教学活动难为开展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合作者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不要简单否认,要善于引导。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在上海实行的小班化教育,他的课堂就好象是一个圆桌会议,在学生中间永远有一个座位是为老师留着的。此外,象举手发言,这应该倡导,但对同学不同意见群起攻之,各抒己见也可,对老师的说法有疑义,拥上讲台和老师辩论也可张扬,这就是一种气氛,如果此时刻意要求学生先举手后回答,举手时还不能叫喊,等到你喊他讲的时候,也许他的思想火花早已不见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学不民主,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难以有突破。
三、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学民主的思想,但又不是他的全部内涵。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确立,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教学目标上,以前的教学目标的表述行为主体大都是教师,部分地存在脱离学生实际,空而不实的倾向。规范的教学目标,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就不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显得虚而抽象。所以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必须是可测量的、可评价的、具体而明确的。尤其是情感目标,情感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一种磨合过程,具有评价的不可定性。确定情感目标时,应把握好他的层次,更多的应定位在认知层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最重要的是归还学生的学习时间,归还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前的课堂教学,都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实践少,老师的讲过多的占用了学生的学和练的时间,有时甚至取代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时也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归还学习的时间,如请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小组学习展开讨论等,而实际上也只是一个过场,一种摆设,更多的是大部分学生没读完、问题没讨论清楚就打断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自然效果也就不明显。
四、接受型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从历史看,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接受”教育,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道”和“业”都是静态的理念或知识,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结论,“惑”也是也是教师问的多。学生纯粹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更多的是继承,很少有发展。由此,造成了学生思维单
一、观念正统,唯书唯上,不敢怀疑、习惯被动,缺少求知欲、滋长厌学情绪等弊端。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改变接受学习的现状,变为主动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处理教材,要突破以往的教学传统。研究性学习法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性学习,教师满足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问题都得到解决,反过来我们试想,如果经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走出课堂,头脑里的问题都解决了,都轻轻松松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的民族还有希望吗?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说过一句语重心长的话:“我们这个国家,近期的危机是没有产品。从飞机到数码相机,从制成品到流水线,我们都依赖的是进口。我们远期的危机是孩子没有好奇心。”就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在学科教学中,国际学习组织推存三句话:听来的忘的快,看来的记得住,动手做学的会,以此来推动人们去进行研究性学习。
五、教学要有创新
创新教学,是现在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内容。要培养创造型的学生,就需要有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师方面,它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1)教学内容的创新,要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倾向,不唯书是从,增加课堂的信息量。(2)教学环节创新,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想方设法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它们主动的探究新知识。如上“新型玻璃”一课,就可设计“新型玻璃的自述”这个环节或“新型玻璃产品推介会”,学生在积极主动教学活动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习了语言、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3)教学方法创新。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需要教师要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经验。(4)教学手段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最优的教学手段,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最优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一方面,要提高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制作带有视听效果的课件,另一方面,要突破传统手段的束缚,在传统中求创新。(5)课堂练习的创新。课堂练习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要有思考价值,要具有开放性。在学生方面,我们要注意通过自己的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要善于呵护和引导学生的创新火花。现在学校的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一提到创新,就觉得高不可攀,其实,在一堂课中,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等,就可以称得上创新。不管是教还是学,只要有一点创新的火花,就值得肯定。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拔高要求而一味追求创新,求新但要务实。
六、知识要贴近生活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基础工程,以后学生更多的是走向社会的普通人,成名、成家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生学会生存,具备生活生存的能力是关键。因此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向生活贴近。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的联系,使它们有效的、最大限度的融合起来,另一方面,也能给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
七、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静态的物。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和要求来塑造人,特别是不能像生产产品那样培养统一模式的人。各位老师可能对此存有不同意见,认为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如此,我们强调因材施教。我并不是认为因材施教不好,但仔细想一想,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内,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因材施教到底实行了多少?这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讲一样的教材,作一样的作业,考一样的题目。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接受性的,学生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课堂要成为每一个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和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要培养出鲜活灵动的、充满个性的人,这样的学生也才会更具有创造力。像作文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都比较讲究行文格式的规范、选材的统一要求、划一的作文技巧等等,当然必要的基本功是要练的,但如果过于苛求,就会产生新的八股文,束缚学生的思维,更谈不上有个性。我以前教一个毕业班语文的时候,就做个一个尝试,作文课以及平时的作文,我并不要求学生都写成文,我只出题,更多的是半命题,只要求学生写出作文提纲,讲评时,就评谁审题思路新、切题的角度新、谁立意新、谁选材和别人不一样、谁组材的方法新等,倡导个性的发展。双休日就只要求学生从一星期的2—3个提纲中选择一个成篇,至于怎么行文,用什么语言则更加自由,不加限制。实践证明我的方法是可行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也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的。
八、多肯定,善引导
在课堂上,对学生多一份肯定,多一份表扬鼓励,就等于多给了孩子一分自信,也就等于在孩子走向成功的路上多注入了一份动力。所以我们要学会赏识学生,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一些错误,不要简单的否定,要善于引导。记得有一次听湖南教育理科版主编申建春老师讲过一个例子,很有感触。有一次他去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商是小数的除法,有一个学习稍微有点困难的学生在单独讲一个题的计算时,将商的小数点漏了。按照我们一般的方法,可能是对他说:“请坐下再想一想,有哪位同学能帮助他。”也可能是对他说:“怎么想的,这么简单都计算不对,坐下来。”前一种做法还好一点,后一种做法就比较武断。试想,这个学生以后还会不会有勇气举手发言。这位老师是这样对那个学生说的:“今天你可真不错,能当着这么多同学发言,解题的思路也完全正确,只是结果离成功只差‘一点’了,你想获得成功吗?”那个学生点了点头。老师接着对他说:“那请你再想一想,告诉大家。”一会那个学生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又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从这个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的肯定是多么重要,这其实也是一种艺术。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永恒的命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本着一个目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真正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的改革就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管理规程》第33条解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答读者问;【J】中小学管理;1999年12期
2、《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案;【C】;2002年3月
3、杨长清;浅论古代学习思想与素质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4、孙耀霖;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