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时间:2019-05-15 05:3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句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句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第一篇:诗句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诗句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语文课要上得富有文化品位,教师的语言需要有文学的意蕴和美感,能让学生听之悦耳,品之有味,从中既吸收优美的语言,又受到人文雨露的滋润与审美情趣的培养。而诗句语言精美,蕴涵深邃,凝结着诗人的语言智慧,教师恰当地借用诗句来组织语言,常会使语言隽永精粹,魅力四溢,大大提升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借诗句打造导语的文气美

上一篇课文,导语犹如是教师給学生吃的第一颗花生,若花生香.甜.脆,学生的食欲就会大增,便不住接着吃;反之,头一颗花生苦.酸.涩,味同嚼蜡,学生就会弃之而去,即便余下的都是好花生。

恰当地借用诗句进入导语,是扮靓教学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学《马》一文,一名教师的导语是:“在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征人在马背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将士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勇武。而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笔下的马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感受作者人文主义的情怀吧。” 导语中借用的诗句,让学生不仅听出了被人驯养的马的作用---心甘情愿地运货骑人、奋勇向前地打仗,而且从中感到马是人们忠实的朋友,听话的工具。精炼的诗句于叙事中传情达意,填补了现代学生心灵世界的空白,诗句中的“马”又切合课文的说明对象,和课文内容形成补充,有血有肉。形式上,诗句与其他词句组合自然,既实用又渲染了一种“文”的气息,显示了语言的美感。

二.借诗句打造“诠释语”的形象美

语文中的有些概念和事物难以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准确定义,也没有定义的必要,如果教师借用恰当的诗句进行描述式语言解释,往往使学生心领神会,刻骨铭心。

一名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给“理想”的话题作文拟题时描述《理想是M》的立意:“实现理想的道路并非平坦,有高山也有峡谷,有丛林也有江河,要实现理想须有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见山如红军那样‘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遇水要‘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在给<<理想是A>>的立意是这样描述的:“追求理想的过程如同人们进行登山比赛,须看准目标,持之以恒,切勿半山腰上‘停车坐爱枫林晚’”。

这名教师对两个题目的立意的描述性解释,借用诗句将抽象的内容化为了具体可感的意象,题中的“M”中高出的是山,低凹的是山谷河流,山与水比喻不同的困难。用“五岭逶迤腾细浪”绘“M”形,比喻实现理想途中的困难,十分形象;用“乌蒙磅礴走泥丸”比喻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知难而进的行为,比喻奇妙;用“直挂云帆济沧海”作比喻,从正面表现了在奔向理想的过程中英勇无畏的气势与奋斗精神;用“停车坐爱枫林晚”作比喻,从反面表现在奔向理想的途中只图享乐—游山玩水、不再进取的行为,它和前面短语组成了否定的句子意思。诗句在这里神形兼备,使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也深深地感悟了作文拟题的技巧与构

思的匠心。这得力于诗句在语言中形象表达。

三.借诗句打造评语的修辞美

师生互动是现代课堂运作中的重要特征,教师随时都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矫正错误,二是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

上《出师表》一文时,一名教师问学生:“从这篇文章中,你们读出了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此时,有的学生开始朗朗读书,有的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一会儿后,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是一名忠君报国的人,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是一名谨慎小心的人,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是一名知人善计的人,还有一名学生说诸葛亮是一名迂腐之人。这名教师是这样评价的:“同学们或议论纷纷,‘自在娇莺恰恰啼’;或朗朗读书,‘大珠小珠落玉盘。’说诸葛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底各不同。’后一名同学求异创新,‘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过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原来刘蝉是一名‘杨话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的昏君,诸葛亮要不谆谆嘱咐,蜀国恐怕在他率师出征不远就‘山河破碎风飘絮’了”。

教师借用诗句对学生的表达质量进行了评价,言辞里充满了褒扬的诗情和形象的画意,且诗句借用相连,比喻与借代整合,幽默与赞许相融,极具感染力。诗句“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恰恰啼”比喻学生“纷纷议论”,表现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自主性极高的特点;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学生读书的声之美,感情之丰富,寓情于语;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评价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语言充满鼓励之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扬学生不拘一格,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用“扬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满天作雪飞”来形象评定刘禅缺乏知识少有才能,贬意中不乏调侃;用“山河破碎风飘絮”指代国家四分五裂。这些诗句在语言中熠熠生辉,具有修辞美,学生爱听这样有文采的语言,也在自然状态的交流中积累了美的语言。

四.借诗句打造启迪语的联想美

诗句大都具有形象的可感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能引发读者和听众由此及彼或由浅入深的思考。教师如果能借用与所教内容相近相似的诗句启发学生,会使学生有在“溪回谷转愁无路”时“忽有梅花一两枝”的发现与体悟。

教学《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学生很是疑惑,“愁”不是物,何以用船载?教师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借诗句来巧妙诱导:“南宋多愁善感的词人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两句挺有名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思是说愁如长江之水向东流去而不会中断,言愁无尽,用的是比喻的方法;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堪称佳句,以比喻.对照写意,言愁多而难以解脱。它们均化虚为实。”顿时,学生豁然开朗。

在这里,教师借用与课文诗句相同的表现方法的诗句启发学生进行相似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作比喻,言愁多而无尽,比喻贴切新颖,如果用“她的愁真多呀,简直是无穷无尽”来解释,那就毫无启发性了;“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用生活现象作比喻,言愁重难消,比喻形象生动,如果用“她的愁真重呀,重得无法比拟”来解说,那就枯燥乏味了,且没有解决学生的真正疑问,是离题之语。而借用的诗句和课文诗句中的

“愁”字合一,借用的诗句比喻通俗易懂,化虚为实明显,学生听后只要展开联想的翅膀就会恍然大悟,显示了语言的启迪联想之美。

五.借诗句打造“开拓语”的丰富美

汉语语言具有丰富性,开拓语言表达的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借诗句可以展示语言的丰富美,扩大学生的语言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一文中的“可怜白发生”时,一名教师是这样打造语言的:“这句话语浅意丰,抒写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此时,诗人的心理定然复杂,也许在想‘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也许在想:‘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也许在想‘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也许在想„„.大家能不能也找几句与诗人的心境相吻合的诗句来?”

教师借用的诗句,都与作者的心境相宜,诗人想杀敌报国,但岁月不熬人,他欲罢不能,其拳拳之心可见。他希望“平胡虏”,和平来到,家人团聚;他自然会想到战场“兵气连云屯”,尸骨遍野;想到朝庭腐败,奸臣当道,他心怀愤怒。借用的诗句都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活动。这些诗句又被老师铺成整齐句式,后面设计问题搭桥过渡,能撩拨学生积极去开拓课文的资源的欲望,显示了语言表达的诱发性和丰富美,为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给了钥匙。

六.借诗句打造“结课语”的余音美

结束课堂如让学生吃最后一颗花生,若花生“香.甜.脆”,学生就觉得余味无穷。教师借用恰当的诗句可将“结课语”打造得余音绕梁,令人回肠荡气,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出师表》一文的结课时,一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不愧是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读了《出师表》,我还觉得他还是一位写作高手,他的表文先向刘禅提出建议,推荐咨询人才,可谓周全妥帖;他接着自叙经历和创业经过,表达知遇之恩的感激,继而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最后归纳个方面的责任,也包括自己。情理动人,言辞真挚,闪烁着作者的智慧美,真可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教师在结课语中先梳理原文思路,间而用少数语言点评,最后借用陆游的诗句来赞美《出师表》举世无双。诗句在前面的叙说之后恰到好处地引出来,作抒情、比较、作结尾,由具体到概括,由“事例”到“结论”,画龙点睛,令人心服口服,强化了学生的心理感受。

第二篇:净化语言,美化校园

那么这个“丑”到底藏在哪里呢?

我说这个“丑”就藏在一些同学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过教室门口,竟听到有同学在相互传唱这样的一首打油诗:(什么)读书苦啊,读书累,读书还要缴学费,不如参加黑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下面还有更难听的,我也不好意思给大家再背下去了。当时,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办公室,跟老师聊起这样的事情。老师

们在生气之余告诉我,前些时候还流传过这样一个顺口溜:(什么)一年级是小偷二年级是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帅哥排成对,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

这是什么话?是怎样的人编造的?其编造的目的又在哪里呢?同学们对这样的一些问题思考过吗?昨天,老师对这些问题,思考了一个晚上,现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对于第一个问题--这是些什么话?我说是瞎话瞎讲,以为根本没有这个事实,纯属胡编乱造。第二个问题--是些怎样的人胡编乱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无大志,不愿学习,只贪图眼前舒服与享受的,又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他们的别有用心又再哪里呢?--他们学坏了,还想让更多的人也跟着学坏。打个比方,他们已经落水了,快要淹死了,还想多找几个人下水陪他们一起淹死,这就是他们的目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说,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语言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做一个文明的学生,首先应该从学会说文明的语言开始。

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园应该是一个美丽而纯洁的地方,所以我们绝不允许此类不文明语言来玷污我们美丽纯洁的校园,毒害小朋友们纯洁美丽的心灵,大家说,对吗?

让我们行动起来,自觉地抵制这些不文明语言的传播。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都来自觉地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让我们人人都来用美丽的语言,给我们的校园再添一份美吧!

第三篇:净化语言 美化校园

红领巾广播稿:净化语言 美化校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的红领巾主题是“净化语言 美化校园”。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泽东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那么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直接到达人的心上。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而又文明的学校,在这所文明的学校中,我们应做一个文明的人。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朋友,师生之间也需要语言的沟通,文明的语言能像”触龙说太后”一样,恰如其分地表达;也像三月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美好的语言有神奇的魅力,让忧郁之人变得快乐;让愚昧之人变得聪彗;让粗鲁之人变得文雅。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干净的语言,教室、宿舍、操场等场合,不应该出现污言秽语,当有人高声喧哗甚至骂人时,我们应该强烈制止,因为对我们而言,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如果要让这个家更加和谐、美好,就必须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构建我们和谐的纯朴的校园文化。

第四篇: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作者:张正新

内容摘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地分析,入木三分地概括,恰到好处地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笔者以创设伙伴式心理环境,使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成为可能;精致课堂教学语言,使课堂布满美的享受两点为切入口,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说明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学语言

伙伴式

心理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1、语言是师生对话的工具。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教学语言的纽带作用会随之有所减弱。但我们认为无论运用什么样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反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授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富有情感地面对学生用口语讲解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非凡是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方面,应该是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与之相比的。

2、精致的语言是教学艺术化的媒介。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美丽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然而,深入课堂,我们发现教师语言经常令人嚼之如蜡,黯然无色;学生语言苍白、贫乏,令人堪忧。

1、教师语言黯然无色。在进入课堂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流水帐”语言:一堂课,教师表情严厉,语调平淡,没有重点突破。一堂语文课教师问“是不是呀?”“对不对呀?”“懂了吗?”的问题多者加起来不下五十次,毫无价值的语言占了三分之一,大大削弱了课堂教学效率。(2)“指令性”语言:“我再说一遍。”“请大家给我听好了。”“打开书,读第一自然段”。(3)“处处铺石搭桥”: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教师说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学生因为受教师的前半句的牵绊,后半句的回答往往毫无深度,说法单一,毫无个性。(4)简单打断: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你能不能多想想?”“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了。”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能有更好的回答。长此以往,学生爱说、爱动、爱幻想的天性,就这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泯灭。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到比较枯燥,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学生语言贫乏单调。教师教学语言贫瘠,直接受损者是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学生的语言必然苍白或“金口难开”。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的课堂

语言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静静等待。教师在讲台上使出浑身解数,引、导、等待,学生依然静静静地坐在那里,右手握着笔,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老师“口吐”标准答案,时刻预备着记录,又似乎在说您只管讲、写,我们会记下来,他们看老师的眼神是多么神圣。他们已习惯于被动、依靠。如此沉闷的课堂,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

学生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人,我们怎么指望他们去开拓、去创新?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种主体性是不可能替代的自主行为,而这样的课堂,学生已完全退居二线,真正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或“旁观者”。如此现状,令人担忧,令人深思。学生作为孩子的活力、自信哪去了?

语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它是师生对话的工具,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媒介,我们觉得要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关键是要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我们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过程

(一)创设伙伴式心理环境使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成为可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课堂上答应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让学生在争辩中逐渐成熟,形成判定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从基础教育的生命美学观看,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师生交流、对话的场所与舞台,是孩子生活的天地,活动发展的舞台;是教师体验教学生命、展示教学智能的场所与舞台。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们要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双方合作的活动。关爱生命,在教学中充分熟悉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他们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摒弃居高临下、以势压人、惟我独尊的家长作风,与学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把学生视为“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保持一种自我本身也“待教育”的心态,真诚地接纳学生,以平等对话者的态势参与到学生的世界中,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观念。更多地赏识和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敢于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群言堂”,变学生“只听不说”为“既听又说”。

当学生“说话”时,教师的责任是“倾听”,并引导其进行创造性的说话,这样课堂上就会出现各抒己见的自信的学生。“标准答案”也将失去它的魅力,取而代之是多元化的答案。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教学成功的诀窍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聪明的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陶冶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愉悦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教师要注重用热爱学生的情感、愉快的心境、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暖和的语调、激情的语言来创设轻松、活跃、平等、和谐的人际氛围和学习氛围,创设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体作用发挥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让课堂布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语言显露儿童的天性,绽

放聪明的花蕾,展露创新的萌芽,让学生在课堂中敢想、敢说。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怎样使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精致呢?

(二)精致课堂教学语言使课堂布满美的享受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何谓精致?笔者认为它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精当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老师话来说有‘四美’:

1、音美,要讲普通话;

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生动美;

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

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讲究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字字珠玑,句句似诗,出口成章,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究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教师需要根据课堂上生成的资源随时调整自己预设的语言。闻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美丽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我们在对课堂教学语言研究中,探索出了如下几点做法:

1、唤起生活体验激发爱好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笋芽儿》时,教师问“你曾撒娇过吗?”生齐声回答“没有。”于是,教师又问:“比方说,你和妈妈一起出门,看见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你很喜欢,可是,妈妈不给你买。这时,你会拉着妈妈的手,说„„”教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学生看了,也模拟我的样子,细声细气地说:“妈妈,给我买吧,给我买吧!„„”有了这样的铺垫,再回到课文中学习的时候,小朋友很快就领会了小笋芽撒娇时的语气。显然,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要理解“撒娇”这个词语似乎是太难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这些较难理解的词语,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来引导,将抽象、枯燥的词语具体化、生活化,学生在“听故事——想经历——模拟动作——想象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自然而然地把握了这个词的意思。同时,也能较轻松的将这个词语进行迁移。

2、营造愉悦氛围激发情感 闻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加深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在教学《称赞》这篇课文时,教学伊始,教师就对自己看到的值得表扬的现象进行了夸奖。“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洁啊!我也称赞你!”“你们听得多认真啊,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进行了多次的随机表扬,如有的学生课文读得并不好,于是随着一句“你读得很努力”,我发现学生学得更认真了。再如,有的人读得好,演得也好,就轻轻地称赞他“你不仅会读书,而且挺有自己的想法呢!”

教师的语言经过锤炼、加工,提取“精华”,化难为易,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使其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在上《口语交际——找春天》时,当学生说到:小草偷偷地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这是引

用课文中的话)于是,在这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春风轻轻一吹,小草弯下腰来,似乎——(引说,且指名):似乎在向我们鞠躬;似乎在向我们点头微笑;似乎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似乎在说:“春天多美啊。”„„在学生不断地想象说话中,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

某位教师在执教《比尾巴》这篇课文时,“谁的尾巴最好看?”假如教师单单来解释“最”的意思,显得枯燥,学生可能还是难以理解。教师就利用了班级学生的资源,“请我们班最高的小朋友读读这句话”“请我们班声音最

响亮的小朋友读读这句话”“请我们班写字最漂亮的小朋友读读这句话”“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小朋友读读这句话”„„此时,教室里学生朗读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而且被请到的小朋友无疑被“最”的殊荣所感染,“披文入情,情动而辞发”,学生投入朗读之情可想而知。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表现出乐学、爱学、好学,充分感受到称赞的魅力,使文本与课堂融合。

3、搭建“脚手架”促进理解

在柯林斯、布朗和纽曼形成的认知学徒模式中,“脚手架”被描述为一种指导学生达到能独自完成智力任务的程度的方法。有效的“脚手架”策略,使学生从事任务时,能更关注学习的要点,提高学习的效力。某位教师在执教《活化石》这篇课文时,文中“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假如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这么长的一句话,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怎样把它转换成学生易于理解的说法呢?教师在请男生朗读后,说“你现在种下了银杏树,等你做爷爷的时候就能吃到它的果子了。”教师在请女生朗读后,说“你现在种下了银杏树,等你做奶奶的时候就能吃到它的果子了。”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的教学语言,作为“脚手架”。学生在老师请了两位学生朗读之后,明白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知识,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爱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优雅体态语相得益彰

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在“台上”的活动。通过课堂观察可以看出,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有声语言,也必然伴随着自然、得体的体态语。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是一种智力的投入,而且是教师整个人体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

我们来看《从现在开始》文章开头,狮子大王发号施令“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一个星期的万兽之王。”教师指导朗读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

师:狮子大王发号施令时是怎样的? 生:神气、威武的。师:谁愿意来读读?

一生读,很多学生捂着嘴偷偷地笑。教师发现了。师:你们为什么笑?

生:一点不像大王在说话。

生:狮子大王大似乎怕小动物。

生:狮子大王没有大王做,不兴奋了。„„

师:你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狮子大王的神气、威武。谁来读。(有两三个学生懒洋洋地举起了手。)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朗读效果仍然不佳。教师匆匆进入下一环节。)片段二:

师:你心目中狮子大王是怎样的?(配合看课件)生:神气、威武的。师:谁愿意来读读?

指名几位学生朗读,指名学生评价。学生认为他们读得很正确,但没有狮子大王的神气、威武。

此时教师挺一挺胸,扬扬头,两眼威严地扫视全班,并用大手一挥,拍拍胸前的贴画(狮子),把这句话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

师:谁愿意来当狮子大王?

学生马上精神焕发,挺直身体,高举小手,争当狮子大王。教师把狮子贴画,戴到学生胸前,再请他来朗读这句话,狮子作为“万兽之王”的那种威严气势溢于学生言表。同样的,学生在朗读猫头鹰、袋鼠、猴子轮流当万兽之王时发号施令时的句子时,都有非常棒的表现。

上面片段二中的教师利用体态语与有声语言向学生作心理暗示,将学生的思路向预期的教学目标推进了一步。体态语言作为教师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辅助有声语言的传情达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医院儿童心理咨询部主任罗伯特。布鲁斯曾说:“体态语言对于教师帮助学生长时间注重以便于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美国心理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阿伯特。梅哈拉也说:“在感情交流上,无言的举止往往比语言更传情。”

三、取得成效

(一)教师角度

一年多的实验和研究,使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在使用课堂教学语言中有了比较大的转变,现在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谁愿意把课文读一读?”“想不想看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教师从实验和研究中找到了一条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途径,提高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的能力。

(二)学生角度

1、学生学习爱好盎然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现在,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欣喜地发现95%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爱好。上语文课时,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几乎每个同学都能自觉阅读课外书,他们不但喜欢读书,还喜欢自己动笔写话,平均每星期写一到二篇的日记。通过实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参与,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能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新奇独特的问题。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解决,已经成了一种学习习惯。

2、学生的个性语言得到发展

在课堂中,学生有较强的表现自我的意识,敢想敢说敢问。他们敢于随时大胆地提出问题,敢于独立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敢于指出书本和老师的错误,敢于对他人的发言作评价和补充。《新版大闹天宫》,写的是一次午睡,因为老师不在,大家趁机在教室里嬉戏玩耍的事;《女孩哭吧哭吧不是罪》写的是小作者为了参加比赛在排演,大家都在打雪仗,她没有参加!又想到下次下雪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而回到家向妈妈诉

苦“我怎么那么命苦啊!”喊完,她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我上岗了》,是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铅笔因为钢笔的上岗受到冷落到再一次被重用的过程。《风——妈妈的脾气》小作者把妈妈比作春风、北风、台风、龙卷风,让我们来读读其中的一段吧:龙卷风是所有风的大王,在他来临之际将会“天昏地暗”。这种风一定会在我考试考砸的时候出现。而且一旦出现,便会电闪雷鸣、飞沙走石!它的声音就像大炮在轰鸣,狮子在狂吼。不到一分钟,我的泪水就会像瀑布一般飞泻而下。这些文章,都是用他们最本色、最自然的语言表达的心声,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

3、学生善于发现、表达生活中的美 语文课堂只有让学生真切地去感受,细心地去体验。学生才会在生活中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下面两篇短文就是学生在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并通过细腻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奇啊,这雾》:车子沿着盘山公路一路蜿蜒而上。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山间,迷迷蒙蒙的都是乳汁一样的雾。层层叠叠的群山,因为有了雾的衬托,而显得如梦如幻,如诗如画。雾笼罩着高高的青山,笼罩着幽幽的竹林,笼罩着丁冬流淌的小河。一团团,似云;一阵阵,像烟。明明似乎就在眼前,可却怎么也抓不着。我们的车子在这样扑朔迷离的景色中前行,宛如仙境一般。《小雪花》:

下雪了!下雪了!望着窗外的小雪花,我感到很惊奇。小雪花,你是糖吗?同学说:“不,它不甜。” 小雪花,你是盐吗?同学说:“不,它不咸。”

小雪花,你是天庭派来的仙女吗?为什么你的纱裙是那么的雪白漂亮? 小雪花,你是飞舞的小精灵吗?为什么你会那么调皮可爱?

小雪花,你到底是什么呢?小雪花默默无语,停在我的手心,渐渐化成一滴晶莹的水珠。

在这一句句童趣盎然的诗文,学生是用眼,用聪明,乃至整个心灵在感知四周的世界。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科研是一个艰苦地探索过程,我们深入课堂一次次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碰撞,进而获得发展。由于受时间、学校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仅从课堂教学语言方面作了一些探讨。课堂教学语言没有固定的形式,我们在此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讨和完善。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傅道春著《教师行为优化教程》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肖锋著《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 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莉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选粹》 语文出版社2002年版

倪文锦 谢锡金编《中学语文教学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跟学生交流感情、传授知识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语言。教师的语言具有吸引力,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所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教师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引导他们追求生活的真谛,奋然前行。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有必要掌握这门教学语言艺术,把课教“活”,达到课堂艺术的佳境。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音美

作为语文教师,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教学语言艺术化的前提,普通话本身就具有四声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教师首先能够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语义内容表达准确规范,就可以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和鼓动力,能够准确的传情达意,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博得学生的好感,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从而加强教学的效果,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其次,为了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还应把握教学语言的节奏,包括语音,语调和语速,语言切记平铺直叙,语气应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有一定的旋律美和节奏美,和谐动听,引人入胜,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能够刺激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语速的变化,语速更能够体现语言的艺术化,语速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内容而定,学生容易懂的地方速度可以适当的加快,在讲授复杂或重要的内容时速度应该放缓或做适当的重复。

二、意美—准确美、简洁美、生动幽默美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准确清晰用语恰当,既不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也不含糊不清、空发议论,要做到准确有逻辑,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和细致的分析,掌握其内在本质规律,再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有意识的穿插各种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充实教学内容。

在准备好准确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就应该援用简洁精炼的教学语言来表达,运用简洁的语言教师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计划的完成教学任务。语言的简洁精炼并不是单纯的削减语言的数量,更应该提高语言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少说额外话,尤其应该注意自己的口头禅要避免重复、啰嗦,课堂上不要求面面俱到,倾囊相授,高明的教师应该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去点拨启迪。

教学语言出来精确简洁,还需做到幽默生动,苏联著名教育家斯威特罗夫指出:“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寓庄于谐、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使枯燥的教学过程生动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启迪和教育,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讲究语法,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教师语言形象化,增强其艺术性和感染力。

三、形美—修辞美、多样美

教学语言是“加工了的口语”,所以应在日常口语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肯定、疑问、反问等不同的语气和双关,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并能够把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典故,格言,成语,诗词,民间谚语,歇后语,外来词等引入课堂,这样可以使教学语言避免平白直叙,调节气氛,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的新奇多趣,更容易理解所讲授的知识,此外,还应针对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不同的文体,不同内容、风格的文章选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之中,根据导语,提示语,提问语,结语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进行阐释。

教学语言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所说的都是有声语言,它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发挥好辅助语言的作用。辅助语言也就是无声语言,又称第二教学语言,包括体态语,书画,道具和电教语言,辅助语言可以对教师语言进行补充。教师最基本的体态语是精神气势,教师的精神气势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课堂上兴致高昂,感情充沛,以体态助说话,能够做到动静结合,以直观形象的演示、表述强化传递信息,发展智能,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之中,如电教语言等,图片、多媒体、幻灯片等的运用都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

四、情美—情操美、道德美

教学语言要做到文质兼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科学知识,更要注重挖掘语文课程的德育因素,还要注意到教师的情感,讲课要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善于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够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学生具有启发性,教师的情感流露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师生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可以营造高涨的教学气氛。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因此,教师的言语要具有道德美,教师必须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言语道德美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青少年一代得到的面貌。这就要求教师语言文明纯洁,教师应选择最文明、最纯洁的语言去启迪感染学生,使其形成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语言清楚明白、科学规范,具有启发性、教育性,还要生动富有感情,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感情的积累,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赋予学生个性和智慧。

下载诗句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句美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运用评价语言

    语文科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运用评价语言 都说语言是一种艺术。是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施教与求学的辩证,统一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以文化为中介的互动。在互动中生成的内......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同评价,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就会有非一......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摘要: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教学过程即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

    语文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浅析

    语文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浅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组 孙旺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黏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住学生。在课堂中,它让我们......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 【字体:小 大】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作者:赵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8 众所周知,聋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语......

    关于课堂教学的诗句

    关于课堂教学的诗句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课堂形象能否凝聚学生的目光;导语表述是否具有新颖性,是否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像一只无形的手......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点拨的方法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点拨的方法 系指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以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加快,语言表达流畅。 下面试结合我在实践中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 陈家港中心小学 张文丰 [内容摘要]:21世纪的小学课堂教育不仅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更重视非语言行为的运用。据有关人士测算:在课堂教学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