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案
浮力的计算(专题复习)
授课时间: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类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四种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
2、会根据提议选择适合的方法计算浮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计算浮力的指导,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用正确方法计算浮力所获得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选择适当方法计算浮力,尤其是阿基米德原理和平衡力法的应用。教学难点: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公式变化的应用。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一块钢铁放入水中会下沉,(出示轮船图片)轮船是由钢铁制成的,为什么不下沉?(学生回答)
那么轮船所受的浮力有多大呢?要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复习浮力的据算方法。
二、合作探究:
让学生分别说出求浮力的最简单方法。共同归纳出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及解题关键,并以知识树的方式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
知识树:
分别对四种方法进行分析和练习:
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典型例题:一个正方体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5N,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3N,则该正方体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学生口答,并说出解题关键)
点拨: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压力差法常常适合于已知压力、压强时求浮力的情景。
2、称重法:F浮=G—F 典型例题:如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全部浸没时受到 的浮力是多少?
(学生口答,并说出解题关键)
点拨:称重法适用于两次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
3、阿基米德原理:F浮 = G排= m排g = ρ液g V排
典型例题:
1、把一个石块放入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了100g水,求石块受到的浮力。
2、一个石块体积为20cm3浸没在水中,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学生板演并说出解题关键,师生共同点评)
点拨:阿基米德原理适合已知排开液体体积、质量或者全部浸没时给出物体体积的情景,同时阿基米德原理还适合于气体。
升华:
1、由公式FV排
=G=ρgV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ρ和 浮排液排液有关;而与物体体积、物体形状、物体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
中的深度和面积无关。
2、V排与 V物的关系:切不可盲目认为V排=V物 浸没时V排=V浸= V物;部分浸入时V排=V浸< V物
变式练习:一个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0.2N,求石块的体积。
(学生板演并说出解题关键,师生共同点评)
典型例题:
1、一个重6N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小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一个重为1.5kg的物体悬浮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学生口答并说出解题关键,师生共同点评)
点评:当物体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的情景时F浮=G物,这是解决浮力问题中的常用方法。
三、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用合适方法计浮力
五、板书设计:
浮力的计算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 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
2、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①、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②、称重法:F浮=G—F ③、阿基米德原理:F浮 = G排= m排g = ρ液g V排 ④、平衡力法:F浮= G物
第二篇:浮力复习课(教案)
浮力复习课 知识网络
重难点聚焦
1、能设计并进行有关浮力的小实验,会用测量计测量浮力,会画浮力的示意图;
2、能运用常见的器材设计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全过程;
3、浮力计算; 知识要点回顾
(一)求浮力的一般方法
1.压力差法:物体在液体中下、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2.称量法:,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称量的重力;这种方法还可以求出物体体积,物质的密度及液体的密度。
3.阿基米德原理法:
4.平衡法:漂浮或悬浮物体,若物体与容器底紧密结合,物体不受浮力。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对实心物体而言
下沉
上浮
悬浮、漂浮
下沉
上浮
悬浮
与变化前的的大小。
(三)液面升降:确定液面的升降,只要比较变化后的1.浮冰熔化后液面升降
(1)纯冰浮于液面,冰熔化后液面升降。
①
②
③,如冰浮于盐水中,冰熔化后,液面上升。,冰熔化后,液面下降。,液面不变。
(2)冰中含杂质,冰熔化后,水面升降。
①
②,若冰中有铁、铜、铝、石块等,冰熔化后,水面下降。,如冰中有木块、蜡、气泡,冰熔化后,水面不变。
③,水面不变。,容器中液面2.漂浮在液面的“载体”,当把所载的物体取出放入液体中时,如下降,当时,容器中液面不变。
(四)几个规律问题
1.同一物体浮在不同液体中,是一个定值,都等于,此时
与
成反比(密度计原理,轮船浮在海中或浮在江河中,一木块分别浮在不同液体中)。
2.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浮在同一种液体中,为一定值,等于(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将露出液面部分切去,物体上浮又露出液面,为定值,等于)。
3.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变化等于物体重力的变化。
4.如图,细线拉力为T,细线断后,物体上浮至漂浮,浮力的减少等于细线的拉力T,即。
规律方法整合
1、浮力的大小可由物体的浮沉条件求解,如悬浮和漂浮,即
2、漂浮和悬浮时,尽管都是,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漂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的表面上,悬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内部或在液体内部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它本身的体积,而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它本身体积的大小。
第三篇: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5)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四篇:浮力复习教案---公开课
浮力(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计算浮力的方法。(3)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4)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3)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过程:
一、出示知识结构要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复习知识点。
二、计算浮力的方法:
称重法:
F浮= G-F′(弹簧测力计)要使用弹簧测力计才可以计算 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 =ρ液gV排 这个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要求ρ液、v排已知。
二力平衡法:
F浮=G(漂浮、悬浮)条件限制:只适用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所受的浮力 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 多注意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在不同情况下的分析
三、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
1.物重G与视重G视(F′)
2.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
3.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
4.上浮、漂浮、悬浮。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而的体积v露。
四、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
1.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
2.密度的概念
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浮力的概念
5.阿基米德原理 6.物体浮沉条件
五、解综合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审题,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对象所处的状态。
2.分析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3.根据状态列出方程式方程组。
4.进行数学运算。
六、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七、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
2.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如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浮力及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即G物=F浮+F′,F浮=G物-F′
3.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浮=G物
4.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七、作业布置:
物理学生用书P59 章末练习
第五篇: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复习教案
授课教师:李志荣 授课班级:119班 授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2017年3月30日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计算浮力的方法。(3)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4)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3)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三)基础知识复习
1、引导语:同学们,浮力的知识在每年的中考题中或多或少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应用,例如造船、游泳、飞机设计制造等方面,所以我们必须要学好,同时还要复习好!大家有信心吗?
2、定义: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3、浮力的三要素:
(1)作用点:在物体上。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2)方向:竖直向上。(3)大小:F浮=G液排=ρ
液
gV排
4、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5、怎样判断物体的浮沉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则: 当F浮>G物(ρ当F浮=G物(ρ当F浮
1)漂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浮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下为V排,有一部分体积在液面上为V露。
2)悬浮: 物体独自静止地悬在液体中任何位置,此时V排=V物.3)沉底: 物体在液体中沉到容器底,容器底对它有一个支持力.4)浸没: 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V排=V物.6、注意:
1)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2)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 = G 不同:悬浮:ρ
液
=ρ
物
;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 3)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 液 与ρ 物 .7、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或F浮=ρ 液 gV排),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质量、密度、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注意:在用F浮=ρ液 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8、物体浮沉的应用 (1)轮船:采用”空心”办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达到增大浮力.(2)潜水艇: 浮力不变,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上浮、下沉的.(3)气球与飞艇: 用小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的体积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四)习题训练及辅导 1.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 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2.目前,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图所示是某位网友提供的中国航母的设想图。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图5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3.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A.浮力增大,压强减小 B.浮力减小,压强减小 C.浮力不变,压强减小D.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决定于()。 A.物体浸人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C.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D.物体的体积和形状 5.有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若在水中加一些食盐,木块仍漂浮在水面上,则它受到浮力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6.把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弹簧秤下,然后将它们分别全部浸入水中,比较弹簧秤示数则() A.挂铁球的读数大于挂铝球的读数 B.挂铁球的读数小于挂铝球的读数 C.挂铁球的读数等于挂铝球的读数 D.无法研究读数大小 7.体积为3×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1)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 8.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重是14.9N,浸没在水中称重是4.9 N。已知这种金属的密度为2×103kg/m3,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略 (六)课外作业 2017年《考试说明》第61页练习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