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澧县三中2014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文言文阅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目标:1 考纲解读; 命题趋向和应试对策;
理解文言翻译的误区,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针对练习。
重点:方法指导,针对练习。课时:4课时。方法:导学。准备:学案。内容和过程:
一、考纲要求:
《2013年湖南省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规定: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要求:
1、能够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准确把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常用虚词、特殊句式等。
2、能够前后联系,整体理解,推敲判定。
二、命题趋向:
1、笔译,一题三句(或两句),共10分.2、选句以大语段中议论抒情语句为主,但也不排除另选小语段.3、难度降低.4、文意理解与文言翻译相结合:综合考查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以实词为主。2009年湖南高考题翻译: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人不涉难,则智不明。
译文:_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
(2)今则妇子仰食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译文:如今却是妻子儿女靠我_养活,想不做官也做不到。
(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译文:赏赐给他车马却推辞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
2010湖南高考题翻译: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译文: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臣子罢了。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译文: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
澧县三中2014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解析:本题的翻译,考点在于几个实词和虚词,例如“偏方”“特” “尔”“易” “与” “耳”“引” “济”“垒”等,但关键在于只要读懂了全文褒孔明而贬仲达的态度,再结合自身对古代战争的了解(例如《曹刿论战》之类的文言文)就很容易翻译了。
2011年湖南高考题翻译: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译文:韩愈(韩文公)的文章,振兴了八个朝代衰靡的文风。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
译文: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不说别的,必须首先除去掉它的俗气才行。(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译文:那么我也是非常的迂腐了!(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2012年湖南高考题翻译: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
【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2013年湖南高考题翻译: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3分)译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4分)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3分)译文: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三、重点难点:
(一)关注翻译的误区: 错误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澧县三中2014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帝号年号国号朝代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专有名词 不需翻译)错误2:以今义当古义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例: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错误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错误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多谢后世人
译成:多多感谢后代人
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错误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错误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例:权以(之)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把它)错误7.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错误8: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把握句意的考查重点:
①含有两处以上关键性词语的句子 ②隐含一定逻辑关系的句子
例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句中的“其”“谓”“为”即是本选段关键词 文言常见的句间关系: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并列
沛公起如厕,因召樊哙出——承接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递进
澧县三中2014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选择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因果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假设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条件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目的
(二)文言翻译的标准:
1、信(准确-忠实原文):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原文的意思;
2、达(通顺—明白流畅):译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3、雅(语言优美):译文优美,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文采和表现力。
(三)文言翻译的原则:
1、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翻译时必须把句子放到全文中去理解,要符合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字字落实”,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能同原文保持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意译”是一种辅助手段,只在难以直译或直译时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
(四)文言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口诀是: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联想推敲,辨别仔细; 字字落实,坚持直译; 补充省略,调整词序; 专有名词,不必翻译; 语句通畅,忠实原意。
1、留——保留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帝号年号国号朝代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专有名词可保留。(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3)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2、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只表语气、停顿、补充音节和舒缓语气的词)。
删除同义连用的实词,某些虚词(句首发语词、衬音助词、表停顿的助词等),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1)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2)噫吁嚱,危乎高哉!
澧县三中2014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3)夫战,勇气也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5)顷之,烟炎张天。
(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3、补——补充省略的成分和词语活用后新增加的内容。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1)竖子不足与()谋。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4、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1)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2)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之石),所在皆是也。
(3)受任于败军之际(于败军之际受任),奉命于危难之间()。
5、拆——辨析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
有时连用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文中恰好是双音词。对此,需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③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
6、换——用双音节词替换单音节词,用现有名称说法替换古代的名称说法。把古代的单音词以及古今异义词换成与之对应的现代词语。(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朝服衣冠
(4)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特别提醒】:
1、对句中的通假、一词多义、偏义同义复词、古今异义、专有名词、词类活用、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等各种文言现象以及重要的实词虚词要认真辨析,落实知识点。
2、注意知识迁移,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
四、解题步骤:
前提:整体把握语脉(主要内容)
审: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的语法要点。先将语法要点一一标出,引起自我注意。切:将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前面介绍的方法逐一加以解释。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五、应试对策:
1、遵循翻译的原则;
2、掌握直译的6种方法;
澧县三中2014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3、借助1-5册教材中的经典的文言文篇目进行口译训练;
4、做适量的课外训练;
5、文言翻译应注意的六个采分点:(1)句子大意;(2)重要实词;(3)重要虚词;(4)词类活用;(5)固定结构;(6)特殊句式。
六.练习.考点训练 《名师导学习案》第三十课时、第三十一课时。
第二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从2002年起,高考加大了对考生的主观表达能力的考查力度,而翻译文言文正是考查这种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掌握方言翻译的技巧十分重要。广东省2005年的高考中,有3万多人的方言翻译题得了零分,笔者深感实在有加强方言翻译方面的教学的必要。
一、方言翻译的原则与步骤:
(一)原则
文言文的翻译要遵循信、雅、达的原则。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字顺。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主动、优美。
(二)步骤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核要译句子在前和在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其说的方向和范围。
2、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
二、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① 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例,“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②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
译: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的意见。例,“齐明、周最”等均为人名。应该保留。③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褒禅山也称它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又葬在这里。例,“褒禅山”、“华山”为地名,“唐”为朝代名,“慧褒”为人名,翻译时要保留。
④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2004年高考吉林卷)
译: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例,“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2、换 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例,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方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②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例,“总角”,男女幼童的头发扎成两个髻如羊角,是幼儿的特定称谓。翻译时要将“总角”换成“幼儿”。③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例,“既望”为农历每月十六。翻译时就应换成现代的说法。④ 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例,“六合”,本来是“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整个天下”。
⑤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
第、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
方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弱冠“、等。
3、删
即删削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例,“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②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例,“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③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例,“其”是句中音节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④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例,“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 山有小口,仿佛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例,“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 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例,“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⑦ 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例,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⑧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例,句中“也”是句中表舒缓语气的助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补
即增补法。原名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⑴ 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如: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译: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例,“更”、“役”、“复”、“赋”,均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2003年全国高考题)
译:皇帝讨厌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的人)会变为奸佞(的人)例,“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例,“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年高考广西卷)
译: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例,“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音节词,译为“钱财”“削弱”“志向”“增多”“过失”。
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2004年高考重庆卷)
译: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例,“王”“命”“无”“屈”“公”“妻”“子”“益”均应换为“君王”“命令”“不能”“屈服”“你们”“妻子”“儿女”“好处”。⑵ 增补主语、谓语、宾主、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句子成分,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 问之,(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也相似也。”(韩愈《师说》)
例,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輮以(之)为轮。(荀子《劝学》)
例,这里介词“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翻译时应该补上。即“輮以(之)为轮”。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的情况十分普遍,要结合前后文分析,看省略的宾语指代的是什么,在翻译时补出。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论语·述而》)
例,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充出来。沛公军(于)霸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赐之(以)彘肩。(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例,分别在“军”和“之”后省略了“于”和“以”。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补出。乃召其酋豪,谕(之)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例,“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⑶ 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例,“四”是数词,用在动词前面,要补出与动作有关的量词“次”。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例,“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郑伯克段于鄢》)译:大城市的规模不应该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的规模不应该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市的规模不应该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例,“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均是分数,因此翻译时应采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分之„„”。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那些喜欢浏览的人到的地方,不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例,“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5、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如:
⑴ 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译:你不聪明也太厉害了!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矣”、“甚矣”是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⑵ 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最值得请注意的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词“之”“是”不译。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译: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例,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译: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例,“何厌之有”,翻译时将“何厌”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何厌”。“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无乃尔是过与?(《论证季氏将伐颛臾》)译:恐怕应该责怪你们吧? 例,“尔是过”,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后面,即“过尔”。“是”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不识吾子奚以知之?(2004年高考广东卷)译: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2004年高考福建卷)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例,例,“奚以”“何请”均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宾语“奚”“何”放到介词“以”和动词“请”的后面。译为“凭什么”“请求什么”。⑶ 定语后置
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例,“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牙”的前面。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译:也算是具备形体只不过规模小一些的雁荡山。例,“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即“具体而微之雁荡”。翻译时把定语“具体而微”放到中心词“雁荡山”的前面。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译: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例,“有吹洞箫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区别的办法是: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译:不受时俗限制(影响),向我学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也可译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2004年高考福建卷)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也可译为:范献子把董叔抓来在庭院中的槐树上绑住。
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004年高考湖南卷)译: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以上例、例、例、例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之农夫“”以祸福””于斯亭”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谕”、”饮”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例。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如: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译:良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例,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例,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罐”,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并放到谓语之后。
6、缩
即凝缩法。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例句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二)意译
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宜用意译。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略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译:秦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例,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没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以下几例类推。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通五经,贯六艺。(范晔《张衡传》)译:贯通五经六艺。
这些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组合时,把同一成分放在一起,再翻译。
2、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例,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例,粪土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监狱。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例,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3、借代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例,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类似的还有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例,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
又如杏坛代教育界,朱门代富贵人家,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明眸皓齿代美人,笔墨代文章,而立代三十岁,陛下代皇帝,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例,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例,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
5、用典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例,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编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报恩。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草率出兵,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
例,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也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钟期既遇,奏流水心何惭?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例,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三、常见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的翻译方法
1、判断句中,用者„„者„„也或者乃、则、是、为、即等,较容易识别,但只用也表判断的句子和者、也全不用的句子要特别注意,在句末用也很容易被理解为表肯定语气的语气助词。如:
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译: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惠。例有“者”、也,一看就明白是表判断。晋鄙嚄唶宿将。
译:晋鄙是一名叱咤风云的老将。刘备天下枭雄。
译:刘备是当今天下的英雄。
例、例就难得多,不容易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加上判断词“是”。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焉?
这(他)是个人,骂他是畜生,哪种侮辱比这厉害呢?
例的此人也,只有三个字,很容易翻译成这个人,其实它是个判断句。
2、被动句。我们对有被动标志词语的于、见、见„„于、受„„于、为、为„„所、为所、被比较容易掌握,但值得注意的是动词本身表被动,翻译时应译出。如: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例,见表被动,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例中拘、放逐、膑、迁、囚均为动词本身表被动。是文王被拘,而非文王去拘,以下几字的用法一样。在翻译时一定要弄清谓语动词的主语是谁。洎牧以谗诛。
译:到了李牧因谗言被诛杀。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译:而祖母刘氏多年被疾病缠身,经常卧病在床。
例、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
3、理解常用固定格式的用法,在翻译中准确译出意义、语气。按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所以(用来„„、„„的原因)、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如: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译:没有占取什么财物,没有迷恋女色。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不汇集小溪流,就没有办法汇成大江大海。
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译: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用来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 为之奈何?
译:怎样对付这件事? 何以汝为见?
译:要见你干什么? 何辞为?
译:辞什么呢?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译:一个国家不能忍受两个人的统治,对这件事怎么办?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译: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译:假使尧在上主政,咎鲧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使君一何愚!译:使君多么蠢!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小吏的呼喊吆喝是多么的气势汹汹啊,老妇人的啼哭(哀求)是多么的悲苦啊。
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无乃„„乎(恐怕、只怕)等。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译:岂不是和我内心的苦衷相违背吗? 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译:怎么能够自身引退过山居穴处的隐士生活呢?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译: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车怎能疏忽呢? 其孰能讥之乎?
译:难道有谁能讥笑他吗? 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该责备你吧?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译: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范氏富,盍已乎?
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译文:(宾客)都是晚上到达早上离开,难道会有爱惜之心吗?
四、注意通假与活用现象
1、通假
翻译方言句子时,不明白通假现象,很难准确翻译。如: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译:怎么能因为被凌辱的怨恨而去触犯秦王呢?
例,陵通凌,译为凌辱。不懂得这一点,就会把见陵翻译成见到山陵等之类的意思。
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译: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饿虎出没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 例,振通拯,译为拯救,不懂得这是通假字,就会理解为振动或振奋,与原意大相径庭。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译: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织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例,句中裁为通假字,通才。
2、词类活用
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译:我奉君王之命,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例,义本为名词,这里作状语,译为按道义,无屈的主语是我而非义。故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类似的句子如义不赂秦。试将理固亦然与此比较,理是主语,故不存在活用问题。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例,穷后带了宾语,形容词后一般不能带宾语,因此穷为使动用法,译为使„„穷困。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例,乐为意动用法,乐后代了宾语,为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乐。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例,全为形容词作动词,因为其后带了宾语其真,名是名词作动词,分别译为保全、闻名。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例,履本为名词,这里作动词,译为踩着或踏着。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例,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廷面本为名词,后接动词,但均不是主语,主语是裴矩,故这两个名词作状语,译为当廷、当面。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以臣名之名()臣故畜牸牛畜()公诚愚矣诚()
管仲正衿再拜曰正()
例,既是考实词的用法,又是考翻译。中名是名词作动词,译为命名;中的畜也是名词作动词,译为养;中的正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正。
对就善水草舍止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就近修缮好水边的草房住下 B. 靠近有好水的草地住下 C. 就近好好地在水草边扎营休息 D. 靠近好水好草扎营休息
例要求对就善水草舍止的意思进行理解,其实就是考查翻译的能力。对句中的舍字的翻译非常关键,而舍字又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驻扎或安营。
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译: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例,雨为名词作动词,译为下雨;出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即放出。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译文: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例,名为名词作动词,译为闻名或有名。
第三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广水一中高二语文 梅小玉
考点说明:
文言文翻译要求考生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进而测试其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三维目标:
在对文言文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本考点进行复习总结。重点点拨答题技巧、答题规范,指导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句子大意的基础上,抓准得分点。
1、指导学生答题时务必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掌握文言翻译的常用技巧。
3、学会寻找文言句子翻译考查点,再按要求翻译。知识重点:
1、指导学生答题时务必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学会寻找文言句子翻译考查点,再按要求翻译。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2、“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在文言文翻译中,重点关注“信”、“达”。
四、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技巧:
1、录
“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例句:“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2、释
“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例句:“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这”。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解释。
3、补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句:“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这点)”。
4、添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例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虽鸡狗不得安宁。”(《捕蛇者说》)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说人,)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5、删
“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眼。例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弱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七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文言句子中,还有些虚词也是不翻译的,也应该删除。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6、调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例句:“屠惧,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五、如何抓准得分点:
高考中文言文翻译的句子都较典型,赋分除了全句大意外,还要扣住得分点,这样才可能尽量拿到满分。
高考文言文翻译考查句得分点设置处通常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今异义
如“去”,今常用义是“到……去”,古常用义是“离开”、“距离”等。例句:“川渊枯则鱼龙去之。”(《荀子·致士》)(离开)例句:“去村四里有森林。”(距离)
2、一词多义
如“兵”的多个义项。
例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兵器)例句:“项羽兵四十万。”(军队)
3、词类活用
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虽然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在句子的语法结构上还是基本一致的,即都按“主+状+谓+定+宾”(倒装句除外)的顺序排列,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我们翻译活用的词时,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来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
例句: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2004年高考湖南卷)
简析: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可以看出“全”和“真”这两个形容词分别处在谓 2 语和宾语的位置上,根据形容词的特点,我们可以判定“全”是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保全”,“真”是活用为名词,应解释为“真性”,再分析“名后世”的结构,它们构成的是动宾关系,由此,可以判定“名”活用作动词,应解释为“扬名、闻名”。
译文: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扬名后世。
4、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已纳入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宾语前置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
例句: 从令纵敌,非良将也。(2004年天津市高考卷)
简析:这是否定性判断句,翻译时应译出这一否定性判断的句式特点。
译文:服从命令却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
另外,一些固定句式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
“如……何?”译为“对……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所以”译为“用来……的”“ ……的原因”“ ……的方法”。(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世所以不传也。)
“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
(如今人方为刀殂,我为鱼肉,何辞为?)
“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5、相关虚词用法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例句: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年高考全国卷三)
简析:通过辨析,可以看出句中“贤而多财”、“愚而多财”的“而”是连词,与后面的“则”搭配构成假设关系的复句,所以,在翻译时就要用“如果……就会”这个表示假设复句关系的关联词来体现。
译文: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以上五个方面均为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而在高考中,一个句子往往会设得有三、四个得分点。再以2004年高考江苏卷的翻译题为例:“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本句得分点有四个:①“为…所…”是被动句的语言标志,翻译时要表现出被动的关系;②“礼重”是关键实词,单音词要译成双音词“礼遇器重”;③虚词“而”属转折关系的连词,要把它译成“但”;④“惜之”,从语法分析,构成的是动宾关系,可知“惜”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且这里属为动用法,应译成“为此感到惋惜”。因此译文为:特别被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敏锐地发现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六、小结
七、巩固练习
(一)翻译划线的句子
教子不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顾反,为女杀彘。
2、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二)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
(一)1、等我回来,给你杀猪。
2、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二)1、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子罕。(提示:本题重点考查不定指代词“或”和兼词“诸”的翻译)
2、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宝玉当作珍宝,如果(你)把宝玉献给我,(我们)(就)都失去了珍宝。(提示:本题重点考查固定结构“以……为”的翻译和省略句式)
板书设计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雅”“达”。
文言文翻译的常用技巧:
1、录
2、释
3、补
4、添
5、删
6、调
如何抓准得分点:
1、古今异义
2、一词多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
5、相关虚词用法
出处
选自《韩非子》
【原文】
曾参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⑥。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也⑾。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阅读提示】
本文以事喻理,说明教育人要言必信,诚实守信,行必果。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猪。
③适:到、去。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④特:不过,只是。
⑤戏:开玩笑。
⑥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⑦待:依赖。
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⑨而:则,就。
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⑾烹(pēng):煮。
⑿反:通“返”,返回。
⒀知:通“智”,思考,判断。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她后面哭。孩子的母亲说:“你回去,回头回家时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往集市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阻止说:“只不过跟小孩子说着玩罢了。”曾子说:“小孩子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很单纯,是依靠父母来学习的,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育孩子欺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不能把它作为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杀了猪煮肉(给孩子吃)。
第四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考点链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单元考点链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
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所给译句的特点:(1)句中有关键或难点实词。(2)句中有一词多义现象。(3)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4)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5)句子的语气有特点。(6)属于复句,内部有一定层次关系。
必须重视的两个要点
一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来翻译文言文语句。
二是从微观上讲,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直至对文言固定格式、文言修辞格、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准确把握,特别要注意译出重点实、虚词和有活用的词语,灵活地翻译指定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
翻译文言文语句的方法,概括地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诀。
一、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政区名、国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皆保留不动。如: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2.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二、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词汇,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如: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和子女。绝境,与外界隔绝之地。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补,即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隐含的内容。如: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之)而师之。(《师说》)2.(那里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四、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如: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云,句末语气助词。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也,语气词,表示句中停顿。
五、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如: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状语后置:公与之乘,于长勺战。
六、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通。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直译为“不因为外物(好坏)高兴,不因为自己(得失)悲伤。”显然不通顺。可变通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单元考点链接文言文断句”),完成问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判断句、省略句等。(1)“锡”是通假字,通“赐”,赐予。“虔”,恭敬。“必”,一定。“是不虔君命也”是判断句,“而必使(之)亲临”是省略句。(2)“尝”,曾,曾经。“救正”,指纠正弊病。“讥”,讥讽。“固宠”,加固宠幸。
【答案】(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第五篇:高三复习第2部分 第1章 第4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二)
语文学习资料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四节
题组一
【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
1.试翻译下面的句子,体会直译的特点。(1)(申)甫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2)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答案:(1)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术)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2)于是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行踪,害怕别人看见、认出。
2.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及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翻译下面的句子,体会意译的特点。
(1)纵一苇之所如。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解析:(1)这里的“一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2)这里用了互文手法,不能直译。(3)“结草”是用典,要把典故意思译出。
(4)“怒发上冲冠”用了夸张手法,仍要译为夸张,前面要加上“像要”或“快要”。(5)“无”与“鲜”构成互文,须把“鲜”意译为“没有”。答案:(1)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2)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3)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4)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5)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
【文言断句】
3.(2013·四川高考)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因 民 之 所 利 而 利 之 斯 不 亦 惠 而 不 费 乎 择 可 劳 而 劳 之 又 谁 怨 欲 仁 而 得 仁 又 焉 贪 君 子 无 众 寡 无 小 大 无 敢 慢 斯 不 亦 泰 而 不 骄 乎
(《论语·尧曰》)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文言断句的方法。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答案: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参考译文】
顺应百姓的要求让百姓去做对他们有益的事,这不就是施与百姓恩惠却又不必消耗任何费用吗?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他们去做,又有谁会报怨呢?想要仁义就得到了仁义,又有什么可贪图的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这不也是庄重而不傲慢吗?
4.(2013·重庆高考)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岁 饥 丐 者 接 踵 县 无 室 庐 以 居 之 往 往 穷 冬 严 寒 蒙 犯 霜 雪 冻 饿 而 死 者 相 藉 于 道 矣 州 县 倘 能 给 数 椽 以 安 之 岂 不 愈 于 创 亭 榭 广 园 囿 以 为 无 益 之 观 美 乎
(宋)陈襄《州县提纲》卷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把握句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要的虚词,如“矣”“岂”来辅助判定。
答案: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
【参考译文】
当年闹饥荒,乞讨者一个接一个,县府没有房子让他们居住,往往严寒的冬天遭受霜雪,在道路上受冻受饿而死去的人互相践踏,县府如果能给予数个椽子盖起房子让他们居住,难道比不上创造亭榭苑囿没有益处的景观美吗?
题组二
(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 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三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 .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 .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实词的理解。用代入法一试就知。只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就能发现“次”应该充当“当受敌”的状语,翻译成“驻军”作谓语,就会造成整个句子前后矛盾,“次”——“第二个”,诸葛亮知道荆州应当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刘表性缓,不晓军事而.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我聊以忘忧耳.B. 如惠语以让单于.以上客礼之乃.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选A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只要根据句式特点和固定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例如A项第一句根据语境可知,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第二句的“而”字出自《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也是明显的“转折”标志,由此判定A项符合题意。B项第一句的“以”作介词,表凭借,译为“用”;第二句的“以”作连词,来。C项第一个“乃”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表顺承,作连词,“于是”;第二个“乃”表转折,作副词,“竟然”。D项两个“之”均作代词,但第一句的“之”是指示代词,翻译成“这样”;第二句的“之”是人称代词,翻译成“他”。
3.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A.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D.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解析:选B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的关键在于发现“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对于“亮乃北行见备”和“非亮先诣备”两个细节,孰是孰非,原文在结尾提到“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可见注文引用的《魏略》主要属于“异辞乖背”。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解析:选C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有点难度,既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掌握与积累。做这道题的关键是对“臣奉旨寻详”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以及文言句式的“四字一断”格式。裴松之注《三国志》是受诏加注。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3)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解析:做本题关键在于对几个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翻译。(1)句中的“旧”、两个“以”;(2)句中的“而”“以”“得无”(固定句式);(3)句中的“乖”“是”“良”等。这些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关键要注意译准确。
答案:(1)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2)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3)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参考译文】
《魏略》中说:刘备在樊城屯军。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黄河以北地区(袁绍),诸葛亮(暗)知荆州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向北去见刘备,刘备与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诸葛亮)年纪比较小,(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入座集合完毕,其他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亮)想要说什么。刘备喜好结毦(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当时正好有人把髦牛尾给刘备,刘备用手在编织。(于是)诸葛亮进言说:“开明的将军应当有远大的志向,只是结毦可以做什么呢!”刘备(于是)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这是什么话呢?我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不及。”诸葛亮又说:“将军估计自己又怎么样呢?”刘备说:“我也不如(曹公)。”诸葛亮说:“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刘备说:“我也正为这发愁呢,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真正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刻的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悦;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自己登记,如实上报,这样的话国内人口就多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大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有英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待诸葛亮。《九州春秋》上所说的也是这样。
我(裴松之)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刘备)不认为我是一个乡下人,委屈自己,三次亲自到我的草屋来看我,拿现在天下的大事来和我商量”。那么就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这是很明确的了。虽然听说和看到的不一样,各有各的说法,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我之前接受了陛下的诏书,命我搜集三国时期各个不同方面的史料,来注释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的书权衡轻重得当,叙述事实大多精审而正确。这实在是像一座适宜游览观赏的园林,是近代的一部难得的史书。然而此书的缺点在于太过简略,常常有遗漏的地方。我奉旨寻求历史的详情,致力于完备周全。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旁征博引遗事逸闻。据我考察,三国时代虽然经历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它的历史却关涉汉、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对于那些陈寿没有记载,但却应该记录的史料,我就全部选取,来弥补他的缺漏。或者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言辞却背离交错的,或者对于发生的事情本来就说法不一,存疑不能下论断的,我就一并记录在书中来保存不同的说法。如果错误是非常明显的,言辞不符合常理的,就在错误之处予以纠正,来警戒他的荒诞。对他记录的时事不知恰当与否应该存疑,陈寿有小的失误的地方,就多按我自己的意思来作分析。自从我编辑完成此书,至今已经将近一月。写作校勘刚刚完成,恭敬地封合好呈给陛下。
语文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