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1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摘要)
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试 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
绪 言
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重新修订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修订专业基本要求的依据:
一是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医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
三是高等医学教育内在规律发展的要求;
四是世界各国重新制定本国新的医学专业目标与标准已成为趋势。
从这些情况出发,我们承担教育部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全国17所院校协作,重新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本要求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专业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专业目标;第三部分是专业基本教学内容,提出当医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本方案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而且向社会公布,为医学生以及社会群众提供一个详细的专业说明,使教师、学生、社会三者都了解该专业基本标准,为社会共同对医学教育质量监控提供参照与衡量标准,从而保证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本要求主要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其中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对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专业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诊治疾病的医师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专门人才的一类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和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二、修业年限 5年
三、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五、课程(包括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课程; 2.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 3.普通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外语、体育等;
4.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类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医学导论;公共卫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课程; 5.临床医学类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检体、实验)、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科学、麻醉学、家庭/全科医学以及急救医学、康复医学、老年病学等。(以上课程包括实验与见习)。
六、授课时数
建议授课学时,按周学时26小时统计,必修课约3400学时左右,选修课约300学时左右。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约为1:0.6。
七、实习科目
建议第五学年总共实习45周左右,其中:内科约12周,外科约12周,妇产科约4周,儿科约4周,神经科和精神科约2周,急诊科约2周,社区卫生保健实习约2周,高级选修实习3—4周等。
八、说明
以上课程设置、实习科目及授课时数,各学校可以按照本地区本单位需求适当调整。但是变化幅度应当在20%以内。
第二部分:专业目标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公共卫生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与方法。
毕业时能达到如下目标: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学生要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的要求。特别强调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及医学人文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树立为医学事业敬业终身的精神。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人际交流的能力,乐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掌握医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与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二)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知识。(三)维持机体稳态的分子生物化学与细胞学理论。
(四)引起疾病的各种原因:遗传发育、代谢、中毒、微生物、免疫、肿瘤、老化、损伤等。
(五)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的知识。
(六)药物体内过程、作用原理、使用原则及不良反应的知识。(七)理解科学实验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三、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
(一)有效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准确获取病史所有方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社会经济状况)。
(二)系统和特殊体格检查能力(包括精神状态检查)。
(三)常规操作技术,如静脉穿刺、动脉穿刺、腹腔穿刺、胃液引流、导尿、清创缝合等。
(四)选择辅助检查与解释检查结果的能力。
(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放射线及病理检查的主要所见知识。
(六)具有对常见病、急慢性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七)对常见病、急慢性病制定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案的能力,包括治疗方案、合理用药以及康复计划。
(八)认识引起危及病人生命的心、肺和神经等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及选用首要治疗措施的能力。
(九)确认和制定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基本原则的能力。(十)掌握缓解病人疼痛,改善痛苦的知识。
四、掌握公共卫生及医学相关方面的知识
(一)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学因素的知识。(二)群体的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与方法。
(三)确认个体疾病和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检查方法,掌握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的方法。
(四)使用电子数据库或其他资源库,检索、评价和利用生物医学信息的能力,帮助解决个体与群体的医学问题和医疗决策。(五)了解国家卫生法规和社会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六)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第三部分:专业基本教学内容
专业基本教学内容分成8大单元,系统涵盖了临床医学的专业内容和主要课程。8个单元题目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7%)2.普通基础(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25%)3.医学基础(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8%)4.基本诊疗技能(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20%)5.人体的器官系统与疾病(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5%)6.全身生理变化与疾病(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0%)7.医学与社会(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5%)8.临床实习(45周左右)
第二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11:《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摘要)
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试用)
——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
绪言
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重新修订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修订专业基本要求的依据:
一是社会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医学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
三是高等医学教育内在规律发展的要求;
四是世界各国重新制定本国新的医学专业目标与标准已成为趋势。
从这些情况出发,我们承担教育部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全国17所院校协作,重新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
本要求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专业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专业目标;第三部分是专业基本教学内容,提出当医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本方案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而且向社会公布,为医学生以及社会群众提供一个详细的专业说明,使教师、学生、社会三者都了解该专业基本标准,为社会共同对医学教育质量监控提供参照与衡量标准,从而
保证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本要求主要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其中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对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专业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诊治疾病的医师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专门人才的一类专业。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和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二、修业年限
5年
三、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五、课程(包括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
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课程;
2.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
3.普通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外语、体育等;
4.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类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医学导论;公共卫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课程;
5.临床医学类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检体、实验)、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科学、麻醉学、家庭/全科医学以及急救医学、康复医学、老年病学等。
(以上课程包括实验与见习)。
六、授课时数
建议授课学时,按周学时26小时统计,必修课约3400学时左右,选修课约300学时左右。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约为1:0.6。
七、实习科目
建议第五学年总共实习45周左右,其中:内科约12周,外科约12周,妇产科约4周,儿科约4周,神经科和精神科约2周,急诊科约2周,社区卫生保健实习约2周,高级选修实习3—4周等。
八、说明
以上课程设置、实习科目及授课时数,各学校可以按照本地区本单位需求适当调整。但是变化幅度应当在20%以内。
第二部分:专业目标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公共卫生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与方法。
毕业时能达到如下目标: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学生要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的要求。特别强调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及医学人文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树立为医学事业敬业终身的精神。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人际交流的能力,乐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掌握医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与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二)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知识。
(三)维持机体稳态的分子生物化学与细胞学理论。
(四)引起疾病的各种原因:遗传发育、代谢、中毒、微生物、免疫、肿瘤、老化、损伤等。
(五)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在疾病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变化的知识。
(六)药物体内过程、作用原理、使用原则及不良反应的知识。
(七)理解科学实验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三、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
(一)有效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准确获取病史所有方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社会经济状况)。
(二)系统和特殊体格检查能力(包括精神状态检查)。
(三)常规操作技术,如静脉穿刺、动脉穿刺、腹腔穿刺、胃液引流、导尿、清创缝合等。
(四)选择辅助检查与解释检查结果的能力。
(五)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放射线及病理检查的主要所见知识。
(六)具有对常见病、急慢性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七)对常见病、急慢性病制定合理的临床处理方案的能力,包括治疗方案、合理用药以及康复计划。
(八)认识引起危及病人生命的心、肺和神经等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及选用首要治疗措施的能力。
(九)确认和制定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基本原则的能力。
(十)掌握缓解病人疼痛,改善痛苦的知识。
四、掌握公共卫生及医学相关方面的知识
(一)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学因素的知识。
(二)群体的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
识与方法。
(三)确认个体疾病和损伤的危险因素和检查方法,掌握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的方法。
(四)使用电子数据库或其他资源库,检索、评价和利用生物医学信息的能力,帮助解决个体与群体的医学问题和医疗决策。
(五)了解国家卫生法规和社会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六)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第三部分:专业基本教学内容
专业基本教学内容分成8大单元,系统涵盖了临床医学的专业内容和主要课程。
8个单元题目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7%)
2.普通基础(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25%)
3.医学基础(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8%)
4.基本诊疗技能(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20%)
5.人体的器官系统与疾病(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5%)
6.全身生理变化与疾病(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10%)
7.医学与社会(建议学时约占总比例5%)
8.临床实习(45周左右)
第三篇: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英语教学)
一、培养目标:
按照我国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基本要求,培养适应留学生来源国家对医学的需求及毕业后回国或到第三国服务的国际化要求,能够在医疗卫生服务部门提供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1.基本要求
(1)热爱医学事业,有为民众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知识,较系统的自然科学基础,较熟练的专业技能。
(3)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4)初步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概况。
(5)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康复医学知识。
2.专业要求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以及基于证据和经验之上的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3)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4)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不能胜任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上级医师的帮助和指导。
(5)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6)具有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7)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
(8)尊重同自己一起工作的各类医务人员,具有团结合作精神。、二、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三、主要课程
中国概况、哲学导论、基础化学、微积分学、大学物理、汉语、社会学导论、计算机基础导论、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导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医用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影像医学。
四、修业年限
五年
五、时间分配
总周数:312周,其中教学167周,早期临床1周,考试22周,见习14周,实习48周,学导和讲座6周,机动9周,假期45周。
医学留学生本科教育(英语教学)的课程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预科教育部分,学习中国文化教育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包括:中国概况、汉语、医学汉语、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为其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打下基础,同时使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各科成绩合格,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2.第二阶段:基础医学部分,包括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导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医用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临床药理学、外科手术学、法医学、基础营养与食品治疗
3.第三阶段:临床医学教学分三部分,理论授课、见习、生产实习。
六、课程设置
1.必修课:3177学时
(1)公共基础课:675学时
中国概况36学时哲学导论36学时 基础化学72学时微积分学45学时
大学物理90学时 汉语 216学时 社会学导论36学时计算机基础导论54学时
有机化学90学时汉语 216学时
(2)专业基础课:1332学时
细胞生物学63学时 临床医学导论 36学时 系统解剖学126学时 局部解剖学72学时组织学90学时胚胎学27学时 生理学135学时 医用生物化学108学时
医学遗传学36学时生物化学实验技术36学时 免疫学54学时医学微生物学72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45学时病理解剖学126学时 医学心理学36学时 医学统计学36学时 流行病学36学时病理生理学54学时 药理学108学时 外科手术学36学时 法医学36学时
(3)专业课:1170学时
诊断学162学时 肿瘤学54学时 放射诊断学72学时 神经病学45学时
内科学144学时 传染病学 27学时 外科学144学时 妇产科学90学时
眼科学36学时 儿科学72学时口腔科学36学时 耳鼻喉科学36学时
皮肤科学36学时 急症医学72学时精神病学36学时 麻醉科学18学时
医学伦理学36学时 社区医学54学时
2.选修课程:576学时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36学时 临床药理学18学时基础营养与食品治疗36学时
中医学72学时核医学18学时 老年医学36学时 康复医学36学时
医学交谈36学时 专题讲座、学导(讨论)288学时
七、毕业及学位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成绩合格、准予毕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和“安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的规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课程学期分配:
第一学期: 中国概况36学时哲学导论36学时
基础化学72学时微积分学45学时大学物理90学时 汉语 216学时
第二学期:社会学导论36学时计算机基础导论54学时 有机化学90学时汉语 216学时细胞生物学63学时
第三学期:临床医学导论 36学时
系统解剖学126学时 局部解剖学72学时
组织学90学时
第四学期:胚胎学27学时
生理学135学时 医用生物化学108学时
医学遗传学36学时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36学时
第五学期:免疫学54学时
医学微生物学72学时 人体寄生虫学45学时
病理解剖学126学时
第六学期:医学心理学36学时
医学统计学36学时流行病学36学时
病理生理学54学时 药理学108学时
临床药理学18学时诊断学63学时
第七学期:外科手术学36学时内科学144学时外科学144学时肿瘤学54学时口腔科学36学时放射诊断学72学时眼科学36学时中医学72学时
第八学期:医学伦理学36学时法医学36学时社区医学54学时麻醉科学18学时皮肤科学36学时神经病学45学时老年医学36学时核医学18学时
第九学期:康复医学36学时传染病学 27学时妇产科学90学时儿科学72学时耳鼻喉科学36学时急诊医学72学时精神病学36学时基础营养与食品治疗36学时医学交谈36学时
第四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
徐州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10030
1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完成医学基本训练,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预防、康复、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高级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热爱医药卫生事业,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精神;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系统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防治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初步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基本技能;了解中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3.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良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信、勤俭自强, 举止文明、尊师重道;热爱医学、尊重生命,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观念和医患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日常的听说能力,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发展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4.了解体育和军事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
五年
四、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五、主要课程
人体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卫生学(不含统计)、诊断学、外科学
1、内科学
1、外科学
2、传染病学、内科学
2、神经病学、外科学
3、儿科学、妇产科学
六、主要实践环节安排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入学 教育 11
军训 22
教学 15 18 18 18 18 18 18 10133
考试 1 1 1 1 1 1 1 11 9
机动 1 1 1 1 1 1 1 1 1 1 10
假期 5 7 5 7 5 7 541
实习教育11
临床 实习14 24 12 50
毕业 教育1 1
合计 25 27 25 27 25 27 25 27 25 15 248
七、课程设置及授课时数见附件1
(附件1“教学进程表”由教学计划管理软件产生)
八、实习安排
50周。临床实习各科必须进行出科考试,实习结束后进行临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实习安排详见实习手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在校期间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和毕业考试合格者,准予毕业。毕业学生凡符合《徐州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2010年修订)规定的,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第五篇: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2013
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几个要求
一、开题报告(论文)的基本内容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包括:(1)设计或论文选题背景、意义介绍;(2)国内外针对毕业所选题题目的设计趋势、研究现状、前沿的简介;(3)设计或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设计(论文研究)对解决涉及或理论问题所采用的方法;(5)设计或研究的可能的创新之处;(6)工作展开的步骤与进度计划;(7)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要求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要求:(1)前言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介绍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2)正文
主题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有关各种情况都应作详细叙述,还要把同行对该方面的不同看法也写进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3)结论
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结论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结论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通过参考文献,还可以看出综述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按引用顺序列出,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
2、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要求(1)前言
前言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简要介绍所设计建筑的基本功能类型、拟采用的建筑形式及结构类型。介绍所查阅文献的主要范围以及主要的结论。(2)与建筑功能类型相应或面临问题类似的国内外的设计趋势、研究现状、前沿的论述
① 关于建筑功能的布局论述(按不同文献中的论述罗列)② 关于建筑形式的论述(按不同文献中的论述罗列)
③ 关于解决设计中的场地、气候、节能、结构、文化等建筑设计问题处理思路相关的各类内容的分项、分类论述。(3)评价
通过对所选题目相关的上述国内外现状的分析,给出自己的评价,指出可以借鉴或不足之处,在论文或设计方案中可以借鉴或提高国内外现状中的内容。(4)结论
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就论文或所设计建筑相关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所阅读过的书籍和文章,以书籍为主。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顺序列出。
三、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
基本内容包括:
1、调研的时间与地点;
2、调查对象简介:(1)建筑物的建筑功能、形式、流派;(2)建筑物的环境特征(照片);(3)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及布局特点;(4)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及选型;
3、建筑描述:(1)建筑场地总平面设计,包括交通、景观、活动场地与人、车的动态和静态交通组织;(2)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及布局特点(附手绘平面图)(3)建筑空间与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附照片)(4)建筑设计特色或独到之处;(5)建筑结构、构造、材料等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的处理方式。
4、感悟、评价与借鉴:旁征博引,对调研对象运用所学的建筑设计理论进行评价,提出批判、感想。
调研报告要求:不少于3000字(文字部分),并附较丰富的手绘、建筑物照片等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