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开辟创新写作空间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开辟创新写作空间
莆田第十二中学
陈剑雄
内容提要: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个重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两者常常处于疏离的状态。但高中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文言文教学中蕴含着创新写作的契机。文言文中的经典故事、经典片段都能成为创新写作的素材,文言文教学能够锻炼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的想象力,文言文教学开拓了创新写作的空间。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作文教学
创新写作
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状况来看,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常常是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人文学作品中的精湛的写作技巧、精炼的语言表达、巧妙的选材以及深邃的思想意识等等,并能把这些技巧技能转化到写作环节中去,让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文言文教学的情境下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写作,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思想的把握,又让学生学会了写作技巧,扩大了作文的选材范围,做到了“平常的旧材料的不平常的新综合”〔1〕,达到了创新写作的目的。下面笔者对此做一番具体阐述。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注意理解词句的含义和背诵这一要求,笃信文言文的“工具性”,狠抓字词和文言知识的积累。一堂课下来,教师面面俱到、不遗余力地带领学生在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上徘徊。这样做,学生熟读、默写、翻译的能力提高了,对应付考试来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能暂时受到较好的效果。可“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上古文课,犹如步入了一个教师设置的文字迷宫,一篇优美的文言文被弄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学生到哪里寻找美呢?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又怎么形成呢?
看来,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完全达到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只完成了一部分任务,还有一些要求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如作品的思想内容、各篇的文体特点及创作风格、作者在文章中阐发的哲理等等,可能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到了却没有涉及,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尤其是提高学生创新写作水平上的巨大作用。下面我们具体来谈一谈如何在古文教学中开辟创新写作空间,以收到古文教学与创新写作教学的“双赢”效果。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如何把理论转化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创新写作能力,这是个问题。所以我在教文言文时,有意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所传达给我们的“道”。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后,同学们为烛之武的精辟言辞、高超的应对策略所折服,大有“恨古人吾不见”之感。见此情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现在的朝核危机事件愈演愈烈,朝鲜半岛局势异常紧张,叫学生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搜集有关朝鲜半岛核危机的新闻和背景材料。接着假定自己是外交部的特使临危受命,出使朝鲜和美国,会见金正恩和奥巴马,用古代辩士般的智慧和语言技巧进行外交斡旋,说服两国元首解决这一争端。有很多学生关注国际风云变幻,我的作文设想一提出,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开始开动脑筋,七嘴八舌地讨论,并努力把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用写作语言表达出来。再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觉的只和学生讨论邹忌的讽谏艺术,学生未必能够领会深刻,于是就布置了一篇以“讽谏”为话题的作文,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讽谏艺术,进行亲身实践,讽谏一个对象。结果,学生的创造力令我大吃一惊,模仿邹忌的讽谏技巧,有写“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游戏厅”的,有写“讽谏长辈不要赌博玩六合彩”的,有写“讽谏教师不要歧视虐待后进生”的,有写“讽谏李双江们别再溺爱子女”的,有写“讽谏日相安倍不要庸人自扰,在钓鱼岛滋事”的,真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堪称当代的“邹忌讽齐王”。通过训练,学生感到,文言文再也不枯燥无味了,文言文的写作技巧恰恰能为我所用,成为写好作文的“源头活水”。
二、“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经典小故事,人生大课堂。文言文中的经典片段、经典故事,可以为我们的创新作文写作提供理想的范式和素材。如写作“相信自己与相信别人”这个话题作文,可立意为:人应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贵在有清醒的头脑,不为外物所役使。那么,《邹忌讽齐王纳谏》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吗?面对美丽的徐公,邹忌变得不自信了。妻妾客他该听谁的呢?幸运的是,那面公正的铜镜,让邹忌头脑清醒了,摆脱了美言的左右,相信了自己的判断,真切地认识了自我。学生常常抱怨写作文没有合适的材料,实际上教材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经典的素材啊!两千多年前,山林湖泊该是很多吧,在《寡人之于国也》里,孟子就已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观点,他已经注意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营造“山青林绿水秀鱼美”的美丽家园。这不正是对习主席“美丽中国梦”的一个生动注脚呢?这不正是论述“环境与生存”关系的好素材吗? 再如“学会承受”这个话题,生活中任何人都会遇到怅惘或醒悟,羞辱或掌声,痛苦或幸福,怎样才能掌好自己的人生之舵呢?答案是人要学会承受,承受羞辱,承受重压,承受折磨;同时,还应该能承受名誉,承受追捧,承受胜利。能承受,才不致在逆境中丧失自我:能承受,才不致在顺境中迷失自我。《勾践灭吴》中卧薪尝胆的勾践、《阿房宫赋》中淫靡丧国的秦皇,不正从正反两面,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 笔者在教学中感到,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几乎每篇文言文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的素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学生对文言文的素材取舍剪裁得当,他们的创新写作水平定会有所提升。
三、“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漫无边际的,它将推动社会的进步。”(爱因斯坦语)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写作更离不开想象。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情节的虚构、形象的塑造,还是意境的创设,都离不开运用想象来创造,所以发展学生创造性形象思维,重要的是抓好想象能力的培养。这时,文言文许多故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条线索,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如《勾践灭吴》,文章最后,勾践从自身经历中吸取教训,以“遂灭吴”的果断行为回答了夫差的求和,戛然而止,警策峭拔。课文的删节给我们的学生留下了一段空白,也就是给他们留下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想象一下勾践灭吴的过程和情节,特别是吴王、伍子胥、太宰嚭的下场,写一篇短文。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根据事件的结局以及在课堂中所了解的人物性格,虚构出多彩的情节来。想象力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创新写作的能力,拓展了创新写作的空间,塑造了学生丰富独特的个性。
结语: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创新写作教学,可以避免文言文教学的单调性,能够更好地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文言文教学给我们进行创新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在文言文教学情境中进行创新写作训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和进行富有个性的创作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力的提高。
〔1〕朱光潜 《谈美》 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6
第二篇:在创新写作教学中
在创新写作教学中,我注意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而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的理想途径是实施开放式写作教学.一、强化主体意识,讲究开放 “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我情.”开放式写作教学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广阔自由的写作天地,为他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初探
[摘要] 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改善阅读和写作、寻找二者的契合点,使之有机结合,走读写一体化道路的方法,是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 语文 阅读 写作 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要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学生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如何阅读才更有收获,即使阅读了不少文章仍写不好作文,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用心去读,没有真正理解。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才更有实效,没有解决好学生读与写的关系。经过多年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入探讨,我认为,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才能走出困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热爱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人们做一切事动力的最好来源。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上写作课,在写某一个题目之前,教师可以带学生去郊游、去参观、去观察某个人。比如我的同桌、我的教师、妈妈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教师可以把握时机在课堂上公开鼓励和表扬进步大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个情景,用柔和的语气把环境、物体或人物描述出来,配上音乐,让学生把眼睛闭上,播放给他们听,并展开无尽的想像,而后再把自己的想像和感受用文字形式写出来。这样一来,逐渐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玩与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增加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二、读中悟写,读中导写
学生已有了对写作的热爱,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提高写作的能力。在教学中,不管学生怎样,只要有正确的指导,有生动的示范,不怕学生不会。教会学生阅读时,解决好“写什么”和“为什么写”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弄清文章的内容,再通过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精简教学环节,要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引导学生在读中,对所阅读内容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学生用自我情感朗读、感悟,不知不觉便把书读活了。在学生自我情感中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以达到阅读教学要求的结果。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有描写至真至爱的亲情,有抒发纯洁无瑕的友情,有谱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等,这些都是进行读写结合的好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这些文章,引导学生侧重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掌握结构、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明白“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同时为他们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创设练笔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在感情氛围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双向交流,达到读中导写的目的。
三、说话是基础,写作是提高
小学作文教学,说话是基础,写作是提高,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说话训练对写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为写作做大量有益的准备,甚至直接影响着写作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在认识上应重视说话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欲说”的观念,激发学生“乐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善说”的能力。实现先说后写的过程,这对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把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周围的事情,或者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感动的事用三言两语说出来,然后再写下来,这就是一篇好的短文或片段。让他们常说文、常动笔,反复训练、运用,逐步解决写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上,从不会写到会写,从简单到复杂。对刚刚步入作文阶段的小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年龄阶段,多进行写作的单项训练,比如,说句与造句结合的练习,小的片段练习,字、词、句、段等基本功练习。训练内容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年段不同,侧重点也要不同,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练习,不必要求具有特色;高年级则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的要求有序、有物。当然,无论是篇还是片段的练习,都不能只重形式,要重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才是思想感情的载体。练习的方式力求多样化,充分创设作文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的作文。
读写结合,不限于读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可以先说、先写后读。如:四年级下学期提倡学生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当时学生写的各式各样,找不到规律,这时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情景模式巧妙的导入,比如:引导学生阅读了《读书笔记一则》后,对于如何写读书笔记,学生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结合作文,让学生阅读有利于写作的书籍,拓宽其阅读面,也是一种以写促读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如“它写的是什么?主旨或中心内容是什么?它是怎么组织材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等,然后以随笔形式写出阅读感受,也就是读书笔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去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寻找写作的方法和途径,能收到以写促读的良好效果,真正做到读中学写,为写作引路。
四、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扎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在反复交替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强化和内化,才能掌握一时难以掌握的东西,最终转化为能力。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合起来,只有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使自己“腹有诗书”,并在阅读中适时地练笔,多积累写作的技巧,多积累语言,定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摘抄与积累,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拿来为我所用,让学生把课文中或课外书中学到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背诵积累,加以运用。同时要加强仿写训练,让学生真正认清仿写的好处,领会其精神和风格,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断探索读写结合的最佳路子,才能走出困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总之,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不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认真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实验,并在贵阳市白云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将近六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放飞他们的想像,让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2、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
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讲究巧妙的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3、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像。
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出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4、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四、立足于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是作文的平台和环境,不用传统的稿纸或作文本;除了运用已为写作个体心脑所拥有的资源和思考所得外,更多地还要搜索、筛选和运用网上丰富的写作资源;文本在计算机网络上无纸化递交、审美化呈现,以及在网上交流、评改和反馈;文章的长短更为自由、表达的样式更为多样;作文就是交流,就是发表;作文评价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多元的。这些都是网络作文教学的特点。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表达媒介的、注重网络写作素材资源使用的、更便捷于交流发表评价反馈的、充分体现写作主体的个性表达、自由表达的一种全新的作文训练。小学生网络化作文的训练能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改变学生的评价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作文无兴趣的老大难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作文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作?写作的内容是什么?方法怎样?可以采用哪些途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事先进行充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2、依托网络,自主练习学生循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形象生动的网络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个体学习行为,又有协作学习行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进度不一样,习作的水平也不一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宏观管理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解答者或引导者。
3、在线评价,及时反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对学生习作进行公开的、即时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高学生对每次作文训练要求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对各自习作做进一步的修改,从而使每次作文训练都能起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通过我们多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部分学生作文省、市举行的作文大赛上频频获奖,2006年6月,我校五年级推荐五名参加第四届“1+1”全国小学生读写大赛,阮文福同学荣获银奖、杜雨和吴冕两位同学分别荣获铜奖;一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奖”的优异成绩。
我们的做法同时也得到上级教研部门和有关专家的一致肯定;受到家长的好评!更重要的是为我校进一步实施科研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6点建议。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3.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3.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样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四、重视作文讲评,...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请保留此标记。)。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②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忆爸爸》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爸爸有什么好品质,再举例分述爸爸各个好品质,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爸爸的精神品质,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感悟
本文《小学作文教学感悟_语文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www.eduZhai.net。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6点建议。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从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一到习作训练,学生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作文成了他们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真是苦不堪言啊!总结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观察 积累 激发 运用 评价 最优化
一、学会观察生活
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实际活动,作文就有东西可写;积极地参加实际活动,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还要学生认真去想想,去听听,去闻闻,去尝尝,去接触接触,去研究研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要经常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入自然,走入社会。自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学生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会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自然界的奇山秀水、花草树木、众多可爱的生物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热爱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个对集体活动不关心的人,也不可能写出精彩感人的集体活动场面;一个对周围事物不仔细观察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写形象。只学会观察生活,学生对待作文才不会有害怕心理,才乐意去写,才敢于去写。才能写出他们眼里的世界、内心的情感,才能写尽生活的真、善、美,世间的假、臭、恶„„
二、学会积累词汇
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可写的东西也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干干巴巴的,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思如泉涌,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几个摘抄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1、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和“词语花篮”等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美文,如《五彩池》、《小溪流的歌》、《观潮》、《雨中》、《草原》等,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课文中优美的片断和自己喜欢的地方抄写下来。
2、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有效途径。我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日记的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学生可以写看到的,可以写听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比如: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办完一次学习园地,参加完一次课外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心得体会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三、学会激发想象
在写作中,想象起着主导作用,运用想象可以开拓思路,使构思展开纵横驰骋的翅膀。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最活泼、最天真、最大胆,也是最奇妙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写实比写想象作文难得多。写想象作
第三篇:在文言文教学中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可依据各人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通常,我们对于文言文的翻译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此法可以字字落实,能较好地积累文言词汇;意译就是翻译原文的大体意思,此法比较流畅好懂。对于我们农村中学学生来说,只要能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行。
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来教学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抄录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的词语对照抄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特殊名词可直接抄录;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等。人名示例:《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唐雎”,《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子”等都可以直接抄录;年号示例:《陈涉世家》中的“二世元年七月”可以直接译作“秦二世元年七月”,《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可以直接译作“庆历四年的春天”。
(二)、替换法,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又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词语,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词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形:
1、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山”古代专指华山,现在指一般的山脉。示例:张养浩的散曲《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汉语中指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示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的“妻子”就属此类。此类词还有“所以”、“可以”等。
3、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示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如果学生掌握了以上两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阅读翻译文言文时便不会感到吃力,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篇:高中写作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高中写作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占据着极大的比重,并且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地位也相当重要。因此,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高中教师应该加大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且还得与时俱进,及时革新教学模式,进而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高中写作教学现状
1.太过重视文体。近些年来,我国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比较轻风格重文体,这点也可以从这些年高考作文试题看出来。目前的高中作文形式主要就是散文、记叙文以及议论文,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写作教学的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使得整个作文呈现一种熟悉感。
2.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由于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课堂氛围非常沉闷,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分数,不看过程,这就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写作教学同样如此,严重地忽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体验,导致作品失去了该有的新颖感以及活力。
二、高中写作教学的创新必须重视的问题
1.写作内容必须有新意和生命力。高中写作教学方式的创新,主要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新课改的推进,也进一步要求写作内容必须有新意、自由并且多面,绝对不能只知道盲目仿写。以真实的生活当作写作的背景,才能够写出好文章,这样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思维,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将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活力和生命充分展示出来。
2.写作必须具备自身独特风格。好的作品之所以具备审美价值以及欣赏的价值,其主要原因就是,文章内容中富含感动人心的故事以及人物。对于学生日常写作练习而言,创作过程应该积极探索和思考,使得自己写出来的作品能够独具一格。写作是抒发情感的有效途径,并且也能够将某个时刻发生的某件事以文字的形式永久地记录下来。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不同人写出来的作品也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然后运用文字将其表述出来,展现作品的独特风格。
3.写作思维应该从固定性转变为扩展性。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要想有效达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首先就得打破传统固定式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应用创新思维以及独特的想法表达,拓展学生的语文写作思维,促使学生从固定思维转化为扩展性思维,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4.重视读写能力的培?B。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应该进行不断的思考与再体验。高中写作教学虽然注重的是写,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读的重要性。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养成保持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只有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才能够在借鉴中写出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
三、高中写作教学的创新措施
1.积极鼓励高中学生自由表达。当前高中写作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的创新意识较为薄弱。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白,写作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写作表达手法以及现有写作的问题,最为重要的还是使得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不同学生将同一个写作题材以不同的问题表现出来,主要的要求就是言语真挚、感情丰富,这样也能够较好地吸引以及打动读者。写作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还应该将写作的内容扩展到课堂之外以及课本之外。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及小练笔等,养成随感随写的良好习惯,进而激发高中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语文写作能力,使得写出来的作品彰显独特的魅力。
2.优化课堂结构,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收集社会热点问题的良好习惯,然后进行相关的整理以及归纳,最后通过小组会的形式进行探讨和分析。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地组织文学社团,或者创办文学杂志,充分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以及写作兴趣。当然这也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让作文教学控制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使得训练过程和使用过程保持一致。
3.增大阅读量。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并且这两者都是高中写作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多组织一些读书活动,或者让学生自发地去组织,使得高中学生在各个地方都能够进行阅读,并且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动笔习惯,这也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阅读能力。要想写出好的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经验,更为重要的还是文化的积淀。所以教师应该多关注高中学生的阅读书刊以及爱好,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进而有效开展写作教学活动。
4.鼓励学生将写作创新当成一种需求。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通过一定的语言符号表达对各种知识的认识,也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以及生活感悟的表达。作文的立意是否深刻与作者的人格以及人生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正所谓文如其人。作者有着怎样的情感和品格,其所写文章也会带有那种情感和品格;作者做人达到哪种境界,其作品也就能达到哪种境界。写作的目的以及最好的境界就是作者拥有完善的人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将育人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作文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完善人格从而优化写作,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将写作当成生活需求,通过生活化作文教学打破传统的纯粹的激发练习,鼓励学生将写作当成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手段。面对生活以及学习的压力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其视为审美的需求以及情感宣泄的需求,通过正确的宣泄情感方式,让写作变成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净化心灵,还能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文化创造力,让其灵魂得到美文的熏陶。所以,在实际的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写作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段旅程,在表达自己情感以及彰显自己独特风格的同时,打破传统固定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得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精彩。
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首先就得掌握好生活脉络,因为好的作品是离不开生活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高中学生的切实感受。同时,高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应该将其当作生活中的舞台,充分地展现自我,将自己的情感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写出更好的作品。
作者简介: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第五篇: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201203225484(学号)姜玉翠(姓名)指导教师 刘海燕
摘要: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后,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理所当然的充当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的主要角色。何谓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而作文教学就是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意义是深远而又独特的,也唯有创新思维才能够使写作教学出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美好局面。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记录,是学生对包罗万象的生活进行创造升华的美丽过程。学生汇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寄笔于文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没有新意的作文就很难成为一篇好作文,因此写作教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已经指明了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方向;只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走向创新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开创写作教学的创新思维新天地!
关键词:写作教学
创新思维
作文
材料
正文:
本人在农村乡镇任教,而在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令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难题,尤其是一些写作能力差一些的学生真的是“谈文色变”。每次写作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会人云亦云,交上的文章也只是勉勉强强东拼西凑,毫无新意与深度。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写作基础薄弱、对写作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中学生,处于相同的年龄段,所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内容也大致相同,这些也就构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大都相似。所以,如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开拓思维空间,无疑有助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写作教学的新出路唯有创新思维。
写作中的创新从何说起呢?写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扎根于生活,精选写作素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多角度引发创新思维,给学生写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精心选材、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多角度引发创新思维、润色语言诸多方面多下功夫、下巧功夫!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学生有兴趣就能发挥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作文潜能。反之,作文没有兴趣,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沉闷。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负担。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要求写完整的文章,有了字数的要求,学生很为难。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积极鼓励,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能增加作文的内容,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也是增进学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玩“贴人”游戏,通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这样,写出来的习作,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在教学中,也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大为重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 强烈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观察——生活中精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我们总是说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写作素材的积累是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的,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学生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丰厚的生活基础,这也是作文创作不竭的源泉。
我们都非常了解,现在的学生学习生活也单调;尤其是我们广大的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每天的生活可以说是三点一线,又没有什么图书可读,甚至连最普通的电视都不能经常看到,这使本来应该朝气蓬勃的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甚至有点老气横秋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让学生写出有创新意识的文章呢?因此,只有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为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来?一方面来自阅读,另一方面则来自生活。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感受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写作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 样的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成立读书活动小组,让同学们把好书搜集到一起交流,这样就扩大了阅读范围。抓住热点问题,感悟社会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在写作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问题,有了热门话题学生的激情可想而知,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会与现实碰撞,创造性灵感的火花就会产生。同时,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多媒体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全校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写作大比拼、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不但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神,而且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从而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 “谈文色变”了。这就是写作中创新思维的源泉,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加强想像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想像是创造力的翅膀,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像。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过去的事物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组合、再创造。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前提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训练学生想象过去的生活,想象生活背景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也可以想象未来的生活,这样借助想象、联想,发挥灵感的创新思维,以超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挖掘新的主题,写出好的文章。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 训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增长。如编写童话迎合了儿童的幻想,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去塑造故事的主人公,构思有趣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几个看起来互不相干的词语揉合在一段话中,这是在生活基础上进一步的创造,使课内所学和课外知识融会贯通,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样的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典型化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特有的感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加工,并尽力创造出新的作品;这些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创新也就是在广泛搜集素材的基础上“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在写作中让学生借鉴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综合、使得新的艺术形象更有创新思维的光芒!
针对教材中的名篇练习,开发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这可先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依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如《穷人》一文,我布置续写《西蒙的孩子有了新家》。让学生去思考西蒙的孩子命运究竟如何。批改时发现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烘托了一个主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他们依然纯朴善良,宁可自己苦些累些,也要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难关。通过续写,既让学生感悟到做人的准则。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推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使创新思维在学生的写作中放射光芒!比如:科学幻想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幻想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在命题上给学生以启示,如:《我到了月球上》、《我和外星人交朋友》、《28年后的我》„„想象力像一匹骏马,聪明的人能够驯服这匹骏马,让他按自己的意志去奔驰,放得开,收得住。这样常常使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充满了创造精神。相信经过这样长期不懈的引导,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写作水平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多角度审题,即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提出审题要素,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地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审清题目的范围、体裁,提示题目的意义、重点等。做到多放少收,“放”即写放胆文,就是不受章法的束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收”就是按照章法予以指导,从立义谋篇到遣词造句。推敲凿磨,精益求精。
“多收少放”是就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而言,是要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想所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实现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我写”到“我要写”质的转变。
虽然学生的人生感悟不够丰富和深刻,但是一旦引入创新思维,立刻便能爆发出新的火花!比如:同一素材,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也会得出不同或者相反的立意来。比如,小草这一事物,从它生长的特点看,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风吹雨打,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可以说哪里有水、空气和土,哪里就有小草的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写照。所以,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人类所具有顽强品格。另一方面,从小草的生存价值来看,小草危害庄稼的生长,它对人们又是个不利的因素。同样,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往往有这样的内容出现:路旁有被撞倒的自行车,公共场所有未关的水龙头……对这些见惯了的内容,很多小朋友常常是不加思索 地把它作为自己学习雷锋、做好事的素材,他们是否还能想出这里边包含着其它什么道理呢?实际上,只要教师稍加的引导,或者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就不难得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立意来:自行车为什么随便摆放,撞倒自行车的人哪里去了?自来水为什么没关?人们为什么对流淌的自来水龙头视而不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多向思维。逐渐地,有些印象特别深的内容,会在头脑中不断重现;通过审题,可以全面了解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把握选材重点,大致确定题材。然后进入立意和选材的阶段。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必定能给学生写作带来生机和活力,也让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绽放异彩!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已经指明了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方向;只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思维一定会在写作教学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63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195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3]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163页,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4]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192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