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4《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05:1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窗4《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窗4《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篇:窗4《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

《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被减数是6、7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是6、7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掌握被减数是6、7的减法的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板贴、珠子板贴。【学具准备】7根小棒、7个珠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孩子们,请看屏幕,春天到了,同学们来到公园郊游,你看他们正在休息呢。他们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周末,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再出示另外的一幅情景图,请同学们再来认真观察一下,从图中你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3条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可真会仔细观察,获得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啊? 学生可能提出:

(1)还剩几个小同学?

(2)树上还有几个桃子?

(3)树上还有几只猴子?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要解决还剩几个小同学?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板书6-2,追问: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从把原来的人数中去掉走了的人数就要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两幅情境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郊游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观察情境图,梳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你说我讲

1.教学“被减数是6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

师:这个算式得多少呢?

学生可能说:等于4。师:为什么等于4呢?

师:到底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也可以利用小棒来研究。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方法。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自己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预设:

①数一数:从6往前数两个数字,“5,4”,所以6-2=4; ②借助小棒计算:从6根小棒里拿走2根,数一数还剩4根。③想加法算减法:因为4+2=6,所以6-2=4。

④根据数的分解进行计算:6可以分成2和4,所以6-2=4。学生回答,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展示提升。教师板书:6-2=4

(4)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方法得到了6-2=4,那么6-4=多少呢?学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5)随机巩固: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第二个问题:还剩多少个桃子呢?

(6)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2.教学“被减数是7的减法”

(1)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6减几你们会算了,那么树上还剩几只猴子呢?又该怎样算呢?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刚才的学习方法来帮忙。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你能把计算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 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交流算一算?

学生回答,可能是前面学习的几种方法。

(4)沟通联系,优化方法。

师: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小棒和7的分解两种方法,板书:7-5=2。

让学生比较刚才计算6-2和7-5的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减法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及6和7的分解展示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直观的桥梁,同时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并且进行了合理的算法优化,从而实现算法的有效构建,促进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三、自主练习

1.看图列算式:通过直观的图例让学生列出算式。先一列一列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后说一说减数填多少,然后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得到答案,最后一到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基本练习:进行6减几和7减几的口算。然学生自主选择说一说得数,并说自己是怎样得到答案的,找两三个说一说其他的同学说出答案即可,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3.提高练习:看图写算式(一图两算式)。让学生观察图案,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并列算式,学生进行交流。第二个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

4.青蛙跳:

更直观地体现算理。通过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先数一数,然后列出算式。

5.发展练习:(让哪个学生分清哪个应该是被减数,哪个应该是减数)通过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求的是什么?从而列出算式。

6.写写算算。让学生自主算写,并展示,激励学生不仅要正确算,还要认真写好数字

7.把得数是5的圈出来。学生自主解决,集体交流。可以让个别学困学生说一说怎么算的。

8.综合练习:小鸟回家。随机点名让学生给小鸟找家,然后老师演示看是否正确。9.大小比较。学生自主解决。

10.捞金鱼。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并列算式解决,老师组织交流展示。

11.讲数学故事能把数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真正体现数学源与生活。

【设计意图:练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练习中注意对算法的熟练和比较,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1.学生总结、交流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6减几和7减几的算法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喜欢哪种算法呢?能说一说吗(课件“会想”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一个图写两个算式了。教师适时追问:你能说一说吗?(课件“会用”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用”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2.教师对全课时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小结时注意突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客观事实,并强调用多种方法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多种算法对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第二篇: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

《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能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小棒、展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谈话:小朋友们一起去花果山玩,并且吃了一顿野餐,猜猜他们今天去哪里玩儿呢? 2.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谈话:看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我看到了小朋友、猴子和挑子。

谈话:你说的很好,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 对学生找出的数学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出示第二幅图。

谈话:你能找出变化的地方用流畅的语言说一说吗?

先让学生同桌2人之间说一说,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把两幅图的数学信息连起来说一说。

3.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真厉害!谁能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 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猴子从树上摘下5个桃子吃,现在树上有1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6个桃子,猴子从树上摘下5个桃子吃,树上还剩多少个桃子? „„

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有加法的,也会有减法的,加法问题随时解决,减法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孩子结合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探究欲望。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一)解决绿点问题: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1.谈话:要想知道树上还剩几只猴子应该知道哪些信息呢? 引导学生明白解决问题需要寻找到的信息和条件。

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说给同桌听。集体说一说,表扬学生。2.小组合作,操作学具,动手摆一摆,理解减法的意义。学生开始动手摆学具,并把自己的摆法说给同桌听。

3.小组交流算法,明确减法的意义:从7个里面去掉5个,还剩2个。学生说的可能不大一样,但大体意思只要对师就应予鼓励。

4.总结概括,引导学生说算法,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从7个里面去掉5个”也就是“从几里面去掉几”,我们就用“减法计算”。

板书:从几里面去掉几 用减法。7-5= 5.教学算式,写出算式:7-5=2

认识减号。演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最后学生容易看到去掉的和剩下的部分,而原来的数不容易看到,因此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是从哪个数里去掉的,就要把这个数写在减号的前面。

6.让学生说一说“7” “5” “2”各表示什么意思?

(二)揭示课题,板书:被减数是6、7的减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并适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和算法。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解决第1个红点的问题:还剩几个同学?(1)学生独立观察信息图,思考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计算过程,进一步巩固、理解减法的意义和算法。

6-2=4(个)

2.解决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

3.游戏:找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得数,找出相应的减法算式。5 6-2 4 6-1 2 5-4 1 4-2 3 5-2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让学生观察图,然后填出算式。通过有规律的图和算式,感受数学规律的存在。2.一图二式练习题。

3.看图列式,观察情景图,弄清题意,在列出算式。4.拓展性训练:自编数学故事。

【设计意图】借助交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算法,促进其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五、全课总结,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来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窗5《和是8、9的加法-被减数是8、9的减法》教学设计

《和是8、9的加法,被减数是8、9的减法》教学设计

齐元景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5。【教学目标】

1、通过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探索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8、9的加减法计算,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一图四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拍手对口令,复习8、9的组成。师:小朋友,我问你,8能分成1和几?

师:小朋友(或学生的名字),我问你,8能分成2和几?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继续游玩花果山。让我们去孙悟空的住处水帘洞看看!(点击课件,出现第一幅图)

(2)师: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随之点击课件,点击小猴、小鸡即会出现相应的内容)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共有几只小猴?一共有几朵小花?(教师板书。)

二、你说我讲,探索新知

活动

一、探究解决8的加法问题,体会一图二式。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几只小猴,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呢?(教师指课件上画面下方出现的信息。)

师:你能连着信息和问题把话说完整吗?你表达得又清楚又完整,真棒!怎样列式?

(生说教师板书。5+3)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师小结:对,求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就要用加法来计算。结合图意说说看,这个算式中的“5”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还能列出不同的式子吗?(生说教师板书。3+5)“3”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师: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师小结:哦,我明白了。把这幅图从左向右观察是“5+3”,从右向左观察是“3+5”。我们观察的顺序不同,列出的算式就不一样。

(3)师:(指黑板上的2个加法算式)请小朋友齐读一下算式。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算出来之后和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看谁说得清楚、明白。(学生同桌交流)(4)集体交流。

师:现在谁来说说你怎么算的?(如果有的学生还借助学具,教师也要给以肯定)。(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算式):5+3=8(只)

3+5=8(只)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交流。

师(点击课件),小结:因为观察的顺序不同,我们可以列出两个算式。但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都正确。

活动

二、自主解决9的加法问题。

1、(点击课件)师:你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认真思考,列出两个算式,解决“一共有几朵小花”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随机巩固:自主练习1。

活动

三、探究解决8的减法问题。

(1)(点击课件)师:请小朋友再看画面。仔细观察,看大石头上的8只小猴子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有5只小猴子跳进洞里。)你能说说图的意思吗? 学生交流。

师:5只小猴跳进水帘洞玩了,根据这个信息谁能提个减法的数学问题?(生说师板书:还剩几只小猴?)(2)怎样列式?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8和5各表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要求还剩几只小猴,就是从8只里面减去已经跳进水帘洞的5只。8-5等于多少呢?认真思考,独立计算,算出结果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点击课件)

学生可能出现“根据8能分成5和3”的方法,也可能会把加法计算的方法迁移到减法,想5+3=8,就可以知道8-5=3;还有可能根据画面直接数出。只要合理都给学生以肯定。

(4)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刚才8只小猴子有5只跳进水帘洞,我们计算出石头上还剩下3只小猴。那我换一种问法,(点击课件)石头上的8只小猴子还剩下3只在玩耍,跳进水帘洞的有几只呢?你会列式吗?

学生计算,交流。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8-3=5(只)(5)观察提升,沟通联系。

(指着黑板上或课件上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师小结:这一幅图表示5只小猴子和3只小猴子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从8只小猴子里去掉5只或3只,也得到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4道算式。

小组讨论: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它们同用一个组成算得数,这四个算式实际上是有联系的。(6)师小结: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既有加法也有减法,真是了不起。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8、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自主练习,学以致用

1、基本练习(1)自主练习1 师:认真观察,你能说说图的意思吗?(集体交流)试试自己列算式并计算出结果!交流,总结:求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自主练习2 师:这儿还有可爱的树袋熊和小老虎呢,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3)自主练习3 师:你能根据小蘑菇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吗?(4)自主练习4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小青蛙也蹦蹦跳跳来啦!(点击课件,动态展示)

2、综合练习

(1)师:刚才的看图列算式都难不倒大家,敢接受高难度的挑战吗? 自主练习5。

动动你的小脑筋,自己来圈一圈,填一填吧!

集体交流多种答案,引导学生结合圈一圈说清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2)自主练习6 师:没有图,只有算式,你还会计算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自主练习7 师:告别算式,我们去田野里轻松一下。(点击课件)这里有高大的树木,碧绿的草地,漂亮吗?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草地上调皮的小鸡在和大家捉迷藏呢,等你把小草上的算式算对,它们就出来了。看谁能找到小鸡?(课件:小草上有算式,点击算式出现得数。当学生说对得数,教师点击小草,小鸡就露出来。)一共有几只小鸡?

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3、提升练习

小鸡、小青蛙、小鸟和小猴子在一起做游戏,他们各代表一个数字,小鸡=6 小青蛙=3 小鸟=9 小猴子=8,他们组成了

小鸡+小青蛙=()

小鸟-小鸡=()小猴子-小青蛙=()

小猴子-小鸡=()

四、回顾总结,交流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感到高兴的是什么? 教师点击课件利用丰收园对学生进行评价。

师:

8、9的加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下请同学们用你明亮的眼睛去找一找,算一算。

第四篇:《被减数是7--10的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被减数是7--10的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安丘市兴安小学 于德芳

教学目标:

1.体会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减法算式,能正确计算7-10的减法和有关0的减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动手操作、观察、语言表达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体会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10以内的减法和有关0的减法。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前几节课中,花果山的小猴子见我们班同学都这么热情,想和它交好朋友,于是它决定上山去摘些桃子给我们吃,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猴子下山图)!

二、教授新课 请同学们看着图,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 1.观察第一幅图,用数学语言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2.再观察第二幅图,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桃子少了)我们观察第一、二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说说小猴子给我们摘了几个桃子?(树上还剩下几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1)可以数篮子里的桃子(2)可以摆小棒(3)可以列算式表示

3.请同学们独立用减法解决这个问题。

9-5=4(个)

4.说说算式当中的9、4、5分别代表什么?

5.同学们再认真观察三、四幅图,看一看、想一想,通过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6.小猴子去捉青蛙,结果吓到了落在花上的小蝴蝶,蝴蝶被吓的飞走了许多,看看这两幅图,根据花上的蝴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花上还有几只蝴蝶?)(飞走了几只蝴蝶?)你能列算式解决吗?

(8-5=3(只)8-3=5(只))说说算式中的8、5、3分别代表什么?

7.蝴蝶飞走了,看看小猴子给我们摘的桃子,怎么样了?(看两幅图上篮子里的桃子)谁能根据篮子里的桃子,提出数学问题? 现在篮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同位之间先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再来列算式,算出得数。4-4=0(个)(板书)

8.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三、四幅图。请同学们看一看,说说岸上的青蛙有什么变化?跳到河里几只?动手摆一摆,独立列出算式,计算出岸上还有几只青蛙。2-2=0(只)(板书)

通过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交流想法,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进一步思考:2-0=?

(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0的含义,体会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的道理。)

三、课堂练习1.口算练习2.自主练习3、6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10的减法和有关于0的减法,你学会了吗?说说你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突出了两个特点:

一是故事内容贯穿始终。小学生直观认识较强,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学习气氛高涨。二是注重了学生“说”的培养

“说”在一年级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本节课就注重了学生的说的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让学生说观察的数学信息,说数学问题,说解决方法等等,通过“说”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理清学生的思维,从而较好的掌握了新知。

第五篇:窗5《和是8、9的加法,被减数是8、9的减法》教学设计

《和是8、9的加法,被减数是8、9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5。【教学目标】

1、通过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探索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8、9的加减法计算,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一图四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拍手对口令,复习8、9的组成。师:小朋友,我问你,8能分成1和几?

师:小朋友(或学生的名字),我问你,8能分成2和几?

【设计意图:通过对口令游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机会的教育理念。】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继续游玩花果山。让我们去孙悟空的住处水帘洞看看!(点击课件,出现第一幅图)

(2)师: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随之点击课件,点击小猴、小鸡即会出现相应的内容)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共有几只小猴?一共有几朵小花?(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境资源,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你说我讲,探索新知

活动

一、探究解决8的加法问题,体会一图二式。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几只小猴,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呢?(教师指课件上画面下方出现的信息。)

师:你能连着信息和问题把话说完整吗?你表达得又清楚又完整,真棒!怎样列式?(生说教师板书。5+3)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师小结:对,求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就要用加法来计算。结合图意说说看,这个算式中的“5”和“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还能列出不同的式子吗?(生说教师板书。3+5)“3”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师: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师小结:哦,我明白了。把这幅图从左向右观察是“5+3”,从右向左观察是“3+5”。我们观察的顺序不同,列出的算式就不一样。

(3)师:(指黑板上的2个加法算式)请小朋友齐读一下算式。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算出来之后和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看谁说得清楚、明白。(学生同桌交流)(4)集体交流。

师:现在谁来说说你怎么算的?(如果有的学生还借助学具,教师也要给以肯定)。(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算式):5+3=8(只)

3+5=8(只)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交流。

师(点击课件),小结:因为观察的顺序不同,我们可以列出两个算式。但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都正确。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启蒙阶段。在上个环节中利用已有的信息,教师充满激情地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整理信息、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体会一图二式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

二、自主解决9的加法问题。

1、(点击课件)师:你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认真思考,列出两个算式,解决“一共有几朵小花”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随机巩固:自主练习1。

【设计意图:这是一种自主尝试,在学生获得了8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解决9的加法问题,并锻炼自己组织语言对算式进行表述。既能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又能使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从而获得成功的乐趣。】 活动

三、探究解决8的减法问题。

(1)(点击课件)师:请小朋友再看画面。仔细观察,看大石头上的8只小猴子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有5只小猴子跳进洞里。)你能说说图的意思吗? 学生交流。

师:5只小猴跳进水帘洞玩了,根据这个信息谁能提个减法的数学问题?(生说师板书:还剩几只小猴?)(2)怎样列式?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8和5各表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要求还剩几只小猴,就是从8只里面减去已经跳进水帘洞的5只。8-5等于多少呢?认真思考,独立计算,算出结果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点击课件)

学生可能出现“根据8能分成5和3”的方法,也可能会把加法计算的方法迁移到减法,想5+3=8,就可以知道8-5=3;还有可能根据画面直接数出。只要合理都给学生以肯定。

(4)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刚才8只小猴子有5只跳进水帘洞,我们计算出石头上还剩下3只小猴。那我换一种问法,(点击课件)石头上的8只小猴子还剩下3只在玩耍,跳进水帘洞的有几只呢?你会列式吗?

学生计算,交流。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8-3=5(只)(5)观察提升,沟通联系。

(指着黑板上或课件上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师小结:这一幅图表示5只小猴子和3只小猴子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到2道加法算式;也可以从8只小猴子里去掉5只或3只,也得到2道不同的减法算式。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4道算式。

小组讨论: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它们同用一个组成算得数,这四个算式实际上是有联系的。(6)师小结: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既有加法也有减法,真是了不起。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8、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自主练习,学以致用

1、基本练习(1)自主练习1 师:认真观察,你能说说图的意思吗?(集体交流)试试自己列算式并计算出结果!交流,总结:求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自主练习2 师:这儿还有可爱的树袋熊和小老虎呢,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3)自主练习3 师:你能根据小蘑菇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吗?(4)自主练习4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小青蛙也蹦蹦跳跳来啦!(点击课件,动态展示)

2、综合练习

(1)师:刚才的看图列算式都难不倒大家,敢接受高难度的挑战吗? 自主练习5。

动动你的小脑筋,自己来圈一圈,填一填吧!

集体交流多种答案,引导学生结合圈一圈说清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2)自主练习6 师:没有图,只有算式,你还会计算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自主练习7 师:告别算式,我们去田野里轻松一下。(点击课件)这里有高大的树木,碧绿的草地,漂亮吗?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草地上调皮的小鸡在和大家捉迷藏呢,等你把小草上的算式算对,它们就出来了。看谁能找到小鸡?(课件:小草上有算式,点击算式出现得数。当学生说对得数,教师

点击小草,小鸡就露出来。)一共有几只小鸡?

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3、提升练习

小鸡、小青蛙、小鸟和小猴子在一起做游戏,他们各代表一个数字,小鸡=6 小青蛙=3 小鸟=9 小猴子=8,他们组成了

小鸡+小青蛙=()

小鸟-小鸡=()小猴子-小青蛙=()

小猴子-小鸡=()

【设计意图:将练习和教材情境生动串连,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练习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提升,充分体现开放性、综合性,真正体现了练习的功能,有助于学生计算素养的提升。】

四、回顾总结,交流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感到高兴的是什么? 教师点击课件利用丰收园对学生进行评价。

师:

8、9的加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下请同学们用你明亮的眼睛去找一找,算一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回味一节课的内容,进一步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下载窗4《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窗4《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

    《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

    窗4教学设计

    《十几减9(退位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城区二小 尹旭辉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学科 第一册 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和是6、7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一(7)班减法教学设计

    第6课《减法》教学设计 一(7) 吕秀莉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6-29页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 以内的数,掌握了5以内的分与合,学习了5以......

    6制6上4单元信息窗3教学设计

    圆的面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材分析: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是常用的思想方法,而“化曲为直”是推导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