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赏礼仪”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观赏礼仪”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体育观赏礼仪是体育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观看体育活动或比赛中应具有的行为规范。崇尚礼仪是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力表达,是每个社会人员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提出的“八礼四仪”中观赏之礼要求教育引导青少年儿童在观看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本文将这四个方面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观赏礼仪;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4-0056-02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遵守礼仪、礼貌待人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学礼,无以立”,传统的礼仪教育中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1]。体育观赏礼仪是体育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观看体育活动或比赛中应具有的行为规范。观赏之礼是“八礼四仪”之一,具体要求是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人生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育人”的思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体育改革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潮流[2]。本文从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四个方面出发,给出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遵守观赏礼仪品行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遵守秩序
1.寓遵守秩序意识于课堂常规管理
秩序是礼仪的根本,遵守秩序是观赏礼仪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渗透遵守秩序的意识,良好的课堂常规管理必不可少。一堂规范、有效的体育课需从常规开始,学生必须穿好便于运动的服装,不迟到、不无故旷课,遵守相关的请假制度,提前到达运动场地安静等候,等等,严格规范的课堂常规有助于学生形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意识。通过体育课堂常规引导学生体育比赛观赏时,入场前应根据比赛组织方要求着装,不带易燃易爆、刀具、易拉罐等危险物品、硬件或固体物品入场,不带宠物入场;入场做到提前或准时、有序,积极配合组织方要求,关心弱势人员,礼让老弱、妇女儿童及外国朋友入场,主动为有需要的人引路指座;比赛中,若要提前退场,做到不打扰他人;退场时,按座位顺序退场,向最近的出口缓行或顺着人流行进,主动将杂物、垃圾带出场外。当学生遵守秩序的意?R形成后,观赏中就会自觉地遵守相关礼仪。
2.养遵守秩序意识于竞赛活动规则
体育竞赛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形式,可常常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为避免引起一些为获胜而采用不恰当的竞争方法,破坏比赛的公平性,如发出语音干扰、破坏对方布置的场地等,教师在赛前必须讲清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做到及时准确地公正评判,及时制止违反规则和要求的行为,并根据规则进行处置。规范、严谨的竞赛活动,能引导学生遵守秩序,按比赛要求行事,不影响他人的观赏或者比赛的进行。如长距离的行车比赛,一般都是在室外,观赏时应遵守比赛现场的规定,禁止进入赛事工作管理区域;禁止穿行比赛通道和赛道隔离设施,经过比赛通道各出入口时,应听从管理人员指挥。自行车的车速是非常快的,不遵守秩序就有可能对运动员或自身造成伤害事故,即使一个小小的举动,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礼仪要从小事抓起,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契机,因势利导,培养真正意义的文明礼仪少年。
3.融遵守秩序意识于团队合作游戏
体育课堂教学中,团队合作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合作练习时,学生会变得兴奋、冲动,相对于比赛规则而言,游戏规则比较宽松,这使一部分学生容易忽略规则。游戏时,教师要严格裁判,让学生遵守规则。活动前,可以组织一次预练,对违规现象做出点评,再次重申规则。正式合作游戏或练习时,没按规则进行活动的小组或学生,要及时根据事先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处罚,以形成良好有序的练习氛围。将体育礼仪行为融入体育游戏,可以改善陌生的同学间关系,可以有效地促使彼此间相互了解,成为队友、运动伙伴、好搭档[3]。
二、爱护环境
1.育爱护体育场地环境之心
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即在周围的外部世界。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而人所在的环境就自然地对其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设备等外部环境进行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遵守观赏礼仪的一种方式。在组织学生锻炼前,教师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对场地进行检查、选择和布置,做到安全、整洁,标志线规整醒目,器材摆放合理,具有艺术性与美感,学生进入整洁、有序的练习场地就会精神振奋,产生想运动的积极情绪。
2.培爱护和谐人文环境之情
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到: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于生活化的情绪中。教学时,教师要做到示范正确优美,讲解要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催人上进,多表扬、鼓励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选择时应结合学情有的放矢,教学中要求、引导学生服从老师安排、注意文明用语、和谐相处,以此维护和谐的环境。
3.树爱护自然环境之意
运动本来的含义就是离开紧张的工作,到自然中去进行轻松愉快的活动。根据学生的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去旅行、登山、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标本、放风筝等。引导学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到大自然中去生活、去活动,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复苏,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来在社会中健康、愉快、幸福地生活。现在很多的比赛是结合自然环境进行的,如山地越野、马拉松等,观赏时不要有践踏花草、随地吐痰等破坏环境的不文明现象。
三、专心欣赏
1.传授体育知识,引导学生用心欣赏体育
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时代变迁的缩影,礼仪文化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4]。体育比赛中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课前可以安排学生从多种路径了解相关的礼仪知识,储备相关体育知识,了解比赛项目的注意事项,为专心欣赏、遵守观赏礼仪做好准备。如,观看冰上速度滑冰比赛时,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准备起跑出发时,要保持安静,不然将影响比赛成绩;当发令员举枪发令时,在起跑线附近的观众不要起身,不要使用闪光灯,否则将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2022年我国将举办冬奥会,如要成功举办,观众做到文明有礼,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2.安排体育表演,引领学生静心欣赏体育
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可安排集体或个人的示范、展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要交头接耳,不要高声喧哗,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做与观赏无关的事,应做到尊重他人,专心观赏,让学生养成遵守观赏礼仪的习惯。比赛中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一些观赏者还嘻嘻哈哈、不严肃专注,这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观赏礼仪而导致的。结合课堂练习可以适宜引入相关的观赏礼仪,引导学生知道准备举行升国旗、奏国歌时,应起立、脱帽,身体转向旗杆方向,专注地等待,当升国旗、奏国歌仪式开始后,应肃立并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跟随乐曲用适宜的音量唱国歌,如果遇到升非本国国旗、奏国歌,我们也应尊重、肃立,行注目礼。
3.组织体育竞赛,促进学生专心欣赏体育
游戏和比赛都是体育课中常见的练习方式。练习前,教师要讲解要求和规则,教师要学生专心听讲,暂时不能参与游戏或比赛的学生,应引导、安排他们专心观赏比赛。如篮球比赛中,安排他们参与裁判,做好记分工作;观赏比赛时一定要专心观赏,不要交头接耳、无序走动,做一些与观赏无关的事,否则,不仅会错过精彩瞬间,还可能影响到其他观赏者。如,跳水比赛中从起跳、完成空中动作、入水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不专心观赏,很多细节和优美姿态就无法欣赏到。
四、礼貌喝彩
1.体育学习交流中,礼貌喝彩注意言辞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加入评价环节,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应本着真诚、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要有不文明的语言、不公正的评价。如技巧前滚翻、后滚翻教学中,常会在练习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等练习形式,要求学生相互观察,根据自己对动作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对同学的动作质量进行评价,客观地指出同学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体育游戏活动中礼貌喝彩注意方式
在教学游戏、比赛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礼貌喝彩。喝彩不仅要给同伴、胜利者,也要给对手、落后者。教师可以将教育延伸至观赏大型体育比赛时应做到的相关礼仪,如喝彩要健康、文明、适时;要尊重比赛选手、裁判判罚,理智对待比赛结果;如果使用锣鼓、乐器助威喝彩,要注意节奏,有张有弛,不能影响运动员、干扰比赛;观看残疾运动员比赛,接触到残疾观众时,不能有蔑视、歧视、侮辱的言行。
加??体育礼仪教育,对规范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塑造形象、构建和谐体育、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5]。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礼仪教育及相关内容,不仅使礼仪教育变得不再空洞,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育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6.[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301.[3]范冬云,陈宁.从现代奥运礼仪中寻找突破口[J].体育文化导刊,2005(2):30-31.[4]张兴玲.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功能及其实施途径[J].学理论,2010(9).[5]董宪明.体育礼仪初论[J].福建体育科技,2010(2).
第二篇: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王启鹏
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教师明确认识到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此,各学科的教改可谓轰轰烈烈,卓有成效。那么,体育课应如何贯彻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达到真正理想化的高效课堂呢?我觉得,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理念的转变, 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想学生所想,积极营造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气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机会,让学生通过教学情景体验“玩中学”的乐趣,通过比赛磨炼自己的意志,通过教师及时到位的评价促进潜能的发挥,让学生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加”。对于如何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 教材教学有所创新
根据教材, 选择各种趣味性的游戏,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积极性,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如在教小学四年级学生各种长跑教材时, 我就打破了旧的传统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沿着跑道强迫练习, 学生一听长跑就烦, 便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 用游戏的方法完成各种跑的教学。
如,用几个醒目的标志物摆放在适当的位置, 使六个点连成长方形, 把学生分成四个组, 分别站在六个点上,要求学生按照几何图形进行跑的练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按要求在跑步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思维,把自己跑过的几个点连成各种图形, 让大家自己考虑, 然后分小组讨论, 畅所欲言,并给一定的自主时间进行自我检查, 使学生找出可行的跑步练习路线。经过学生的思考, 他们跑出了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在跑的练习过程中, 学生不知不觉中加强了难度, 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也增强了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时, 教师不再单单是教的人, 而是学生的朋友, 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通过这样教学活动, 学生置身于教学之中, 不仅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 更重要的是启发和锻炼了学生思维, 完善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在课后总评时我问学生: “你们知道今天跑了多远吗? 请你们回家以后算一算, 如果有兴趣的话, 再求出自己所跑的距离。”这样真正做到了学中有玩, 玩中有学, 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
二 改革课的层次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体育教学用的是一种四段式的教学程序, 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后来又改成了三段式教学程序, 即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这些简单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换汤不换药, 让我们用换位思考一下, 当整天呆在教室的学生来到室外活动的时候, 他们是想放松放松大脑和四肢, 还是想一来到操场就面严肃的老师, 还有那些枯燥的、公式化的教学形式呢? 更何况是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我在这里采用的方法是灵活多样, 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体育活动无限快乐。下面介绍几种做法:
游戏法: 引导学生完成各项教学目标。由于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采用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法组织教学, 有利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 在课刚开始集中时, 这时学生注意力分散, 通过趣味游戏练习, 可使学生的注意力在很短时间内集中过来, 在准备 部分, 通过安排各种小游戏练习, 不仅可以改变单调的定位徒手操,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兴趣教学”法: 运用兴趣教学法, 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施教, 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使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教学效果。比如, 通过选择多种多要关的趣味练习, 直观形象的比喻和模仿、新颖美观的场地设计, 不断变换练习位置、采用集体、个人、小组, 甚至师生之间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并适当地配些优美的旋律等手段来启发兴趣, 唤醒情绪, 调动学习主动性。这样的方法学生就能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采用“玩”法队形教学: 接近孩子们“玩”的队形, 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兴奋性, 小学生过多的集合、站队, 会较低他们的兴奋性和注意力分散。因此, 在需要集体讲解示范时, 不一定每次都要求集合站队或严格的队形, 相反, 可以让学生象平时“玩”一样很自然地围扰在老师的周围, 安静地听老师作必要的讲解, 示范和安排。这样就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集合站队单调组织形式,使学生兴奋性得到调节, 注意力得到吸引, 而且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因集合而浪费的时间。
三 结合学生智力的发展
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所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 根据儿童爱模仿的特点, 进行仿生, 仿物练习, 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模仿和想象力。利用课中学生正在使用的器械, 进行拆装比赛, 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增加些器具进行分类比赛, 培养孩子的记忆、思维、识别能力。采用教师先示范, 接着让学生自己进行模仿练习, 并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完成动作的最后方法, 然后, 再通过问答启发, 让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体会, 说出动作要领,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四 合理安排音乐、舞蹈, 以利于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在体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舞蹈, 配以优美的音乐, 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奋, 振作精神,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练习效果, 还有利于稳定情绪, 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同时在优美的乐曲中进行活动, 边歌边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 以及完成动作的协调性, 使学生受到健康美, 形态美的教育, 得到各种美的感染和享受, 进而使“美育寓于体育之中”有利于美育和体育的相结合。
我记得曾经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学习, 任何方法都是坏的, 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虽然现在已经记不得这位教育家的名字,但是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深刻的认识到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用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也发现孩子们上体育课的兴趣浓了, 对体育课中的教材也不感到单调了,孩子们对很难掌握的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较大提高。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只有改变观念,以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来研究每一个预设,每一个过程,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孩子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高效课堂的真谛。
第三篇: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邓浩
新课标的颁布,让我们教师明确认识到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此,各学科的教改可谓轰轰烈烈,卓有成效。那么,体育课应如何贯彻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达到真正理想化的高效课堂呢?我觉得,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理念的转变, 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想学生所想,积极营造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气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机会,让学生通过教学情景体验“玩中学”的乐趣,通过比赛磨炼自己的意志,通过教师及时到位的评价促进潜能的发挥,让学生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加”。对于如何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 教材教学有所创新
根据教材, 选择各种趣味性的游戏, 以激发学生的兴
趣, 调动积极性,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如在教小学四年级学生各种长跑教材时, 我就打破了旧的传统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沿着跑道强迫练习, 学生一听长跑就烦, 便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 用游戏的方法完成各种跑的教学。
教师不再单单是教的人, 而是学生的朋友, 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通过这样教学活动, 学生置身于教学之中, 不仅
1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 更重要的是启发和锻炼了学生思维, 完善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在课后总评时我问学生: “你们知道今天跑了多远吗? 请你们回家以后算一算, 如果有兴趣的话, 再求出自己所跑的距离。”这样真正做到了学中有玩, 玩中有学, 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
二改革课的层次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体育教学用的是一种四段式的教学程序, 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后来又改成了三段式教学程序, 即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这些简单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换汤不换药, 让我们用换位思考一下, 当整天呆在教室的学生来到室外活动的时候, 他们是想放松放松大脑和四肢, 还是想一来到操场就面严肃的老师, 还有那些枯燥的、公式化的教学形式呢? 更何况是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我在这里采用的方法是灵活多样, 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体育活动无限快乐。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三 结合学生智力的发展
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所应
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 根据儿童爱模仿的特点, 进行仿生, 仿物练习, 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模仿和想象力。利用课中学生正在使用的器械, 进行拆装比赛, 来培养学生分析
2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增加些器具进行分类比赛, 培养孩子的记忆、思维、识别能力。采用教师先示范, 接着让学生自己进行模仿练习, 并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完成动作的最后方法, 然后, 再通过问答启发, 让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体会, 说出动作要领,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四合理安排音乐、舞蹈, 以利于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在体育课中适当穿插一些舞蹈, 配以优美的音乐, 不
仅能引起学生的兴奋, 振作精神,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练习效果, 还有利于稳定情绪, 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同时在优美的乐曲中进行活动, 边歌边舞,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 以及完成动作的协调性, 使学生受到健康美, 形态美的教育, 得到各种美的感染和享受, 进而使“美育寓于体育之中”有利于美育和体育的相结合。
第四篇: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作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体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摸索:
一、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充分利用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四、实现主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实践与思考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40分钟体育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让小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能保持对体育训练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进而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情趣,最大限度地增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很多。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认为不管教师采取怎样的方法,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的运动兴趣上来,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浓厚,有强烈的运动欲望,才能切实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引导学生探索游戏新玩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游戏中的小学生是无忧无虑,是在尽情的享受运动的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获得成功与失败、进取与退缩的体验,增强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丰富学生多种多样的运动情感。在游戏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注入式”教学,应边讲解边示范,边让学生尝试训练,促进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例如,小学生体育课上采用的游戏,可以结合“一物多用”的特点,笔者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受,这样在头脑中才有所印象,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记得在一节障碍跑课上,笔者准备了许多钻、跳、跨的物品,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各样通过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再让各组自己动手设置障碍,学习效果较为显著。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首先,教师要了解综合体育教学模式,将各科知识、各种要素及其成分形成了有机联系,这样各学科可以相互借鉴和促进,发挥各自的功能。让小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可以相互转换,敢于大胆质疑和思考。从最简单的“报数”就知道跟数学息息相关,还有美术、音乐等等,都可以运用其中。其次,体育技巧在生活中运用很多,也更靠近生活,如跳远、跳高、投掷、跑步等项目,学生在锻炼的同时,也能劳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然后,知与情的有效整合与训练,也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效达成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体育教学中正因为有了情感的参与,才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才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充分彰显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自己制定的教案机械地指挥学生练习,学生唯有服从的义务,这样势必束缚学生的手脚与思维,束缚学生创新的天性,学生就不能够自由发挥,互相探究合作。为扭转此局面,在教学中教师多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让他们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上一节投掷课,如何指导学生扔得更远,笔者在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比一比谁扔得又准又远。课上,教师尽量少讲,有时候给学生一个顺口溜或者儿歌,学生会自己体验动作,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琢磨。再如进行跳远练习时,笔者划了不同颜色的线,各组练习,看看如何才能跳得更远一些。各组交流讨论后,积极汇报,最后教师再加以点评。分组练习时,笔者留意个体差异,对后进生给与鼓励和正确引导。在教学中,笔者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四、实现主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
美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学会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极为重要。每节课教学开始,笔者都要学生边做边手势边大声喊出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课上,笔者喜欢提问,让学生主动需找答案,最后说出他们的想法。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笔者运用语言激励或者手势加以肯定。同时,笔者要求同学多提问,有了问题才会进一步思考。发问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带着疑问去思考、练习,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讲解动作技术细节时,笔者通过问题让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练习中则不断加强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师生之间营造了友好的气氛,学生的观点、意见有了表达的机会,就会变得无所拘束。最后在评价环节,笔者运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策略,没有对错和要求,只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好。在这样一个温暖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个性思维才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处理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能树立“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快乐体育”等思想观念,有效实现《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标准》
第五篇:浅谈素质教育怎样融入体育课堂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怎样融入体育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说明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构想一节素质教育体育课堂应注入的东西,体育课堂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结合,只有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体育课堂才会有生机有活力,学生的学习氛围就会在“乐”“美”“懂”“会”“动”中进行,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所学的、应学的体育技术、技能、理论知识、社会知识、道德修养、品质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课堂 内容 几个结合1.前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把素质教育体育观渗入进每一节课是刻不容缓的。目前,社会公认的素质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全面性、全体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说,这三个特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的越强烈,我们的体育教学就越接近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改革成果、更加强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本人认为,素质教育课堂应严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机的结合,只有这样,一节素质教育的体育课堂就会体现的更加完美、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2.体育的竞技性与趣味性的结合2.1在这样的商品社会,什么都可能成为商品,体育也不会例外,目前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了,例如:美国的篮球(NBA),拳击运动等,竞技体育有着她独有的欣赏性、刺激性,所以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强烈的需求了,体育竞技性固然深受人们的热烈欢迎,但就学校体育而言,应该是竞技与趣味相结合,才能适应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年龄段,他们需要全方面的锻炼,包括心理、身体的,这样趣味性也就成为学生渴求的学习方式了,学生的心理正处在泛化阶段,只有强化趣味性教学,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心理,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最后达到利用知识为社会去创造财富,去体现自己的价值。
2.2竞争是社会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体育最终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于运动竞赛中,而学校体育竞赛中又要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否则将违背贯彻终身体育的宗旨,这就要求组织者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次,富有创意的开拓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有恒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并以集体项目为主,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强化身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的竞赛项目,由于广大学生力所能及,能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的参与,更易达到学校体育的目的。
3.健身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社会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全民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了群体素质,然而群体运动多以观赏性、竞技性、商业性为多,就学校体育而言,更应该侧重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卫生方面的教学,但面临学校体育课堂的“死板”、“僵化”的模式化教学,进 1
行体育素质教育的灌输与改革,是迫在眉睫。本人认为,素质教育的课堂还应将健身性与观赏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一种“乐”、“想”、“懂”、“动”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将体育的观赏性、竞技性的激烈场面与美感渗入课堂,使学生首先感觉到“美”,学会欣赏“美”,在学会怎么样去鉴赏“美”,这样在“美”的教学旋律中,学生在直观的学到了体育技术,技能动作要领的同时,也懂得了比较抽象的体育的“建美、健康”内在的含义,在不知不觉中会体育卫生知识的学习也有了大的收获,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中找到“美”感,找到“快乐”的感觉,给学生一种“美与快乐”的学习环境,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的吸取知识,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学习的快乐,在体育知识的海洋中他们可以放松的学习、快乐的吸收、大胆的掌握与运用。
4.校园体育项目与社会体育项目相结合4.1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社会体育运动逐渐推向高潮,许多民族体育项目也相继被开发出来,而学校体育教育,就教科书而言,都是常规的体育项目,学校体育项目的开展又受到教师素质、场地、时空的限制,所以学校体育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走多元化体育教学的道路,可以将民族运动项目如:健球、移动篮球、社会与民族项目等挪用到学校体育课堂中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又可弘扬民族的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间的了解,当然社会上的群体运动同样可以采纳学校的体育教学方式,让学校常规的严谨的体育研究、体育教学方式及学校体育竞赛项目进入社会体育大家庭,进入民族体育竞赛中去,真正做到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是学校、社会的体育教育改革达到全球性的突破与发展,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4.2 使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意义更加深远社会上有更加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是群众自发创造,研究的,他是多年以来,经过反复实践得来的,是真理,让学生吸取更多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内涵,如:杂技、武术、摔跤、散打等,这些项目不但能改善学生的体魄,而且还能锻炼他们更加坚韧的性格,在这样强烈的竞技运动中,让他们感受胜与败,体验人生,为今后得成长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5.考核与考评相结合5.1 作为一名学生,考试是他们的天职,应该随时或阶段性的接受学校及老师的检验,以鉴定自己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体育技术、技能的运用与吸收情况、体能的增长情况等,学校与教师也可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去总结经验,找到教学上的不足,通过考核对每位学生公平、公正、合理的进行验收与评估,根据这些东西对下一步的教学可以进行调整与改革,包括学生组成结构的调整有:队列调整、学生组别调整、运动量的调整等等。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也可以从教学的思路进行调整与侧重,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可以调整课的密度,也可以从项目上进行调整、调换,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的开发,对体育专长的学生来说,经过阶段性的考核结果,可以根据季节不同搭配技术、力量的训练实践与强度,使每一位学生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最佳锻炼时间,达到最高的运动水平。总之,作为一名学生,接受学校与教师的考核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5.2体育是一门特殊学科,他可以激发起学生浓浓的兴趣,也可以使一名学生产生压抑感、恐惧感,甚至有的学生有了一到体育课就“例假”的不良倾向,提前到医院或小门诊开上一张病假条,以摆脱体育课的恐惧心理,有的严重者完全放弃此门学科,这些都是体育技术底子差,体育知识缺乏、体制差的学生为最多,他们的考试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面对这些学生应怎洋去刺激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重新走进体育课堂,让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运动场上也可看到他们的身影,队列练习时也可听到他们洪亮的声音,针对同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同时入学,但他们有着强弱、高矮之分,运动技能也有着差异,这些的原因给许多学生产生了对体育课的不同心理,面对他们就不能采取“一起起跑”的教学方式了,为了更好的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在考试时可以采取“考试+考核”的考试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与自己原来的情况纵向比较,发现自己长进了的同时,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看到、感觉到自己日益健康起来的体魄与考试较高的分数,使他们的信心就足了、兴趣浓了,体育课堂的主动性、锻炼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只有这样,考核与考评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评定一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过程,才能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号的感觉,远离对体育课的恐惧与逃避,信心百倍的投入到体育课与体育锻炼中去,重新体验胜利与成功的感觉。
6.体育理论教学与体育实践相结合6.1 理论只有投入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实际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育理论也如此,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完美的结合才是使素质教育推向高潮的最终目的与结果。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但应该具有高超的技术技能,还应该有高深的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的高层次水平,在运动中讲解,在讲解中做出完美的动作,这样,才能使学生领略到行神并茂,使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健康的动作概念,这种概念的形成是牢固的、长久的,是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使学生终身受益。
6.2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领会”、“掌握”、“吸收”、“运用”,老师在教导、传授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教”的感觉,来验证其所学,也是至关重要的,是很可取的方法之一,同时,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来说,也可以走进学生的队列,去体验学生的真实感受,去体会,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学生站在教师的位置上,站在队列的前面,根据自己的所学去教会其他学生,这样不但验证了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否牢固、扎实,而且进一步讲还能加深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对每一个体育动作的掌握、鉴赏程度,这样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当自己不能顺利的讲解动作要领,当自己不能熟练的完美的完成每一个动作时,他们就会自觉的发现自己的错处与薄弱环节,自觉的去改正、去弥补,同时他们会将错误动作的亲身体验、感觉传授给其他同学,因为学生对学生的传播更加容易接受、容易领会,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又教会了同学,更增加了同学见的关系与友谊。
6.3 体育时间可以使学生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去想、主动去问、主动去运用,这样才能体现体育教材的示范性,让学生的脑筋动起来,思维开阔起来。本人曾在一次内堂体育课上,真正的、大胆的将一节体育教学课完全交给了学生去上,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学生的知识面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编排出并实施了许多的体育游戏与体育节目,然而这些东西是体育教课与课外读物中都找不到的。最后我将可取的东西进行了整理,再进行一下合理的教学探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得效果。
6.4 同时,老师也可以走进学生队列中去,在那里也可以找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不容易发现错误的东西,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就会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会自觉的改变小的毛病,减少了许多课堂中的尴尬局面,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使每一节体育课堂都会收到最佳效果,达到锻炼的标准。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在讲完动作要领的之后,继续做动作,然而动作没能做到最好,致使篮球没有进筐,此位老师为了弥补自己错误的动作说:“这个动作是错误的”。他的一句话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作为老师应该谦虚的、正面的对待自己的错误动作,为了减少这样的场面,体育教师很有必要走进课堂,渗入课堂中去,去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在学中教,教中学,使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体育教师。
7.结论
总之,一节完美的体育课堂,需要许多东西的渗透,有体育技术、体育技能、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道德修养,体育卫生知识,体育心理知识、青少年生理知识、运动创伤处理知识、社会实践知识等等,体育教学也需要其他学科知识为基础,所以说,体育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的教学,她需要体育教师在经常的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学习体育专业理论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使自己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去开发智力,投身于体育技术、技能及体育理论知识的研究,使体育事业向着更新、更高、更加完美的境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