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法学教案.ppt.Convertor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语源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学的特点
(一)前沿性(尖端性)
传统法律和法学二元结构的破产,现代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最能反映现代信息时代的生活;经济法为传统法学提出了挑战,引起了整个法学的变革。
(二)跨学科性。民法理论、行政法理论。
(三)结构似“松散”。各部份之间缺乏较强的逻辑联系:总则与分则,分则各部分之间--------“跳跃式”、“梯坎式”。
(四)变化快:原因------经济的发展,本身变化快;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一些方面无法而靠政策,一些方面的立法又不成熟;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法的直接影响。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语源
一、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
“经济法”一词的产生与经济法的产生 首先是两者的含义不同
其次是学科归属不同
经济法一词的产生与经济法的产生并不同步
二、经济法一词的提出和发展
1、经济法概念的语源:1755年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一书中首次使用,但不是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空想社会主义。
2、经济法概念的承继:1843年德萨米的《公有法典》中提到,但与前面一样,仅是一种与现实脱节的空想,只是内容更为丰富。
3、经济法概念的雏形:1865年蒲鲁东《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提及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已接近现代经济法的主张。
4、经济法概念的诞生:1906年德国莱特《世界经济年鉴》中使用经济法,说明有关世界经济的各种法规概况。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经济法概念大量出现,并引起人们的研究。1922-1924期间,德国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和赫德曼《经济法基础》的出版,经济法一词才有了较为完整的法律含义。
我国从1979年以来,在全国人大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中以及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五年立法规划中,都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
以此同时,在我国的法学教材、专著、论文、工具书、资料中,也广泛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要回答两个问题
经济法是否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有哪些具体的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学说述评
(一)否定说
否定说认为经济法不具备特有的调整对象,人们所谓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其实都是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所以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基本部门法。持该种观点的学者大多为非经济法学者。否定说类型
1.综合经济法论。即认为经济法是分属于其他各部门法的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概念。代表人物:王家福。
2.学科经济法论。即认为经济法是研究经济法规运用各个基本法手段和原则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规律的法律学科。代表人物:佟柔。
3.经济行政法论。即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全部或部分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对于这一部分的经济关系,或归行政法调整,或在行政法下设立一个新的行政法分支,即“经济行政法”。代表人物:粱彗星。
(二)肯定说—目前经济法学界对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独立性问题多持肯定态度 1.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1)代表人物: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内容包括:微观经济调控关系;市场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分配关系。
(3)评述:首先,明确了“国家干预经济”在经济法中的意义和地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法的客观要求。其次,“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说法过于模糊,无法准确界定其范围。再次,具体划分的四部分内容,存在交叉。2.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说(1)代表人物:刘文华,《新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系。内容包括: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市场运行关系;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3)评述:
首先,具有许多合理和可取之处。
其次,将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和经济竞争关系,笼统的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过大。
再次,将组织内部经济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不作具体分析,笼统的纳入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够准确。
3.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1)代表人物: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因国家调节而引起的,以国家(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的社会关系。内容包括:市场障碍排除关系;国家投资经营管理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3)评述:
首先,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国家调节经济关系,看到了经济法国家调节的性质。其次,其内容未能涵盖国家调节市场的各个方面。4.社会公共性说
(1)代表人物: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发生在政府、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内容包括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和对外经济管理关系。(3)评述:
首先,该学说首次提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特征,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其次,“社会公共性”的概念过于模糊,以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特性的描述,替代了调整对象本身的界定。
5.经济协调关系说
(1)代表人物: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内容包括:市场监管关系;宏观调控关系。(3)评述:
剔除了原大经济法观点中本属民法调整的内容;
二、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理由: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一定的范围,而不是漫无边际。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有区别的、可以分开的,而不是交叉的、重叠的。
三、本书作者的观点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具体的调整对象包括: 1.市场监管关系 2.宏观调控关系 案例分析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应对国际投机“大鳄”索罗斯的市场炒作,于1998年8月动用近千亿港元入市操作;1998年9月5日,为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减低投机者操纵市场使银行同业市场和利率出现动荡的机会,香港金管局推出七项技术性措施,这七项措施主要集中在港元兑美元的兑换保证和有关银行港元流动资金贴现方面的新措施两个方面。1998年9月7日,为了严格治市纪律,强化金融监管,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公布了严格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纪律的三十条措施。这三十条措施的实施涉及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财经事务局五个机构。当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表示,特区政府继续坚守自由经济的政策,并且不会在香港实施外汇管制。曾荫权还表示,财政司的三十项措施与金管局的七项措施相互配合,以增强货币及金融系统抵御国际投机者跨市场的能力。试运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相关原理来分析本案例。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市场监管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在本案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方面动用近千亿港元直接参与市场操作,另一方面通过推出金融监管措施对香港经济实行宏观管理和调控,表明现代经济生活中,国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干预、管理和参与。按照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原理,本案中运用了市场监管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两种社会经济关系,其中,宏观调控关系又居于核心地位,实际上,在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宏观调控因素的渗透和影响。本案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998年9月连续两次出台具体的管理措施,干预金融市场,是经济法调整国家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体现。国家管理社会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一方主体,与其他各方经济主体形成的这种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不能进入民法调整范围的。且基于行政法重在调整单纯的行政管理关系,对于这些具备经济要素的纯粹的经济行政关系,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公司企业登记管理、物价管理等,亦不进入行政法的调整范围,而是归入经济法的调整之下。
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应对国际投机“大鳄”索罗斯的炒作,投入上千亿港元直接入市操作,直接参与市场流转关系,同时,政府又加强金融监管,出台管理措施,对社会经济关系以间接调控监管进行调整,以扭转香港非正常金融市场的局面。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表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面对变动不居的各类社会经济关系,国家在对经济进行调控时,手段具备了多样性,表现形式也是异彩纷呈。但是,不管社会经济关系如何变化,国家调换经济的手段如何改进,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有力法律工具,总是起到修正市场缺陷并补充市场不足,从而达到干预经济、进行社会协调并达至经济“实质正义”的目的。
第三节
经济法的定义
一、对经济法这一概念下定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经济法的定义中,要正确地概括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2.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必列举各种法律规范共有的属性 3.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需要列举经济法的主体 4.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应当使用含混的概念
5.在经济法的定义中,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相等 6.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也就是说,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关系,而不是其他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特定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所有的经济关系;是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该定义的基本含义:
第一,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 第二,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
第三,经济法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第二章
经济法的地位
第一节
经济法地位的概念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第二节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一、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决定于经济法是否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具有调整对象的理由: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一定的范围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可以分开的
二、对于否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的观点的评析
1.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连“经济法”这个名称也不科学。
2.无论是单个的经济法规还是这些经济法规的总和,都不能构成独立的法的部门。3.各种单行经济法规只是民法的补充,因此不能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4.财政法、土地管理法都是独立的法的部门,因此不能认为包括财政法、土地管理法在内的经济法也是独立的法的部门。第三节
经济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1.在调整对象方面 2.在渊源方面 3.在独立地位方面 4.在作用方面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3.作用不同。4.调整方法不同。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
(一)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 1.在调整对象方面 2.在渊源方面 3.在独立地位方面 4.在作用方面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 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 3.作用不同 4.调整方法不同
第四节
经济法的法域属性
一、公法和私法的概念
调整服从关系的法可称为公法 调整平等关系的法可称为私法
二、对否认经济法属于公法范围的观点的评析
1.不能把经济法视为经济法律的总称或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2.不能把经济法视为由公法规范与司法规范组成的第三法域。3.不能认为经济法只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4.不能认为“法律三元结构”的观点是科学的。
三、经济法属于公法的范围 第三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第二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认 第三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第四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第一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各种经济法律规范之中的,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各种经济法律规范之中的根本准则 第二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认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确认的标准 1.必须是一种法的原则 2.必须是一种经济法的原则
3.必须是经济法原则中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各种学说 1.一原则说 2.二原则说 3.三原则说 4.四原则说 5.五原则说 6.六原则说 7.七原则说 8.八原则说
(二)对各种学说的评析
1.有些不是原则或不是法的原则
2.不是经济法的原则或不是经济法特有的原则 3.只是具体原则,不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
(一)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 1.经济法主体
2.利益协调不同于利益平衡 3.国家制度不同,内容不同
(二)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 1.经济法主体法定
2.经济法主体的行为法定 3.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后果法定 第四章
经济法的体系和渊源 第一节
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体系的概念
经济法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经济法体系是由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组成经济法体系的经济法部门是多层次的 3.组成经济法体系的经济法部门是门类齐全的
(一)经济法体系与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体系的关系
(二)经济法体系与经济法学体系的关系
(三)经济法体系与经济立法体系的关系
(四)经济法体系与经济法教材体系的关系
二、经济法体系的结构
经济法体系的结构决定于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定经济关系的结构。
(一)市场监管法
(二)宏观调控法
企业组织管理法和社会保障法应否列入经济法体系的结构 第二节
经济法的渊源
一、经济法渊源的概念 经济法的实质语源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来源于谁的意志。即经济法律规范蜡一样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经济法的形式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蜡一样何种法的形式。即是指经济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经济法渊源的种类
(一)制定法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部门规章 7.地方政府规章
8.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有关规范文件
(二)习惯法
(三)判例法
(四)法定解释 1.立法解释 2.行政解释 3.司法解释
第五章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一节
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
经济法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狭义上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广义上的经济法的制定,是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
二、经济法制定的现状 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 有关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
三、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经验
1.要以宪法为依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落实科学发展观
2.要贯彻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体系最广大也没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3.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4.要加快步伐,提高质量
5.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优化经济法律,法规起草班子的结构。6.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7.要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立法成果和经验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
一、经济法实施的概念 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和国家司法机关实际施行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
二、经济法实施的现状
三、强化经济法实施的对策
1.深入开展全方位的经济法制教育 2.加强经济执法、司法干部队伍的建设 3.健全经济执法、司法机构
4.改革与完善经济执法、司法制度 5.建立与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 6.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
第二篇:经济法学教案新
经济法学教案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任超 第一编
经济法基础理论
本编主要讲述经济法一般理论,内容涉及经济法的概念、独立地位、经济法律关系及经济的基本原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需要理解何为经济法。本章内容的讲授需要16课时。第一章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本章共四节:
第一节
经济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第四节
经济法的体系
第一节
经济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经济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调整对象研究 1.部门法概念的意义
2.部门法的必要概念要素——调整对象
二、重要意义
1.奠定经济法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石。2.回应其他学科的否定和质疑。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学说述评
(一)否定说
否定说认为经济法不具备特有的调整对象,人们所谓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其实都是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所以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基本部门法。持该种观点的学者大多为非经济法学者。否定说类型
1.综合经济法论。即认为经济法是分属于其他各部门法的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综合概念。代表人物:王家福。
2.学科经济法论。即认为经济法是研究经济法规运用各个基本法手段
和原则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规律的法律学科。代表人物:佟柔。否定说类型
3.经济行政法论。即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全部或部分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对于这一部分的经济关系,或归行政法调整,或在行政法下设立一个新的行政法分支,即“经济行政法”。代表人物:粱彗星。(《中国经济法诸论》,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二)第一时期肯定说(1992年前):(大经济法观点)
1.纵横说。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内部及其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公民之间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1986年前经济法学者都持这一观点。代表人物:陶和谦,《经济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
2.密切联系说。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经济管理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代表人物:陶和谦,《经济法学》,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3.两者的区别
(1)产生时间不同。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前,经济法学界主要持前者;1986年后,后者占据主导。
(2)调整范围不同。前者统一调整纵横两个方向的经济关系;后者则调整纵向经济关系以及与纵向管理密切相关的的横向经济关系。
4.大经济法观点产生的根源
(1)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2)公有制国家民法不甚发达。
(3)8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法制建设的热潮。
(二)第二阶段肯定说(1992年以后)
1.经济协调关系说
(1)代表人物: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社会经济保障关系。
(3)评述:
首先,剔除了原大经济法观点中本属民法调整的内容; 其次,企业组织管理关系未做具体划分;
再次,笼统的将社会经济保障关系纳入经济法调整范围。2.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
(1)代表人物: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内容包括:微观经济调控关系;市场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分配关系。(3)评述:首先,明确了“国家干预经济”在经济法中的意义和地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法的客观要求。其次,“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说法过于模糊,无法准确界定其范围。再次,具体划分的四部分内容,存在交叉。3.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说
(1)代表人物:刘文华,《新编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系。内容包括: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市场运行关系;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涉外经济关系。(3)评述:
首先,具有许多合理和可取之处。
其次,将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和经济竞争关系,笼统的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过大。
再次,将组织内部经济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不作具体分析,笼统的纳入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够准确。
4.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
(1)代表人物: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因国家调节而引起的,以国家(其代表者)为一方主体的社会关系。内容包括:市场障碍排除关系;国家投资经营管理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
(3)评述:
首先,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国家调节经济关系,看到了经济法国家调节的性质。
其次,其内容未能涵盖国家调节市场的各个方面。
5.社会公共性说
(1)代表人物: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观点:认为经济法调整发生在政府、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内容包括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和对外经济管理关系。(3)评述:
首先,该学说首次提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特征,具有理论创新意义。
其次,“社会公共性” 过于模糊,以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特性的描述,替代了调整对象本身的界定。
二、论争的症结
1.理论预设的困境
(1)部门法划分的传统理论 调整对象+调整方法(2)传统理论的困境
首先,调整对象(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导致需以调整方法加以辅助。其次,调整方法,只有刑事、民事和行政三种,直接导致除刑法、民法和行政法外其他法律部门的生存危机。
再次,现实法律中,除民、刑、行外亦有诸如财政法、军事法等部门法的存在,而传统理论则对此无法解释。
(3)后果:所谓经济法有否独立调整对象问题的论争实际上早已被异化,沦为一场理论上论证经济法有否独立调整方法与实践上概括经济法现象的共性这两者各执一端的“游戏”,论争失去统一的焦点。
2.问题与主义之争
直接导源于苏联的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从出现之日起,即十分强调“主义”的界定,强调在理论前置的情况下,探讨现实的法律问题,直接导致传统理论无法包容的经济法现象解释的混乱和混淆。
而西方国家的法学研究,更重视的是对现实中出现的新法律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超越于传统理论的法学新理论框架。
三、对传统理论的超越和批判
1.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仍是“调整对象说”,只是这一“调整对象”不再是受“调整方法”异化的调整对象,应予以还原。
2.划分法律部门不再有万能的标准,而应根据法律实践的客观需要结合一定的前瞻性认识,对调整社会生活中某一类具备一定共性的社会关系的同质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综合,形成一个法律部门。
3.独立法律部门形成的条件
(1)这些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调整对象)应具备某种“共性”;(2)将这些具备共性的法律规范进行综合并上升到法律部门的高度来研究是必要的;
(3)实践中这类法律规范的存在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
(4)将这些规范综合为法律部门具备理论上的价值,即能更好地认识和总结规律,并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三节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民商法的总体上的关系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 商法与民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表层区别
经济法
1、限制意思自治
2、强调对部分市场主体偏重保护
3、经济法侧重于从宏观利益协调方面减少社会经济震荡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效率来促进人们的利益
4、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
5、有国别特色,突出本土化
6、稳定性较弱
民商法
1、强调意思自治
2、强调对所有市场主体都平等保护
3、侧重从微观、从经济发展所需动力方面,通过保障自由交易、自由竞争以提高效率来促进人们的利益
4、重视经济目标
5、国际通用,强调全球化
6、稳定性较强
(二)经济法与民商法的深层区别
1.市场主体的假设不同,民商法对其所规范的市场主体假设为平等、匀质的“经济人”;经济法对其所规范的市场主体假设为不平等、非匀质、各有具体个性的经济人兼社会人。
2.市场整体的假设不同,民商法所假设的市场整体源于古典经济学,市场整体是市场个体的简单相加,市场个体利益的增加意味着市场整体利益必然增加;经济法所假设的市场整体,则是市场个体的有机组合,市场个体利益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市场整体利益增加。
3.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假设不同;民商法立基于政府是外在于市场的假设,强调市场万能,政府无能;而经济法则认为政府是内在于市场的,是经济生活的内生变量,而非外生变量。
(三)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联系
1.调整关系交叉,民商法主要调整微观经济关系,经济法既调整微观经济关系,也调整宏观经济关系。
2.职能互补,民商法是市场经济常态性的法律,它多是通过任意性规范,导向市场主体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经济法则是市场经济非常态性的6
法律。
3.取向趋同,民商法的现代化即私法的社会化、公法化,其价值取向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日趋一致。
4.要素通用,在两法之间,有些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可以通用。经营权、法人制度、民事责任制度等。
(四)民法和商法的关系
1.法律地位,两者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2.调整对象
(1)两者在调整对象上是一种交叉关系,民法及于市场和家庭两个领域,商法仅及于市场领域。
(2)民法只调整横向经济关系,商法还要调整一定的纵向经济关系,如商事监管。
(3)商法所调整的企业内部和商人团体内部的组织和管理关系,则不在民法的调整范围内。
(4)商法的调整范围中含有许多技术性或程度性关系,民法则极少有。
3.法律属性,两者都属于私法范畴,但现代商法的社会化程度高于民法,兼有公法属性。
4.法律体系,民法在制度和体系上都已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商法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目前学界公认包括,公司、破产、票据、证券、保险、海商)。
5.与经济法的关系,商法与经济法联系的紧密程度甚于民法。
(五)民法和经济法的关系
1.调整对象不同。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而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的法律。两者互不隶属、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2.利益本位不同。民法是以个体利益为本位的,而经济法则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
3.法律规范的性质不同,民法基本上是由纯粹的民事法律规范组成,而经济法是以行政法律规范为主,逐步扩大民事法律规范的作用,并辅以适当的刑事法律规范。
4.调整方法不同。民法的调整方法是民事调整方法,经济法则以行政性调整方法为主,民事、刑事调整方法为辅。
5.法律责任不同,民法的责任形式多为民事责任,注重事后补偿性,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则是三者兼有。
(六)商法和经济法的关系
1.调整对象不同。
2.两者存在着交叉。
商法是调整商组织与商行为的法,是民法的特别法,而经济法则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法,两者是不同的法律部门。
在商法的几个主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种交叉。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产生背景的联系与区别
2.基本精神的联系与区别
3.调整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4.调整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产生背景
行政法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自然权利、三权分立和法治理论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而经济法的产生背景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经济职能的扩张。
基本精神
经济法主要体现科学精神;
行政法则体现人文精神。
调整对象
首先,两者都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但是经济法侧重于从内容上规范,行政法则侧重于从形式上规范。
首先,两者都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但是经济法侧重于从内容上规范,行政法则侧重于从形式上规范。
调整方式
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经济法出于政府间接调控市场行为,尊重市场主体独立自主地位的需要,以间接调整为主;行政法则一贯坚持直接调整。
弹性调整和刚性调整
共性调整和个性调整
实体调整和程序调整
第四节
经济法的体系
1、宏观调控法:计划法、产业结构法、财政税收法、金融调控法和价格法
2、微观规制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与反补贴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广告法
3、国有参与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国有投资管理等
4、涉外管制法:外商投资保护、涉外金融、对外投资贸易、涉外税收
法
5、市场监管法:金融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期货监管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 经济法概念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历史考察
一、国外经济法概念的萌芽和发展
1、经济法概念的语源:1755年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一书中首次使用,但不是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空想社会主义。
2、经济法概念的承继:1843年德萨米的《公有法典》中提到,但与前面一样,仅是一种与现实脱节的空想,只是内容更为丰富。
3、经济法概念的雏形:1865年蒲鲁东《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提及经济法,是政治法和民法的补充和必然产物。已接近现代经济法的主张。
4、经济法概念的诞生:1906年德国莱特《世界经济年鉴》中使用经济法,说明有关世界经济的各种法规概况。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经济法概念大量出现,并引起人们的研究。1922-1924期间,德国鲁姆夫《经济法的概念》和赫德曼《经济法基础》。
二、国外经济法概念的初步形成
1.西方国家
金泽良雄
丹宗昭信
斯米特托夫(英国)
2.苏联
B·B·拉普捷夫
三、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历史形成
经济法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但开始系统研究则迟至70年代末。
1.概念的提出
1978年7月胡乔木同志在其论文《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和各种利益关系,用法律形式体现出来……”。随后,邓小平、叶剑英、彭真等中央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类似的思想。2.1992年前的经济法概念(1)纵横说(2)密切联系论(3)综合说
(4)经济行政法论(5)学科经济法论
3.1992年后的经济法概念
(1)经济协调关系说(2)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3)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说(4)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5)社会公共性说
第二节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法产生的起点界定与不同学说
(一)存在四种观点:
1.经济法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才产生的;
2.近代经济法产生于19世界末,但不否认市民革命前的经济法; 3.随着国家的产生,经济法就产生,但垄断资本主义使其成为一个新的部门;
4.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于古代。
(二)批判:
1. 产生的内涵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出现; 2.时间点的界定上述批判
(三)我们的观点:
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垄断资本主义确立阶段,各国情况不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二、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
(二)国家调节机制与国家经济职能
(三)法律体系的因变与经济法的产生——民法的社会化与经济法的产生
(一)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
1.市场缺陷
(1)概念:市场调节机制的局限性。(2)原因:
第一,市场障碍,即在市场上存在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使得有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进入施展其作用。主要涉及的是市场竞争秩序的问题。
第二,市场的唯利性,是指投资经营者所关注的是经济利益,并往往重视眼前可实现的利益,有些经济领域它不愿意进入。主要涉及的是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行业,私人资本不愿进入的问题。
第三,市场调节的被动性和滞后性,是指市场主体掌握的信息严重不足和滞后,不能适时调整经营决策,往往等到市场供求严重失调、产品大量积压后才能作出反映,导致社会财富的浪费。
2、市场失灵
(1)概念:指市场缺陷在生产社会化后,显露出来并引发严重的后果。(2)原因:
第一,由于生产社会化,经营者通过资本积累和集中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少数大企业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并取得市场支配地位。
第二,产业革命后,科技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经济部门、行业和产品不断更新,竞争激烈。所需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的行业,风险加大,私人资本不愿进入投资。
第三,生产社会化后,市场滞后所引发的产品积压和社会财富浪费,呈现量大和周期短的特色,社会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国家调节机制与国家经济职能 1.国家调节机制的救济
(1)针对市场障碍,国家强势介入市场,规制市场竞争秩序,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2)正对市场的唯利性,国家作为财产所有者,以国有经济的方式介入高风险和高额投资领域。
(3)针对市场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的方式,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2.国家职能的转变
政治国家向社会性国家过渡。
(三)法律体系的应变与经济法的产生 1.政府失灵与法律规范的保障(1)政府失灵的原因
首先,国家经济调节职能作为新生事务,国家及其政府并不熟悉,容易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而行事的情况,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政府作为调节者,掌握着极大的行政权力资源,必须对其进行约束和限制,以保证该项权力的有效运行。(2)针对政府失灵的经济法 2.法律体系的演变(1)民法的社会化:
修正自由主义和个体权利本位的绝对化倾向
调整财产所有权绝对性、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制度(2)经济法的产生
首先,民法社会化后,可以缓解些许矛盾,但其个人权利本位的价值取向,无法从根本上适应社会化的形势要求。其次,出现不同于民商法的经济法。
三、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学基础
长期的自由放任使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转化为垄断竞争市场,资本主义危机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市场无所不能的崇拜,现实的发展促使人们开始
系统研究市场的缺陷与政府干预的合理性
四、经济法产生的法哲学基础 古典自然法学派到社会学派的转变 德国耶林(1818-1892),法律应代表社会利益对私人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
美国庞德(1870-1964),20世纪的法应是社会化的法律,一方面促进个人主动精神,另一方面实现社会合作。
五、经济法的发展
(一)德国
1、德国经济法的起步:19世纪末
(1)1896年5月,《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斗争法》,就商业竞争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进行规制。
(2)1897年,德国最高法院判决,卡特尔协定只要不是对同业竞争者和非同业竞争者施加不正当的压力,不违反善良风俗,侵害营业自由,就是有效的。2、20世纪上半叶的曲折发展:战争——魏玛国——战争
(1)1909年6月,《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增设“弹性条款”,以弥补1896年立法缺陷。(2)1910年,《钾矿业法》,遏制新设企业进入钾矿业。(3)一战期间,1915年,《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1916年,《确保战争时国民粮食措施令》,国家集中管理经济。
(4)1919年后,根据魏玛共和国社会化计划,颁布《卡特尔规章法》、《煤炭经济法》、《碳酸钾经济法》等经济统制法律。(5)1923-1933年,德国加强竞争立法。
(6)1934-1945年,为准备战争,德国开始对国家经济的管制。1934年,《德国卡特尔变更法》和《德国强制卡特尔法》;《德国经济有机建设的法令》。
3、二战之后:社会市场经济下的德国经济法
(1)竞争原则要求规范市场秩序——反对限制竞争法与反不正当竞争14
法;
1957年《反对限制竞争法》,迄今已经过六次修改; 1909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经历十四次修改后,依然有效。1978年《损害赔偿责任法》 1989年《德国产品责任法》
(2)社会平衡原则要求规范社会保障——就业促进法等; 1969年《就业促进法》 1975年《社会法典》
(3)国家原则要求宏观调控 1948年《基本法》;1957年《联邦银行法》;1969年《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
4、德国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二)美国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法:主要集中在反垄断法领域 1887年《州际商务法》,禁止进行联合经营与订立运输协议。
1890年《谢尔曼法》反托拉斯协议无效。当时的法律,目的仍然在于回复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
2、二战之前:反垄断法进一步加强
1914年《克莱顿法》,明确了哪些行为是无效的。1918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规定了权力机关。
1933年后的新政立法,金融计划,农业调整计划,全国工业复兴计划,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
3、二战后,美国经济法逐渐成熟,范围更为扩大
(三)日本
1、一战之前未酝酿期。颁布一系列适应战时经济的法规;战时海上运输令等
2、一战至二战期间形成:经济危机法律(农业危机与社会稳定);卡特尔促进法;战时经济统制法。
3、二战后的发展:(1)经济恢复期——消除垄断成分和封建因素《禁止垄断法》(2)经济高速增长——工农业现代化,中小企业促进,金融
体制,对外贸易。
六、经济法历史考察的意义
1.经济法必须奠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2.经济法须是国家干预市场和市场干预国家的有机统一体; 3.经济法的政府管理职能具有现代性,根据事实情况灵活转换。第三节
现代经济法的概念
一、法律性质定义 1.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修正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征:
(1)经济法植根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之上;(2)经济法以社会整体长期利益为本位;(3)经济法的功能是修正市场缺陷;
(4)经济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是国家及其政府;(5)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国家管理市场
二、法律规范定义 1.概念:
经济法是以经济法律规范为核心或主体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机总和。2.特征:
(1)经济法的制度内容,散见于不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
(2)同一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可能存在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共存的现象。
第三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和条件
1、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概念
2、特征
(1)由经济法确定;
(2)最终表现为权力或权限;(3)一方主体恒定为国家
二、构成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1)政府;(2)中介组织;(3)市场主体。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1)经济管理权(2)经济权限
经济法是两者的统一体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更为强调的是行为
第二节
国家(政府)主体
作为经济管理主体的国家及其行为
一、国家(政府)主体定位
1、具有经济职能的政府部门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
2、特征:
(1)经济性与管理性相结合
经济性:管理对象的经济性、管理手段的经济性;(2)统一性和分工性相结合
统一性:组织的统一、目标、权力规则、责任
3、经济法主体资格:由法律来规定,包括部门设置、经济职权、设立变更和撤销程序。应遵循以下原则:(1)职权法定;(2)权限适当;(3)权责对称
二、国家(政府)主体双重身份
公共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
三、国家(政府)主体的层级结构
中央和地方关系:即要集中统一管理,又要加强地方的积极性。
1、横向上看,包括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
2、纵向上看,包括中央和地方机关
3、地方级别上看,包括所有的
4、内部看,人民政府及其下属经济管理职能机关和部门性管理机关
四、行为
宏观调控行为、微观规制行为、国有参与行为、涉外管制行为、市场监管行为
第三节
中介组织主体 社会中间层主体
一、中介组织的概念、特征
1、概念:指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如工商业者团体、消费者团体、劳动者团体、资产评估机构、交易中介机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等。
2、特征:(1)中介性;(2)公共性;(3)民间性
二、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
1、法团主义——政治学基础
2、市场增进论——经济学基础
3、自组织论——社会学基础
三、中介组织的功能
1、服务功能;
(1)为政府管理市场服务;
(2)为市场主体的交易与竞争服务。
2、干预功能;
(1)干预市场主体的活动,避免市场失灵;(2)干预政府管理活动,避免政府失灵。
3、协调功能:协调市场主体间以及市场与政府间关系。
四、中介组织的分类
1、中介自律组织,是指由各种同类的市场主体组成,并对这些成员实施自律性管理的主体,一般不具有营利性。包括:(1)社会经济团体:证券业协会、轻工总会等;
(2)其他自律组织;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消费者协会等。
2、中介服务机构,是指在市场中的各种服务性的中介组织,一般可以具有营利性。包括:
(1)事务所:律师、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2)其他服务机构:评估机构、拍卖机构等。
五、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
(一)中介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1、中介组织独立于政府;
2、中介组织与政府存在分工;
(效率、承受力、非均衡为分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政府监管中介组织(1)完善立法;(2)完善执法;(3)完善预警机制;(4)完善国民教育机制。
4、辅助政府干预
(1)提出议案,建议政府管理某一领域或行业;(2)协助起草相关法规和政策;
(2)帮助政府解决相关纠纷;
5、制约政府干预
(1)对政府的行政立法和公共政策提出异议;(2)参加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听证;
(3)对政府行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二)中介组织与市场主体的关系
1、中介组织与一般市场主体的关系:(1)民事关系;(2)市场规制关系;(3)社会保障关系。
2、中介组织与作为成员的市场主体的关系:(1)自律关系(2)保护关系
四、行为
(一)中介自律组织的行为 1.自律管理行为
(1)概念:是指中介组织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运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内部的良好秩序,并使其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秩序相协调的行为。
(2)权力来源:组织成员的团体契约。
(3)实现方式:
首先,中介自律组织本身不具有强制执行力,靠成员的自觉遵守实现。其次,对于违反管理的成员,主要通过资格限制、市场准入、取消专业资质、影响商誉、剥夺成员资格等方式对其制裁。
2.授权管理行为
(1)概念:是指中介自律组织根据法律的授权或有权机关的依法决定,对组织成员和其他相关市场主体进行管理的行为。
(2)权力来源: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和有权机关依法作出的决定。《证券法》第115条规定:证券交易所应当对上市公司及相应信息披露义务人信息披露进行监督,督促其依法及时、准确的披露信息。(3)实现方式: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3.团体利益代理行为
(1)概念:是指中介自律组织保障组织成员的集体利益,为组织成员谋求利益的行为。
(2)权力来源:团体契约。(3)分类:
第一,对内的团体利益代理行为,包括内部利益协调行为、培育专业市场行为、团体内互助行为。
第二,对外的团体利益代理行为,包括促进对外交流行为、集体抵御不法侵害行为、反倾销诉讼发起行为等。
4.接受管理行为
(1)概念:作为广义市场主体的中介自律组织,需要接受国家的管理,以保证其职能的行使能够达到国家法律设计的要求。(2)中介自律组织的违法行为主要表现:
第一,中介自律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违背其非营利性宗旨。
第二,中介自律组织通过行业统一价格的方式,以固定价格限制市场竞争。
(二)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 1.中介服务监管行为
(1)概念:是指中介服务机构接受市场主体或者国家机关、中介自律组织的委托,对特定市场主体进行专业监管,从而履行其中介监管职能。(2)权力来源:中介服务机构所具备的专业职能,并且得到法律的确认。
(3)分类:会计监管、审计监管、法律中介监管
2.接受管理行为
一、作为经济被管理主体的市场主体
国家和中介组织均可对其进行管理
二、管理行为
1、接收管理行为,这一义务是强制性的。
2、抗辩及救济行为
第四章
经济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穿经济法立法、执法、司法始终的根本原则,是对作为经济法主要调整对象的国家履行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以及立法者在经济领域所施行政策的集中反映,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
二、作用
促进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作为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准则和司法机关的审判依据。
三、确定的标准
1、必须是法学范畴的基本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即为经济学内容
2、必须是经济法特有的原则
3、必须是经济法调整的所有社会关系所普遍适用。
4、必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领域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经济民主原则
一、经济民主的含义
民主,就是尽可能的使其人民同时获得更多自由和更多平等的政治制度。
经济民主原则的内涵,即为给予经济主体更多的经济自由和仅可能多的经济平等。经济自由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有效运作的领域,自由参22
与、退出市场,享有不受国家行政权力随意干预的权利。而平等则是追求的目标,某种程度上限制着自由。
二、体现
1、首先,体现在宏观调控领域,市场规律发挥作用需要经济自由,市场主体在竞争性领域可以自由进出;同时,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可能导致市场失灵,为体现平等,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体现
2、其次,在微观经济领域,市场需要自由的竞争,但是过度竞争,会给破坏公平,所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进行规制。
3、经济法领域首倡的保护弱者理念也秉承了经济民主的精髓。交易主体本身是公平的,但为体现实质公平,保护弱者。第三节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一、含义
效率,分为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的含义,社会效率的含义。但是,社会效率其实涵盖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又强调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效率优先特指的效率。公平,也分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
二、体现
1、宏观调控方面,国家通过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手段在收入分配领域充分贯彻这一原则。
2、微观领域,反垄断法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转变,反映了上述原则。
3、国有企业的改革,大企业国有,体现公平;中小企业的私有化,反映效率。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概念
现代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对社会发展不仅要求量的增加,更多注重质的提高。
1、最早提出: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大纲》.2、定义: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给出普遍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概念首先发端于环境法领域,其后为经济法领域吸纳。是个整体概念,体现在各个部门法中。
二、特征
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1、以人为中心;
2、跨世代发展;
3、整体发展;
4、综合发展;
5、协调发展;
6、反周期发展。
三、条件
1、经济资源发展;
2、经济体制条件,古典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无法满足;
3、社会环境条件;
4、民主条件,公众广泛参与决策权;
5、法制条件,制度化。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1、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中“人”的要求 经济人——社会人——生态人的转变
2、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立法中政府的要求
夜警式政府——统管式政府——干预式政府转变 但是干预式政府亦有限制:
(1)政府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应在经济目标之前,经济增长追求质而非量;
(2)政府决策科学会;(3)政府廉政建设。
3、宏观经济运行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反波动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以便各个时期都能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稳定发展,这是对经济安全的要求
第五节
经济公正原则
1、在政府和市场主体间,排除政府的任意行为,在现行法律体系内,严格依法行政,对行政行为指向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2、要求司法机关在履行裁判职能时,应当将实体法中的制度观念贯彻到审判结果中。
第五章
经济法的运行
第一节
经济法的运行系统一、立法因素的基础性影响
1、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法定原则:
(1)经济法主体的经济管理职权必须法定;(2)经济管理行为要件、内容、程序必须法定。
2、经济立法模式(1)独享模式
概念:经济立法权由立法机关独享。优势:能够比较充分的体现法定原则。
劣势:繁琐、负责的立法程序,使得立法无法紧跟经济运行的变化。
(2)分享模式
概念:立法机关授权政府部门,使其可以对相关立法细化,甚至有权直接制定相关的规范。优势:
①行政机关的效率能够使得立法适应现实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化的要求;
②唯有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才能适应经济领域立法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
3、目前我国立法模式的缺陷(1)行政机关立法过多、过滥;
(2)立法数量总数虽多,但一些重要领域尚无立法;(3)立法质量较差。
(4)部门立法过多,在部门利益的影响下,立法协调性较差。
二、执法因素的特殊重要性
1、经济法实施的特征
(1)经济法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而不是法院;
(2)经济法的实施更侧重于积极的执法,而不是消极的执法。(3)政府的执法,在经济法实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2、经济执法的特点
(1)政府性的管理主体一般拥有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
(2)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因素,对经济执法存在较大的影响。(3)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存在较大差距。
三、司法因素的弱化
1、经济法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市场失灵,主要通过政府部门的积极的执法活动来完成其目标。执法因素加强。
2、经济法的很多领域,可诉性不强,从而影响到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审理。
3、政府行政权力膨胀,并基于效率的考虑,使得司法因素缩水。
四、守法因素的特别效应
1、利益因素
(1)经济法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当然有自己的利益追求。(2)经济法的实施必须兼顾各类主体的利益
2、合法性因素(1)形式合法性;
(2)实质合法性
第二节
经济法的程序问题
一、经济法上的不同程序及其地位
1、诉讼程序和非诉讼程序(1)诉讼程序
经济法中的诉讼程序由法院的受案范围决定。
经济法方面的纠纷再诉诸法院后,所运用的是民事程序或行政程序。涉及私益的是民诉程序,公益的则是行政诉讼程序。
(2)非诉讼程序
经济法国家主体的经济管理行为需要专门的管理权,这些权力一般体现为一定领域范围内的立法、执法权,上述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据一定的程序,即为非诉讼程序。
2、正式程序与非正式程序
(1)正式程序:法律上有严格的规定、关涉具体经济法主体权义的程序。
(2)非正式程序
二、经济法的可诉性问题
1、概念
法的可诉性: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可由一定主体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等法定机构通过一定程序用以判断和解决争议的属性。
经济法的可诉性:对于经济法主体行为的不满,可否向法定机构倾诉,以使法益获得保障。
2、经济法可诉性分析(1)市场秩序规制领域(2)宏观调控领域
第二编
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在本编中,将主要涉及宏观调控法一般原理、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及税收法律制度。
本编的学习,大约需要20个课时。第一章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 第一节
宏观调控和宏观调控法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总体的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解析):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体的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总体供求关系,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关系。
社会总供给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提供给社会的全部商品和劳务关系。
社会总需求是指全社会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总和。而要保持上述平衡,就是指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就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2、特征:
(1)宏观调控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主体是国家。
(2)宏观调控涉及到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宏观层面,以总量平衡为调控的主要目标,而非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
(3)以间接手段为主要的调控方式,必须借助市场机制,包括计划、税收和金融等手段,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市场中介引导市场主体,使市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同宏观经济目标相互衔接。
(4)以经济利益为实现调控目的的主要手段,亦即经济性手段,以刺激市场主体,而行政和法律手段,前者太过刚性,后者则太过繁琐。(5)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各国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
(6)宏观调控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必须在严格的规制下运行。
二、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
调整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早期是危机对策法。
2、特征:
(1)调整范围的整体性和普遍性;(2)调整方法的指导性和调节性;(3)调整手段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三、宏观调控法功能、作用、定位
1、功能:
(1)弥补市场缺陷,引导市场主体行为;(2)规制政府宏观调控权使其合法使用;(3)保障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2、作用:
(1)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2)为制度创新提供法律依据;(3)保障政府调控依法进行;(4)促进宏观调控与国际接轨。
3、部门法定位:经济法之下的子部门法。
四、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和调整方式
1、社会整体利益平衡;
2、尊重市场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4、经济民主原则。
五、宏观调控法的调整方式
宏观调控法在调整宏观调控关系时所采取的行为规范方式和法律后果形式。特征:
(1)行为规范的内容是以专业性、政策性规范为主导。
(2)行为规范方式以授权性规范为主,以弹性规范方式为主要形式。
(3)对相对利益主体的约束力具有间接性。(4)法律后果形式上制裁和奖励法律措施并用。
六、宏观调控法的法律体系
1、计划法;
2、金融调控法法;
3、财税调控法;
4、产业政策法。
5、价格调控法
第二节
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发展及相关问题
一、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发展历史
1、主要是三个阶段:(1)经济软着陆;(2)扩大内需;
(3)宏观调控的阶段。
2、发展趋势:
(1)从宏观调控政策到宏观调控法;
(2)从“行政与经济”双重调控到法律调控;
(3)从集权式调控到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分权式宏观调控体制;(4)从政府宏观调控到政府与社会相结合
二、宏观调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政府工作重心:应从直接参与经济建设转向提供公共物品
2、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分立与联合
3、公共参与的问题
4、分权式的宏观调控机制部门协调 第二章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央银行基本法律问题
一、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产生
1、产生:
(1)萌芽阶段;(2)创建阶段;
(3)改组和推广阶段;(4)强化阶段
2、个案研究:
(1)自然演进型(英国);(2)间断发展型(美国);(3)重建型;(德国)
二、中央银行的法律性质
1、中央银行是公法人
(1)公法人是指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而设立并行使公权力的法人。(2)中央银行的公法人性质: ①宗旨服务于公共利益; ②拥有公共权力; ③由国家设立或控制
2、中央银行是特别银行:(1)发行的银行;(2)政府的银行;(3)银行的银行;
(4)调控和管理金融的银行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公共服务
是指中央银行以其公法人和特别银行的身份,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金融服务。
1、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1)经理国库;
(2)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但在我国禁止向财政透支;
(3)担任政府的金融代理人(持有管理外汇储备、代表财政组织发行、出席会议等);
(4)充当政府的金融顾问。
2、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1)担当全国金融业的资金清算中心,通过票据交换等来办理商业银行间的资金转移;
(2)担当全国银行业的最后贷款人,再贴现和再贷款的方式。
3、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1)发行人民币;(2)管理人民币流通。
(二)宏观调控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1、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2、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3、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4、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5、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6、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三)金融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五章。《银行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关实施监管。
四、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1、单一制中央银行:指一国只设立一家中央银行,由央行作为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及调控的银行发挥作用。大多数国家如此。
2、多元制中央银行:只在联邦中央和联邦地区设置两级中央银行机构,分别依职权独立行使央行职能,美国、德国如此。
如在美国,中央银行由联邦储备系统中央机构(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和12家联邦储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组成。但实权在联邦储备委员会。
四、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3、混合制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与普通银行职能不分,国家设立一家银行既行使央行职能,又办理普通银行业务。
4、跨国制中央银行:数个国家在结成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基础上设立的跨越国家的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
五、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1、中央银行与议会的关系
(1)一方面,议会可以通过立法来规定和限制中央银行的权力,塑造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2)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央行直接对议会负责,如美国和瑞士;而大多数国家则是央行对政府负责,但日本却更加对财政部负责。
2、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中央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央政府的控制,表现在人士任免、货币政策决策、资本控制等方面;
(2)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要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法律允许的融资服务、经济与金融方面的咨询、经理国库等;
(3)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保持相对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控制存在法律上的限制。
4、我国的情况:
(1)与政府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2)与人大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业运行情况的工作报告。
(3)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 和个人的干涉。
(4)人事任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33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制度
一、概说
1、央行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
(1)央行宏观调控,是它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利用各种法定手段对货币和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
(2)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一般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目标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处理货币事务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总称。(3)货币政策的特征: ①宏观经济政策;
②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③间接性的控制措施; ④长期性的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采取调节和控制措施所应达到的目的。(1)概念:
中央银行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进行宏观调控所应达到的目标,它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基本一致,又称战略目标。(2)发展过程
稳定货币——充分就业——追求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由单一发展至多元。
(3)终极目标的权衡
四种目标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协调的。多种目标的设置一般具有虚假性。目前,又从多元走向单一,一般以稳定货币,抑制通货膨胀为目标或主要目标。
3、宏观调控手段
(1)一般性调控手段: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常规手段。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与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
(2)选择性调控手段:主要是以个别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或整个银行体系的某种信用活动为调控对象,只是选择性调整某些具体信用活动而非整体信用活动的手段,包括: ①消费信用控制 ②不动产信用控制 ③优惠利率
(3)其他直接调控手段:信用分配、规定利率最高限额、直接干预、规定流动性比率
(4)窗口指导:又称道义劝告,是中央银行利用其说服力影响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行为。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1、概念:是指存款机构依法按存款额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及自我保持的库存现金。金融机构交存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2、立法宗旨的变迁:从前是为了维持流动性的安全。现在主要是作为调控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法定手段。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差别准备金率。2003年9月1日是7%,但从04年4月25日开始,一直处在上升通道中,至08年6月达到最高17.5%。但从2008年9月起进入下行通道。
三、再贴现与再贷款制度研究
1、再贴现
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所得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的行为,即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其法律实质是商业银行将票据权利有偿转让给中央银行,其金融实质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了贷款。
2、再贷款:同上。
3、再贴现调控作用机理
一方面,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金融机构准备金和货币供求;
二是通过规定再贴现条件,影响金融机构和全社会的资金投向。当央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压缩银根,否则提高。
四、公开市场操作法律制度研究
1、概念: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和外汇的行为。中央银行买入证券,意味着向金融体系注入基础货币; 而卖出证券,则意味着基础货币从金融体系流会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可以调控货币供应量。
2、特点:
(1)灵活性和主动性强;(2)调节具有弹性和柔和性;(3)公开性与公证性相结合;
(4)货币政策操作与财政操作相结合;调节范围广泛。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
一、政策性银行法的定义
1、概念
是指由政府创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门经营政策性贷款业务的银行机构。它是适应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需要产生的。
2、特征:
(1)政策性银行由政府创办,属于政府的金融机构;(2)不以营利为目的;
(3)主要从事贷款业务,不吸收存款。其资金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资本金、各种借入资金和发行金融债券筹措的资金。
3、与政府的关系:
(1)依附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类;(2)相对独立型,市场经济国家属于;(3)独立型,发达国家。
4、与央行的关系,切断基础货币关系;但对其监督和指导
二、国家开发银行的法律规定
1、开发银行是专门从事政策性国家重点建设贷款及贴息业务的银行,是直属于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由其安排投资的国见重点建设项目,在资金总量和资金结构配置上负有宏观调控的职责。
2、资金来源:
(1)财政部拨款,注册资本500亿。(2)发行的政府担保的债券;(3)建设银行存款的一部分。
3、业务:
(1)管理和运用国家拨付的预算内资金和贴息资金;
(2)向国内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和向社会发行财政担保建设债券;(3)办理国外贷款;(4)发放政策性贷款;
(5)为重点项目物色合作伙伴;(6)经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概念:是负责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是直属于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2、任务:筹集农村信贷资金;代理政策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惠低息贷款。
四、进出口银行
1、概念:是我国进出口业实行政策性贷款业务的专业银行,是经营国家进出口方面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2、任务: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
五、政策性银行的改革
1、存在的问题
(1)政策性银行的财政延伸功能使命结束,需要重新定位;(2)过度商业化竞争,背离政策性宗旨。
2、改革的基本方向(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1)商业银行的定位;
(2)政策性业务实行招标机制。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和税法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1、主体是国家
2、客体是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和积累的社会财富
3、目的是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
二、税收的本质
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表现在:
1、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2、税收体现一定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三、税收的特征
1、征收上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税法的规定,按时足额的纳税。这一特征区别于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形式。
2、缴纳上的无偿性。这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所谓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纳税人缴纳的货币或实物就转变为国家所有,纳税人得不到任何报酬,没有等价交换,也不再返还。这于国债,规费不同。
3、征收比例或数额上的固定性。一般是指在征税之前,国家采取法律的形式,把每种税种的征税对象、纳税人以及征收数额和比例都规定下来,以便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共同遵守。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标志,也是国家财政收入可靠的保证。
四、税法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规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形成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点:
(1)税法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在执行过程中又具有相对灵活性的法律形式。
(2)在确定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一种不对等性。
(3)在处理税务争议所使用的程序上,税法与其他部门法不同。第二节
税法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一、税法的分类
1、根据税法所规定的征税客体性质不同 流转税; 收益税; 财产税; 资源税; 行为税。
2、根据各级政府对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划分 中央税; 地方税。
3、根据税法适用的纳税主体不同划分 国内税; 涉外税; 国际税。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
1、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1)征税主体:
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力的税务机关、地方财政局和海关。
(2)纳税主体:
是履行纳税义务并享有相应权利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3)纳税主体的意义:
纳税主体是税款的直接缴纳者;纳税人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律承担者。
2、征税客体
(1)概念:又称征税对象,即征纳税主体所指向的对象,这是税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征税的直接依据。(2)确定原则:
①要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足额、及时和稳定; ②要有利于调节经济;尽可能简化。
(3)征税客体的作用: ①征税的前提; ②税种的区分依据;
③实现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3、税率
(1)概念:是应征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尺度,体现着征税的深度。(2)作用:
①税率起到税额怎样计算及计算多少的作用; ②税率是正确发挥税收杠杆作用的核心。
(3)税率的分类:
①定额税率:每一单位征收,比如车船使用牌照税。
②比例税率:同一征税对象,只规定一个百分比,不论是数量、金额是多少
③累进税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几个等级,各定一个税率递40
增征税。分为全额累进、超额累进、超倍累进。
4、税目:各税种中具体规定的应纳税的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征税的范围和广度。
5、纳税环节:在商业生产和流转过程中应缴税款的环节。
6、纳税期限:税法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限,分为按次征收和按期征收。
7、减税免税(1)起征点(2)免征额
(3)税收减免与税收抵免
税收减免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或者免征全部税额。
税收抵免是指在境外已经缴纳的所得税,在国内纳税时,准予抵免。
8、违章处理
第四章
税法一般规定 第一节
增值税法
一、增值税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理解:理论增值额和法定增值额的区别 2.特点:
(1)通过税额的抵扣仅就增值额部分征税;(2)税负公平;(3)道道征税;(4)中性;(5)零税率。
二、纳税人
1.概念: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分类:
一般纳税人:允许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但税率较低
二、纳税人 3.划分标准: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年销售额在50万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2)其他的纳税人,年销售额在80万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3)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即使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仍视为小规模纳税人
(4)会计核算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依照一般纳税人的规定纳税
三、征收范围 1.一般规定
(1)销售货物: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气体、热力。
(2)提供应税劳务:是指有偿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3)进口货物 2.视同销售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于另一个机构用于销售,但机构设在同一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它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四、税率
1.基本税率:17%
2.零税率:纳税人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出口退税。3.特别税率: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5)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货物
五、计税依据—销售收入额 1.一般规定
纳税人的销售收入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价外税)。
价外费用是在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贮备费、代垫代收费用等。
2.特殊规定:
(1)合并定价时,应当把销项税额从销售额中剔除,公式: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2)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价格明显偏低,或者视同销售而无销售额时,由税务机关核定。公式: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0%)
(3)混合销售,合计征税;兼营销售,应分别核算,不能分别核算的,应当一并增收增值税。
六、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一般纳税人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2.进项税额: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或者接收应税劳务时所支付的税收,43
并且计算增值税时允许抵扣的成为进项税额。(1)准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①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②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③购进免税农产品准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13%);
④购进和销售货物(不动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可以按运费结算单(普通发票)所列运输金额7%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2)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④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⑤上述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二)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 应纳增值税=销售额×征收率(3%)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综上,应纳增值税额=含税销售额÷(1+3%)×3%
七、增值税的减免规定 免征增值税的项目: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品
3、古旧图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和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
7、和残疾人有关的项目
8、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第二节
消费税、营业税法
一、消费税
1.纳税主体: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金银首饰),为消费税的纳税人,2.税率:
固定税率和比例税率
固定税率:黄酒、啤酒、汽油、柴油 比例税率:绝大多数
3.征税范围:5大类、14小类
(1)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害的,如烟、酒及酒精、鞭炮、烟火等;
(2)奢侈消费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化妆品等;(3)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汽车、摩托车等;
(4)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5)具有财政意义的消费品,如汽车轮胎。
二、营业税
1.纳税主体: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2.征税范围:
(1)劳务7种: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服务
(2)转让无形资产
(3)销售不动产(房地产公司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
3.税率
(1)3%: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电通信、文化体育(2)5%:金融保险、服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3)5%-20%:娱乐业
4、免税项目
(1)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2)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
(3)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4)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
(5)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
(6)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7)境内保险机构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法
一、纳税主体 1.法律规定: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2.理解:
所谓的“企业”包括:一切性质的企业法人;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所谓的“组织”包括:(1)事业单位;(2)社会团体。
3、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的区分(1)概念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46
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2)区别的意义(见下表)(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区分)
二、征税对象
1.概念: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2.原则:
(1)必须有合法来源的所得;
(2)纳税所得是扣除成本费用以后的纯收益;
(3)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必须是实物或货币所得;
三、税率
1、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3.现行税率的合理性
(1)企业的实际税负。现行内资、外资企业的名义税率(即法定税率)都是33%,但实际税率分别是25%左右和15%左右。内资企业实际税负偏重,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负偏低。
(2)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企业所得税的基准税率分别为35%、33.33%、25%、30%、3%,在我国周边国家中日本、韩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则为30%、27.5%、28%、30%、28%。在选择税率时既要充分考虑国际上和我国周边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税率水平,也要有利于保持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税率不应过低,要与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
(4)税收公平。给予小企业特殊的税收优惠,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小企业的税收负担能力相对比较弱,让其与大企业适用相同的比例税率,税收负担相对较重,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应当考虑对小型微利企业设置一档略低的税率。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两个概念:
1.应纳税所得额:应当纳税的所得收入 2.应纳所得税额:应当缴纳的税额
(二)计算公式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的余额
五、收入总额
(一)一般规定
1、销售货物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
9、其他收入。
六、不征税收入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七、准予扣除的项目——收益性支出
扣除的项目——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1.常规成本和费用:(1)成本;
(2)费用(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等);(3)税金,其他税金。
(4)损失,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和投资损失等。
(5)其他支出。
(6)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的范围内允许扣除。2.允许在一定范围和标准内扣除的成本和费用(实施细则)1.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3.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但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除外)
4.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5.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6.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7.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8.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9.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10.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11.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
12.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八、不得扣除的项目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九、固定资产折旧——资本性支出
(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但不得在购买固定资产当年一次性扣除。(资本性支出不得扣除)
(二)不得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第三篇:经济法学电子教案(精品课程)
第一章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一节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将调整对象作为区分部门法的根本特征,更有利于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的区分。一旦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明确,经济法的概念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二、经济法调整对象在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问题实际上都是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必然延伸,如果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则经济法当为一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地位问题则迎刃而解。
(二)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问题,实质上也就是经济法的构成体系问题。第二节 经济法独立调整对象问题 ――兼论经济法的地位
一、关于经济法独立调整对象的两种不同观点
根据对经济法独立调整对象的基本看法,我们可以将以往观点分为两大类:
(一)否认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
较为典型的否定说有以下几种:
1、综合经济法论;
2、学科经济法论;
3、经济行政法论。
(二)承认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
分为两个时期,1992年前,较为典型的肯定说有以下几种:
1、纵横说;
2、密切联系说。
第二个时期是1992年以后,主要有:
1、经济协调关系说;
2、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
3、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说;
4、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
5、社会公共性说。
二、论争的症结
所谓经济法有否独立调整对象问题的论争实际上早已被异化,沦为一场理论上论证经济法有否独立调整方法与实践上概括经济法现象的共性这两者各执一端的“游戏”,论争失去统一的焦点。
三、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超越
是否形成一个法律部门就取决于两点:
第一、这些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应具备某种“共性”;
第二,将这些具备共性的法律规范进行综合并上升到法律部门的高度来研究是必要的。
四、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商法之间的关系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而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管理经济的法律。
1、利益本位角度的区别;
2、法律规范性质的区别;
3、调整方法的区别;
4、法律责任的区别。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 “行政法的要害是程序法,而非实体法”。行政法应着重以程序法为核心展开研究,其精髓在于控权,在于维持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力量平衡。
在强大的法律社会化运动面前,传统行政法也卷入了所谓的“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的潮流,并因而展现出某些异化的特征。但其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地位并没有改变。
(三)经济法中的“软法”辨析
所谓的“软”,就是说明在经济管理中,管理者已经无须事事依赖确定性法律规范的强力约束,就能获得被管理者的良好合作,实现对被管理者行为的有效导向。其特征是:
1、宏观调控法上的指导性、劝导性;
2、市场管理法上的鼓励性、奖励性;
3、中介组织法上的自律性。
第三节 经济法具体调整对象问题――兼论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独立调整对象问题实质上也是经济法独立部门法地位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经济法的外在独立性问题,我们才能着手进行内部的体系构建。
一、观点的评述
关于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较为流行的学说有以下几种:
1、经济协调关系说;
2、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
3、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
4、社会公共性说;
5、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说;
6、国家管理经济领域说;
7、来自经济行政法论的观点。
二、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 经济法应当具体调整以下几种关系:
1、宏观调控关系。
2、微观规制关系。
3、国有参与关系。
4、市场监管关系。
5、涉外管制关系。
top↑
第二章 经济
法的概念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历史考察
一、国外经济法概念的历史形成
(一)国外经济法概念的萌芽与发展
学界一般认为“经济法”一词最早见于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所著的《自然法典》。
实际颁行的经济法肇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
(二)国外经济法概念的初步形成
二战结束后,经济法的研究出现了第二次历史高潮。这一时期的经济法研究形成两大分支:
1、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研究;
2、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经济法研究。
二、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历史形成
(一)中国经济法概念的萌芽与发展
经济法在中国的命运主客观两大条件的限制与影响。
经济法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但开始系统研究则迟至70年代末。
在官方的推动下,经济法的民间研究迅速升温,从而掀起中国经济法研究的第一次历史高潮。
这一时期的经济法研究体现了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化的发展要求,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主观偏好与认识水平而在较大程度上承继了前苏联学者的理论架构。
(二)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初步形成
中国经济法研究的第二次历史高潮勃兴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及随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次推动。
三、经济法概念历史考察的结论
经济法概念最初是非常模糊不定的。在很长一定历史时期里,学者实际上只是处于一个感性积累的摸索过程中,而各自的出发点、知识结构、研究偏好以及所处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阶段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他们总结出迥异的经济法概念,显然都不够准确。
在经济法概念研究的后期,经济法概念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经济法研究水平,奠定了继续推进经济法研究的坚实基础,也为我们的论证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平台和论证素材。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 及其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经济自由主义时期对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
无形之手的理论滥觞于古典经济学时期,这一理论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现实条件的。
二、国家干预经济时代对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
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市场失灵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为经济现实所印证,人们开始为国家及其代表――政府的肩上不断增加新的职能,诸如限制垄断、提供公共产品、维持价格稳定、追求社会公平、实现充分就业等等。这一时期是政府优先于市场的时期。
三、新经济自由主义时期对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认识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对于正确认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并已逐渐为现代经济实践所证实。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最直接的反映的各时期的主流经济学成就在影响当时政府决策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将这些决策上升为法律形式的经济法。
四、经济法的社会历史根源考察对经济法概念的意义
(一)经济法须奠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二)经济法须是国家干预市场和市场干预国家的有机统一体
(三)经济法的政府管理职能具有现代性
我们的经济法应该树立这样的一种理念:不仅政府的干预不是永恒的,而且一个好的政府还应该主动培育自己的对立面――市场,并为其创造条件,引导它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节 经济法的内在价值
一、法的主导价值 所谓法的价值,是标志着法律与人关系的一个范畴,这种关系就是法律对人的意义、作用或效用,以及人对这种效用的评价。
二、经济法的价值
经济法的价值可以最终表述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
三、经济法价值的内涵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的提法至少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一)经济法的价值体现了市场个体之间的协调(二)经济法的价值体现了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
(三)经济法的价值体现部门、地区经济结构与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化
四、经济法价值的内涵延伸
经济法学研究完全有可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扮演更为重要和积极的角色,因为经济法研究的领域决定了它更多地代表着来自经济基础的内在呼声,更少地直接插足纯粹意识形态的争斗,从而也更易于为不同观点的群体所接受。第四节 现代经济法的概念
一、现代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修正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而履行各种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时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外延的二次界定
经济法是以经济法律规范为核心或主体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机总和。我们称之为经济法外延的二次界定。
三、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关系的提法
使用“管理”的提法是基于以下理由:
(一)“协调”、“调节”和“干预”的提法不能用于表达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协调”、“调节”和“干预”的提法不足以全面概括现代国家经济职能的内涵
(三)“管理”不等于“命令与服从”,现代经济管理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作为独立部门法意义上的行政法并不应该等同于行政性法律规范的总和,而应主要限定于行政组织法和行政救济法的范畴内,其要义在于约束政府权力的合法、合理运用,在于限权。因此所谓的“命令与服从”也是经济法学者对于现代行政法真正内涵的片面理解罢,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陈旧观念。
top↑
第三章 经济法
主体及其行
为
第一节 国家经济管理法律关系概述
一、国家经济管理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及其政府在管理经济过程中与各种市场主体发生的符合经济法律规范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我们可以将之简称为国家管理经济法律关系。
二、国家管理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二节 作为经济管理主体的国家(政府)及其行为
一、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准民主模式是较为合理的一种国家(政府)角色定位。在经济法的领域里,民主模式的合理性决定了国家对市场干预是具有一定的法理与道德基础的,此为“国家干预”,而巨物模式的合理性又决定了对国家经济管理权力进行法律制约也是必不可少的,此为“干预国家”。这两者的合理结合(相互配合与制约)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国家的基本内涵。
二、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的分类
经济法的管理主体应包括:
(一)从横向上看,作为经济法管理主体的国家机关应包括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
(二)从纵向上看,经济法管理主体应包括中央和地方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下同)
(三)从地方机关的级别上看,经济法管理主体应包括所有级别的地方机关。
(四)从行政机关的内部来看,经济法管理主体应包括人民政府及其下属的经济管理职能机关和部门性管理机关
三、国家及其政府在经济法上的经济管理行为
在经济法的领域中,国家及其政府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宏观调控行为
(二)微观规制行为
(三)国有参与行为
(四)涉外管制行为
(五)市场监管行为
第三节 中介组织、市场主体及其行为
一、中国中介组织的发展历程
二、双重性格的经济法主体——中介组织
(一)作为经济法主体的中介组织的内涵
(二)作为经济法主体的中介组织的分类
1、中介自律组织
2、中介服务机构
三、中介组织的行为
(一)中介自律组织的行为
1、自律管理行为
2、授权管理行为
3、团体利益代理行为
4、接受管理行为
(二)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
1、中介服务监管行为
2、接受管理行为
四、市场主体及其行为
(一)作为经济被管理主体的市场主体
(二)作为经济被管理主体的市场主体的行为
1、接受管理行为
2、抗辩及救济行为
top↑
第四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作用与标准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穿经济法立法、执法、司法始终的根本准则,是对作为经济法主要调整对象的国家履行现代经济管理职能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以及立法者在经济领域所施行政策的集中反映,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法体系的完善以及制度规范的协调一致
1、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规范、制度的制定依据;
2、经济法基本原则是制定次级经济法律、法规时的立法准则。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包括市场主体和国家行政执法机关)的行为准则和司法机关的审判依据。
1、限制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越权行为;
2、经济法主体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
确定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法的范畴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其他领域的原则;
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济法特有的原则,而不是其他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济法调整的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普遍适用的原则,而不是某一领域的局部性原则;
4、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而不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领域内的其他问题。经济法包括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经济民主原则;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4、经济公正原则。第二节 经济民主原则
一、经济民主的含义
经济民主原则的内涵是给予经济主体更多的经济自由和尽可能多的经济平等。
二、经济民主原则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合理,首先依靠的是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价值规律的作用,其作用的发挥建立在没有特权的基础上,这一前提要求市场主体必须拥有一个超然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活动领域,自由参与市场,自主决定行为选择,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实现资源的初步配置。
经济民主原则不仅体现在宏观调控领域,而且在政府对市场机制运行进行内部调整的微观规制领域,自由、平等同样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经济法领域首次倡导的保护弱者理念也秉承了经济民主原则的精髓。第三节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含义
(一)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效率与公平都是法所追求的价值。两种效率观:一种是经济效率,一种是社会效率。公平观也有两种,分为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经济法原则中的地位
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矛盾都源于生产力不发达,当经济增长成为一种主导的需要时,效率应被优先考虑。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强调市场主体享有参与自由竞争的权利,由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的配置,形成对市场主体进行初次分配的格局。同时,为了实现社会公平,通过转移支付调节收入分配的差距。
在微观规制领域,反垄断法原则规制由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转变,深刻地反映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
国有参与程度的变化,反映了效率与公平两者关系的动态发展。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国家对“市场失效”领域行使经济管理职能之法,以促进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健康发展为任。国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发展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进行全盘考虑,作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步对其负外部性进行规制的立法选择,贯彻可持续立法理念,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第五节 经济公正原则
公正是针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裁判者与接受裁判者之间发生的关系提出的要求。
1、经济公正原则针对的是在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中,排除政府行为的任意性,在现行法律规范、法律原则体系内,严格依法行政,对行政行为指向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待遇。
2、经济公正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履行裁判职能时,应当将实体法中的制度观念贯彻到审判结果中,体现出经济审判的特殊性,让致害人承担惩罚性的赔偿责任。
top↑
第五章 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形成
二、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从所有制角度看,我国长期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局
(二)从计划制度的特点来看,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相结合的计划制度
(三)从经济管理体系来看,我国主要按照部门垂直管理为主,地方分块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
三、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根源及其经济学分析
(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根源
1、中国小农经济基础和传统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2、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管理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3、社会主义企业的原有经济管理传统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二)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历史根源的经济学分析
对于中国建国之初选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原因,综合起来有这样几个:
1、由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环境约束;
2、中国领导人所面临的制度知识的约束;
3、社会成员的集合意愿的约束。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社会矛盾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尖锐的地步,扬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十分强烈,中国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从1978年到二十世纪末,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从1978年底到1984年10月,改革重点为微观经营机制。
第二阶段的改革从1984年10月到1991年底,重点是改革中国的资源配置制度。第三阶段的改革从1992年到20世纪末,主要是改革宏观政策环境。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及其经济学分析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选择这种改革模式可能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这是因为: 第一,这种改革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
第二,这种改革模式有利于把改革的成本分摊到一个较长的时期; 第三,这种改革模式有利于对市场化进程的调控; 第四,可以通过放松控制来激励社会成员的自发改革热情; 第五,使政府容易识别需要补偿的群体以及需要补偿的程度。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关于计划与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的争论断断续续存在了几十年。1992年初,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城市深圳视察时,对于深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号召全国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通过这次南巡,我国终于在理论上确立了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制度经济。在改革初期的实践中,各种经济活动往往都是非制度化的,这是改革必然要经历的初级阶段。
想要继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与透明的规则,为平衡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创造条件。
三、警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误区 中国已经出现了三种基本社会力量:
1、社会力量是坚决推进改革;
2、依然推崇计划经济体制的保守派力量;
3、利用转轨时期的混乱经济体制浑水摸鱼的新的既得利益者。
推进改革就会遇到来自两方面的反抗。这两种社会力量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但实际上又是相互支持的,他们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理由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对此我们应该加倍予以警惕。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的关系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法之间关系的本质属性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国经济结构和组织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的总称。经济体制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从哲学本质上讲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前进的每一个步伐,都应该在制度与法律的备忘录中印刻下足迹,否则散漫的创新激情在稚嫩的市场肌体上的肆虐很可能只是倍增市场的无序与理性的紊乱,从而导致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实现不能。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法之间关系的经济学解说
我们今天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这一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场制度的改革,它的核心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讲,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任务不是简单地开放与漫无目的地改革,而是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具备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质素的经济法律制度。
三、继续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法的核心作用
在经济活动中,法律规则的缺失会导致大量的无谓试错,增加改革的成本。中国急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整套公正透明的经济法律制度,依据国际标准进行大量的法律移植已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定事实。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引进和消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制度为主,以适度的制度创新为辅,充分利用法律制度(特别是经济法)对经济基础变革的强大反作用力,在空前的广度与纵深上推进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WTO的互动并不意味着“经济法的全球化”
因此在研究WTO与经济法关系中,我们的立足点是经济法。对于中国经济法来讲,WTO规则在最终意义上也只是为我所用的一种国际经济规则。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一立足点,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主权的永恒互动中,切实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
top↑
第六章 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节 经济法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与意义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经济法律规范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意义重大。
1、经济法的制定对于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2、制定完善的经济法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成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经济法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则
(二)法制统一原则 它包括两个方面:
1、统一立法权力;
2、统一立法效力。
(三)科学民主原则
经济立法的民主原则要求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经济法应从实体内容上反映和记载人民的利益。第二,立法程序必须实现民主化。
(四)学习外国经验与适应本国国情相结合原则
三、经济法制定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摸式以来,中国的经济立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宏观调控、微观规制、国有参与、市场监管以及涉外管制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我国的立法者已经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律。
但这些立法的数量和质量距离我们心目中的经济法体系所应该达到的高度还很远。我国的经济立法任重而道远。
四、经济法制定的程序
(一)经济法草案的起草
(二)经济法律草案的提出
(三)经济法草案的审议和通过
(四)经济法的颁布与生效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实施
一、经济法实施的概念和意义
1、经济法的实施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2、经济法的实施对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二)经济奖励与经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三)经济法主体在适用经济法律规范上一律平等原则
三、经济法实施的现状与不足
虽然我国在经济法的实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直至目前为止,中国还不能完全称得上一个法治国家,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现实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
经济法学者不仅要关心经济法领域的法律实施问题,更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宪政建设的宏伟事业,最终实现良好的宪政环境下的经济法的实施。
top↑
第七章 国外经济
法的概念变迁
第一节 经济法概念的早期使用
一、西方“经济法”的语源(一)“经济法”的最初提出
(二)“经济法”的语词继受
(三)“经济法”的概念雏形
二、西方“经济法”的歧义 德国经济法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
一、德国经济法概念的界定
二、德国经济法概念的演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危机时期
1.Sammel theorie,原意为集合、聚合、集中、收集、搜集,日本学者金泽良雄等人称之为“集成说”、丹宗昭信等人则称之为“搜集说”。
2.Wirtschaftsrecht als Recht der organisierten Wirtschaft ,即“组织经济法说”。3.Wirtschaftsrecht als Recht der Unternehmer,即“企业管理法说”。4.Weltanschauliche Theorie und Rechtssoziologische Auffassung,即“世界观说”与Rechtssoziologischer Auffassung,即“社会学方法说”。
(二)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大战期间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法理论观点 1.冲突法(Konfliktsrecht)说 2.机能(funktionales Recht)说 3.经济总体关系(Gesamtwirtschaft)说 4.经济协调法说 5.经济指导管理法说 6.经济政策工具说 7.Fritz Rittner之说
(四)当代德国经济法理论观点 1.泛经济法说 2.统制法说
3.经济法是对强势者的控制和对弱者的保护的具体化 4.经济法作为国家和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中介 第三节 日本经济法概念的沿革
一、日本经济法概念的继受
(一)对象说
(二)经济法否定说
(三)统制经济法说
二、日本经济法概念的创新
日本的经济体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日本的经济法理论观点,主要围绕是否应当将竞争原理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国家统制经济和垄断禁止法是否应纳入经济法的中心范畴等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论争。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法学界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经济法应当包括禁止垄断法。
三、日本经济法概念的当代观点
(一)松下满雄说,即经济法是保全和补充市场机制之法。
(二)久保欣哉说,即经济法是分权型经济法。
(三)丹宗昭信和伊从宽说,即经济法是规制经济法。第四节 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经济法概念的形成
一、法国的经济法概念诸流派
(一)狭义经济法说
(二)广义经济法说
(三)企业法规说
(四)普遍经济利益平衡说
二、比利时的经济法概念诸说
(一)“经济法”概念(二)“经济法”是商法的延伸(三)“经济法”不只是商法的发展(四)经济法是企业法规
三、意大利的经济法概念主张
(一)主张肯定“经济的法”
(二)主张否定“经济的法”
(三)主张“经济的法”是构成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会合点
(四)主张“经济的法”是国家统制经济特有的法律
四、荷兰的经济法概念
第一阶段,有些学者如A·米尔德尔强调,经济法规所规定的各种制裁的共同特征和具体特征。第二阶段,有学者承认,在这类法规的渊源中以及在用来实施这类法规的机构和程序中存在某些共同特征。
第三阶段,与各种经济组织法有关的明确的行政法原则有了发展,从而引起了法学家的重视。第四阶段,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实体法,产生了“社会经济法”。第五节 英美国家经济法概念的例外
一、英国的“商事法”提法
二、美国经济法的名与实
(一)现实制度基础与研究方法走向
(二)法经济学与经济法的概念区别
第一,法经济学属经济学领域,而经济法则属法学领域;
第二,经济法研究经济领域诸问题(如财产、合同、侵权等)的法律,而法经济学则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概念研究几乎所有的法律;
第三,经济法是用法律的准则和价值观分析经济问题,强调的是公正,而法经济学则是用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准则和价值观判断研究法律问题,强调的是效率。第六节 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法概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法概念 1.两成分法 2.战前经济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法概念 1.综合部门法 2.经济-行政法理论 3.规范群体论 4.现代经济法论
三、苏联的经济法概念对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一)原捷克斯洛伐克
(二)原罗马尼亚
(三)原民主德国
(四)原南斯拉夫
top↑
第八章 国
外经济
法的立法实践
第一节 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经济法产生的起点与质疑
(一)经济法产生起点的诸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级以后才产生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近代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但并不否认“市民革命以前经济法”的存在。
(二)对经济法产生起点的质疑 1.关于经济法产生的涵义 2.关于经济法产生的时间
二、经济法发展的动因
(一)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根源 1.私权绝对向私权限制的演变及立法要求
其一,对于私有财产,必须在正当的补偿下,为公共目的加以利用; 其二,把对财产的支配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其三,所有权的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利益的要求。2.契约自由向契约限制的演变及立法要求 这种限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限制经济主体的自由意思表示; 其二,依据法律解决合同争议。3.自由竞争向垄断的演变及立法要求 这一限制包括为:
其一,对不正当限制交易的限制;
其二,对不正当竞争方法和交易方法的限制; 其三,对垄断的限制。
(二)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经济根源 1.“市场失灵”与经济法的生成优势 2.“政府失灵”与经济法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经济法立法简史
一、德国经济法的历史
(一)德国经济法的起步
(二)20世纪上半叶德国经济法的发展
(三)德国经济法的新发展
1.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要求规范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
2.社会市场经济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要求规范社会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 3.社会市场经济的社会平衡原则要求规范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的法律 4.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原则要求规范社会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
二、日本经济法的历史
(一)日本经济法的萌芽
(二)日本经济法的形成 1.经济危机的法(1)农业危机对策法(2)保护重、化工业的对策法
(3)开辟海外市场克服国内危机的对策法(4)中小企业对策法 2.卡特尔促进法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济统制法
(三)日本经济法的演进
1、经济恢复期的经济法(1945-1954年)(1)消除垄断成分的经济立法(2)消除封建因素的经济立法
(3)恢复国民经济,促进产业合理化的经济立法(4)对付经济危机的经济立法
2.经济高度成长期的经济法(1955~1970年)(1)有关工业现代化的经济立法(2)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经济立法(3)开放体制过渡的经济立法 第一,外汇和贸易方面 第二,国际投资方面
(4)调整大中小企业关系的经济立法
第一,提供资金上促进中小企业现代化方面的立法 第二,组织上促进中小企业集约化方面的立法 第三,中小企业进行各种指导的立法 3.经济低成长期的经济法(1970~1989年)(1)对付美元危机和石油危机的立法(2)不景气对策法
(3)振兴知识密度型产业的立法(4)环境污染对策立法(5)贸易磨擦对策立法(6)竞争秩序的立法
(四)日本经济法的动向 第一,有关《垄断禁止法》的修改 第二,有关知识产权的立法 第三,有关不景气对策的立法 第四,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 第五,保险业法的全面修改
三、法国经济法的历史
(一)法国的传统理论与法律创新 1.私法自治理论与法国经济的发展 2.计划理论与计划经济法的发展 1.形成时期(1945年~1980年)(1)国有企业法(2)中小企业法(3)竞争法(4)消费者保护法(5)产品责任法
(6)证券、期货交易监管法律(7)社会保障法
2.发展时期(1981年迄今)(1)国有企业法(2)中小企业法(3)竞争法
(4)消费者利益保护法(5)产品责任法
(6)证券、期货交易监管法律(7)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第三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经济法简史
一、英国经济与社会立法史
(一)英国经济干预法形成时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英国经济与社会立法 1.国有化方面的立法 2.宏观经济计划立法 3.市场规制方面的立法(1)在竞争法领域(2)在消费者保护法领域 4.社会福利立法 5.市场监管立法
(1)证券市场的监管法律(2)保险市场的监管法律
二、美国经济与社会立法史
(一)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二)自由放任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20世纪上半叶)1.一战前后的美国经济与社会立法 2.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新政立法(1)金融计划(2)农业调整法案(3)全国工业复兴法(4)对运输事业的扶持(5)救济与举办公共工程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经济与社会立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与社会立法
1.战后经济恢复和调整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二战结束后~20世纪50年代前期)2.经济相对发展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20世纪50 年代中期~70年代初)(1)产品卫生与安全方面(2)消费者信用方面(3)交易规则方面
3.经济转折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立法(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第一方面,非常措施立法 第二方面,金融证券立法 第三方面,税法修订 第四,反托拉斯法
第四节 苏联东欧主要国家经济法简史
一、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经济社会根源
二、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法的发展历程
(一)对旧国民经济改造阶段的经济法(1917年-1920年)
(二)建立、巩固计划经济基础阶段的经济法(1921年-1956年)
(三)经济改革阶段的经济法(20世纪60年代开始)
top↑
第九章 中国经济
法的概念变迁
一、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初创阶段(1979—1986年)
二、中国经济法概念的形成阶段(1986-1991年)
三、中国经济法概念的调整阶段(1992—1999年)
(一)调整对象类
(二)机能类
(三)经济行政法类
(四)方法论类
学者们在吸收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纳经济分析方法力图探求经济法概念与本质。
四、中国经济法的成熟阶段(2000年迄今)
在进入21世纪之时,国内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为经济法概念的揭示和经济法理念的培养进行着不懈努力,中国经济法进入了一个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理论界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法论断大多是对以往的观点的进一步完善。
top↑
第十章 中国经
济法立法实践
一、中国经济法立法实践的萌芽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末)
(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9年)1.企业组织管理方面 2.计划方面 3.财税方面 3.金融方面 5.价格方面 6.行业管理方面 7.关于福利方面
二、中国经济法的初创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
中国经济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经济法学应运而生。这十余年间,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达六百余件
三、中国经济法的形成时期(1986年-1992年)
这一时期从立法上确定了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颁布了大量经济法规,体现出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受到削减和限制,注重科学管理的推行。
四、中国经济法的调整与成熟时期(1992年迄今)
(一)宏观调控方面 第一、产业与计划法律法规 第二、财政和税收法律法规 第三、金融和价格调控法律法规
(二)市场秩序规制方面
第一、反垄断与维护公平竞争法律法规 第二、价格与反倾销法律法规 第三、产品质量与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
(三)国有经济参与方面
(四)对外贸易方面
top↑
第十一章 宏观调
控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宏观调控法的涵义
一、宏观调控概念与特征
宏观调控,是指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如下几个特征: 1.具有“公共物品”属性。2.以“间接性”为主。3.以“经济性”为主。
二、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与特征
宏观调控法是指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程序、宏观调控手段(措施)的法制化。具有以下特征: 1.宏观调控法具有社会法的特点。2.宏观调控法具有很强的整体导向性。3.宏观调控法是一种政策性法。
4.宏观调控法是一种固定的程序法与变化的实体法相结合的法律。
三、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基础
(一)宏观调控的经济基础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克服经济不稳定性的需要。2.解除经济外部性问题的需要。3.克服“凯恩斯谬误”的需要。
(二)宏观调控法的法治基础 1.提供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需要。2.法治原则的需要。
3.有限政府与责任政府的需要。第二节 宏观调控法的结构体系
一、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 主要的宏观调控措施有: 1.计划(规划)。2.金融政策。3.财税政策。4.产业政策。
二、宏观调控法的构成及功能
(一)规划(计划)法
规范法是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的规划的法律规范。其功能有:
1.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2.保障社会稳定。3.决定经济政策。
(二)金融政策法
金融政策法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依据。它具有如下功能: 1.稳定币值。
2.刺激经济增长与减少失业。3.保证国际收支平衡。
(三)财税政策法
财税政策法是一国政策实行财政与税收政策的法律依据,具有如下功能: 1.确保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2.确保社会公正。
(四)产业政策法
产业政策法是指国家从社会需要出发,引导、促进和调节各种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法律规范。其功能有: 1.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地区平衡。
2.促进全国优势产业的发展,以提升一国的综合竞争能力。第三节 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发展趋势
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发展趋势大致呈以下走势:
一、从宏观调控政策到宏观调控法的确立
二、从“行政与经济”双重调控到以“经济”调控为主的单一调控
三、从集权式的宏观调控体制到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分权式宏观调控体制
四、从政府宏观调控到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四节 宏观调控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政府工作重心:应从直接参与经济建设转向提供公共物品
二、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分离:宏观调控基本法立法的前提
三、公众参与:改善宏观调控质量的重要制度
四、分权式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宏观调控法的目标模式
五、扶植弱者:我国宏观调控法的立法精神
六、程序设置:宏观调控法的法律保护机制
七、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权力的归属
八、税收法定:税收调控的基础
top↑
第十
二
章 金融调控法律制度
第一节 金融调控法概述
一、金融调控的概念及特征
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来实现的宏观调控,它是经济宏观调控中最重要的一种,具有如下特征:
1.金融调控主体是中央银行。2.金融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货币政策。
3.金融调控的手段虽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但金融调控须在法制范围内运行。
二、金融调控的目标
1.金融调控与财税调控、产业调节的选择。2.稳定物价与实现充分就业之间的选择。3.稳定物价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选择。4.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选择。5.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之间的选择。
三、金融调控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国家,法定存款准备、再贴现与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
1.调节证券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2.消费信用控制。3.优惠利率。4.规定流动性比率。5.窗口指导。
6.规定利率最高限额。7.信用分配。8.直接干预。第二节 中央银行法
一、银行的定义与我国银行体系
银行是指依法成立的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的金融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银行体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年至1982年,是我国开创和确立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时期。
第二阶段为1983年1993年,是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198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第三阶段始自1994年起,是我国在明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开始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新银行体系的时期。1.中央银行。2.政策性银行。3.商业银行。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与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履行职责。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领导机构
(二)货币政策委员会
(三)分支机构
四、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可使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2.中央银行基准利率。3.再贴现率。4.再贷款。5.公开市场业务。
6.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政策的决策与执行
五、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一)人民币发行 1.发行库管理。2.人民币发行原则。
(二)现金管理 管理主要内容有:
1.监督开户单位在现金使用的规定范围内使用现金。2.核定开户单位库存现金限额。3.监督按规定收支现金,严格控制坐支。
(三)保护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法
一、国外政策性银行概述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专门为贯彻配合一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在特定的范围内直接或间接从事政策性融资的政府金融机构。国外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一)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二)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三)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
二、我国目前政府性银行的概况 我国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
(一)国家开发银行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
top↑
第十三章 财
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法概述
一、财政的一般原理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指国家和其他公共团体为满足公共需求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活动的总称。
(二)财政的特征 财政具有如下特征:(1)强制性。(2)公共性。(3)连续性。
(三)财政的作用
财政活动的基本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配收入。2.配置资源。
二、财政法的概念
财政法是调整在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财政法的地位
财政法是经济法的部门法,并且是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中的重要部门法。
四、财政法的体系
财政管理体制法律规范、财政收支管理法律规范、财政活动程序法律规范,它们都是财政法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2、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二节 预算法
一、预算和预算法概述
(一)预算和预算法的概念 预算,在此指国家预算,它是国家对会计内的收入和支出的预先估算。它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预算法,是调整在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预算体系的组成
预算体系,是依据国家的政权结构形成的国家预算的协调统一的整体。
二、预算管理职权
(一)各级权力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1.各级人大的预算管理职权。2.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预算管理职权。
(二)各级政府机关的预算管理职权
三、预算收支的范围
(一)预算收入
完整的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部分构成。
(二)预算支出
预算支出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四、预算管理程序
预算管理程序是国家在预算管理方面依序进行的各个工作环节所构成的有秩序活动的总体。
(一)预算的编制
预算的编制,是指国家制定取得和分配使用预算资金的计划的活动。它是一种基础性的程序。
(二)预算的审批
预算的审批,是指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对同级政府所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批准的活动。
(三)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预算执行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其他预算主体组织预算收入和划拨预算支出的活动。
五、决算制度
决算,在形式上是对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在实质上则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
(一)决算草案的编制
(二)决算草案的审批
六、预算的决算监督及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
(一)预算与决算的监督
预算与决算的监督,是指对各级政府实施的预算与决算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一)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预算法的法律责任,简称预算法律责任,是指预算法主体违反预算法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三节 国债法
一、国债和国债法的概述
(一)国债的概念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它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所举措的债务。它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弥补财政赤字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国债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国债法是调整在国债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国债的使用、偿还和管理
(一)国债的使用
(二)国债的偿还
(三)国债的管理 第四节 政府采购法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
所谓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以购买者身份购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二、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制度 1.政府采购模式的选择。2.政府采购法的主体。3.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
三、政府采购程序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的程序 1.成立谈判小组。2.制定谈判文件。
3.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4.谈判。
5.确定成交供应商。
采取询价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的程序 1.成立询价小组。
2.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3.询价。
4.确定成交供应商。
top↑
第十四章 税
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法概述
一、税收和税法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照税法规定,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是调整在税收过程中发生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征纳程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1.纳税主体。2.征税对象。
3.税种、税目,税种即税收的种类,指征的什么税。4.税率。5.纳税环节。6.纳税期限。7.减税免税。8.违章处理。
三、中国1994年税制改革 第二节 中国现行税种的法律规定
一、流转税法
流转税法是调整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增值税
增值税是指以产品新增加的价值,即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二)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对单位和个人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增值收益进行征税的一个税种。
(四)营业税
营业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从事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额征收的一种税。
(五)关税
关税是海关按照国家的规定,对进出国境的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所得税法
(一)企业所得税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
(四)农业税
农业税,是指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农业收入所征收的一种税。
三、财产税法
财产税,是指对拥有应纳税财产的人征收的一种地方税。
四、特定行为税
特定行为税是指对实施某些法定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五、资源税
第三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中对征纳过程实施的基础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
二、税款征收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或者少征税款。
三、税务检查
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税务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或隐瞒。
四、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税法的行为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刑事责任
五、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
top↑
第十五章
计划法
第一节 计划与计划法概述
一、计划的概念、职能和地位
国家计划是一国对其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作出的预测及其希望实现的政策目标,以及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需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政策措施。
二、计划法的概念及其发展
计划法是调整在制度和实施国家计划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 计划法的立法形式及基本制度
从总体上看,计划法主要有两种立法模式,一种是分散立法;另一种是集中立法。
一、计划实体法律制度
(一)《计划法》中的计划实体法律制度
(二)《稳定法》中的计划实体法律制度
二、计划程序法律制度
计划程序,是指计划活动的程序,它主要包括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及调整等。
top↑
第十六章 产
业政策法
第一节 产业政策法概述
一、产业政策的概念
产业政策的是指一国为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促进与限制某项产业,规范产业组织,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现代化而制定的一套政策体系。
二、产业政策法的概念
产业政策法是调整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产业结构法包括下述几项基本制度: 1.产业结构规划制度 2.促进基础产业制度 3.保护、扶植主导产业制度 4.促进产业合理化制度
第二节 经济法视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权力性干预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共同行为与规制令
所谓共同行为,是指企业为某种目的所采取的共同的做法。
(二)促进(鼓励、支持)类
(三)限制类
(四)禁止(淘汰)类
三、非权力性干预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计划
(二)资助或信贷
(三)税收优惠
(四)补助金
(五)指导与劝告
四、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权与实施保障机制
(一)国务院
(二)实施保障机制
五、产业结构改善法体系论
产业结构改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结构改善法
(二)地区振兴的结构改善法
(三)农业结构改善法
(四)不景气对策法
第一节 价格法概述
一、价格的一般经济学原理 价格具有如下功能:
top↑第十七章 价
格法律制度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市场机制通过价格起刺激与引导作用。3.市场机制通过价格起着核算作用。
二、价格法的一般经济学原理
价格法,是指调整涉及到价格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 价格的管理体制及基本制度
一、我国的价格法发展与各个管理体制的确立
我国价格管理体制与价格法的发展经历了下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以“调”为主,有限度地放开小商品的价格。第二阶段(1985年—1991年)以“放”为主实行价格双轨制。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以加快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与法制化的进程。
二、经营者的定价行为
1.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2.在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内自主定价。
3.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产品范围内的新产品的试销价格,特定产品除外。4.检举、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价权利的行为。
三、政府的定价行为
(一)政府定价的范围
1.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2.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3.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
4.重要的公用事业与重要的公益性服务。
(二)政府定价目录
(三)政府定价的权限
(四)政府定价的依据
(五)价格听证会制度
四、价格监督检查
(一)政府价格检查机构及职权
(二)国家价格监督检查
(三)社会价格监督
五、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1.经营者承担的行政责任。
2.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承担的行政责任。
(二)民事责任
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款的,应当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
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节 价格宏观调控立法
一、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与价格调节基金制度
二、价格干预制度
三、紧急干预制度
top↑
第十八章 市场秩序
规制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概述
一、市场秩序规制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市场和市场秩序
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交换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
市场秩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作为社会的一种公共产品,秩序可以分为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
(二)市场秩序规制
市场秩序规制法就是既保证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制,同时又对政府的行为进行限制约束的法律制度。
市场秩序规制法是国家从社会经济的整体出发,为了维护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影响市场秩序,偏离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市场秩序规制法的调整对象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特殊市场行为的规制
对特殊的市场行为规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特殊交易主体的规制 2.对特殊交易方式的规制 3.对市场体系的规制
(二)对市场竞争行为的规制
对市场竞争行为的规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垄断的规制
2.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 3.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三)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就自然成为市场秩序规制法的调整对象,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也就成了市场秩序规制法的重要内容。
三、市场秩序规制法的特征
市场秩序规制法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
(一)法律关系的综合性
(二)主体的多样性
(三)客体的唯一性
(四)权利义务的非对等性
四、市场秩序规制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市场秩序法规制法的产生 1.反垄断法的产生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 3.国际立法
(二)市场秩序规制法的发展及趋势 1.立法宗旨更关注“公众利益” 2.法律规范更趋于灵活调节 3.国际立法更加快进程
第二节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一、确立市场秩序规制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二、市场秩序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经济民主原则
(二)保障实质公平原则
(三)社会整体效率优先的原则
(四)倾斜保护弱者原则
第一节 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
(一)垄断的概念 1.垄断的经济学概念 2.垄断的法律概念
top↑第十九章 反垄
断法律制度
(二)垄断的危害 1.垄断阻碍社会技术进步 2.垄断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3.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 4.垄断影响经济民主制度
(三)垄断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垄断进行不同的分类。
1、依据垄断者占有市场的情况可分为独占垄断、寡头垄断和联合垄断。
2、依据垄断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资源垄断、政府形成的垄断和自然垄断。
3、依据垄断影响的范围可分为国内垄断与国际垄断。
二、反垄断法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
1.反垄断法规制的主体是市场主体 2.反垄断法规制的行为是反竞争的行为
3.反垄断法是结合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的法规范总和
(二)反垄断法的产生与发展 1.反垄断法的历史沿革 2.反垄断法的调整范畴的发展
(三)反垄断法理论分析 1.经济学理论分析 2.社会学理论分析 3.法学理论分析
(四)反垄断法的宗旨 1.反垄断法宗旨的立法模式 2.反垄断法宗旨内容 3.反垄断法宗旨具体实施
三、中国反垄断立法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反垄断立法概况
(二)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基础分析 1.反垄断法的经济社会基础 2.反垄断法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3.竞争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竞争文化的形成 4.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三)我国反垄断立法面临的挑战
1.西方国家在反垄断领域面临的问题,中国反垄断法同样要面对 2.我国反垄断法需要面对体制转轨产生的特殊问题(1)行政性垄断现象特别严重
(2)垄断与市场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并存(3)新型的贸易壁垒与我国竞争法律的严重缺位 3.对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深远影响(1)加快制定反垄断法的进程(2)扩大竞争法的调整范围(3)重视竞争法的政策性功能 第二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 1.垄断价格行为(Monopolistic Pricing)2.掠夺性定价行为(Predatory Pricing)3.差别待遇行为(Discrimination Treatment)4.拒绝交易行为(Refuse to Deal)5.强制交易行为(Force to Deal)
6.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Tying and unfair condition)7.独家交易行为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认定
(一)相关市场的确定 1.相关产品市场 2.相关地域市场 3.时间相关市场
(二)市场支配地位的判定
(三)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行为性质认定
(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限制竞争协议的法律规制
一、限制竞争协议概述
二、限制市场竞争协议的表现形式(一)横向限制竞争协议
1.固定价格的协议(Price fixing)
2.市场划分协议(Market and Consumer Allocations)3.控制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协议(Production Controls)4.联合抵制协议(boycotts, collective refuse to deal)5.其他限制市场竞争行为
(二)纵向限制竞争协议 维持转售价格对市场竞争的影响(1)维持最低转售价格对竞争的影响 ①推动价格卡特尔 ②避免“搭便车”之质疑
③发挥“品质、流行保证”功能之质疑(2)维持最高转售价格对竞争的影响
三、限制竞争协议的法律规制
(一)限制竞争协议的认定 1.主体的认定
2.具有限制竞争的共同目的 3.实施了限制竞争的行为 4.导致限制竞争的后果
(二)限制竞争协议的豁免 1.豁免的条件 2.限制竞争协议的申报与批准
(三)限制竞争协议的法律责任 1.依法宣告协议无效 2.行政制裁 3.刑事制裁 4.民事制裁 5.鼓励检举揭发
第四节 企业合并的法律规制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和类型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
(二)企业合并的类型 1.资产转移型合并 2.经营控制型合并
二、对企业合并的法律规制
(一)关于企业合并控制的标准
1.实质减少竞争标准(the Substantial Lessening of Competition Test)2.市场支配力标准(the Market Dominance Test)3.合并控制标准的效率化趋势 4.综合标准
(二)关于企业合并的控制程序 1.事先申报制度 2.行政调查制度 3.司法审查制度
(三)企业合并的法律责任 1.禁止结合 2.资产剥离 3.解散已合并企业 4.赔偿损失 5.其他方式
第五节 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一、行政性垄断的概念及危害
(一)行政性垄断的概念
(二)行政性垄断行为的危害 1.行政性垄断扭曲市场机制 2.行政性垄断违背公平竞争原则 3.行政性垄断削弱企业竞争能力 4.行政性垄断背离WTO规则
二、行政性垄断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干预主义的思想基础
(二)利益多元化的经济基础
(三)技术更新的现实动因
三、行政性垄断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二)主观要件
(三)客观要件
四、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
(一)地区垄断
(二)部门垄断。
(三)行政性强制交易
(四)行政性限制竞争协议行为
五、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规制
(一)确定行政权的非经济化性质
(二)确立行政权的统一性规则
(三)明确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责任 1.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 2.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六节 反垄断法的适用
一、反垄断的主要司法原则
(一)本身违法原则(the doctrine of per se)
(二)合理原则(the rule of reason)(三)惩罚性赔偿原则
二、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
(一)适用除外的概念与意义
(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范围 1.国家垄断 2.自然垄断 3.知识产权 4.特定的联合行为
三、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
(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概念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是指一国的反垄断法对国外的某些影响到国内利益的行为行使域外管辖权的制度。
(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 1.域外适用违背国家主权原则 2.域外适用带来各国法律上的冲突 3.域外适用的法律实施困难
第七节 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知识产权滥用引发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一)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概念
滥用知识产权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行使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1.不正当维持独占行为 2.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行为(1)交叉许可。(2)联营协议。(3)回授要求。(4)限制地域。(5)限制使用范围。(6)限制数量。(7)不质疑条款。(8)不竞争条款。(9)搭售。
3.滥用知识产权加剧市场力量集中
二、法律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制
(一)传统的法律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制 1.民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2.知识产权法对权利滥用的规制(1)时间限制原则。(2)强制许可原则。(3)合理使用原则。
(二)现代反垄断法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规制 1.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意义 2.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的共同价值 3.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1)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2)欧共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1.一般性条款的概括界定 2.列举式的补充界定
top↑第二十章 反不正
当竞争法律制度
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特征 1.行为主体的“经营性” 2. 行为判断的不确定性 3.危害后果的社会性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
1.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政府对经营者竞争行为的干预。2.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范围具有外延性。3.反不正当竞争法具有与其他法律的竞合性。4.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法益具有社会性。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第二节 混淆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混淆行为的概念
二、混淆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仿冒他人经法定程序获得的外部标识
(二)不正当使用他人合法外部标志的行为
(三)不正当使用自己合法商业标识的混淆行为
(四)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商业标识导致市场混淆的行为
(五)仿冒他人产品的质量标志和产地,引人误解的行为
三、混淆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对混淆行为的认定 1.主观故意性。2.混淆的特定性。3.后果的误导性。
(二)混淆行为的法律责任
由于混淆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性特别严重,它都受到各国竞争法的禁止,处以较为严厉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第三节 虚假宣传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一、虚假宣传行为的概念
二、虚假宣传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商品质量的虚假表示
(二)商品价格的虚假表示
(三)变相广告宣传行为
(四)引诱性广告宣传行为
(五)诋毁性比较广告行为
三、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虚假宣传行为的一般认定 1.宣传主体是经营者。2.宣传行为虚伪不实。3.宣传后果引人误解。
(二)引诱性广告的认定
(三)诋毁性比较广告宣传行为的认定
(四)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2.民事赔偿责任。3.刑事责任。
第四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与特征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
(二)商业秘密的特征 1.非公知性。2.管理性。3.经济性。4.实用性。
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 1.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商业秘密。
2.恶意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违法行为获得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4.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危害 1.损害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2.扰乱社会公平竞争秩序。
3.阻碍技术进步和遏制创新的积极性。
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制度 1.民事法律规制模式。2.竞争法律规制模式。3.专项法律规制模式。
(二)违反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五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概念及其危害
(一)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概念
(二)不正当有奖销售的危害
1.有奖销售容易形成强势弱势企业的不公平竞争。2.有奖销售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3.市场供求信息的失实。
二、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形式
(一)抽奖式有奖销售。1.欺骗性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巨额奖品的有奖销售。
(二)附赠式有奖销售
三、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六节 商业赂贿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商业赂贿行为概述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
(二)商业赂贿行为的法律特征 1.行为主体包括行贿者和受贿者。2.行为人以排斥商业竞争为目的。
3.商业贿赂行为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进行的。
(三)商业贿赂的社会危害 1.商业贿赂行为扭曲市场竞争。2.商业贿赂促使低质产品得以畅行。3.商业贿赂行为影响国家经济运行。4.商业贿赂行为败坏社会风气。
二、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
(一)商业回扣
(二)不正当的佣金行为
三、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
商业贿赂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少国家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第七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一、政府监督
(一)设立监督检查的专门行政机构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监督检查机关
(三)各级人民政府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职责
二、社会监督
top↑第二十一章 反倾销
和反补贴法律制度
第一节 反倾销法律制度
一、倾销与反倾销法的概念(-)倾销的概念与分类 1.偶发性倾销。
2.短期性倾销或间歇性倾销。3.长期性或持续性的倾销。
(二)反倾销法的概念
(三)反倾销法的性质
(四)反倾销法的产生与发展
(五)我国反倾销立法的状况
二、反倾销法的实体规定
(-)西方国家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 1.价格条件 2.损害条件
3.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
(二)我国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前提条件 1.必须存在倾销事实。2.存在损害国内产业的事实。3.倾销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反倾销法的程序规定(-)反倾销调查的主管机构
(二)申请立案
1.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人资格。2.申请书内容。3.申请的立案。
(三)调查
(四)反倾销调查的中止和终止
(五)裁定
四、反倾销措施
(-)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二)征收反倾销税
(三)有关补救措施 第二节 反补贴法律制度
一、补贴与反补贴法的概念(-)补贴的概念和分类 1.补贴的概念 2.补贴的分类
(1)从补贴的范围来看,补贴可分为一般补贴和出口补贴两大类。(2)从补贴的方式考察,可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类。
(3)从补贴是否导致反补贴措施来看,可分为可诉讼性补贴和不可诉讼性补贴。
(二)反补贴法的概念和性质
二、反补贴的法律规定
(-)采取反补贴措施的前提条件 l.有补贴事实。
2.本国某一工业有实质损害或重大威胁,或严重阻碍进口国某一工业成长。3.补贴的进口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反补贴实施的程序 1.调查。2.磋商。
3.征收反补贴税。
top↑
第二十二章 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概述
一、消费者和消费者保护
(一)消费者 1.消费者的概念
为个人目的购买或者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2.消费者的特征
首先,消费者的主体是指个人消费者。其次,消费者的消费性质属于生活消费。
第三,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表现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这是从消费方式上对消费者的界定。
(二)消费者保护
(三)消费者保护运动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对象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产生与发展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l.国家保护原则。2.全社会保护原则。
3.法律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
一、消费者权利的概念
二、消费者权利的内容(一)消费者的安全权
(二)消费者的知情权
(三)消费者的选择权(四)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五)消费者的求偿权
(六)消费者的结社权
(七)消费者的知识权
(八)消费者的受尊重权(九)消费者的监督权 第三节 经营者的义务
一、经营者的合同义务
二、经营者的法定义务
(一)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二)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提供真实信息
(四)出具有效的凭证或单据
(五)保证产品质量、性能和有效期限
(六)对特定商品承担“三包”责任
(七)不得以格式合同方式免除自身的责任
(八)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格和人身自由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
(一)国家机关
(二)消费者组织
二、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一)消费者权益主张对象
(二)消费者权益救济途径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民事责任
(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政责任
(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刑事责任
top↑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一)产品
(二)产品质量 1.产品的安全性。2.产品的适用性。3.担保性。
二、产品质量法
(一)产品质量法的含义
(二)产品质量法的发展
(三)我国产品质量立法
(四)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 1.保障并提高产品质量。2.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规范社会竞争秩序。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律制度
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概念
二、产品质量监督
(一)企业自我监督
(二)社会监督
(三)国家监督
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管理体制
(一)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分工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能与分工
(三)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与分工
(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第二十三章 产品
质量法律制度
(三)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四)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第三节 产品责任制度
一、产品责任制度概念
二、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一)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 1.疏忽责任阶段。2.违反担保责任阶段。3.严格责任阶段。
(二)我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三)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1.产品有缺陷。2.有损害事实存在。
3.产品缺陷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我国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与责任 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1)明示担保义务。(2)默示担保义务。(3)生产者禁止行为。
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1)进货检查验收义务。(2)销售产品质量保持义务。(3)销售者应当对产品的标识负责。(4)销售者禁止的行为。3.生产者与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1)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3)刑事责任。
三、产品责任诉讼与产品责任保险
(一)产品责任诉讼
(二)产品责任保险 第四节 产品召回法律制度
一、产品召回法律制度概述
(一)产品召回的概念
(二)产品召回制度的意义 1.产品召回有利于消费者利益。2.产品召回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3.产品召回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
二、产品召回法律关系
(一)产品召回法律关系的客体——能引起危害的缺陷产品 1.缺陷产品。2.产品危害。
(二)产品召回法律关系的主体 1.产品召回的监管者。2.产品召回的实施者。3.产品召回中的协助者。
(三)产品召回法律关系中的权力(利)与义务 1.消费者的权利。2.厂商的产品召回义务。3.政府在产品召回监管中的权责。
三、产品召回程序
四、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建设
第一节 国有经济参与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经济参与的历史变迁
(一)资本主义国家公有化浪潮
(二)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浪潮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参与
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国有经济制度 1.国有经济的建立 2.国有经济的调整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1.放权让利阶段(拨改贷、利改税)2.两权分离阶段 3.公司化改造阶段
第二节 国有经济参与法的基本范畴
一、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
(一)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top↑第二十四章 国有
经济参与法原理
1.国有经济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服务社会的公共利益的手段。
2.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多样,既有国有独资企业,又有国有控股企业,还有各类利用国有资本参股的企业。
3.国家(政府)管理和经营的对象是国有资本而不是国有资产,国家(政府)管理和经营国有资本的最直接目的是保值增值。
(二)国有资产
(三)国有资本
(四)国有企业
(五)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相互关系
二、国有经济参与法的概念
第三节 国有经济参与法的体系及原则
一、国有经济参与法的体系
二、国有经济参与法的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
(二)宏观性原则
(三)明确方向、整体配套原则
(四)适度规模与市场控制原则 第四节 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
一、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的原因
(一)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效率
(二)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三)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有利于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四)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与控制作用
二、国有经济参与的法律调整的原则和途径
(一)政府退出 1.政府退出的涵义 2.政府退出原因 3.政府退出壁垒(1)退出成本壁垒(2)政府退出的金融壁垒(3)政府退出的社会政治壁垒(4)政府退出的规模壁垒(5)政府退出的产权壁垒(6)“内部人控制”壁垒
(7)政府退出壁垒对产业市场中国有企业退出的影响 4.政府退出与国有企业退出的关系
(二)国有企业退出
1.国有企业应退出的竞争性行业 2.国有企业退出障碍 3.国有企业退出对策
top↑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法概述
一、国有资产监管的涵义
二、国有资产监管法的概念
三、国有资产监管法的体系 1.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组织法 2.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法 3.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法 4.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法
四、国有资产监管法的原则 1.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2.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相对分离原则 3.国家统一所有与分级行使所有权和监管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法律制度
一、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资产管理法
二、清产核资的法律规定
(一)清产核资的概念
清产核资,是指依法对国有资产进行清理、估价、核实、登记等以明确产权。
(二)清产核资范围的法律规定
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制度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概念
(二)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范围 1.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2.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4.股份制企业和联营企业中的国有资产
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概念
第二十五章 国有资
产监管法律制度
(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范围和种类 1.设立产权登记 2.占有权登记 3.变动产权登记 4.注销产权登记
5.产权登记的检查制度
五、国有资产评估制度
六、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七、国有资产报告制度
八、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1.国有企业财产监管制度 2.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3.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管理 4.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国有产权管理 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6.境外国有资产管理
九、国有资产流失查处法律制度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
一、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历史演变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年—1978年)
(二)经济体制转轨阶段(1978年—1988年)
(三)国有资产管理局阶段(1988年—1998年)
(四)综合经济部门分散监管阶段(1998年—2002年)
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设置模式
(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设置层次及相互关系 1.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设置层次 2.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相互关系
(三)现行体制下国资委的定位 1.国有资产监管者 2.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 3.国资委现行定位的缺陷分析
(1)出资人代表身分可能导致对所出资企业的过分干预(2)出资人代表的身份和监管者的身份互相冲突
(四)国资委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 1.国资委和审计部门的关系 2.国资委与财政部门的关系 3.国资委与发改委的关系
top↑第二
第一节 国有资本运营法概述
一、我国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制度变迁
(一)国有国营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二)“两权分离”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
(三)国资委(办)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现在)1.沪深模式 2.武汉模式
二、国资委的职权职责
三、我国国有资本运营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国资委的定位及其目标
(二)国有资本具体运营方式 第二节 国有资本信托经营法律制度
一、信托经营的概念和基本种类
(一)信托经营的概念
(二)信托经营的基本种类 1.国有股权信托 2.经营信托
二、我国国有资本的信托管理实践
(一)国有企业托管经营 1.海南模式
2.黑龙江的“委托经营模式” 3.江西的托管经营模式 4.中现模式
5.武汉市国资的信托经营模式
(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信托
(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信托处置 第三节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法律制度
一、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的概念
二、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法律政策依据
十六章 国有资本运营法律制度
三、授权经营的实践
(一)深圳的实践 1.授权原则 2.授权方式 3.授权内容
4.授权后的考核和监管
(二)上海的实践
1.建立上海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背景 2.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基本框架
(1)建立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2)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管理层次。(3)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的三个体系。
3.通过授权经营建立出资人体系,构建国有资产运营主体 4.明确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权利和责任(1)明确划分授权经营公司的职能。
(2)明确规定国资授权经营公司的权利和义务。
5.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的监控,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6.建立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系统(1)建立发达的产权市场,推动国有资本的流动。
(2)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
7.大力推进控股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改制资产重组,提升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和公司的资本运营能力(1)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加快落实国资授权经营公司的出资者权利。(3)大力推进资产重组。
(4)努力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top↑
第二十七章 对外经
济管制法律制度
第四篇:《经济法学》案例:
《经济法学》案例:
1、外方A企业与中方B企业签订协议成立合资经营公司C。各出资15万元,以30元为注册资本。当年1月29日通过当地人民政府审批。3月9日C公司召开首次董事会形成关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决议:承包单位为B公司,约定承包期是九年,平均每年上交两万美元给外资方,承包结束之后C公司的外资方的全部股本资产归中方投资者。合同经当地公证处公证。后来A企业要求B企业履行合同并请当地政府协调未果,于是提起诉讼要求C公司返还合资资产,要求B企业支付承包费,并承担违约责任。在承包期期间,B企业和C公司因在法定期限内未年检已经分别于01年和02年被吊销营业执照,C公司在A企业起诉时尚未进行清算。问:(1)本案中合营企业的发包合同是否有效?
(2)法院是否应该支持A企业的诉讼请求,为什么? 答:(1)合营企业发包合同无效。
按照法律规定,C公司成立后,应该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并按合营合同的约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从C司关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与B企业签订的承包经营合同的内容可以认定,该承包经营合同实质上
4、某国有酒厂2003年全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销售成本40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40万元。此外,还有其他收入200万元,其中国库券利息收入20万元,企业债券利息收入20万元。该厂发生的其他费用如下:(1)发生业务招待费30万元;
(2)直接向某革命老区捐赠50万元,帮助老区建设;(3)支付增值税滞纳金20万元;
(4)向有意进行联营的单位赞助20万元。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并计算该酒厂2003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答:(1)该酒厂的收入总额:6000+200:6200万元(2)现在分别计算准予扣除的项目:①销售成本4000万元,可以完全扣除;
②销售税金及附加40万元,可以完全扣除;
③国库券利息收入20万元可以扣除,但企业债券利息收入20万元不可扣除;
④业务招待费30万元不能全部扣除,应计算出扣除限额;
根据规定:全年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限额为0.5%;
6、刘某从百货商店购买了一台电扇,回家后高高兴兴地装好电扇,刚一打开电扇,不料电扇漏电,将刘某击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立即将刘某送往医院,经过三个多月治疗,刘某才出院。为此,刘某要求商店和电扇生产厂家赔偿经济损失。但商店认为自己只负责卖货,不负责质量;电扇厂家则认为电扇出厂时有合格证明,出厂后的质量问题应由商店负责。刘某的损害赔偿问题,像个皮球被生产者和销售者踢来踢去,一拖就是一年。无奈之下,刘某诉诸法院。问:(1)本案中,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什么责任?(2)刘某可以向谁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3)本案中,谁应当对该电扇的质量负责?
(4)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赔偿刘某的哪些损失?答:(1)产品缺陷责任。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为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因产品缺陷给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承担产品缺陷责任。本案中,电扇明显存在危及人身的不合理是外方投资者A公司以推行承包经营的名义掩盖其在合同存续期间收回投资款的目的,承包经营合同违反了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承包经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有关规定,因此,该承包经营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且合同自始无效。
(2)依照法律规定,合资企业C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股东仅可以在对C公司资产清算并清偿债务后,对剩余的财产方可按照合资双方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C公司尚未进行清算,A企业作为合资企业的一方投资者没有要求C公司返还合资资产的权利。
承包合同虽约定B企业需向A企业支付承包费,但合同签订双方是合资公司C和中方投资者B,A企业并非承包经营合同的任何一方。在合同双方当事人C公司和B企业均已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下,A企业对承包方B企业并不享有任何实体权利;而且承包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因此,A企业诉请B企业支付承包费和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无法律依据,法院应不予支持。
2、王某和刘某为某市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1994年9月7日,王某、刘某又与其所任职公司以外的两个陈某、李某合伙开办一个农机厂,从事小型手扶拖拉机的生产,其产品与某市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相同。1995年1月6日,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现两人的这一行为,经股东大会表决,公司决定罢免王某、刘某二人的董事职务。同时公司要求二人将其与他人合伙经营农机厂所得的收入合计28万元人民币交给公司,二人拒绝。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遂以二人为被告,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问:(1)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支持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诉讼请示?
(2)公司的董事、经理应当承提哪些义务? 答:(1)王某、刘某二人应当将获得的28万元收入交给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公司法》第61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竞业禁止”义务。
本案中,某市农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制造各种农用机械为主,包括小型手扶拖拉机的生产。而王某与刘某作为该公司董事,还与他人一起经营手扶拖拉机的生产销售,显然违反了《公司法》关于“竞业禁止”的规定,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2)根据我国公司的规定,公司董事和经理的法定义务主要有:①禁止获得非法利益。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②禁止越权运用公司财产。不得挪用公司资金或者借贷给他人;不得将公司资产以个人名义或者以他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不得以公司名义为本公司股东或者其他个人提供担保。③禁止从事与本公司相竞争的活动。④禁止泄漏公司秘密。
3、1994年春夏,湖南省某县19户村民在县农技站买了“威优46杂交稻种”。共插种了71.4亩大田,由于种子内掺有劣质的“威优64”种子,性能不同,成熟时间、分孽多少、栽培技术不同,到8月上旬第一次中耕时,就出现禾苗分孽多少相差悬殊,株茎高矮参差不齐,致使每亩减产150公斤,71.4亩大田共减产10710公斤。受害的19户村民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并联名到县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问:1.种子质量问题是否可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消费者协会是否可受理此案?
答:1.种子质量问题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指:(1)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2)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该法;(3)对于上述具体情况该法未做规定的,应当适用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4)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也应参照该法执行。
2.因为此案中农户所购买的稻种属于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由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处理是正确的。1500万元以上的但不足5000万元的部分,限额为0.3%;5000万元以上但不足1亿元的部分,限额0.2%。所以,该酒厂业务招待费限额为:1500×0.5%+(5000-1500)×0.3%+(6200-5000)×0.2%=20.4万元。
⑤直接向受赠人捐赠的50万元不能扣除;
⑥违反税法规定而支出的滞纳金20万元不能扣除;⑺非广告性质的20万元赞助费支出不能扣除。
(3)综上所述,该酒厂应纳税所得额为:6200—4000—40—20-20.4=2119.6万元
应纳所得税=2119..6×33%=699.47万元。
5、某一实力雄厚的B企业将电话机产品投放A市。在A市电话机市场竞争激烈,有三、四家企业在市场上也推出了与该企业在性能、质量、价格相近似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电话机销售的鼎立分争局面。B企业为排挤竞争对手,将销售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最后降至低于成本销售。与其竞争的一些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的一席领地,也试图降价销售,但因实力不足,低于成本销售意味着亏损,为避免亏损经营,不得不退出市场。该实力雄厚的B企业降价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成功,在A市市场上形成独霸局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有利的竞争地位。随后,该B企业又以改进型号为名,将价格调高。
问:1.B企业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2.哪些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的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3.B企业行为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答:1.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商业竞争中,采用的是降价排挤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所谓降价排挤,是指同业竞争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不当地降低价格至低于成本来销售商品的行为。
2.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的行为有:
(1)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3.B企业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表面上看来似乎是针对同业竞争对手,并不损害消费者利益,在降价销售中,甚至消费者暂时还获得了实惠,但从长远看,不正当的经营者排挤竞争对手之后,垄断了市场就排斥了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这种不正当竞争情况下,消费者的权益同样受到损害。
危险,且实际上已经造成刘某人身伤害,因此,属于产品缺陷责任。
(2)商店或者电扇生产厂家。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既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因此,本案中,刘某既可要求商店赔偿,也可要求电扇生产厂家赔偿。
(3)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我国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承担条件作了详细规定:只要生产者不能证明免责事由存在,则必须承担责任;销售者只有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对于生产者的免责事由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三种:产品未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产品投入流通进科技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具体到案中,商店如果能证明电扇的缺陷不是由自己造成,并指明生产厂家或供货方,则在向受害者赔偿损失后可向生产者或供货方追偿。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案中的电扇显然已投入流通,且该缺陷能被当时科技水平发现,所以只有在其能证明电扇投入流通时缺陷不存在,才可免除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商店和电扇生产厂家之间的责任追偿问题。无论刘某向谁主张赔偿,谁都不可推诿,应先行赔偿然后再来确定最终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商店和电扇生产厂家之间的责任追偿问题。无论刘某向谁主张赔偿,谁都不可推诿,应先行赔偿再来确定最终责任者。
(4)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结合本案,商店或生产厂家因电扇缺陷造成刘某人身损害,需要赔偿医疗旨、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
第五篇:《经济法学》简答题
《经济法学》简答题:
1、简述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1,国家经济管理关系;2,经营协调关系;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4,涉外经济关系;5,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2、简述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答:1,两者调整范围不同;2,主体构成不同;3,主旨思想不同;4,调整手段不完全相同.3、简述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基本特征
答:1,集体财产属于集体所有;2,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经济组织,它不同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3,企业实行的是共同劳动;4,企业的分配方式主要采用按劳分配的方式.4、简述私营企业的基本特征
答1,私营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2,私营企业中存在雇佣劳动关系;3,私营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5、简述合伙企业的特征和设立条件
答: 特征:1,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订立合伙协议;2,合伙企业是一种共同经营体;3,合伙企业是人合企业;4,合伙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设立条件:1,有两个以上合伙人,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2,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6、简述合伙企业的出资方式和设立合伙企业的程序
答:出资方式: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
设立程序:1.合伙人产生合伙意向进行合伙商谈; 2.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合伙协议,并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3.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履行出资义务;4.申请合伙企业设立登记,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登记申请书﹑合伙协议书﹑合伙人身份证明等文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当在申请设立登记时提交批准文件;5.企业登记机关自收到申请登记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登记的决定,对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应当给予书面答复,说明理由;6.合伙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合伙企业成立日期。合伙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前,合伙人不得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7、简述个人独资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设立条件
答: 基本特征1,个人独资企业必须由一个自然人投资,有合法的企业名称,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以及必要的从业人员,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取得经营主体资格;2,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它是由个人独立投资,独立经营,独立享受收益,承担风险,并依法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3,个人独资企业是一种个人独立的经营体,它既不同于人合企业的合伙企业,也不同于作为资合企业的公司,它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4,个人独资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是一种独立进行商品经营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设立条件: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作为投资个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应当与其责任形式及从事的行业相符合;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包括投资的出资额和出资方式;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即个人投资企业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其住所和个人独资企业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8、在哪些行业中或情况下,合营企业合同中应约定合营期限
答:《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期限暂行规定》规定,属下列行业或者情况的合营企业,合营各方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合营合同中约定合营期限,一是服务性行业的,如饭店,公寓,写字楼,娱乐,饮食,出租汽车,彩扩洗相,维修,咨询等;二是从事土地开发及经营房地产的;三是从事资源戡查开发的;四是国家规定限制投资项目的;五是法律,法规规定其他需要约定合营期限的.9、简述合作企业的法律特征
答:1,合作企业的主体包括外方合作者和中方合作者;2,合作企业是契约式的合营企业;3,合作企业设在中国境内.10、简述外资企业的法律特征:
答:1.外资企业是依照中国有关法律设定的;2.外资企业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3.外资企业的资本全部由外国投资者投资。
11、简述外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答:权利:(1)财产所有权;(2)经营管理权.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包括制订生产经营计划权,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权,劳动人事权和土地租用权等;(3)解决争议请求权。义务:(1)登记义务.(2)纳税义务.(3)接受监督,检查的义务.12、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13、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的任职资格和义务
答:1,任职资格:(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3)担任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的人;(4)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的人;(5)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人;此外,国家公务员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本公司的董事,经理和财务负责人不得担任公司的监事.2,义务:(1)遵守公司章程,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职权为自己谋私利;(2)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3)不得泄露公司秘密,但法律有规定或者经股东会同意的除外;(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职务,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应当予以赔偿;(5)董事,经理不得挪用公司资金或者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不得将公司资产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的债务提供担保;(6)董事,经营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7)董事,经理除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14、简述破产财产分配顺序。
答: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15、简述预算管理职权的特征
答:1,预算权发生于国家预算收支管理领域,体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是国家财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2,预算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列入部门的预算的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任何公民或非预算单位都不得享有预算权;3,预算权是一种经济权利,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行政权,它具有经济内容;4,预算权的确定具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性,不能由当事人约定;5,预算权与预算紧密相连,具有严格的周期性;6,预算权所体现的利益归于国家,归于全体人民.16、简述国债形式特征。答:(1)国债的自愿性;(2)国债的有偿性;(3)国债的灵活性。
17、较之于私人采购,政府采购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答:较之于私人采购,政府采购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采购主体的特定性,政府采购主体一般为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我国主权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二是采购资金的公共性,政府采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即由纳税人交纳的税款所形成的财政资金;三是采购程序的法定性,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都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有严格的限定性;四是采购目的的公益性,政府采购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和社会公共利益.18、简述产权交易行为特征
答:1,转让企业产权的交易主体,应是被交易企业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2,产权交易是以企业的产权,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这一特定的企业财产权利和经营权利为标的物而进行的一种交易行为;3,产权交易一般是有偿的,转让方要收回企业产权的资产价值;4,产权交易行为最终导致被交易企业产权结构的改变.19、简述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答:税法作为国家制定的特殊行为规范,是税收的法律形式.具体说,税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税收关系的规范系统.税收活动必须以税法为依据.税法是国家向社会组织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税收和税法的关系密不可分.任何一种税收都以一定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并借助于法律的约束力保证其实现.因此,税收与税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经济现象所体现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税收作为社会经济关系,是税法的实质内容,税法作为特殊的行为规范,是税收的法律形式.20、简述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哪些项目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答:1,资本性支出;2,无形资产转让,开发支出;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4,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5,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6,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捐赠.22、简述税收保全措施的形式条件。答:(1)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2)税务机关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3)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4)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23、简述商业银行设立的条件 答:(1)有符合《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2)有符合法律规定最低限额的注册资本;(3)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24、简述经营者在价格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答:权利:1,自主制定市场调节的价格;2,在政府指导价规定的幅度内制定价格;3,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产品范围内的新产品的试销价格,特定产品除外;4,检举,控吉侵犯其依法自主定价权利的行为.义务:1,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执行依法制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2,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3,经营者不得在加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25、简述《会计法》确定的会计原则有哪些
答:1,合法性原则;2,单位负责人负责原则;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4,统一性原则。
26、简述审计的特征.答:1,它既是经济监督的一种形式,又是经济监督的一种方法;2,审计必须由会计人员以外的第三者依法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进行,内部审计也必须如此;3,审计的对象是会计,包括会计资料以及与会计有关的经营管理制度和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情况;4,审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对会计活动所提供的一切会计资料的审查来进行;5,审计是为了严肃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控制和管理;6,审计具有多种职能.27、简述环境污染的特点.答: 1.公害性:环境污染不受人们任何差别影响,一律受害,不受地区,国界限制,到处危害;2.潜伏性:许多污染不及时发现,长期潜伏,“慢性杀人”,一旦爆发,则往往不可收拾;3.长久性:许多污染长期地连续不断的影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4.复杂性: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而一旦释出形成新的污染物,令人防不胜防;5.代价高:污染使受害者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高昂代价。
28、简述反垄断规则的内容有哪些。答:(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2)限制竞争协议;(3)企业合并;(4)行政性垄断。
29、简述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范围.答:1,特定的经济部门;2,知识产权领域;3,特定时期和特定情况下的垄断行为和联合行为。30、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答:(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3)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31、简述《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者的免责条件是什么。答:(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32、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答:(1)将消费者作为弱者加以特殊保护,以体现法律实质公平的原则.(2)消费者权利神圣原则.(3)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4)国家对消费者提供支持与援助及保护消费者权利不受侵犯原则.(5)对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的原则.33、简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特征.答:1,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国家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征是平等,自愿,有偿,有期.2,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法律地位不变,土地所有者只享有土地使用权.3,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由政府垄断经营,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4,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工作由土地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法代表国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