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1课时乘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一)
第 11 课时 乘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三 年级 上 册 数学 学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检验的方法。教 法:启发引导
学 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教学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1、复习
30×5 200×6 29×7 8×400 33×3 126×43 162×8 821×9 【自主学习】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排12人,4行排多少人?(2)一个文具盒8元,56元能卖几个文具盒?(3)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读题、审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学习教材第71页例8(1)读题目,获取数学信息,指名说一说。
(2)学生合作交流,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自主探究解题方法。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独立思考:题目中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
②学生汇报,师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生:要求“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必须知道一个碗多少钱。生:根据“3个碗用了18元钱”可以求出一个碗多少钱。(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先求一个碗多少钱: 18÷3=6(元)
再求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 6×8=48(元)
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18÷3×8 =6×8 =48(元)
(4)交流、探讨检验的方法。
生:买8个碗48元,48÷8=6,一个碗6元,3个碗18元,这就对了。
生:买8个碗48元,48÷8=6,一个碗6元,18元正好买3个碗。
2、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合作交流,探究解题方法。(3)独立列式解答
(4)指名上台列式解答,并说说解题思路,进行集体交流。18÷3=6(元)30÷(18÷3)30÷6=5(个)=30÷6 =5(个)【课堂达标】
练习:课本71页做一做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乘除法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一)18÷3=6(元)18÷3×8 6×8=48(元)=6×8 =48(元)
教学反思:
第二篇:45、乘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45课时 乘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三年级上册 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清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检验的方法。教 法:启发引导
学 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教学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1、复习
(1)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
①商店运来9袋大米,每袋大米20千克。②一支钢笔8元,林老师有56元。③45个同学,平均分成5组。【自主学习】(2)解决问题。
①4盒饼干32元,6盒拿多少钱?
②7箱柚子共14个,照这样计算,18个柚子能装机箱?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列式,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可以画示意图,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合作探究】
1、出示教材72页例9 妈妈的钱买6元的一个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1)全班同学读题目,获取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学生合作交流,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自主探究解题方法。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要求学生试着画示意图,帮助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②学生汇报,展示他们所画的示意图。③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全班集体交流。先求出总价钱: 6×6=36(元)
再算这些钱可以买几个9元的碗: 36÷9=4(个)指名列出综合算式: 6×6÷9 =36÷9 =4(个)
(4)交流、探讨检验的方法。(5)引导学生作答。
2、师生共同归纳小结。【课堂达标】
练习:教材72页做一做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乘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6×6=36(元)6×6÷9 36÷9=4(个)=36÷9 =4(个)
教学反思: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
混合运算应用题
1、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
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
3、某商店买进7箱苹果,每箱重8千克,又买来了44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的水果? 4.十月一观看海豚表演,周六的2场表演,每场有203人,周日的观众有396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5、小红有8本书,小刚的书是小红的4倍。2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6、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50元钱,买5支钢笔花了45元,一个书包比一支钢笔便宜多少钱? 7.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卖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8、小刚一家三口一共摘了45个苹果,小丽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摘了10个苹果,小刚家比小丽家平均每人多摘多少个苹果?
9、一辆 大巴车能 载 客62人,一辆中巴车载客的人数比大巴车少18人,8辆中巴车能载客多少人?
10、老师买来6盒粉笔,每盒8支,送给学生们12支,还剩多少支?
11、弟弟看画册,每天看3页,看了6天,还剩12页没看,弟弟看的画册一共有多少页?
12、一艘轮船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上午行 驶3小 时,下午行 驶 5小时,这 艘 轮 船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13、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有56名学生,学校多少名学生?
14、.广场上有12只白鸽,白鸽的只数时黒鸽的3倍,白鸽比黒鸽多多少只?
15、文化小学的学生表演体操,每行12名学生,共8行,如果每行16名学生,能排几行?
16、学校买来9箱图书,每箱8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几本?
17、红星小学举行体操表演,参加表演的女生有340人,男生200人,如果每7人排一行,可以排多少行?
18、三年级200人去郊游,一辆车上坐35人,6辆车够坐的吗?
19、学校食堂原来有15袋大米,有买来30袋,如果平均每周吃9袋,这些面粉能够吃几周? 20、一张门票8元,我们来了55人,400元够吗?
混合运算应用题
1、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
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
3、某商店买进7箱苹果,每箱重8千克,又买来了44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的水果? 4.十月一观看海豚表演,周六的2场表演,每场有203人,周日的观众有396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5、小红有8本书,小刚的书是小红的4倍。2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6、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50元钱,买5支钢笔花了45元,一个书包比一支钢笔便宜多少钱? 7.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卖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8、小刚一家三口一共摘了45个苹果,小丽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摘了10个苹果,小刚家比小丽家平均每人多摘多少个苹果?
9、一辆大巴车能 载 客62人,一辆中巴车载客的人数比大巴车少18人,8辆中巴车能载客多少人?
10、老师买来6盒粉笔,每盒8支,送给学生们12支,还剩多少支?
11、弟弟看画册,每天看3页,看了6天,还剩12页没看,弟弟看的画册一共有多少页?
12、一艘轮船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上午行驶3小时,下午行驶5小时,这 艘 轮 船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13、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有56名学生,学校多少名学生?
14、.广场上有12只白鸽,白鸽的只数时黒鸽的3倍,白鸽比黒鸽多多少只?
15、文化小学的学生表演体操,每行12名学生,共8行,如果每行16名学生,能排几行?
16、学校买来9箱图书,每箱8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几本?
17、红星小学举行体操表演,参加表演的女生有340人,男生200人,如果每7人排一行,可以排多少行?
18、三年级200人去郊游,一辆车上坐35人,6辆车够坐的吗?
19、学校食堂原来有15袋大米,有买来30袋,如果平均每周吃9袋,这些面粉能够吃几周? 20、一张门票8元,我们来了55人,400元够吗?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讲解示范 教学准备:PPT课件、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明白简单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进而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4×3=12 12+7=19
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为什么先算4×3?
4×3+7
7+(4×3)=7+12 =19
=12+7 =19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精讲点拨
(一)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4×3 +7
=12+7 =19 问题: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二)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12÷3 =7+4 =11 问题:1.谁来说说这道题应该如何计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发现每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结合情景来理解运算顺序更自然、深刻。)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三)在 ○ 里填上“> ”“<”或“=” 54÷9÷2 ○ 3 3×6÷2 ○ 13+56÷7
3×7-16 ○ 27 45-9×3 ○ 5×8-18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
7+4×3 4×3+7 =7+12 =12+7 =19 =19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的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而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因为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通过算式引导学生归纳同级运算的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进行。因此学生在了解了这法则后,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较好。练习中除了粗心大意外,都较为乐观。但是我班学生欠缺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课堂作业本里,学生对应用题这块做的不是很好,不能根据题意准确的列出算式。因此,对解决问题这块我将重点教学。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 12÷6=2(元)解法二: 3×6=18(元)解法三: 12÷3=4(瓶)
3>2 18>12 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答:每瓶便宜1元。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