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

时间:2019-05-15 05:5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

第一篇: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

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单元名称:第五单元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以现实情境引发自觉的枚举活动。从教材的角度讲,枚举是教学的新知识,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经进行过枚举活动,具有简单枚举的经验,这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过程与方法:逐渐增加问题的复杂程度,逐步学会枚举方法。枚举的适用面是比较宽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它解决。枚举策略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逐步学会枚举方法是教材的第二条线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回顾解题活动,体验枚举。感悟和体验是认识枚举策略的重要渠道.“提出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回顾再认解题活动”是教材设计的又一条教学线索,各道例题都按这条线索编写,并为教学预留感悟、体验枚举活动的时空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难点: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发展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27元,小军买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表格中。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3)学生独立解答。一本故事书:27÷3=9(元)5本故事书:9×5=45(元)2.谈话导入。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2、交流共享

.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小宁:多()小春: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小宁:多(12)枚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汇报预测: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5.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6.组织检验。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交流。

8.交流讨论。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3、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这道题和例题1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题。这道题也和例题1相似,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3题。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2倍就是60×2=120(本)

4、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表格

2、线段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

教学难点:

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提问: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提问:知道长方形面积和宽,怎样求长?要求宽,需要知道什么y求长呢?

2.初探:一块长方形土地,长16米,宽14米;另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14米,这两块土地的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摘录信息:长方形正方形学生摘录信息后列式解答。16×14+14×14(16+14)×14说说你是为什么这样列式?依据是什么?列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交流共享

.出示例题。长方形花圃原来长8米。修建时长增加了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问:这道题能直接求出答案吗?直接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1)指导学生画图:先画什么?可标出哪些数据?再画什么?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可标出哪些数据?最后画什么?可标出什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画,然后用多媒体演示画图过程)。

(2)分析数量关系:增加部分是什么图形?与原来长方形有联系吗?要求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告诉我们了?怎么求?

(3)列式解题。18÷3×8=48提问:18÷3求的是什么?2.小结:提问:画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变式: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或者18÷3×8+18求的是什么?)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

(1)出示“练一练”题目的文字部分。学生阅读题目,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提问:你打算用怎样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启发学生想到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

(3)画示意图并解答。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完成后,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小组里的同伴交流。

(4)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过程。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6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分别在图中画出增加或减少的部分,再解答。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例题

2、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篇:2015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单元名称:第五单元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以现实情境引发自觉的枚举活动。从教材的角度讲,枚举是教学的新知识,而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经进行过枚举活动,具有简单枚举的经验,这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 源。

过程与方法:逐渐增加问题的复杂程度,逐步学会枚举方法。枚举的适用面是比较宽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它解决。枚举策略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逐步 学会枚举方法是教材的第二条线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回顾解题活动,体验枚举。感悟和体验是认识枚举策略的重要渠道.“提出实际问题—解 决实际问题—回顾再认解题活动” 是教材设计的又一条教学线索,各道例题都按这条线索 编写,并为教学预留感悟、体验枚举活动的时空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难点: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发展思维能力。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 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 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 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 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27元,小军买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表格中。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 5 本故事书多少元。(3)学生独立解答。一本故事书:27÷3=9(元)5 本故事书:9×5=45(元)2.谈话导入。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 题变得浅显。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2、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8 页例题 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已知条件: 小宁和小春共有 72 枚邮票; 小春比小宁多 12 枚。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 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引导: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 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小宁: 多()小春: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小宁: 多(12)枚 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汇报预测: 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 去 12 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 2 倍。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 12 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 2 倍。

5.学生独立解答。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6.组织检验。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交流。

8.交流讨论。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 题?

3、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一练”。这道题和例题 1 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 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完成教材第 52 页“练习八”第 1 题。这道题也和例题 1 相似,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3.完成教材第 52 页“练习八”第 3 题。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 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 2 倍就是 60×2=120(本)

4、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表格

2、线段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 的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 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

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教学难点:

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1.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提问: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长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方形的面积=长×宽)提问:知道长方形面积和宽,怎样求长?要求宽,需要知道什 么 y 求长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面积÷宽=长)2.初探: 一块长方形土地,长 16 米,宽 14 米;另一块正方形土地边 长是 14 米,这两块土地的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 摘录信息: 长方形 正方形 学生摘录信息后列式解答。16×14+14×14(16+14)×14 说说你是为什么这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列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长方形花圃原来长 8 米。修建时长增加了 3 米,面积增加了 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 这道题能直接求出答案吗?直接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 么样?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1)指导学生画图:先画什么?可标出哪些数据? 再画什么?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可标出哪些数据? 最后画什么?可标出什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画,然后用多媒 体演示画图过程)。

(2)分析数量关系: 增加部分是什么图形?与原来长方形有 联系吗?要求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告诉我们了?怎么求?

(3)列式解题。18÷3×8=48(平方米)提问:18÷3 求的是什么? 2.小结:提问:画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帮助看清小长 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式: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两种方法:(8+3)×(18÷3)或者 18 ÷3 ×8+18 求的是什么?)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51 页“练一练”。

(1)课件出示“练一练”题目的文字部分。学生阅读题目,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提问: 你打算用怎样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启发学生想到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

(3)画示意图并解答。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完成后,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小组里的同伴交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4)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过程。2.完成教材第 53 页“练习八”第 6 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分别在图中画出增加或减少的部分,再解 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8+3)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例题

2、练习

教学反思: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三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计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有序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3、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罗列的有序性和尝试—调整的方向性。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有序思考的培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会填

1元5角=()角

32角=()元()角

46角=()元()角

5元=()角

2、我会算

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并为新课内容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学例7(课件播放)书店里新进了四种杂志......老师提问: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杂志? 老师提问:“正好”是什么意思?

学生发表意见,老师总结“正好”在这里的意思。(“正好”就是“刚刚好”或者说“正好”就是“不多也不少”)

生1:画报和连环画。

生2: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老师问:同学们是怎样想的? 生1: 6+7=13 生2: 5+8=13(预想:在教学本例题时,由于数量关系简单,数据也比较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学生不易出现教材中的方法。)教师:小明和小文的计算不是很熟悉,但他们也都有各自的想法,你们看他们的想法行吗?(1)教学“尝试—调整”策略

教师:小明随便选了2本,结果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根据他的思路,他这样做了调整。我们一起看一看。

教师:你觉得小明的解决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当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尤其是数据大时,可以先选两本试一试,根据试算的结果再进行调整,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我们还可以怎么选择了?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看来,在试的过程中应根据试算的结果和信息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第一次试算的结果大了,就把一本调整成价格便宜一些的;反之,第一次试算的结果小了,就将一本调整成价格贵一些的。直到找到答案。(2)教学“有序罗列”策略

教师:我们再一起看一看小文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课件显示完以后)

教师:先选一本,然后按顺序试一试,这样的方法行吗?请你们也像小文这样算一算,看哪种情况是可以的。

教师:要想把用13元正好能买的两种杂志都找出来,应该怎么继续下去?(引导学生继续选下一本,并有序搭配。)

教师:这样选有什么好处?(归纳:有序思考,想得全面。)

教师小结:先选出一本,再拿这本和其他杂志一本本地按顺序区搭配,虽然看起来有些麻烦,但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的答案。

3.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这个问题解答的正确吗?我们应该怎样检查? 教师:对,可以看看你选的两种杂志的价格加起来是不是正好是13元。这个标准检验一下,看看你的解答的是否正确。

教师小结:我们今天又学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先尝试再根据试算的结果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另一种是按顺序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它们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巩固

“做一做”和练习十三第4题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6+7=13

尝试—调整

有序罗列 5+8=13

6+8=14

5+7=12

6+7=13

5+8=13

七、教前思考

1、本节教学内容重在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要使学生知道在解决问题时有序罗列和有方向的调整的重要性;

3、根据学生情况,把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在让学生了解、运用两种策略,第二课时重在巩固练习。

八、教后反思

1、教学实践中时间安排不合理,尝试—调整策略中应让学生进行练习;

2、师生互动环节少,应增加学生的思维展示过程。

第四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p.43~45

教学重点: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2.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板、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1.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可拼搭的小棒。(共5根,从中选4根)拼成一个长方形。

交流:你从5根中选4根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说说长方形边有什么特点?角呢? 板书:边:对边相等

角:4个都是直角

2.老师操作:把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问:现在这个图形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4个角不是直角了,就不是长方形了。)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

通过刚才的变化过程,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吗? 板书:对边相等,对角相等(2个锐角、2个钝角)3.继续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平行四边形。问:与三角形的稳定性相比,平行四边形怎么样? 利用它容易变形的特点,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举例:校门口的拉门。你还能说一些吗? 4.做平行四边形:

(1)用橡皮筋围平行四边形。(2)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

老师注意巡视,并请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5.老师在黑板上,结合特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二、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1.板书:高

问:你联想到什么?(高要和底对应、垂直、直角标记„„)在下面的边上写:底

以这条边为底,你知道它的高怎么找?(指名拿三角板比画)可能:直角边和底重合,另一直角边和顶点重合。问:有没有别的方法?

通过移动三角板,画出若干条高,问:这样的高有多少条?(无数条)学生画出点子图上平行四边形的高。

2.试一试,你能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厘米吗? 指出:可以任意地找一边为底,底和高是相对的。

三、练习: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不是的,说说理由。

2.你会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用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呢?

学生拼,老师注意请生展示。

3.右边是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移动其饿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4.取一张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纸,你能剪一刀,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有几种剪法?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5.画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教材的编排与认识平行四边形相似,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安排认识梯形的活动。

认识梯形

教学内容:p.46~49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梯形,包括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教材的编排与认识平行四边形相似,也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安排认识梯形的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的基本特点,会画梯形的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及梯形个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三角板、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平行四边形:

1.用手笔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2.取一长方形纸:昨天作业中有一题是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现在我请大家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你会吗?说说怎么变?

撕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把它拼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认识梯形:

1.把刚才拼的那个三角形旋转后拼上去,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取下该三角形,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板书课题:梯形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梯形

与刚才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相比,梯形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 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口述:这组对边只要平行,不要求相等,另一组对边则不平行;四个角对角都不相等。

指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因为都是四边形,所以它们的内角和都是360度。2.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梯形。老师巡视指导。

三、认识梯形的高: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梯形,学生自己读p.47上的一段话。交流板书这四条边的名称:上底、下底、腰、腰

旋转手中的梯形,再让学生分别指一指这4条边的名称,并说明理由。2.请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比画高的位置。

结合画高指出: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可以画多少条?(无数条)3.交流几种较特殊的梯形:

从学生中收集几种较特殊的梯形展示:

(1)直角梯形:这个梯形中有2个直角,这样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找一找,它的高在那里?(就是其中的一条腰)

(2)等腰梯形:举刚才做的等腰梯形,其中这个梯形的腰有什么特点?(相等)

指出:这样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4.学生继续在点子图上画梯形,要求画出三种梯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并分别标出它们的高。

四、完成练习:

试一试: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完成想想做做:

1.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是梯形的标出其中平行的一对边,不是梯形的也说明一下理由。

2.在下面的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

方法一:从交点处画高,分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方法二:不从交点处画高,分成了两个直角梯形

3.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的展开图。理解:以展开图上的10个交点为顶点,画出不同的梯形,并和同桌分别说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交流后总结:只添一条线得到的是直角梯形;添两条线的是一般梯形或是等腰梯形。大家画出的梯形各不相同,但高长度是相等的。

4.折纸作业布置:

(1)用两个完全一样大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开并拼成一个长方形。(3)用一个梯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4)用一个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

5.用七巧板拼一拼,拼成大小不同的梯形,边拼边分别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

第五篇:15苏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分析:

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教科书里都教学一种策略,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本单元没有安排新的策略,只是应用前面教学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策略在解决新颖问题、复杂问题时的作用,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多样、策略灵活,体会各种策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体会转化可以多样 例2 通过假设和调整解决问题,体会假设与调整可以多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加强对策略的体验和方法的领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各种策略对于解决不同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知识间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合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的策略解决新颖、复杂的问题,体会一个问题多种方法及各种策略之间相互的关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转化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例1和第28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多样性。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最优化思想。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还有“枚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通过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练习,回顾策 1.练习五第1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四.课堂小结,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3题。

第二课时:假设的策略

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的例2和第29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第4~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假设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

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画图法。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并填写右表。(1)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① 出示表格。②借助表格调整。

第一步:假设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第三步: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引导思考: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

② 检验结果。学生口答检验方法。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立完成。(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2.完成练习五第4题。

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5题。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五第6~9题和思考题,了解“你知道吗”。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3.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二.练习应用

1.练习五第6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要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可以通过上层放书的数量100本,及所对应的份数5,先求一份的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如把比转化成分数来解答。

2.练习五第7题。

结合图引导思考: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2∕3,可以想到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也是客车行驶路程的2∕3,接着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并解答。

3.练习五第8题。学生读题,出示右图:

先在图中表示出第二、三堆的白子和黑子。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可能在第二、三堆中把白子和黑子平均分,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

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完整的一堆棋子,也就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量,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4.练习五第9题。出示题目和表格。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5.练习五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6.课外了解。(第32页“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渗透国情教育,并思考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策略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四.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下载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

    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一) 教学内容: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在本单元主要教学用画图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教学内容编排成两段: 第89~90页教学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图形面积增加或减少的情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1-8-17 9:45:50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了各类内容在学习时注意让学生感受一些数学策略外,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册都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掌握解决......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九周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18、 《永生的眼睛》 一、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选自9 0年代的美国琳达·里弗斯登在《医学杂志》上的散文《眼睛》,文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记叙了琳达的母亲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