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5:0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二上册语文《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二上册语文《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初二上册语文《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

初二上册语文《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

田童(执教、整理)

一、课前准备,营造氛围。

老师:在初一,我们学过一首写大海的诗,是曹操的,题目叫《观沧海》,内容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 记得。

老师:我们一起来背诵。

学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师:这里描写的大海是那样充满生命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跟“海”有关系。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老师:大家喜欢旅游吗? 学生:喜欢。

老师:因为旅游总是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奇,我们总是喜欢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一起到亚洲西部去探究神秘的死海。(板书课题:死海不死)

老师: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的? 学生:说明。老师:对,以说明为主。说明文主要是给人们介绍一些科学的知识。在说明文中,有一种文体,叫科学小品。(板书:科学小品)

老师:关于科学小品,我想大家应该了解它的这么几个特点:首先,它给人们介绍一些知识,所以它具有知识性;这些知识是科学的,正确的认识,这叫做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作者不是用平实的语言,而是用文学的、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让我们感觉到这些知识很有意思,这叫做趣味性。(板书: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老师:学习这篇文章,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的方法,叫做四读法。

老师:我们读一篇文章时,可以从文章的题目、结构、内容、语言四个方面,去领会和理解。

现在,大家看文章的题目,你从题目中读到什么?你有哪些探究和发现?(学生看书,看题目,思考片刻。)

学生1:文章说明的对象是死海,说明了“死海不死”。老师:这是死海的„„

学生:特点。死,又不死。

老师:大家觉得这里有意思吗?哪些词语?请大家在题目上圈画一下。学生:有意思。“死”和“不死”。

老师:这里,你有疑问吗?来,说说你的困惑。学生2:为什么叫“死”海?为什么又“不死”?

老师: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很好,这正是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抓住文章的题目,我们就读出了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老师:下面,大家迅速读课文,看哪些段落介绍了有关死海的知识,介绍了死海的哪些知识,你是怎样知道的。一会儿,大家一起来交流,分享你的发现。(学生看书,勾画语句,思考。)

学生3:第1段说死海的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第2段说人们在死海中,即使不会游泳,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老师:这位同学的回答解释了题目中的疑问,为什么叫“死海”,又为什么“不死”。请大家圈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老师:大家看,在这两段中,“死”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不一样。第一个“死”是指动植物的死,死海水中没有生命;第二个“死”指人,是说人不会被淹死。

学生4:第4段,介绍了死海中有多种矿物质,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老师:刚才这位同学读了文中一些句子。(对学生4)你能不能用简洁的话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4:介绍了死海的咸度很高。老师:大家看,咸度高是因为什么? 学生:死海海水的浮力大。

老师: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学生:原因。

老师:好。我们明确一下,这一段介绍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文章用了一个设问句,然后回答。下面,继续交流你的收获。学生5:第7段。介绍人们对死海的开发利用。

老师:这是死海的“今天”。大家看这一段,还写出了死海的什么? 学生:几十年前的死海。老师:也就是死海的„„ 学生:过去。

老师:大家从文中找找看,以前的死海有什么特点? 学生:荒凉。

老师:请大家圈画出“荒凉”。文中介绍人们怎样开发利用死海的?

学生6:死海旁边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

老师:此外,还有什么?

学生6:死海海水有治病的功能,吸引着许多游客。

老师:对。这样,我们看,死海被开发利用在建工厂、旅游和疗养这些方面。现在的死海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 学生:出现了不少生气。

老师:“生气”,和我们平时说“我不高兴,我很生气”中的“生气”意思一样吗?

学生7:不一样,这里是生机勃勃的意思。

老师:是这样吧?一个词语的意思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生气”在这里的意思就是“生机、活力,热闹的景象”。请大家圈画并记一下。学生8:第6段,介绍了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

老师:大家看这一段,除了介绍死海位置,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学生9:介绍了四海的形成。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老师:哪位同学有补充?

学生10: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积淀下来,越积越多,就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死海。

老师: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段的内容:此段介绍了死海形成的原因,包括死海的地理位置、长宽深度、源头和形成过程。(提示学生在课本上圈画标注)老师:到这里,我们回顾一下课文介绍了死海的哪些知识„„

学生: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不死”的特征,死海海水浮力大的原因是咸度高,死海形成的原因。

老师:大家看,文章先介绍死海的特点和“不死”的现象,再说明其原因,这种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这种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到原因的说明顺序,叫作„„

学生:逻辑顺序。

老师: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三种,可以用排除的方法去判断,如果不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就是逻辑顺序。大家看课文,介绍了死海的过去、现在,那么大家说,死海有没有未来?怎样介绍的?

学生11:有,第8段,写死海的将来。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老师:那时的死海将怎样?

学生: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老师:大家注意到,这里说的“死”是什么意思? 学生:消失、干涸。

老师:大家理解得非常正确。结合上下文,“死”在文章中有不同的含义,同学们学习很用心,理解很到位。

老师:通过读文章的段落结构,我们读出了死海的一系列知识,那么文章作者是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知识的?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找相关段落,分析说明方法,圈画词语和句子。)

三、细读课文,领会方法

老师:好,现在把你的探究和发现与同学共享。

学生12:第四段和第六段,第三段和第五段是引用。

老师:第四和六段还没有具体说,她就到第三和五段了,跳跃很大,大家能跟上吧?

(对学生12)你给大家具体说说。

学生12:第三段引用了一个传说,说明死海海水的浮力很大,人在里面淹不死;第五段引用了一个神话传说,说明了人们对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推测。

老师:大家看,她说得特别好,不仅说出了这两段的说明方法,而且指出了说明的内容。大家想,如果去掉这两段,文章的趣味会怎样? 学生:少了很多。

老师:这样大家就可以分析出,“引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学生: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有阅读兴趣。

老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请另一位同学来说第四段和第六段的说明方法。学生13:第四段中,“135.46亿吨氯化钠,63.7亿吨氯化钙,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六段中,“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也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老师:大家看,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学生:说明了死海水里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说明了死海的长、宽和深度。

老师:对,这些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死海的这些情况,非常直观。大家看,这些数字,有非常准确的,叫确数,也有些不太精确的,叫约数。大家找一找,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14:第六段中,“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第八段中,“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这些是约数。约数是不是说明得不准确?

老师: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约数通常有词语上的标志,如“大约”、“左右”等等。有时,我们也可以不用这些词来表示约数。现在让我来猜一下同学们的年龄,十二三岁,十三四岁。是这样吗? 学生:差不多。

老师:你看,我没有用准确的数字,却知道了大家的年龄。看来,有时候约数反而更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情况。再有,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学生:一公里。

老师:不确定时,我们也可以说二三里路,三四里路。这里的“二三”、“三四”都是约数,也都能准确反映出家与学校的距离。老师:除了列数字,文中还有哪些说明方法?(学生一时沉默了。)

老师:大家看,第四段介绍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为咸度高时,说“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大家注意到这里的标点符号了吗?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冒号。

老师: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有哪些矿物质,文章告诉我们了,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溴、锶等,这些是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举例子。

老师:对。通过举例子,我们就具体直观地了解到死海海水中含有的矿物质是哪些,很明白。

还是在这一段,最后,还有一种说明方法„„

学生1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老师:这句话用的说明方法是„„ 学生:作比较。

老师:很对。通过比较海水和人体的密度,我们就清楚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大家在课文上圈画,作一下笔记。

老师:现在我们回顾刚才的内容,文章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的说明方法,使我们了解到死海的相关知识,增长了很多见识。那么大家喜欢读这样的说明文吗?

学生:喜欢。老师:下面我们来探究,课文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兴趣?

(学生读书,圈画,和同学交流。)

四、研读课文,问题探究

老师:说说你对文章的发现,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阅读兴趣?

学生16: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死”海“不死”,“死”和“不死”,让我有一种急于读下去的念头。

老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形象,标题很吸引人,有悬念,让人欲罢不能。联系刚才的分析,课文最后还提到死海的将来„„ 学生: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老师:对,文中同一个“死”有不同的意思,给读者带来阅读的趣味。还有哪些地方很有趣味?

(学生一时间沉默。)

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同学们可以去想,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哪些语段激发了你的阅读兴趣?

学生:第一段,第二段。

老师:大家看这两段,如果我们去掉文中那些描写的、修饰的词语,剩下的是什么„„

学生:(读第一段)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老师:这样,大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作者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来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学生: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

学生: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甚至„„大概

老师:同学们真的很会学习,很会探究。刚才同学说的这些词语,形象地表达了我们阅读时的那种心理——出乎意料和惊讶:为什么叫死海?为什么会这样?现在大家明白了,正是文中的这些词语的作用。请同学们在课文上圈画、标注。老师:同样,我们看第二段„„

学生:(读课文)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能自由游弋;不会游泳的人,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老师:文章中能够激发我们阅读兴趣的词语是„„

学生: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真是

老师:请大家圈画、标记这些词。这两段中的这些关联词语和修饰词语,让我们读者一下子就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使我们急于阅读下去,这正是作者体现科学小品趣味性的地方。

老师:大家看,如果我们把课文第三段的内容放到第四段后面来讲,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

学生:先说死海不死的原因,再说死海不死的故事(传说),就感觉到没有那么大的悬念,吸引力就不那么强烈。

老师:我们同学说的很好。安排文章的内容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科学小品的趣味性也正是在这里:会写文章的人,常常能设置一些悬念,引起读者的疑问,这样的文章就比那些平铺直叙的文章有吸引力。这对我们写作文也是很有启发的。

五、欣赏图片,关注死海

老师:学完了课文,同学们一定对死海充满了好奇心。下面我们就通过欣赏图片来揭开死海的神秘面纱。

播放死海的有关图片

(一)体现死海的“死”:海水中没有生命,海边寸草不生

(二)体现死海不死:人在死海里沉不下去,可以在海面上自由游弋,可以在海里读书看报

(三)死海中矿物质的结晶体:令人感叹惊讶 老师:这就是死海的奇妙。死海在哪里?

学生: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

老师:大家地理学得好,课文学得也很仔细。如果有一天,大家有机会去西亚旅行,那么你会不会把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和你的亲身体验结合在一起呢?愿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去体验大自然的奇妙。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死海不死》教案设计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

赣州市安远县鹤子初中 陈小芳

一、教材地位分析

《死海不死》是义务教育朝鲜族学校汉语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推动着世界,这个单元的课文就是与科学相关的说明文,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介绍了死海的特点及成因,本文除了运用一般说明文常用的列数字进行说明,还运用了“插入神话传说”的辅助说明法,此外,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趣味性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知识修养、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意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汉语教学应该把帮助学生获得汉语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当作首要的任务,兼顾接受各科文化,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识字量和阅读量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制定了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

2、能力目标: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成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训练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领略自然界的神奇美。

四、教学重点:

1、几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是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2、两则神话和传说对说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

3、理解死海为什么“不死”及死海形成的原因。难点:

1、理解说明顺序

2、两则神话、传说的表达方式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五、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这种提法强调的是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实用功能,而且,课程标准谈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把汉语的工具性摆在第一位。”这里的工具性,首先必须关注汉语的口语交际能力。

结合本文的内容,把本节课重点分为三大模块:复述神话和传说;看图表讲述死海浮力大的内在原理;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死海。三个部分层层深入,有浅入深,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口语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教法

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不爱开口的想象是很常见、很普通的,经过专家研究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不爱开口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障碍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采用了合唱式答问、表述提要、自我暗示、小组教学等教法,使学生克服种种障碍,达到开口说话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七、学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的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我们的课堂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游泳的神奇地方,人在水里它能和陆地上一样,可以蹲着站着,可以盘腿而坐,也可以迈开八字步状如鸭行,更有趣的是在水中还能跑步,玩累了,把两手一张在水面上仰天一躺,象一叶扁舟顺利漂荡,宛如睡在凉席上,实在舒服。你们想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科学小品——死海不死。

2、复习提问

①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它可分为哪两种?(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②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的对象,最重要的是抓住说明对象的什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③说明文中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几种?(九种)

3、检查预习(1)掌握词语

安然无恙 怙息不悛 执迷不悟 大惊失色 改邪归正 谕告 沉淀

干涸 转瞬 不逊 游弋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全文,说文章大意。

2、根据学生的复述,这篇说明文的对象,特征是什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死海、死与不死,咸度高,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具体分析,看文章是如何体现以上内容的。

①女生读第1自然段,看它交代了什么?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 明确:死海的地理位置及死海得名的原因。鱼虾小草木不能活。

②男生读第2自然段,它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会被淹死。

③齐读3 – 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3自然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④默读5 – 6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第5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

明确: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识认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来说有3点,首先是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出现,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矿物质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断蒸发,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

4、归纳

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用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组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1)a、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b、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2)a、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b、传说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3)a、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b、在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干涸。

以上4组句子都是第1个句子好,“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都不能去掉,因为这些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在没有充分的证据之前,只能用这些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4、读7、8段用一个词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明确:荒凉、生气、干涸

四、拓展延伸

文章结尾处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启示?(借助这样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探究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课堂小结

这一篇知识小品文,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成因以及现状和未来,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在说明死海的“死”与“不死”的现象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死海的特征时也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作者还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时,列举了四个数据;在说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点时,列举了四个数据;文章最后一段,列举了一个数据,说明死海将来真的要“死”。附:板书设计

死(无生物)特征 → 不死(淹不死)海水咸度高

神话1 死海 神话2:猜测

(对象)成因 → 今人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昨天 荒凉

变迁 → 今天 生气

明天 干涸

七、教学反思:

(一)较以往教学有所突破的地方:

1、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创造积极质疑的机会。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注意落实教学目标。

3、有效互动,积极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训练。

(二)尚且不足,今后有待改进之处:

1、要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琢磨。

2、教师在巡视学生讨论过程中要注意他们的想法,对一些重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引导学生。

第三篇:《死海不死》说课稿

《死海不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死海不死》一文是人教版初二下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在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共生共存的。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选择课文的。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作者在说明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叙述和描写,使文章既不失其知识性、科学性,又具有生动性,可读性。

教学目的思想品德要求:了解死海的奥秘,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加强环保意识,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知识要求:

1、了解本文是事理说明文。

2、了解本文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3、了解本文引用神话的作用。

能力要求:理解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和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作此文;理解篇章结构、说明的重点,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几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主要是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2、两则神话和传说对说明死海的特征所起的作用。

3、理解死海为什么“不死”及死海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两则神话、传说的表达方式及在本文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根据本文特点,启发学生借助课文题目,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以训练整体感知能力。〈死海不死〉这个题目新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举:海怎么有“死”“活”之分呢?既然是“死海”,怎么又说是“不死”呢?同时,这个题目既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因此,抓题目导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是有效的。

2、通过默读、复述等形式,指导学生认认真真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3、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讨论式。这篇课文内容不是很深,所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4、不安排预习,一课时完成。不安排预习,主要是考虑到课文的特点,这样做,便于训练学生借助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

二、说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和创造性思维,来揣摩理解课文。

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

本。阅读《死海不死》一文,我不由被文章所具有的丰富的意蕴内容所吸引,更能引发人进一步地探究兴趣。因此在教学此文时,拟在反复阅读中指导学生综观全文,理清文章的线索,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如何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写成这篇科学小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可利用阅读期待、反思、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1、在教学前,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2、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3、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理解文章内涵。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质疑时引发学生求知欲、大胆探究。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课前可以网上查阅死海的资料,准备交流。

4、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说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悟

精心利用教材,这是阅读教学的辅肋。教师将全盘讲授变为相机诱导,指点门径,拨正迷津。点拨要害,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不要全盘托出,而要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学生从中归纳出了要点。这样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课堂就会意趣横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满活力。

(三)、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讨论质疑

设计讨论质疑这一环节,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比较、思 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只有积极思考、独立深究、善于发现、敢于质疑,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动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的讨论,可从突破重难点

入手,设计一些讨论材料。

1、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2、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

3、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4、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五)思维拓展训练:

1、分析下列短语中加“ ”的字,是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的。(可先左右议论后举手回答,教师作结)。

“”:前一个“愚”是愚笨的意思,后一个“愚”从愚公移山具有远见卓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动众人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来考虑。

„儿不“孤”是无父母的意思,后一个“孤”从祖国处处有亲人,虽无父母却不乏照料,前程仍然远大的角度来考虑。

2、分析下列句子用的是确数还是约数,并指出其语法上的正误。

a.我整整花了一小时左右才把这道题解出。(“一小时左右”是约数,所以用了“整整”互相矛盾。应去掉„“整整”二字。)

b.原来生产这台机器成本要五千元,采用先进工艺制造降低了二千五百元,成本减少一倍。(是“确数”。但数字增加才用倍数,减少不能说几倍,只能说减少一半。)

c.根据修改后的计划,生产效率提高,产量要超过原生产定额的百分之三十五。(是“确数”。百分数的运用要特别注意,本句应为“百分之一百三十五”,或去掉“的”字,才无语病。)

d.石拱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江河之上。(是“约数”,无语病。)e.赵州桥大约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约数”,但“大约”与“左右”重复,应去掉一词。)

板书设计

一、课文结构

1.介绍死海的特征

(一)“死”海: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水边也寸草木生(列举事例)--谁能想到。

(二)死海不“死”:,人不会被淹死。(典型事例)--令人惊叹。

(三)传说:奴隶们投入死海,安然无恙--大惊失色。

(四)海水浮力大的原因:“咸度很高”(列数据)。

2.说明死海的成因

(-)上帝惩罚人,大陆变死海(神话传说)。

(二)死海成因:地形特点;化学成分;物理变化(列数据)。

3.说明死海的变化

(-)现状;吸引游客,治病不逊于温泉。

(二)未来:死海真的要“死”:消失、干涸(列数据)。

二、说明方法

1.引用

2.举事例

3.列数据

第四篇:从《死海不死》实录看钱梦龙老师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

从《死海不死》实录看钱梦龙老师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

吕栋

钱梦龙老师是我素来尊重的长者。尤其是在2004年 原《教师之友》的“那一代”批判中,惟有钱老师对批判作出了正面的、严肃的回应,直认“中国的教育积重难返,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坦言自己“长期在‘方格 之内’苦苦挣扎”、“很难完全挣脱‘方格’的限制”,并且对“尖锐地指出我的种种历史的局限性”表示欢迎。在名师满天飞的今天,我尤其看重这一份真诚和清 醒。但这些只能说是师之为师的人格底线,它不能代替我们对教育理想的更高追求,因此我个人对钱梦龙老师的尊重不能改变我对他语文教学的看法。况且钱梦龙老 师的局限是否仅仅是“历史”的呢?这是我自不量力,冒昧点评钱老师课堂教学的代表作《死海不死》的最初动机。

点评钱梦龙老师的课是困难的,因为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钱老师的课做得比较光滑。例如《死海不死》,这样一堂经过“千锤百炼”的语文课,无疑是丰厚经验 与娴熟技巧的结晶。但经验与技巧无法弥补钱梦龙老师在人文视野上的逼仄和教育思想上的局隘,所以面对这个课堂实录,我想得最多的问题不是怎么学习、借鉴他 的经验与技巧,而是这样的经验、技巧相对于现时代的语文教学究竟还有多少的意义。

我注意到实录整理者据以整理的是钱老师2001年 在内蒙古上的一堂公开课,因此我有了更深的忧虑:在新的世纪已经到来的今天,这样的课依然作为课堂“经典”接受着人们的顶礼膜拜,其影响可谓无远弗届,这 对我们已然疮痍满目的语文教学到底是好事还是悲哀?出于这样的担忧,我斗胆对钱老师的这堂课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至于钱老师课堂的闪光之处,和他的教学理 念在特定时代的价值,论者夥矣,笔者在此只负责吹毛求疵,知我罪我,在所不计。

●教学目标的应试指向使课堂成了应试知识的水陆道场

只要对这个课堂实录稍作分析,我们就能看出本堂课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体特点的把握,以及对文本语言特色的分析。显然,这些目标的 设置,明显倾向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这种课程目标取向是我国语文固有的应试教育体制的产物,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地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所主 宰着、为升学考试所左右着。

再看授课者为达成目标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一堂课上,第一个目标的达成主要体现在通过知识复述来了解死海奇特的地理现象并分析其原理,以及对死海 形成原因的分析;对第二个目标,老师则主要抓住所谓的“三性”来组织讨论;为实现第三个目标,授课者不时地穿插对课文个别词句的辨别与分析。

可以看出,授课者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样无不指向具体的“考点”。为了应试目标的落实,授课者不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努力把学生引向一个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老师让学生“主体”找 “可以不教”的知识而学生没有提到几个生词时,授课者就充分利用其“主导”地位提醒大家——

师:我再提示一下,看看下面这些词语是不是也可以不教?(板书:游弋、谕告、执迷不悟)

生①:我认为可以不教。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但你要说出可以不教的理由,因为其中有的词估计同学们语文课里没学到过,比如“游弋”、“谕告”。

生①:“游弋”虽然没学到过,但书上有注解;“谕告”也没学到过,但回去查一查词典就知道了。

而对于知识小品的文体特点,老师更是不余遗力地组织学生反复讨论,以厘清所谓“三性”的抽象概念,包括对学生提出的并无原则性错误的“生动性”进行纠 正。尤其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要通过“三性”排序这样一种方式把母语的习得过程变成纯粹的逻辑分析呢?这样做,无非因为在老师眼里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或 参考书要求掌握的。

从我们所了解的钱梦龙老师以往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述与谈话来看,钱老师也认为自己是素质教育的坚定支持者,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看不到这方面的根本变 化。我们知道,现代课程理论把语文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堂课上,钱梦龙老师至多在落实“双基”时,从 “过程与方法”的层面作了一些尝试,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却付之阙如。

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说,这是一堂应试教育的好课。

●科学人文精神的缺席是对语文教学“工具论”的默认和坚持

在此,我们先撇开课文《死海不死》的文本意义不谈,因为这涉及到教育部门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问题。但面对一篇包含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 文,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说明性文体在语文课程中的价值如何定位?二是当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滞后于现代文明发展时,我们是忠实于课 文,还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不受陈旧观念的影响?

说明性文本相对于叙事类、议论类的文本而言,它具有更明显的工具性特征,学生从中学习如何接受科学知识、获取科技信息、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学习如何表达自己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在以往的应该考试体系中,说明文的这一特点使它常常成为持“工具论”的语文老师操作起来最拿手的文体,因为它最有利于 “条分缕析”式的课堂教育,所以我们以往见到最多的说明文课堂教学基本上可以用一个“三部曲”来概括:内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形式(说明顺序及方 法)——语言(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必须指出,《死海不死》这堂课没有超越这个层次,钱梦龙老师的高明之处只在于他摒弃了说明文课堂教学常见的僵化模式,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教学步骤,没有把 上述三个教学内容机械地切割成块,并以他圆熟的课堂技术将这些内容较灵活地浸透在师生问答中。这就是钱梦龙老师赖以成名的“三主”模式中的“训练为主 线”。

但是,培养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是语文课程的终极价值,模式和技术永远只能服务于这一价值的现实。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让学 生在说明性文本的阅读中获得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呢?激发学生去思考人类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才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在《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中,至少 包含了这样两个值得进行课堂探究的问题:①人类对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强烈愿望;②死海的命运(“死”或“不死”)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前一个问题体现在两个关于死海的传说及现代测量技术所揭示的科学原理中,很可惜,这样一个能传递科学精神的细节却被较易放过了,其实只要教师稍稍注意引 导,这个问题很容易由学生自主地解决。也许钱梦龙老师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许注意到了,但没有打算有效地利用这个文本资源给学生以科学精神的滋 养,而将课堂教学活动几乎全部集中在说明文文体特性的分析上,因为作为“工具学科”自然不必关注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不妨抱以同情之理解,钱梦龙老师毕竟在应试教育的体制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那么对前一问题上的缺失,我们可以认为是应试教育的局囿。但钱老师对后一个问题的处理却更值得商榷。

应该说,钱老师在课堂结束前布置课后探究任务时已经触及了这个问题,指出了“灌溉和城市用水”导致死海走向死亡的危险,但是在教学的设计上存在明显的盲 点:没有发现课文倒数第二段所传达的信息存在明显的谬误。显然,课文列举人类对死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时是带着一种欣慰、肯定的语气的,把修建工厂及娱乐 设施、发展旅游业视为人类给死海带来的正面影响——“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这是相当落后的自然观和人文观。西方现代的环保主义者和人文学者 早已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一对难以调和的客观矛盾,尤其是人类的商业性活动为害环境最烈,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严重而不可修复的。所 以社会学家指出,21世 纪的“世纪问题”将是“还自然之魅”(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也就是说对保护环境最好的方式是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干预。这也已并不是什么新 鲜的观点,它早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传播的是一种落后于现代文明发展的科学知识。

文本自身人文精神的缺陷,本来可以通过课堂的质疑来进行反拨,做得好仍然可以给学生以科学精神的提升,可是钱梦龙老师没能发见文本的问题,因而也丧失了 传递这样一种已被普遍认同的人文思想的机会,这一方面证明了授课者自身人文视野的局限,同时也说明钱老师课前对课程资源的搜索和占有的不足。

虽然课堂最后提到了导致死海海平面下降的人为原因,但因为授课者没能紧贴文本,引导学生发现其本身的谬误,只能说明授课者自身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精神,给人的感觉只是为这堂课安了一个“人文”的尾巴而已。

进入21世 纪,我们所处的已不再是“工具论”甚嚣尘上的年代,当年那些“工具论”的坚定支持者,至少在口头上也不得不承认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即便是在官方出台的新 课程标准中,也稳妥而折中地把语文课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从钱梦龙老师的这堂课来看,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多少人文的内涵,一 方面又表现出自身在人文视野上的局限,那么“三主三式”教学模式的“工具论”实质可见一斑矣。

●“不教”之“教”的假象体现了对课堂对话的误解

如前所述,钱梦龙老师纯熟的课堂教学技术在中学语文教育界素享美誉,也是向来为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语文老师所敬仰的。诚然,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需要教 学技术的支持,但是随着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引入和国内对语文教育反思的深入,如果我们从现代课程理论的角度切入,也不难发现钱梦龙老师课堂技术的局限。

笔者虽身居小邑,但因有毗邻上海的地缘优势,所以本地很多老师都听过钱老师上《死海不死》。笔者与同行交流对这堂课看法时,老师们无不为钱老师的提问艺 术和课堂对话所折服。是的,钱老师亲和的长者风度和亲切的课堂语言总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堂气氛之热烈、学生发言之踊跃,在我们所见过的名师中 可说无出其右。但语文课堂上真正的对话不是以发言的人次来衡量的。

有效的课堂对话是一种“倾听”和“言说”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欧美母语课程阅读教学的“分析—反应”理论认为,“倾听”不是指简单地“倾听”文本、“倾 听”教师,更是在此基础上“倾听”读者自我的心声;而“言说”则是文本“言说”与读者“言说”的融合,因而是一种阔大语境的“对话”。这种关于“言说”的 理解与我们惯常所见的“发言”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发言”是对教师“言说”的被动应和,而“言说”是基于倾听文本、倾听自己内心的主动反应。呈现在课 堂上,那么真正有意义的对话必然是一种平等的、多维的、非预设性的阅读生成。

我们看到,在这堂课上,钱梦龙老师虽然多次强调“可以不教”,似乎贯彻了钱氏“导读法”“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实质上却时时在暗示学生去揣摩、迎合老师“希望”他们“掌握”的知识。请看以下提示——

师:……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哪些可以不教?

师:„„课后练习中还要我们区别“确数”和“约数”,并且要求知道什么情况下用确数,什么情况下用约数。这些知识不教行吗?

师:知识小品除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以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它介绍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符合科学原理的,请大家也用一个“性”来概括。

可 见老师希望学生“倾听”的是自己的“言外之音”,这样,这堂课热闹的“对话”便丝毫不差的契入了教师课前预设的轨道,学生们不出意料的“主动探究”也顺理 成章地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这种没有多元生成的课堂问答能否算作真实的“对话”很值得怀疑,因为它取消了自由的文本倾听和个性化的阅读关照。

而学生在“对话”中一旦逾越了教师的预设,而稍现个性、发出“另一种”声音的时候,授课者马上予以校正,毫不含糊。

师:说得很好。刚才那位同学(指生①)的意见如果可以用“知识性”三个字概括的话,你能不能把你的意见也用个什么性来概括?

生②:趣味性,生动性。

师:他说了两“性”,但我们只要一个“性”就够了,请同学们两个中选一个,要说出选择的理由。主张选“趣味性”的同学请举手。……

这里,学生甚至尚未完全偏离教师的预设,授课者就敏感地把学生“不合规范”的“言说”剔除掉了。阅读是极其个性化的行为,教师怎可以自己(或教参)对文 体特性的理解取消学生的“言说”呢?平等是教学对话的第一要义,而授课者的这种教学行为取消了“对话”中学生的平等地位,授课者的权威人格显露无遗,俨然 是解释权在握,老师成了文本意义和阅读判断的仲裁者。这是尤其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只有学生获得话语权的平等时,真实的课堂对话才能实现。而这就要求教 师努力消解自身的权威人格,并在话语优势上作出主动的让度。

囿于学识,笔者只能从这样一些常识的层面就钱梦龙老师这堂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如文章开首如述,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担忧。

笔者第一次现场躬聆钱梦龙老师上课是在1990年 代初,上的恰好就是这篇《死水不海》。甫一看到这个课堂实录,我不由得感慨,“公开”了十年,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内容、甚至提问技巧和教学程序基本上没有更 新。众所周知,由于钱梦龙老师在中学语文界的地位和声望,这样一篇“传统课文”的“经典”演绎,已在各种场合上演了无数遍,或曰观摩,或曰研讨,名目不 同,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好几拨语文老师。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钱梦龙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获得的认同和美誉,发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他的成功肇端于应试 教育的丰厚收获。我不想、也无权否定钱老师的历史价值,但面对现代社会向语文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接受他的影响,更不能不加批判地将 “三主三式导读法”课堂教学模式奉为圭臬。

第五篇:《死海不死》教学设计

《死海不死》教学设计 开发区实验中学

刘新颖

【教材分析】

《死海不死》这篇地理知识小品,介绍死海的特征、成因、现状与未来。既有科学知识的介绍,又有奇特现象的描写,也有神奇传说的记叙。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传说等说明方法。【学情分析】

一直以来,说明文的教学工作很难做,课堂上气氛容易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本班学生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对科学知识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相信学生能快乐得学习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死海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引用说明,认识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3、探究死海的未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重点、难点】

掌握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作诠释、引用说明,认识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从小就生活在海边,可能大多数同学都有下海游泳的经历,你见过可以将人漂在海面上,不会淹死人的海吗?(欣赏图片,这片海周围寸草不生,但不会淹死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片神奇大大海。)

看了文章,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一)说明文学习方法指导: 1、1、找到说明的对象;

2、分析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

3、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

4、分析文中的说明顺序;

5、分析文中的语言特点。

(二)检查预习游弋(yì,不能读作gē):(兵船)巡逻,这里指游来游去。

谕(yù,不能读作yú)告:告诉,使人知道。(旧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安然无恙(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祸害。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执迷不悟:坚持错误,不知觉悟。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说明死海的特征; 第二部分(5-6)说明死海形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7-8)说明死海的开发与前景。

2、测试速读情况:

(1)本文说明的对象_____

(2)死海的“死”表现在_________(3)死海不死表现在_____

(4)说明死海本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5)“死海真的要死了”中的第二个“死”的含义是____(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7)死海形成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探究方法

1.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例子加以说明。①列数字:如:有135.46亿吨氯化钠„„

②举例子:如: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③作比较:如: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④引用传说:第3和5自然段。2.速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讨论)(1)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的?各起到什么作用?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水的浮力大;第5自然段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人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用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四、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阅读“研讨与练习”关于死海的介绍,比较与课文的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课文属于科普小品,在客观说明之外,还运用了叙述、描写等手法,引用两个古代传说,形象地说明了死海的特点,使文章生动有趣,增强可读性。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课文的结尾处说到了死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词语,荒凉-生气-干涸,如果有一天,死海真的干涸了,那么我们将如何让死海“活”下去?)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咸水湖——死海,知道了造成它“死”与“不死”的根本原因是咸度很高,海水中含盐量多达23%至25%,并且知道了死海的成因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以及它的形成过程。其中两处引用神话,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布置作业】

A.必做:《伴你学》自主学习、阅读探究;

B.选做:搜集有关死海的材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准备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死海不死 特征:咸度高

传说 成因 实质 现状和未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传说、作诠释

下载初二上册语文《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二上册语文《死海不死》课堂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说明文 《死海不死》教案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 包兰芳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 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设想 一,......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 一、较以往教学有所突破的地方: 1、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创设积极质疑的机会。 在“学生质疑”这一环节中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帮......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合集5篇]

    江西省都昌县大树中学 黄宝华 【教学目标】 运用猜读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能力和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数字说明的方法的作用,以落实本单......

    死海不死教案设计(范文模版)

    篇一:死海不死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教学设想采用“导读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死海不死》教案 鲁教版

    课评一:教学录相“死海不死” 初中生,年龄约在13~14岁之间;学生有一定知识和语文基础,对汲取知识态度积极,乐于思考。 二、授课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死海不死选段阅读二则(范文)

    死海不死选段阅读二则 死海不死选段阅读一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河交界处有1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阮。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

    死海不死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导入新课 说明文中除了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说明方法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小品文的语言还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死海不死......

    死海不死教案(共五则范文)

    教学目的:1.了解本文是一篇介绍知识的说明文,必须对介绍的内容有正确的依据。2.学习本文说明方法:举事例、列数据。3.学习本文巧妙地运用题目的方法。教学方法: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