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政府治理教学大纲
《地方政府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从理论上掌握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从而对中国地方政府组织形式、职能和结构以及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有较系统、完整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地方政府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时数
计划学时:36学时
三、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除了课堂讲授知识,教师还按各章学习内容为学生安排参考阅读材料,目的是强化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思考,学生们可在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扩大知识面。
2.课堂讲授与课堂随机提问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讲课程内容抓住重点或难点向学生提问,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要求及内容
地方政府治理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二是把治理理论引向中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地方政府治理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政府如何运用地方治理的方式、方法来处理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方政府概述
一、国家、政府与社会
(一)什么是国家
(二)政府:国家主权的执行者
(三)“社会”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三、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按地方制度划分的地方政府
(二)按设置目的划分地方政府
(三)按行政层级划分的地方政府
四、地方政府的价值
(一)政治层面的价值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 第二节 地方政府研究
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
(一)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西方地方政府研究的基本现状
二、中国地方政府研究
第三节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对象与方法
一、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梳理地方政府相关的基本问题
(二)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内容
三、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二)历史分析的方法
(三)比较分析的方法
(四)系统分析的方法
思考题:1.简析国家、政府、社会的关系。2.简述地方政府的类型和特征。3.如何认识地方政府的价值?
第二章 中国地方政府权力
第一节 中国地方政府权力概述
一、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
(一)什么是权力
(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界定
(三)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类型
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特征
(一)内在特征
(二)外在特征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机制
一、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获得路径
(一)根本授权
(二)转授权
(三)特别授予
(四)出于地方政府自身的创设
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
(一)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概述
(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现状
(三)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改革和完善的基本思路
三、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运作
(一)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运作过程
(二)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运作方式
四、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制约
(一)地方政府权力的权力制约——地方政府权限
(二)地方政府权力的道德制约
(三)公民权利对地方政府权力的制约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现代化
一、地方政府权力的理性化
(一)地方政府权力理性化的基本内涵
(二)地方政府权力理性化的实现途径
二、地方政府权力的制度化
(一)地方政府权力制度化的基本内涵
(二)地方政府权力制度化的实现路径
三、地方政府权力的民主化
(一)地方政府权力民主化的基本内涵
(二)地方政府权力民主化的实现路径
思考题:1.地方政府权力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方式 2.地方政府权力民主化的基本内涵。3.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结构
第一节 中国地方政府结构概述
一、什么是地方政府结构
二、地方政府结构的组合方式
(一)纵向组合的层级化
(二)横向组合的类型化
三、地方政府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系统性
(二)能动性
(三)相对稳定性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基本结构
一、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
(一)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层级
(二)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法律规定
(三)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特征
(四)中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的发展
二、中国地方政府类型结构
(一)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二)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三)特别行政区政府
三、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条块结构
(一)地方政府条块结构概述
(二)地方政府条块的法律规定
(三)地方政府条块结构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与其他政权机关的关系
一、地方政府与党委
(一)主要特征
(二)地方政府与党委结构关系面临的挑战
二、地方政府与人大
三、地方政府与司法机关
四、地方政府与政协
思考题:1.简述地方政府结构的组合方式。2.简述地方政府结构的特征。
3.简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中国地方政府职能
第一节 地方政府职能概述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特点及分类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二)政府职能的特点
(三)政府职能的分类
二、地方政府职能的内涵及特点
(一)地方政府职能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职能的特点
三、地方政府职能的意义
(一)地方政府职能是建立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依据
(二)地方政府职能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运行方向和内容
(三)地方政府职能是确定和划分地方政府职权的基础和依据
(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是变革地方政府机构及其活动方式的重要前提 第二节 中国各类地方政府职能一、一般地方政府职能
(一)法律法规的视角
(二)财政支出体系的视角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
(一)民族性之维
(二)地方自治权之维
三、特别行政区政府职能
(一)管理经济事务
(二)管理文化、社会事务
(三)管理对外事务
第三节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一、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
(一)转型地方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二)转型地方政府职能是实现“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的需要
(三)转型地方政府职能是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需要
(四)转型地方政府职能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需要
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职能“欠位”
(二)地方政府职能“缺位”
(三)地方政府职能“错位”
(四)地方政府职能“越位”
三、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走向
(一)地方政府职能“到位”:追求综合效益
(二)地方政府职能“补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三)地方政府职能“正位”:还权于市场与社会
(四)地方政府职能“退位”:从管制型到服务性 思考题:1.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及类型。2.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特点。3.简述特别行政区政府职能。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关系
第一节 地方政府间关系概述
一、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内涵
(一)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界定
(二)考察地方政府间关系的主要维度
二、影响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因素
(一)政治结构
(二)经济结构
(三)历史文化传统
(四)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形态及其理论
(一)中央集权主义
(二)地方分权主义
(三)均权主义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变迁
(一)高度集权的统收统支模式
(二)第一次权力下放
(三)第二次权力下放
(四)改革开放后的简政放权
三、当前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基本内容
(一)中央与一般地方政府职能间关系的基本内容
(二)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基本内容
(三)“一国两制”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
四、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结构性调整
(一)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必要性
(二)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地方政府间关系
一、地方政府间纵向关系
二、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
(一)统计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跨区域政府间的关系
(三)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特点
三、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走向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一)什么是非政府组织
(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三)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一)萌发期(1978年-1984年)
(二)发展期(1984年-1989年)
(三)低潮期(1989年-1993年)
(四)膨胀期(1993年-1998年)
(五)规范期(1998年-至今)
三、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
四、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关系
(一)地方政府与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
(二)地方政府与政府组织的冲突关系 思考题:1.影响府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简述当前我国的样地关系。
3.简述地方政府间的纵横向关系。
第六章 中国地方公共财政
第一节 地方公共财政概述
一、地方公共财政的内涵
(一)什么是公共财政
(二)什么是地方公共财政
二、地方公共财政存在的理由:理论与实践
(一)理论之维
(二)实践之维
三、地方公共财政的职能
四、中国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历史变迁
(一)1950年~1952年: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体制
(二)1953年~1979年: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体制
(三)1980年~1993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
(四)1994年至今:分税制财政体制 第二节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与支出分析
一、地方公共财政支出
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第三节 地方公共财政风险
一、地方公共财政风险的内涵
二、地方公共财政的表现形式
三、地方公共风险的成因
四、预防和化解地方公共财政风险的对策 第四节 当代中国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一、现行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二、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走向
思考题:1.简述地方公共财政的含义及特点。2.简述地方公共财政的职能。
3.简述我国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历史变迁。
第七章 中国地方自治
第一节 地方自治概述
一、地方自治的概念
二、地方自治学说
(一)保护说
(二)钦定说
(三)传来说
(四)制度性保障说
(五)人民主权说
三、中国地方自治的起源与嬗变
(一)近代史上中国地方自治的三次实践
(二)我国当前三种地方自治形式的变迁
(三)当前我国地方自治现状及特点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特征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特征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形成和发展
(一)探索阶段
(二)深入发展阶段
(三)日趋完善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一)坚持国家统一原则
(二)坚持民族团结原则
(三)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自治
一、特别行政区自治的涵义
二、特别行政区自治的特点
(一)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二)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于内地的政治制度
(三)特别行政区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原则
三、港澳特别行政区自治状况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自治 第四节 基层群众自治
一、基层群众自治的形成和发展
二、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
(一)基层群众自治推进了民主化进程
(二)基层群众自治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基层群众自治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要举措
三、城市社区自治
(一)城市社区自治的治理模式
(二)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制约因素
(三)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发展方向
四、农村基层自治
(一)农村基层自治的内涵
(二)农村基层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农村基层发展的发展方向
思考题:1.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论“一国两制”条件下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关系。3.基层群众自治是否就是社会自治?
第八章 中国地方政府管理
第一节 地方政府管理概述
一、地方政府管理内涵
二、地方政府管理的特点
(一)绝对服从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统一
(二)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三)局部性与短期性的统一
(四)导向性与协调性的统一
(五)直接性与微观性的统一
(六)规范性与公共性相互促进
三、政府管理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治理理论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五)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节 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
一、地方政府内部管理
(一)地方政府职能管理
(二)政府规模的控制
(三)地方政府制度管理
二、地方政府公关管理
(一)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内容
(二)地方政府公共关系
(三)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趋势
三、公关政策运行流程
(一)公共政策制定
(二)公共政策执行
(三)公共政策评估 第三节 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一、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根本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是外部动力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管理创新发挥了促进作用
三、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一)管理观念创新
(二)管理制度创新
(三)管理技术创新
思考题:1.简述地方政府管理的特点。2.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3.简述处理好地方政府关系的意义。
第九章 地方政府的治道变革
第一节 当代地方治理的兴起
一、地方治理与善治
(一)治理理念的由来
(二)地方治理与善治
二、全球化与地方治理运动
(一)全球化对地方政府的挑战
(二)西方国家的地方治理运动 第二节 地方治理的理念更新
一、从统治与管理到治理与服务
(一)传统统治与管理理念的现实困境
(二)治理与服务理念的创新
二、从单中心到多中心
(一)传统的单中心治理
(二)多中心治理的理念
三、从科层制结构到社会网络体系
(一)传统科层制结构体系的弊端
(二)社会网络组织体系的基本理念
四、从集权与控制到分权与协商
(一)传统的集权与控制模式
(二)分权与协商模式
第三节 地方治理的社会生态环境
一、地方政府与社会
(一)地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解释
(二)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现实挑战
二、地方政府与市场
(一)地方政府与市场的互动过程
(二)地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质
三、地方政府与公民
(一)地方政府与公民组织
(二)地方治理与公民参与 思考题:1.试析治理与善治的内涵。
2.地方治理理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结合实际谈谈公民如火如荼参与地方治理。
第十章 地方政府的法制架构
第一节 地方立法体系
一、地方立法的含义与特征
(一)地方立法的含义
(二)地方立法的特征
二、地方立法体制的类型
三、地方立法的内容
(一)地方立法的内容
(二)地方立法的范围
(三)地方立法权的关系
四、地方立法的程序
(一)地方立法程序的价值取向
(二)地方立法程序的构成 第二节 地方司法体系
一、不同法系的地方司法系统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地方司法系统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地方司法系统
(三)中国的地方司法系统
二、地方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法治原则
(二)司法原则
(三)地方司法活动法定原则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行政执法体系
一、地方政府行政执法概述
(一)行政执法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种类
(三)地方政府的行政执法的原则
二、地方政府的行政执法制度
(一)信息公开制度
(二)参与制度
(三)综合执法制度
三、地方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
(一)行政许可
(二)行政处罚
(三)行政指导
(四)行政规划
(五)行政给付
(六)行政监督
思考题:1.简析地方立法的涵义与特征。
2.地方政府行政执法的主要行为有哪些?
3.结合实际谈谈地方政府行政执法的制度建设。
第十一章 地方治理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树立地方多中心治理的理念
一、地方多中心治理概述
(一)多中心治理的内涵和特征
(二)地方多中心治理的重要意义
二、地方多中心治理的主体构成与角色转换
(一)地方多中心治理的主体构成
(二)地方多中心治理的主体的角色转换
三、实现地方多中心治理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培育地方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二、社会资本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三、优化地方社会资本的生长环境
四、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构建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
一、组织间网络关系理论的兴起及其特征
(一)组织间网络关系理论的兴起
(二)组织间网络关系理论的特征
二、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一)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的结构
(二)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的功能
三、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的治理模式
(一)理论模式
(二)实践模式
四、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运行机制的构建 思考题:1.简述多中心治理的现实意义?
2.什么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地方治理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3.如何构建地方公共组织网络体系的运行机制?
第十二章 地方治理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地方治理的制度困境
一、地方治理的制度供给障碍
二、地方治理的制度实施困境
三、地方治理的制度变迁问题
(一)制度变迁的现实需要
(二)制度变迁的方式
(三)制度变迁的障碍
第二节 地方治理的制度创新经验
一、国外地方治理制度创新的实践
(一)地方分权与地方自治
(二)地方政府行政区划改革
(三)地方政府重组
二、国内地方治理制度创新的探索
(一)地方分权化改革
(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的制度创新
(三)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创新 第三节 地方治理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
一、服务型政府
二、责任型政府
三、法治型政府
四、透明型政府
思考题:1.地方治理中制度供给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实际谈谈国内地方治理的制度创新实践。
3.什么是透明型政府,其作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二篇:地方政府治理作业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地方政府治理》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
一. 作业要求
1.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论据充分,文字表达流畅。
2.理论工具应与所选题目相一致,能够运用适当理论进行阐述和论证。3.主次分明,字体小四,宋体,行间距1.5。
二. 作业内容
1、结合实际,谈谈实现地方多中心治理的前提条件。(50分)
答:实现地方多中心治理的前提条件:
一、首先地方多中心治理主体要实现角色转换
地方政府不是全能的,如同市场一样存在缺陷。在不稳定因素凸显的今天,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失灵”,所以,首先必须实现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转换,才能稳步地推进地方公共管理的多中心治理。(1)地方政府应从单纯使用权力到注重树立法理权威
(2)企业型组织应从注重利润索取走向回报社会、担当社会责任。(3)非营利组织应从依赖走向自治。
二、地方政府的引导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强化社会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才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协作,才能使地方公共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治理成本完成公共服务的提供。
三、公民社会的构建 一个国家自治化程度越高,代表着公民社会越成熟;公民社会越成熟,意味着多中心治理体系越完备。
四、权力资源的再分配
“多中心”治理要求的分权化指的是不同层级政府部门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将相关权力、责任向市场与公民社会转移的过程,表现为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关系结构。
2、结合实际,谈谈地方治理中制度实施的困境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50分)
答:地方治理中制度实施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下列这些方面:(1)有效监督的缺失
在理论上来说,地方政府不会监督制度的实施,因为监督对于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惩罚对于惩罚者和被惩罚者,成本都是很高的。而且监督和惩罚后的利益有可能被其他政府无偿占有,会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当各级地方政府认为惩罚不遵守诺言者比不惩罚更不利于自己时,他们很可能消极对待惩罚。如果应该受到惩罚的地方政府没有被惩罚,实际上不监督被隐性地激励了,地方政府很可能会选择不监督。(2)制度效率的递减
地方治理中,制度会面临着效率递减的问题。制度在制定出来的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制度开始实施的时候要与其他的制度安排相契合,这段时间内的制度效率比较低;随着制度契合程度的提高,制度效率会随着提高,并会达到效率制高点;随后,随着制度环境的变迁,制度的调整速度会慢慢滞后于民众的需求,这时效率就会下降,这就是任何制度都无法避免的效率递减规律。(3)制度创新困难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作用仍然面临困境:它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蔓延,阻碍权力中心推行的制度变迁进程,影响制度变迁的整体性推进。
第三篇:浅谈地方政府“形象工程”及其治理
浅谈地方政府“形象工程”及其治理
摘要:
当前各地政府的“形象工程”已经蜕变成所谓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式工程”、“扰民工程”、“伤财工程”等等,严重影响了地方社会的发展,要治理这些蜕变的“形象工程”,必须从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政府领导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官员问责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决策体制等方面着手。不仅如此学校里也有“形象工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只是媒体关注和“聚焦”不够,公众知道的不多。
关键词:地方政府 “形象工程” 亚运 治理 高校
一,何谓形象工程
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是某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而搞出的劳民伤财、浮华无效却有可能为自己和小团体标榜政绩的工程。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形象”的一般意义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因此,形象是能给人深刻印象的一个重要的外在表征。在现代社会交往中,“形象”常常被提到一个重要的高度予以注重。近年来,“形象”又常常被缀以“工程”二字,以突出塑造、经营、系统性等意味,对形象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重视形象的优势是明显的。对于个人来说,良好的形象就是拉近与陌生者的距离、令人产生愉悦等情感的媒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优美的城市形象,犹如一张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名片,它使投资者驻足,使旅游者留步,使居民怡然,使上级欣慰,使城市管理者自豪。至于对单位形象、社区形象、市民形象、产品形象等等的有心经营,莫不产生诸多的经济、社会、人文等的良好效益,不必尽言。本来好好的一个褒义词如今却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形象工程”(亦被称之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涵义变了,变成了少数官员作秀浮夸、沽名钓誉、不顾民众死活的代名词,变成了党和政府转变作风、执政为民的障碍和靶子。
二、现实与困惑:政绩工程现象成因之法理剖析
(一)权力的垄断性是造成政绩工程现象体制上的原因
政绩工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属于典型的“垄断工程”。大部分政绩工程从发包到建成,不乏权力的运作,而这权力正是我们所熟知的行政权。行政权力的介入可以直接导致行政垄断。而这类行政垄断的背后又深藏着“政府经营城市”这样一个悖论。
“政府经营城市”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种“先进理念”。然而这种所谓的“先进理念”其实是一个悖论。首先,它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因为“经营作为市场行为,是以牟利为目的。而政府行为是行使社会管理的权力,权力不能牟利,权钱不能交易是现代社会普遍的法治原则之一。”[1]所以“政府经营城市”首先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下市场主体的“排他性”(“他”主要指政府)。其次,它还违反法律甚至违宪。因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性,而且“法律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作为最高权益的竞争权”[2]。由此反推,垄断是竞争的天敌,而“行政性垄断由于行政权力的介入,使得它比自然垄断、行业垄断对市场公平竞争的危害性更大。”“这种垄断是用行政权力抹杀自由竞争的精神,颠覆了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与公平竞争的理念直接相悖”[3]。这当然是违反法律的。加之,我国已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载入宪法,“政府经营城市”无疑也是违宪的。
从“政绩工程”、“行政垄断”、“政府经营城市”这一系列语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都隐藏着“政府”身影,而这也正透露了体制缺陷。
(二)干部考核制度不健全是造成政绩工程现象制度上的原因
政绩工程又被称作“形象工程”、“贴金工程”。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缔造“政绩工程”的官员们却将其抛在脑后,一心只想着升官晋爵。而要想升官晋爵就得拿出点“政绩”来得到“上边”的认可,这样一来,“政绩工程”也就应运而生了。王怀忠就深得此“心法”,为了升迁,他不择手段地打造“形象工程”,为自己的所谓政绩贴金。和很多被查处的腐败高官一样,他腐化堕落过程早就有迹可查,但他在此期间却凭借“给领导看的政绩”所获得的“印象分”而一路高升。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传统政绩考核体系的反思。在我国,干部提拔使用有周期规律,且干部吃透了“提拔规律”,可以说,干部考核制度就像“指挥棒”一样,直接左右着干部的“政绩观”。现行干部考核制度的不健全,无疑是造成政绩工程现象制度上的原因所在。如何科学、动态地考核官员的政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巨大的利益诱惑是政绩工程现象经济上的原因
政绩工程,十之八九是腐败工程。工程建设领域是腐败的重灾区,此乃不争之事实,而政绩工程的腐败又可谓是重中之重,是最大的腐败。当下暴露出来的腐败政绩工程,仅仅是冰山之一角。“一栋栋高楼竖起来,一批批干部倒下去”,可谓是政绩工程的绝好写照。然而,一批批干部还是“前仆后继”,“继往开来”。为何?当然是有利可图!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政绩工程又是吏治腐败的温床。旅外华人学者丁学良先生把这类政绩工程称作“腐败型投资”,“这种投资基本不顾及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问题,基本不管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民生问题。所有投资都只围绕着一个目标来进行——为官僚个人或某个官僚小集团的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服务。而这种利益主要表现为两种——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是仕途升迁,经济利益则是从工程中获取腐败收益,如工程回扣、土地批租等过程中的权力寻租等。”[4]正是这些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使得一些利令智昏的官员疯狂而盲目地上马“政绩工程”。事实上,我们国家的法律对于这种不遵守法律法规,盲目进行政府投资的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官员行为并非坐视不管。例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所以在实践中对于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少有追究,恐怕与我们一些领导的观念有关。因为,首先,官员这种盲目投资在表面上看钱没进入个腰包,没有谋取私利,从动机上讲是为公,是“情可原”的行为;其次,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总是假改革为名,改革需要探索,改革中难免有失误,损失便成了所谓的“交学费”。一些官员正是打着为公和改革的幌子,视纳税人的钱为粪土,大肆挥霍堆积自己升官楼梯,甚至从中谋取私利。
然而,在一个法治社会,政府的资金来自于纳税人,而纳税人的钱是要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国务院的这个决定也从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等多方面对于政府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因而,政府投资即使为公也要花得值得、花在刀刃上,要依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改革要依法进行,该交的学费要交,不该交的则要由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埋单。
为迎接亚运,广州烂尾楼也将“穿新衣”,相关部门有计划地对各烂尾楼进行包装,让其看起来像一栋楼,以此美化广州市容。不过这一做法,得到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广州市民把其称为“楼假假”,有网友甚至将此戏称为“羊城第九景”。而支持者却认为,起码此举让烂尾楼焕发新生,可谓“创意无穷”。有网友发现,广州新陶街电子电器城近期旧貌换新颜,24层高的大厦呈对称结构,南北两面有两幅广告画,朝东临街面白色楼面和蓝色玻璃层层相间,看来与一般大厦并无不同。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外墙”只是一幅仿真的喷画。新陶街电子电器城原名“富都大厦”,因缺乏资金成为烂尾楼,已有十几年历史。2007年,当地机关要求该大楼在2008年完成“穿衣戴帽”,做成仿真效果。2009年春节后,该楼“外墙”的包装终于完工,花了300多万元。其外立面上还设有LED灯光,“晚上看更像真楼”。为了迎接亚运会,广州其他烂尾楼也都将“穿新衣”,将有计划地对各烂尾楼进行类似的包装,目的都是达到美化广州市容的目的。有网友指,穗东风中路与德政北路交界上的一栋烂尾楼─丰川大厦也围上了大型亚运宣传海报,远远望去,其白色“外墙”上有一个醒目的亚运标志,在周围旧楼中相当抢眼。但实际上,那大型海报只是一幅幕布,其背面也是由一块块图形组合成的幕布,看上去很像一幅幅的玻璃幕墙。有广州市民把这些“穿新衣”的烂尾楼称为“楼假假”,不过大家也承认,尽避是人造景观,有了漂亮的外表总比没有包装之前看起来更舒服。有网友把此戏称为“羊城第九景”。反对者认为“这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假楼”,甚至担心台风把这些大型幕布吹倒,造成危险。支持者则称,这样做起码让烂尾楼焕发新生,多少可以减弱烂尾楼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实在是创意无穷。
三、政府形象提升的策略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树立政府形象,维护和建设政府形象,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是执政党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教授指出决定政府形象的要素主要有:价值、信誉、效率。据此,提出以下提升政府形象的建议:
第一,政府官员要增强形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共权力意识,预防损害政府形象事件的发生。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及其官员手中所握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其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价值观是政府选择的施政和为社会发展确定的方向。提高政府形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掌握现代科学的决策方法,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趋向和人民利益的政策,确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
第二,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树立责任政府形象。在我国,政府是组织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不仅需要配备相应的职权,而且需要承担相称的职责,一个不具有职责的政府及其官员,其行为难以得到有效制约。因而有必要健全责任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尤其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和落实机制。同时,要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勇于担当的坚毅气质和果敢精神。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政府官员,才是信誉政府的表现。
第三,增强行政能力,树立高效政府形象。在现代社会中,效率是政府形象的生命线。要提高政府形象,必须全力提高政府的效率,加强政府的能量,及时处理解决来自社会的各种的要求 ,协调复杂的关系,化解多重的矛盾。公共危机事件一旦发生,猜疑、恐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如果危机事件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则会衍生出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必须快速高效,这不仅使经历危机事件的人们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中,而且可以树立高效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第四篇:网络舆情考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网络舆情考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来源:网络传播 10年7月号" >网络传播
网络舆论的兴起给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和放大器,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日益展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为党委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推动执政风格的开放带来全新的模式,科学应对网络舆情正在成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一个重要手段。
互联网是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和晴雨表,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给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将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舆论直通车考量地方政府网络舆情表达的快捷性,信息多元方式的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互动意识、参与意识,它以即时、互动为特点,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直通车”,已成为广大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
网络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政府管理方式正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实践证明,相对于普通的社会舆情,网络舆情具有更广泛、便捷甚至真实的优势,这种原生态的舆情和智慧如能得以集纳与传播,可以知民情、纳民意、聚民智、解民忧、谋民利,从而为党和政府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正鉴于此“,网络舆论场”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肯定,它不仅使得政府工作更加透明,也使社会民主化进程更加完善。
网络舆论既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催化剂”,又是化解危机的“灭火器”。由于常规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传统媒体的舆论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我国的互联网承载着更多的民意表达、情绪宣泄功能。在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逐步推进的今天,能否通过互联网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快速广泛的沟通平台,不仅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量,更是对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检验。领导干部重不重视网络、懂不懂得网络、上不上网、用不用网,这不仅仅是个个人习惯的问题,而是说明领导干部是否具备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在地方许多干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恐惧”心理,担心个人信息、工作疏漏或违规行为会被网络曝光而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并非如此,公众并非政府的敌人,而是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政府和公权力的监督者,是与政府所捍卫的公共利益是一致的。政府坦诚
地公开信息,坦诚地面对舆论,让公众参与到一些问题的治理中,就能共同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从而帮着政府一起解决。把舆论当成站在对立面的敌人,政府永远无法以正确的姿态应对网络舆论,无法与舆论形成治理问题的合力。
妥善、宽容、积极地对待网络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进步,更是一个现代政府和负责任政府应该具有的品格。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网络、学习网络、运用网络、管理网络,抛弃“轻而视之”、“敬而远之”、“居高临下”的观念,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开明的姿态、阳光的心态面对网络舆情,积极参与互联网上的各种讨论,虚心听取和收集互联网上的民意,为决策提供依据。在新媒体时代,全面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充分尊重媒体,坦诚对待公众,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增强网上权威声音的力量,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网络舆情,以娴熟的技巧应对网络舆情,让网络成为地方领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舆论阵地,这是各级党政部门和官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科学应对网络舆情化解社会矛盾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和民主政治的参与方式,对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加速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各种利益纠结,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网络舆情热点层出不穷,涉及的地域越来越宽广,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学会正确处置网上舆情危机,已经成为当前地方党政干部面临的避不开、躲不过的现实课题。目前中国网络舆情呈现出热点多、涉及面广、持续性强、社会影响增大等特点,网民把社会问题“暴露”在网上,形成民间舆论的集散地,网络对现实社会影响日益加大。
网络舆情热点凸显公众对公权力
的信任缺失,体现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追求真相是网民对网络舆情热点穷追猛打的直接原因,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促使网民不自觉地团结一致,形成一股无形的社会力量,通过包括“人肉搜索”在内的各种手段,改变事件的发展方向。在2009 年的多起公共突发事件中,一方面说明网络舆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和方式还不够成熟,未能与网民形成良性互动。网络是现实的影子,社会转型期,矛盾复杂多发,在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在涉及群众利益、公共权力的使用、社会良俗维护等问题上,互联网开辟了民意诉求新渠道,网络民意的“力量”在近两年愈发强大,正对现实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民意正助推各级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认识真理的工具,也是一种新的治理工具。对地方政府来说,应该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尽可能多地把公共事务交由社会管理,实现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管理者的地位没有改变,但其权力的运行空间被缩小,运行过程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监督和制约,运行结果要经得起有效性和责任性的评价。实践证明,网络表达与政府监管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及共同合作的可能,网民与政府之间也存在着大量可以共建却未共建与共治的领域。
要充分重视和高度尊重网民的呼声和利益诉求,面对汹涌的网络民意,政府和主流媒
体只能因势利导,主动揭示真相,澄清流言,坦然承认和认真改进政府管理的缺失,才能赢得主动权,争取话语权; 只有主动吸纳网络舆论,意识到民心可用、民怨可畏,才能化危为机,优化社会治理环境,推动良政和善治。以公共治理的方式处理公共事务,有助于社会的互动与和谐,培养网民参与社会管理,有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是地方政府走向善治的一个重要契机。
提升地方政府应对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变得非常迅速,影响力巨大,地方政府对舆情的判断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熟悉网络,重视网络舆情处理,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是新形势下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只要科学应对,善于运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将会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建设性力量。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 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作为一个新时期称职的领导干部,面对舆情,官员首先应该摆正位置,真正弄明白政府权力与公众权利之间的关系,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寻找舆情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要加大对本地主流新闻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主要商业网站正面言论“放大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构建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网上舆论引导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网民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容易形成热点等优势,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
建立健全应对舆情的工作制度和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掌握舆论发展动向。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靠前性; 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 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 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利用大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媒体的支持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以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和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构建网络问政新体系。互联网在反映群众心声、表达群众诉求方面有独特优势。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成为党和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体察民情的“晴雨表”。要认真对待每个网民留言,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努力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共性、增加透明性,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对民意结果的运用,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群众贡献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把网络优势转化为执政的优势。网络问政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顺畅的舆情集中、归纳、核实、提炼、处理、反馈的机制,让网络成为干群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各级领导干部是网络问政的主体,也是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在掌握网络技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开明开放的执政理念,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承受力、超强的应对能力,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把网络民意内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更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改善政府形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