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
浅谈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
●玉环县玉城中学 刘瑞东
引 言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过程。教育科学研究所探索的问题可以分两种类型:即教育事实与教育理论。就学校教育研究层面而言,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科研是少数专家的事情,是教育专家的职责与义务,而与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无缘或是无关紧要。然而近二十年的大量事实证明:教育科学研究离不开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九五”国家级立项的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是由一线教育工作者主持或积极参与的,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推广性。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倍感当前我国教育科研的“高调性”(即理论层面与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层面相脱离)。因而,这就需要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更需要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其他各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共同建构现代教育科研的多维研究体系。同时,这对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现代教师走近教育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1、现代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在我国由于社会以及历史等客观因素的缘故,人们赋予“教师”的含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在孔子时代,“教师”是先生、是先哲,是智慧的化身;在韩愈时代,人们赋予“教师”的意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同时教师更是文化权威的象征。在信息社会的教育里,传统“教师”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迅猛增长,教师原有的知识也在不断的老化,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不仅仅来自学校的教师,学生也是文化资源的拥有者,再次,在提倡教育个体社会化和教育社会个性化的今天,教育要求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千差万别个性差异的学生。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改变原有教书匠的刻板形象,并且要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教育改革中去,改革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地将经验认识提升到理论层次,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新文化的创造者、推动者和创新者。
2001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阐
-52-浅谈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 玉环教育硕士联谊会会刊
明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措施。根据教育学原理不难理解,深化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立足点不是在“学生”、也不是在“教育影响”这两个因素,而重在于“教师”这个因素。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要完成我国的教育改革的任务,就必须要有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的参加。“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正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计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具体到每个中小学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2、现代教师职业角色的需要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现代教师除了应该具有传统的职业角色外,社会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教育研究能力。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更是把教师的职业角色上升到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层面,在我国也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接受与认可。因而从这这个层面上讲,教师如何能更好地适应这职业角色的转变,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引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的方向。
从微观层面上讲,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一切工作中,都存在大量的可研究、探讨的教育问题,都迫切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师转换重在“授业解惑”的传统的职业角色。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理念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以教为本”转变为“以学为本”;学生的角色由原来的“受教育者”转变成为“学习者”;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的“传授者”转变成为 “教育者”。教育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因此,在这种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就应该且必须转换原有的职业角色,认真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勇于创新、探寻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地、自觉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中来。
3、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制度曾一度地把教师当作传授知识的容器。教师脱离当前的科学倾向,很少甚至没有研究与发现、创新的机会,教学使得教师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没有“教育气”。一个原本是本科毕业的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在中学当了几年教师之后,由于缺乏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研究的态度等,没能及时地把大学时期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头脑中更多的是解题的方法、技巧和机械的知识重复。因而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也就不可能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教育者。
-53-浅谈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 玉环教育硕士联谊会会刊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教师法》(1993年10月)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并相继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12月)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0年9月),通过资格认定来体现教师专门职业的要求。我国在认定教师资格的根本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第一,教育工作者需要学科专业素养。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第二,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教育专业素养。第三,教师需要有一些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比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有目的地培养人才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的根本特征,教育人的工作是多方力量协调来完成的,教师是通过教书来育人的。也即是通过承担各门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学生主动地、有效地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本质。徐特立先生特别强调经师与人师。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而,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关系到“教书育人”对象素质的高低。
发展教育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共识。什么是当代高素质的教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特别提到“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作为教育者必须首先参与到改革当中去,研究学习、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各种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教育问题,在教育实践中验证自己的设想,对实践的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现代教师走近教育科研的策略
1、转变观念 树立教育新理念 ⑴研究并不一定只是负担
表面上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量的时间不得不投入教学。教师的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繁重的教学负担几乎没有为教育科学研究留下多余的时间。其实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研究”,是对教师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研究的目的不是为教学增加另外的负担,而是力图使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因此,尽管在研究之初教师可能费时费力,但一旦进入研究的正常状态,当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管理策略时,就有可能熟练地解决种种“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
⑵教育科研是最有效的学习
教师被认为是智者的化身,作为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学者,要不断地学习以更新自己
-54-浅谈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 玉环教育硕士联谊会会刊 的知识结构。现代的学习提倡的是“终身学习”、与学生 “交互学习”。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少人将“继续教育”、“继续学习”寄希望于教师“脱产进修”或“在职培训”,殊不知教师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而进行的教育研究是最有效的“继续教育”方式。教师通过自主的研究才能唤起教育理念的新定位,才能够与时俱进,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走近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途径有二种方式:阅读,即教师自己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的论著;合作,即与大学教师或教研员结成研究共同体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主要是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
2、立足“校本研究” 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优势
“校本”的英文是school-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主要落实、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校本研究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变的研究活动。
教师在教育研究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教师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仔细的系统的观察,可以深入地、细致地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可以进行经验研究、个案研究和教学实验研究,特别是可以从事“行动研究”。总之可以对学校范围内的各种教育教学现象、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例如,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界,这一问题的现状如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再如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学习困难学生是怎样产生的?学习困难学生有哪些特点?等等。第二,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课题。例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如何体现在中学教学中?当前的“素质”与“分数”是统一还是矛盾?等等。第三,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如有的教师对学生态度和蔼可亲,从不训斥学生师生关系一直很好,所教班级纪律好;有的数学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讲一些趣题、名题,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年兴趣很高,数学成绩也一直很好,所有这些都值得教师研究。
3、关注教育科研信息 走“教”“研”相结合之路
教师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有很多的优势,尤其是以“校本研究”为平台的行动研究的教育科学研究。这是由于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最能了解教育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等等。然而教师的研究也存在自身的短处,教师整天忙于直接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学生以及学生练习的批改等等。教师缺
-55-浅谈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 玉环教育硕士联谊会会刊
乏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尤其是对当前的教育教学科研信息缺乏应有的了解。譬如,有很多教学经验很丰富的一线教师,不知布鲁纳、布卢姆、皮亚杰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是谁?他们是研究什么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概不知,更不用说这些著名学者各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了。基于教师以上种种的缺陷,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就不可能深入,也不可能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及创新,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模式往往主要表现为:“教育措施的描述——教育效果的反映”的简单模式,仅此而已。而对教育措施导致效果的内在过程缺乏深入的分析。因此,教师在教育研究中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方法的培训,积极主动地了解当前教育教学的新信息,走“教”“研”相结合的教育之路。
具体地说,教师首先必须进行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沉下心来、下定决心,认认真真地研读几本现代教学、心理学等有关方面的书籍,对现代教育理论的产生发展及主要思想、理念等有一个自己内化的过程,从而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其次,学习他人的研究方法,可以凭借图书馆、阅览室及网络等渠道获得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首先主要是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进行研读,汲取他人教育、教学成果中的精华,把握当前教育科研的方向,从中去领悟、去发现、去创新。第三,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用教育理论知识去评价、批判和反思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教”“研”结合的螺旋式研究方式的教学,既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又能为教育教学理论提供应用的方法和技术。
第二篇: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
教师教育科研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从没有知道的内容和好处,了解到在小学进行教科研的意义,特别是在邓涛教授的引领下,我从思想上打破了“教育科研是专家的事,研究人员的事,与我们这些普通教师无关”的认识,认识到课题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总结工作,找出一条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科学方法。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急需。历来人们都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认为只要有点文化知识就能够做教师。不认识也不认可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为教育科学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教育学提供“源头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发展应用教育技术科学,为教育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专家精辟独到的分析,使我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做一个优秀教师,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要教好书,必须得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支撑,在教学业余时间,要多阅读有关教育理念的书籍、报刊,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还要多上教育网,多看教育频道,吸取其精华,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正如培训中老师提到的,要教到老,学到老。
二、要以学生为主体
要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就得改掉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采用今天的“探究式”、“小组合作式”教学,把“一问一答式”改为今天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式”。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做到以学生占主体地位,以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要找准问题,寓教于乐
“学生能做的就不要重复,我们要解决学生不能解决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做教师的要善于在学生大声的“我会答”、“我能行”中发现快乐。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多以游戏式教学为主,让学生愉快学习,健康的成长。
四、要找准目标,深刻反思
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到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结合,没有目标的教学正如一盘散沙。每天都要做到反思学生、反思课堂设计、反思自己。
五、要适时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多数老师都感到书难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求知欲低成了普遍现象。要搞好农村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特别要多用语言表扬、鼓励学生,适当适时给予物质奖励,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优越感和成就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总之,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谢县局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次学习机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这样的学习。
第三篇:教师教育科研计划
教育科研计划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开始了,教科研工作是我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我将依据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认真制定个人计划,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一、强化教科研能力,参加各级教研活动。
积极参加市、区、学校的各项集备活动。在集备活动中积极参与、补充、完善教案。认真完成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把教科研工作落实到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教科研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效。
1、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农村小学习作策略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以研促教。积极准备并主动请教教学分管领导给予教学建议,与本组的教师一起认真研讨备课请他们给予指导、帮助,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2、积极参加学校开展“一课多练”校本教研。本学期,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认真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使其符合本水平阶段、本节课要求,合理的运用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课后认真地记录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参与学校开展“名家名课赏析”主题校本教研,开阔视野开学初精心选取体育名师的课堂教学录像1节,结合课的目标与本组教师认真研讨、分析,写出体会,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以名著引领,提高教育教学观念。
1、多读教育名著,从名著中学习教育思想,感悟教育理论,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利用业余时间,读教育类书籍,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活动,感悟生活、体会快乐、享受成功,让书籍伴随着我成长。
2、积极参加课题科研工作,认真撰写课后反思。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3、积极参与网上科研交流,通过交流,学习先进的科研知识、先进的思想,开阔眼界,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有实效。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科研计划,我将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使我的教科研工作落实到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学生们受益,从而真正为学生服好务。
第四篇:学习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心得体会
学习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心得体会
观看了王立军教授《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的视频,使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有些“被逼无奈”。其实,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
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确了定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听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就以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开展的“茶馆式”教学研究为例,他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发现了4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然后从目标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出发来寻找研究的方向,通过分析、归纳确定了“后“茶馆式”教学”为研究的方向。也就是说要从自身的存在的问题出发来选择研究的方向。她们将在教学中发现的“怎样利用混龄活动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这一问题立为了教学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找出了一些操作的模式,在实践中一一进行科学的验证。
是的,其实教育科研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特别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我们可以梳理一下目前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的管理中、家校合作中是否有值得关注的点。如角色游戏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如何家校共同管理学生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总而言之,我们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三、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实施课题,进行过程管理哪?这些疑惑,从立军教授的《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的报告中得到解答,重新审视和调整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与细化、确定研究工作的推进策略三大步骤,阐述了在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后的课题研究启动阶段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对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逐步清晰。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未知的教育规律,并且将它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明确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教师为什么要从事(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哪些?常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专家们结合“浙江余姚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调查”这一案例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分析,使我明确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作用。结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案例,提出了“带着批判质疑的眼光感悟和分析”的要求,即要求用理论指导和解释实践;要求教师论文
语言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实践,不刻意追求理论性、学术性;要力求平实,流畅,生动,为了理清了研究论文写作的思路。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培训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第五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现状及对策
一、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㈠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着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搞教育科学研究是那些受过训练的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事,因为他们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科学研究能力,容易看到事物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脉络, 更容易对一些教师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然而,由于理论工作者缺少丰富的学校教育生活经验,所以很难体察教育活动中复杂的人际互动和深层的意义建构。一些专业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理论专著其理论性、知识性看来甚为高深,实则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差颇远。由于“曲高和寡”,多数教师对此不屑一顾,也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实践指导作用。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建立在“反思性”的基础上的,他们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方面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最新的现代教育理论并用于指导具体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采取不断反思与批判的态度,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能使其从中获得一种内在的启迪和解放的力量,从而打开新的思考维度和确定新的探究方向,增强实践能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况且,教师这种“行动研究”成果,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其中既有通俗易懂的教学理论,又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体验,其现实性、可操作性要比一般单纯从事理论研究的成果强得多。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直接、更为有效。
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推行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自学、进修、培训和开展教育科研等等。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前几种方式而忽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方式。实际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放的途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培养方式。这是因为教育科研对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与科研课题有关的学科等。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要搜索、寻找并有目的地研究有关的各种新的教育理论、观点、方法和经验,从中吸取精华,构建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和提高。其次,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通常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注意发现、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方式、新策略,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技能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再次,它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发教师的创造力。教育改革的趋势,要求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进行创造性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课题来自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具有时代感、整体现和开拓(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研究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件看出新的办法,新的特征,新的细节”,使教师的创造思维得到有效发挥。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应用研究性、行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对于培养教师的创造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㈢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提高教学质量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引导。“实践的开拓需要理论的开拓”,教师从事教育科研, 能使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得到理性的升华,探索教学规律,获得科研成果,并把这种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性,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是因为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互动的关系,社会进步不断赋予教育新的含义和功能。同时教育科研的深入,又使人们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随着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更新,对教学实践也相应提出新的要求。例如,人们在教学方法上形成的共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表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教育教学固然有其可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但它却不是恒定不变的。即使以往行之有效的某些教学方法, 在今天变化了的形势下,其有效性也不一定能够续存。别的不说,仅就教学法而言,教师要达到“贵在得法”的境地,尚且需要不断地加以探索、研究和优选教学方法,更何况教学工作并非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由此可见,教育科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天,教育面临着深刻变革的形势,社会不断地给教育教学工作增添新的任务,提出新的课题和要求,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挑战,自觉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意识地运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善于思考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㈣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能使教师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事实上教育和科研是分不开的,学校、教室本身就是教育科研的“实验室”或“研究室”。教师整日操劳其间,一方面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社会教师观的问题,强调通过权威性的宣传来提高教师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这恰恰只是注重了外因,只能激发外部动机,而忽视了教师的社会观问题,忽视了内因的作用,即忽视了教师怎样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和以怎样的德、才、学、识来发挥自身的内部动机的效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职称评定逐步走向正规化。学校普遍实行结构工资以后,教师自身需要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即荣誉地位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都表现得更为迫切和强烈,他们对教育科研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特别是一些社会现实使他们深深地感到,“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 才不会使自己成为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一些先进学校的经验证明,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能增强和提高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能使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型的简单重复性职业活动,转变为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能给他们提供发挥才干的机会,满足其成就需要,从而提高其职业价值,使其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现状
㈠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缺乏足够的重视
由于目前对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教学质量好坏的评价,往往只看该校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所以大多数学校的领导最担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升学率上不去,影响了学校和领导本身的声誉。他们认为,教师摘不搞教育科研问题并不大,只要认真搞好教学工作就可以了。虽然迫于形势的需要,他们有时口头上也说要搞好教育科研,但却没有付诸行动,结果是“干打雷,不下雨”,或是“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能把教育科研摘上去。究其原因,主客观方面都有:在客观上,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只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不注意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缺乏对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使教育科研工作失去了应有的动力源泉;在主观上,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忽视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把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对立起来,认为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工作,因而重教学工作而轻教育科研。
㈡不少教师对教育科研存有思想障碍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学活动,认为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传播知识,凭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就可以自如地进行教学,教育科研与自己无关,何必没事找事,自讨苦吃。有的教师则认为,教育科研是一种理论性、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研究性工作,是教育专家或专职的教育研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事情。有的教师一来教学任务重,二来科研知识匮乏,搞教育科研觉得既费时,又费劲。还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缺乏稳扎稳打、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撰写过几篇论文没发表便垂头丧气,认为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而罢手不干了。这些思想都体现出一种畏难的情绪,成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思想障碍。的确,在当今教育科学已高度专门化、细密化和精确化的情况下,要在一定的领域中提出富有创意的独到见解是不容易的。教育科研虽是一项难度颇大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可能进行教育科研了。要看到,我们有的教师尽管学历并不高,但他们出自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探索,终究取得了累累的教育科研成果。有诗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只要信心足,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对策
㈠教师参与教育科研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如果学校的领导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不关心、不重视、不支持,只关心教学结果,不重视教学过程,总把眼光盯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上,只知道向教师要成绩、要升学率,不考虑如何通过科研这一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就永远不会开展起来。“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对此,钱伟长教授说:“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针对目前教师进修大多采取系统听课的做法,钱伟长教授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主要靠做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缺什么学什么,边干边学,这是主要的方法。他还说:“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因此,学校领导要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对于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把教育科研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大力支持教师搞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教师在“教中研”、“研中教”,并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㈡设立教研处(室),切实抓好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创设有利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环境
要使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全面、有效地开展,应当设立一个主管机构一一教研处(室),让其主抓教育科研工作,选任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并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线教师担任负责人,起到科研带头人的作用。教研处(室)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如学校的科学管理, 各学科的教学改革,科研题目和课题的拟定、申报和管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教师优秀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论文的收集、评价、推荐发表等等。只有把教研处(室)设立起来,并充分发挥其教育科研的核心作用,才能避免只设教务处(室),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专门机构切实抓好教育科研的局面。
教研组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学校领导在设置好教研处(室)的前提下还必须抓好教研组的工作,才能把各学科的具体教学研究工作做好。目前看来,许多学校的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只流于形式,没有形成教研气氛, 只是一般地进行集体备课,讨论-下教材和考试中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因此,学校领导应让教务处与教研处密切配合,对教研组加以指导,使其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和实验,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采用什么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使教研组教研活动能够持之以恒、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学校分管领导要督促教研组长,年初定好教学科研计划,课题研究项目,落实下去。年末要进行总结, 进行审议和评价,形成制度,未经批准,不任意变动,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㈢建立评价、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教师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和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及学校本身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作用,推动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可大可小,可进行学校科学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也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教学,选择教育科研课题,把课题设计、研究与学习提高结合起来;还可以就某个教学研究项目, 某个具体课题和教材教法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索,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经验及其理性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进行争鸣与讨论。对学校来说,应当有意识地要求或规定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有一项研究课题,学年初定出计划,学年末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的方式,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有关学科教学及科研骨干教师共同评价,作出结论。对于优秀的科研项目、成果或总结报告、论文,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等级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教师在一定级别的教育教学研究报刊发表的论文,也应给予较高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应在评选教育教学先进分子和优秀教师时予以优先考虑。对于教育科研成果卓著的或所取得的教学经验应用于教学工作而使学校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师,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应给予他们更高的荣誉和奖励,甚至可对其破格晋级提职。只有这 样,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必须看到,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期间必定要耗费科研人员的许多时间和心血,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失败。这就要求领导要十分重视激励的作用,以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排除各种干扰,保持旺盛的科研热情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㈣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参与教育科研,必须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一是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把教师的业务进修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要把教育科研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各种干训班、师训班进行教育科研培训,把干训班、师训班作为培训教育科研骨干力量的重要阵地。培训内容力求富有针对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主要是课题选择,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运作,资料收集与归纳及论文撰写方法等。努力帮助教师尽快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在科研培训中的导向、计划、管理、监控、激励等功能。在培训中,学校一方面要善于组织教师读名著,学理论,旁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减少盲目性;另一方面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1)组织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师与外面交流,向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学习,吸取、借鉴别人的成果和经验,还应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教育科研活动(包括市、省、以及全国性的大型研讨会),以获得更好的经验和信息,指导教育科研活动。(2)邀请教育科研专家、教授、学者和优秀教师到学校讲课,介绍教育科研成果、经验和方法,或进行教育教学研讨,使教师通过与专家、教授、学者们的研讨和对话,从中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得到教育思想的启迪,增长教育科研知识和能力,缩短探索历程,加速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喜鳞.实践的开拓需要理论的开拓[Jl.教育学(月刊),1987,(9).[2]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IJl.教育研究,(7).[3]陈智慧.加强中介促进特化lJl.中国教育学刊,l999,(8).作者简介:苏耕水(1950-)男,福建厦门人,厦门市同安一中政治教师,中国管理科学研 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