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用视角,让神话教学凸显语文味
语用视角,让神话教学凸显语文味
[摘 要]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语用的视角审视文本,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关键词]神话教学 语文味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3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因此,阅读教学应该从关注文本的内容向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转变,以品味文本的语言为抓手,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高度发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类文本由于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神话类文本教学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呢?
一、悉心体悟,感受神话语言的独特魅力
神话类文本内容新颖,人物具有神秘色彩,语言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这是夯实学生表达精确鲜活、形象具体的极好范例。因此,神话类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文本的语言,让学生在感受神话文本特有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语言的品析能力、鉴赏能力,为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如,《开天辟地》一文,用了“渐渐”“缓缓”“几千万年”等表示速度缓慢、经历时间长的词语展现天地演变的漫长历程,衬托出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咀嚼神话独到的语言规律,品味对仗和夸张等手法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完全沉浸在神话文本独有的语言魅力之中。课文第七自然段更是将这一语言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将盘古身体的各个部位与自然界事物进行有效对接,将巧妙的比喻融在九个句式相同的语言体系中,充分凸显了神话文本的表达特点。通过整体感知读、师生配合读、小组对抗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品析语言,体悟语言式,达成品析、积累语言的教学目标。
二、搭建平台,开掘神话语言的实践价值
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对神话人物顶礼膜拜,渴求具有神话中的某种超能量,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梦想。这种对神话故事特有的情感依赖,本身就是教学神话类文本的有效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引领学生在神话故事中体验、感受人物经历的神奇,从而为学生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创设情境,铺设平台。例如,笔者在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中,设置了众神前来劝说普罗米修斯顺从、屈服的情节,引导学生站在普罗米修斯的角度尝试对众神的劝说进行回绝,让学生充分感受神话人物的高贵品质。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依循神话类文本内容特质和表达特点,为学生创设语言历练的平台,让学生在感受人物中,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炼串联,推进神话语言的完整复述
复述课文是语用训练的高级阶段,也是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路径。教学时,在熟读课文、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复述参与神话故事的重新构建。在复述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神话类文本语言的体悟、内化和运用,更能深入理解神话内容,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再现神话的神奇魅力。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哪吒闹海》一文时,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本语言深入品析,展开想象,并为复述设置相应的线索,从而使学生的复述既有基本的骨架支撑,同时也血肉丰满。
在复述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内化悦纳了文本语言,并经历了神话文本的创作过程,还原了文本的原始面貌。这样使神话的本质在学生的意识中充分扎根,神话人物独有的人格魅力也就相应镌刻在学生心里。
四、触类旁通,拓展神话文本的阅读范畴
我国是文明古国,除了经典的诗词之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大语文观的视角,将课内的文本教学拓展到更多到神话文本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神话文本的深刻认识。还是以《开天辟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课文之后,就围绕神话传说中的创世、抗洪、战争等主题,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同类主题神话文本的阅读比较中提升效益,为学生踏上文学阅读之旅奠定基础。
在语用的观照下,神话类文本有了更为实在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责编 韦 雄)
第二篇: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是繁琐的讲解,轰轰烈烈的讨论合作,走马观花的多媒体展示,还是空洞的情感说教?一堂有滋有味的语文教学到底从何而来?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关键词】语文味; 情感体验; 教学语言; 多媒体教学2002年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理念就像一股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房,给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的浪潮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检查教师是否践行新课程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由此便有了公开教学就必定要有热闹的讨论场面,凡是教学比赛就必定要有多媒体的展示和合作互动的环节。大家尽量去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演绎新的课程文化。可是,就在这诠释、演绎之中,又使我们许多人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出现了许多非语文课的现象,形式上的刻意追求渐渐冲淡了语文素养的本位要求,使语文教学变了味。语文教学变了味,失去了“语文味”
(1)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2)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3)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4)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课堂上热闹非凡,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
我在某市“新课标语文优质课大赛”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
师:下面就文章作者是小孩、中年人还是老人,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山中访友》)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看着轰轰烈烈的讨论场面,教师不禁喜形于色。面对如此热闹场面,我不由地问语文到底怎么了?难道这种无谓争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吗?
同样,在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有一位教师运用课件,以卡通动画的形式,将作者在山中访友的全程编辑成动画片,整节课宛如动画片欣赏课,将课文的内在意境展现无遗,我在感叹课件制作的精致与用心良苦之余,不由又问:这种直白式的演示课件,难道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像上述“热热闹闹走过场,轰轰烈烈搞形式”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才算是一节真正的好的语文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并亟待解决。
2回归本色,重拾“语文味”
语文味并非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我们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在日常教学中,着眼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真正的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突出语文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另一次交流会中,我有幸听了我校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新课程研讨课《山中访友》,其教学过程如下:
2.1感悟与熏陶
执教者以一幅幅山林美景,配乐朗诵课件,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去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中唤起情感,体验意境。
2.2整体感知
作者文中访了哪些朋友?说说这些朋友各具什么特点?让学生走进意境,融入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3体验探究
“你喜欢山中的那些景物?为什么?说说你的感受。”融入课文,突出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课文。
2.4拓展、创造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山林有友,身边也有许多可亲、可爱的朋友。一株小草、一朵野花、一座小石桥等,你能对他说几句话吗?”
从课文中走出来,进入生活,在课件的配合下,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世界,在学习课文之后,使语文的外延延伸,去拓展、去创造。
2.5现实与思考
“面对人与自然的现实,说说你的看法。”对此展开讨论,明辨是非,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无谓的讨论,没有热闹的场面,在一些喜欢热闹的同行眼中可能会有互动性不够之类的评价,但本人认为这堂课处处扣住了《山中访友》的语文现象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并重视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体验,提高了审美情趣,突出了语文的本位,确是一节不可多得的语文课。
3“语文味”从何而来
3.1品味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师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切感悟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学生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这样的执教,这样的课堂充满魅力。
3.2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课文。
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提升。
3.3语文味源于教师足以激发学生情感与美感的个性化语言。
我们知道,不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语文课永远姓“语”,语文课永远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品味作品语言”。记得在南宁市早年的创新语文技能大赛中,有的规范严谨,给人儒雅正宗之感;有的激情满怀,以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尽管教师的语言风格或许会因人而异,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语言应该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其风格也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的。因此,在教
学说明文时,宜以准确、简明、平实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去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在鉴赏诗歌时,应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去领悟诗歌当中所蕴涵的或哀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谴责、或幸福的情感体验;在分析议论文时,教者语言更要严谨、周密等等。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充满着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聪明和睿智。
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我们呼唤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本位教学,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2]《语文味品咂教学与教师修养》姜国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2005.02 [3]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03 [4]陶成生:《语文教学承载不了这样多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2期
第三篇: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2012年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不同,每一天鸡鸣即起,日落方息,在教室、校园和家庭之间匆匆忙忙;每一天巨细靡遗,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左右周旋。但是对于我来说,2012年的我正式加入到了教师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团队。
在即将踏上新岗位的今天,有幸聆听了进修学校郭老师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对于要开始人生新征程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甘霖。郭老师用生动形象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异同。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却已经让我体会到了语文究竟该怎样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郭老师的“回归本真,扶正语文教学”。正如郭老师所言语文即是语言文字。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注意课文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单元的语文目标。我们经常会去把一篇课文给学生讲懂,可是这些讲的过程中有多少是语文特有的呢。这样就容易把一篇课文上成了一节思想品德课,或者是一节科学课。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而语文味包括“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我们需要为它固本扶正。那么什么才是语文的“本”呢?课标给了我们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不管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了这个轨道,那么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所应有的味道。扶正语文教学,就是要还原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恢复语文所应有的本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沃土。
讲座虽已告一段落,但是我的思考仍在继续。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又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正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教育组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在今年10月参加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几天的观摩活动中,我们认真倾听,用心领略,静心感受。这些作课教师,或幽默机智,或俏皮可爱,或真诚朴实,或洒脱大方„„他们的课堂也异彩纷呈,如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高山流水之韵不绝于耳;湖南贾峰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异域风情之美尽收眼底;安徽张文花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循循善诱中折射出童真童趣;甘肃张玉栋老师的《落花生》和广东皮涛老师的《中彩那天》,朴实无华中蕴含着育人的隽永和深意。总之,所有的课均从不同角度和处理方式上体现了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行为导向,即扎扎实实地学,将听说读写融入课堂全过程;真真切切地悟,紧抓文本关键处,联系实际谈感悟。
评优课结束后,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对这次的17节阅读观摩课作出了这样高度概括的总结,他说:这次的课表现得语文味更浓了,读书更扎实了,读写结合更紧密了,年段特点更鲜明了。听着这话,我不禁在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彰显浓浓的语文味,让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更扎实有效?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为,要真正实现“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就必须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本来的味道——读有“味”、品有“味”和写有“味”。
阅读指导——读有“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让语文课彰显语文味,最重要得手段是读。只有读,才能让文本中优美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读,才能让学生从作品中体验真实的感受,获得享受和熏陶;只有读,才能真正品出语文之味。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读的方式来彰显语文味呢? 第一,要保障读书的时间,防止以讲代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的课堂必须回归到以读去理解、感悟文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腾出相当的时间让学生从容不迫地去主动读书,或无声默读,或跳读浏览,或低语吟读,或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沟通。如,浙江省罗才军老师上《伯牙绝弦》一文时,虽然全文只有77字,5句话。但在初读课文时还是非常舍得花时间,从指导读准课题着手,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然后又聚焦难读的句子,细致指导学生断词断句,扎扎实实把课文读正确。最后让学生分组齐读全文,展示初读的效果。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课文,在顺利落实初读课文目标的同时,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水到渠成地把握住了。又如湖南的贾封老师执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德国花之多、花之美,他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后谈感受,然后聆听老师范读再次想象画面,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又随着悠扬的音乐,利用课件播放画面,师生多种形式的美读,到读到朗朗上口时,背诵便水到渠成了。
第二,要注意读法的灵活运用,防止出现乏味阅读。有些老师认为,既然语文要读,那就一读到底吧!大半个课堂就让全体学生一次又一次大声朗读。显然,这样的课堂能做到书声琅琅,但这样的话,学生也会在无休止的朗读中渐渐乏味、枯燥。所以,学生在读时,教师也要注意灵活改变的阅读方法和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读书,在读书中感悟文本。如青海的彭娟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通过多次的分角色朗读体会父母对同一首诗截然不同的评价;浙江的罗才军老师执教《伯牙绝弦》时,巧妙运用引读让学生感受知音难觅;安徽的张文花上《数星星的孩子》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利用范读帮助二年级的孩子读出味道来,还有领读、自由读、轻声快读、分组朗读齐读等方式,只有恰当的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会兴趣盎然,才能读有所获。
第三,要注意读法的正确指导,防止出现无效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做了明晰的指引:“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基于此,我认为,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读,老师们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阅读才有效果。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可以从“外部技巧”和“内部技巧”两方面指导学生。所谓外部技巧的是重音、停顿、节奏等;而外部技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还有读者的想象力等。比如,我们听安徽省代表张文花老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时,出示句子:“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外部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正确朗读全句,处理好停顿、节奏等,初步从朗读中感受文意。然后老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孩子们,让我们放下书,都仰起头,仰起来。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扬起来,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数了,让我们一起数,看清楚。一颗,哎,别着急,第二颗没看见呢。一颗――两颗――三颗――第四颗在哪呢?想象一下,四颗――五颗――第六颗――就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呢。谁读这句话。”
生练读后,老师点评道:“哎呀,我发现这两个小逗号你停顿得很好。让人感觉小张衡数了很长时间呢。你再读读,我们都体会体会。”学生读罢,老师又说:“读得多好啊,孩子们,我们也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就是这样,老师从外部技巧逐步过渡到内部技巧的指导,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有滋有味地读着。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能力还在有效的训练中逐步提升。
品词赏句——品有“味”
如果说“读味”是语文课的主要“味道”,那这种味道一般也是针对整体阅读而言。语文课单单有整体性的“读味”够吗?显然是不够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指出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品味词句。而人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理解一篇文章,就要先理解段落,要理解段落就要从句子入手,要理解句子的内涵就要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更何况,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一词一句之间,只有通过对文本进行斟词酌句、咬文嚼字以后,才能真正领悟到文字背后深藏着的大智慧,去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人物情感,使文本、形象、情感和价值和谐共振。这样,“品味”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语文课亦可缺少的滋味了。
那么,语文教师该同什么途径来品出语文课堂之味呢?
在这个环节上,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解决两个大问题,即“品什么”和“怎么品”。“有些语言现象,特别是名家名篇,作者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想象,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嚼’出语文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了言外之音,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和情感震撼。”特级教师盛新凤这一番话可谓恰如其分地回答了“品什么”这个问题。
至于“怎么品”这么问题,可以通过比较法、联系法、想象法、拓展法等方法去实现。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品读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词句教学的目标。长期坚持训练,还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课堂练笔——写有“味”
写是语文的灵魂,是语文价值的体现,是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的“写味”,应该体现三个方面:摘抄积累、模仿练笔、人文创作。
第一,引导学生摘抄积累。让学生积累词句,是为了以后写作时能得心应手,语言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厚积薄发”正是这个道理。课文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成语、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点圈或摘抄起来,弄清词义句意,必要时做一定的批注。如《特殊的葬礼》中,书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教学中,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老师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回顾文中积累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积极的积累、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精彩语言,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益。
第二,引导学生模仿练笔。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练习阅读和作文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他的话提示了从读到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课堂模仿练笔正是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发现、模仿和创造的机会。如福州市代表何捷老师执教《匆匆》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体会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说明时间在不经意间匆匆而去后,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学生仿写过程中熟悉了比喻、排比、拟人这些修辞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匆匆”的理解。
第三,引导学生入文创作。我们的教材中不少课文有供读者想象的语言空间,如人物语言或心理的“留白”;人物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揣摩想象的空间;故事情节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等。老师们要深刻理解文本,捕捉这些语言空间中的有效练笔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学生在练笔时才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山西省代表韩芳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时,动情地渲染老人去世的消息,播放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的景象,情深款款地说:“海鸥不能像人一样说话,此时此刻,海鸥相对老人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来,待会读给老人听听。”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孩子们通过语言表达海鸥悲痛、不舍的心情。这样,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了和创造潜能。又如学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故事之中,或惋惜、或埋怨、或气愤,老师随机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乌鸦自从上次上当受骗以后,一直很后悔。这一天,它又叼到了一块肉„„’请你接着往下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思维的闸门全部打开,他们大胆地想象,创意地表达,有的想象“狐狸被乌鸦用计惩罚”,有的设计“狐狸改变方法,乌鸦再次上当”,还有的创造出“小乌鸦出现,用计战胜了老狐狸”„„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既超越了文本,提升了认识,又体会到了写作的成功与喜悦。
各位领导,老师们,这次的宁夏之行,我亲眼目睹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绚丽的课件,没有目不暇接的活动,只有书声琅琅的课堂,只有静静思考的课堂,只有笔声刷刷的课堂。这就是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留给我的整体印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这就是我最大的体会。
最后,请大家记住:一节课因用心的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今天,我们把活动的精神带回,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创新和实践中不断的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
第五篇:让语文味浓起来
让“语文味”浓起来
南京市上元小学 汪国宝
“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相对于其他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其中的内容(义理),而非语言文字本身来说,只有语文课主要是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因此,“学习语言”才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色。语文教学应当独当其任, 凸现语文教学的语文特色——语文性。
“语文味”是什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 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笔者以为,“语文味”就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以下,是笔者关于“语文味”的一点认识﹑体会与思考。
一﹑紧扣文本,凸显“语文味”的原点
课文是由一篇篇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所组成, 包括教材中的每一个练习, 每一道习题, 都体现着编者对培育学生语文能力的匠心独运, 它们都是产生和形成语文味的原始材料,是构成语文味的重要基础。可以这样说:语文味源于文本,扬于课堂。
这些文本, 有的抒发对祖国﹑对劳动人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有的反映历史人物与事件;有的歌颂我国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伟大品格;有的展示各族人民风俗习性﹑精神风貌等等, 文质兼美,饱含韵味。这些文本中, 有的情感浓烈,它适合于情感熏陶,如《母亲的恩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印度洋上生死夜》等;有的形象生动,适合于审美鉴赏,如《白鹭》、《哪吒闹海》等;有的条理明晰,适合于逻辑思维训练,如《北大荒的秋天》、《“东方之珠”》 等;有的语言丰富,适合于语言品味,比如《小露珠》、《石榴》,„„也有一些课文多种元素兼备。文本中的这种情感、形象、条理、语言等都是构成语文味的重要元素。充分利用文本的这种特点,在课堂上发挥其个性,语文味自然而然就能散发出来。
小学语文教材,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多种文体的整合。比如低中年级安排了较多的寓言、童话, 高年级则较多的安排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还有各年段都有的诗歌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文元素,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文味。像寓言、童话故事类,教学中要侧重指导学生感受其形象的鲜明生动;写人记事的文章,要侧重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法;写景状物的文章, 要侧重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描摹准确的技巧;学习说明文重于解释和说明;学习诗歌重于文字的精炼和诗歌的意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充分把握不同的文体特征,那么,语文味就能够得到体现。
二﹑品析词句, 体现“语文味”的过程
味,是嚼出来的,语文味也同样如此,嚼什么?就是咬文嚼字,就是嚼好词佳句。因为语文味就是包含在文
本的一字一词一句中的。咀嚼词句,这是体现语文味的重要形式之一。
有的好词佳句,文本中表现的比较显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应该细细咀嚼。如《北大荒的秋天》(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这里的教学,就需要指导学生把“热闹非凡”加以具体化、形象化, 通.................过“哗啦啦的笑声”、“乐呵 呵地演唱”,体会丰收在望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通过“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体会出秋天气氛的热烈、人们情绪的高涨。
有的好词佳句,文本中表现的比较含蓄,需要教师对语言有独特的敏感。
如《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 看了看天说:‘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教师问学生:“警觉”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警觉”就是感觉;另一学生补充道: “警觉”就是很机警地感觉到。老师说:小朋友们想过吗,杂草为什么这么警觉? 课文里怎么没有写小稻秧警觉呢? 学生被一时问住。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去读书并联系上下文好好..去想一想,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回答的: 这句话中的“警觉”并不是真的说杂草很机警,而是说杂草干了坏事抢了小稻秧的营养,它心里很不安,就像小偷干了坏事一样, 怕被人发现。教师追问学生: 那杂草怕谁呢? 农民伯伯会怎么惩罚它呢?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词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嚼得有滋有味。
再如《第八次》(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一文中第四自然段: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猛地跳起来”是怎样的跳起来? 从“猛地”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里的设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上文,再次让学生去感悟布鲁斯王子率领军队抵抗侵略军,七战七败,几乎丧失信心以及布鲁斯看见蜘蛛在风中结网,直到第八次才成功,从而受到启发和鼓舞。一字一词一句,这位老师没有放过,而是引导学生细细地咀,慢慢地嚼,生动地再现了布鲁斯王子由“唉声叹气”、“ 几乎失去了信心”到“感动极了”的心里变化,其间,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语感受到训练,语文素养得以有效发展。
语文的魅力在于语言的精确、丰富和细腻,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无不是“吟得一字安,捻断数茎须”,文学史上,许多经典的推敲典故举不胜举、令今人为之叹服。可以这样说,语文味就是要善于“咬文嚼字”。
三﹑重视读写, 强化“语文味”的落实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这是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的。语文教学应始终贯穿听说读写训练,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文本,重视诵读、重视语境、重视习惯、重视积累的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牢固树立语文教学根基的核心。因此,语文味的核心也就是听、说、读、写等最基本的语言实践。
具体说来,教师要创造一切机会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沉浸其中,让他们朗朗地读,静静地思,无拘无束地说,认认真真地写。透过语言文字,把握文旨,体味情感,同时抓住精彩的内容、精妙的语言,重锤敲打,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并积累语言,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种咀嚼涵泳、感悟积累、表达体验等一系列语文心理操练,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凸现语文教学的语文特色——语文性。
《西湖》(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毋庸置疑,教学这样的课文,加强诵读是非常关键的。比如第一段通过设问“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第二段介绍远山和湖面的美丽景色,可以结合欣赏文中插图,通过“绿”、“青”、“浓”、“淡”等词语想象多彩秀美的画面,体会“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美妙意境。再通过“银镜”、“掠过”、“一闪一闪” 等词语的品
读,感受“平静的湖面”那独特迷人的景色。第三段描绘西湖主要景点的旖旎风光,把朗读同想象结合起来,在感受想象“绿色镶边”、“葱绿”、“绸带”、“仙境”等画面之美丽的同时,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准确,领悟游人“心旷神怡”的美妙心境。第四段描绘月光下的西湖给人留下的美妙意境,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月光下的西湖画面,播放舒缓优雅的音乐,让学生把自己朗读的声音与画面、配乐融为一体,在“明月东升”、“湖水荡漾”、“华灯倒映”、“悠扬的琴声”中“泛舟湖上”。
上面例举的是加强朗读的教学示例,重视写作亦应如此。比如学完《“东方之珠”》(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后,根据教材要求,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让学生掌握围绕中心句构段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还应敏锐地挖掘那些易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元素,指导学生写作。比如认识了比喻、拟人、排比等造句方法后,也让学生学着去写几句;学了《狐狸和乌鸦》以后,启发学生想象:过了一段时间,狐狸又看到乌鸦叼了一块肉回来,这一次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去续写一个童话故事;学了《北大荒的秋天》以后,让学生去写一写自己家乡的秋天等等。
听说读写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训练。
在这训练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去掌握语文这门工具的知识并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等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原来语文味就包含在文本的一字一词一句中,包含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当然,它还包含在师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心灵的相互沟通中;包含在教师的课堂语言中,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中„„ 其实,只要我们的眼中有了语文,我们的心中有了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自然也就会多一些语文味。
愿我们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浓起来。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好课三味》 王崧舟
3、《“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 吉春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