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凸显“语文味”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凸显“语文味”
经常在一些语文教育杂志上看到专家们的精辟论道“语文课姓语,语文课堂呼唤语文味„„”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徜徉在这其间。究竟何谓“语文味”?依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的话来诠释:“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写什么”,“怎么写”。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读味”,“写味”,“品味”。
细读了关于 “语文味”的阐述,我又不由地对比起语文课堂中的两种形势。以往听语文课让人感觉课堂上多媒体画面的设计是精彩纷呈,老师频频预设启发,学生频频合作、讨论、读了又读,课堂气氛好不热闹。然而繁华散尽,学生在这浮躁的课堂上究竟学到了多少语文知识和方法?只要你有心关注一下他们平时的练习就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一旦落实到写时,冥思苦想却仍不知如何下手,或者一到下笔时别字连篇,所写内容或偏离重点,或文不从字不顺,可见其语文双基没能得到提高。另一种课堂情形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字词句品读进行扎扎实实地读、悟、再读;对文本空白处的补充训练不流于形式,注重实效,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反复呈现中加强对语言的记忆积累;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也予以技术的指导和时间的保证;对于写作方法的渗透、引导更是有的放矢,一步一个脚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后的练习也能游刃有余。不难看出这就是在声声“还我语文味”的呼唤下语文课堂发生着的变化吧!
那么我们怎样使课堂飘逸“语文味”呢?依照王崧舟老师指教,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所为:
一、营造氛围,凸显“读”位
若干年来老百姓都把孩子上学叫作“上学读书”,它强调的是“读”,因此语文课中要让 “读”贯穿教学整体,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它确实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当然“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品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通过听范读、默读、大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品味语言,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我在教学《春笋》这一课时先请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中知道了什么?进而继续引导“春笋的力量大不大?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学生交流后,我借助图引述“瞧,春笋在雷爷爷的呼唤下醒来,冲破覆盖在他们身上厚厚的泥土,掀翻了重重的石块,一个接一个往上长,冒出地面。”在这感悟、体会、赏图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学生个个热情洋溢,读后我评价“春笋的生命力真强大,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之后我又话锋一转“谁能超过老师?”学生通过互读,赛读的形式重温了课文,积累了语言,感知了春笋那顽强向上的精神,学习就变得水到渠成,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又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自然段时老师先范读,问:“小朋友你知道他现在想变成什么吗?”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请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自然段,互相读通顺这一部分,再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而后引导学生走进小荷塘,通过指名朗读,小组共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随着朗读地深入学生自然理解了书中的语言文字:荷叶就像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为小鱼遮挡了炎炎的烈日,让它在下面嬉戏,让雨点在这个宽大的绿色舞台上尽情歌唱,还引来蜻蜓在飞舞,青蛙在跳跃,这不仅使自己快乐,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快乐,难怪“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最后抓住发现学生脸上露出的甜甜笑容,鼓励他们再次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喜悦,其间为之配上美妙的音乐,让课堂更富有诗意,富有韵味。
二、走进文本,凸显“品”味
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味”就蕴藏在文本之中,会读书的人能读出文字本身的意思,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读出作者的爱与憎、悲与喜。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拨云去雾,体会作者巧妙含蓄的文字表达,就得凸显对文本的品味、感悟的指导,让“语文味”变得纯正浓郁而又深入人心。
如我校老师执教《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自然段时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文本,跟随蝴蝶融入山谷之中,引导学生紧紧抓“飞过”、“穿过”、“越过”、“赶到”这些动词来体会蝴蝶飞得轻盈快捷,乐此不疲;通过一系列填上合适的词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动词的准确、恰当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再通过对文中比喻句的解读、分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如学第三自然段时她先请学生自读,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然后围绕“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一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味,适当借助多彩的画面,让学生在反复品位文字与适时观赏、想象画面的过程中体会到黄蝶谷、彩蝶谷的壮观景象,感悟的过程中老师还进行了扎实训练:“你还记得哪些表示多种色彩的词语?”学生如数家珍地说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色色俱全、姹紫嫣红„„而后让学生回到文中再次感悟蝴蝶谷之美,孩子们对作者所表达情感的把握也就更到位了。这两个教学片段在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朗读等能力的同时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精心解读,相信经常这般的引领,低年级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会逐渐得以提高。咬文嚼字,抓住细节,品味朗读,“语文味”就在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中,真是精妙!
三、吸收内化,凸显“写” 味
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树立语文意识,少一些直白,多几分含蓄,巧妙使用曾经所学的语言文字,需要教师用足、用精文本这个载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凭借课堂这个主阵地,时时设计一些词、句训练,让学生收获点点滴滴的语言,词语也好,句子也好,都是丰厚的“财富”,拥有了这些“财富”并把他们存贮在自己的记忆宝库中,日后提起笔来才能做到文思如泉,妙笔生花,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语言的韵味——写味。如我在教学《会走路的树》一文时就结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小鹿和小鸟刚认识就相处得十分友好,真是“一见如故”;小鹿天天陪着小鸟,带他去了好多有趣的地方,他们真是“形影不离”;小鸟长大了,要飞向远方,但是他们都很舍不得离开对方,真是“依依不舍”;第二年,通过与小鹿的谈话,知道他们经常彼此挂念,真是“友谊深厚”啊„„伴随着文本的朗读、感悟,我给孩子们送出了一个个与文本紧密相连的好词,对孩子们的日后说、写能力可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了。
从词语到句段再到篇章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起着不小的作用,我们都需准确把握时机,把握训练内容,合理选择训练方式,尽可能的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如我在教学《会走路的树》第三自然段时,在充分体会了“小鸟与小树”之间的友好与快乐之后我利用文本中的空白安排了一个说话训练,“小鸟跟着小树来到(),看到()。”在学生没有一下子说到位时我又层层引导“小鸟跟着小树来到()的(),看到()的()。”旨在让学生利用脑中已有的佳词妙句把句子说具体,讲生动,一来再次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之情,感受到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友谊,二来为课后完成文后的续写“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作好伏笔,让学生到时有所言,有所写。事实证明课后的续写练习学生完成效果较理想。可见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正确解读了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体会到了汉语文字的神奇魅力,知道了“生动具体”是怎么来的,并付诸实践详实地写出了自己的故事,这就是语文的“韵味”啊!
诚然,“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魂,而提高教师素质则是语文课是否具有“语文味儿”的关键,一个具有涵养的教师能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积累去体味、感悟作品,能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层面去鉴赏作品,产生对语言美和情感美的认同,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和文化品味势必会得以滋长,得以提升。那么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语文教师,我理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这一节课,我是否注重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是否激发起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是否运用巧妙的预设?句式的训练、品悟,词语的辨析是否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以扎实训练?我想随着观念的更新,随着自身涵养的日益修炼,随着实践的不断摸索,我执教的语文课堂会散发出越来越纯的“语文味”。
第二篇:语用视角,让神话教学凸显语文味
语用视角,让神话教学凸显语文味
[摘 要]神话类文本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语用的视角审视文本,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关键词]神话教学 语文味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31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因此,阅读教学应该从关注文本的内容向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转变,以品味文本的语言为抓手,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高度发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类文本由于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历练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在神话类文本教学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呢?
一、悉心体悟,感受神话语言的独特魅力
神话类文本内容新颖,人物具有神秘色彩,语言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夸张,这是夯实学生表达精确鲜活、形象具体的极好范例。因此,神话类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文本的语言,让学生在感受神话文本特有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语言的品析能力、鉴赏能力,为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如,《开天辟地》一文,用了“渐渐”“缓缓”“几千万年”等表示速度缓慢、经历时间长的词语展现天地演变的漫长历程,衬托出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咀嚼神话独到的语言规律,品味对仗和夸张等手法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完全沉浸在神话文本独有的语言魅力之中。课文第七自然段更是将这一语言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将盘古身体的各个部位与自然界事物进行有效对接,将巧妙的比喻融在九个句式相同的语言体系中,充分凸显了神话文本的表达特点。通过整体感知读、师生配合读、小组对抗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品析语言,体悟语言式,达成品析、积累语言的教学目标。
二、搭建平台,开掘神话语言的实践价值
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对神话人物顶礼膜拜,渴求具有神话中的某种超能量,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梦想。这种对神话故事特有的情感依赖,本身就是教学神话类文本的有效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引领学生在神话故事中体验、感受人物经历的神奇,从而为学生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创设情境,铺设平台。例如,笔者在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中,设置了众神前来劝说普罗米修斯顺从、屈服的情节,引导学生站在普罗米修斯的角度尝试对众神的劝说进行回绝,让学生充分感受神话人物的高贵品质。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依循神话类文本内容特质和表达特点,为学生创设语言历练的平台,让学生在感受人物中,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炼串联,推进神话语言的完整复述
复述课文是语用训练的高级阶段,也是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路径。教学时,在熟读课文、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复述参与神话故事的重新构建。在复述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神话类文本语言的体悟、内化和运用,更能深入理解神话内容,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再现神话的神奇魅力。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哪吒闹海》一文时,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本语言深入品析,展开想象,并为复述设置相应的线索,从而使学生的复述既有基本的骨架支撑,同时也血肉丰满。
在复述过程中,学生有效地内化悦纳了文本语言,并经历了神话文本的创作过程,还原了文本的原始面貌。这样使神话的本质在学生的意识中充分扎根,神话人物独有的人格魅力也就相应镌刻在学生心里。
四、触类旁通,拓展神话文本的阅读范畴
我国是文明古国,除了经典的诗词之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大语文观的视角,将课内的文本教学拓展到更多到神话文本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神话文本的深刻认识。还是以《开天辟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课文之后,就围绕神话传说中的创世、抗洪、战争等主题,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同类主题神话文本的阅读比较中提升效益,为学生踏上文学阅读之旅奠定基础。
在语用的观照下,神话类文本有了更为实在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努力开掘神话文本中的语用素材,让学生在语言品析、实践运用、提炼复述、拓展延伸中提升语用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基。
(责编 韦 雄)
第三篇: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近几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老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品味:老师只注意课件的大量运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实践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没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讲的多,学生读、悟的少。其实,不管课堂怎么改革,语文味永远不能改,而且要越改越浓。许多语文专家学者都呼吁“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多诵读,熟读成颂,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读书呢?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第五册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 1
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的蒲公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2)口颂心维,“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我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我问:“ 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联系上下文品析。我们知道,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他们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会显得很肤浅。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存在于上下闻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有一句话:“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的爱所产生的效果,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必须联系上下文。(1)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2)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3)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3、想象中品析。孩子们想象力是非常丰富。我们的课文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是写画眉鸟高兴,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些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爱护我们,让我们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歌。”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4、拓宽中品析。课本是教学资源,课外的资料也是教学资源,学生本身也是很好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后,我补充课外阅读闻《周总理的睡衣》和《难忘的晚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更深切体会到周总理的艰苦朴素的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是怎样工作?都是批改文件吗?”学生理解完后,我补充周总理患重病后其中一天工作的安排给学生看。学生看后,更感受到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多么伟大。这时周总理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三、语文课要有写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是在用语言赞美美好的心灵,赞美美丽的大自然,赞美金色的童年„„这些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田,轻轻震撼着他们所不知道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一次得到完美的统一。
1、模仿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例如,学生学完《鸟的天堂》和《第一场雪》,懂得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后,要求学生仿其写法,写一篇作文《美丽的校园一角》。通过仿写,学生内化了这些写作方法,把校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出来,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赞美和依恋。
2、想象写。文学它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
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潜伏在敌人的前沿阵地里,烈火烧身时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多么伟大的战士!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这样做?如果他可以说话,会说什么?我设计一个想象写话的练习,: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想象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会想什么,说什么,怎样做,请想象写一段话。学生在想象中,更体会到邱少云的意志是多么刚强,精神是多么伟大。还懂得严守纪律是多么重要。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升华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我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
(2)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
(3)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要突出,语言要精练。
四、课堂要有激荡的情感。
这激荡的情感一方面来自老师的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越能激起童真童,他的课堂越有语文味。激荡的情感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课文感人的故事。它需要教师在教之前,先要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然后,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将“读”、“品”、“写”有机结合起来,溶于一体,那么,就能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的情操、作者深邃的思想,这样语文味就最浓了。
第四篇: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绿城之春”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金城江区第六小学
莫秀娟
2015年春,我参加了“绿城之春”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听课后点评时,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这节课语文味很浓!”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味浓就必须突出工具。黄亢美说:“语文的人文性功能是重要的,但工具性却是主要的。”那么,语文味如何体现呢?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有“熟读”才会“精思”。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那么,如何读书呢?就是要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地读。如吉林省的孙世梅老师执教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现,描写王熙凤的外貌这段比较难读,为了让学生读通、读顺,孙老师首先出示一个表示动作的词,然后由字连成词,由词连成短语,由短语连成句。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如陈金龙的《乡下人家》一课,开头用诗引入课文,中间又化文为诗,由诗指导读,充分展现了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引读,让学生充分感知了乡下人家如诗、如画。如《百合花开》一课,有一句排比句,老师指导学生读几遍以后,再把她变换成诗歌的形式,让学生读,老师主张读出自已的感受,如果认为它是排比时,读出排比的气势,认为是诗时,读出诗的韵味。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而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如王自文的《纪昌学射》,就重点品“盯”字,首先让学生做“盯”的动作,明白意思后,让学生找出飞卫怎么让纪昌“盯”,纪昌怎么练“盯”,盯出什么成果。老师教的两段文段紧紧围绕“盯”这个字进行赏析。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明白寓言的寓意。不用老师强加给他,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百合花开》一课,先让学生找出百合要开花的段落,百合开花的段落,然后在朗读析句中品“终于、不敢、欣赏”这几个词,品“欣赏”这个词的时候,她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方法,如什么叫“赏”(专心地看),“欣”指什么(高兴),什么叫欣赏用简练的的词语来概括出来。这样就得出了“欣赏”的意思。然后,老师又说:“让我们用心地去欣赏百合,用词语概括出来。”并让学生上台写出来,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百合的精神。她表面没概括中心思想,但学生把自己最受感动、感悟最深的词写下来,这就是概括中心思想。所以黄亢美老师说:“我们淡化段落、中心思想但不等于不要,在强化语言的训练中,中心思想是自然出现,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
三、语文课要有写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纪昌学射》先学习课文,他练得相当到家了,课文中怎么说,然后读课文中的句子(),接着老师拓展出示描写纪昌盯出成果部分的文言文,让学生说说你觉得纪昌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顺势仿写“纪昌的本领相当到家了-----”
第五篇:语文味,语文教学的本真
语文味,语文教学的本真
钦州市第一中学
李爱红
【摘要】多年来语文教学存在这样的弊端:追求热闹、追求形式、小组讨论虚设,多媒体滥用等等,掩卷而思,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语文课堂的本真?程少堂老师提出的语文味课堂就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本人从四个方面来谈怎样上出语文味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味
课堂教学
十年之久的语文课堂经历了追求形式的多样、热闹、十八般武艺呈现之后,近几年又回归沉静,反思如何上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其实早在2001年12月程少堂老师就提出了“语文味”的教学,2003年在一篇论文对“语文味”下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当时这个观点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
程老师经过七、八年理论与实践探索,对“语文味”的界定又有了新的补充:“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通过学习《程少堂讲语文》这本书,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的反思,更坚定“语文味”教学是语文课堂的真正回归,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对教师而言,是凸显个性、师生互学互享其乐融融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语文素养和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课堂。
如何让语文课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呢?
一、教师个性化的授课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首先他的语言要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越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他的课堂越有语文味。其次,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对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爱不释手,就像“情人”那样热爱每一篇文章。即使是枯燥的文章也上得生气盎然。上课时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教学情景中去,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第三,对教材的大胆取舍,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选准价值点,灵活授课。如程少堂老师上的说明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纪念碑》,在细读文本的环节,从四个角度研读。(一)从文章角度细读;
(二)从文学角度细读;
(三)从文化角度细读;
(四)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一般教师都能做到第一第二点,从文化的角度讲到汉白玉的特殊意义穿插讲了中国的玉文化,第四点应该是程老师在备课时自己的独特思考(价值点),所以这一课上课的主题为: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由什么是英雄到呼唤全民族的不朽意识,提升学生对英雄的理解和认识。看完他的教学实录,实在震撼!原来说明文也可以这样教。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勇敢的一课。
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全身投入的朗读。
语文素养永远不是靠老师细致全面的分析,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选择的范读,声情并茂的范读更能感染学生,更能尽快走进课文的意境中。教师指导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如引读、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默读、重点读、反复读、配乐分角色读等。无论哪种朗读,都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或悲伤或欢快,或沉郁或悲壮。学生全身心投入朗读,重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和不同的语气、语调,让学生从声到形,从形到境,因境生情,缘情动声,使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感情。巧借朗读手段与文本内容的有机融合,这样才能读出语文味,语文素养在读中悄然培养。如读《出师表》追忆先帝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这一段,要读出诸葛亮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亲贤远佞”这一段要读出诸葛亮长辈对晚辈的恳切叮咛之情。如读冰心的《母亲》,要读出母爱的宽容和博大。
三、细细嚼词赏句,品味词句之妙。
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把这一环节变为可有可无,如时间紧就把它删了,认为太繁琐。其实,如果不品味字词,就不知道文章的精妙之处。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语文课要关注文字。如何体会词句的精妙呢?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昧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课堂的出彩与灵动可能就在这里呈现。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起到熏陶作用。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到店喝酒,两次掏钱各用“排’字和“摸”,“排”字把孔乙己装阔绰,回击对方的那种神气活灵活现表现出来。“摸”字写出孔乙己举止艰难以及穷困潦倒的穷酸相。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引导学生把“见”与“望”进行比较品味:“见”是不经意而见,无意之中,表现诗人田园生活的恬静,悠闲;而“望”字则有意而望。这一“见”字,意境全出,置一“望”字,神气素然。
四、融入生命体验、幽默点染的课堂。
程少堂语:“一堂好课需要教师倾注整个灵魂的力量来进行,一堂好课在教学过程后面活跃着一个丰富、有力的灵魂。抽离了这个灵魂现场,语文教学是单调的、僵死的,它所创造的,也必定是一个没有智慧和生命的干枯世界。一堂有语文味的好课背后应该站着语文教师这个人。”课即人。语文课堂是课堂上的自由人,他要冲破昔日的条条框框,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从另一新视角重新构建语文课堂,他会用厚积而薄发的智慧,大气的幽默贯穿整个课堂,学生身心愉悦、快乐学习、面带微笑。也许,语文味的课堂没有老气横秋的匠气和步步为营的模式化。
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教师追寻的理想。我们相信:只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精神的品位,语文味定会在语文课堂飘荡!
参考文献
[1]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此论文发表在2015年第9期《课程教育研究》ISSN2095-3089,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