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龙腾虎跃》教案设计(本站推荐)
五年级上册《龙腾虎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其对鼓文化的兴趣。
2通过欣赏鼓乐《龙腾虎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作品的情感,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让学生尝试着模拟激越的鼓声,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音乐伴奏。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音乐主题伴奏。
2模仿第二部分鼓的节奏,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教材分析
《龙腾虎跃》的作者是我国民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鼓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李民雄。乐曲的引子是在阵阵喧闹的锣鼓声衬托下,先由吹管乐器奏出la的长音,紧接着出现上方五度长音i,最后在一阵激越的鼓声后,进入音乐的主题。乐曲第一部分的主题是羽调式,节奏欢快,曲调明快、跳跃,配以吹管乐高亢、嘹亮的音色,给人以铿锵有力的感觉。在这之后紧接的是一段悠扬的旋律,由唢呐吹奏而成,极富歌唱性,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第二部分是鼓的独奏,紧密的鼓点,仿佛是即将离弦的箭,鼓声激越、情绪激昂,速度由慢到快,强弱变化莫测,十分扣人心弦,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棒子等乐器的加入,使得乐声更加激昂,迸发出了无限的激情和生命力。第三部分的音乐又回到了开始部分的主题。乐曲的结尾节奏拉宽,速度逐渐转慢,鼓声更加悦耳动听,最后乐曲在高潮中结束。激越的鼓声将人们带入了欢天喜地的庆祝场面,鼓舞起了人们奋发向上的冲天干劲。整支作品气势澎湃、激情洋溢,奏出了神州大地一派欣欣向荣、龙腾虎跃的繁荣景象,描绘出了祖国日益强盛壮大的美好前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欣赏台湾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歌曲《龙的传人》。
师:刚刚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生:《龙的传人》。
师: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生:我为自己是“龙的子孙”和“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身上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
师:这种血脉相连的情感把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连接在了一起,令我们感到骄傲与自豪,并激励着我们勇于拼搏、奋发向上。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龙被我们中国人所崇拜,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我国民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鼓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李民雄创作的乐曲《龙腾虎跃》。
教学要求:通过聆听歌曲,激发起学生对本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使其接受与本学习有关的文化。
二、歌曲欣赏
初次聆听乐曲《龙腾虎跃》。
提问:这首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同学们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听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乐曲表达了人们欢天喜地的庆祝祖国一派繁荣景象的美好情感。从乐曲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日益强盛壮大的美好前景。
2作品由引子、三个部分和尾声组成,下面逐段进行欣赏。
聆听引子部分。
师:同学们听到的鼓声是怎样的?
生:由慢速到快速……
师:一阵激越的鼓声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
3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1)师: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这段音乐表达了欢快、热烈的情绪。
师:在第一部分中,出现了一段悠扬的主题,极富歌唱性,请同学们听一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唢呐……
师:唢呐是我国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在它吹出优美的旋律之后,主题再次出现。我们一起视唱一下主题旋律。
(2)视唱主题旋律。
(3)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4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1)师:这个部分是鼓的独奏,那么紧密的鼓点,使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情绪更加激昂……
师:在这部分中,加入了棒子等乐器的伴奏,使乐声更加激昂,迸发出无限的激情和生命力。
(2)分组学习鼓声的节奏谱例。
①学生分组学习鼓声的节奏。
②全班一起模仿第二部分鼓的节奏,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聆听乐曲第三部分和尾声。
师: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又听到了熟悉的旋律,同学们知道这支旋律在乐曲的什么位置出现过吗?前面的第几部分?
生:第一部分……
教师总结:音乐的结尾节奏变得更加宽广,仿佛为人们描绘出了更加美丽的前景,使人产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6再次完整欣赏乐曲《龙腾虎跃》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1)当听出乐曲的引子、三个部分和尾声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辨乐曲的引子、三个部分和尾声。
(2)欣赏乐曲《龙腾虎跃》视频,再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7介绍曲作者──李民雄。
(1)简介李民雄。
(2)深入聆听。
学生再次仔细聆听,体会激昂振奋的鼓声。
教学要求:通过简介李民雄和再次深入聆听乐曲,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8补充欣赏民乐合奏《丰收锣鼓》。
三、堂小结
通过本的学习,同学们不仅知道了鼓是通过节奏的变换来表达情感的,还了解了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无论是其形制还是敲击方式,都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华夏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喜欢鼓文化。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封面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
任 教 班 级:
五
一 任 课 教 师:
王 士 静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
任 教 班 级:
五
二 任 课 教 师:
董 兰 华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106页例
1、及做一做1、2;练习二十四第109面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摸一摸、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在亲身体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4张纸条。5-12棵小树。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肢体体验: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张开、用左手摸摸右手,数一数,五个手指有几个空格?(4个空格),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也就是说,大小拇指在一只手的两端: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弯弯你的大拇指看: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把大、小拇指一齐弯弯看:3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那么,将5个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楼梯、锯木头、敲钟…都有间隔。)
2、引入课题:师:树可以美化环境,清新空气,我们要多植树。在一条直线上种树,每两棵树之间相等的段数叫做间隔数,每个间隔的长度叫间距,也叫株距。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数学里统称植树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在一条不封闭的直路上的“植树问题”。(揭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究规律,解决问题。
1、找出两端都种树的规律
课件播放植树问题情景1,师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请同学们默读题目,谁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的条件、问题、关键词和单位?要求一共需多少棵树苗?先要知道两端都栽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100米这个数字有点大,不好验证,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
假设路长只有10米、15米、20米,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两端就是路的两头),要栽几棵呢?(同桌合作拿出三条纸条当小路,从短到长摆好,再用小树摆一摆,假设路10米,每隔5米种一棵,这条小路平均分成了几个间隔?两端都栽,摆几棵小树呢?„)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端都栽树,栽树的棵数与平均分成的间隔数谁多谁少呢?(棵数都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棵数少1)师问为什么两端都种树,棵树只比间隔数多1呢?(因为从一端看过去,棵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一端只多了一棵树。)已知间隔数怎样求棵数呢?出示并板书: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考考你:如果这条路是25米、每隔5米栽一棵,各要平均分成几个间隔?两端都栽,栽几棵树呢?30米呢?
师:现在我们用研究出的两端都栽树,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的规律来解决例1中的问题,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100÷ 5 = 20(个
间隔)20+ 1= 21(棵)。利用两端都栽树,棵数等于间隔数+1”这个规律解决了两端都植树的问题。
2、发现两端都不种树规律
如果两端不种树呢?我们还用举例子的方法来验证,先用小树摆一摆,把前面小路上摆的树两端各撤掉一棵,两端不种树,棵树与间隔数又有什么关系呢?生发现两端不栽树,棵树比间隔数少1或减隔个数比棵数多1)。师问为什么两端都不种,棵数等于间隔数只少1呢?(从一端看过去,间隔数和棵数一一对应,后面只多了一个间隔数,而少了一棵树。)两端不栽,已知间隔数怎样求棵树呢?(棵数=间隔数-1,板书),利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下面问题。
例2: 动物园的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同学们默读题目,理解题意。分析条件和问题,两端都是房子,两端种不种树呢?(两端不种树,因为路的两端是建筑物,所以两端不种)先用60÷3=20(个间隔)求出间隔数,再想两端不种树每边要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20-1=19(棵),两旁植树(就是路的两边植树):19 × 2=38(棵)师质疑:为什么乘2(为了美观,要对称栽树)?答: 一共要栽38棵树.3、理解只种一端的规律
植树问题还一种情况:一端栽,一端不栽。举例:2个间隔,2棵树;3个间隔,3棵树;4个间隔,4棵树。只栽一端,间隔数与棵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师问为什么只种一端,棵树和间隔数相等?(从一端看过去,棵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成套了,后面没多间隔数或棵数,所以棵树和间隔数一样多。得出:棵数 = 间隔数(板书)。出示做一做例2.可以画线段图来体验植树问题的规律以及检验做的对不对。
4.看书106-107面,比较例1与例2的不同?例1两端要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多1;例2两端不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少1。例
1是路的一边栽树,例2是路的两边栽树。完成做一做1。
三、应用规律,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1、图中衬衣长60厘米,每隔10厘米缝一颗纽扣。这件衬衣上需要多少颗纽扣?领口一端为了美观整齐有纽扣,一端为了方便没有纽扣,类似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只栽一端,棵数等于间隔数):60÷10=6(颗)答:这件衬衣上需要6颗纽扣。
2、如果每上一层楼梯需要2分钟,那么从一楼上到四楼需要多少分钟?(两楼之间一个层高,时间用在上楼层上,类似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两端都栽树时,已知棵数求间隔数,一到四楼,只有3个层高)4-1=3(层),2×3=6(分钟),答:从一楼上到四楼需要6分钟。
3、知识扩展:
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撕纸条体验锯木)看锯木图,类似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棵数等于间隔数减1,据的次数比间隔数少一,平均分成5段据4次。)5-1=4(次)8×4=32(分)答:锯完一共要花32分钟。木头长10米是无用条件。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植树问题的3种间隔数与棵数关系的三个规律;还学到了通过举简单例子,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方便以后更好地学好数学,我们还将学习在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五、作业设计
:书本第109面,第1,2,3题。
六、板书设计:植树问题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 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1、自读中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⑵ 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地。许多诗人在此流下千古绝唱的诗句:
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代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而其中最为人们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
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4、指名答:
(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的高山。
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2、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分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引导从课题的船停靠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
(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钟山:
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他是在那儿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指名答:
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理解。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读。
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4、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生答: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 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让万千宠爱于一身,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不要放过这么优秀的诗篇,赶快背下来吧。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读,正音:
(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自由选择其中一首齐读,再交换朗读一次。
4、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
5、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6、这么多遍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默读,划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
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
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秋风)
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舒服、惬意)
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写家书)
提起笔来才发现要写的──(生答: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真是──(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7、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9、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这一次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说不完)道也──(生答:道不尽)。
1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12、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4、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正音:
注意读准畔声母是 p,帐的翘舌音 zh。
3、说说: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4、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5、学生练写。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
龙家小学 李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106页例
1、练习二十四第109页第2,3题。
教学目标:
1、在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在亲身体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1张植树问题研究报告。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肢体体验: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张开、用左手摸摸右手,数一数,五个手指有几个空格?(4个空格),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也就是说,大小拇指在一只手的两端: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弯弯你的大拇指看: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把大、小拇指一齐弯弯看:3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那么,将5个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楼梯、锯木头、敲钟…都有间隔。)
2、利用几颗钉子对应的几幅图映入学生简单的思考。
3、引入课题:师:树可以美化环境,清新空气,我们要多植树。在一条直线上种树,每两棵树之间相等的段数叫做间隔数,每个间隔的长度叫间距,也叫株距。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数学里统称植树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在一条不封闭的直路上的“植树问题”。(揭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究规律,解决问题。
1、找出两端都种树的规律
课件播放植树问题情景1,师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师:请同学们默读题目,谁来分析一下这道题的条件、问题、关键词和单位?要求一共需多少棵树苗?先要知道两端都栽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100米这个数字有点大,不好验证,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
假设路长只有10米、15米、20米,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两端就是路的两头),要栽几棵呢?(同桌合作拿出植树问题研究报告…)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端都栽树,栽树的棵数与平均分成的间隔数谁多谁少呢?(棵数都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棵数少1)师问为什么两端都种树,棵树只比间隔数多1呢?(因为从一端看过去,棵数和间隔数一一对应,一端只多了一棵树。)已知间隔数怎样求棵数呢?出示并板书: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考考你:如果这条路是25米、每隔5米栽一棵,各要平均分成几个间隔?两端都栽,栽几棵树呢?30米呢?
师:现在我们用研究出的两端都栽树,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的规律来解决例1中的问题,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100÷ 5 = 20(个间隔)20+ 1= 21(棵)。利用两端都栽树,棵数等于间隔数+1”这个规律解决了两端都植树的问题。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植树问题的1种间隔数与棵数关系的一个规律;还学到了通过举简单例子,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方便以后更好地学好数学,我们还将学习在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五、作业设计
:书本第109页,第2,3题。
六、板书设计:植树问题
两端要栽:棵数=间隔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