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时间:2019-05-15 05:1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处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处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处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如何处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一、课程理念

《小学信息技术实施纲要(草案)》指出:“小学阶段尤其要注意以学生熟悉的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以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其步入信息科技的殿堂,避免抽象的概念陈述和脱离实践的命令罗列。”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信息技术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信息技术教学也做到生活化。信息技术课程要体现出不同学段的目标,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感性知识以及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以“点”及“面”将自己的实际生活和信息技术学习建立联系,在学习与生活实际中寻找结合点,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信息技术的活动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二、发掘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主题和任务

开展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去发掘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大事和时事。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主题,只要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教学《电子邮件》时,我们可以选择爱心传递为主题开展教学,整节课以给四川的小朋友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为主线,将电子邮件的原理、特点、地址格式要求一起融入进来,使整节课水到渠成,又激发了学生们的同情心与爱心,我们何乐而不为。

在信息技术课中任务的选择应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可促使学生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那么怎样的“任务”才是真实的呢?具体地说,任务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包括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去学习。

例如,在Word的“文本框”教学中,对教材经过一些处理和再加工,设置了一些生活化而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名片、请柬,目睹了简单的名片和复杂的名片,比较中学生的欲望高涨,“我们能做出这么漂亮的名片或请柬来吗?”,进而“制作名片”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堂课要解决的任务。通过为将来的自己制作一张精致而富有个性的名片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理想在名片上得以体现,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积极性,获得情感体验,同时也渗透了德育。让任务从生活中来,又用于生活中去,或许他们的语文、数学并不一定学的很好,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他们是平等的,也许因此而使他跨出了自信的第一步。

三、导入、学习过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1.导入生活化

新课的导入,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信息技术的学习。“生活化”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共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生活化”的新课导入有三种模式,即学生周围环境导入,社会热点导入和生活需求导入。

学生周围环境导入就是以学生生活、学习的真实生活,如:他们所在的学校,学校周围的景物,运动场上玩耍的情景等进行导入。如在教学演示文稿----《学校介绍》的制作时,以介绍学校来进行导入,先让学生口头介绍学校,“你对学校知多少?”,学生相互补充,气氛热烈。然后老师通过“现在就让我们的介绍更加精彩!”引入到运用Powerpiont来制作介绍学校的多媒体。

社会热点导入就是以近期社会所流行的最热门的话题进行导入。2008奥运会是当前民众最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奥运福娃更是深入人心。在画图单元的教学时,我上了一堂《奥运邮票设计》的综合练习课,把奥运吉祥物“福娃”、奥运会标等图片作为邮面图案,在课上学生兴趣十足,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利用了画图软件中复制、粘贴方法及一些工具的设计了邮票齿孔,既达到了对技能的有效复习与巩固,加深了对奥运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合理运用的能力。

生活需求导入就是以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导入。一次学校要举行手抄报比赛,学生正为此而犯愁,在教学WORD小报制作时,我就以此为导入:

师:学校要举行手抄报比赛,同学们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生1:嗯,我还在想呢。

生2:还没呢,我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

生3:制作手抄报好难。

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制作小报的技巧呢? 生(齐):想。

师:那今天我们就先在电脑中制作一份小报,希望对大家制作手抄报有所帮助。

利用学生面对问题而迫切需要帮助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的导入,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在听授时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

2.学习过程生活化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内容基本都是在电脑中显示、制作、完成,因此带有一定虚拟性,学生有时感觉整个过程遥不可及。在教学过程中,既有专业的名词,又有专业的操作步骤名称,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信息技术的各部分内容都是以生活应用为根本,投射到电脑应用中而形成的。各个软件的使用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基本是相对应的。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首先,信息技术课的例举要生活化,其实,信息技术的很多名词术语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很多术语也随着电脑的普及逐步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我们通过这些原型的举例,然后进行迁移,就能让学生明白术语的真实意义和操作效果。

我在上《文件的复制与剪切》一课时,学生通常不能清楚这两个命令的区别和共同处,后来根据城市学生普遍见到过复印机工作情况这一事实,在学生自学课程的基础上,举了一个例子:老师先拿文件一,直接给同学甲,这时老师手中没有了,这叫剪切,放到同学手里的过程叫粘贴,再拿文件二,放到复印机里复印一下,把复印件给同学乙,这时老师和同学手里都有文件二,这叫复制,放到同学手里的过程叫粘贴。然后请同学根据这两个过程找出共同处与区别,既让学生明白了复制与剪切的具体操作过程,也对这两个命令的区别与共同处有了真观的感受。

第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说没有实践就学不好信息技术,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会体会到每个步骤的细节。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也要注意“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究原理、总结方法、积累经验。从而避免脱离思考的机械操作与缺乏探究的简单模仿,或者脱离技术实践的“纸上谈兵”式的信息技术教学。

第三,教学活动主题设定也要做到生活化。信息技术既是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不能为了学技术而学习,现在我们常常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整合成活动主题进行教学,但在进行主题设定时,我们也要做到生活化,不能只照顾到学习实际,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活动的选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开发富有童趣的活动主题,激发学生探究未知技术领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讨论确定合适的活动方式,活动空间要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这样以儿童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过程,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学们会感到新颖、亲切,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率。

3.作业设计与实施生活化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会利用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与反馈。在练习的设计上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应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性题目,把课本中提供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的、毫无现实意义的练习题转变为生动的、学生较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

例如,在介绍《从因特网获取信息》这节时,正好马上要“十一”长假了,许多学生家庭都有出去旅游的计划,因此,在学生练习这一环节,我放弃了书本上要求学生利用“百度”网站查找“网络安全”相关信息的实践练习题,而是结合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查找自己“十一”长假将要出行或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包括一些景点介绍、门票价格、当地的土特产、网友分享的旅游攻略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事先做好相关准备。由于搜索的信息正是学生所急需的,所以大家表现都很专注,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生活化”的课堂练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四、评价措施生活化

信息技术看似离学生生活很远,其实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已越来起紧密。而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学科学习、探究活动基础服务。因此教学评价生活化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尽可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考察学生学习的情况,避免只考察机械记忆的机考和考察死记硬背的纸笔测验。

如:在教学《用画图软件画图》时,让学生给父母、老师绘制一幅生日卡,节日卡,写上

一、两句祝福的话,再送给自己的老师、父母。在教学电子邮件的发送时,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信纸,写上自己的祝福,给父母、同学或老师发一封电子邮件,既检测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水平,考察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从而避免学生对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和命令进行机械记忆,杜绝通过“偏、难、怪”的选择题、填空题来误导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甚至使信息技术教育误入“只重应试,不重实践”的误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做到生活化,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是教育的真谛和源泉。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敞开胸襟,在现实的生活中去实践从课堂上获得的信息技术知识,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去感悟。

第二篇:如何处理与技校学生关系

如何处理与技校学生关系

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加上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有体会,一个人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教师的人际交往,则有50%以上是与学生的交往。技校师生间的关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学生都愿意与老师接近,都愿意与老师交谈,尤其是他认为重大的事情一定愿意告诉老师,他们愿意和老师交朋友,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几乎每个学生都希望得老师的重视。与学生具有“向师性”一样,老师也具有“向生性”。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身边能获得知识,健康成长。可以说,每个老师的心底都是爱学生的,技校老师应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来交往,给学生是有足够的尊重的;第二,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师生交往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人际交往,它是教师按预定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在教师对学生发生影响时,学生也必然会反过来影响教师,师生交往就是在这样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的。技校教师除扮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外,还扮演着家长代理人、纪律执行者、模范公民、心理卫生专家、学生的知心朋友、团体的领导者和“替罪羊”等社会角色。由于这些角色问本身存在着矛盾,使师生问的交往变得复杂。教师若想胜任这种角色,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所以说,做个好技校教师是一门艺术。当前技校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疏远与冷漠这一不良倾向,主要是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相互了解,彼此漠不关心。师生交往仅仅只有在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中,除此就没有更多的接触。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的关系才愈来愈疏远与冷漠,导致目前师生交往与关系的如此难堪局面。年轻一代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教师而获得知识,技校生对教师的依赖关系逐渐下降,教师在学生心理上的吸引力减弱。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与学生交往中,教师在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不愿主动接近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这样也影响了师生关系。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提前,独立性不断增强,自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以外的联系自然减少。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以爱为本,多一点尊重和信任。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技校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当然,技校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其次,发扬民主,讲求一点“参与效应”。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我长大了”的成人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可见,教学的民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再一个就是注重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一名成功的技校教师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所以,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对学生而言,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而教师欣赏学生也是一种境界和美德,是一种沙里淘金、发现绿洲的快乐。新型的技校师生关系首先就建立在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网络和信息时代中,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中心信息源地位,控制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现在,教育教学实际上已经有了若干个中心。因此,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型的“良师益友”。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与学生品德发展关系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与学生品德发展关系

摘 要: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教学方法,我国的信息技术课在小学的应用还在向成熟阶段过渡,然而其创新性教育模式却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而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以抽象的道德教育模式为基础,课程教学枯燥、单调、乏味,常使学生昏昏欲睡或者避而远之;同时,也缺乏感官的刺激。所以,科目间的交错和整合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学生品德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21-01

伴随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信息技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生与其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所以,信息技术教程已转变为小学阶段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融合的基本科目。而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都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单调的讲授使学生提不起兴趣,所提出的疑问也较为艰涩,极难用三言两语解释明白,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思想品德知识的“载体”。学生通过连接互联网,上网玩游戏、冲浪,可谓不亦乐乎;但是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却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一点应引起老师和其它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一、恰当留白,点到为止

学生在信息技术层面的接受能力与自我学习的能力是不能低估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开始厌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点到即止,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品德教材中的《话说社区》一课中,教材只需要学生认识社区的大概情况以及各类设备的方位、功能,培育学生我为社区、社区为我的意识。恰巧三年级信息技术课中有一篇《漂亮的教学楼》的文章。这时,老师应让学生先行观测自身所处的教学楼,不必生搬硬套教材中的教学楼框架;而是与《话说社区》的内容相融合,在计算机上可以画出学校的模样,同时画一画社区,拓展眼界,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付诸笔端。

在该教学过程中,老师用不着每一步都亲身示范,学生自然会告知老师房屋的画法,以及处理细节上的内容。学生一旦来了兴趣,就自然会提升自学能力。特别是男生,他们有着与电脑交流的敏感性,许多家长可能都比不过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老师讲、学生学,而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加热爱社区、热爱生活。

二、沟通合作,激励创新

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是很关键的,生生间的沟通更为重要。在教授信息技术课时,也应使师生间的沟通以及生生间的沟通变得顺畅起来。老师每一堂课的讲授时间应管控在10分钟上下,而学生讨论、沟通与实践的时间则要控制在20分钟上下。老师应激励学生描述出自身的独特意见与解决问题的措施,培育学生互相沟通的思想或理念。

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中掺入图像、艺术文字标题等的学习后,可以将其与品德课中的《七彩的社会生活》融会贯通,激励学生分工协作,收集文字、图像等并对课堂内容进行提炼,并完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整个流程中,每位学生都利用互联网查阅有关的材料,并实施实际操控,同时也使自己与人的沟通时间增多。

他们在分享自身经验的同时,也汲取了知识的养分,最终的沟通变得极为踊跃。学生不再受到教材理论的限制,并发掘到了有用的社会信息,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常规,使其想象力得到了释放。

沟通是一种技能,合作发展同样也是,它是社会对栋梁之才的基础性要求。小学生应懂得聆听同学的建议,同时学会阐明自身的论点,在沟通和合作中汇集自身的优势,这也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完美展示,多样评价

学生的作品均是透过自身的付出来获取的,那么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给与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展示自身的才能,让学生明白自身的努力是得到认可的;对于其他同学来讲,也起到了领导带头的作用,同时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

此外,老师还应对其作品实行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一定全部是老师,还能够让其他的同学参与到评论中去。透过学生的角度,作品的优缺点都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之后老师再进行“总结陈词”。此时,老师应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即便是一个很简单的作品,只要有其独到的风格,都应该承认学生的劳动成果。欣赏学生的每一个作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让学生提升对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品德教学课中的《生我养我的地方》一文的讲授的过程中,恰巧信息技术课中有一篇《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一文,笔者认为可将二者进行融合,收集一部分家乡的土特产品信息,或者引导大家放飞想象的翅膀;也可展示家乡近年来的沧海变化。这样,信息技术课程将变得多姿多彩,不单单限制于“修改作文”这个范畴,学生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

之后,在课程的教学中,应预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学会操控、演示和推介,学生们给出的作品也是独具匠心的,家乡的魅力也被学生近乎完美地描述出来。而其中的文字简介更是在学生的描述中被施与了“魔法”,学生使文字描述更为精彩,也更有活力,之中穿插了一部分以前学到的知识,例如:画图用具的利用。

可以想见,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会持续地复习旧知识,开拓其创造性思维。在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水准的同时,又增长了见闻,使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越发浓郁。

四、自由发挥,合规想象

执教品德课中的《说不完的家乡故事》一课时,可以将其与语文课文中的《20年后家乡的变化》相融合,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工具去描绘家乡的变化,从而根据图面说说自己家乡的变化,生在画树的过程中,还可以简介了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有能力的学生还能推此及彼,还能绘画出一幅家乡变化的漫画。

自由发挥,合规想象,是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典范。通过电脑制图,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想象力,并画出自己所期望的图画。

小学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对其进行讨论,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如何结合信息技术,完善小学生品德教育制度,是摆在每位学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胡震琴.将信息技术有效地与小学《品德与生活》进行整合[J].考试周刊,2012,(64):126-127.[2] 谢昌前.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整合[J].科学咨询,2013,(24):34-34,35.[3] 范华琴.信息技术助阵品社课堂有效提高品社教育实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48.[4] 吴娟芬.巧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素质--小学语文教学巧用信息技术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3):382-383,384.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摘要:主要讲述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整合的基本思想、目标、基本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1.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 2.对课程教学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1).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学习;

(4).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基本要求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 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3.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2011年9月发表于《经济生活文摘》

刊号 CN-11-4505/F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A0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黄潭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来阐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关键词]教育课程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课题,第一层面的第一类课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其实质就是课程信息化,它的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所特别关注的问题,追求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第一层面的第二类课题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是信息技术课程化,它是课程专家们站在课程变迁创新立场上所格外重视的问题,追求的是“课题一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第二层面的课题则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言归于好程互动在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实质是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它是人们立足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同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上所深入探究的问题,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

实际上和实质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既包涵了“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信息技术”的两种单向整合,双追求一种深化和提高,教育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已经分别就“信息文化——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讨,分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深入挖掘,探讨和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课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这一课题,人们需要首先在更深的层次上探明两个基本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哪些基本原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不仅关涉课程结构与课程过程的平衡和统一.而且是当代课程本质的实现形式之一,在文化哲学视野里,课程作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在课程结构与过程的统一的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文化价值学习以及学习的实现,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分别处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经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信息化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有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价值的整合.以及课程研制的整合等四条基本原理.

(一)知识的整合 A07 在分科课程的历史传统里.对人的学习而言.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知识的“外在”与“内化”的关系、不同知识系列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准备”与“获取”的关系.所以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是仅仅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的;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文化背景里,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经验的整合 这里所谓的经验,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哲学一元论意义上的经验,学习经验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在经验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活动中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人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来自经验的建构,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实现来说,课程就必须经验化,但是当前我国课程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冲主动的过程,就需要使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

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转化、同化和顺应三方面.转化就是通过知识内容与环境的融合,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创造出作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同比,就是内在的“心理经验图式”将学习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主动反应形成的各经验散片“吸收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就是能动地把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心理经验图式“,以应对经验世界变化着的情境和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经验的整合原理.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和时空统一的整合.一是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创新学习环境.通过精选有时代价值的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世界,创设出具有信息文化的典型性和全息性的学习环境,使之具备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这是对不同空间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内化的新经验以多媒体为载体,成为融合了知情意的活经验.颗畅地融会到已有经验的意义系统之中.这是学习中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在时间进程上的整合,三是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整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整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整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三)价值的整合

学习作为学习者”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在知识和经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学习.价值学习遵循价值认识规律,”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价A07 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⑦正是通过价值认识过程,个人的价值观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发展社、社会历史性、导向性和系统性,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现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其他可选择的内容;是经慎重考虑后的选择⑧因此,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整合就是建构价值学习的自由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必须贯通学习者的价值认识、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的全过程.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价值的整合涵括了在民主化背景中“多元价值”的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自身关系中的“体知情意”价值的整合。这关涉个人的生理与心理价值的关系.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心理的“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个人的身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理想的模式是“全人教育”。二是在社会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多元文化”价值的整合.这关涉全球文化与民族文比、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般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多元共存”,理想的模式是“通识教育”。所以在民主化社会.教育和课程的独特职能就是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共同的经验。

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价值的整合原理,就是遵循价值以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课程化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它是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价值的整合需要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在价值的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的危险或陷阱,这就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可能引发学习者满足于虚拟生活世界,对投入到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价值感知和理解与价值体验的断裂,不过,这一威胁虽然存在但不是主流,主流是虚拟学习对真实实践活动学习的促进.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并定向于学习者投入社会真实生活的意向和兴趣.发现、探究和解决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形式、结构.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适动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社会问题中心学习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中,需要实现信息化。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与信息文比有关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向价直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四)课程研制的整合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信息文化必然催生与之相适切的新课题文化。前述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以及价值的整合.实际上是在酝酿着信息课程文化的创生,而这一创生只有在自觉的课程研制过程中通过规划或设计,实施和评价才能确立和实现.因此,所谓课程研制的整合原理,指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生出信息比课程文化.课程研制是进行课程规划,并把课程设计投入教育活动中实施并进行评估,反A07 馈和修改完善的过程.包括课程规划或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基本阶段.在课程规划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确定信息化的理论取向、目标取向,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经验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等,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阶段,采取适宜的多种教育活动样式,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在课程评价阶段,建构起信息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研制过程的状态,待别是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认和推进信息化课程文比。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文化.所以需要在此着重提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强凋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在已有课程研制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者仅仪被动地参与了课程实施,甚至仅仅被动地参与下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活动”,很少参与课程评价.并几乎被排斥在课程规划或设计之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谓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就是学习者要全程参与规划,实施和评价等课程研制全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规划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评价者,从过去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研制者。这样,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课程研制的主体,就可以尝试解决当前我国课程研制中教育技术专家、教育理论专家学科专家与教师、学生分离甚至对立的问题,让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学科专家.教师和学生一起研制课程、在全国性和地区性层面的课程研制中,以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和学科专家为主,教师和学生为辅;而在学校层面的课程研制中,则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类专家是指导者、帮助者和咨询者。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基本原理,紧接而来的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撩人心弦的基本策略问题,它召唤人们挥洒才情去梳理和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的完满思路和可行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主要有下面四个:

1、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

2、重选内容。重选内容的实质是重构课程的开放性;

3、重构模式。重构模式并不是一件难事和并不需要多长时间的话,那么要使它代替已有的课程模式则是相当大的难题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培养能够操作新课程模式的教师。任何课程,一旦投入实施,就必然由教师来操作。新的整合课程的实施成功与否,决定性的环节是它与教师之间是否互相恰切。要使他们与新的整合课程相恰切,就必须对已有教师进行及时培训和改革师范教育的模式。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A07 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联系电话 *** 黄潭中学 余

下载处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处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们体会到:教师应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芹池中心小学 常素红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

    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对班集体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班主任与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影......

    怎样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一天见到自己的学生,不妨把自己的名 1、第一天见到自己的学生,不妨把自己的名字大方地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大声称呼自己。假如他们直呼你名,你要夸赞他勇气可嘉;假如他略去了你......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模式 北京房山中学 周立华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标准》的实施,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手......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学习心得

    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前的说教形式,而是出现了更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老师们也是绞尽脑汁不断地改进......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

    泰州市高港区 信息技术教学 研讨会交流材料 泰州市野徐中心小学孙凤鸣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一个广泛探讨......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课程与教学关系概述 (一)课程与教学关系研究的主要观点 1.分离说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是内容,教学是过程 2.关联说 (1)连接说 课程与教学是两种系统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