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得数是9的加法
得数是9的加法
——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所参考的教材是生活中的数学第四册教材中的“得数是9的加法”这一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是“得数是9的加法”中的4+5=9和5+4=9。本案例授课班级为嘉定区辅读学校三年级学生,其中男生12人,女生1人,1名为轻度智障学生,8名为重度智障学生,2名为多动症学生,2名为多重残疾学生。其中三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相对较强,通过教学能进行简单的独立计算;三位学生能通过直观的辅助物体进行计算;此外还有4位学生刚从一年级转来,一位是从没进过校门的新生,这5位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认数。因此在教学中,我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A、B、C三组,每组各由4名学生组成。
二、案例主题
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堂课主要通过创设“秋游——摘苹果——小动物回家——小鸟找家——找朋友”这些游戏情境,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浓浓的情境氛围中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同时在引入游戏时都采用了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在念儿歌的过程中,集中了注意力。
三、案例事件
片段一:儿歌引入,集中学生注意力。
开始上课,进入复习板块时,师生一起以儿歌的形式玩了一个手指游戏,复习用手指表示5以内各数。师生边唱边做动作:“一二三四五,小眼睛看,小耳朵听,两只手儿动起来。”教师拿起数字卡片4说:“我说4。”学生边用手指表示4边说:“4、4、4。”„„ ”教师拿起数字卡片5说:“我说5。”学生边用手指表示5边说:“5、5、5。”„„ 在扳手指计算过程中,引入儿歌:4+5等于几?伸出手指算一算„„
片段二:情景导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秋天到了,今天啊,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哇,你们看前面有两棵苹果树,树上结了一只只又大又圆的苹果,让我们一起去摘苹果。之后全体学生离开座位去摘苹果。教师:请你们把红苹果放进红色的篮子里,青苹果放进绿色的篮子里。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摘苹果。之后教师提问:你们摘了几个红苹果、几个青苹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苹果呢?
在训练与评价板块中,做完游戏《动物回家》后,教师说“小动物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几只小鸟还没有回家,他们会被雨淋湿的,怎么办?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好不好?”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训练评价的第二个游戏环节《小鸟回家》。由于生动有趣的情景设置,学生们兴致高涨,非常愉悦地投入到训练中,纷纷帮助小鸟找到了各自的家,孩子们也从活动中体验到了帮助别人后的快乐。
片段三:动手操作,生成形象、直观的数学计算方法
在运用“十指教学法” 计算4+5=9和5+4=9过程中。教师提问“4+5心里想几?”,学生回答“4”,教师让学生把4放在心里(做一个拍胸的动作),教师再问“手上是几?”,学生回答“5”,教师让学生用手指表示“5”,教师再问“从几开始数数?”,学生回答“4”,教师再问:“4的下面是几”,学生回答“5”,最后教师才说:“好,让我们一起试一试。4+5=几,伸出手指算一算。4+5,4、5、6、7、8、9,4+5=9。”
四、案例结果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4+5和5+4。A组:能独立计算4+5=9和5+4=9;
B组:能运用数手指的方法计算4+5=9和5+4=9;
C组:能跟读4+5=9和5+4=9。
2、能看懂图意,并列出算式。
A组能完整地说出图意,列出算式,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
B组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说出图意,列出算式,并知道图式间的联系;
C组能认真地听同学说图意,能认识4、5和9。
3、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计算4+5=9、5+4=9。
教学难点: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两棵模拟大树,两间模拟房子、10根模拟项链、和具体事物。
教学流程、训练与评价
五、案例评析
备课时我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努力贯彻分层教学的原则,通过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和教学评价分层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由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差,这给他们学习计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法国特殊教育专家爱德华?基吉恩在《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如果通过主要感觉运动来教,智力落后儿童是能够学习的。”因此在教学生计算10以内的加法时,主要采用了形象、具体、直观的“十指教学法”,学生只要按顺序数数,就能算出计算结果。其思维计算过程就是一个数数的过程,是形象的、直观的,它符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而且通过手指操作活动,还促进了学生手眼、手脑协调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教案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2~63页、例
9、相应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实际情境、动手操作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认识一幅图一般可以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能说明相应加法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看图写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口算得数的过程,借助形象思维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以及判断、推理等初步能力,在看图列式和整理算式等活动中,初步获得根据情境写算式,以及归纳和有序整理等方面的活动经验。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现实的加减计算的问题,获得正确列式、计算等方面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平衡,加强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圆片9个。学生准备:圆片9个。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 1.复习9的组成 师:小朋友还记得9的分与合吗?我们看着电脑老师一起说一说9的分成(板书9的4种分成)看到9可以分成1和8你可以想到什么?其他的呢?(板书9的另外4种分法)
师:知道了9的分与合,可以学习什么知识呢? 生:9的加法和减法。2.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用分与合的知识学会了很多加法和减法计算。今天用9的分与合学习关于9分加、减法,你有信心吗?
二、导引探究
1、教学例9(1)出示主题图
①师:从图上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生:跳高。1个小朋友在跳高,8个小朋友在看跳高。②师: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你来说说看。生:1+8=9.(板书1+8=9)
③师:看到这个算式,你还能再列出一个算式吗? 生:8+1=9.(板书8+1=9)
(2)在1个跳高的小朋友和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之间显示虚线。①师:现在这幅图我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样列式?
生1:知道一共有9个人,看跳高的的有8个人,不知道跳高有几个人。生2:9-8=1.(板书9-8=1)
②师:现在这幅图我们又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样列式?
生1:知道一共有9个人,跳高的的有1个人,不知道看跳高有几个人。生2:9-1=8.(板书9-1=8)
(3)拿掉刚才放的虚线,使图恢复原状。
①师:通过观察这幅图,我们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说根据一幅图能列出四个算式。现在看着四个算式说一说,这些图都表示哪些意思? 生1:1+8=9表示1个跳高的小朋友和看跳高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9个小朋友。生2:8+1=9表示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和跳高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9个小朋友。生3:9-8=1表示9个小朋友中去掉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剩下1个跳高的小朋友。生4:9-1=8表示9个小朋友中去掉1个跳高的小朋友剩下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②学生齐读这四个算式。
③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竖着看:“1+8=9”和“8+1=9”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9-1=8”和“9-8=1”分别表示从9里去掉1还剩8,从9里去掉8还剩1.横着看:两个加数相加得9,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4)去掉直观图,推想四个算式的得数。
①师:如果没有图,要算“1+8”等于几,该怎么想? 生:8和1合成9.②师:要算“8+1”呢?
生:8和1合成9或者交换两个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③师:要算“9-1”等于几,怎么办呢?
生:9可以分成1和8或者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④师:要算“9-8”呢?
生:9可以分成8和1或者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
2、教学“试一试”(1)分花片,写算式。
师:把9个花片分成两堆,除了分成1和8之外,想怎样分就怎样分,再根据自己的分法填写出4道算式。学生分雪花片,填写算式。(2)交流算式含义和算法。
观察写出的几组算式,并依次读一读。师:这里每一组中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选一组算式,根据它先说说花片是怎样分的,再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追问:这组算式你是怎样口算得出的?(3)小结。师:根据9个雪花片的每种分法,都可以写出四道算式。这里的加法表示把分成的两部分合起来,减法表示从9个里面去掉几个还有几个。
三、巩固应用
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你有信心用学到的知识和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吗?
1、“想想做做”第1题.师: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采蜜,请你帮它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9.找到两张卡片后说出对应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题.师:看到小朋友们帮小蜜蜂采蜜那么开心,小鱼也吐起泡泡来了。找到相应的泡泡后要说出相对应的一道9减几的减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师:下面顾老师要看看谁是我们班的计算小能手,开始计算。(限时2~3分钟)
4、“想想做做”第4题.师:你能根据分与合的知识,有次序地写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和9减几的算是吗?
学生自主练习,全班交流,集体整理。
5、“想想做做”第5题.师:仔细观察图,我们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用什么方法?
生1:知道左边的5盒蜡笔和右边的2盒蜡笔,不知道一共有多少盒蜡,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生2:知道总数有8根丝瓜和右边的4根丝瓜,不知道左边有多少根丝瓜,求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6、“想想做做”第6题.师:仔细观察,用三句话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原来有6只猴子,又来了3只猴子,现在一共有9只猴子。师:求总数,我们要怎么列式? 生:用加法,6+3=9.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1+8=9 9-8=1 8+1=9 9-1=8
第三篇: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减法教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根据一幅图画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教学重、难点:
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9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
2、导入: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组成了短跑队、长跑队、跳远队、跳高队、投掷队等等。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从图画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指名回答)
(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反馈:谁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
指名回答,板书:8+1=9
9-1=8
1+8=9
9-8=1
(4)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没跳的人数和跳过的人数合起来,一共有9人,虽然8和1换了个位置,但结果都是9个人。
(5)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是从总人数里去掉跳过的人数,就得到没跳的人数,去掉没跳的人数,就得到跳过的人数。要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就用――加法,要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
2、教学“试一试”。
(1)摆圆片:拿出9个圆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不能再分成刚才的1个和8个了,再写出4道算式。
(2)学生自主分花片,写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和算式。即时进行板书。
(4)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加法算式得数都是9,减法算式都是9减几)
(5)提示课题。
三、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谈话:大家今天学得很认真,小蜜蜂飞来了,它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第1题图,说说摆数字卡片的要求。
(2)活动:选出两张数字卡片,使上面的数字相加等于9。
(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题。
(1)谈话:小金鱼看到小朋友们成功解决了小蜜蜂的问题,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它想让大家做减法题。
(2)活动:选择一张数字卡片,说出9-□=□
(3)抽一个算式如9-6=3,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第3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
(2)指名汇报交流,统计做对的人数。
4、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算式,提问:想一想,你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
(2)同桌两人一人说加法算式,一人说减法算式。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怎样能有顺序地说了有的算式,不漏掉?
四、小节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四篇:《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中《得数是8、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主要内容有:学习得数是8、9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根据一幅图写两加、两减4个算式,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9的组成,有了一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了学习新知的基础。由于9的加减法是今后学习口算的基础,所以要使学生尽可能熟练地掌握。并通过一图4式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说图意、列式计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数学意识。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1、认知目标:正确计算9的加减法算式,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学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3、德育与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在导入环节采用了游戏、口算、观察规律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固的基础。在新授部分运用了观察、合作、讨论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在集体中进行知识经验的碰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反馈练习阶段用了多张颜色鲜艳的漂亮图片引出习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安排了“看图列式”、“抢答”、“摆一摆,说一说”等练习,让学生在细心观察中运用新知,在兴奋抢答中练习口算,在快乐动手中实践新知,并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课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小猴子图片,顽皮的小猴子说:“想要和我一起去我的家园——美丽的大森林去玩吗?如果想去就赶快闯过这两关吧!”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好玩的天性,引入新课程。
接着出示第一关,凑数9的游戏,学生在玩中复习9的分与合的知识,为学习9的加减法做充分准备。然后是第二关,出示三组如3+2=5、2+3=5、5-3=2、5-2=3这种两加两减的口算练习,计算后观察规律,为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二)观察探索,学习新知
胜利闯过两关后,带着孩子们来到大森林。
1、出示小房子,找出屋内小猴子藏的数学秘密。由于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观察起来都非常认真,很快列出了8+1=9、1+8=9、9-1=8、9-8=1四个算式。此时重点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的方法有多种如分与合、数数、算减想加等,通过集体评出较好的方法,并从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根据算式说图意,孩子可以从戴红帽子的3只和不戴帽子的5只猴子;吃玉米的3只和跑步的5只猴子;左边的3只和右边的5只小猴子三个角度说图意,从中体会到观察的角度不同图意不同,但列式相同的道理。
(三)反馈练习,深化提高
1、试一试,出示菜园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题目6个西红柿、3个茄子,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最后大家一起交流图意、算式、计算方法。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4道口算题,并向大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出示可爱的小鸭子和丰收的苹果树。引出题目,河里有2只鸭子,河岸上有6只鸭子;树上有5个苹果,树下有4个苹果。学生分小组讨论图意,并列出所有的算式。比一比哪组讨论后图意表达的全面、完整。接着是口算抢答,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达到练习口算的目的。
3、摆一摆,说一说,学生分组一人动手摆小棒图,两人说图意列式计算。此处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摆出各种图来考同组的同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成就感,同时将这节课所学的东西应用于现实。
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使课堂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趣味化。教学过程中既有内容、活动的开放,更有学生思维的开放,使学生在思考中探索方法,在合作中动手操作,从中学到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帮我逐渐完善。
第五篇:《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55、56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与减法。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具盒、挂图、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2= 2+4= 6-4= 3+4= 7-3= 0+8= 8-6= 3+5= 8-4= 3+2=
2、摆一摆,列算式。
学生左边摆6个圆片,右边摆2个圆片。提问:可以列成怎样的两道加法和减法算式?
3、口答9的组成。引导学生有序地回答。
4、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识。
1、教学55页例题。
(1)出示例题挂图,引导学生观察。(2)学生说出图中的有关信息。
思考:有几个小朋友在跳高?有几个小朋友在观看?要算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谁会列出算式? 学生回答,人板书:8+1=9或1+8=9。
(1)根据图,小朋友还会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思考,同位交流,集体交流。指名学生说算式,人板书:9-1=8,9-8=1(2)讨论两道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同位练说,指名回答后小结:
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
2、教学试一试。
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圆片,操作:把9个圆片分成两堆,说出四道算式。(1)同位小朋友可以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指名学生有条理地叙述,说出你是这样分的?(3)学生写出算式,同桌相互读一读算式,并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让小朋友拿出数字卡片。
(2)请小朋友把这些数字卡片中加起来等于9的两个数排在一起,看谁排得快?同位小朋友可以合作完成。(3)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把排在一起的两个数说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你有几种排法? 2.想想做做2。
人先说明题意,用9减每个泡泡上的数,学生自己口算,然后同位练说。
3、想想做做3。
处理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集体订正时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选一道加法和减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对做错的学生再给一次重算的机会,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4、想想做做4。
(1)引导学生先看第一道算式。
要求学生有条理地写出得数是9的所有加法算式,板书并齐读算式。(2)再看第二道算式。
要求学生有条理的说出9减几的所有减法算式,板书并齐读算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同学们要掌握好计算方法,做到计算又对又快。
五、布置作业
课本57页练习七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