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高三作文教学回顾
2011年高三作文教学回顾
作者:侯元启 来源:教科所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0日 点击数:
537
一、2011年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六个坚持)
1、坚持修改作文
典型案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学家朱光潜曾指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艺术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完满,“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懂得生活,就看你对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请以“欣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欣赏(原文)
自从有了人类,不知出现了多少次落日。直到人类看到西天云霞,“呀”了一声,人类文明开始。心灵震颤,撞击了人智慧的火花。欣赏,人类的永恒。
悄立市桥人不知,一星如月看多时。
家人离散,诗人踽踽独行。立在桥上,诗人仰望星空。看那触摸不及的星,没有月亮耀眼,没有月亮雍容。但欣赏是平等的,那如月的星,照亮前行的路。
仰观万里云集,思索宇宙深度。
仰视江川溪流,欣赏奔腾快感。
有人说,这是个无诗的时代。也许我们很欣赏看夕阳,从未欣赏过星辰;也许我们从未欣赏过路边的花,脚边的沙。也许我们该放慢疲惫的脚步,欣赏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欣赏凌晨四点未眠的海棠;欣赏用希腊语歌唱的小鸟;欣赏慵懒的云;欣赏孩子睡脸,童颜无染。欣赏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山中听松风声,水中听清波声,一切都是给生活的赠礼。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欣赏严子陵的气质,想象那一舟一翁一钩竿,天寥廓,水辽阔,延伸出人类精神文明。我欣赏案头之山水,欣赏品行之高洁。长江黄河流不尽中华文化,汨罗江水寒不透忠贞傲骨。屈原的《国殇》,曹植的《白马篇》,陆游稼轩金戈铁马之句,有我欣赏的不屈的爱国铁甲,悲怆入骨的《命运交响曲》,扭曲变形的《星夜》,是我欣赏的人类尊严。浩浩古籍,欣赏,让人类精神铠甲永不遗落。
欣赏是司马青衫的两行浊泪,浔阳江头的芦荻乐声;欣赏是高山流水,知己相逢;欣赏是孔子面对颜回之死恸哭的心;欣赏是苏东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那虚幻的情感……
无论是欣赏造物者之无尽藏,还是欣赏人类精神的漫漫长路;无论是欣赏碧如盘的月,还是时隐时现的星;无论是欣赏心怀天下的子美,还是飘逸不羁的太白,都会带给我们心弦的颤动,交汇成一曲人类文明的歌,一曲充实生活的歌,一曲直冲云霄又随风潜入夜的歌。
混沌天地,欣赏点化色彩。
艰苦旅途,欣赏造就人生。
慢慢走,欣赏啊!
欣赏(修改稿)
有人说,这是个无诗的年代;有人说,这是个商潮拍岸、钱潮动地的时代,在匆匆的前行中,也许我们从未欣赏过路边的花,脚下的沙。也许我们该放慢疲惫的脚步,欣赏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欣赏世间百态、人生万象,欣赏自然、人生给予我们的最丰厚的赠礼。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请欣赏这四季的赠礼吧,这是自然最美的画卷。
林间听鸟啼,树下听蝉鸣,屋角听虫唱,溪边听水流,请欣赏这四方的赠礼吧,这是自然最美的音乐。
弱柳扶细风,竹影舞婆娑,纤云破月来,繁花弄月影,请欣赏这造化的赠礼吧,这是自然最美的舞蹈。
烟景入眼,万籁入耳,感悟入心。未经人工点染的自然,启迪了人的心灵,赋予了人类灵性,请走入自然,用心欣赏,澄澈的青天绿水,无边的林莽沼泽,青山隐隐,碧水迢迢,总有一种美丽能触动你心灵的琴弦。
人生有大爱而无言
回顾历史,我欣赏金戈铁马的报国志。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夜夜沙场秋点兵。
翻开史册,我欣赏柔肠百转的爱国情。关山戎马英雄心,魂牵梦萦女儿情。黄河怒涛,黑山烟尘,是木兰的义无反顾;窗前云鬓,镜中花黄,是木兰的女儿本色。
回顾历史,我欣赏一尘不染的隐士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富春江边的严子陵,一舟一钩一钓台,坚守着精神的尊严。
翻开史册,我欣赏草长莺飞的长相思。独依江楼,过尽千帆,斜晖脉脉,江水悠悠,闺房中的弱女子坚守着爱情的誓言。
触摸生活,我欣赏静水深流的平凡心。父亲的斥责,母亲的唠叨,老师的批评,同学的鼓励……亲情友情都是我腾飞的隐形翅膀。
世态入眼,人情入心。渺如一粟,短在须臾的人生,五彩缤纷的情感丰富了人的心灵。请拥抱人生,用心欣赏;汨罗江畔的忠魂大观园内的情种;浔阳江畔的琵琶铮铮、芦荻萧萧;子期坟前的乐声琮琮、碎琴满地,总有一种真情能触动你心灵的琴弦。
混沌天地,欣赏点化色彩;艰苦旅途,欣赏造就人生。
2、坚持素材积累
典型做法
两天五分钟
2010年南非世界杯冷门迭出,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智利队竟能顺利晋级16强。据了解,智利队的表现之所以如此神勇,皆因队员们受到一面破烂国旗的鼓舞。这面国旗是从智利大地震的废墟中找到的,在踏上世界杯征程前,智利队将这面破烂的国旗带到南非,悬挂在训练营外面的旗杆上。智利队队长说:“灾难之痛已经铭刻在我们心中,之所以将这面旗帜带来,就是要让我们不忘悲痛,将此视为巨大的动力。”
点评:穿越灾难,不忘伤痛;战胜痛苦,勇敢前行。这是被激发的潜在意志力,这是智利人留给世界的身影。
泰戈尔的诗说: 别让我为免遭危难而祈祷,而让我无所畏惧地面对危难。
别让我为止息痛苦而恳求,而让我能有一颗征服痛苦的心。
别让我在生命的战场寻找盟友,而让我竭尽全力地奋斗。
别让我在焦虑恐惧中渴望拯救,而让我希求耐心来赢取自由。
答应我吧,别让我成为懦夫。
广州亚残会感悟录之一(共三篇)
人生教科书在这里写就
在亚残会的比赛中,运动员举起的重量、跨越的高度、奔跑的速度,无不代表了他们对自身极限的挑战。不管他们能否夺得奖牌,每一场比赛都是充满人生哲理的课堂,每一个运动员的故事都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教科书,给人启迪,令人感悟。
有一种享受叫参与。
按照规则,如果某一小项的报名国家少于3个,将不设奖牌,作为表演项目。泳池里的日本选手木山由加,铁饼赛场上的黎巴嫩小个子希米„„他们在不为奖牌而战的单人比赛中挑战自我。然而,这些孤单却坚毅的身影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情的呐喊和掌声。(待续)
广州亚残会感悟录之二(共三篇)
人生教科书在这里写就 有一种精彩叫坚持。
1500米的跑道对于身高不足1米5的东帝汶脑瘫选手帕特里西奥来说,似乎格外漫长,当其他选手已经抵达终点时,他还剩下一圈多没跑完。这成了他一个人的赛跑,全场几千名观众起立为他加油呐喊。抵达终点的一瞬,许多人热泪盈眶。(待续)
3、坚持写下水作文
合肥市2011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作文
劝君莫做井底蛙
人人都夸天好大,见了青天又害怕。跳出井口担风险,不如仍坐井底下。
漫画中的这几句诗,通俗幽默,一针见血,活灵活现地刻画了一种“井蛙心态”:渴望外面的世界,却惧怕风险,不敢挑战,不敢拼搏。它让我们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畏惧风险,只能安于现状;相反,坚定地树起奋发向上的信念,敢于冒险,敢于承受风雨的洗礼,才能拥抱令人羡慕的成功。个人、团体莫不如是。
玄奘西游
1000多年前的初唐时代,年轻的僧人玄奘,怀着弘扬佛法的宏誓大愿,把坚毅的目光投向了万里之遥的西域天竺,毅然走出了长安城,毅然踏上了漫漫西行路。
官府的追捕,同伴的离弃,盗贼的劫掠,没有让他退缩;干渴、饥饿、孤寂,没有让他退缩;戈壁的朔风、大漠的飞沙、葱岭的积雪,仍没有让他退缩。西行,继续西行,历时十七载,行程几万里,终取真经返长安。
试想,如果玄奘大师惧怕种种风险,安于现状的话,也许,青灯古佛前不过多了一位称职的僧侣,而莲花宝座前却少了一位妙悟菩提的圣僧,佛教历史上少了一位传经布道的播火者,中国文化中更少了一位舍身求法的哲人。
旭日东升
刘刚,东北黑土地上的普通小伙子;王旭,中原河南的普通农民。怀着闯荡世界的热情,怀着改变命运的理想,怀着对音乐和外面世界的梦想,他们来到了北京,一边打工,一边演唱,成立了旭日阳刚的歌唱组合。
远离亲人的寂寞,没有让他们退缩,坚毅的背影跋涉在音乐的道路上;生活的贫困,没有让他们退缩,嘶哑的歌声回荡在简陋的出租屋内;无人喝彩的孤独,没有让他们退缩,破旧的吉他奏响在人潮汹涌的地铁站。坚持,继续坚持,几年的付出迎来世人的掌声,旭日阳刚确如东升的旭日在华丽的舞台上绽放霞光。
试想,如果他们惧怕风险,中途退缩的话,他们也许就只是两个为生活打拼的劳动者,终不能突破狭窄井口,在乐坛上拥有自己的灿烂天空。
小平南巡
1992年的春天,已届耄耋之年的小平同志巡视广州、珠海等地,说下了一番永载史册的话:
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险的精神,就走不出好路,就干不了新事业。这是最朴实的语言,这是最真切的哲理,这是一位历尽沉浮饱经沧桑的老人的人生感悟,这更是一位指点江山力挽狂澜的领袖的政治号召。从此,华夏大地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春天的故事。
试想,如果我们的民族惧怕风险,安于现状的话,就会在变革的浪潮中失去发展的契机,又何来深圳从边陲小镇变身国际大都市的神话,又何来义乌从小货郎之乡变身贸易重镇的奇迹,又何来新世纪的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
事实闪烁真理,历史昭示未来:让我们抛弃“井蛙心态”,跳出狭窄井口,投身广阔天地,成就梦想,改变命运。正所谓:
井蛙偏畏风雨苦,徒坐井底羡青天。山溪不惧岩壑险,终归大海作波涛。
4、坚持方法指导
定体与构篇
全文结构 学会四字构思法 推荐结构模式:引——议——联——结。
这也是最近合肥一中胡叶青老师谈高考时的意见。
模式虽老,但很实用。
主体结构
学会“三”字构思法
三个角度、三个例子、三个片断(时间上、空间上)、三句名言等
例证1:(近期中青报:记中共一大)
红船领航90载,搏风击浪一帆悬。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这是一段百折不挠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肩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中国共产党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旧中国,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航程。
这是一段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永葆无私奉献的公仆本色,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让古老的中华大地天翻地覆,万里山河焕然一新。
这是一段奋进开拓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实现国家富强的宏伟目标,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与时俱进,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书写着永载史册的光辉篇章。
一段结构
学会“三分法”
即观点㈩例子㈩议论
要有若干亮点
1、美化标题——绚丽彩虹亮人眼
不要忘记标题。题目要出新:1.揭示主题;2.反映内容;3.巧用修辞;4.化用名句;5.借用歌曲;6.妙用符号;7.呼告抒情。
2、巧妙开头——入目即感满眼春
切忌抄原材料。入题要快。要展示自己的文采,让改卷老师先入为主。
3、注重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写好每一段的首句,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4、坚持保护异端
愿做红杏出墙来 河出潼关,泻满腔豪情,不待世人寻痕迹;鹰击长空,展一世宏图,乞藏雄翅苦山中?或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谬也!朽木戚戚万般似,良工自在英雄手。志士侠骨蔑伯乐,愿做红杏出墙来。
历史自有英雄在,各领风骚数百年。
想董狐执笔,屈原赋诗,苏武持节,嵇康奏琴。万世师表,各国游说,尽显风范;战国奇雄,围魏救赵,又展武略。易水萧萧流得尽,荆卿皎皎名不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仰望武侯祠。兵甲富胸中,希文忧乐关天下;曾眠三径菊,陶潜悠然一山诗。宪宗侫佛,韩愈挺出著文倡道;国破家亡,易安漂泊忧国忧民。一代词宗稼轩志,投鞭飞渡,剑指三秦;史家绝唱司马笔,忍辱负重,穷而后工。羡韩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世叹良弓;感苏武,落霞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痛哉?不愿埋没青冢间!乐哉?奋世撞钟警世言!志士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何所惧,自当东流去。不为残花败柳惨兮兮,只为铁马寒冰战士歌;不为珍馐宝玉孔方兄,只为骐骥鲲鹏缚苍龙。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立身立命之道,无不以才华雄心示人,未有隐姓埋名而待伯乐者也!
今朝更有凤凰在,追风逐日鸣不休。
叹歌者行者理想者,旭日阳刚,辛苦不曾怨斜晖;良心决心爱国心,昂山素季,苦难未曾变颜色。钱伟长,老而弥坚,有情有义有人民;狂李敖,特立独行,侠骨侠情侠真知。三辞桂冠季羡林,淡泊明事,做人唯真;潜心研墨吴冠中,铭心励志,重启苍穹。十年浩劫赞柏杨,只为苍生说人话;世纪华章看亚萍,巾帼又添新辉煌。
圣人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既为松柏,何须待岁寒?春光烂漫百花艳,傲然挺立劲松坚。漠漠黑夜众鸟息,不甘沦落杜鹃啼。自在上下燕雀舞,雄心壮志大鹏起。世事既已难分辨,何不自荐学毛遂?事至平处应出剑,君当奋马勒石前。乘风破浪会有时,莫待空白少年头!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乌云退却霞光满,风尘洗尽英才显。举目翘盼东风在,一枝红杏出墙来。
6、坚持“临门一脚”
红色经典人物系列
红船领航90载,搏风击浪一帆悬。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信仰的力量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家族的“红色基因”
有一种力量,能够超越生死。86年前,在山东潍坊农村养病的王尽美饱受肺病折磨,吐血不止,但他执意要回到斗争一线。他被乡亲们用门板抬上火车,最终这个高大英挺却骨瘦如柴的年轻共产党人,在他奋斗不息的青岛永远倒下。
有一种力量,能够跨越时空。13名中共一大代表中第一个与世长辞的王尽美,蕴藏在他血液中的红色基因,铭刻在一代一代后人身上。王尽美的儿子、孙子、曾孙三代人都先后加入了他当年参与创建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时光流逝,无论沧海桑田。
有一种力量,能够铸造信念。先烈的辉煌与苦难,奋斗与牺牲,已经凝成这个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理想信念,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展开立意(即展开分论点)学会追问法
命题作文立意展开方法
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 例1: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
例2:06年湖南高考,题目“谈意气”。
提炼:先把题目“谈意气”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⑴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⑶自信乐观的,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雾见阳光
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提炼: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前提,可以去阐发“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意义(结果)。这样我们可以想到:⑴在思维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那么多发明创造,才有“百家争鸣”的局面;⑵在文学艺术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风格的多样、创作方法的多样,才有“百花齐放”的绚丽多彩;⑶在经济领域,正因为答案丰富多彩,我们经济才繁荣,社会生活才丰富多彩。
追问对象法——即问一个“关涉到哪些人事物”
06年广东高考 “雕琢心中的天使”
提炼:将宾语“天使”具体化,即得到分论点:⑴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国家危难时);⑵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乐观的天使(受贬时)⑶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词坛的天使(文学上)。
二、2012年高考作文复习建议
1、平中出新,方为上策
今年作文度不大,但从整体阅卷情况看,得到48分以上的考生并不是很多。今年作文的平均得分为41.55分,大大 低于很多人早先的判断。即便除掉空考卷和残篇,估计平均分也就42分多一点。很多阅卷者在阅卷 结束后说:“今年虽是命题作文,学生跑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想要得高分也很有难度。”一些考生的作文没有内容,编造简单故事,论述没有中心。大多数考生的写作思维、考虑问题的角度都限定在“惜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什么”等,有新意的作文较少。
2、传统现代,推陈出新
两者关系极为复杂,如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将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高考作文命题也必然会涉及传统话题,但考生不能局限于传统,而应该寻求突破,以求得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比如,“时间在流逝”这一话题,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话题,曹操的《短歌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李商隐的《锦瑟》、庄子的《逍遥游》、王勃的《滕王阁序》等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涉及面对时间流逝应当表现出怎样的姿态的问题。这也提醒将要参加2012年高考的考生,作文备考要高度重视课本资源,只有人乎课本之内,才能出乎课本之外。
3、窗里窗外,不可偏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安徽省近两年的作文命题,总有些引导考生关注并探讨一些有意义的哲理主题的意味。近年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就让人们感受到“时间在流逝”,却有那么多的人将感动留在了世界。因此,建议考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而要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多关心社会的发展,学会理性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材料命题,兼顾训练
从目前情况看,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是安徽卷命题的主要选择,当然,考生没有必要过于关注命题形式上的东西,而应在掌握写作规律上下工夫,大家在备考时,应该兼顾训练。对于文体训练,最好也要适当进行,不然,遇到较为适合其他文体的文,题,自己却只能望“题”兴叹,岂不是一大遗憾?相信莘莘学子在拥有了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较高的认识水平后,是绝对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这块阵地上取得优异成绩的。
第二篇:高三英语错题回顾 2012.10.11
高三英语错题回顾
2012.10.11
1.I remembered
the door before I left the office, but forgot to
turn off the lights.A.lockingB.to lockC.having locked
D.to have locked2.A lot of language learning,has
been
discovered,is
happening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so parents should talk much to their
children during that period.A.as
B.it
C.which
D.this
3.The Smiths don’t usually like staying at
hotels,but
last summer they spent a few days at a very nice hotel bysea.A./;a
B.the;the
C./;theD.the;a
4.My brother would like to buy a good watch but
was
available from that shop.A.nothing
B.none
C.no one
D.neither5.—Look!Somebody
the sofa.—Well, it wasn’t me.I didn’t do it.A.is cleaningB.was cleaningC.has cleanedD.had cleaned
6.By 16:30,was almost closing time, nearly all the paintings had been sold.A.which
B.when
C.what
D.that7.We were all agreed that the cottage would
a perfect holiday
home for the family.A.make
B.turn
C.take
D.have
8.Never before
seen anybody who can play tennis as well as
Robert.A.had sheB.she hadC.has sheD.she has9.Walking alone in the dark, the boy whistled to
his courage.A.hold up
B.keep upC.set up
D.take up
高三英语4/12/2013Q
10.I’m so glad you’ve come here to
this matter in person.A.lead to
B.see toC.turn to
D.refer to
11.The furniture, with its modern style and bright colors, suits modern houses and their gardens, but looks
in the garden of a traditional
home.A.out of question
B.out of order
C.out of sight
D.out of place
12.Finally, my thanks go to my tutor, who has offered a lot of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on my paper and
every page of my draft.A.approved
B.quoted
C.polished
D.folded
13.I think
efforts we have made to construct
new DeZhou
are payng off
A.不填;the
B.the;a
C.the;不填D.不填;a
14.Everyone who helps in the business will surely get their
in
the profits.A.sharesB.attentionC.duties
D.concern
15.Even if your suggestions are, at least you have tried your best.A.takenB.followedC.denied
D.banned
16.William found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ad, for his eyesight was
beginning to
.A.disappear
B.fall
C.fail
D.damage
17.With the nuclear crisis worsening in Iran, the world’s attention is fixed
again onis called the Middle East.A.which
B.that
C.what
D.it
18.Apple’s iphone4S disappointed its fans, its later success was beyond what people could expect.A.WhenB.As
C.Unless
D.While
19.I am
about what I say because careless remarks are likely
to hurt others’ feelings.A.enthusiasticB.concerned
C.doubtful
D.cautious
高三英语 4/12/2013Q
第三篇:教学流派回顾
教学流派回顾
(五)----李吉林与情境教学
【背景】
李吉林,1938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1956年8月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等职。
李吉林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综述】
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
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李吉林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为儿童的学习探索
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在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言学习应有的真情实感,学生的学习乐趣被淹没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的分析和训练中。受国外在语言教学中情景教学训练的启发,为了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改变灌输式教学,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
最初,情境教学以“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为主。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生活情景,学生学习情绪很高,教学效果显著。其后,李吉林确定了“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角色扮演等操作性尝试,获取作文题材,以自己的所感去表达。在“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的实验阶段,李吉林又将情境教学和审美教育统一于语文教学中。
通过反思,李吉林体会到,情境教学探索的前几个阶段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儿童发展的各方面的要素。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之后,她提出了“凭借情境,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新思路,并总结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条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随着教学研究实验的深入,李吉林发现,不只是语文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内部,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教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这样势必阻碍儿童潜能的充分发展。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李吉林将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顺其自然地推广开来,从一个班发展向一个年级,从一个学科发展向各个学科,从而在整个小学教育中构建了一个多元的情境教育网络。
1990年,李吉林明确提出了“情境教育”的设想,情境教学由语文单科发展为整体的情境教育,越来越多学科的教师加入到了教学研究和实验的队伍中来。同时,课堂教学的有益 1 经验,使得情境教学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校外的各种活动中。在课外真实、自然的情境中,情境教育得到了更加有活力的发展。
“情境课程”是情境教学实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1996年,李吉林在汲取各家课程论精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境课程”的主张,阐述了“情境课程”的理念,概括出“学科情境课程的主体作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的联动作用”、“野外情境课程的源泉作用”,以及“过渡情境课程的衔接作用”等情境课程的四个领域,并对它们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她的愿望是通过“课程”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便于更多的教师操作,进而使更多学生受益。实践表明,情境课程具有整合、熏陶、启智、激励四大作用,从而使情境教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更使得李吉林对情境课程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充满了信心。
让情感与认知结合
李吉林在情境教学的探索中,突破了“主知主义”的束缚,让情感与认知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
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结合。李吉林清楚地知道,教材中的美文是以语言为中介,以抽象的符号呈现教材画面的,要让儿童感受其美,就要让艺术走进课堂,走进语文教学。李吉林将图画、音乐、戏剧等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从而找到了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运用暗示导向、情感驱动、角色效应、心理场整合等原理。其一,运用暗示导向。在情境教育中,把跨度宽阔的教育、教学空间,用各种暗示手段联动起来,以不同形式、不同途径渲染学校亲切、愉快、智慧及蓬勃向上的氛围,可以使儿童的无意识倾向处在忘我的境界中,趋向教育者既定的方向,还可以使学生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最大限度地受益,让儿童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其二,情感驱动。实践证明,儿童在情感的驱动下,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认知活动。在优化的情境中,儿童将经历“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的情绪发展过程。随着情境教育的实施,儿童的情感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延续、反复、发展,让儿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在其间受到了很好的陶冶,并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中。其三,角色效应。情境教育创设的情境,总是蕴含着教育者的意图。结合教材特点和活动需要所设计的角色,让儿童扮演或担当角色,其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将渲染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由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成为积极参与的主动角色。其四,心理场整合。人为创设的教育情境、人际情境、活动情境、校园情境能够使儿童的生活空间成为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潜在智慧的启迪,使儿童得到一种满足,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标推进的“力”。在这种正诱发力的推动下,儿童主动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态度、情绪、语言和行为,使已创设的情境更为丰富,情境渲染的氛围 2 更为浓烈。置身其中的教师也即时感受到教学成功的快乐,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这样,“情境——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在心理场中得到整合、推进,促使儿童的顿悟加速产生,从而不断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
汲取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养分。最初,李吉林从外语的“情景”很自然地联系到中国古代文论的“意境”,领悟到诗人是在情境中才能萌发情感,在情感的驱动下写出动人的诗篇,而小学生作文同样也需要情感。她大胆设想,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作文题材,改革作文教学远离儿童生活的现状,进而以“意境说”来丰富乃至改写“作文论”。她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去,让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情动而辞发”。其后,她又进一步从“意境说”中得到启示,认定“意境说”讲究的“真”、“美”、“情”、“思”正是儿童教育所需要的,并陆续概括出情境教学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以及围绕“情”、“思”、“美”开始构建情境教学的操作要义。
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
情境教学的原则为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并具有五项操作要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情境教学包含的四大特点、六个途径、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连同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原理等构建了属于情景教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经历一个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并由此而形成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
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野外情境教育活动,拓宽教育空间,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丰富了促进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创设一种“亲、助、和”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与教学内容及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担当教材中的角色、向往角色,还是扮演童话角色、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儿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训练等一系列学科素养连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注重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利用角色效应,为儿童的创新、实践提供最佳的外部环境,促使儿童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 高俊霞/文)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第5版
【课例】 大海,大海(小学一年级诗歌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感受、想象大海的“美”、“大”与“富有”。
2.学会本课生字:海,只,过,点,太阳,边。体会“大海,大海像只摇篮”、“太阳,月亮也睡在里边”诗句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学会自己提出问题。
1.引导:小朋友读读想想,再看看图。(展示大海图)例如:大海像只摇篮,你就问自己“大海怎么是只摇篮呢?”“白帆点点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提问的主动性;提示提问的方法,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疑问,以体会诗句含义。
1.语言描述,带入情境,体会“摇篮”的意思:小朋友很小很小的时候,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不会坐也不会站,就躺在摇篮里,妈妈常常坐在摇篮边,给你们哼着歌。说到这儿小朋友好像回到小时候,睡在摇篮里。(老师轻轻哼着《摇篮曲》)宝宝睡觉了„„妈妈坐在摇篮边,摇呀,摇呀,就这样,我们慢慢长大。
2.指点:大海常常掀起大浪,一会儿浪头掀上去,一会儿又落下来,这就像什么呢?
3.启发:我们在妈妈的摇篮里长大,那谁在大海的摇篮里长大,想想大海里睡着哪些小宝宝?
4.凭借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大海里的情景。想想看,你们是不是好像看到真的大海,看见鱼宝宝、虾宝宝都在大海的摇篮里渐渐长大,小鱼变成大鱼,小海龟变成大海龟。(引导学生想象美好的情境,使课文的内容变成动态可见的形象)
大家齐读:“大海,大海像只摇篮。”
(点评:通过语言描绘,儿童生活经验结合图画再现,进入情境理解词句。)
三、师生共同创设情境,通过剪贴画,体会诗句的含义和画面。
1.描述:大海里睡着鱼宝宝、虾宝宝,许多许多的海产宝宝;那海上又有什么呢?现在让我们的帆船驶进大海,老师的大船开进大海了。(教师贴上一只大船的剪纸)
2.我们这些小渔民的船也都开到大海里去。(学生纷纷把自己的船贴在大海的背景图上,图上已呈现“白帆点点”)
3.启发:我们的船很大很大,比房子大的船,怎么变成小点点?(学生猜想)我们的船开进大海,在大海里越开越远,最后变成一点一点,很多很多的船变成很多的小点点,这就叫什么呢?(“白帆点点”)
教师指点:因为海太大太宽了。近看大,远看小,越远越小。
4.师生继续共同创设情境,让情境连续:我们这些船开到大海里做什么?你们捕到鱼虾了吗?从哪儿知道?(学生把课前自己画的鱼虾、海龟、海星放到船里体会“鱼虾满船”)
指点:啊,鱼宝宝、虾宝宝都被捕上来了,这都是大海给我们的。
5.我们捕的鱼、虾多吗?哪个字眼告诉我们?(“满”)
6.语言训练,引导运用。
白帆点点;也可以说点点白帆。
7.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大海,大海,像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
8.大海多大多宽,太阳月亮怎么也睡在里边?
(教师贴上太阳、白云剪纸,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那是太阳、月亮的倒影)通过说话训练,加深理解:白天,太阳。朵朵白云也。(贴上月亮、星星剪纸。说话训练:晚上,月亮,还有什么也睡在里边?星星也。)
齐读课文。(点评:情境是连续的。情境不可虚设,需紧密结合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并感受课文的美。)
四、师生共同总结感受。学了这一课,我们觉得大海怎么样?大海。(大海很大,大海很美,大海物产真丰富。大海真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大仓库啊!)
五、朗读全诗,背诵。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第5版 【访谈】让儿童伴着形象进行思维训练
情境教学自创设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学如何服务于课堂教学,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都是有待进一步追问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李吉林。
记者:现在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情境教学。有的教师说我用了图画、表演等多种手段,但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情境,应该怎么做才好?
李:创设情境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把知识镶嵌在情境中从而得到整合。就拿语文教学来说,每篇课文都是有情有境的,情境教学就是把课文描写的情境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情境中,在感受课文的背景和形象的同时,感悟课文语言的形象和情感色彩。那种为情境而情境,为生动而生动的形式是不可取的。单纯的图画、表演只能算是一种直观手段的运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教学。创设情境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即把图画、音乐、表演这些艺术的直观手段与教师的语言描绘结合起来。教师语言的描绘是千万不能忽略的,因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认识起着主导、调节、支配的作用。教师在描述时流露的情感对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十分重要的。举《小小的船》一课为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小孩坐在月亮上的图画,而不作描绘,学生显然不会动心。而另一位老师利用画面,绘声绘 5 色地描述:“现在是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天上有月亮,也有星星,我们看着月亮,月亮也好像看着我们,我们这么看着、看着,眯上眼,然后听老师弹琴,看哪些小朋友听着音乐好像飞上了月亮。”孩子们入神地听着,展开想象的翅膀。
记者:人为创设的情境对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怎样的作用?
李:儿童主动学还是被动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但是这种主动性并不稳定,甚至是脆弱的。而儿童主动性的激起并不是通过说教、严格的规则就能达成的。主动性发自儿童的内心,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驱动。通过优化情境,创设富有教育内涵、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儿童进入的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其力度、其真切感和美感都足以影响儿童的心理世界,儿童将得到一种满足。这时,在无意识心理作用下很自然地形成一种向着教师创设情境的目标推进的“力”。在这种“力”的推动下,儿童情不自禁主动投入教育教学活动。现在从脑科学中也可以找到依据,情绪信息总是比其他信息优先得到加工,而且丰富的情境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树突的成长。
记者:在教学实践中,学困生是不是也能进入情境?
李:那是肯定的。儿童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其实学困生的出现往往是我们的课堂枯燥而呆板,缺少情感与形象,激不起学习兴趣所致。大凡儿童都喜欢美的、形象的事物,喜欢活动,且人小情多。情境教学遵循儿童的特点,顺其天性而育之。通过情境的创设,让课堂变得美了,变得生动了,变得丰富了,儿童可以活动其中了。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接连留过两次级,我并没有给他额外补课,就是关爱和鼓励,创设一种和谐的人际情境,加上美、智、趣的教学情境极大地吸引了他,他很快进步了。两年后,在班上跃为中上水平。这个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记者: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会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这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没有矛盾?
李:传统数学教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远离儿童的生活,过于抽象。事实上,初等数学就在儿童身边,情境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就是要缩短数学与儿童生活的距离,让儿童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由此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数学情境的创设有别于语文,它必须具有探究的特点,要不断地引领儿童去思考、去探究。因此,数学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似的生活情境,凭借探究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琢磨,并进行操作、应用,儿童对此很有兴趣。有时候也会根据需要把学生带入数学公式产生的那个特定情境中。通过模拟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感悟数学家探究、顿悟、发现数学公式的过程,并从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简要地说,情境教学运用于数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儿童带着热烈的情绪进行思维活动,而且是伴随着情感,伴随着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训练。
记者:情境教学与课程理念有哪些契合?您对情境教育理论的发展有何展望?
李:情境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以促进全体儿童的充分发展。这与“新课标”的“学生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情境教 6 学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的主张,这与“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契合的。在习作教学中,情境教学主张观察情境获取题材、表达真情实感都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情境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库。“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着,随着我主持的“十一五”全国教育规划立项的教育重点课题《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将使情境教育在情境学习方面有新的发展和认识,会对学习科学有独特的中国式建树。(本报记者 张滢/文)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第5版 【评说】
科学化的实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实验显示了一个教育实验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的过程,这正是区别于自然科学实验、心理学实验的教育实验的重要特点。研究具有丰富的内涵,为我们解决现代教学理论与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一项改革实验,能为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供研究的结合点,正是它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需要寻求它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不断生成新的理论,这同样是其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裴娣娜 语文新课标吸纳了情境教育理念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与语文课程自然和谐化的大趋势是一致的,其价值对今天的整个课程改革,越来越显示出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新课程非常核心的一点是关注儿童的发展,把学科内容与儿童经验和社会生活连通起来、整合起来。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新课标”中让“三维”走向交融,就受到了李吉林老师教育思想的很多启发。如课程标准中“培养一种向上的、真善美的人格”等表述就是从情境教学思想中吸取的。在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我觉得情境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宝库。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智范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第5版
第四篇:回顾2009作文:回顾2009
回顾2009作文:回顾2009
日历一页页翻过,时间老人怀着岁末年初的成果和希望、喜悦和憧憬走过了2009年,岁月的车轮即将驶入2010年!
2009年,新中国喜迎60华诞,60年间新中国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全球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感到骄傲自豪和欢欣鼓舞,人们用最盛大、最隆重的方式为祖**亲庆祝。2009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2009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国梯次推进,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全国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应对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企稳回升,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转型创新谋发展,‘双轮’驱动促统筹,破解难题惠民生,狠抓落实见成效”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市的学习实践活动稳步推进,成效显着。2009年,我市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百项转型项目进展顺利,煤炭资源整合基本完成。2009年,东南出入口通道工程、泽州公园改造工程等十大城建重点工程胜利竣工。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效,环城、高陵高速建设全面展开,北石店区城市化改造工程破土动工,“六区联动、组团发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开配售,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五个全覆盖”深入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初战告捷。2009年,全国绿化造林现场会、中原经济区第二十届市长联席会、全国村官论坛先后在我市召开,第二届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和“神奇太行?经典晋城”旅游月活动成功举办,2009中国魅力中小城市50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一项项荣誉加冕,使我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回眸2009,我们欣喜;展望2010,我们期待!
第五篇:高三作文教学反思
高三作文写作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现在高中教学的难点,如何上好作文课,着实让语文老师为难。一说作文学生总有畏难情绪,有学生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高中语文写作议论文是个重点。第一次的作文指导是“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我上完此课后就让学生写一篇议论文。我满以为学生会写得好,等到批改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学生议论的写作底子是那么的弱。他们的议论文的特点是:
1、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接着来几个记叙性的例子,然后结尾,文章就写完;
2、例子全采用记叙性文字,对于议论文来说,有些喧宾夺主,整篇文章不知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3、分析能力弱,文章难得看见有力度的分析。
所以在第二次作文指导时结合相关材料就”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进行深入讲解,对学生进一步指导。我主要教他们什么样的论据才恰当,这要根据你的中心论点来定,看你所选的例子有没有隐含中心论点,如果没有就不用,不是什么例子都可以用的。所选例子一定要典型,我选了一篇学生的作文中的例子,他是这样写的“我们学校有一位女生,……”,大家看这个例子可不可以,结果学生思考后说不可以,因为这个例子不够典型,我赞成学生的说法,告诉他们,写议论文,千万不要说“我家隔壁的大 叔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怎么样”,谁认识你家隔壁的大叔,你们班的同学,这样的例子经不起推敲;所选的例子一定是家喻户晓的、众所周知的,这样才具说服力。在论据的选择上主要是把一篇较长的记叙性的例子给学生,告诉学生如何删减,把跟中心论点无关的枝枝叶叶删去,只保留能证明论点的部分即可。所选例子最好是概括性的语文,不宜写得太长。
上了这一学期的作文课后,我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
1、作文课写作样式的调整。
尝试模拟考试情景,增加写作紧迫感,加快写作速度,增强学生精神集中程度,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够字数,再慢慢训练其文采,下课就收卷,不交者登记姓名,课后不再收作文,也就是说不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不收其作文。节省下的一节课作为点评作文之用。遇到佳作要进行表扬,或在教室张贴,或在班内宣读,或往学,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积极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其明白自己不是写作文而是写作品。
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老师,而是要努力写出让人称赞和欣赏的佳作。写之前就要有写这篇是用来发表的意识。观念一变品味就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往往会精心构思,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3、要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好文章是需要修改的,并且是自己修改。
自己要有一个反复揣摩的过程,那真是“吟定一个字,捻断数颈须”。可以尝试有作文 修改课,上一节学生写好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觉得不好的地方就进行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可把修改好的再写一遍,让学生对比前后 两篇文章,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其实这一个修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4、要上阅读课,因为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
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道理的。不读书、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要想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是 不可能的。要不断探索阅读课的形式,让学生读书时,必须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自己心灵思维的火花,如果灵感来了可当场进行自由创作,阅读课的时间一般是两节课联排,上完课本子要马上交给老师。这期间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5、写文章是练出来的,熟能生巧,越写越快,越写越能写。
如果一个月还不写篇文章,别说写好文章,可能连字数都凑不够了,这是我有深刻体会的,在平时应加强学生练习写作的量,只靠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如读书笔记等,并鼓励学生多参加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6、老师要经常下水写作,和学生分享创作的乐趣,这样老师就不是光说不练了,也就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就不是隔靴搔痒,空洞无物。而是和学生去进行共同创。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