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5 05:2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教案》。

第一篇: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教案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1.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⑴ 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测量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⑵ 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⑶ 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实验过程。⑷ 领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2.教材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本节课的编写思路:本节课内容按照由易到难,由具体(力的测量)到抽象(力的表示)的思路编排的。在上节课知道力有大小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引出了力的测量。然后通过活动1的A部分,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其主要结构;通过活动1的B部分,学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点;接着通过活动2,让学生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同时在测量纸条承受的最大拉力的过程中感知力的大小。最后介绍了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弹簧测力计是初中力学实验的三大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天平)之一,要求学生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同时,弹簧测力计使用注意事项比较多,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3.教学建议

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很少用弹簧测量计测量力、用图示法表示力。因此本节课一定要把弹簧测量计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其构造,了解其原理,动手操作,练习其使用方法;对于力的示意图,也要多做练习。

关于课题的引入,可以首先给学生一个拉力器,让男女各一位同学,上台表演拉拉力器的过程,提出问题:哪个同学对拉力器的拉力大?你是怎样判断拉力大小的?让学生感悟“拉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伸长的程度来显示”。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引入课题。怎样测量力

可以把图6-12的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先发给学生一根弹簧,让学生逐渐增大对弹簧的拉力,观察弹簧的变化,得出初步结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被拉伸的越长。然后,提出问题:拉弹簧的力如果一直增大结果会怎样呢?启发学生认知“弹簧的伸长具有一定的限度”。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一步猜想弹簧的伸长跟所受拉力大小的数量关系,接着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关系。在这里要向学生强调弹簧的“伸长”与“长度”的区别。然后,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利用所给的钩码、刻度尺等器材收集数据,得出结论: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最后通过“信息浏览”介绍胡克定律,加深学生对以上内容的认识。

活动1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弹簧测量计的构造,练习其使用方法。可以两个同学一组,发一个弹簧测力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在活动开始以前,可以启发学生回忆温度计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类比,把使用温度计的一些注意事项迁移到弹簧测力计上。从而让学生在活动A中,通过观 察,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外表特征,弄清楚所用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了解测力计的主要结构。在活动B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使学生知道“校零”、注意测力计的量程、明确测力计分度值及读数方法、弹簧的伸长方向要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等使用要点。同时,可以让学生用手对弹簧测力计分别施加1N、2N、5N的力,亲身体验一下1N、2N、5N的力的大小。接着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活动2的内容,通过实际测量,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使学生对弹簧测力计能够熟练使用。

关于活动2,可以把这个活动改成一个探究实验,先让学生猜想纸条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在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实验探究纸条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如跟纸条的宽度、厚度或材料等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的最大力只有5N,所以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时所选择的纸条要尽可能的薄一些、窄一些。注意: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探究“影响纸条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的因素”只是过程、形式和手段,不是目的,不要把这些作为知识点来处理,那样既冲淡主题,又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根头发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来进一步熟悉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感知1N的力的大小。怎样用图表示力

提出问题:要想全面准确地说明一个力,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引导学生回忆力的三要素,同时让学生试着用文字说明图6-16(a)中手对钩子的拉力,并与图6-16(b)的表示方式相对比,让学生感知用“画图”的方式比较简单、直观、形象,从而引出力的示意图。然后让学生结合图6-16(b)中拉力的示意图,讨论在力的示意图中,怎样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并让学生画出教科书图6-17中三个力的示意图。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画示意图的不足之处以及画图时遇到的困难、疑惑,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总结。

关于力的示意图的几点说明:(1)使学生会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2)对于“力的作用点”,为了便于学生跟具体的施力、受力物体进行对照,在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画图时“从力的作用点开始……”,即用“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尾”在受力物体上。而事实上,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画图的布局、标注方便的角度,灵活地选用 “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3)对于“力的大小”,作图时不要求线段的长度与力的大小严格成比例,即对于传统教材经常要求的“先选定标度,再按比例用线段表示力的大小”不作要求。让学生知道对于同一张图上较大的力用较长的线段表示即可(不必成比例)。(4)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在思维要求上,已经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它已经脱离了具体的施力物体,是一种抽象出力的本质要素的模型。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种物理学描述抽象事物常用的模型方法,还可以结合光线这种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光线也是一种模型,它用线条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4.教学评价 ●课堂测评

1.比较所学过的测量工具,如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看看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2.用弹簧测力计测某一物体的重力,未挂物体前,指针指在A处,挂重物后指针指在B处,如图6-2所示,则该物重应为()

A.1.2N

B.1.4N

C.1N

D.1.6N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随着弹簧被逐渐拉长,会感觉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图6-2 4.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6-3所示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

5.(1)画出图6-4所示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6-3(2)如图6-5所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请在图中画出足球所受地面支持力的示意图。

6.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使用价值不大,小红想提高测力计的量程(变1N为2N),图6-5 图6-4 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

(1)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2)把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3)直接改变刻度方法,把刻上1N的地方换成2N;

(4)直接在刻1N的地方下面继续按比例加刻刻度,直至2N。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___。另外几种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略 2.C 3.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4.乙

G 5.(1)如图6-6所示

(2)如图6-7所示。图6-7

图6-6 6.可行的方案是(2)。●“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

1.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量程是5N。由于不挂物体指针指示不在零点,不能直接使用,使用前应先调零。

2.略

3.推力示意图如图6-8所示 4.=,=,>。⑴(a)、(b);⑵(a)、(c);⑶(a)、(d)。

图6-8

第二篇: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案(沪粤版)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测量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实验过程。(2)领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两名同学分别拉一拉力器,学生猜想他俩谁用的力大,引出力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怎样测量力

老师介绍常用测量力的工具并引导学生做实验。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投影]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纸条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二)怎样用图表示力

[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讲解] 老师假设刚才人拉车的力为100N, 演示如何用力的示意图。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学生练习](1)

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三、教学小结

通过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调零

认清量程、分度值

使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力的示意图:画法

第三篇:力的测量的教案

力的测量的教案

力的测量的教案1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弹力;

(2)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 教学重点 】

力的测量原理。

【 教学难点 】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弹力 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 学生观察实验,对弹力有了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反弹;

(2)拉伸或压缩弹簧。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出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 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学生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三、实验探究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拔河,牛拉车 …… 等图片;

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 学生观察录像,思考。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学生做书上实验,补全结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探究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五、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 实践活动 】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 教学反馈 】

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力的测量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有关“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对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可作简单的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几倍,伸长也增大几倍.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有关“力的单位”教学建议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还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有关课堂实验的教学建议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按实验步骤去做.2、3、4、5步都是为了让学生多使用几次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读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做第3、第4步时,要向学生说明匀速的要求.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可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第3、第4步两次拉力大小不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把测出的自己头发拉断时的力跟课本中给出的各年龄组的头发的数据比较,以提高兴趣.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可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讨论,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可以避免弹簧破壳子卡住.如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除调零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提示:可以作零点误差的调整.)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测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弹簧伸长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教学设计示例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拉力器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为什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单位

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说明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普通鸡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可准备一个弹簧,找学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弹簧.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分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三)总结,扩展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活动

测力计的.发展

【课题】测力计的发展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总结测力计的发展概况.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体验力的大小

【课题】体验力不同大小的感觉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用测力计等工具体验不同力的大小的感觉;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

【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力的测量的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具

弹簧秤、木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力产生的效果有哪些?

2.在弹簧下挂一物体,物体对弹簧有一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说明这个力产生什么效果。

二、新课引入

教师:请大家看课本图87和图88。回答这两个图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这两个图说明了力有大小。

教师: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力很大,有的力很小。起重机把大块的建筑材料吊起来,起重机对物体向上的拉力非常大。我们背着书包上学,我们用的力很小。我们需要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

三、力的单位

教师: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应该规定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在初中阶段暂时不能讨论,我们只要对“牛顿”这个力的单位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就够了。

多大的力是1牛顿?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顿。拿起一块砖用的力大约是20牛顿。运动员举起杠铃时需要用1000至3000牛顿的力。

四、弹簧秤

教师: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演示并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观察弹簧秤

(l)弹簧秤上刻度数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观察、回答:弹簧秤上的刻度数值用牛顿作单位)

(2)弹簧秤上最大刻度的数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最大刻度数值是5牛顿)

教师:弹簧秤上最大刻度数值就是这个弹簧秤的量程。弹簧秤受到的力最大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否则弹簧秤就会损坏。我们今天所用的弹簧秤的量程就是5牛顿。

(3)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0.2牛顿)

教师:不同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应该根据刻度数值和格的数目去计算。

(4)零刻度的调整

教师:看看你所用的弹簧秤,当不受拉力时,指针是不是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没对准,请你调整好。

(学生调整)

教师: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进行零刻度的调整。

3.学生实验

(1)用手拉弹簧秤的钩,大家亲自感受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

(学生操作)

(2)每人一个木块,用弹簧秤拉着它在空中静止不动,测量拉力。

(学生操作)

(3)使木块匀速直线上升,拉力多大?

(学生操作)

(4)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多大?

(学生操作)

教师: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

(5)现在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秤的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

(学生操作)

教师: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五、总结

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2.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3.使用弹簧秤时,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进行零刻度的调整。测量力时,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六、作业

1.复习课文。

2.完成节后的练习。

第二节力的测量教案之一

力的测量的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二)教具:

拉力器,弹簧秤。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

提起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的力约为10牛顿。

举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约为200牛顿。

三、弹簧秤(10分钟)

说明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秤,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最小刻度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注意事项: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秤。

四、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刻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五、小结。

力的测量的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拉力器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为什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单位

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说明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普通鸡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可准备一个弹簧,找学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弹簧。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_______。

最小分度:_______。

水平拉木块的力:_______。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_______。

拉断头发的力:_______。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三)总结,扩展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活动

测力计的发展

力的测量的教案6

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教具:拉力器,弹簧测力计.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二、力的单位(5分钟)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板书:1.力的单位;牛顿.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提起质量为1kg的物体的力约为10N.

举起20kg的小孩的力约为200N.

三、弹簧测力计(10分钟)

说明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让学生拿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它的构造:弹簧、指针、外壳、刻度、挂环、挂钩.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分度值代表多少牛顿?

2.使用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板书:2.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四、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五、小结.

第四篇:《2 测量气温》教案

《2 测量气温》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2.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2.团结合作地绘制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图。科学知识

1.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2.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3.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红水温度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的课件、记录表、气温曲线图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讲述:每一种天气现象有它的气温——空气的温度。2.过渡:今天让我们来测量气温。二.活动测气温

1.猜一猜: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说一说你猜测的依据。2.交流。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还是让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吧。4.教师交待活动要求:

(1)活动地点:操场、教室、花园、宿舍四处。(2)分组:全班分4组,每组负责一处地点。

(3)人员分工:拿温度计的、读数的、记录的都安排到人。(4)时间安排:每一节课后以及中午午休、放学后。(完整的一天)5.布置任务,交待下一节课进行汇报。6.认识百叶箱:

(1)出示百叶箱课件,学生观察。

(2)教师讲解: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百叶箱箱门朝北安置。三.指南车信箱(1)介绍竺可桢。

(2)学生自由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四.活动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出示一张气温变化曲线图,学生认识其要素。2.指导学生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1)在最下面一行中填好测得的时间。

(2)在最上面一行标记好相对应时间测得的温度。

(3)在相对应的温度计刻度上标记好当时的温度。(在对应位置标小圆点)(4)用线连接每支温度计上的小圆点。3.学生绘制自己所在小组的气温变化曲线图。4.评价:哪张图绘制得最好。五.分析曲线图

1.学生观察气温变化曲线图。

2.讨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是怎样的? 3.交流。

4.了解:一天中14点之前气温逐渐升高,14点之后逐渐降低。5.比较各组的数据,校园里不同地点的气温一样吗?

第五篇:7.2弹力 力的测量教案

长城中学教案

课题:7-2 弹力 力的测量

主备课人: 王智华

使用人:

使用时间:2014

【学习目标】

1、了解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2、知道弹力的概念和弹力的方向。

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制成原理和使用方法。【导入新课】

通过演示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橡皮泥发生范性形变导入新课。【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27页第一自然段 “弹力”,回答一下问题: 1.什么叫做弹性和范性? 2.什么叫做形变?

3.什么叫做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27、28页的内容回答一下问题:

1、什么是弹力?

2、弹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28、29页的内容回答一下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制成原理是什么?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检测交流】 见课堂十分钟

【小结及作业】

课后习题第1、2、3题

附:【板书设计】

长城中学教案

§7-2 弹力 力的测量

一、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二、弹力的方向

三、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教学反思:

下载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教案

    第六章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一: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 ⑵了解力的单......

    教案2力范文

    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

    《2 怎样控制电路》教案(共五篇)

    《2 怎样控制电路》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查找故障的活动,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制作开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怎样描述力教案[范文大全]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嵩阳一中 彭永红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与交流、活动探究理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教案3

    怎样描述力 教学目标 1. 知道力的三要素。 2. 知道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 3.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难点:三要素中作用点对......

    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实录 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呼吸声 心跳声 (板书:呼吸和心跳) 再听一种呼吸声和心跳声。......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2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一.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

    2、用字母表示数 例2教案

    《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2、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在用字母表示数时学会省略乘号的简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