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案设计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案设计
【课程标准】
感受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教与学目标
1.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2.理解善于观察室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3.掌握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难点: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
自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新闻分析法、启发式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感知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合作探究使学生们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与学过程 课堂序曲:时政播报
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
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一)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小小故事会】
有一名初中女学生,有一次考试中不小心将铅笔芯弄断,耽误了测验时间,影响了成绩。于是,她就想制造一种不断芯、可装很多笔芯的铅笔。经过多次研究试验,她设计出“自动铅笔多芯器”,并且将纸、模型和专利申请书寄送到国家专利局。经过审查验证,“自动铅笔多芯器”完全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要求。于是,她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书。教师:读这则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感悟?
教师:我们的同龄人能进行发明创造,可见,创新并不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专利,我们也可以,因为我们都有创新的潜能。我们怎样从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十五课第二项目:搭起创新的桥梁。板书:搭起创新的桥梁 出示教学目标:
1.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2.了解想象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3.掌握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集 快速浏览教材第73-78页内容,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网络填空。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 任务一:让创新思维闪光 活动一:【看故事 悟道理】 多媒体展示:
故事一:安全刀片大王吉利,未发明刀片以前是一家瓶盖公司的推销员。他从20多岁时就开始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全用在发明研究中。过了近20 年,他仍旧一事无成。1985 年夏天,吉利到保斯顿市去出差,在返回的前一天买了火车票。翌晨,他起床迟了一点,正匆忙地用刀刮胡子,旅馆的服务员忽匆匆地走进来喊道:“再有5 分钟,火车就要开了”吉利听到后,一紧张,不小心把嘴巴刮伤了。
吉利一边用纸擦血一边想:“如果能发明一种不容易伤皮肤的刀子,一定大受欢迎。”这样,他就埋头钻研。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吉利终于发明发明了现在我们每天所用的安全刀片。他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安全刀片大王。
故事二:木工用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就叫他的徒弟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棵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一棵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又快又省力。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1)为什么吉利和鲁班能有所发明?(2)这两则故事有什么共同之处?(3)这两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并积极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明白善于观察重要性。)
教师总结: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做个有心人,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会有所发现。活动二:【智慧少年】 曹冲称象
展示动画:《曹冲称象》 问题:
1.曹冲运用了创新的哪几种思维和办法? 2.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的展示,设置情境让学生体会小小的曹冲能敢于想象,并且解决当时大人都无法解决的难题,想象对于创新的重要作用。)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应该学习曹冲异想天开的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怎样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其次,要“能够想”。最后,要“善于想”。活动三:【脑筋急转弯】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发型师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那个人解释说:“我本来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 000美元。”
“没问题。”发型师说。你知道发型师如何做的吗?
(设计意图:设置一则脑筋急转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突破思维定势会别有洞天的效果。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求异思维重要,培养创新能力也离不开它。问题虽然简单,但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有时我们要打破思维定势,独特的、独到的、不同于他人的想法这就是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是激活创新思维的要素之一。我们 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多问个问什么,敢于质疑,不畏权威,我们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活动四:【小试身手】
(1)广场上有一匹马,马头朝东站立着,后来又向左转了270度,请问,这时它的尾巴指向哪个方向?
(2)玻璃瓶里装着橘子水,瓶口塞着软木塞.既不准打碎瓶子,弄碎软木塞,又不准拔出软木塞,怎样才能喝到瓶里的橘子水?
(3)有10只玻璃杯排成一行,左边5只内装有汽水,右边5只是空杯.现规定只能挪动两只杯子,使这排被子变成实杯与空杯相交替排列.如何移动两只杯子?
(4)有一棵树,树下面有一头牛被一根2米长的绳子牢牢栓住鼻子,牛的主人把饲料放在离树恰好5米之外就走开了.牛很快就将饲料吃了个精光.牛是怎么吃到饲料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感悟突破思维定势的意义,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要突破思维定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任务二:积累知识
勇于实践 活动一:【知识就是力量】 多媒体展示:
1909年4月6日.美国探险家皮尔里率领一支探险队,经过许多艰难险阻,终于首次到达北极点,完成了探险史上的一大壮举。
一天,皮尔里带领大伙儿出去考察。走着走着,面前出现了一条冰间水道,足有十多米宽,像一条大河一样,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这是事前没有预料到的,因为他们自从来到北极后,从未看见过冰间水道。冰间水道,水温极低,要想游过去是不可能的,深不可测的河道随时可能吞噬生命。怎么办? 同学们你有办法吗?
大家绞尽脑汁,想啊想啊,突然,有一个队员高兴地叫喊起来:“有了!队长,咱们不是有斧头和凿子吗?这下可派大用场了。”皮尔里不解地问道:“什么办法,快讲给大伙听听。” 同学们现在有办法了吗?
这个队员回答说:“冰的比重小于水,因而能浮在水面上。只要用斧头和凿子按一定的要求,凿成冰块,推入水中,做成“冰筏”,人和装备都在冰块上,像划船一样,渡过河去,不就成了?”“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皮尔里拍着后脑勺恍然大悟。大伙儿欣喜若狂,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功夫,全体队员和各种装备,都安全到达对岸,向着北极继续前进。同学们,你的答案正确吗? 问题:
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与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分成三部分展示,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还时间与学生,还空间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同学们,大家正处在学习、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期,必须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活动二:【动动手】
你能用纸做出哪些创意作品? 学生回答(略)教师多媒体展示:
教师总结:还可以制作为手提包、钱包、装饰花等。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活动三:【想一想】 你会什么科技小制作?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只要我们多观察、善于想、勤积累、巧动手我们也会成为一名小小发明家。
【知识梳理与观点排查】
知识梳理:
1.知识网络 2.观点排查
(1)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2)想像是创新的先导。(3)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4)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5)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四)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保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为期4天激烈的竞赛、评审和展示环节后,8月7日下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体育馆圆满结束。本届大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山东省代表队经过省内选拔,共推荐了13项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11项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参与评比。经过激烈角逐,取得4金、9银、11铜的优异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1)
国家为什么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
我们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方法指导:
解答这类简答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总体要求。在组织简答题答案时,应标明要点作答,条理清晰,面面俱到,要言不烦,使用学科语言。
2.掌握具体方法。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的含义,明确考查的知识重点及能力要求。只有知道“问什么”,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和要求,这是正确答题的前提。“问什么”的确定,主要看题目提供的素材和设问的要求。其次,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要点。要选择与题干相吻合的
教材知识,把题目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回顾教材中与该设问相关的内容,选出答题所需的观点或依据的理论。要注意多角度思考,有针对性、有层次、有条理地加以分析。
最后,组织答案时,重点语句和关键字词的表述要完整,尽可能用教材上的学科术语,文字要准确、全面、简洁。参考答案:
(1)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2)①树立远大理想,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②正确把握好奇心,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善于观察、展开想像、求异思维。③转变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积累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④勇于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达标训练,巩固双基
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这告诉我们()A、学会独立思考
B、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C、摆脱思维定势
D、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2.近代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对被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理论提出质疑,证明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这说明()
A、进行创新必须摆脱思维定式 B、大胆想像,积极实践,就一定能够成功 C、伽利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D、创新需要奇思妙想
3.“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说过:“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这似乎是一个规律。”王选的这段语录告诉我们()
A、要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
B、要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C、要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D、要养成自己动手、勤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4.“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科学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人类在想象的神奇力量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②只要想象,就能成功 ③创造想象离不开丰富的知识 ④创新就要敢于“异想天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5.一天,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阿普顿,要他算出玻璃灯泡的容积。阿普顿拿着灯炮琢磨了好长时问,用皮尺在灯泡上左右上下量了一阵,又在纸上画了好多草图,写满了各种尺寸,列了许多算式。算来算去还是未有结果。爱迪生见他算得满头大汗,就对他说:“我的上帝。你还是用这个方法算吧!”他在灯泡里倒满了水递给阿普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看一看它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了。”助手听了顿时恍然大悟。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A 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B 求真务实,勤于观察
C 触类旁通,善于想像
D 学以致用,勤于实践
6.在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创新经验时,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说过:创新的灵感来自于联想,联想来自于博学广知和集体智慧;在一首打油诗中,他写道:“市场需求,兴趣推动,苦苦思索,趣味无穷;灵感突现,豁然开朗,发现创新,十分快乐„„”(1)“创新的灵感来自于联想,联想来自于博学广知和集体智慧”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2)从材料中我们感受到闵恩泽创新并快乐着。我们青少年学生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享受到创新的快乐?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D 6.(1)创新离不开想像、创新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善于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团结就是力量等。
(2)①转变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积累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②正确把握好奇心,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善于观察、展开想像、求异思维。③勇于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树立远大理想,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六)反思总结,指导践行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同学们,只要善于观察、展开想象、求异思维、掌握知识、勇于实践,你我都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你我开始,从现在开始,去创造我们美好的明天。【教学反思】 由授课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篇: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案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案
科目:思想品德 年级:八年级 主备:爱网人 学科主任
时间:08-3-18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努力提高自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2、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知识:掌握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重点: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难点:想象与创新的关系;怎样做到求异思维。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如何让创新思维闪光?
(2)、怎样开发自己的想象力?(3)、求异思维的核心是什么?
(4)、各种创新活动的共同历程是什么?(5)、如何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品质?
(6)、知识储备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7)、青少年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激情导入
相传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扭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经过多次观察和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干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要学会创新思维。
(三)、自主学习
1、让创新思维闪光(1)、如何让创新思维闪光?
a、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b、想像是创新的先导
1、想像与创新有什么关系?(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伟大的创新皆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
2、如何开发自己的想象力?)
(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其次,要“能够想”;最后,要“善于想”。)c、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1、求异思维的核心是“疑”,不疑就不会有异,没有异就没有新。由生疑到存疑,到质疑,到新发现、新发明,这往往是各种创新活动的共同经历。
2、如何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品质呢?(要培养自己具有求异思维的品质,就要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对权威下过得“结论”提出质疑,往往会得出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2、积累知识
勇于实践
1、知识储备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创新不会凭空而来,也没有捷径可走,创新必须以深厚的知识做基础。先有“厚积”,而后才能“薄发”。只有当知识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灵感才可能在某一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迸发。所以说,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基会就越多。
2、如何获得丰富的知识,打好创新的基础,把握好创新的机遇呢?
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3、青少年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A、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B、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积极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C、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站在时代的前列,高唱创新这一时代的主旋律,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满怀豪情地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三、质疑释疑
还有什么疑问不妨写下来。
四、检测反馈
1.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这就是说
()
①每个人从小就是科学家②每个人的好奇心在幼年时特别强烈③好奇心是创新的源头和动力④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Α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一天,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要他算出玻璃灯泡的容积。阿普顿拿着灯炮琢磨了好长时间,于是用皮尺在灯泡上左右、上下量了一阵,又在纸上画了好多的草图,写满了各种尺寸,列了许多算式,算来算去还未有个结果。爱迪生见他算得满头大汗,就对他说:“我的上帝,你还是用这个方法算吧!”他在灯泡里倒满了水递给阿普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看一看它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了。”助手听了顿时恍然大悟,很快就算了出来。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
A.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B.求真务实,勤于观察 C.触类旁通,善于想象 D.学以致用,勤于实践 3.要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就要()①敢于异想天开 ②能够想 ③善于想 ④敢于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A.不切实际,盲目蛮干 B.敢想敢为,敢为人先 C.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D.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5.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告诉人们他成功的秘诀是观察,观察,再观察。这是因为()
A.观察就是成功 B.善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C.只要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就一定会成功 D.发挥想像是创新的先导 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启示我们()A.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B.怀疑一切才是真理
C.质疑就是创新 D.敢于提出质疑就一定能找到真理 7.在一次科技展上,许多人对新疆博州四中学生发明的“蛙泳式沙漠汽车”、“毛发气象仪”、“采绵机械手“等惊叹不已,问他们“是不是比别人聪明”。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这是参加科技小组的收获,课本教会我们知识,科技实践活动教会我们创新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动手制作,有所发现”。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学习要()A.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B.认真务实,勤于观察 C.触类旁通,善于想像 D.学以致用,勤于实践
8、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好奇心是创新的前提
B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C想像是创新的先导
D 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9、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展开想像的翅膀,就要做到
()
①要敢于想
②要空想、要梦想
③要能够想
④要善于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10、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16岁开始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使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波跑,那么他就处在一个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波场之中。但看来不会有这种事情!”正是他运用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提出了改变人类宇宙观的相对论。这个事例说明()
①知识是不断积累的.②想象就是创新.③想像是进行创新的翅膀.④创新源自“异想天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③.11、下列关于创新与知识、观察、求异思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新不需要知识积累.B、想象是创新的先导.C、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D、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12、庄凯旋、张祚、王铭玉和郑嘉4名深圳学生设计出了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中,机器人将树苗移出养护室,挖土、载苗、填土、浇水„„一系列困难的工作由机器人一手操办的“沙漠植树系统”。这说明了
()
①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就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②这4名同学喜爱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③人人都有创新的灵感,发明创造不只是科学家们的事.④他们都有聪明的天资,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3、之所以要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因为()
A、创新只是青少年的事情.B、青少年思想活跃,更易于创新.C、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D、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14、下列哪些技术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的()
A、电话.B、信息技术.C、新材料技术.D、生物技术.15、2004年8月21日,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设立这一奖项,是希望()
①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②增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③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④青少年都能成为科学家.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6、十六大代表毛光烈说:“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从市场经济角度说,就是要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提高企业实力。企业不抓住科技创新这个龙头,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里就会丧失机遇。”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D)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④二战后,以电子、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薪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17、()是科学家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A 发散思维 B 兴趣 C 好启心 D 想象力
18、近代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对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理论提出质疑,证明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同时落地,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这说明()
(1)求异思维是创新的重要条件
(2)进行长信必须摆脱思维定势
(3)大胆想象,积极实践,就一定能成功
(4)伽利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A(1)(2)
B(1)(2)(3)
C(1)(3)(4)
D(2)(3)(4)
19、科学研究需要想象,而合理的科学的想象()
(1)能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
(2)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3)会促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发展
(4)能帮助我们创造一切
A(1)(2)(3)(4)
B(1)(2)(3)
C(1)(2)(4)
D(2)(3)(4)20、下列关于创新说法正确的是()
(1)属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2)想象是创新的先导(3)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4)知识的积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A(1)(2)(3)(4)
B(1)(2)(3)
C(1)(2)(4)D(2)(3)(4)
21、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步入了“光与电”的时代,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他的事迹充分表明()
A.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源泉,科学的本质是创新。B.个人奋斗是事业成功的唯一保证。C.只要艰苦奋斗就会有所发明
D.创新成功只属于有天赋的人
22.武汉市16岁的高中生胡登煌两年获得了11项国家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胡登煌的创造多来源于生活,他遇见困惑就不轻易放过它。一旦有了想法,就记下想法或画个草图,等到课余或放假时再研究。他说“搞小发明创造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关键是别放弃。”
胡登煌的事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创新的火花不会凭空而来,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胡登煌善于观察,对身边能进行发明创造的东西有敏锐的触觉和独到见解;具有刻苦钻研、迎难而上的精神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他的事例启示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隐藏着秘密,处处是发现之地,天天是发现之时。只要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寻找它们的原因,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发现。
23.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的机智,只是在发现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心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19世纪,苏格兰有位橡胶工人,他成天和橡胶打交道,衣服上免不了要粘些橡胶溶液。有一次,下雨时,他无意中发现衣服上粘了橡胶的地方没有渗进雨水。于是,他想如果在衣服上涂上一层橡胶,不就可以做一件不进水的衣服了吗?就这样,雨衣诞生了。造普通显微镜使之能与多媒体(数码相机)整合”给普通显微镜装上放置数码摄像设备的平台,将现有设备整合使用”;“防雨淋自动收衣装置器”可轻松解决家庭主妇的后顾之忧……谁能想到,这些获得省内甚至全国大奖的发明创造,竟出自一群中小学生之手。
在刚闭幕的第十七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中小学生们的发明创造让人啧啧称赞,更有的让人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你不由得感叹: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无边界!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对我们的启发: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善于观察,见微知著;不断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养成求异思维的习惯,大胆质疑,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异想天开。努力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要注意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篇:”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搭起创新的桥梁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增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一般思维和方式。学习重点:积累知识勇于实践 学习难点:让创新思维闪光 学习过程:
环节
一、新课导入
初步感悟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创新者,但创新并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我们都有创新的潜能。那么,我们应怎样搭起创新的桥梁,从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学习“搭起创新的桥梁”。环节
二、自主探究
全面理解
学习任务
一、阅读教材P73---P75页。思考:怎样让创新思维闪光?(1)创新的火花不会凭空而来,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2)想象与创新的关系如何?(3)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例子中伽利略身上体现的可贵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这种品质? 学习任务
二、阅读教材P76――P78页。思考:知识积累与创新有什么关系?(1)
莫尔斯的例子给自觉什么启示?(2)为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应怎样做? 环节
三、思维互动
解难释疑
1、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我们一起分析判断:
发明创造只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环节
四、知识整合 系统小结
让创新思维闪光(善于观察
见微知著;敢于想象
善于想象
善于质疑
学会思考)搭起创新桥梁
积累知识、勇于实践:识积累与创新的关系 环节五:夯实基础及时反馈
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这告诉我们()
A学会独立思考
B.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C.摆脱思维定势
D.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16岁开始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使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波跑,那么他就处在一个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波场之中。但看来不会有这种事情!”正是他运用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提出了改变人类宇宙观的相对论。这个事例说明(B)
①知识是不断积累的.②想象就是创新.③想像是进行创新的翅膀.④创新源自“异想天开”.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①②③.3、下列关于创新与知识、观察、求异思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创新不需要知识积累.B、想象是创新的先导.C、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D、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4、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要做到(A)①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②要“空想”“梦想”.③要“能够想”.④要“善于想”.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庄凯旋、张祚、王铭玉和郑嘉4名深圳学生设计出了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中,机器人将树苗移出养护室,挖土、载苗、填土、浇水„„一系列困难的工作由机器人一手操办的“沙漠植树系统”。这说明了(D)
①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就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②这4名同学喜爱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③人人都有创新的灵感,发明创造不只是科学家们的事.④他们都有聪明的天资,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之所以要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因为(C)
A、创新只是青少年的事情.B、青少年思想活跃,更易于创新.C、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D、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6、下列哪些技术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的(A)
A、电话.B、信息技术.C、新材料技术.D、生物技术.7、2004年8月21日,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设立这一奖项,是希望(D)①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②增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③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④青少年都能成为科学家.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十六大代表毛光烈说:“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从市场经济角度说,就是要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提高企业实力。企业不抓住科技创新这个龙头,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里就会丧失机遇。”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D)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④二战后,以电子、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薪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第四篇:《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了解观察、想象、求异思维、积累知识、勇于实践,引导学生勤 于观察、丰富想象、敢于质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培养自己的 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为学生搭起创新的桥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创新的事例和故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2.布置学生搜集能够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教学过程 一.感受创新 阅读感悟
有一名初中女学生,在一次考试中不小心将铅笔芯弄断,耽误了测验时间,影响了成绩。于是,她就想制造一种不断芯、可装很多笔芯的铅笔。经过多次研究试验,她设计出“自动铅笔多芯器”,并且将图纸、模型和专利申请书寄送到国家专利局。经过审查验证,“自动铅笔多芯器”完全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要求。于是,她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①该同学设计“自动铅笔多芯器”的构想是从哪里来的?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阅读材料,感悟到生活中需要创新,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要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师生总结: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创新者,创新并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我们都有创新的潜能。那么,我们应怎样搭起创新的桥梁,从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2)领悟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将搜集到的反映创新的事例和故事进行交流,并尝试说出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初步领悟寻求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
②故事引导,共同探究
故事一:相传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扭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经过多次观察和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干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故事二: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科莱特感到非常惊诧,因为他来这儿是求学的,不是来闹着玩的。再说对Bit系统,默尔斯博士才教了点皮毛,要开发Bit财务软件,不学完大学的全部课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绝了那位小伙子的邀请。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位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豪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那位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决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位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边开发边学习新的知识,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也随之传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故事三: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人们亲眼见到了长在“树”上的西瓜,这就是当地一些瓜农今年推广的“吊蔓西瓜”。
吊蔓西瓜栽培技术是由邯邰镇小流村的老瓜农刘三锁首创发明的。在长期的种瓜实践中,刘三锁发现用传统地蔓方法种植的西瓜不仅瓜形不好,而且瓜的质量也差。于是,他设想如果西瓜长在空中肯定要好得多。他开始试验给西瓜搭架,让瓜蔓顺着木杆向上爬,使西瓜吊在空中生长,当地村民称之为“西瓜树”。结果令人喜出望外,西瓜上“树”后由于上下四面见光透气,产量提高了近3倍,成熟期提前了5至8天,而且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许多,深受欢迎。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共同探究,进一步领悟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①孙膑是怎样使鬼谷子满意“木柴无烟,百担有余”的7 ②比尔•盖茨退学反而成功了,是不是说明知识对激发创新的潜能没有多大作用? ③“树上结西瓜”是怎样成为现实的? ④这些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发挥每一个故事的作用。
②利用好第二个故事,针对学生的疑惑,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探究知识积累对激发创新潜能的重大作用。③教师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能够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④师生总结:
A 创新二好奇心+善于观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积累知识+勇于实践 B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尝试创新 活动一:激活你的思维
有4条小链子(见图1),每条小链子有3个环。打开一个环要花2分钱,闭合一个环要花3分钱。开始时所有的环都是闭合的。你的任务是要把这12个环全部连成一个闭合的大链子(见图2),但花钱不能超过15分钱,时间越短越好。活动二:展开想象的翅膀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设想在家庭、学校的生活、学习用品中:(1)你认为哪些方面可以改进?(2)说一说你这一创新的构思。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创新 走进生活: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王凯是一个电脑爱好者。在小学时他就对电脑感兴趣,现在他的电脑知识非常丰富,电脑应用能力也比较强。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里、市里的电脑设计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专家对他的设计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王凯也想将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让王凯非常头疼的是几门文化课学习成绩不理想,原因是他把不少的时间用到了学习电脑上。父母经常对他说:现在学习文化课是主要的,玩电脑是不务正业。并对王凯下了最后通牒,让他戒掉电脑瘾,专心学习课本知识。王凯感到非常苦恼。他认为,学好了电脑将来照样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为什么非要把所有的文化课都学好呢? 王凯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如果自己是王凯的同学,应该怎样帮助他解决这些烦恼呢? 有的人因为好奇而产生了对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继而进行积极探索,终于有所发明创造;而有的人却因为好奇,染上了抽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嗜好。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 三.课堂小结: 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从小打好知识基础,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质疑、勤于实践,在未来科技发展的大潮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求异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3、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知识、勇于实践是重点。是本课的落脚点。
让创新思维闪光是难点。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变成现实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探究,注重过程性。
2、小组合作讨论法:能体现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情景教学法:依据启发性原则。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
创设情境与活动,还时间于学生,还空间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人类曾经有过无数美好的幻想,如飞到月亮上去,希望有一个机器人为自己服务等,这些幻想曾让无数人苦苦追求和探索。今天,这些幻想早已成为现实,阿波罗登月计划已完成,中国的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着陆月球,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已经实现太空漫步。请同学们看图片
思考:是什么让人类美好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呢?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是创新发明搭起了理想与现实的桥梁,那么,如何搭起创新的桥梁呢?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创新需要的条件。板书:搭起创新的桥梁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活动一:学会观察。参考《舍莱恩教授的一堂课》组织活动。教师拿一个盛有盐水的玻璃杯,把食指伸入水中,然后抬手添一下中指,要求学生照样去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尝到了苦涩的盐水。
教师: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不要视而不见,要善于观察。看图片,讲故事,谈感受。
教师:日常生活中到处都隐藏着秘密,只要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寻找原因,我们就会有自己的发现,可以说,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2.歌曲解读——大胆想象。下面我们伴着这首非常熟悉的歌曲《猴哥》,说一说人类这些美好的愿望怎样变成现实? 投影:
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克隆技术)翻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航天技术)眨一眨眼睛能把鬼识破—-(X光透视)长生不老———————-(基因破译)起死回生———————-(器官移植)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可以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些神话般的、异想天开的想像经过人类的创新实践逐一变成现实。那么怎样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敢于想——能够想——善于想 过渡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陶行知 问题:陶行知的名言说明了什么?
3.活动二:学会求异思维。结合教材75页材料,思考问题:伽利略身上的可贵品质是什么?这种品质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意义? 教师:培养创新思维要大胆质疑。投影:尝试解决问题。
上面有10只玻璃杯。左边5只内有水,其余5只空着。现在规定只能动两只杯子,如何才能使这排杯子变成有水的杯子和空着的杯子相交错? 请同学们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分析司马光解决问题的方式。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教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摆脱思维定势,求异思维。如果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将会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可以说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4.积累知识。创新没有捷径,先厚积,才薄发。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投影: 材料
一、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小学,但他自学了《科学百科全书》和牛顿等人的著作。
材料
二、电报的发明家莫尔斯是一个画家。41岁那年,一次偶然的经历使他对电流产生了兴趣,可是他对电一窍不通。他想,天下哪有天生的电学专家?他丢掉了画笔,从事起电学研究来了。后来经过了5年的学习和探索,终于发明了电报机。
讨论问题:知识储备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你打算如何积累知识? 教师: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越多。青少年要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5.讲故事,谈体会——学以致用。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一定会有所发明创作吗?还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请同学们讲《小马过河》的故事,交流其中的道理。
事生于虑,成于做,没有创新的实践,哪来创新能力。爱迪生做了1600多种材料的实验才发明了钨丝,可见其追求的执着。
三、走进生活 尝试创新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可记数的订书机”、“四能枕”、“充气雨衣”、“乒乓球捡拾器”、“小孔菜刀”、“电饭锅溢液槽”、“降温调湿电风扇”、“免擦自动黑板”、“黑板拾尘槽”
简单实用的“灭蚊台灯”是中学生罗飞雄同学发明的,因为在灯下学习时常被蚊子咬,罗飞雄想到把电子蚊拍装到台灯下,蚊子飞到灯下便会被击毙。
成都高中女生叶洵发明的“摩托车冷暖空调帽”,受到南京一空调公司的青睐,并出价12万元,欲开发这一创新成果。此帽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帽内既可制冷又可制热。
(1)看了上面的实例对你有什么启发?
(2)向同学们讲一下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并谈一谈体会。(3)要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今后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点拨:创造发明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可以从小发明小制作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大发明大制造打基础。
2、请同学们试着就生活中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找出解决方案。(1)擦黑板时,如何不让粉末到处飞扬。
(2)能否制造出一种自动开关的水龙头,节约用水。(3)能不能发明一种机器,可以使学生不学自会。
四、谈理想:我国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说一说自己的理想。
五、归纳创新的条件:
创新=好奇心+善于观察+敢于想象+求异思维+积累知识+勇于实践
六、小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期望,我们要响应时代呼唤,站在时代前列,从创新思维到创新实践,相信同学们创新的星星之火定能成为燎原之势,从而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