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洲的位置地形》教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2)河谷平原
沙漠中的绿洲
美索不达米亚
两河
以色列
3、(1)枣椰树
沙漠中的绿洲
椰枣 伊拉克
(2)喷灌
滴灌
提示:根据以色列节水农业的措施,结合我国实际导学案设计
第十三课时 西亚的位置、气候、农业
【参考答案】
情况,应用到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一、五海三洲之地
(二)1、(1)北回归
(2)亚
非
欧
阿拉伯
红 地中
黑
里
里
五海三洲之地
2、①丝绸之路
③苏伊士
土耳其
大西
印度(填表格,横看)
苏伊士
地中海
红海
非洲
亚洲 土耳其
黑海
地中海
亚洲
欧洲
土耳其 霍尔木兹
波斯湾
阿拉伯海
直布罗陀
地中海
大西洋
欧洲
非洲 M
A
L
D
3、(1)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
科威特 伊朗
阿富汗
土耳其
叙利亚
(2)土耳其
阿富汗
4、海湾
石油
霍尔木兹海峡
世界油阀
二、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1、热带沙漠
炎热干燥
炎热
稀少
沙漠
2、畜牧业
灌溉农业
(1)畜牧业
安卡拉羊毛
紫羊羔皮 阿富汗
伊朗
1、A
2、D
3、B
4、D
5、C
6、A
7、D
8、B
9、C
10、(1)沙特阿拉伯
伊朗
伊拉克 土耳其
(2)非洲
亚洲
欧洲
(3)地中海
黑海
里海
红海 阿拉伯海
(4)苏伊士运河
第二篇:《位置》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密切联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描述好朋友的座位,使学生体会到用已有的经验描述好朋友的位置时,由于标准不同,说法也不同。由此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新方法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在合作中提升。
教学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要用到两个数据,懂得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初步掌握数对的有关知识,逐步形成知识技能。
3.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应用环节,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设置几个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同学位置的小题,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再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描述各个点的位置的联系,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实现技能上由数对到点的质的飞跃。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铺垫质疑,明确课题 1.旧知铺垫。
同学们,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他(她)坐在什么位置?
(我的好朋友是×××,他坐在„„学生在描述自己好朋友的位置时,可能会说:他坐在“第×组第×个”“第×排第×个”或他(她)坐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教师应结合实际及时评价)2.引出课题。
这样描述比较麻烦,表述也不清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准确、更简洁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等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在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新方法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明确“列”“行”的意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1)课件出示例1学生座位情境图,明确“列”“行”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也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引导学生理解“行”和“列”。
①引导学生把座位情境图抽象成平面图,把每个座位用圆圈、小三角形或小长方形等表示后,观察起来更清楚。
②引导学生观察座位平面图,可以看出: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共5行、6列。(3)明确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引导学生明确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老师左手起第1组就是第1列„„横排最前面的就是第1行„„(结合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2.探究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具体位置的方法。(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及问题。(2)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①观察、操作,确定张亮的位置。
a.在情境图中找到张亮,并把张亮的名字写在他的座位前。(张亮是第2列、第3行的同学。为了便于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找对张亮的位置,可以要求学生在教科书的情境图及座位示意图上做标记,因为此情境图的部分同学的座位前标有姓名,为了保持统一,建议把张亮的名字写在他的座位前)b.在教材的座位示意图中找到张亮的位置并涂色。c.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张亮的。
(先根据张亮在第2列,从左往右数找到第2列,再根据张亮在第3行,从前往后数找到第3行,最后确定张亮的位置)②理解用两个数确定具体位置的方法,解决问题。
a.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2,3)中的数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表示张亮在第2列,3表示张亮在第3行)b.照样子用两个数分别表示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的位置。
[方法举例:用两个数表示王艳的位置,先看王艳在第几列,这个“列数”就是两个数中的第一个数;再看王艳在第几行,这个“行数”就是两个数中的第二个数。王艳的位置是(3,4)。同理,赵雪的位置是(4,3)。板书:王艳(3,4)赵雪(4,3)] c.想一想:两个同学的位置都是由3和4两个数字组成的,为什么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的位置会不同呢?(3和4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王艳在第3列第4行;赵雪在第4列第3行)d.议一议:用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这两个数的先后顺序可以随意放吗?(不可以,前面的数表示这个物体所在的列数,后面的数表示这个物体所在的行数)③介绍数对知识。a.数对的意义。
像(2,3)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b.数对的表示方法。
数对有两个数,我们在表示的时候规定,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前后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张亮的位置是在第2列第3行,所以要先写列数2,再写行数3。
c.书写格式。
数对有它特定的书写格式,即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一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设计意图:先结合座位情境图让学生明确“列”“行”的意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例题,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最后简介数对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引导,又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发现,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
3.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1)课件出示动物园示意图,理解图意。
①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如果把某个物体变成一个点,你还会表示吗?你能看懂这张图吗?(这是动物园的示意图,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它们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②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纵向排列的数字表示从下往上数每条横线代表的行数;横向排列的数字表示从左往右数每条竖线代表的列数。图上行和列的起点均为0)(2)自主学习例题。
①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独立完成问题1和问题2。
(教师相应地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点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的交流与讨论)②指名板演。
(3)课件展示自学结果。①问题(1)。
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 海洋馆在第6列第4行,用(6,4)表示; 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 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②问题(2)。
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的。如:飞禽馆(1,1)在第1列与第1行的交点上„„
(4)拓展延伸。
分别观察飞禽馆和大象馆以及猩猩馆和狮虎山在图中的位置和表示它们位置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表示同一列中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中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4.小结: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简明、清楚、准确。只要先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再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就可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用数对表示位置——简明、清楚、准确)设计意图:先通过读图,使学生初步理解生活中的实物可抽象为数学中的点,方格中的点只表示物体的位置,不表示其他内容。再通过自学、展示,引导小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能力。最后通过知识拓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课堂活动,巩固应用
1.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同学的位置。
(1)用数对表示自己及同行或同列同学的位置。(明确教室里的列和行)(2)老师随机说数对,说到谁,谁就站起来。
(3)体会用数对表示同行或同列同学的座位时数对的特点。(同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同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2.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1)谈话:数对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体育竞技中也经常用到。(2)介绍国际象棋。(课件出示)①出示国际象棋的棋盘。
②介绍国际象棋表示棋盘方格所在列数和行数的方法。③出示国际象棋的棋子。
(3)交流、理解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先确定棋子所在的列数,用该列所对应的字母表示;再确定棋子所在的行数,用该行所对应的数字表示。明确方法后,先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再记录下来,写数对时要注意格式)3.完成教材20页1、2题。
设计意图: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同学位置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对知识的理解;对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的探究,是让学生在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体会到数对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写出方格纸中点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中描出点的练习,使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结合板书说一说。⊙布置作业
1.教材21页3题。2.教材23页7题。
板书设计 位 置
张亮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2,3)。熊猫馆(3,5)海洋馆(6,4)猴山(2,2)大象馆(1,4)
↓
用数对表示位置——简明、清楚、准确
第三篇:【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设计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准备】
1、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2、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板书设计:
第四篇:确定位置教案设计xiugai
确定位置
教师: 余运强 2011-12-1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技能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数对表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游戏导入:
师:大家看我手上拿得是什么东西(出示宝盒)? 生:盒子
师:准确的说是一个宝盒,里面藏着宝物。现在请两个同学来跟我做个"寻找宝藏"的游戏(介绍游戏规则时,先规定老师最左边是 第一组,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组、第二组„„)请一个同学把这个宝盒藏在我们班任何一个同学的桌子里面,让另一个同学来寻找宝藏。
(指名请同学上来做游戏)让另一个同学说出宝盒的位置。通过这个同学找宝藏时无头绪的表情马上提问。师:宝盒在哪里?容易找吗? 生:不容易.师:那我提供一个线索给你。
宝盒藏在了第*组某个同学的桌子里面,那你现在能马上找到它藏在哪里吗? 生:不能。
师:那我再给你提供一个线索,在第*个,你现在能马上找到了吗? 生:能
师:去找出来(让他去亲自把宝盒找出来)。
师:好,回去吧。宝盒找到了,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宝盒里面是什么呢? 生:想
师;那我等下请这节课听讲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表现最好的同学来打开这个宝盒,并且奖给他宝盒里的一样东西。那刚才这个寻找宝藏的游戏,***上来找宝盒的时候,老师把与位置有关的两个线索说出来后他马上就找出来了,其实确定位置很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确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出示课题:确定位置
(一))那大家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与位置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出示课件:有火车票、动车票、机票、电影票等)这个人谁?同学们还记得吗?(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返回舱着陆的时候,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全球定位系统”。比如还有我们有些学生带的学生手机,为什么手机带在身上,爸妈就准确确定你的位置呢?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确定位置,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引出数对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全校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的位置。(1)说说班长的位置
师:“刚才我提供了几条信息,才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宝盒的位置?(生:2个)
师:“是哪两条信息?(生:第几组,第几个)
师:“用这两条信息谁能说一说班长的位置?
(班长:我在第*组的第*个座位)
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词语来确定位置的?(板书:第 组 第 个)
2、问:你知道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吗?
问:你是怎么数的?(从左边开始数第几组,从前往后数是第几个。)
问:要说清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要讲清哪些条件?(要讲清是第几组第几个。)
3、游戏:我来当裁判
游戏规则:请一个同学报自己的位置,大家来做小裁判。(注意把话说完整:我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如果这个同学位置报对了,大家就说“yes”;报错了,就说“no”。
a、指名学生报位置,学生判断对错。
b、老师报位置,是你的位置你就站起来,大家判断,看站得对不对?
4.大家都说的很好,但是有一个同学他不知道怎么说,他就是小青,我们来一起帮下他吧!好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下小青班上的座位图,帮助小青说下他的位置。
(观察者是站在老师的位置观察,从左往右数依次是第一组、第二组„„)
师:小青他在什么位置呢?(生:第3组第2个)师:说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在草稿本上用数字、文字、符号或图形(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小青的位置。
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第3组第2个、(三,2)、3,2、(3,2)等 师巡视,并且拿出现上面几种情况的同学的本子进行对比。
刚才我们有好几个同学用一对数(3,2)(此处板书(3,2))表示位置,说明这几个同学有去预习,其实这种方法我们叫做用“数对”表示位置,师:这种用数对表示的方法和刚才几种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呢? 生:这种 方法更加简单明了。师:对,大家说的真好!
我们用数对可以更清楚更简单得表示出位置,并且“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通常要在两个数字外面加上(),中间用“,”隔开。
读作:数对三二,读的时候中间要停顿一下(板书)。师:这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生:第3组)师:那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生:第2个)
或者生:3是表示第3列,2是表示第2行。
(2)尝试用这样(指数对)的方法表示小波的位置。先说小波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
(3)尝试通过数对找位置,通过已知的数对找小花和小国的位置。
(4)仔细观察这些数对和他们所表示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再汇报:
(5)师归纳小结:“数对”的表示方法,先横着数,即看在第几组,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再竖着数,即看在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三)用数对解决问题
现在大家都会用数对表示小青他们班同学的位置了(课件),那来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同学的位置。
1.下面你也用数对说说同学的位置。
(1)说说自己的位置
(2)师:刚才,几位同学说得都很好,下面请同桌互相用数对说说自己的位置。(3)在方格图中找位置。
选第一组同学开火车,让他们说出 自己位置相对应的数对。
师指着这组的同学,全班提问:“他们刚才说的数对都有什么共同点?”(生:数对中第一个数都是1。)
师:对,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的数对中第一个数都是1呢? 生:因为他们都是第一组。
同样的过程让他们说说滴6行的同学数对有什么共同点,得出他们都是同一行才导致他 们的数对第二个数都是6。
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的空间想象能力。
师:“现在如果把每个同学看成一个点,再把所有的点用线连接起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我班就变成了什么样? 生:全是格了。
师出示课件问:“像不像这个遍布格子的方格图(出示小青班级相对应的方格图)。生:像
重点指出最下面第一条射线不是行,最左边那条射线也不是第一组,只是来标明数字,好来大家更容易看出是第几组第几行的作用而已。
2.在方格图中标位置
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黑板方格图师先明确哪条是第一组哪个是第一行)
你能在这张图中用棋子摆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用数对标出来吗?(找3名同学到棋盘上摆一摆,标一标。)
请其他同学们拿出方格图用圆点标出自己的位置,并在圆点处用数对标明,(师巡视,留意将点标在交点上和标在方格里的两类学生,并说明标在方格里的同学为什么错。)
学生展示汇报:
师问摆棋子的学生1:“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为什么把棋子摆在这儿吗?”
生边比画边介绍:“我的位置是(4,3)我先在底下这排数字中找到4,再到左边这排数字中找3,把棋子摆在这两条线的交点上。”
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请举手。”(一多半学生举手)
师:支持率真高啊!
师指生2摆的棋子问:“这位同学摆的对吗?谁支持他?”(只有两人举手)
师:“为什么支持的同学这么少?”
生:“好象摆错了。”
师:“为什么这样想?”
生1:“他摆在格里了,格上边有两个数字6和7都和棋子挨边,格下边的数字有6和7也都和棋子挨边,这样就看不出他摆的是第6组还是第7组,是第6个还是第7个,这样就不知道是数对几几了。”
师:哇,你回答得太棒了!是啊,看来我们要把表示自己位置的点标在横线和竖线的交点上。(我们方格图是怎么来的?不就是把每个同学看成一个点才得到的方格图。)
再让刚才摆错的学生用粉色棋子摆摆自己最要好的一个朋友的位置,让同学们猜你的朋友是谁?
生刚摆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的答出这个学生的名字。再请同学上来摆好朋友的位置。今天我们班同学的表现都非常好。
三、课堂练习:
一)练一练1 师:数对不但可以表示教室里的位置,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下面我来考察一下,大家今天学习的怎么样。
师:师:这是我们学校(也就是潘厝小学)附近的地图: 1.说一说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用数对表示。2.图中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 用数对表示。
二)游乐场的平面图:
1、说一说游乐场各景点的位置。(请同学上来把相对应数对的景点标在黑板方格图上)
2、现在小敏的位置是(4,2),她要到溜冰场去,请画出路线图。
三)下面是小区附近的平面图:
1.用数对表示指定位置(超市、游乐园和银行)。
2.根据数对说出对应地点的名称(公园、邮局和医院)。
四、知识拓展:
知识窗口 : 你知道吗?
1、知识扩展,介绍数对的发明者,法国数学家笛卡尔。
2、拓展,介绍地球经纬线知识(包含晋江的地理位置,可以加深本地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课件出示: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南北两极点间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等。
现在你知道科学家是怎样迅速找到杨利伟的位置了吗?如果我们不能马上确定杨利伟的位置,那后果会怎样呢? 生:很严重„„
师:还有学生手机的原理是不是一样的道理? 生 :是。
师:由此看来,准确地确定位置在日常生活及其他应用领域还是非常重要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
六、老师赠言:
(出示课件)通过与数对有关的知识得出老师赠言(八个字):学好数学,其乐无穷!师:我们学了如何确定位置的知识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本领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好奇的心,并且学好数学,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等着你去发现、去研究!在这里呢,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确定好自己的位置,在家当个乖孩子,在学校当个好学生,长大以后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下课奖励: 奖励宝盒的宝物)。
七、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一)第几组第几个
第3列第2个
(3,2)
读作:数对三二
第五篇:《位置与方向》课时教案设计
《位置与方向》课时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教材P2~4页例
1、例2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际观察体会,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
2.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基础上,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由此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并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平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展示教材第2页画面,请学生先进行观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提问讨论:假如你就站在天安门广场内,你能描述一下你的前后左右各有哪些建筑吗?
3.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为什么我们前后左右的建筑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建筑物不一样,所以其他方位的建筑也产生了变化.
5.揭示课题.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以前我们所学的方位词:“前、后、左、右”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认识新的方位词——东、南、西、北.
板书课题:东南西北
二、观察感受
(师生一起到操场上)1.认识方向.(1)认识东面 教师:你们知道太阳早晨从哪个方向升起来吗?哪边是东面?看看操场东面有些什么?
让学生用手指向东面,并交流操场东面有什么.(2)认识西面 教师: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找到了东面?你知道哪面是西面吗?你是怎样找到的? [学法尝试:我已经知道了东面,东面的对面就是西面,所以我找到了西面;我还知道太阳是从西方落下,所以太阳落下的这一面就是西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一起边齐声说边用手势比划: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下午从西方落下.
(3)认识南面和北面
①刚才我们找到了东面和西面.请同学们观察操场的四周,你能找到南面和北面吗?
(2)交流:你找到了哪个方向?操场南面有些什么?操场北面呢? 2.反馈练习.
(1)让学生站好队,面朝东,闭上眼睛.
提问:我们面朝哪儿?后面是哪个方向?左面和右面又是哪个方向?
(2)转一下身,面朝南,分别说说后面、前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学法尝试:1.我的前面朝南,后面肯定是北面了,那么我的左面就是东面,右面就是西面;2.我的前面朝北,后面朝南,左面朝西,右面朝东;3.我的前面是东,右面是南,后面是西,左面是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纠正引导.
(3)想一想,若再转身,面朝西,面朝北呢?和你的好朋友做一做,说一说.
(4)交流:你的好朋友是谁?他说得怎样?
(5)讨论: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确定其余三个方向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学法反思:我明白了,东、南、西、北是固定不变的方向,不管人的面朝哪方,东、南、西、北总是在它固定的方向,并且,东与西是相对的两个方向,南与北是相对的两个方向.] 3.游戏巩固.
(1)老师念儿歌,学生做动作: 小鸡向东迈二步,小鸭向西退三步,小猫向南升懒腰,小兔向北跳三跳.
(2)指名两人上台,老师念口令,学生做动作.
(3)指名学生当指挥官,全班同学根据儿歌做动作. 4.绘制示意图.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板,教师示范:在纸板上确定一个方向,根据这个方向你能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吗?
(2)学生分小组在纸板上定方向.(3)交流纸板上的方向.
(4)小结:同学们有的把纸板上方定为东,有的定为西、南、北,这样都很好,只要定好了一个方向,其余三个方向就确定了,不过,我们所看的地图上,通常是把上面定为北来绘制的,试一试,将上面定为北,其余三个方向你能写出来吗?
(5)学生写出来后,教师引导小结: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6)填写示意图板.
①看一看,操场的北面有什么?(教学楼)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纸板相应位置写上“教学楼”三字. ②其余三面又有什么,你能将它们填在纸板上吗?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平面图.
③交流,拿出自己的示意图向老师或同学介绍.
三、巩固练习
(学生排着队伍回教室坐好)
l.看一看,现在我们面朝哪个方向?老师又面朝哪个方向? 2.说一说.
老师在我们的()面,我们面朝()面,后面是()面,左边是()面,右边是()面.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给大家说说吗?
五、课后作业
1.练习一第1、2题.
2.除了靠太阳来辨别方向,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辨别方向的方法,你知道吗?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一第1题,此题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教学时,教师应适时指导,可先指出一个方向让学生辨认其他方向,再让学生结合教室里的实景说一说.
练习一第2题,是实际应用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绘制出自己房间的平面示意图,再在小组内说一说.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同桌学生合作完成,由一名学生说,另一名学生绘制出平面示意图.
补充习题及解答 1.填空.
(1)太阳从()方升起来,从()方落下去.(2)长江的水是从()向()流.(3)北极星永远挂在()方.
(4)北方的对面是()方,西方的对面是()方. 2.辨方向.
(1)如图1,早晨面对太阳,你的前面是()方,你的后面是()方,你的左面是()方,右面是()方.
(2)如图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方,你的后面是()方,你的左面是()方,你的右面是()方.
3.认位置.
如图所示,小聪家的北面是(),南面是(),书店在小聪家的()面,学校在小聪家的()面.
[解答:1.略2.(1)东、西、北、南.(2)北、南、西、东. 3.肯德基店少年宫西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路线图(1)(教材P5例3和“做一做,练习一第3、4题)教学要求
l.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2.通过学习,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集体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在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
体会图中的方位是相对位置,参照的对象不同,描述的方位也不同.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游戏.
师:同学们先站好了,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师:小鸡向北走三步. 生:叽、叽、叽.(同时走动)师:小鸭向南退三步. 生:嘎、嘎、嘎.
师:小狗向东跳三跳. 生:汪、汪、汪.
师:小猫向西跨三步. 生:喵、喵、喵. 2.说一说.
当你面对北面时,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这个“北”,我们一般是在平面图的上方(教师将“北”字贴在黑板一边的上方),就说明上面是北,下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二、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平时我们有过问路的情况吗?今天呀,有一个小朋友,他要去一个地方,他也向我们问路,大家看一看,他要去哪里呢?
2.多媒体出示例3,演示小朋友问路的情境. 3.他要去少年宫,你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同桌交流,互相谈谈走法.
[学法尝试:我想告诉他先向前走一段,遇到路口后向左拐,一直往前走就到了;我还可以这样告诉他:先向东走,遇到路口后再向北走就到了;如果我这样告诉他:先直接向前走,遇到路口后往上拐,一直走就到了,这样他能走到吗?我这样告诉他:先往回向西走,再向北走,遇到路口后再向东走,遇到路口后再向北走就到了,这样能行吗?] 4.评估小结:你是怎样告诉他的?能说一说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一一给予肯定和指导,最后得出最近最明确的走法:先向东走再向北走.
5.揭示课题:刚才我们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知识又快又准地告诉了小朋友到少年宫去的路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认识路线图.
板书课题:认识路线图
三、引导探究
1.多媒体演示:一个小朋友从商店走出来,站在路边东张西望:我要去体育场,怎么走呢?
(1)同桌交流,互相谈谈走法.
[学法尝试:我可以这样走:先一直向北走,到达第二个路口时向西走一段就到了;我还可以这样走:先往西,再一直往北走,到第二个路口时再往东走一段就到了.](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出最简单的走法. 2.设计参观线路.
(1)投影出示动物园示意图.
(2)假如我们从西门进,请你设计一下参观路线.(3)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学法反思:哦,用东、南、西、北这些方位词来表示路线的走法真方便,我一定要掌握这种表示方法,今后用这些方位词的地方多着呢!]
四、巩固练习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2.练习一第3、4题.
五、实践运用
(多媒体情境:火灾现场)
1.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2.你会走电梯吗?
3.讨论:怎样走既快又安全?
六、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请说一说.
七、课后作业(略)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一第3题,此题是训练给定学生一个方向,让学生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练习时,结合此图让学生进行方向描述,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实地演习.
练习一第4题,此题通过呈现我国“五岳”的分布图,帮助学生巩固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的知识.教师出示地图后可先让学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图,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五座名山的地理位置,再填空.
补充习题及解答 1.看图填空.
(1)学校在小华家的()方,在小明家的()方;学校东面是()家,西面是()家、南面是()家.
(2)小华家离学校()米,小明家离学校()米.
(3)小青要上学,他先往西走100米,再往()走()米,然后往()走200米就到了.
2.下图是一个商店的示意图
(1)文体用品柜在鞋帽柜的()方,在收银台的()方.
(2)从入口往()走,到服装柜买衣服,接着往()走,到鞋帽柜买皮鞋,然后往()走,到收银台付款,最后往()走,到达出口通道.
3*.考考你.
(1)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小林到小芳家做客,要先往()走()米,再往()走()
米,就到了.
(2)小芳到小兰家做客时,要先往()走()米,再往()走()米,就到了小兰家.
(3)如果小林和小兰同时从家中出发,速度相同,按图中所指的路线,谁先到达小芳家?为什么?
[解答:3*.(1)东100北200(2)南150东150(3)同时到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教材P8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2、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用具
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生共同来到操场中央)
1.同学们,你能辨认出东、南、西、北的方向吗? 2.(教师手拿指南针)你认识这是什么吗?很好!我们可以用指南针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谁会用指南针呢?
3.指名学生用指南针辨认方向,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4.看一看,东、南、西、北都有哪些建筑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看一看我们操场周围,还有什么建筑我们刚才没有说吗?(多功能厅、食堂)
(2)谁能说说这两个建筑在什么方向呢?(3)小组交流讨论.
[学法尝试:1.我认为食堂在南边,多功能厅在北边;2.我想多功能厅应在东边,食堂应在西边;3.我觉得食堂应在西与南之间,多功能厅应在东与北之间;4.我认为食堂在西南面,多功能厅在东北面.](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在我们所认识的方向中,除了东、南、西、北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板书课题: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5)让学生相互说说这四个方向,并用手指出来,想想它们与东、南、西、北的联系与区别.
[学法反思:哦,原来食堂在西与南之间,我们称为西南;多功能厅在东与北之间我们称为东北,有了这四个方向,我所知道的方位词就更完整了!]
三、体验巩固 1.(师生进教室坐好)教师提问:同学们请相互看一看,你的每个方向都有谁?
小声交流,指名回答. 2.教材P8“做一做”. 3.练习二第l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事先调查的结果,将自己的“家”贴在相应位置. 4.投影出示练习二第4题.
(1)结合我国几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公布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一起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
(3)小组交流图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位置相对于我们家乡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多用方位词.
(4)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肯定.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又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练习二第2题.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二第l、2题,此两题都是实际应用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八个方位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练习第1题时,可以让学生先调查自己家相对学校的位置,再在课堂上让学生标出来.第2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一下.
练习二第4题,此题是让学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练习.通过呈现我国几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分布图,帮助学生巩固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再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相对于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补充习题及解答 1.填空.
(1)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2)与西南相反的方向是(),与东南相反的方向是().(3)上午,太阳在()方,物体的影子偏向()方.
(4)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表示风从()方向吹来. 2.看图填空.
武汉市的东面是(),西面是(),北面是(),南面是();黄石在武汉市的()面,洪湖市在武汉市的()面,孝感市在武汉市的()面.
.
3*.找一找.
四个小朋友从广场回家,小明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家;小青先向北,再向西走到家;小红先向西、再向西南走到家;小华先向北,再向东北走到家.请你标出他们各自的家.
[解答:3*.]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路线图(2)(教材P9例3和“做一做”,练习二的第3、5、6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辨认八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比较清楚地描述行走线路. 教学难点
自行设计线路,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辨认方向的?
2.投影出示动物园导游图,各个动物馆以“○”代替,将各个动物馆图片杂乱放在一边.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将各个小动物馆在动物园里安排一下,如果动物园正中心安排狮山(教师边说边用鼠标拖出狮山图片放在中心圆圈上),你能将剩下的小动物馆安排一下吗?
3.学生交流,指名一名学生上台拖动鼠标,将其余圆圈放上图片,随意学生怎么安排都行.
师:如果以狮馆为中心,你能描述一下其余动物馆的位置吗?
学生相互描述,教师指名两名学生描述一下,对方位词用得很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5.
师:同学们将动物馆安排得很好,并且描述它们的位置也很准确.那么,如果我从大门进入,要到熊猫馆,可以怎样走呢?
(1)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学法尝试:我有三种较方便的走法:1.可以先到狮山,再向西北走;2.可以先到猴山,再往北走,经过大象馆后就到了;3.还可以先到狮山,再向西到大象馆,再向北走.
(2)集体订正,教师请几名学生说一说,对走法比较复杂的给予引导.(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都不错,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内容. 板书课题:认识路线图
(4)讨论: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2.反馈练习.
例5下面的“做一做”.
(1)谁能说一说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2)谁能说一说动物园到火车站的行车路线?
(3)与同桌说一说,从任意一站出发到另一站的行车路线. 学生说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方位词.
[学法反思: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线往往不止一条,但描述时一定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这就要把握准地图上的方向!]
三、联系实际,设计路线 1.投影出示练习二第5题. 师:同学们看一看,学校在陈青家的哪个位置?(西北面)你能描述一下陈青上学的路线吗? 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2.我们每天都要上学、放学,你能设计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图吗?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提高认识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巩固深化 练习二第3、6题.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二第3题,此题是让学生辨认建筑物在十字路口的什么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练习时,既可以利用此图,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演习,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完成.
练习二第6题,是让学生巩固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及描述行走的路线的知识.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补充习题及解答 1.填一填.
(1)我家在学校的()面,上学时要经过()这些地方.(2)我们教室的门朝()面开,讲台在()面.
(3)北面与西面之间是()面,东面与南面之间是()面. 2.看图填空.
(1)小林家在学校的()面,小冬家在学校的()面.(2)小刚放学回家要先往()走,再往()走.
(3)小冬放学回家要先往()走,再往()走,最后往()走.(4)小山放学回家,应该这样走________.
3.下面是沈阳市区旅游景点示意图:
(1)“九一八”纪念馆在新北站的()面,辽宁省博物馆在新北站的()面.(2)劳动公园在中山公园的()面,百鸟园在北塔的()面.
(3)如果你们全家从沈阳站出发,请你为全家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并画出来.
[解答:2.(1)西北东南(2)北东(3)东南南东(4)先往南,再往西3.(1)东北西南(2)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