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该让学生铭记的课堂宣言
应该让学生铭记的课堂宣言
2014-08-15 连中国 教育那些事儿
课堂是孩子们的常规经历,可是应该怎样理解课堂,应该追求怎样的课堂,在课堂中自己该如何应对和表现,这些问题恐怕未必每一个孩子都认真想过。今天,我将在课堂上收获的心得与体验姑妄称之为“宣言”,拿出来与家长朋友、孩子们交流,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有所帮助。
我们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是思想者
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简单机械地记住了老师讲了哪些内容,传授了哪些知识,然后在考试复习前将它们反复记忆,再将记忆结果搬移誊写到试卷中。这样的一种学习,就是将自己当成了一个简单的知识容器。考试过后,该忘的都会先后遗忘。学习、考试简化为一场记忆的过程,这是学习上很大的一个误区。首先,随着考试内容与方式的不断变革,就高考而言,仅仅凭着答案搬家,便想获得一个很不错的分数,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其次,这样的学习,对于提升与改变自身,能起到的价值与意义是甚微的。正确的态度与做法应该是:理清老师说话的条理与框架,准确把握老师与同学在课堂上有价值的观点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提炼、研讨、反思,诞生自我学习内容,形成自我对课堂内容的认知,甚至还可以由此及彼,融会贯通,并最终生成自我的思想。
我们追求高分,但我们更珍爱我们自身
每一位孩子都应该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良好成绩,但是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个过程,校正这个过程,让自我分数的追求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良性的状态中。如何校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看我们自身是否因为一味求分而受到损害。应思考关注的问题包括:我们良好的志趣受到伤害了吗?我们学习的愿望与热情受到伤害了吗?我们的“内在”(思想、精神、生命、情怀、品质、理想……)受到伤害了吗?如果遭受了伤害,我们就应该改变追求分数的方式与方法。
听课是为了越来越聪明,而不是为了越来越笨
这看似浅显简单的道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常常为孩子们所忽略。我曾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个学习场景。一位学习认真的高一同学中午不休息,前来办公室向老师请教问题。她面带疑难地向老师发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高中语文课本,李密《陈情表》中的句子)中“慈父”是什么意思?我可爱的孩子,这一句中,你“孩”可问,“见背”可问,你单单不应该问“慈父”是什么意思!如果,高一的学生连“慈父”都不知是什么意思,那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便是你的学习出了问题。我们听课,是为了与同学,特别是为了与老师撞出智慧来,我们听课是为了越来越聪明,而不是为了越来越笨。
我们热爱学习,因为我们坚信它是改变我们的生命质地的伟大的力量
我可以非常坦诚地告诉孩子们,学习是一件可以雕塑我们生命质地的伟大事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个人最根本的那些精神内在才开始建立,发展,强大。这些精神内在便是我们生命的质地。它不仅决定着我们的现在,也将更加深远地影响并决定着我们的将来。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生命的质地来长“叶子”的,垂柳是不会长出松树的针状叶的。学习,让我们的身体端正、沉实;让我们的目光专注,求索;不仅如此,学习更会引带促成我们思维、意识、心态、习惯、认识等多方面的内部生命系统的变化。
我们热爱人类高贵的思想,热爱丰满而闪耀着万丈光芒的心灵
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不仅是将学过的知识画下来记下来然后课下复习,最后再将记忆的结果默写在试卷上,以求得一个分数。甚至,课堂也不仅仅是掌握方法,培养能力。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开发“人”的,是不断滋养“人”之胚芽,并最终促使其开出光灿夺目的生命之花。我们在课堂中经历的每一个公式、每一篇文章,在它们背后其实都有一个真实、感人、散射着高贵思想与闪耀着心灵万丈光芒的“人”在。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正是依靠这些伟大的光束确认自我,校正生命的。明代的归有光怀念亡妻,曾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高中语文课本,归有光《项脊轩志》)高树亭亭,深情蓊蓊,明代的泪花,飞旋而下,溅湿了我们。妻的生命已死,但妻的生命仍在在枝柯交横的大树婆娑抖动的绿叶间,在树下浓浓的绿荫里。那一天,我们知道人类有无限的生命可以长存世间。寻一个人,可以在花间寻她,可以在碧湛湛的青天里寻她。
我们要做富有修养的人
我们常日里也经常将上过学与受过教育混为一谈,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上过学可能只是代表曾经学过一些知识,做过一些练习,考过几回试。教育,则需要对人的内部世界构成深远的建构与影响。我们不仅要上学,我们更要受教育,这样的一个理念应该深深地扎根在同学们心中。前不久,我上课的时候,检查同学背诵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位女同学站了起来,她很熟练,背诵得像机关枪一样。她坐下后,我对全班说,我们诵读一篇像这样的文章,需要的不仅仅是熟练,更重要的还需要我们读出心中的优美、情致以及舒雅来。是啊,这是我们孩子多年来上学自然留下的“轨迹”。熟练,对考试是有用的;心头的优美、情致、舒雅表面上说来却与考试无关,一直以来被我们所忽视。我今天想告诉孩子们的是:一个人心中的优美、情致、舒雅实际上是与考试相关的,更重要的是与人的内部建设密切相关,它应该也必须成为我们课堂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上学,我们更要受教育!我们要做富有修养的人!
我们敬爱文字,因为我们敬爱文字背后站着的那些富有价值的生命
平时,我们很容易将读写文字仅仅归之于语文学习,将读写文字仅仅归之于一种技巧,一种能力,一种测试。其实,这些都还不够。我们敬爱文字,是因为这些文字背后往往站着世间富有价值的一个生命。心灵活泼、思想独立的人才写得出感人隽永、启人思考的文字。文字达及的是心灵的圣域与思考的高巅。失去了对文字的敬爱,会让我们与那些富有价值的生命失之交臂,并且始终无缘相见。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般人欣赏此段文字,往往是从用词的准确、语言的流畅,文笔的清新等角度展开的。我们一般习惯将文字仅仅视为一门技术去理解学习它。文字里自然有操作层面的技术在,但这段文字里孕育包含着比技术本身更宝贵的内容是作者流露与表现出来的时光意识与生命意识。如何珍爱并使用我们这一生的时间,是每一位有所作为的人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一个孩子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的真正确立,是其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让一个孩子的外在行为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内因。对这样的文字,我们如果仅仅持一种学习技术的态度,那错过和失去的恐怕就太多了。
我们要用自己的声音说出生命中独特的有价值的发现
在课堂中,我们需要的不是孩子们简单的低级的被动的接受(其实,这样的接受效果也是很差的);我们需要的是孩子们能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感受,领悟,并进而生成自我生命中独特的有价值的发现。
师生课上所研讨的内容,需要孩子感受、领悟、生成,需要孩子能用自己的声音说出自我生命中新鲜的发现。我的学生柴紫微(2010年考入浙江大学)在读过鲁迅怀人散文《范爱农》之后说:一直以来,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总是伟岸的。在学习了《范爱农》一文后,我才发现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其实就像一座冷冰冰的大理石浮雕,只见其刚健的外形,却无法获悉他的全貌。在《范爱农》一文中,鲁迅毫无顾虑地展示了他的年少轻狂,意气用事;展示了他的中年不得志;展示了他曾经的失望与彷徨。这些描写,完全不会降低鲁迅这位伟大的斗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相反的,它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一个像常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情感的真实的鲁迅。其实,鲁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对自己进行最深刻的剖析。这样的描写,把我们与鲁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师勇于自我解剖的风范与豁达的心胸。
在琐碎寻常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孩子们用课堂“养得”的眼光,去感受,领悟,生成,需要孩子能用自己的声音说出自我生命中新鲜的发现。我的学生唐诗梦秋游,她看到了这样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阳光刺穿了覆盖在上方的树叶,极力想到达地面。”一个孩子如若可以这样欣赏阳光的渴求与努力,我相信她的生命中定然会充满不竭的能源与动力。我的学生白清扬今秋去密云水库游赏,她发现一朵白色小花在距离水面不到一尺的地方灿然绽放,她说:“只要活着,花就开着,哪怕水在下一刻会没过身躯。”她从一朵小花上发现了生命的从容与奋争。
作为一个老师,我真切地希望我们的孩子记住这些宣言!
连中国,北京四中网校主讲教师,语文高级教师。北京西城区兼职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现已有多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建设》等刊物上发表,数篇为《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总文字量已超过三百万。2011年7月获“语文报杯”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
第二篇:学生们应该铭记的几则课堂宣言
学生们应该铭记的几则课堂宣言
课堂是孩子们的常规经历,可是应该怎样理解课堂,应该追求怎样的课堂,在课堂中自己该如何应对和表现,这些问题恐怕未必每一个孩子都认真想过。今天,我将在课堂上收获的心得与体验姑妄称之为“宣言”,拿出来与家长朋友、孩子们交流,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有所帮助。
我们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是思想者
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简单机械地记住了老师讲了哪些内容,传授了哪些知识,然后在考试复习前将它们反复记忆,再将记忆结果搬移誊写到试卷中。这样的一种学习,就是将自己当成了一个简单的知识容器。考试过后,该忘的都会先后遗忘。学习、考试简化为一场记忆的过程,这是学习上很大的一个误区。首先,随着考试内容与方式的不断变革,就高考而言,仅仅凭着答案搬家,便想获得一个很不错的分数,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其次,这样的学习,对于提升与改变自身,能起到的价值与意义是甚微的。正确的态度与做法应该是:理清老师说话的条理与框架,准确把握老师与同学在课堂上有价值的观点与内容,在此基础上,提炼、研讨、反思,诞生自我学习内容,形成自我对课堂内容的认知,甚至还可以由此及彼,融会贯通,并最终生成自我的思想。
我们追求高分,但我们更珍爱我们自身
每一位孩子都应该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良好成绩,但是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个过程,校正这个过程,让自我分数的追求始终能够保持在一个良性的状态中。如何校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看我们自身是否因为一味求分而受到损害。应思考关注的问题包括:我们良好的志趣受到伤害了吗?我们学习的愿望与热情受到伤害了吗?我们的“内在”(思想、精神、生命、情怀、品质、理想……)受到伤害了吗?如果遭受了伤害,我们就应该改变追求分数的方式与方法。
听课是为了越来越聪明,而不是为了越来越笨
这看似浅显简单的道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常常为孩子们所忽略。我曾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个学习场景。一位学习认真的高一同学中午不休息,前来办公室向老师请教问题。她面带疑难地向老师发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高中语文课本,李密《陈情表》中的句子)中“慈父”是什么意思?我可爱的孩子,这一句中,你“孩”可问,“见背”可问,你单单不应该问“慈父”是什么意思!如果,高一的学生连“慈父”都不知是什么意思,那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便是你的学习出了问题。我们听课,是为了与同学,特别是为了与老师撞出智慧来,我们听课是为了越来越聪明,而不是为了越来越笨。
我们热爱学习,因为我们坚信它是改变我们的生命质地的伟大的力量
我可以非常坦诚地告诉孩子们,学习是一件可以雕塑我们生命质地的伟大事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个人最根本的那些精神内在才开始建立,发展,强大。这些精神内在便是我们生命的质地。它不仅决定着我们的现在,也将更加深远地影响并决定着我们的将来。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生命的质地来长“叶子”的,垂柳是不会长出松树的针状叶的。学习,让我们的身体端正、沉实;让我们的目光专注,求索;不仅如此,学习更会引带促成我们思维、意识、心态、习惯、认识等多方面的内部生命系统的变化。
我们热爱人类高贵的思想,热爱丰满而闪耀着万丈光芒的心灵
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不仅是将学过的知识画下来记下来然后课下复习,最后再将记忆的结果默写在试卷上,以求得一个分数。甚至,课堂也不仅仅是掌握方法,培养能力。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开发“人”的,是不断滋养“人”之胚芽,并最终促使其开出光灿夺目的生命之花。我们在课堂中经历的每一个公式、每一篇文章,在它们背后其实都有一个真实、感人、散射着高贵思想与闪耀着心灵万丈光芒的“人”在。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正是依靠这些伟大的光束确认自我,校正生命的。明代的归有光怀念亡妻,曾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高中语文课本,归有光《项脊轩志》)高树亭亭,深情蓊蓊,明代的泪花,飞旋而下,溅湿了我们。妻的生命已死,但妻的生命仍在在枝柯交横的大树婆娑抖动的绿叶间,在树下浓浓的绿荫里。那一天,我们知道人类有无限的生命可以长存世间。寻一个人,可以在花间寻她,可以在碧湛湛的青天里寻她。
我们要做富有修养的人
我们常日里也经常将上过学与受过教育混为一谈,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上过学可能只是代表曾经学过一些知识,做过一些练习,考过几回试。教育,则需要对人的内部世界构成深远的建构与影响。我们不仅要上学,我们更要受教育,这样的一个理念应该深深地扎根在同学们心中。前不久,我上课的时候,检查同学背诵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位女同学站了起来,她很熟练,背诵得像机关枪一样。她坐下后,我对全班说,我们诵读一篇像这样的文章,需要的不仅仅是熟练,更重要的还需要我们读出心中的优美、情致以及舒雅来。是啊,这是我们孩子多年来上学自然留下的“轨迹”。熟练,对考试是有用的;心头的优美、情致、舒雅表面上说来却与考试无关,一直以来被我们所忽视。我今天想告诉孩子们的是:一个人心中的优美、情致、舒雅实际上是与考试相关的,更重要的是与人的内部建设密切相关,它应该也必须成为我们课堂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上学,我们更要受教育!我们要做富有修养的人!
我们敬爱文字,因为我们敬爱文字背后站着的那些富有价值的生命
平时,我们很容易将读写文字仅仅归之于语文学习,将读写文字仅仅归之于一种技巧,一种能力,一种测试。其实,这些都还不够。我们敬爱文字,是因为这些文字背后往往站着世间富有价值的一个生命。心灵活泼、思想独立的人才写得出感人隽永、启人思考的文字。文字达及的是心灵的圣域与思考的高巅。失去了对文字的敬爱,会让我们与那些富有价值的生命失之交臂,并且始终无缘相见。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般人欣赏此段文字,往往是从用词的准确、语言的流畅,文笔的清新等角度展开的。我们一般习惯将文字仅仅视为一门技术去理解学习它。文字里自然有操作层面的技术在,但这段文字里孕育包含着比技术本身更宝贵的内容是作者流露与表现出来的时光意识与生命意识。如何珍爱并使用我们这一生的时间,是每一位有所作为的人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一个孩子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的真正确立,是其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让一个孩子的外在行为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内因。对这样的文字,我们如果仅仅持一种学习技术的态度,那错过和失去的恐怕就太多了。
我们要用自己的声音说出生命中独特的有价值的发现
在课堂中,我们需要的不是孩子们简单的低级的被动的接受(其实,这样的接受效果也是很差的);我们需要的是孩子们能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感受,领悟,并进而生成自我生命中独特的有价值的发现。
师生课上所研讨的内容,需要孩子感受、领悟、生成,需要孩子能用自己的声音说出自我生命中新鲜的发现。我的学生柴紫微(2010年考入浙江大学)在读过鲁迅怀人散文《范爱农》之后说:
一直以来,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总是伟岸的。在学习了《范爱农》一文后,我才发现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其实就像一座冷冰冰的大理石浮雕,只见其刚健的外形,却无法获悉他的全貌。在《范爱农》一文中,鲁迅毫无顾虑地展示了他的年少轻狂,意气用事;展示了他的中年不得志;展示了他曾经的失望与彷徨。这些描写,完全不会降低鲁迅这位伟大的斗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相反的,它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一个像常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情感的真实的鲁迅。其实,鲁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对自己进行最深刻的剖析。这样的描写,把我们与鲁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师勇于自我解剖的风范与豁达的心胸。
在琐碎寻常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孩子们用课堂“养得”的眼光,去感受,领悟,生成,需要孩子能用自己的声音说出自我生命中新鲜的发现。我的学生唐诗梦秋游,她看到了这样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阳光刺穿了覆盖在上方的树叶,极力想到达地面。”一个孩子如若可以这样欣赏阳光的渴求与努力,我相信她的生命中定然会充满不竭的能源与动力。我的学生白清扬今秋去密云水库游赏,她发现一朵白色小花在距离水面不到一尺的地方灿然绽放,她说:“只要活着,花就开着,哪怕水在下一刻会没过身躯。”她从一朵小花上发现了生命的从容与奋争。
作为一个老师,我真切地希望我们的孩子记住这些宣言!
第三篇:让学生铭记历史_让革命传统教育进校园
让学生铭记历史,让老区精神在校园常驻
@2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从古至今,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造就了无数名留青史、功勋卓越的传奇英雄。
“上下吴蜀天中央”的@2,多少年来,历经争战数百次,给这片沃土带来了几多眼泪,几多创伤。汉江为带楚山维,多少兴亡此地知。然而,“山水两回还,地气蓄不走,” 风流依然在,文星位不祧。无情战火、沧桑往事终不能销铄造化所钟,@2仍旧文事昌盛、快步腾飞。
我们@2小学一直以来,依托本区域独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陶王岗文史教育中心的红色资源,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使我校充满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2015年6月学校被列为老区精神教育实验学校以来,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得到了不少的提升。
一、开设革命老区展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材。@2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也是一块人才辈出的宝地。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建立后,@2地区大批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革命群众惨遭敌人杀害。革命斗争史迹有光复襄阳,襄阳二师**,中共襄阳地方党组织的建立,黄龙垱起义,太平店起义,双沟伏击战,血战薛家寨,徐窝人民的无私奉献等。革命英模人物有武昌起义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刘公,有襄阳最先走完“长征”路的老红军吕麟,有潜伏在敌人心脏里的潘文郁,有仁勇果敢为国献身的抗日名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罗忠毅,有凛凛正气铮铮铁骨的赵英,有同心革命叔侄青史留名的董曦辔、董震,有父为司令人民爱戴子如小虎威震敌胆的谢耀武、谢坤,有牺牲时年仅24岁的临时省委书记王君恩,有任中共襄阳县委第一任书记、北京大学党委第二书记、副
校长马适安,有为国扬威青春壮美的杨威,有呕心沥血、风范长存任过中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的李实,有任红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的毛庭芳,还有高风亮节如松长青的高如松,马克思主义在襄阳的最早传播者萧楚女,鄂北革命根据地红军创始人余益庵,有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电影事业家陈荒煤,从鄂北农民起义中走出的开国中将田维扬,襄樊战役前线总指挥王近山,……新中国成立初期,双沟陶王岗人陶德琨撰写了关于《改进人民币制度办法五则》,上书建议改革现行币制。毛主席拿着《改进币制度办法五则》和经陶德琨设计的样稿,当即表态:有功之臣,发给奖金100万元(合新版人民币100元,在当时,也是一个大数额)。第二版人民币主景图案内容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钞票式样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边框形式,采用了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整个图案、花边、花纹线条鲜明,精密、美观、活泼,具有民族风格。方案确定,经毛泽东批准,政府再次奖给陶德琨300万元。1955年3月1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二版人民币正式发行。
所有这些历史,都应该被我们铭记,我们要通过学习这段历史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和革命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便更好地弘扬老区精神,坚定广大青少年跟党走的革命信念。所有这些历史,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因此,我们开设“@2革命老区展览区”。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有关@2革命老区的资料,然后分三大块进行布置。
第一块:@2老区地理位置图。第二块:@2老区简介。
按照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进行介绍当时的英雄人物。
第三块:不能忘怀的历史。
1、陶德琨、陶德耀的英雄事迹。
2、血战双沟的图片及文字说明。
二、利用老区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1、参观民俗博物馆、革命遗址;开放学校展览室。老区的革命遗址,是重要的历史见证,铭刻着共产党人和老区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荣历程,蕴含着共产党人和老区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校一是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经常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民俗博物馆、革命遗址,并聘请博物馆的专职讲解员进行讲解,并相机进行必要的辅导。二是每个纪念日清明、七一、八一、九
三、国庆等节日开放学校展览室,学生分批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学生讲解。
这样,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教师现场讲解,印象更深刻,受教育的效果更实在。
2、开展读书活动、邀请“五老”讲座。
开展读书活动,做到既有布置,又有辅导;既有检查,又有总结。邀请“五老”讲过去的历史故事,品现在的幸福生活,既有听课,又有互动,允许学生提问。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辅以激励手段,对于优胜者或积极参与者,发些奖品或是纪念品,还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状。
3、观看红色经典影视片。
观看有关红色经典的影视片,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老区革命斗争的历程和崇高的老区精神。这类影片诸如《地雷战》、《铁道游击队》、《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等。组织学生观看时,看前,看后,我们都要求教师进行辅导,组织讨论,允许学生提出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这样以来,就大大提升了教育的效果。
4、开展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少先队员到老区进行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老区精神和老区人民的高尚品质。这种形式既让学生了解
了老区的过去,感受到了老区的现在,又让学生学到了老区人民的勤劳朴实、艰苦奋斗和默默无闻的优秀品质,从而更进一步的增强了老区意识和对老区人民的感情。我们还采用了与老区的学生、军烈属“结对子”的方式,提升了活动的实效。
5、参加红色主题比赛。
组织以@2革命老区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写征文比赛、唱红歌比赛、办手抄报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读书比赛……来激励学生勤学进取的热情和回报老区、报效祖国的志向。
6、开展网络“祭先烈”。
围绕清明节寻根祭祖的传统习俗,突出缅怀先烈。我们利用校园广播,通过网上献花,网上献歌,网上献词,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历史,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增进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倡导网络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
“和风吹开千层雪,后辈莫忘谢烈恩。”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我们不能忘,革命先烈的民族气概我们不能失。我们要以英模的奉献精神为镜子,对照自己,洗涤心灵。我们要激活这些沉睡的历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这块阵地,把这些资源转化成精神财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热土出俊杰。@2沃土养育了充满勤劳与智慧的双沟儿女,他们铸造出生命的辉煌,并为子孙后代所铭记。因此,利用现成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老区精神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坚持常抓不懈,坚持讲实效,让学生如脑入心,铭记历史,让革命传统教育常驻校园。
第四篇:让学生点亮课堂
让学生点亮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先学后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形式已日渐表现出难以满足新课堂教学的需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理念,“先学后教”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获得肯定。
现阶段,语文教学应当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教师也不能单纯的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行“先学后教”,更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的思考只有建立在相互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的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其探究的热情。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各展所长,实现优势互补,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也使每个人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
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因此,在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尽量多地为每位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提供展示的舞台。在班级中,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的水平都有梯度,避免了“强弱”的过分悬殊。在小组讨论中,水平、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对相对较差一些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另外,在实践中发现,在小组讨论中,平时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往往可以通过小组内的良好引导,提出新颖甚至是很有讨论价值的观点。这种良好的氛围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为学生树立了自信。在《蝙蝠与雷达》一课中,我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训练,并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蝙蝠的飞行原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图。通过小组内学习,学生很快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学生掌握起来也很容易,而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遵循“合作”的原则,不能作形式,走过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某位学生或某个小组发言时,应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注意思考,善于发现不同之处。另外,教师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给予适度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以“学”为开头,这里的“学”是自学的意思,这种“学”不是让学生随意的学,盲目无章法的
学。而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学能力。
(一)充分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了解课文的阶段,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领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另外,预习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过程,它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独立练习的过程。在学习每个新单元之前,我都会让学生读通单元导读中的文字,抓住本单元的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我都会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读熟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由于我所教的小学中学段的学生,因此在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字词的前提下让学生概括文章的大意,画出存在疑问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的意识,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中善用启发性问题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不断去发现、去探索的动力。“学贵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再次回归课
文,独立找寻问题的答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从中体验自学的乐趣。如:学习《麦哨》这篇略读课文时,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出示:阅读感悟哪些句子写出了乡村孩子的淳朴可爱?哪些句子写出了孩子活动的丰富多彩?哪些句子写出了乡间景色的美丽亲切?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孩子情感的热烈活跃?学生通过自读自画很快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激发了他们对于乡村美景的向往,每个人都有感而发,写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学带教,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变被动地接受为学生自主学习。正如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六大解放”中所说:解放他们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说;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乐于学习,享受学习。但要注意的是,在课堂自学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掌控好时间,不能让学生无休止的自学和讨论,造成课堂混乱的局面,要讲求时效性,保证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三、注重课堂中的及时点拨
“先学后教”中的“教”不是教师进行系统的教授,而是“点
拨”的意思,也就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中的自学情况适时地进行点拨与指导。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上升到更高的情感层次。在学习《自然之道》一课时,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及他的伙伴的错误举动给龟群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想想鱼贯而出的场面是怎么样的?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想象龟群受害的惨烈景象更加理解了本文的主旨,即: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
又如在《夜莺的歌声》一课中,在学习小夜莺给敌人带路部分,分析夜莺与德国军官对话时,我适时提出问题:小夜莺所说的野兽指的是什么?他问什么这样说?学生根据课文的背景及事件内容很快分析出文中的“野兽”指的就是侵略者,很好地感受到了小夜莺的勇敢与机智,为下面地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以说,语文课堂中的适度引导和及时点拨,既保证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从而收到 “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四、注重当堂练习
“当堂练习”就是在课堂中完成本节课的练习题,这样不仅可以检测出学生是否都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而且可以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学生不能
借助任何其它手段,教师也不能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课上所学独立解决问题。当然,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花的勇气》一课的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______,因为______;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草时,感到______,因为______;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因为______;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因为______;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因为______。通过此练习,让学生再次熟悉了文章的脉络,感悟到了小小的野花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这种不屈的精神是令人敬畏的。
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先学后教”课堂模式的有力保障,教师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反馈作用,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做到适时调整,不断完善提高。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逐渐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合作探究为手段,变以“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点亮课堂,让其成为课堂中的最美风景。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也会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素养,和学生一起共同进步,让他们成为点亮我未来方向的航灯。
第五篇: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
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活受罪活受罪活受罪活受罪””””据了解,1997年前,杜郎口中学在全县23所初中中连续10年排名在后三名,考上高中的人数一直为个位数,而且主要靠复读生。看到农家子弟连个高中都考不上,当地群众对杜郎口中学非常不满,学校面临撤并。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他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教学成绩太差,二是学生辍学率太高。有一个班,初一时有70名学生,到初三中考前只剩下11人了,其中转学的只有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辍学回家了。崔其升对辍学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不是家庭发生变故,而是他们感到学习困难,不愿意在学校“活受罪”。崔其升说,学生厌学是导致教学成绩不好、辍学率高的直接原因。1998年暑假过后,作为一校之长的崔其升开始进入课堂寻找学生厌学的症结,他发现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独霸讲台,一节课滔滔不绝地讲下来,口干舌燥,非常卖力,但许多学生却昏昏欲睡,学生走神、搞小动作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师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罐装桶”,课堂由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像被驯服的小绵羊,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激不起学习兴趣,每班有一半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一个初中毕业生,如果考不上高中,基本上就像是处于半文盲状态。一些学生家长告诉崔其升校长,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混了3年,痛苦了3年。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没有讲台的教室,教师不讲课的课堂,学生或站、或坐、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