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跑技术分析
《短跑技术分析》 课次 时间 任课教师 任课班级
教学内容 短跑技术分析,重点对短跑技术中途中跑技术的要求,步频与步长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
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短跑技术的结构、生物力学特征基本知识。
2、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会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教学的一般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习的学习惯和刻苦自学的精神。部分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和措施 开始部分
1、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2、点名清查学生出勤情况。
3、简要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和要求。认真记录考勤情况
着重讲解内容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一、跑的目的
跑的目的是使人体产生快速的移动。在跑的支撑阶段通过支撑腿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使人体获得位移的动力,在腾空阶段人体依靠惯性继续想前运动,并为下一次的蹬地作好准备。
二、短跑技术的结构划分。
短跑属极限强度运动,其供能方式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周期性运动。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径赛项目,是400米及400米以下距离跑和接力跑的统称。短跑比赛项目有60米、100米、200米、400米及4×100米和4×400米接力。短跑全程技术按技术动作的变化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其中途中跑阶段是全程跑过程中距离最长、技术最合理、速度最快的阶段,因此,途中跑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成绩的关键环节。短跑技术结构示意图: 短跑
(按结构划分)
1、起跑
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使得身体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技术上应做到“送、抬、贴”
在起跑时,运动员为了获得稳固的支撑点,需使用起跑器,起跑器的安装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进行确定。一身体反映较快的运动员通常采用拉长式,二腿部力量较好的运动员通常采用普通式。蹬上起跑器时一般是用有力的腿放于前抵足板,其目的是在启动的过程中前腿蹬伸的工作距离较长,可以有效的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在起跑的过程中,预备和启动是主要的技术关键。预备时身体适当前送,重心抬高,可提高起跑的反应速度。身体适当前送可利用引力的作用获得一个向前的水平分力,有利于启动时的快速反应。启动:两手迅速离地,两臂屈肘作有力地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跑器。后腿蹬离起跑器后,以膝领先向前摆出,如果完成这一姿势的动作过于僵硬,就会导致跳出,因此前摆的腿应迅速地落地,两臂继续摆动,以保证不出现跳跃式动作。
2、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前腿蹬离起跑器到进入途中跑姿势之前的一个跑段。起跑后的加速跑应尽快接近最高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任务是:充分利用起跑获得的初速度,在较短距离内尽快获得更高的速度。在技术上应做到逐渐抬高身体、逐渐加大步长、两脚足迹点逐渐向中线靠拢。
起跑的第一步和以后各步的步长动作,对起跑后加速跑的质量影响很大。步幅过小不能保证迅速增加速度,步幅过大则会导致“拉大步”而降低速度。起跑第一步的步长应为3.5——4脚,第二步为4—4.5脚长,依次到7脚(第七步)以后从第八步,步长增加一脚的三分之一长,第十二步至十四步增加一脚的三分之二长。步长的某些变化是由加速跑的速度决定的。但是,在训练中最好是按照上述步长的标记跑,使运动员能学会有力而迅速的后蹬。在起跑后加速跑的过程中,要注意步长逐渐地增加,躯干平稳地抬起。通常认为,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是在25—30米处(13—15步)结束的,这时运动员可达本人最高跑速的90—95%。
起跑后的加速跑同途中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存在。当运动员达到最高速度92—95%及适宜的步频和步长时,既可以认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已告结束。在加速跑过程中,动作结构有着重要的变化,如果说前2—4步起主要作用的是蹬地力量和速度,那么,以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节奏和步频。从第四至五步到第十四至十五步这段距离是很难跑的,因为在这一段距离里要抬起上体并过渡到途中跑。所以,在训练中运动员应特别注意在这一段距离内要努力达到适宜的步长和步频。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身体前倾角度是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逐渐接近途中跑的姿势。一般运动员或运动新手在30—40米处就达到了自己的最高速度,随后的速度即开始下降。
短跑加速原理:速度越快,倾斜度越大
运动员每一次成功地蹬地,都会增加速度直到最高速度。随着速度的增加,加速度下降,你会发现逐渐减少了身体的倾斜(见图4)。达到最高速度后,整个身体姿势是垂直的。
100米跑的加速跑,传统观念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最初的加速阶段(0—30米)和达到一定跑速后的加速阶段(30—60米)。作者对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各10米速度的研究后认为,百米起跑后的第二加速段应在(30—50米),并进一步指出了加速段是0—50米的科学意义。起跑后第一加速段具有两个特点:(1)身体较大幅度地前倾;(2)获得速度后上体逐渐抬起。起跑后第二加速段也具有两个特点:(1)上体呈较正直的姿势;(2)在后蹬前摆过程中,膝关节应上抬至大腿与地面呈平行的位置。美国的卡尔•刘易斯技术最为典型。
3、途中跑
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展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途中跑的每一单步结构均由支撑期和腾空期组成。支撑时期支撑腿的腿部动作可分为着地缓冲和后蹬伸展;腾空时期的腿部动作分为折叠摆动和鞭打下压。
着地:腾空结束时,摆动腿积极伸展下落,前脚掌富有弹性地着地,着地点距总重心投影点为27—37厘米。着地角为65°—68°。着地动作积极,有利于缩短前支撑的时间和减小着地时的阻力。同时,另一摆动腿迅速以大小腿折叠姿势向支撑腿靠拢,摆动腿的膝折叠角逐渐减小,直至垂直部位时为最小。着地距离与跑速和落地脚着地的时机相关。落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点之前能否产生加速效果,这要取决于落地脚后扒动作的速度
缓冲是蹬地的前奏,动作从支撑腿的脚触地开始到膝关节最大弯曲止,垂直缓冲则是身体总重心在支撑点垂面时各关节所处的状态。缓冲是腿部肌肉作退让性的工作,同时为下一次蹬伸作好身体上的准备。
后蹬:当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垂直面时,就进入了支撑腿的后蹬和摆动腿的前摆阶段。这时,摆动腿的膝关节(大小腿成折叠姿势)超越支撑腿,开始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并且带动同侧骨盆前送,大腿抬至与水平面成15°—20°角。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依次伸展髋、膝和踝关节,直至蹬离地面,形成支撑腿与摆动腿的协调配合动作。后蹬结束时,支撑腿与摆动腿的两大腿间的夹角约成100°—110°;支撑腿的支点至髋关节的连线与地面约成55°—60°左右的夹角。
腾空时期的腿部动作,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服从相向运动的原理,因此,为了使前腿做好着地动作,不应只单方面强调前腿扒地地的找地动作,而应从相向运动原理出发,技术要求上应强调两大腿的相向运动,即并大腿的动作。这样做完成动作时协调自然,否则容易上身体紧张。
总之,起跑后加速跑和途中跑的速度取决于步长和步频的适宜比例。相同的跑速,其步长和步频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比例关系。因此,提高跑的速度可以有三种途径:(1)步频相对稳定,增大步长;(2)步长相对稳定,提高步频;(3)跑的步长和步频同步增加。
优秀男子百米步频和步幅的范围与跑速之间的关系 100m 成绩 途中跑
(米/秒)步 频(步/秒)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9.738 12.05 步 长 ︵ 米
︶ 2.41 2.46 2.51 2.56 2.62 2.68 2.74 2.8 2.87 9.828 11.87 2.37 2.42 2.47 2.53 2.58 2.64 2.7.2.76 2.83 9.884 11.76 2.35 2.4 2.45 2.50 2.56 2.61 2.67 2.73 2.8 9.949 11.63 2.33 2.37 2.42 2.47 2.53 2.58 2.64 2.70 2.77 10.02 11.49 2.30 2.34 2.39 2.44 2.50 2.55 2.61 2.67 2.74 10.08 11.36 2.27 2.32 2.37 2.42 2.47 2.52 2.58 2.64 2.70 10.14 11.24 2.25 2.29 2.34 2.39 2.44 2.50 2.55 2.61 2.68 10.21 11.11 2.22 2.27 2.31 2.36 2.42 2.47 2.53 2.58 2.65 10.32 10.90 2.02 2.22 2.27 2.32 2.37 2.42 2.48 2.53 2.60 10.37 10.80 2.16 2.20 2.25 2.30 2.35 2.4 2.45 2.51 2.57
4、终点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应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终点跑的技术,要求运动员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时,尽力加快两臂摆动速度和力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当运动员离终点线前一步距离时,上体急速前倾,双手后摆,用胸部或肩步撞终点线。
图片展示跑的过程,并结合讲解其目的。
通过分析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短跑的技术结构的划分。送:身体前送运动员两肩的投影点超过起跑线。
抬:臀部抬高与肩相平或高于肩,使身体的重心处于较高的位置上。贴:两脚紧贴抵足板,能有效地获得反作用力。利用图表分析步长和步频的关系
第二篇:200米短跑途中技术分析
200米短跑途中技术分析
途中跑是200米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和速度最快的阶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途中跑每一个单步的组成都由支撑时期的着地缓冲、后蹬和腾空时期的折叠前摆、下放摆落动作组成。
(一)着地缓冲:着地缓冲是指从脚着地瞬间至身体重心移到支撑点垂直上方时为止。在支撑腿的缓冲过程中应依靠摆动腿的快速有力向前上方摆动和踝关节的主动用力以及髋关节的伸展来加速身体重心的前移,这有利于缩短缓冲阶段的时间和减少着地时的阻力。当身体重心移至支撑点垂直上方时,支撑腿的膝关节角约为135°—140°,踝关节背屈约为85°—90°。这样有利于下肢伸肌群的预先拉长和弹性势能的储备,为后蹬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支撑腿着地缓冲过程中,摆动腿以大小腿折叠姿势迅速向前摆动,直至摆过支撑腿的膝关节的稍前部。这时的大小腿折叠角度约为30°,脚跟几乎碰到臀部。大小腿充分折叠,能缩小摆动半径,加快摆动速度。
(二)后蹬: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面后,支撑腿开始积极主动地后蹬。同时,摆动推屈膝快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动,带动同侧的骨盘前移,大腿摆至于水平面约成15°—20°角。后蹬可以有力地推动人体向前,而前摆则可以使步幅加大。
(三)腾空时期:支撑腿结束后蹬后,即进入了无支撑的腾空时期,支撑腿离地后自然折叠做摆腿准备,而原摆动腿在腾空过程中摆腿幅度达到最大限度小腿随大腿的下压惯性先前下方自然摆出前脚掌做“扒地”式准备姿势,此时支撑腿的折叠角度接近最小。而扒地鞭打动作是途中跑的关键技术,为减小着地时的阻力,运动员要做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与脚的积极后扒动作,以减小脚于地面的相对速度,这可使腿提前进入支撑的积极状态,从而加大前蹬阶段的支撑动力成分,形成支撑时期的单高峰型,以提高支撑效果。
教练提示:途中跑时两臂前后摆动,摆动动作不仅是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腿部动作,更重要的是对提高两腿的交换频率以及蹬摆动作的幅度起着重要作用。摆臂动作应自然、有力、前摆超过下颌,后摆稍向外,不要耸肩,肩横轴应与两臂同时绕身体中轴运动,同时还要协调放松。另外,弯道的途中跑技术也是不可不提的,在进入弯道时,上体与下肢应成一整体并有意识地向内倾斜,加大右侧的腿和手臂的摆动力量和幅度。右腿前摆时膝关节稍向内扣,着地时前脚掌内侧用力。左腿前摆时膝稍向外,着地时前脚掌外侧用力。右臂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前摆时稍向内。左臂摆动时,稍离开躯干做前后摆动。右臂的摆动幅度应该大于左臂。由弯道进入直道时,应随惯性自然放松跑2—3步,身体由内倾自然转为正直。
二、短跑途中跑的技术练习
短跑动作结构比较简单, 但是一旦形成动作定型后便很难改变。所以,在初学途中跑时要让考生知道在整个跑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自然、放松、大步、快速、向前的要领,这样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可利用佳卓立公司生产的中短跑计时系统进行成绩统计,有效训练,比手动计时要精确的多。
(一)60米反复跑2—3次
(二)原地成弓步站立,做前后摆臂练习。
要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臂,前摆时肘关节角度逐渐减小,后摆时肘关节角度逐渐加大,摆动协调有力。
(三)弹性跑。要求跑时用前脚掌着地,作脚跟离地、富有弹性的慢跑,以后逐渐加大腿的摆动幅度并要求做出大小腿折叠前摆动作,跑的速度由慢跑过渡到中速跑,辅助练习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等。
(四)中等速度的反复跑60—80米。
要求:跑速中等,动作放松、协调,在步幅逐渐加大过程中体会摆动腿前摆着地动作要领。
(五)大步幅地反复跑60—80米。
要求:在体会正确的摆臂和摆动腿的动作要领时,做出摆动腿带髋前送的动作。后蹬跑、跨步跑等可作为辅助练习。
(六)原地高抬腿变加速跑。体会“画圆”跑动技术。
动作方法与要领:上体前倾高重心支撑,在原地做高抬大腿跑进,转入跑的阶段防止上体前爬,继续提膝前摆,小腿随大腿快速摆落“,立腰”高支撑。重点强调:折叠高抬,向前摆动,加长每一步的水平移动距离,与跑的衔接过渡自然、动作连贯。
(七)变速加速跑。重点体会大幅度摆动、放松自然跑的技术。
动作方法与要领:站立式起动加速,接近最高速度时,保持速度,体会大幅度有节奏的放松跑技术,待惯性不足时再加速转入惯性跑。
重点强调:是惯性跑而不是变速跑,注意惯性跑技术的正确性。
(八)30—60米小步跑。让考生体会和掌握跑的“扒地”着地技术,也可以作为提高动作速率的练习手段。
(九)变速跑80—100米。要求加速跑30米→惯性跑20米→加速跑30米→惯性跑20米。
(十)直道进弯道跑。在直道上先跑20米左右,接着惯性跑进弯道再跑40左右。要求:在进入弯道前要有意识地加大右腿和右臂的蹬地和摆动力量,身体逐渐向内倾斜。
(十一)弯道进直道跑。由弧顶开始起跑,接着进入直道。要求:在跑出弯道的前几步,身体逐渐正直。
三、短跑途中跑的身体素质训练
短跑属于高强度的无氧运动项目,其成绩取决于考生在全程中的反应速度、加速能力、最大速度的发挥和保持的能力。途中跑则要求考生要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而恰恰是这两个内容是大部分考生的软肋,因此提高考生短跑途中跑的能力是大部分考生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速度力量,即短跑所需的专项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它包括爆发性力量和速度力量耐力。速度力量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能力的最重要基础,是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其他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由于运动中力量的发挥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发放神经冲动的强度与频率,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状态可以直接影响肌肉的力量。
因此,考生在训练中一定要保持学生的高涨情绪,使之具备顽强的意志和充分的信心。1.上肢力量训练方法:双手持哑铃片的摆臂练习,注意节奏要有慢到快;背负小重量或脚在高处的俯卧撑;引体向上;卧推,抓举,挺举等。
2.腰腹力量训练方法:一分钟仰卧起坐,负小重量的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悬垂举腿等;负重转体等。
3.下肢力量训练方法:肩负杠铃最大负荷重量的20%—30%做半蹲跳、弓箭步步走8—10次;负重做快速的小步跑,落地时小腿和脚做积极的后扒动作,并保持高重心;负重做高摆扒地的技术,大腿高抬,并积极下压踮膝放松,小腿自然前伸,落地时积极后扒;弹性踮步走和弹性踮步跳,脚掌着地过渡到足尖有弹性地走或跳;沙坑里做各种弹性跳,踝关节要充分用力落地,落地时要有弹性(单足跳、跨步跳和原地双脚跳);负重(杠铃或沙袋)的原地双脚跳起,脚跟不落地、落地后立即反弹跳起;跳深练习(40厘米左右高),足尖着地,落地后立即反弹跳起;跳台阶、跳栏架(台阶和栏架的高度和数量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练习阶段来选定);150米跨步跳,200米后蹬跑;150米—200米换腿弹性跳;跑上、下斜坡等等均可以有效的增强下肢的弹跳和爆发能力。
(二)速度耐力是指有机体长时间地工作抗疲劳的能力,是将最快速度保持到终点的能力,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速度耐力同时也是对力量、速度、柔软性等各方面素质的最高要求,与取得短跑优异成绩关系密不可分。
发展速度耐力的方法主要有:
1.20米—30米—50米折返跑,强度在85%以上的速度去完成; 2.100—150米的重复跑; 3.60—120米的计时跑;
4.300—500米,强度80%以上的反复跑;
5.100米快跑+100米慢跑+100米快跑的变速跑等等。要求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以心律降到120次/分为准。
注意:力量训练时,由于要经常进行抗阻力和有杠铃帮助的负重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所以在进行力量训练之前应将准备活动充分做开,以免肌肉拉伤或被杠铃砸伤。而短跑的速度训练是一种大强度的训练,对身体各系统要求较高,建议速度训练在课的前半部分、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训练的组织要严密、科学、合理,每次训练后考生都应该得到充分的放松,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常见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一)摆动腿前摆过低或方向不正。
纠正方法:首先要讲清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动作的重要性,并且反复做大小腿折叠前摆的辅助性练习;加强抬大腿的屈大腿肌群力量和伸肌的柔软性练习;在跑时上体要保持正直,使髋关节处于前移的姿势,便于摆动腿前抬,可结合高抬腿、上坡跑、跑台阶等练习来加强效果。
(二)踝关节紧张,脚落地时有制动现象。
纠正方法:原地做小步跑练习,感觉膝、踝关节放松技术,强调跑的过程中踝关节放松,同时在落地时要向后扒地。注意发展踝关节的柔软性和力量。
(三)踢小腿跑。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摆动腿大小腿应充分折叠,大腿先高抬然后下压,小腿自然伸展,反复做高抬腿跑。
(四)后蹬无力,蹬摆不协调。
纠正方法:考生应该多看多想,加深体会,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正确的动力定型。
(五)摆臂紧张,姿势不正确。
纠正方法:多进行徒手或持轻器械做摆臂练习,以肩关节为轴;做原地压肩等柔软性练习。
(六)弯道跑时身体没有内倾。
纠正方法:沿分道线内侧加速跑,强调躯干内倾和外侧摆臂用力,多做下弯道跑练习,消除动作紧张状态。
第三篇:田径短跑技术说课稿
田径短跑技术说课稿
田径短跑技术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摆臂技术在快速跑中的作用及一些短跑的专门技术练习;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80%的学生掌握快速跑摆臂的技术动作,7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高抬腿跑、后蹬跑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团结协作、主动参与、勇往直前的精神。
4、德育渗透:与情感目标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有效的利用各种跑的专门技术练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快速跑姿势
三、教法设计:
(a)热身游戏采用各小组自选方法,各小组间不同的游戏热身,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及组织能力;
(b)摆臂练习中采用两人互相练习及三人定位练习,使练习者及时得到正确的反馈,利于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和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c)让距离跑中可利用男生让女生、素质条件好学生让素质条件差学生,提高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让部分学生体验成功感,不会觉得自己与其他有太大的差距;
(d)障碍接力中,学生可根据所提供的场地器材及有关规定,自行讨论选择编排障碍的顺序,培养学生探索思维及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e)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式。
四、学法设计:
本课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自学法、自练法、并辅与讨论法。
自学法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自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讨论法可以通过各种探讨交流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给予了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空间及多种练习形式。在分组上,实行动态分组,有友伴型、帮教型、讨论型、探索型、合作型分组;在活动范围上,划定三个区域:高抬腿跑区、后蹬跑区、技术探索讨论区,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与发展情况选择练习组别与练习区域。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项信息交流,达到教师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
六、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5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组织方法:
2、体育老师在整队时检查学生服装,五例横队
3、师生问好
4、宣布上课的内容及要求
介绍本课教学内容,结合室内课所观看的百米录像及刘翔夺冠的比赛录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及学习兴趣,产生我要学的想法。
(二)激发求知欲阶段(热身部分)(5分钟)
引导学生进入游戏自选超市,选择感兴趣的游戏,从教师处领取游戏规则,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学习、组织、参与游戏。在激发学生兴趣及热身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与组织能力。
(三)运动参与体验阶段(基本部分)(30分钟)
1、摆臂练习(4分钟)
学生间相互观察,互相帮助指正,了解摆臂在快速跑的作用和意义,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
2、跑的专门训练(高抬腿跑、后蹬跑);(8分钟)
了解高抬腿跑有利于改进大腿前摆不够的错误动作,后蹬跑有利于改正后蹬不充分、坐着跑的错误。在运动场上设置高抬腿跑区、后蹬跑区、技术探索讨论区,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反馈及自己了解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区域。体育教师在探讨研究区随时和学生探讨其他练习方法并解释合理性。三个区域同时进行。
3、让距离跑(8分钟)
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与情况,设置男生让女生,素质条件好学生让素质条件差学生,避免男生与男生之间、女生与女生之间、男女生之间的太大差距的出现,让部分素质较差,自信不足的学生也同样能够有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感觉。
4、游戏:障碍接力(10分钟)
通过学生各小组在跳绳、垫上前滚翻、钻栏架、过独木桥、蹲着跑等障碍中自行选择编排顺序,即提高了比赛的趣味性及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能力。
(四)恢复身心(放松沟通部分)(5分钟)
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进行放松操,在优美的乐曲中下课。
通过师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从而实现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健美、以体长技、以体怡心的学校体育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田径短跑技术说课稿2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xx,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田径中的短跑技术
一、教学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又称为短跑,是田径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锻炼学生的爆发力、反应能力,发展学生的无氧运动。短跑分为起跑、起跑与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途中跑是短跑中速度最快,对结果影响最大的部分。是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对发展学生身体的素质,培养学生在比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班集体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但与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难,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但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
(一)有利因素: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普遍较高,好胜心强,喜欢竞争性和参与性的体育活动,爱表现自己,因此对本次课内容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很容易调动的。
(二)不利因素:初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易冲动,缺少协作意识等不良心理倾向,在教学中我采用多样性的教学练习方法吸引学生,还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团结协作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途中跑练习,使学生理解短跑的基本技术原理和途中跑的技术特点,知道步频、步幅与跑速的关系,以及步幅的正确方法,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途中跑合理的技术动作,使80%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培养自主锻炼习惯与他人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途中跑练习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5次/分,练习密度为45—50%,运动强度中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适应社会。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脚后蹬、折叠、抬腿、扒地
难点:手脚配合的协调性,动作轻松、自然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语言提示法,积极评价法
学法:观察法,模仿法,游戏法,练习法,自我评价法
七、教学过程
本部分我将分为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时间3分钟。
课堂常规。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宣布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时间5分钟。
包括热身螺旋形慢跑和行进间徒手操。在课的准备部分选择“螺旋形慢跑”来代替传统的慢跑,让学生跑出欢乐、跑出兴趣。通过行进间徒手操进行准备活动的练习,调动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通过这些运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预防和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为基本部分的练习作好铺垫。
(三)基本部分:时间32分钟
(1)讲解短跑途中跑的技术特点。(2分钟)
(2)技术示范。做1-2次60米短跑完整技术示范,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然后我再分
解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着做。
(3)组织学生练习,将学生分成四组,分组练习。(30分钟)
①学习摆臂技术。原地成弓步做前后摆臂练习。注意要点:以肩为轴,屈臂前后自然摆动,
两手成半握拳或自然伸直手掌姿势,摆动有力。
②学习前脚掌着地的富有弹性的慢跑。要求前脚掌着地,做脚跟离地较高、富有弹性的慢跑,
以后逐渐加大大腿摆动幅度并要求大小腿折叠前摆。
③学习中等速度的反复跑60~100米。要求跑速中等,跑的动作放松、协调、步幅开阔。 ④两人并列,中速反复跑60~100米。体会摆臂和摆动腿前着地技术要领。
⑤让距离跑 。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与情况,设置男生让女生,素质条件好学生让素质条件差
学生,避免男生与男生之间、女生与女生之间、男女生之间的太大差距的出现,让部分素质
较差,自信不足的学生也同样能够有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感觉。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练习。
(1)让学生在快乐的兔子舞中舒缓心情,缓解身体的紧张
(2)教师教学生拍打大小腿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最后教师对这节课和学生进行点评(以表扬为主),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安排课后练习,回收器材,师生再见,下课。
田径短跑技术说课稿3
一、教材简析:
快速跑是初中年级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通过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本课时是初二年级快速跑教学的最后一课时,是在初一年级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基础上进行的百米全程跑练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人,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初二年级的学生特点:
1、他们学习的经验是一种课程资源,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初一一年的新课程学习,在学习方法上已有了很大转变,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练中具有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自控能力。这是本课教学必备条件。
2、他们的差异性也是一种课程资源,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技术掌握状况存在着一定差异。
3.本次上课的班级是初二五班,该班女生人数相对较多,在练习的时候有一定难度,需多加练习,提高女同学的技术水平,克服畏惧心理。
三、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在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使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落实到教学层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对快速跑教材学校竞技体育资源的开发,使本课技术教学重点得到解决。
2、通过有效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和追星心理,把学生的追星心理与教材教学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追星心理,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3、通过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形式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步频、步幅与跑速的关系,以及步幅的正确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快速跑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整以及与人交往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追星方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完成技术动作。跑出好成绩.教学难点:转变学生畏惧心理,树立健康的体育观。
六、教学过程:
(一)起跑练习(2—3次)
1.教师讲解并提出要求;
2.组织学生练习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1. 学生听要求;
2. 做起跑练习
(二).百米全程跑
1.教师讲解并提出要求;
2.组织学生练习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1. 学生听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完成练习.
2. 全程跑练习.
四、结束部分
1.集合整队,做放松练习教师带领,学生集体放松
2.讲评及小结本课
3.布置归还器材
4.准备下课.课后总结:本节课是在先学基础上进行的,内容的安排适度。本次测试成绩是手动计时,成绩有误差,男生最好成绩是十四秒八四,女生最好成绩是十七秒二六,整体成绩不理想,透漏出我们学生身体素质欠佳,需要多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素质练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田径短跑技术说课稿4
第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20xx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实施田径必修教学的,从学生对发展体能能力的需求,从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出发,在教学中,力求营造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学练、合作学练等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场地的布置,标志点、物的运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能动性。在学习中体验跑的乐趣,体验锻炼的价值,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体现田径运动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层面上的教育功能。
第二、教材分析
田径运动是一项非常普及的体育运动。现代人的生活相对安逸、舒适,人们适应自然界和社会的能力自觉或不自觉地下降。学生从事田径运动,无论年龄、性别,他们都需要以特有的勇气去完成某一个项目,从中获得意志的锤炼和精神的升华。
本课选自《体育与健康》人教版高中教材(水平五)田径课,课型为新授课。途中跑是全程跑的主要部分,也是全程跑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部分。快速跑的途中跑的特点是步幅开阔,步频快;技术要求是以髋带腿的充分送摆,过程中小腿以最近的距离和大腿进行了充分的折叠,使得既摆的幅度大,又摆的阻力小,速度快;充分前摆后摆动腿通过以髋带腿的积极下压着地支撑的方式减少腾空时间,促进重心的快速过渡。如此的技术要求从而达到既步幅大,又步频快的目标。
第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田径必修,这些学生处在身心发育高峰期。这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自主学习能力很强,有着较强的合作意识。高一学生力量相对薄弱,也缺少对途中跑技术的认知。因此,教学中应以技术介绍为主,安排的练习也应能够促进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练习的速度应以中速,中速偏快为主,有利于学生学习技术,提高学生的重复练习次数,最终达到跑的轻松,步幅开阔。
第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快速跑途中跑的躯干及摆臂的要求,能理解形成轻松大步幅的跑是提高快速跑成绩的关键,并知道提高步幅的技术方法;
2、技能目标:90%学生能够在途中跑的练习中做到躯干正直,屈肘约90度前后摆,80%做到以髋带腿的`大小腿折叠前摆,和扒地支撑动作,形成轻松大步幅的技术要求;
3、情感目标:通过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
重点:自然、放松和富有弹性的大步幅跑
难点:髋带腿的折叠充分前摆、下压鞭打扒地支撑
五、教法
讲解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
第六、学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
第七、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
第一、课堂常规第二、本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
第一、音乐声中在小骨干的带领下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指定场地做慢跑2分钟。
第二、跟随教师做行进间后踢腿跑、直腿扒地、大步幅跑的练习。
第三、跟随教师做行进间8节专项徒手操。
三、基本部分
第一、提问:途中跑应该怎样跑?归纳答案。
第二、四路纵队,组织学生依次自主体验。10+30米跑(2次)要求通过前10米的提速后,在后30米内将自己认为的途中跑技术方法跑出来。
第三:
1、介绍跑的方法,提出跑的要求;
2、针对学生跑的情况和问题解答情况归纳学生对途中跑认识展示优秀运动员和猎豹奔跑图片,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认识到:
3、要跑的快,步幅一定要大,步频一定要快;
4、步频是相对固定的,但步幅能靠技术的训练和专门性的力量训练去提高
5、跑姿上身体要正直,前后摆臂要有力。
第四:
1、示范讲解原地高摆腿练习。
2、示范讲解原地高摆腿后的鞭打扒地集体练习。组织:四列散开队形。要求上体正直,膝高过腰,大小腿收紧。口令指挥(4*8拍)集体练习。口令指挥分排练习,1对1观察
第五:体能练习
1、教师讲解示范体能练习动作。
2、组织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第一、在音乐声中、跟随教师做5节放松徒手操。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自评互评。
第三、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第八、场地器材
场地:
1、田径场
2、标志杆若干
3、录音机一台
4、展板一面
第四篇:短跑技术教案
短跑技术——终点冲刺跑
教学内容:
1、短跑技术——终点冲刺跑
2、游戏:听数抱团
教学目标:
1、掌握终点冲刺跑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短距离跑耐力。
2、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勇敢、果断以及勇于实践与合作的精
神。教学重点: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冲刺的意识
教学场地、器材:篮球场
长绳子一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收心热身 13min)
A、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精神面貌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服装
B、热身活动:
1、徒手运动: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部运动、踝腕运动、正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
2、听数抱团(所有学生绕篮球场慢跑成圈,听教师的口令,当听到教师喊出一个数字时,比如3,那么所有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三个人抱成一团或者站在一起,人数比3多或者不足3时,自觉站到圈内收腹跳5个,做完后继续跑到队伍里,继续参加游戏)
二、基本部分(掌握技能 25min)
A、讲解终点跑概念
1、终点跑技术:距离终点15——20米,尽力保持身体前倾角度,增加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
2、终点撞线技术:离终点线前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以肩部或胸部冲撞终点线,并跑过终点线后逐渐减速慢跑。B、终点跑学习练习方法
1、在慢速跑动中做上体前倾动作,以肩部或胸部冲撞终点线;
2、用中速跑做肩部或胸部冲撞终点线;完成撞线后不要立即停止,顺势向前跑过几步,直到自然停止;
3、快速跑40——50米,直接跑过终点,不做撞线动作,跑至终点线20米左右时,增大身体前倾程度,并加大摆臂幅度,迅速跑过终点;
4、快速跑40——50米,离终点线前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以肩部或胸部冲撞终点线,并跑过终点线后逐渐减速慢跑。
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各技术的要领并作一定的示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
2、学生自行进行模仿,有不理解的地方向老师提出
3、按要求,分组练习,听教师的口令
4、用长绳模拟冲刺撞线环节
练习要求:
1、完成终点撞线动作时,强调不能跳起撞线;
2、完成终点撞线动作后,不能立即停止,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3、听教师的口令做前倾或撞线动作。
三、结束部分(放松恢复7min)
1、放松活动(聊聊从终点冲刺联想到些什么)
2、师生互评
3、安排收回器材
4、师生再见
第五篇:谈100m短跑技术教学
谈100m短跑技术教学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中100m短跑的教学顺序,100m短跑的技术原理,对100m短跑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论述总结。从而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对我国100m短跑各阶段的合理教学顺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我国体育教学100m短跑的技术教学的深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短跑 ;技术;教学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是人们生活技能中发展起来的竞技性运动,包括竞走、赛跑、跳跃、投掷和全能运动项目。通常把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称为“径赛”,把以长度计算成绩的跳投项目称为“田赛”,把由部分跑跳投项目组成的综合性项目称为“全能运动”。“径赛”、“田赛”、“全能运动”称为田径运动。
田径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家锻炼标准》中占有很大比重,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田径运动项目中,占有较大影响力的短跑项目更是重要的基础项目。1 短跑技术发展概况和趋势
早在公元前776年第二届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有了赛跑项目。跑的距离是一个“斯太地亚”(古希腊的长度单位,600脚长,约相当176~192m之间)。当时跑的技术没有文字记载可查,从古代装饰瓷器上所画的图来看,当时跑的姿势,上体前倾较大,腿抬得较高,落地小 1 腿有向前摆的动作,步长较大[1]。
18世纪至19世纪初,跑步已经成为学校和军队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在欧美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887年美国田径教练玛尔非从袋鼠后腿弯曲然后向前跳跃的姿势得到启发,发明了“蹲踞式”起跑,以快出几秒的成绩获得100m冠军。1928年美国选手G.辛普逊首先使用了可调节的起跑器,他以9.4秒跑完一百码,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第一次设立女子100m短距离跑比赛。直到今天,男子100m跑的最好成绩是9.58秒,由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创造,女子成绩是美国选手所创,成绩是10.49秒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短跑技术和训练逐步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模型化分析、电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2]。使人们对100m短跑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而且各科科学知识如运动生化、运动解剖、运动生物力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知识相交叉。丰富了人们对短跑这一项目的认识,因此,短跑教学训练手段随之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100m短跑的技术原理 2.1 跑的动作周期
短跑是人体水平位移速度最快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配合的周期性运动。跑步中的一个周期是一个复步(即两个单步)构成的,因此短跑的一个周期包括两个支撑时期和两个腾空时期。支撑时期:从脚着地是起到脚离地时止。腾空时期:从脚离地时起到另一脚着地时止。
按照100m全程跑技术的特点,可将100m短跑划为起跑、起跑后的 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阶段。100m跑由于距离短,速度快,在比赛中的成绩相差较小,时间相差较短。因此,每个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制胜的关键。
2.2 决定100m短跑跑速的因素
决定100m短跑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步长是指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两者的乘积就是跑的速度(跑速=步长ⅹ步频)[3]。因此,无论改变步长或步频,还是两者同时改变,都将对跑速产生影响。如果保持步长不变提高步频或保持步频不变加大步长,都能提高跑速。但在实践中,过分加大步长会因完成每一个单步的实践过长而降低步频,而过分加快步频也会因每一个单步的用力效果受到影响而减小步长,因此,只有了解影响步长和步频的各种因素及两者的关系,使两者合理搭配才能达到提高跑速的效果。2.3 100m短跑的技术特点
100m短跑体育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最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项目,属于一种极限运动。100m是发展速度素质最有效的手段;是田径运动员的基础项目,在其它运动项目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人体肌肉收缩速度,动作速度,身体位移速度最快的运动,其特点如下:
① 动作快而灵活,身体动作速度快,位移速度快,而且动作轻快灵巧。
② 做动作时肌肉收缩的爆发力强,力量大。
③ 跑的动作协调;上下肢配合好,动作用力合理,向前的效果好。④ 根据自己的身体形态特征,全程分段明确,过度流畅。3 100m短跑的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1 100m短跑技术教学重点 3.1.1 专门技术练习
通过我国多年的教学和训练,在教学中的总结,短跑的专门技术练习,由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交叉跑等技术练习组成。初学者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练习来纠正或改善自己跑步时的动作;并提高其跑步是的步长和步频,提高运动成绩,专项者可以通过这些技术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并在比赛前利用这些技术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兴奋性,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3.1.2 途中跑技术练习
途中跑是100m跑各个阶段中距离最长,最重要的环节。途中跑的距离不仅占全程距离的60%左右,而且对成绩的贡献率也最大。因此,途中跑的技术是100m跑技术教学中的最重要部分,在100m跑教学中,大约要用60%~70%的时间进行途中跑的教学和练习。3.1.3 起跑技术
田径规则要求,短距离跑比赛必须采用起跑器起跑。一般初学者不太习惯使用起跑器或蹲踞式起跑。在我国很多普通学校中,有一大部分学生在进行短跑比赛或测试时不会听起跑口令。因此,起跑器的使用、安装、起跑口令和蹲踞式起跑技术 都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重点教学。3.1.4 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 的加速跑阶段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容尽快地发挥出最高的跑速,通过过渡到途中跑。在教学中,初学者通常都没有起跑后的加 速跑现象,没有和途中跑衔接,很多学者都是利用起跑器蹬起后先直体在先前跑,没有利用重心的作用来提高蹬离起跑器的速度,在教学中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应该重视地。3.2 100m短跑技术教学难点 3.2.1 途中跑的技术规格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学生对途中跑教学中正确技术规格理解容易,但做好却不容易。练习中,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反而常常使错误动作多次重复,给纠正错误动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教学中,通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学生总是认为谁跑的成绩好,谁的技术动作好,而不是从技术力学的角度去正确分析技术动作,而盲目效仿他人动作,学习中,常常是慢跑时技术动作还可以,速度加快时,技术就会易变形。3.2.2 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度技术
由于有的学生腿部力量差,学生蹲踞式起跑时腿部用不上力,上体不敢前倾,支撑方法不对,一听到枪响,就是抬起上体就用力加速跑,容易造成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区别不大。起跑中没有利用蹲踞式起跑器蹬前的力量和利用重心的作用。并没有结合腿部和摆臂来加快速度,从而与途中跑失去衔接,影响全程的流畅性和运动成绩。4 100m短跑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100m短跑技术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但要较好地掌握这一技术却不容易。100m跑谁都会跑,能跑,但跑得轻松、自然、省力、速度又快则不是容易的事。一个人跑的技术即使有错误,他仍然能够向前跑,且感觉不出自己技术动作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但是从竞赛技术的角度分析,却要考虑他跑的技术动作是否能够发挥出本身的最大潜力,用力是否合理,跑得是否轻松省力,速度快等。根据历史世界短跑比赛和我国中小学学生的100m跑运动成绩来看。我国100m短跑的运动成绩是比较一般的。我国要把运动成绩提高到接近世界水平,特别是接近欧美国家的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我国100m短跑技术教学应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100m短跑技术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运动成绩的水平。这就需要对我国的100m短跑技术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5]。
100m短跑项目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4个阶段。其特点是人体在快速奔跑时,生理负荷很大,供能方式是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人体器官是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极限强度工作。在教学中要针对其项目特点和各阶段的技术难点以及各阶段的比重来进行组织教学。
4.1 简介完整技术动作的教学手段
① 讲解100m短跑的发展概况,项目特点和基本技术。
介绍100m短跑项目特点及奥运会、旧中国和新中国100m短跑技术的演变和成绩发展概况。② 技术示范
用蹲踞式起跑60m做完整的100m跑技术示范一到两次,让学生从正面和侧面两个不同的角度观看示范。③ 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录像或影片 4.2 进行间跑的专门练习
100m短跑教学中采用的专门练习;目的是体会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纠正动作错误,发展腿部力量和加快动作频率。在完成这些专门性练习时,要求动作正确、放松、逐渐加快动作频率,并与途中跑结合起来练习。
跑的专门练习是根据跑的技术动作设计的一些动作分解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车轮跑”、“跨步跑”、单足跑等对学习和提高跑的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反复地做这些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还能够提高跑的专项能力。例如;在做“小步跑”和“高抬腿”的练习时,教师可以用掌声来控制学生的速度,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脑神经,提高学生的兴奋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步频,提高100m短跑的速度。4.3 途中跑技术教学手段 ① 讲解途中跑技术特点并做示范
由于途中跑的距离大约占100m跑的60%~70%,所以途中跑技术应作为100m跑最重要的技术阶段,在教学中所占比重应大些。目前,我国的跑道多采用塑胶跑道,因此“屈蹬式”应作为技术的教学重点。② 学习原地摆臂技术
首先,讲解摆臂的技术要领,介绍近代世界100m短跑冠军的摆臂动作。然后,做摆臂动作的技术练习,教会学生正确的摆臂技术,同时可以改进学生不起腿的错误跑法。③ 学习行进间摆臂技术
通过原地摆臂技术练习后,逐渐过渡到行进间摆臂,来巩固其动作技术,让正确的摆臂动作来影响腿部的动作。通过摆臂的反复练习,来提高下肢动作的质量,使上下肢的运动更加协调、配合。4.4 加速跑技术教学手段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起跑与途中跑之间的一段疾跑技术,任务是在较短距离尽快地获得最高跑速进入途中跑,起跑后两臂加快摆动,两腿交替用力蹬伸,步长逐渐加大,步频逐渐加快,并逐渐加大后蹬角度。两脚的着地点逐渐形成一条直线,上体逐渐抬起进入途中跑。
① 讲解加速跑技术要点并示范。
② 用录像以慢速放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③ 在直道做匀加速跑30~60m。4.5 蹲踞式起跑技术的教学手段
① 介绍起跑器安装的三种方法;“接近式”、“普通式”、“拉长式”。② 用30m蹲踞式起跑做示范和讲解。③ 复习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④ 学习蹲踞式起跑30~60m跑技术。
4.6 改进与提高100米短跑技术及运动成绩的教学手段
① 提高100m短跑所需的专项素质,选择跑的专门练习。② 采用匀速跑、加速跑、重复跑。
③ 组织教学比赛提高学生100m短跑的竞技运动能力 5 结论
本文主要是从100m短跑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从100m短跑的技术原理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重点从100m短跑的技术原理和重难点的研究中进行组织教学,提出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平时所被忽视的问题,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重新提出100m短跑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以及教学的严密性。100m短跑的技术教学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只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论述,今后更应该从我国以及国外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学中在进行研究总结,为我国体育教学中100m短跑技术教学寻求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熊西北.马明彩.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8.1 [2]肖彤岭.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1 [3]孙庆杰.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1 [4]{澳}约翰.A.霍利.跑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7.1 [5]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