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结合

时间:2019-05-15 06:0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结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结合》。

第一篇: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结合

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结合

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曾晓鸣

[内容摘要]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教师不单单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我们活动中心没有教科书,因此要开发好“教科书”。做为活动中心书画项目负责人,更要学会挖掘与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课堂。一方面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一切可利用的素材,特别是有特色的素材,添加到教学中更好的为美术课堂教学服务。另一方面要挖掘有特色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成有地域色彩的课程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美术教育。我是具体通过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方面具有乡土特色的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遗产的素材进行搜寻,选择,提炼,寻找适合我们美术教学内容的题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美术课堂中处处绽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之花,达到更快、更好地提高活动中心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教师角色

环境

民俗风情

民间艺术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课程的实施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校外教师只有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才能够在开发过程中承担起积极的角色。一方面不少教师没有很好地去开发利用方方面面课程资源。教师应当改变这种落后的思想,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意识和开发能力的缺乏,大量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进入实际的教学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挖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的社会与现实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素材进课堂,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活动中心美术教学目前没有教材,老师都是各自为政,教学中的内容几乎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素材,教学过程中没有反映出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的题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美术失去兴趣,不利于美育教育的发展。这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作风当然要不得。那么,如何教好每个学生,教好每一节美术课呢?我结合本地实际,针对现行没有教材的课堂教学,收集学生们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素材来进行补充。(这既有效地充实了课程资源,又可以弥补没有教材的不足,同时也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另外独立增设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特色课程。让中心美术课堂处处绽放出特色之花,我是进行如下探索:

一、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来充实校外美术教学活动

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楠溪江山清水秀,淳朴自然,溪流两边是村庄,溪流两岸有七八十公里的滩林,似绿色屏障,形成了以溪流、鹅卵石滩、草地、滩林、农田、村庄,以及远山、蓝天、白云等层次丰富的景观。不管是农民在田间劳作,不管是牧童在滩林放牧,不管是游人坐着竹排在飘流,不管牛群在碧波中嬉戏,也不管是夜幕下鸬鹚捕鱼的场景,还是那梯田,村庄,无不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迷倒了一批批国内外游客。

美来自于生活,美术作品表现内容更多的是描绘现实生活。大千世界为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心的学生虽然是城里长大的,随着近几年农家乐的兴起,也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多的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就这一点来说,楠溪江为我们的孩子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那么,作为他们的美术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开“源”建“库”?又该如何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触摸乡土,挖掘原生素材服务校外美术教学。

现在活动中心的美术教学往往远离学生生活,显得不够亲切。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增加永嘉楠溪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或自然资源的教学材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运用生活,赞美生活。比如可在美术课中增加《我们爱劳动》的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农村劳作的场景,特别是农村孩子参与劳动的场景,再添加一些做饺子、包粽子、做寿桃等乡土文化素材的教学,课堂内容就更丰富了,教学过程也就更富有感染力,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再如在美术课中增加《绿化家园》的教学中,可用视频带领学生畅游楠溪江,欣赏淳朴的田园风光,环境优美的农家小院。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各村的“风水树”,从认识身边熟悉的树,并发现树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2 了。在增加《四季歌》中,引导学生看看楠溪江一年四季的乡村风光:春天滩林中草树发芽,梯田间油菜花黄;夏天苍波水池中荷花争奇斗艳,岩头瓜田间瓜果飘香;秋天东皋柿子挂红,枫林橙香四溢;冬天四海山上白雪皑皑,龙湾潭冰笋倒挂。《山外有山》的教学来讲,漂亮奇特的山很多,在课上展开“比一比谁去过哪些山?谈一谈怎么样的山?”的教学。树立了2个自豪感:农村孩子为生在大山中而自豪;城里孩子为游览名山而自豪。一堂美术课的成功与否,教师对上课素材的吸收与处理很重要,也迫使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2、利用写生,把教学活动搬进大自然。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永嘉楠溪江自然资源丰富,关于美术的绘画资源更是随处可得,田野风光、自然景观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因此,就自然资源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把课堂搬进大自然。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更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让学生兴趣盎然。

3、以家乡之变,激发学生思维漫游。

昨天、今天、明天,忆(寻找)昨天,看今天,想明天。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这些都是现代楠溪江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孩子们浓浓的爱家乡之情。通过观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再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我为家乡造大桥》、《未来的好帮手》、《我心中的游乐园》等等课程。

《我为家乡造大桥》以温州到瓯北造过江隧道或者桥让学生进行辩论,利用国内外已有的隧道或者桥让学生思维产生碰撞,针对现实生活中交通的堵塞,能 3 源的危机,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未来,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陈博文同学2006年科学幻想绘画作品,《温州未来交通图》获温州市科幻画一等奖。

自然资源是校外美术教学和创作教学的好题材,作品《农家院》、《鸭子戏水》、《柿子熟了》、《村庄》„„就是以田园风光创作出来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认识和了解楠溪江田园风光后,同样会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我们要用这个资源库服务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

二、利用人文环境资源来充实校外美术教学活动

楠溪江两岸不但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有闻名遐尔的人文景观,除了住宅之外,宗祠、庙宇、书院、亭阁、戏台、牌坊、寨墙、堤岸、水渠之类,凡古代农耕社会所应该有的各类建筑,都已经完备,甚至还有规模不小的园林。其中古村落最为有名,它是乡土文化的博物馆,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人文环境资源的宝库。如此丰富的人文环境资源,却也比较繁杂,需要我们去搜寻,选择,提炼,寻找适合我们美术教学内容的题材。通过比较,我认为下面一些人文景观值得我们利用。

1.古民居

欣赏各种典型的古民居来了解古民居的美,以及对古民居相关文化的剖析,并让学生参与对古民居的看看、思思、忆忆、画画,使他们深刻的了解耕读文化的内涵及价值。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原先居住的老房子、破房子是如何的珍贵,懂得了古民居一旦遭到破坏,将是无法估量的损失。正迎合着新课标中的课程整合(美育与德育的有机 整合)。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同时,思想境界得到质 的提高。楠溪江古建筑保持完整,丰富的古建筑是我 们最宝贵的财富,学生也是从了解这些“老房子、破 房子”开始,懂得了先祖们留给我们的是不可再生的 人文环境资源后,使他们了解古建筑的美,而且让学

生们知道,保护古建筑是多么的重要,培养他们从小就自发地投身于古民居的保护工作。

可设计为欣赏课《楠溪江古民居欣赏》,把楠溪江古民居所独有的特点与美展示给学生,并且把一些现在新建在古民居中的新房子与古民居进行比较,让学生们知道这是多么的不和谐,这是对古民居群的破坏。这样的一节课,它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将改变他们不珍惜古民居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保持古民居群和谐存在的重要性,使我们的下一代真正认识到人文环境资源的珍贵。记忆画《我的家》、《我心中的楠溪江》等等,有条件的话可安排进行现场写生课。

2.古亭

楠溪江古村落有很多种小品建筑,如牌坊,溪门,亭子等等。其中古亭为最多,据有关材料统计,过去大约有一千座亭子,到现在还剩有274座。亭子不大,但功能种类却不少,有供路人歇脚的路亭,有寨门口作守卫之用的谯亭(可以瞭望),有给渠头洗衣妇女避雨的,有给村民休息闲谈的,还有岩头村独一无二的作为调解纠纷的花亭和水云村作为戏台的赤水亭。它们绝大多数为普通平常的乡民服务,是公益性的建筑,最富有浓郁的乡情。比如作调解纠纷场所的花亭上有幅对联:“情理三巡酒,理情酒三巡。”告诉了乡邻乡亲,要息事宁人,和睦相处;“且息亭”的楹联 “日之夕矣归与归;力不足也坐则坐”,均流露出对父老乡亲的关切之情;岩头村南门口的乘风亭,是过去乐清到缙云挑盐人的必经之地,柱子上一副对联是“茶待多情客,饭留有义人”,以多情、有义称为过客。小小路亭,交流着人互相的关怀,也就培养着一代一代人们仁厚的品格。这些古亭可以设计成欣赏课《楠溪江古亭欣赏》将是很好的地方课程,也可以设计成《古亭写生》课,将古亭文化中的人文思想融入其中,便有它独特的教育价值。

3、宗祠、戏台。

4、从细处看,我们还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挖掘利用。

(1)、一物多用。楠溪江鹅卵石,就可以设计很多类型的课。有绘画课、手工课、综合实践课、欣赏课、设计课等等课程。

比如①绘画课《在石头上画画》

5(2)、手工课《神奇的石头》

(3)、综合实践课《遍地是宝——楠溪江鹅卵石》

(4)、欣赏课与设计课相结合《楠溪江鹅卵石的妙用》。寨墙的欣赏,乡民们砌寨墙的目的,主要是防御、防洪。过去经常有兵灾匪患,也有村与村之间的械斗,还有洪水泛滥成灾等,所以寨墙非常坚固,廊下临溪的寨墙有8米多高,厚达6米以上,都是为了防御与防洪。岩头,苍坡东南部兼作蓄水坝的一段寨墙厚度在14米左右。不论高低长短,这些寨墙的砌法很有特点,如图我们可以利用寨墙砌法,设计成一节融欣赏与寨墙设计为一体的地方美术课,让学生了解体验寨墙文化。

比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增加图案如:《适合纹样》,我们可以利用瓦当等乡土特色的资料充实课程。我们也可以在这堂课后独立增设具有地方色彩的、乡土特色的课程《瓦当》,可以是设计课,也可以利用萝卜、番薯雕刻的形式制作瓦当的手工课。楠溪江瓦当造型、图案很有特色,主要让学生了解楠溪江瓦当图案中的吉祥文化的应用,比如图案中的“福”、“寿”、“禄”、“狮子”、“ 脸形”等文字图案如何在特定的形状(圆形、方形、多角形等)范围之内的应用。同时让学生了解瓦当图案文化的内涵,表露的是乡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有条件可通过学生课前到楠溪江古村子里寻找瓦当,给瓦当拍照,让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楠溪江瓦当的特色、作用,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让学生知道了瓦当图案的寓意,楠溪江吉祥文化的深厚内涵,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珍惜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思想感情,收到很好的效果。

楠溪江校园周边环境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这几年破坏得很厉害,这一点我们很担忧。我们把乡土特色的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目的。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但要了解楠溪江的乡土文化,乡土建筑,而且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两者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最佳选择。

三、运用民俗风情来充实校外美术教学活动

延续了千百年来的楠溪乡土文化(永嘉耕读文化),为永嘉人形成了自己的特定的民俗风情。固有的生活习性养成的是他们特有的自娱其乐,表现出永嘉人祖祖辈辈淳朴善良的“和文化”。如农家庆贺活动,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方式:以宗族为主线,以亲戚乡邻延伸外线。杀猪宰羊、走邻访友、逛庙会、看大戏、做寿桃、做米饼„„真正体现了农家人“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永嘉县志民俗篇记载,岁时节令习俗有:立春、春节、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二十四夜祭灶、除夕。而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美好的传说,都有它独有的魅力。在永嘉楠溪江比较隆重的节日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等。不同的时节,农民有不同的庆贺方法:如清明节家家户户捣糍粑、做“米饼”;端午节做粽子、赛龙舟;中秋节的月饼、合家欢聚;冬至磨汤圆粉;元宵节放焰火、挂灯笼、闹龙灯;春节吃饺子、走邻访友合家欢庆,喜洋洋的节日气氛„„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陶冶了个性和情操,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为美术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近几年国外节日对国内节日的冲击,乡土文化正在淡化。可喜的是农家游的兴起,让城里孩子亲身体验民俗文化,真正的认识和了解浓郁的本土节日,永嘉楠溪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们老师在美术课中要多编排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让学生了解节至习俗,这不仅是为儿童画的创作挖掘好题材,同时也发扬了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任何民族的民俗风情,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的。永嘉楠溪江敷衍出的是富有乡土特色的“耕读文化”,人民在生活上也仍保留着传存下来的婚嫁习俗、家庭习俗、生活习作等,一个个劳作的场面,一件件生活的趣事,无不组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同时为富有特色的乡土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特色美术教育带来系列资源,下面就我以永嘉楠溪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习俗进行美术教学《柿子 7 熟了》、《酿酒》、《农家院》、《我为爷爷祝寿——寿桃的制作》等等课程。

案例

1、《我为爷爷祝寿——寿桃的制作》手工课

师:课件视频农村祝寿的场景,特别是分寿桃喜庆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围绕传统的祝寿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回忆自己身边的各种祝寿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以围绕传统的祝寿活动。

在永嘉,特别是楠溪江,不论男女,凡三十岁起,每每岁数逢十,便要“做十”。老年人,则称“做寿”。有的地方,老年人过生日也叫“做寿”,我们的家乡只兴过新年时逢十“做寿”。“做十”或者“做寿”,四六亲眷便要来“送十”。送什么东西呢?寿桃。

师:我们班级小王的爷爷六十岁,即将退休,我们能为王爷爷做些什么,你会以什么形式祝王爷爷?(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对,我们可以写对联给王爷爷,可以自制卡片送给王爷爷,可以画画送给王爷爷,也可以送其他礼物。你们开始忙碌了,小王的爸爸妈妈这时候会更忙,他们要做寿桃送给王爷爷,因为这是祝寿必不可少的吉祥物。你们知道寿桃是怎么做的吗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之后,老师播放有寿桃制作过程的课件,让他们直观了解这几个步骤——磨糯米粉,蒸米粉,捣烂米粉,最后制作。碾好做寿桃的白米粉做好准备,做寿桃先是用水把米粉掺好,我们那里叫“绣粉”,然后把“绣”好的粉放在一个木桶式的饭甑里炊蒸。炊透后,再放到石头捣臼里捣成柔柔糍糍地,大家你一团我一团摘了来,在面床板上热气腾腾地做成一个个寿桃。

师:现在同学们对制作寿桃过程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再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各种不同形态的寿桃。

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寿桃?为什么?你心中最美的寿桃是怎么样的? 生:(学生各抒己见)以树立学生的自信为主,打开学生的拓散思维。师:你想不想亲自来做呢?想做什么样的寿桃给王爷爷呢?(引导基础差的学生制作传统型的、最好能够启发学生制作创新型的寿桃)

生:„„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用橡皮泥来做做寿桃,看谁做得最快最好而且最有创意。在你们做之前,老师先做一个给同学们看看。老师演示完之后,请同学们展 8 开想象用心去做,之后,请同学各自展示并讲述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祝寿这一习俗,了解制作寿桃相比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利用民俗风情进行乡土教学的要求。

四、运用民间艺术来充实校外美术教学活动

永嘉楠溪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勤劳智慧的永嘉人民,在创造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创造了璀灿的精神文明,积累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永嘉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总体上划分为静态艺术,如根雕、笋壳雕、米塑、木雕、剪纸、竹编等,动态艺术如昆剧、永嘉道情、楠溪花鼓、鼓词,木偶戏等民间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还有民间文学。这些民间艺术为这一现代社会填充了朴素的色彩,也为我们美术教学带来了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可设计手工课、欣赏课、绘画课。

乡土美术课《民间工艺——鞋垫图案设计》 用一首歌《中国娃》导入。师:歌中妈妈为儿子做了什么呢 ? 生:鞋垫。

师:鞋垫,一针一线,包含着母亲多少的爱;鞋垫,一花一字,包含了母亲多少的深意。母亲把爱织成在里面,陪同儿子走四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鞋垫图案的设计。

首先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们欣赏各种不同图案的鞋垫。师:这些鞋垫上绣了哪些图案的形式?表达了什么意思? 通过学生的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师:鞋垫的图案有这么三种:一种文字字样,如“喜”字,“寿”字,“一路平安”等;另一种是纯图案,如梅花,菱形,红心等;还有一种是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不管文字还是图案,都包含着美好的祝愿。那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图案和文字来表达我们美好愿望和祝福呢?

指名学生回答。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你们想不想亲自来设计一双美丽的鞋垫呢? 生:想。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设计鞋垫。在设计之前老师演示一下设计的过程:

1、画出鞋垫的基本图形。

2、在鞋垫上用直尺画出一排排正方形小格。

3、在鞋垫上 9 画上图案或写上文字。再打出设计要求:

(1)图案或文字一定要有包含美好心愿或祝福意。(2)色彩搭配要明快、协调。

在这堂课中,使每位学生通过鞋垫图案的设计以及对作品的理解,来感受人间的亲情,达到利用民间艺术进行乡土教学的要求。

总之,让美术课堂中绽放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之花,是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一种体现,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优势,为中心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服务。参考文献:

1、《楠溪江古村落文化》 作者:胡念望

2、《楠溪江上游古村落》 作者:陈志华

3、《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尹少淳

4、《走进新课程》

5、《楠溪江人文自然景观在初中美术地方课程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永嘉县教育局 金少敏

该文荣获2008年度“全国校外教育工作者论坛”征文活动二等奖

第二篇: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浅谈

汪 萍

博物馆是启发民智的场所,是一座城市或地区的名片,是文化遗产的收藏地,也是熔铸、提炼新文化的殿堂。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部分。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逐渐具备了研究、教育、收藏的功能,并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制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来说,我国博物馆大多还处在摸索过程中。虽然在收藏物质文化的同时,博物馆也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收藏、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不仅是收藏保管,不仅需要进行普查或建立代表作名录,最重要的是进行传承。这就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了。那么,博物馆应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在现有的收藏基础上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此本人想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历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承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沿承,往往有不少丰富多彩的民俗、故事和传说。二是多样性。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地域、民族间的差异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三是独特性。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利用,是博物馆进一步实现其核心价值,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的体现,符合博物馆发展的规律,是博物馆的新时代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有形载体,处于不断消失中,依靠人们的发现和收藏而存世。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责任之一,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更适合群众的欣赏要求。因此,博物馆若能借助动漫等有形、有趣、大众喜闻乐见、能互动参与的形式,来充分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或技艺,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起来,使原本高高在上的内容亲近熟悉起来,定能突破博物馆陈列原有的图片、实物加说明的简单、呆板模式,定会给博物馆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作为解读、认知文化遗产催化剂,连接公众和文化遗产桥梁的博物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利用陈列来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展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不仅要让观众看到“物”,更要透过“物”看到历史和文化,看到以“物”为载体的“非物”;使青年在陈列中寻找到历史,老人寻找到记忆;使观众在参观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心灵得到深深感染,从而激发爱土、爱乡、爱国的情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调高亢的西安高腔、源远流长的烂柯山传说、工艺独特的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和特色鲜明的梧桐祖殿立春祭祀均为其中的代表。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作为以举办地方特色展览为己任,先后举办过100多场各种陈列的衢州市博物馆,已经把保护、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馆里在做好陈列布置的同时,还注意结合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博物馆大厅的正面墙壁上,就专门树立起一处高18米、宽13米的巨大铜雕作品。作品以一幅巨大的围棋棋盘为基础,左上角描绘了围棋仙地烂柯山的风光,象征着源远流长的“棋子文化”;右下角刻画着孔氏南宗家庙主殿大成殿,代表着衢州的“孔子文化”。棋盘上,《论语》文字之间镶嵌十二颗围棋棋子,寓含着棋子文化和孔子文化水乳相融之意,而黑白棋子又分别代表着自然、人文景观的相辅相成。整幅作品以“两子文化”为核心,集中反映了衢州市历史文化的鲜明特点。2006年,博物馆又推出了《围棋仙地——衢州棋子文化主题陈列》,以图片展览的形式,通过史料、照片、实物及场景复制、多媒体触摸屏等手段,述说了烂柯山王质遇仙的传说,叙述了历史悠久的围棋发展史,全面介绍了衢州与围棋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相关文献记载,系统整理了衢州棋子文化的内涵,宣扬了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围棋文化。

此外,兼管着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衢州市博物馆依据所辖各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对药王殿、弥陀寺等内部进行了陈列布展,安排了相应的活动。如省级文保单位周宣灵王庙是为纪念南宋大孝子周雄而建的,博物馆不仅恢复了周雄塑像,用东阳木雕来展示周雄事迹和历代二十四孝,还临摹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象形大“孝”字来突出“孝”的氛围;并根据衢州的习俗,顺应大众意愿,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四月初四隆重纪念周雄,以传承、保护民间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形成于衢州,于是市博物馆借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宫的古戏台,将物质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联手衢州婺剧团,每逢节假日就在此上演西安高腔,使大众欣赏到这一古剧种。

强化服务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光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而缺少优质的服务,对博物馆来说依然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这一点无论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一样适用。要抓好服务,首先就应该重视讲解工作。讲解工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社会宣传教育职能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还会进而影响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因此,博物馆需要配备较高素质的讲解人员,作为文物展品、陈列环境和观众之间的桥梁纽带,通过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来帮助观众最大限度地吸取相关知识和信息。针对不同观众,博物馆可采取不同的政策:譬如对于学生,无论预约与否,均一律随到随讲,免费讲解;对于普通观众则可在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开设免费讲解专场;而对于残疾人、弱势群体,博物馆可主动邀请,通过讲解员的语言或手语,使其感受、理解陈列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考虑举办夏令营活动,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接受历史熏陶,感悟、体验灿烂文明的机会,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扩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除了“守株待兔”之外,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应主动出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如可以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图片展,主动赴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巡展,使展览走出博物馆、走向社会,让包括平时少有机会走进博物馆的人在内的大众,感受一次文化之旅,真切体验到本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拉近博物馆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在“走出去”过程中,博物馆应该注意因势利导:比如对于小学生,可采取话剧、宣讲、联谊等方式,寓教于乐,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对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专院校学生,可举办较深层次的专题讲座;对于青少年团体,则可推出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其参观热情,培养其对博物馆的感情,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其了解博物馆,了解身边的非物质遗产。

此外,志愿者是博物馆力量的重要补充。建立、发展志愿者和博物馆之友队伍,使其参与到展厅管理、讲解服务、宣传普及等工作中来,能使他们将把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己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影响力。

总之,博物馆保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若不能好好利用,对博物馆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因此,博物馆要立足、依托自身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不遗余力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博物馆工作者应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专业的保护、传承和延续,为大众所共享。

(作者单位:衢州市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同物质文化虽然在认识层面可以区分,但在操作层面即实际发生过程中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譬如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列的十大项目中,民间文学要有传本或辅助记忆的器物,如音乐要有乐器,舞蹈要有道具,戏剧要有戏台服装,曲艺、杂技与竞技要有表演器具,美术要有制作用具,手工技艺要有作坊及工具,传统医药要有器械及药具,民俗无论岁时节令或仪式,都会有见证活动或程序的特殊用具。通过如此不厌其烦的列举,无非是想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民族文物难分难解的共生性。或者说,任何

以非物质形态出现的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完整展示时,都难免在某一环节要借助实物来完成链接。

确定前提之后,民族文物的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应该已经十分清晰: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拓宽了民族文物的价值空间,客观上还因两者的共生性而存在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越高,与之伴生的民族文物的价值亦越重要;另一方面,民族文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见证及诠释价值,其价值大小的认定取决于这种见证及诠释功能的重要程度。

上溯2000年,贵州是氐羌、百濮、百越、苗瑶、华夏五大族系的融合地;隋唐以降,贵州是历朝政府相继实行羁縻政策和推行土司制度的民族区域;迄今,贵州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共居之地。古往今来,贵州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及多民族聚居状态,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丰厚的多元文化,更留下了令贵州人引为自豪的民族文化遗产。而且,由于贵州少数民族所处发展阶段不平衡,17个世居少数民族除彝族外,皆无自己的文字,其文化面貌皆呈现出无字文明的特征。也正是因为缺乏文字作为记录支撑,这些民族的文物往往具备较主流文化更多义的表达功能,具有更多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信息记录,同民族习俗世代传承的历史伴随。这些都为博物馆的征集和收藏提供了时代责任和广阔平台,同时也为博物馆的陈列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解释性可持续发展的极大空间。

在国家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单上,贵州占30个大项、40个子项,在全国名列第三。在该申报活动伊始,便有专家预测贵州将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结果正是如此。而且,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掘,贵州的名次还会前移。作为贵州省博物馆人,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工程,置身如此丰腴的土壤之上,在认识层面上理应庆幸,在实践层面上更应有为。

作者:李黔滨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浅析博物馆信息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也越来越被重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个地方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欣赏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也显得更加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系统都日新月异,使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能够蓬勃发展。我们利用先进的数据库进行资料管理;利用多媒体影像或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展览;利用网络建设网上博物馆,制作博物馆主页,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的传播范围,迅速的传播速度,向世界宣传我们的博物馆……这些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进步,不但满足观众的新要求,也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被提出的时间并不很长的概念,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一些国家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制订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它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5000年的历史使我国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它们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必须为此出一份力,而发展迅猛的博物馆信息化技术必然使得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有更好的发挥。本文主要分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将主要通过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信息化的状况讲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任务。第二部分主要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性质、特点等,并介绍国内外目前的发展状况。第三章将通过一些具体技术措施来讲解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例如如何运用数据库、多媒体等科技手段为调查、整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如何利用博物馆网络技术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四章将讲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时博物馆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主要方法是通过网络技术和电子出版物来进行有效宣传。第五章将对未来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一点展望。第六章将提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第七章为最后的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讲解

2002年《伊斯坦布尔宣言》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获得通过,同时加大宣传,使这一概念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并得到重视与实施,对博物馆讲解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说挑战,是指它对讲解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有了新的要求;说机遇是指它使讲解员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获得新的提高,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文化素养进一步深化。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的记忆,它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式表达着。非物质文化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最深的民族文化传统,保留着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界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则不是,它是在一定的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高度,反映着精神文化发展的水平。物质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文化,是因为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认识: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某些文化或技能以物质为载体表现出来的。以秦俑馆文物为例: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烧制工艺、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工艺等手工技能,都是以青铜、陶土为载体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人类的某些文化或技能以物质作为媒介表现出来的,如各地区不同的戏剧、舞蹈、祭祀、节庆、礼仪等的形式。而且因为时代、地区不同,甚至个人的性格或思想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各有变化。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存在及大小,是以其文化含量和含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现在,绝大多数的博物馆所收集、保护和展出的都是物质文化遗产。讲解员向观众讲解的对象同样是物质的。物质的东西通常是直观的,形状、大小、色彩、甚至用途,相同文化背景下是不用做过多解释都可以理解的。那么现在的观众更多需要知道的是这一物质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一些非物质的内在。比如秦陵百戏俑,它所承载的是秦代的百戏形式中的某一瞬间的固态化。要向观众讲清秦代百戏,则要介绍百戏的产生,在秦汉时代百戏的形式与种类,变化到今天杂技的情况。实际上是讲一段杂技简史。又如,秦陵7号坑的乐舞俑及水禽涵盖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它既有秦汉时代的祈福形式与内容,也有古代的舞蹈音乐内容。

百戏、乐舞是非物质的,它是借助于陶俑而体现的。如何使参观者对文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讲解员来说,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讲解员一要讲清楚文物(物质文化)是什么。这一点比较好达到。我们只需告诉观众它的时代、名称、大小、质地、用途大体就可以了。这种浅层次的讲解只可以解决一个概念的问题。第二要解决的就是深一层的问题。即文物所含的非物质文化,它的制作技巧,这种技巧的渊源与发展,它所处的时代的历史背景,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民俗民情,及在现代环境下的状况、价值、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现代人对它的评价等等。这样,文物的内涵及外延就扩大了许多,无形中向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讲解员不但要介绍文物本身,还要通过文物对其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文化传承等情况做以介绍。这样讲解员本身的知识结构就需要从广博与深入的方面提高和加强。讲解员所要做的就是不但是个杂家,更要是个专家,在知识的提高和文化的丰富方面,应该注意做到:第一、深入了解文物和标本。第二、学习历史知识,尤其注意历史细节,了解文物标本的历史背景。第三、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文物标本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价值。第四、学习社会知识,具备相应的社会学知识,了解现代社会中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生活,通过这些来观察文物标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变化。

除了介绍清楚文物本身的内涵与外延,讲解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向观众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是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时空与环境中,中间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消失更容易被忽略。非物质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从技法上来说,一般是师傅带徒弟,父辈传后代的作坊式继承。而且经常有的手艺是传男不传女,这样就会导致有的手艺中途失传。比如陶俑陶马的制作工艺,以泥土为原料,采用堆、捏、贴、刻、划的技法,烧制时火候约达1050度,质地细腻坚硬,陶胎因部位的不同有实心与空心之分,空心的地方又有薄厚的区别,薄的地方只有1厘米,厚的地方却有10余厘米,秦人却能一次整体烧制而成,可见其制陶工艺的高超。而这种高超,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经验的积存。我国制陶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已经开始,从原始质朴的陶盆陶罐,到形神兼备的人偶、动物,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技术经验。兵器的防锈措施,在俑坑中出土了数千件青铜兵器,个个光亮如新,锋利如初。专家们经过检测发现,在这些兵器的表面都涂有一层厚度仅10微米的铬盐氧化物。且不说这种厚度的完成,单说这种防锈措施,美国是在1950年,德国是在1937年才掌握并申请专利的。这种技术,中国在汉以后却失传了。而且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有些非物质文化失去了存在的环境,致使其慢慢走向消失。比如表演形式,曾看到过一则消息,说日本制造了一种机器人,可以模仿真人翩翩起舞,就是因为有的民间舞蹈后继乏人,随着老一代艺术家的去世可能会消失,所以用这种仿真机器人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我国的皮影戏,剪纸艺术,都是亟须去拯救的传统文化。讲解员的作用就是要不但要让人们感动于曾经辉煌的历史,更要大家深切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民族文化财富,是全人类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积极主动地为保护历史而行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方面,讲解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国籍的人去呼吁,使大家真正地重视非物质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的当代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与世界同步。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全体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至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法律身份,而且还有了一套国际性的工作准则,它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这个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如下定义:“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社群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述,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

这个定义通常被认为是日本、韩国关于“民俗文化财”定义的翻版,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实际上,当前世界范围内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还是基于现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遗产概念的扩大与丰富。

中国一直是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2001年由文化部主持召开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国际论坛”,邀请了德国、埃及、日本、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学界精英共同商讨民间文化的保护。《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同时进行。同年,“中国昆曲”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极大促进了中国国内关于非物质遗产的调查、规划和保护研究。不久,就成立了多个部门参与由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了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估筛选工作。同时,民间团体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中华民族博物馆则将“多彩中华”推向世界。几乎同时,北京、南京、广州、昆明等地的大学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了“民间文化遗产”或“非物质遗产”相关课程。

中国自1985年签署加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约》,1987年开始有6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的遗产事业基本和世界同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世界遗产”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5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项。另外,在“备选名单”中,共有35项遗产项目,等待陆续进入“世界遗产”之列。

博物馆保护非物质遗产的“中国经验”

中国的“世界遗产”单位中有不少早已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少数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同样具有博物馆的性质,只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似乎与博物馆传统功能有一定的距离。

人们通常认为,博物馆无法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功能,认为博物馆只是一个“储藏旧物的场所”,非物质遗产不具有突出的“被收藏”特征。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一方面认为非物质遗产无法“被收藏”,似乎一旦“被收藏”就是遗产的结束,另一方面认为博物馆只能保护不能传承。这里面实际上割裂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整体性联系。早在1997年,中国和挪威政府合作决定建立生态博物馆,提出在村落层次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环境作为一个文化生态整体加以保护。经过了10年的实践探索,已经确立了生态博物馆的“六枝原则”:

(1)村民是其文化的主人,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

(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

(4)旅游与保护发生冲突时,保护优先,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5)避免短期经济行为损害长期利益;

(6)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这些原则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为了更好地在文化原生地保护文化,更好地尊重村民的主人地位。这就实现了世界遗产概念从文化遗产扩大到非物质遗产背后所涵盖的核心理念。因此,生态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中国经验”值得重视和全面研究。

此外,云南进行了近十年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实际上也基本等同于生态博物馆,这是不同于以往以“旅游”为目的的诸种民族园、风情园。

在博物馆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理论以及国际准则的探索方面,中国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200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七次亚太地区大会通过了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主持签订的《上海宪章》,强调文化遗产已经“从物质遗产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提出博物馆是“保护人类非物质遗产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者”的身份,反映出在中国的号召之下博物馆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职责取得了基本共识。所以,到2004年汉城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时其主题就是“博物馆与非物质遗产”,为此《国际博物馆》专门设计“非物质遗产”专题。遗憾的是中国学者没有能够积极参与这期专题中去,“中国经验”和中国声音在其中没有能够得到体现,国际社会了解甚少。现在,我们借助2008奥运年的契机,向世界介绍并弘扬非物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与理念,成为一件十分迫切的任务。

我们知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世界遗产公约》体系,其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将会使目前存在的关于南北半球文化遗产以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不平等性,得到更正。我们只要翻开《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登记注册的754个世界遗产中,只有69个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自然遗产30处,文化遗产29处,另外5处是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个数字与全部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占大多数(582个)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毫无疑问,非洲是一个文化、文明发达的大陆,那么就没有理由忽视非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不论这个遗产是物质的或是非物质的。但是,在21世纪以前确立的遗产框架却无法避免遗产分布不平衡性的弊端。同样,在拉美地区的“世界遗产”地图上有不少是欧洲殖民者的“城堡或军事要塞”,这些遗产单位在内涵上显然没有很好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确认民族地域和社区创造性、适应性与独特性的重要意义”(《上海宪章》)。

中国非物质遗产知多少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而民族内部的支系也非常复杂,如苗族按照语言和文化习惯进行分类可以有100多个支系。即便是主体民族汉族,其汉语方言也多达7种。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生计方式以及历史传统的差别,因此在物质特别是非物质的文化方面表现出五彩斑斓的格局,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概括就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需要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呢?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为了摸清“家底”,掌握情况,国务院于2005年3月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措施,由文化部制定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共四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资源普查以及档案资料建设也在进行当中,相信在2008年底,中国比较翔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完成。

第一批公布的518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共分为10个类别,即民间文学31项,民间音乐72项,民建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杂技与竞技17项,民建美术51,传统手工技艺89项,传统医药9项,民俗(节庆活动)70项。其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共计146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不少是由多个子目“合并”而成,如民间音乐中“花儿”之下就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等8个子目。如果将这些子目分别加以统计,那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实有640项而非518项。

刚刚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遗产名录共计510项,种类和第一批相同,内容更为丰富,两次合计共有1028项。另外,今年还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实际上,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遗产名录》的总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这个名录仍然成倍增长。

从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内涵、形式以及分布相互之间千差万别。相当多的非物质遗产具有比较广泛的地域性,如格萨尔就流行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等7个省区,地域范围超过中国国土面积的1/10!而春节、24节气、端午节等等是覆盖全国的节庆,甚至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具有超地域的特点。因此,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确需要更多的力量、更多的学科专业来承担。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

随着人类对遗产认识日趋深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进入博物馆的保护视野之中。在日前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上,专家们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要充分发挥遗产保护界唯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的作用,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张翔说,博物馆在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他认为博物馆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的主要部门,而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收藏、诠释和展出。

张翔分析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生产方式改变了,新的生产关系导致文化习惯的改变,尤其是环境变迁、商业运作、蓄意伪造、社会角色的转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都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收藏优先”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策略。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杨源举例说,自1995年以来,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深入民族地区,对既有民族学意义又有审美价值的服饰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整理,先后进行了毛南锦、壮锦、侗锦、土家锦、侗族刺绣、侗族剪纸、侗族亮布、苗族蜡染、赫哲族鱼皮服饰、鄂伦春族狍皮服饰、哈萨克金工首饰、藏族金工首饰、苗族银饰等服饰工艺及相关习俗考察,完成了一批文字成果,摄制了一批音像资料,收集了一批实物藏品,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综合的研究分析工作。为保护民族服饰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最有效、最实际的工作。

中国美术馆刘亚平副研究员就博物馆如何保护民间美术的有形图案和无形的文化内涵阐述了她的观点。她表示,博物馆收藏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在民间美术造型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准确掌握造型背后的含义,是解读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博物馆蔡琴研究员在会上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概念。她说,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强调文化遗产原状地、动态地、整体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中,包括自然景观、建筑物、生产生活用品等物质(有形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等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文化因素均在保护之列。蔡琴说,采用生态博物馆这种保护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内容、风格、特点等才能得以保留下来存续下去。(成刚)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策划

追忆传统文化 展望美好明天

一、大赛主旨: 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丰富大学校园生活,为了我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挖掘大学生的亮点,材料系时间与对外联合部策划并组织了这次活动,同时锻炼同学们的上台能力,提升文化底蕴,宣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传统文化月的内含,共同促进校园发展。2参赛对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系全体学生

3主办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系学生会,赞助商名称。承办单位;材料系实践与对外联络部

活动口号;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追忆传统文化的记忆

比赛规则

每班推举一至两人作为参赛选手,各班选手在赛前进行抽签,选取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然后各选手根据所选主题自制PPT,比赛中参赛选手需在展示PPT的同时对其进行讲解(也可两人配合一人放映一人讲解),展示结束后,选手可表演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来获得更多分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昆曲,古琴艺术,蒙古长调,端午节,中国篆刻艺术,中国书法,中国剪纸,妈祖文化,京剧,中医,皮影戏,算盘文化,中国武术,婚礼风俗的发展,古代餐桌礼仪,评书文化。

活动流程:

(1)主持人上台介绍嘉宾评委活动介绍以及评分规则;(2)参赛选手按照赛前抽签顺序依次上场展示;

(3)比赛进行一半时进行观众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提问,回答正确者有小奖品,互动环节结束后中场休息;

(4)比赛完毕后节目表演;

(5)宣布各参赛选手的分数,后颁奖,后主持人致辞,活动结束。

注:活动前需要各位选手抽取上场顺序并且讲自己所制作的PPT拷入会场电脑统一的文件夹。

评分标准:(1)PPT内容紧扣自己所选主题以及其精彩程度 5分;

(2)表达流畅普通话标准且跟放映内容相贴切讲解精彩 3.5分;(3)服装整洁,仪表端庄 1.5分。

第四篇: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更好结合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更好结合仲莉华李艳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以口头或动作等形式相传为主要特征,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等“活”的显现。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促进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取得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发掘和保护意识不够。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待发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登记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复原和保护力度还有待加强。同时,由于缺乏保护和传承意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流失严重。开发路径较为单一。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相继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衔接性,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品位、效益不高,文化产品生产、储存、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社会分工、科学研究,结构体系、集团运作等尚未理顺或建立。

相关专业人员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受市场经济大潮和新型艺术形式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还不够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的专门人才还比较缺乏。

保护具有独特价值、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把合理保护放在首位。同时应看到,适度开发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扩大其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从中获得愉悦、受到教益,并促进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这就要求我们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

利用各种平台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那些不适合开发利用但具有一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避免因强行开发而导致的破坏。加快建设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资料室和档案室等,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分类、记录、整理。

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水平。一般来说,完整的产业链应包括产业开发组织机构,专业水准较高的创意研究人员、表演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相应的场馆设施或文化空间,市场调研扣信息反馈以及电子信息网络平台,等等。应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开发水平。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没有传播力就没有影响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编辑与出版工作,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品牌;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积极拓宽传播渠道,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来源:《人民日报》

第五篇:饮食文化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内容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以此标准来评判,似乎餐饮饮食并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是饮食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以及和饮食同时存在的礼仪,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确是不可否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法国大餐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将法国大餐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这个组织首次将一国的餐饮列入该名录。委员会成员认为,法式大餐已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个人或团体庆祝重要时刻的习俗。消息传来,法国一片欢腾。外国人不由好奇,法国大餐究竟魅力何在?何以成为法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产?

在中国,艺术是职业;在法国,艺术是生活。法式大餐正式成为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法国餐饮方式的肯定,同样,也是对法国生活方式的嘉奖。法国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举世闻名。他们从小就被带到博物馆里接受艺术的熏陶。他们不论城镇还是乡村,遍地是花店,生活里从不缺少鲜花。而他们的厨师自然是属于艺术家的范畴。他们做出的法式大餐,也如一场高雅辉煌的歌剧,或是一幅气势恢宏的绘画一般,带有特别的艺术气质。法国人对精致、豪华的法式大餐青睐有加,便是这种艺术生活的最好体现。

法餐最大的特点是严格选取世界各地最新鲜的原料,配上法国的红酒,烹饪方法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他们注重餐具的考究、进餐的顺序,进餐环境的幽雅和隆重的餐桌仪式等细节。最新民调显示,92%的法国人认为吃是一种“乐趣”;而在与家人朋友享用美食时,法国人希望免受一切打扰,无论是电话、电子邮件或是读报,遭到80%以上受访者的反对,而且绝大多数的法国人认为,一顿传统的家庭大餐至少应持续1个半小时。

正是这样一种对待艺术作品和享受艺术作品的态度使得法国大餐成为了世界上首个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之后,还有意大利会同西班牙、希腊和摩洛哥三国,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久负盛名的“地中海饮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这个工作小组将从文化、历史、社会、制作等多角度,对“地中海饮食”的特别之处进行挖掘和整理。

二、日本和食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6日,日本文化审议会的特别委员会正式批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申请将“和食·日本人的传统食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和食为包括从北海道至冲绳地方菜系在内的所有日本传统料理。

报告书里将日本的饮食文化特征分为了4部分。第一部分为“饮食同年中的活动仪式和人生礼仪的结合”。第二部分为“乡土气息浓厚的多样新鲜食材的使用”。第三部分为“米饭为中心,优秀的营养平衡”和第四部分“美味多汁的发酵食品的运用”。除此之外,对饮食文化的内容整理和传承方面,为申请做了必要的准备。

提到日本料理,我们平日最常接触的无非是寿司、刺身、怀石料理诸如此类的食物,而这些经过几番周折才来到其他国度的料理并未全然展现出最真实的日本传统食文化,被视作最具日本传统饮食文化精髓的“和食”,最近正式获得日本文化审议会正式批准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日本临近的韩国也不甘寂寞,韩国的泡菜以及泡菜文化也在积极的申遗当中。

三、舌尖上的中国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句话叫西方饮食看法国,东方饮食看中国,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掀起了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内的热潮。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申遗的道路上,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争取的脚步。在中国烹饪协会的倡导下,各省开展的关于饮食文化申遗的会议层出不穷,与著名传统饮食企业合作举办研讨会,更有两会期间关于保护饮食文化的提案提交到全国人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们对饮食的追求也正在逐渐趋同,人们可以接纳来自欧洲的臭芝士,学会品大洋彼岸不同酒庄的红酒,懂得欣赏生吃的乐趣,西餐来到中国也开始融合中国特色与元素,把原本搭配的土豆换成了米饭,五成熟的西冷变成了十成熟。同样的,中国料理走出国门,同样做了本地化的调整,在老外眼中,宫保鸡丁、北京烤鸭、饺子这些几乎已是最为典型的中国饮食,殊不知在海外品尝中餐的人们,或未曾窥见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之精华。

在饮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适度的改良和调整无可厚非,但如何在美食经过漂洋过海之后,仍能保留最本真的面目?如何将更多传统地方美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更多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能够有所见识,有所认知?通过饮食拉近人们因地域文化而产生的距离?在走出去的同时亦能保护文化精髓,留存饮食风骨,我们当然希冀申遗之路解决以上诸多问题。

江西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曾绍平曾说道:“遗产保护是皮,遗产利用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地政府一定会协调好两者的关系。”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博弈是永恒的话题,如要获得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必然要直面商业化开发的问题。然而讽刺的是,如今诸多餐饮老字号对传统饮食都未能长久坚持,抓不到传统之精髓,只能做到一味迎合消费者口味,多有献媚之举,而非真正引导大众消费,并进行传统饮食文化的有效传播。

此前人们对国内掀起的申遗热潮也进行了不少反思与自省,尤其是地方政府斥巨资申遗更是遭受社会人士的质疑。实际上,这样的行为误差多半是夸大了申遗成功后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将其最根本的要义抛之脑后了。

当我们刚刚吃完甜滋滋的元宵汤圆,可曾回味一番它所蕴含的团圆之意,可知不同地域有各种不同的吃法与做法?可知不同形式的它们各自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饮食文化自然掩藏在美味之中,但仍然需要人们耐心深挖,诚心探究,也需要人们那份执着的坚守,接纳的包容和走出去的勇气。

下载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结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结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自信 2016121375申贵萍 学科教学历史 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活力,对我们长期以来建立文化自信有着特殊的、积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内容 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学者讲授非物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调查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1.口......

    中国手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中国手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08010116刘健 中华民族很早以前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有利于人类生存的造物设计,现在看来依然光彩夺目,让后人感到骄傲。在这些博大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管理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以口头或动作等形式相传为主要特征,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等“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卷调查

    第 组统计学调查方案 组长: 组员: 引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主要依附于人而存在。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才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描述: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由于法规的不完善及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 不容缓。因此必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