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
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
摘要:美术教学在构建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提升学生的艺术知识修养,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艺术教学之一的美术课堂教学,不仅是要完成教学的任务和实现教学的目的,更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并实现艺术之美的教学方式。因此,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本文将从创造课堂艺术性之美这一角度,结合苏教版美术教材,就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进行简要的分析。关键词:美术 初中 课堂 教学之美
一、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之美
苏教版初中美术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其中,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课程占到了全书份额的30%,由此可见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人类历史从拥有文明开始,就离不开美术作品的创造,从最早的山洞壁画,到后来文艺复兴的达芬奇等人创作的艺术珍品,再到现今艺术家所创作的各种各类的美术名作。可以说,美术教学的第一课,就是如何欣赏这些伟大艺术家留给我们的伟大作品,在他们的伟大作品中感受到美术作品之美。因此,结合苏教版教材的特点,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之美,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情趣,构建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如,某位教师在使用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其第一课为《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十分耐心的引导学生对十幅外国绘画作品作了一一赏析,不仅了解其创作的背景,更是对整个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深入的欣赏。这就给学生的欣赏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其审美观健康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保证。
二、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之美
美术教学课堂本该是充满活力的艺术教学,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决不能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程序,更不能将思维和方式都仅局限于教室之内。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之余,更要带领他们去发现存在于周边的艺术之美,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发现生活之美。这样不仅可以让美术课堂教学轻松愉悦,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在带领学生发现美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更加完善宽阔的审美观,这对于学生学业的进步以及个人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如苏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综合探索课。某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课堂教育时,就别出心裁的带领学生在整个校园里转了一圈,让学生去发现校园里的美,而后再通过徒手画将自己所发现的觉得美的部分表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好动好玩喜欢新奇的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引发了他们的兴趣,而且在老师的带领引导下,每个学生都尝试并学会了去发现周边生活中的美,这就使他们明白了美术作品并非要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能出现,而是在普通的生活中就能创作的这一道理。
三、鼓励学生模仿艺术作品之美
美术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需要通过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技巧。初中生求知欲强,对于拥有一定技巧性的课程十分感兴趣,且模仿能力强。因此,想要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除了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发现美的能力,还要对其美术的创作
技术进行培养。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励他们对于经典美术作品的模仿。如,某位教师在教导学生如何进行肖像画绘画时,就引用了苏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中的几幅肖像画,要学生模仿这些画的风格、方式来进行绘画。而其本人也在一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这就让学生在欣赏高水平绘画作品的同时,也领略其创作上的高深造诣,更培养了学生的创作绘画能力使其理解对于艺术作品的模仿之美。让学生在模仿中不断取得进步,而到了一定条件之后,就能促使学生开始进行真正的美术创作。
四、激励学生创造艺术之美
美术课堂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的一种,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是必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生由于自我的成长发展,会自然而然的对创作以及设计很感兴趣。同时,又由于个性的发展,他们会越来越追求个性以及风格上的差异。因此,把美术课堂变成富有创造性并个性化的课堂,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的成长,以及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是很有意义的。在对中学生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不仅仅要引发他们对于美术兴趣和喜爱,更要引导并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带着创作的目的来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是十分有裨益的。如,在苏教版的中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大的份额属于造型表现课。于是,某位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采用“一题多画,一画多变”的方式,激励学生对于“沉默的思考者”这一经典造型作品进行再创作,再改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让这个经典造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在了各种不同场合上。整堂课下来可谓新奇有趣,妙趣横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结:
现今的美术教学不同于以往,教育工作者需要花更多的心思,下更大的工夫投入到课堂的设计上去,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自我创作的精神。要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就要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让学生在一个美的环境下,充分的感受美术之美,做到欣赏美、发现美、模仿美、创造美。这样,我们的美术教育才是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参考文献:
[1]胡秀荣.让美充满美术课堂[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1)[2]陈颜.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1(20)[3]王玉萍.营造美的课堂,实施美的教学艺术[J].考试周刊,2011(19)
第二篇:营造美术课堂教学氛围
营造美术课堂教学氛围
学校:嵩山小学姓名:秦方方
让普通课堂充满活力
营造美术课堂教学氛围
让普通课堂充满活力
摘要:
通过对美术课程标准的分析,结合心理学对个体积极性的调动的心理分析,论述了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素、方式、方法、措施等,并结合自己在运用现有的美术教材进行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标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阐述了美术课程新标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课堂氛围
教学质量
正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激励、唤醒、鼓舞的前提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我们师者的爱与责任,以及由此而生的那种向上的态度、高涨的情绪、昂扬的精神。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课程标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实的目标并呈现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目标期望时,需要便转变成动机推动人积极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如果教师能细心寻求,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美的环境,插上美的翅膀,实现美的创造,那么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将是必然的结果。
课堂教学氛围,是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师生心灵愉快的和谐状态。学生和教学客体的和谐、教师与教学客体的和谐。这二者之间再构成一种和谐的状态。它是教师创造性教学并引导学生积极活动的结果。
一、课堂情境教学。
浓郁、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种体验,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院内特有的医药气味,医疗器械的撞击声音,医生、护士们的白大褂,以及人们的面部表情都会使你有种莫名其妙的紧张与不安。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特定的情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极大的想做这件事的欲望和动力,利用这一点,我在美术教学时,注意对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把美术专用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博物馆,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绘画、工艺、雕塑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有时会根据课的内容突出重点。如在工艺课上,适当多摆点工艺作品,挂些工艺制作示意图等。对于桌、椅的摆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列队式的,有时是作坊式的,有时是长龙式的„„让学生时常有新鲜感。另外在教室的前后墙上方,分别写上“爱、情、悟、创”和“心悦、和谐、效率、创造”的标语、有了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沐浴艺术的海洋,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课堂情境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理论,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
一堂美术课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还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是,因为这是老师创设的美丽情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所以我常在美术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常用的有游戏情境、音乐情境、谜语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
二、教学语言的巧妙运用。
使学生“耳醉其,心醉其情”,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们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中。因此,我在美术课堂中,注意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追求语言的“精”与“情”。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一段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把人带进梦一般的迷人境界,异端忠恳鼓励的语言,可以增加人无限的动力。在教学课堂中,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遗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美的语言能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常用无声的语言—体态语表情达意。一方面注意自己的教态和蔼可亲,举止适度,衣着得体等,让学生感觉亲切;另一方面用体态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为语言增加生动感。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比划就能增进彼此间的交流,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无声的美吧。
总之,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设计出符合美术课特点的,精练、生动,富有情感而又美的语言,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孩子自由创作。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也是创造的基础。日本有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得好:“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我在教学中,根据课的内容,学生的特点,采用游戏、音乐、故事等来激发创造的兴趣。
学生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智慧闪烁的过程。自由的空间和适宜的氛围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实现创造。创造是人类自由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的规律性和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变世界的活动,因此,创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近代,许多教育科目都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纳入自己的目标体系中,这在美术教育中体现尤为明显,而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已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在美术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力落实到每堂课,并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
创造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
出大量的变异见解,它是创造的关键。有时我也会通过“一题多画,一画多变”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从联想中求异,从观察中求异,从欣赏中求异;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造,学生在课的学习中是一个喜欢创造,学会创造和实现创造的过程,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那么创造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四、教师示范的重要性。
梅洛·庞蒂认为:“艺术创造是一种运用物质媒体进行创造性知觉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带来了知觉的形式话,从而使知觉的意义得以扩展和丰富化的表现。因此,媒体是艺术创造和表现的重要环节。” 我们都知道,美术这一视觉艺术的特性已进一步确定了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美术教学作为直观性很强的教学,教师的演示,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在演示中教师熟练的运用各种美术技巧,能使许多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一目了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也得到美的陶冶,在我的美术课堂中,媒体是好帮手。例如,利用录象多方位,多视角展示版画的“制版”细节,将复杂冗长的版画制作过程变得步骤清晰,生动有趣;利用幻灯机和明胶片展示剪纸手法,让剪纸的一刀一划一清二楚,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作业展评,采用放大,特写将学生作业通过电视屏幕展示给全体学生,克服学生作业画面过小而无法组织学生同时欣赏,品评的缺憾;利用黑板简明扼要的演示课的主题,重点、难点,给学生指明本堂课的学习的方向。
面对现代教育媒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如传统教学媒体中的黑板、挂图、实物等,现代教学媒体中的幻灯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电脑等,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创造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出大量的变异见解,它是创造的关键。根据这一特征,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开展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操作,以求更好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造,学生在课的学习中是一个喜欢创造,学会创造和实现创造的过程,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那么创造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当前,学校都在如火如茶的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于美术课的教学改革,我觉得,在探索教学新模式,寻找教学新方法的基础上,不妨再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方面作些思考,下些功夫,让艺术的教学在艺术化的教学中达到最美,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参考文献:
1、姚亮.《浅谈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国美术教育,1 9 9 6年第二期
2、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 9 9 3
第三篇:窥探语文课堂教学之美
窥探语文课堂教学之美
各位领导、老师、同行:
上午好!
最近在网上冲浪时偶得一小文,令我砰然心动。这里,先请允许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理想的语文课堂
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首歌
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首歌。每一首歌,都有它的旋律和节奏。我觉得,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情感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它就像一首歌的旋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可以想象,一堂没有情感的语文课是什么样的。情感是作者作文的灵魂,是教者教文的灵魂,是学者学文的灵魂。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文本、作者、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要实现这情感的交流,语文老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或年轻的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语文老师是一个乐手,他拨动孩子的心弦,弹奏出课堂美妙的音符,给师生双方以身心的愉悦。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片云
“云开云散” “云卷云舒”“云蒸霞蔚”,这行云是最舒适,最自由,最富于变幻的。语文教学要张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的情感,人的体验,它像云一样无规则,无序列,动态化,模糊化。人文精神应该包括精神的自由和精神的真实。因此,理想的语文课堂呼唤个性化的阅读。理想的阅读境界是什么?它应该是一种带有个性化的选择、内化和吸收的过程,类似于蜜蜂采蜜。因此,语文课堂要少一点“一切行动听指挥”,多创造一些个性化阅读的氛围。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开放式问题,组织开放式活动,给予开放式的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善于表达自己那些富有个性色彩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陶冶思想,张扬个性,提高能力。唯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写出“圆珠笔在纸上蹭痒”的句子,才会有自由的个性和真实的体验,才会有诗意和纯真。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像云一样,任由精神舒展,任由心灵放飞!
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以普通一线教师的身份,管中窥豹,去感悟、探究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和挑战。我发言的题目是——窥探语文课堂教学之美。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迈进;而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实践的语文课堂教学,求“真”与各兄弟学科性质一致,而求“美”是通向善的最佳途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试看,我们语文同行们,千方百计设计美的教学思路、美的板书,力求用美的语言引导,乃至穿美的服装-------这种把美本身作为追求的目标,最为典型的体现在各种名目的、作秀式的优质课、公开课上,从教学手段到教师穿戴,从一举一动到一问一答,从发言顺序到问题答案,不是都力求完美吗?只不过这种所谓的“完美”,仅仅具有表演的一次性价值,只具有表面的、形式主义的美学价值罢了。这种作秀式的表演,就从反面向人们表明:语文教学中对美的追求是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的追求。
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结合语文教学实践的所见所闻所行,从四个方面去感受、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之美。
首先,美在首尾。
1、美在导入。凡事都追求一个好的开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环境等因素,设计形式各异的课堂“切入口”,已引起了各位教师的高度重视。那么,什么才是“美的导入”呢?我认为,它或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冲动,或能给予学生“耳濡目染”的享受,或能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或能巧破学生心中的“疑云”------总之,在短短的时间内,它能起到“一石激成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并开始构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如,张远成老师的文言文《空城计》的引入,便让学生先行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对应精彩片段,以达激发学生“跃跃欲试”——阅读原文的欲望;〈心中的鹰〉
导入,展示“鹰的雄姿”动感画面,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的享受;我上散文〈鹤群翔空〉,以歌曲视频〈丹顶鹤的故事〉引入,并从中穿插配以各种鹤的姿态,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以审美享受和情感共鸣,诱发学生急于走进文本。(结合课件展示)。再如,我上现代诗歌〈黄河颂〉,我设计以大气磅礴的画面结合声情并茂的朗诵导入,以黄河形象到黄河精神,给学生蓄情(一种崇高的情素),并为难点的开启打开了口子。
2、美在拓展。我认为,语文的结束拓展,应达到继续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扩大学生语文学习外延、让学生联系文本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舞台这个目的。如一些续写、改写、读后感的写作;紧密联系文本的现实通悟(如教学冰心的〈观舞记〉,可布置学生观看05春晚的聋人舞蹈〈千手观音〉并感悟练笔);暗示学生养成查资料、讲合作、善交际等现代交际习惯。(出示“新闻调查”并适当讲解)其次,美在整体。
1、美在和谐。和谐是各种相关因素恰倒好处配合的结果。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只有各种因素都有机的相互作用,美的境界才可能形成。而在这诸多因素当中,教师和学生始终是两个主导因素,只有这两个主导因素相互配合好了,美才会出现在课堂。所以,我们主要是看教师和学生两个主导因素在课堂上的活动。当然也涉及其它因素。当然,并非任何时候师生两个因素的和谐配合都具有美学价值,只有当两者的配合创造了一定的美的情境的时候,才具有美的特性。请看下面两个例子,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哪是美的情境:在上初中课本第一册《夏天也是好天气》时,导入新课后,有位老师从标题的理解开始,然后,布置学生去课文中找出写“夏天也是好天气”的句子。学生配合相当好,都认真地去课文中找。一会儿,都找出来了。老师就分别让几位同学念。最后,老师表扬了同学们。余映潮老师却不是这样。他的课堂。上,处处具有美的特质。他把课文的学习分成四个阶段,让学生①说“理解”的话;②说“积累”的话;③说“发现”的话;④说“创造”的话。以第一个阶段说“理解”的话为例。在导入新课之后:师:夏天也是好天气,它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怎么说?这样 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比如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
各人自说自讲,并在书上作记号。(学生杂然地读课文,说“话”)师:下面准备课堂发言,先预演一下。(学生按句式要求各说以句话)…… 生: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小女孩可以穿花裙子。师:多么秀美呀。生:夏天也是好天气,它是这样的一处世外人间,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一份化外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师:这是说,在很热的时候,我们的心很静。…… 学生畅快的发言与教师精粹的评点交融在一起,形成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两相比较,前者,虽然也有师生的密切配合,但总让人感觉到有些许遗憾。遗憾在哪?在于没有情感的渗入,只有干巴巴的对话,干巴巴的课文朗读,毫无美感可言。后者却不同,学生的发言,老师的点评,都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美感。再如,我借班上〈鹤群翔空〉,始终贯彻这一理念——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思路是,将这堂课定格在“欣赏课”,并在开场白时明确——“这是一堂欣赏文本、欣赏主人公鹤美的课,也是我老师欣赏同学们表演的一堂课!”这样,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同时也融洽了陌生的师生关系。而后来,我也是坚决的贯彻了这一意图,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即兴的表演活动搬上了讲台。我只在旁边扮演着善诱的引路人、平等的参与 者、活动的组织者,并当堂评出了两位表现突出的“课堂之星”,完成了我为同学们这一堂课的“服务”——课堂教学,就在这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缓缓的拉下了帷幕。
2、美在节奏。在教学中,张驰兼顾、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课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礼记·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本意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急徐行止长短强弱等现象。美国的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在《演讲六技》一书中说:“节奏是一件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序、有节拍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一步一步地激起欣赏者的注意,始终如一的引导他们接近艺术家的最终目的。”这是指艺术上的各种要素的有秩序、有节拍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上,节奏主要指教学结构的疏密变化、教学气氛的张驰起伏、教师声调的抑扬顿挫等。教学中丰富的节奏,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产生美感。课堂教学中节奏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以下几方面是必不可少的①:教学内容主次分明。一堂课,一篇课文,乃至一个单元的教学,教师需要教,学生需要学的方面很多。但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确定重点、难点,切忌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重点内容,要重锤敲打,精雕细刻;一般内容,一语带过,忍痛割爱。这样,就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自然就会相成鲜明的节奏。课堂气氛张驰有序。中国有句古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与驰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讲究“张”与“驰”的巧妙配合。其实,一堂课就象一出戏一样,要有使人平心静气的舒缓场面,也要有使人紧张振奋的高潮。就是这种平缓与高潮的交替出现,才能扣人心弦,产生真正的节奏。课堂中,如果整个45分钟都是一板一眼、四平八稳、慢条斯理的舒缓气氛,学生必然感到索然寡味、无精打采。相反,如果整节课都是激情洋溢、精神振奋,学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思维抑制,教学效果也将适得其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妙地把课堂气氛由平缓推向高潮,又由高潮逐步转入平缓。使学生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迷惘,时而惊叹;时而兴致勃勃,时而惴惴不安。教学速度安排适宜。上课的速度是教学节奏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课的速度应该有快有慢,有行有止,错落有致,才能形成鲜明的节奏。太快,学生一会跟不上;太慢,学生又容易走神。一味地讲解或思考,学生大脑没有得到适当休息,容易疲劳;停顿太多,或停顿时间太长,又破坏了一堂课的完整性。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节。教师语调抑扬顿挫。语调是由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轻重等各种因素构成的。上课时,教师要运用好这些因素,使自己的语言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从而用语言粘住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她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她就是用自己那富有艺术性的语言粘住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
3、美在心灵。完美的课堂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模式也无定论。我认为,整体效果,是评价一堂课的重要因素。整体效果的体现,三维目标的实现必不可少,这是客观要件;而主观方面,我觉得,在遵循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完成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四者心灵的碰撞,尤为重要。亚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为人的教育,抓住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从本质上讲,每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都充满好奇心,都期待着发现未知世界、学习未知知识;每一颗学生的心灵,都孕育着真善美的种子,洋溢着动人的诗情。我们教师所做的,就是用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与学生形成知识与情感的互动,用兴趣去启发兴趣,用探求去引导探求,用信心去鼓励斗志,用快乐去分享快乐,用激情去点燃激情。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腾飞的起点,我们的学校也一定会变成学生终生难忘的地方
再次,美在流程。
美的教学流程,能让学生乐此不疲,兴趣盎然;让教师教学行云流水、得心应手。
1、美在无言。美的形态有多种,有时,无言也是一种美。所谓无言,就是没有言语的参与,只有心灵的沉浸。这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师生共同处在某种特定的情景,沉浸在其中,在感悟,在体验,在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语文教学中,这样的情境很多:有位老师教都德《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当,当,当!”录音机里突然传出了沉重、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怔有诧,全神贯注,寂静笼罩这课堂片刻。接着,教师深情地朗读起来:“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沉默。教师哽住了,读不下去了。教室里鸦雀无声。突然,教师“转身朝着黑板,使出全身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这时,同学们深情地注视着教师,表示了前所未有的敬意,仿佛这位教师就是韩麦尔。„„ 这位教师,不仅自己融入了都德所描绘的情境中,被主人公那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更妙的是,他精心设计了这一教学片段,巧妙的运用了录音机、自己的朗读、自己的模仿表演,把学生们带进了那个亡国的情境中。在这时,学生表面上的无言,其实是内心的千言万语,内心强烈的情感,难以表达的表现。“此时无言胜千言”。一些优秀语文教师,在他们的成功教学中,运用他们的智慧,设计了许许多多这样美妙的片段,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课堂。
2、美在流程版面。流程的创设,应遵循文本特点、学生心理建构、实现三维目标三位一体的规律。我在教学中,在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学生为课堂主人”的理念,创设了学生学习的乐园——“学习版面”。注意,其标题短语暗含主语即是“学生”,并巧妙融入课文内容(如《鹤群翔空》:创设情境——序曲
整体感知——“先声夺人”篇(黄河---壶口篇)文本感悟——“畅所欲言”篇(鸟瞰黄河篇)理性概括——“标新立‘疑’”篇(九曲黄河篇)心灵内化——“鹤立鸡群”篇(心中的黄河篇)拓展延伸——“人与自然”篇(黄河---黄海篇)社会实践——“新闻调查”篇
另举《黄河诵》。(见以上括号内的)
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最后,美在个性。应该说,语文课堂上,“个性”是亮点。它包括以下二方面的内容——
1、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
2、教师个性化引导感染。
1、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读,乃语文教育的本性!要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个性阅读的平台。如让学生选择阅读、合作阅读、开放性阅读等。我教学《鹤群翔空》,由浅入深的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见课件文本感悟、理性概括、心灵内化部分);学生读完《黄河诵》,我让学生谈阅读体验:看,我看到——;听,我听到——;想,我想到——;赞,我赞颂——;说,我来说本文的写作思路。
2、教师个性化引导感染。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专多能”尽显语文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亲和力、感召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师生平等对话教学这一“交响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那次赛课,增设了2--3分钟的当堂“才艺表演”,虽仅占百分总分的5分,但也成了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参赛选手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尽情展示,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这区区的5分。给我感受最深的有,胡市中学的胡卫星老师,刚一上课便在黑板上
挥毫泼墨、一蹴而就“雄鹰展翅”四个大字,一下子便吸引了评委、吸引了全班学生,也从书法角度巧妙的诠释了所讲的课题——心中的鹰。青春活泼、伶牙俐齿的唐婧,凭着一个流利而有感情的诗歌朗诵,便将全堂学生的心牢牢抓住,课中,又凭着一口熟练的普通话,游刃有余的完成了热闹充实的“对话”教学。我凭那点课堂上的激情演讲和巧接主题升华的唱歌,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我始终认为,如此的“才艺表演”,不应以“展示自我”为唯一目的,而应巧妙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并为课堂教学服务。
结束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它的更多更美的魅力,将会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教师同行们孜孜不倦的实践创新挖掘而大放异彩!到那时,我今天的这番“抛砖引玉”的拙论,一定是相形见绌,自惭形秽。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一个需要开拓的、充满生机的时代。为了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这片汪洋大海上,带上勇气、带上智慧、带上奉献,一同扬帆起航吧!
班门弄斧,多有不是,敬请指教!
傅斯年在《我所景仰的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凡认识蔡先生的,总知道蔡先生宽以容众;受教久的,更知道蔡先生的脾气,不严责人,并且不滥奖人,不像有种人的脾气,称扬则上天,贬责则入地。”宽容是蔡先生受人尊敬的原因,而在严格中暗藏宽容则更体现了先生作为一代教育大师的人格魅力。
在我教学时,有这样一件事让我愈加明白了宽容的重要性,也让我愈加体会到自己与教育大师之间的差距。
xxx是班里有名的调皮蛋。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正给学生讲一篇新课文,突然一个纸飞机飞落到讲台上。“是谁扔的?”我吼道!班里同学都愣愣地看着我,xxx慢慢站了起来。我气冲冲的走过去一把将他拽起,推出门外,随之一顿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这之后过了几天。学校组织活动,每班挑选20名同学,本来xxx被我选到了,但我突然想到了那个纸飞机,我又改变了主意,没有让他参加,他很失望的回到了座位上。
:扔了一次飞机就等于永远不守纪律吗?这十几个字像一块块石子敲在我的心上,是呀!两者怎么能画等号呢?我意识到自己伤害到他了。
我想等待下周一的班会课好好找他谈谈.可周一的早晨的升旗仪式结束了,等来的却是xxx的妈妈.通过交谈,我知道了他的家庭原来是如此的拮据,拮据的连一个新书包也舍不得买.现在也因为生活的原因不得不搬到乡下,今天是来给孩子办理转学手续的。只觉得心像要沉到深渊里去了。。。怪不得他总是拎着一个纸袋上学;我还以为他懒的背书包,为这我不知道批评他多少回了。在这样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家庭和社会给了他太多的不宽容,那么他就需要老师的宽容。我给他宽容了吗?我给了吗?我真的是犯了一个大错误,这孩子恐怕是恨我了!我真想马上去对这个孩子说声对不起!
可我已经没有机会了。在给他收拾东西的走后,我在他桌洞里发现了他迟迟未交的一本作文。这是写在教师节之前的一篇作文,前面是这样写的:“我有很多的老师,但是这位老师让我难忘,她温柔可亲。。。”作文没有写完,现在这位可亲的老师在他心里恐怕是面目狰狞了。我即使再自责千万遍也无济于事了。他真的成为我最遗憾的一件事。如果,以后会有机会见到他,我一定会说:“孩子,对不起。”而现在我只能把这声“对不起”放在心里,把这本作文本珍藏在我的抽屉里。他时时提醒我:宽容那些有缺点的孩子,并用你的一腔真情去感化他们,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读了《我所景仰的蔡元培先生》后,我对宽容的体会更加深了,蔡先生的这种“宽以容众”使我感到“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是呀!罗马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长城也不是一年就能完工的。学生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有缺点,不懂事,常常会犯错误。老师之为老师,就在于我们年岁长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我从“严师出高徒”的误区种醒悟过来,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教育孩子,用爱的雨露去滋润我的学生,使我走向成功。
那一年,我接手了一个谁谈起谁皱眉,谁一接手,谁就想撂担子的班级,同事们也曾好心地提醒我:“进去一身清,出来一身泥啊!”果然,上任不到三天,我就收到了新班级给我的见面礼。刘峰和李松林上科学课时,竟为听MP3明目张胆的争吵起来,气的任课老师来找我解决问题。孙陆在语文课堂上举手问我:“管老师,反正我不想成为文学大师,我可以打瞌睡吗?”那理直气壮的样子闹的全班哄堂大笑。孙陆,(同学送他外号小赖皮”因为老爱去强迫女生握手而得名。)我还没来得及找他,他居然在课堂上公然挑衅我?我彻底震怒了。。。一堂课就这样不欢而散。
回到家里,我情绪落到了极点,铺开纸,准备要写辞职报告了。
我拉开抽屉,看到了那本作文本,内心好像被针扎一样,深深的刺痛了。难道我就束手无策了?难道我就这样子知难而退、甘愿认输吗?我失眠了,耳边响起了蔡老先生的责问:“这样的批评对学生有帮助吗?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武力征服不了人,而宽容和爱却能做到。”对呀!”我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呢?
第二天早上,我有意识的修饰了自己,从头发、衣着到面部表情。我要以全新的班主任的形象出现在我的学生面前,就从昨天未完的故事开始。
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的眼睛齐刷刷的望着我,等待闪电雷鸣?声色俱厉?我面带微笑,走上讲台:“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向孙陆同学说句感谢的话,我一直以为我的语文教的还不错,所以老躺在„良好‟的感觉上睡大觉(我发现孩子们在窃窃地笑),是孙陆同学提醒了我。其实我也有不少让大家不满意的地方,希望大家以后对语文教学有什么意
见就直接跟我说,帮我进步,好吗?教室里静的出奇,我看见孙陆的头埋的更低了,很多同学也在用很疑惑的眼光偷偷地看着我。
这一堂课我上的十分投入,孩子们也听的特别认真。
放学后,我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孙陆主动来向我承认错误。看着他诚恳的表情,于是我想到“握手”的问题也到解决的时候了。“张鲁,我听说你妈妈很早就去世了,你很想念她,所以你喜欢和女生握手,对不对?如果你以后想握手,就来握管老师的,老师的手会更温暖些,好吗?”说完,我把手伸向孙陆,没想到他还真和我握了一下,可我看见他的眼闪着点点泪花。
一刹那,我明白了,宽容真的比什么都重要。我没有苦口婆心,没有循循善诱,只是以理解的态度,给了孩子一个合理的台阶,却收到了这样出奇的效果。
从此,我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了疾风暴雨,没有了冷嘲热讽,没有了师生鸿沟。我的“老大难”班级也变了,特别是班里的三个调皮大王一反常态的专心和认真。在那年的六一儿童节上,他们三个表演的小品还获得二等奖呢!期末学校考核,我班获得了“先进班集体”奖,我也被评为了“莱西市十佳师德标兵”,我的事迹也在莱西电视台教育时空播放。同学们得知后,把他们亲手做的花送到我的手上,并为我唱响他们改写的歌曲“祝贺老师,祝贺我班,团结一心创佳绩,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老师常开心。”那一刻,我是流着泪笑的。这就是昔日那群谁见谁头疼的孩子们吗?可如今还有比他们更纯真可爱,更让人喜欢的吗?我的同事们,请和我一起相信: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拥有一份灿烂。当我合上《每周一读》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首小诗: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我要说:教师宽容了学生,拥有了美丽、教师宽容了学生,拥有了快乐、更拥有了年轻。
我的同事们,让我们都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在教育的征程上前进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爱在左,责任在右
2009年的11月21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我们邯山区渚河路 小学的全体老师却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天。裴局长在邯山区教育系统学习刘延东同志视察讲话精神部署会上对我校的工作提出了高度的肯定和表扬。会议上裴局长的讲话让在座的每一个人精神为之振奋,邯山区教育光明的未来让就展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眼前。
裴局长在会议上提到:教师要讲良心。这让我思绪很多。教师的良心是什么呢?教师的良心就是爱!冰心曾说过:“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作为教师,“爱”与“责任”,二者其实是分不开的,“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面对当今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各种思潮不断涌入的今天,面对那些往日对我们的成绩羡慕不已的同学、朋友,他们有的已西装革履、洋房小车,有的灯红酒绿、吃香喝辣。再看看身边霜染两鬓,呕心沥血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时青丝染白,衣着简朴,带走的只是几摞书报,剩下的惟有两袖风。每此时,我也彷徨,我也疑惑,我也曾动摇,曾令我魂牵梦萦的选择是否正确。记得2008年我嗓子疼的说不出话来,医生强烈要求我禁声休息,可是正值六年级毕业考试复习阶段,我怎能放下我学生呢?只好硬撑到校上课,那节课我记忆犹新,课堂格外的宁静,课堂上只有我嘶哑的讲课声。课下,有的学生悄悄把水杯递到我的手中,有的买来咽喉片,学生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您少说话,多喝水。”有的说“老师,您把重点写在黑板上,我们能自己复习。”看着眼前的一切,怎么能不使我热泪盈眶?怎能不拼尽全力做好教
师这份工作?
教师就像一颗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也没朝霞那样眩目,更没有白云那么高远。
什么是教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这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好学生是教师的职责,一肩挑着爱,一肩挑着责任。
记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头。”的确,教师就是一片绿叶,那么就让我也像绿叶一样,用知识的源泉去浇灌祖国的花朵,用青春的热血和生命,为孩子插上理想奋飞的翅膀!
相信,我们在裴局长的领导下,再鼓干劲,乘势而上让我们邯山区的教育一定会再创新高!
博客网版权所有
我的教学演讲稿(原创)
美丽的冰雪儿 发表于 2007-9-27 15:23:00
有个当老师的朋友问我:“你喜欢你的职业吗?”我回答说::“喜欢!”“天天与学生打交道,有什么意思?”我瞪大了眼睛说:“怎么可以不喜欢?怎么可以不喜欢而从事这份职业?违背自己的内心而从事自己的职业岂不是一种痛苦?倘若是我,我就会放弃这份职业,因为那不是我的性格。我喜欢我的学生,他们单纯可爱,真诚善良,蓬勃向上,渴求知识,他们把我当成崇拜的对象和美的象征。我喜欢我的工作环境,以校园为室,以诗书为伍,纯净简单,多好!我喜欢我的学生家长,他们把我当成最可亲最信任最喜欢的朋友,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的方法,多好!”
我一直以为:只有真心地喜欢,才能把它做好,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从教的日子里,我经历了一些思想上的变化。初为人师时,我满腔热情,认真地备课,注重讲课的形式、内容和技巧,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年轻的老师,无需努力就是学生喜欢的对象。他们会在课下探着小脑袋看我的办公室,会担心我没吃早点而要父母做好带来,会在毕业后将目前的老师与我对比而念念不忘我的风趣幽默。我重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谈到China时,我告诉他们China的来历以及日夷曾经呼之为“支那”,希望他们能努力学习。
年岁渐长,我体会到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含义,我明白了对于老师来说同时教几十甚至几百名学生,而对
于家长来说,他们却只有一两个孩子,那是他们生命的延续,他们的太阳他们的希望,我掂出了肩上担子的沉重。我没有理由不上好每一节课,没有理由不对他们的人生道路负责。
我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上,经历了模仿,尝试,揉合,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如同一个演员,走上舞台那一刹那,就神采飞扬,激情四溢,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展示给我的学生,企图使他们在不知不觉地享受中就领悟到了英语语言的魅力。我不希望我的课堂成为他们的负担,但是又希望他们学得扎实。我尽量用英语授课,引导我的学生用英语思维,设计的教学环环相扣,暗暗铺垫,循序渐进,淳淳诱导。
今天我还明白了学生学习英语时间长了,难免会逐渐减失恒心和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还需要我们教师不光要关注学生获得表层的学习兴趣,更要引导他们在体会习得语言方面获得的乐趣。坚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注重对学生勤奋、毅力等学习品质的培养,从而主动、积极、刻苦地去钻研,去品尝学习英语的快乐。
我提倡我的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课前查阅资料,利用英文词典,internet资源;课上利用group-work, pair-work等形式,尽量输出所学的语言点;重视拓展训练,利用课下作业的形式让同学之间、家人之间进行实际语言交际。
我知道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注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我希望通过文化的对比,他们更能意识到我们国家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泰戈尔说:鹅卵石的臻于完美,不是棒槌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今天的我悟到了润物细无声的道理,也悟到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理。
我在研究学生心理、实施课堂教学的同时,深刻地意识到了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我准备在今后的日子中,花更多的时间来看书学习,以便自己能走得更好。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是不是正在自己的事业中经历着这种心路历程?我渴望自己能做一个让我的学生值得记忆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英语教师!
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体会
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小小年纪就要面对较复杂环境的转变,要适应新学校的学习生活,并且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等,实在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一年级是文化知识打基础的重要起步阶段,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端。学生的起步好与坏直接影响日后学习效果。因此,一年级的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其打好学习的基础。
一、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趣味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那么,学生就能牢固地获
取知识,教学效果就有保证。
1、导言激趣、在每一节新课的刚开始时,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搞小动作,有的无精打采。这时老师要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揭示课题,争取在几分钟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 我要学”的内驱力。如教《司马光》这课时,我先让学生思考:假如有一小孩不小心掉进一个大水缸里,那小孩不会游泳,你也不会游泳,那你怎么办呢?老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就认真地思考起来并积极举手发言:有的说“去找大人。”有的说“找来一条竹竿让他爬上来.”课堂气氛很活跃。我接着说:“同学们想的办法都不错。下面我们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又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去救那个小孩的。”这样的开头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开展竞赛。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比赛等活动。他们在竞赛条件下比在默默无闻的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所以,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如:“开火车读”、“看谁背得又快又好”、“看谁把问题答得又快又对”等。
二、在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
1、听录音、看幻灯、看挂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之
一、在教学每一篇课文,老师都充分利用所有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一只小羊羔》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听课文录音,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再让学生逐幅图观察,边看图边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对一些重点句、难理解的句子,老师用幻灯打出来,让学生跟老师读,听老师讲解、分析。这样就能突破重点、难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童话、寓言及具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时,让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好模仿、表演。在教学时,我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例如教《王二小》这篇课文时,我选了班中表演能力交好的一个同学扮演王二小,四个同学扮演敌人,五个同学扮演八路军。在表演之前,我要求其余同学认真看,看后评选出最佳表演奖。这样一来,“演员”和“观众”都要认真读课文,而且“演员”要认真演,“观众”要认真看.达到了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
3、在教学中,创设成功情景,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小学低年级学生情绪波动大,他们喜欢老师的表扬。老师的表扬就像催化剂一样,激励着他们认真学习。所以,我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也是成功之母.对于后进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失败。因此,在教学中特别关照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等同的参与成功的机会,增强学习信心,促使学生爱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和提高,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人们常说:要使学生喜欢学习某一科,首先要使学生喜欢这科的老师.学生一旦在情感上认同了教师,就会愿意听,喜欢听你的课。如何才能有效地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方面平时多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另一方面,在上课时,多用一些亲切和蔼的鼓励性语言,如经常在学生回答后,脸带笑容地摸着他们的头说:“真聪明!”“回答得真好!”或“真能开动脑筋,再认真想一想,好吗?”等等。虽然是几个非常简单的动作,几句简单的话,但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在情感上认同了老师。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自然就会提高,成绩也随之提高。西南街道基塘小学
刘丽仪
网址:http://
第四篇:营造快乐氛围 感受音乐之美
营造快乐氛围 感受音乐之美---浅谈幼儿音乐教育
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这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其中包括:歌唱、音乐欣赏、音乐游戏、打击乐、舞蹈、律动等,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必须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的始终。幼儿园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极重、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如果只是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则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共鸣。所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多听、多讲、多动,以多种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
音乐教育的含义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人类从事审美活动的一种对象。审美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审美特征的感受、体验、鉴别、判断、评价和再创造的活动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经过分析、判断、综合到想象、联想、感情的心理活动。“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极大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里深刻揭示了艺术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自主创作,体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以审美与快乐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用美的音乐感召幼儿实现熏陶心灵世界的美。同时,让幼儿与音乐一同游戏,在快乐游戏中主动探索音乐,大胆创造音乐,满足幼儿活动和交往的需要,获得应有的自我愉悦与审美感受。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营造快乐氛围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感受音乐之美。
一、拉近距离,引起共鸣
1.“童化”教师,以童心唤童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幼儿与教师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师教或者学生唱,学生还要看、听、动。要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幼儿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对那些抽象、呆板的讲述很难产生兴趣,教师应该“童化”自己,主动拉近和幼儿的距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和幼儿进行沟通,通过灵活的眼神、生动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用甜美的教学语言、动听的歌声与伴奏打动幼儿的心扉,唤起幼儿的美感。久而久之,孩子们自然地就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喜欢与老师交流,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由此缩短了。同时,幼儿会把对老师的这种感情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兴趣,并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2.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
能让幼儿快乐的音乐,首先应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更应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师往往自己花费许多时间选出音乐,但幼儿却不喜欢,这是因为教师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和孩子一起共同收集喜欢的音乐,从孩子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幼儿有着许许多多的想法,教师不仅是设计者和指导者,更是观察者和支持者,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快乐的活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范唱感染,激发欲望。
1.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它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范唱中,我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了虫儿飞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这样,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2.音乐刺激幼儿思维,激发其求异性、发散性、突发性、连动性、敏锐性、灵活性等创造性认知特征。欣赏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以自己独立的体验、联想、表现与表达,形成自己不同的想象和思维,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在接受音乐教育活动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充分的想象和个体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法则和内容,而且是在深化创造性认知特征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独特的内心潜质。如创编中班舞蹈《我的好妈妈》,可以通过旋律刺激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表现出对妈妈的爱,引导他们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去关心妈妈的,从而达成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艺术感受力、表演动作的积累。
三、乐于表现,勇于创新。
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讲究技巧的训练,而应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思想、理解、创造。
1.用音乐促成幼儿表现,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创新理念等创造性情感特征。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既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又培养了幼儿音乐兴趣,还激发了幼儿表现欲望。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的感受,能够行之有效地在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形成创造性情感特征。如在教学活动《小鼓响咚咚》中,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从中塑造了爱护妹妹,为了让妹妹睡好觉而放弃玩小鼓的哥哥形象,潜在地感染了幼儿创造与表现的情感心理,从而促进了幼儿智力的科学性开发。
2.用音乐塑造幼儿性格,形成其自控性、自主性、兴奋性、有恒性、独创性、灵活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对音乐的学习,通过绘画、语言、歌舞、演奏等形式把理解与感受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教师对幼儿的创造与表现要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不断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进行中班歌曲《买菜》教学活动时,我让幼儿来画画自己喜欢的蔬菜,教师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诱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同时指导他们通过彩笔把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描画出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线条代表着幼儿思维中不同的物体,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参与,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从而创造美。
第五篇:美术《比例之美》教案
比例之美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吗人的灵感来源于什么地方?可以从一些特别的现象得到特别的启示请看这张图(课件1)她们在干什么?个别学生回答在选美。
师:确实如此,现如今,已经不再单单以瘦为美了,胖人也有独特的美感,因此也就有了类似这样的胖美人比赛(课件2)这三位选美冠军虽然身材比例不同,但都是美女,请看变了(课件3)人因为比例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美感,同样瓶子由于比例上的差异,产生的美感也不同,说说它们的特点。个别学生回答
师:这些不同的特点都跟比例有关,(课件4)著名的绘画大师达芬奇认为: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早在1490年,著名的达芬奇就绘制了人体比例图,展示了比例之美(课件4)原来早在这么多年前,人类就意识到比例的问题,象这样人体的一种和谐的比例关系给我们创造了美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比例之美。
二、讲授新课:
1、瓶子比例的认识
●欣赏
师:比例问题存在于各个方面,各种不同比例的瓶子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下面我们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瓶子(课件5结构图)大家都知道,瓶子是由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瓶耳)组成 师:(课件6)这个瓶子比例关系是怎么样的?这种比例关系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谈感受,教师总结。
●说说自己瓶子的特点 师:(掀开布)这些都是大家带来的瓶子,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下这些瓶子造型比例的特点。老师讲1个,点出结构、比例。(如:瓶子细细长长,瓶身宽度只是长度的1/4,这样的瓶子象一位纤细的少女,这种宽度与长度比非常夸张的造型,体现出了张扬的个性)
之后学生谈谈瓶子比例(请2-3名学生)
●小结:因为比例有差异,所以每个瓶子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独特的表现力,造型比例差异产生个性美感(课件7字大)它们或张扬或内敛或大方或雅致或端庄或奇特(课件8连放多张底面交错瓶子下面是各种瓶子)●小练习——用剪的方式设计瓶子外形 A、示范
师:我们来剪一个有个性的瓶子造型,老师边剪边指出1.设计时注意瓶口、瓶身、瓶底的比例关系,可以是夸张、均等的体现稳重或内敛或张扬等个性2.布局问题.不易过小 B、给学生提供已对折好的纸,学生练习。
C、小练习展示:及时收集几张快又代表性的作业贴在布上,学生自己评议(介绍下比例特点,希望体现什么风格)
示意学生继续下面的环节(停下手上未完成的作业)
2、对瓶子色彩比例的认识
师:通过小练习,我们认识了瓶子造型的比例差异能够产生美感,其实在瓶子身上还存在一种比例关系,是什么呢?(课件6)谁来说说?再看(课件7)这三张色彩的比例,比如第2张,别看它单纯,它具有很时尚的简约之美。其余2张学生说说。小结:色彩比例产生节奏,产生对比,产生美感
二、布置作业
师:我们今天为自己未来的新居设计一个美丽的瓶子,现在生活的品质也不断提高,我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简单的吃穿了,家居的软装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以为父母、可以为自己,也可以根据对象的性格特点进行设计,可以在你刚才剪下来的瓶子上进行美化或再设计一个。
四、巡回指导(放音乐)
五、作业展示:
1.请1个学生自己介绍。
2.出现3个新居照片,让学生自己上去把自己的画选择适合的一边。(师:这就是色彩的呼应、和谐;“万绿丛中一点红”等赞赏语鼓励学生作品)
六、、课堂延伸:
师:比例不但在绘画中存在美感,其实在雕塑、建筑、甚至数学、音乐都能产生(课件8)
七、教师总结:
师:通过今天瓶子的设计,我们知道:(展示课件9比例产生对比,比例创造美感)。我们巧用比例之美,就能让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