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散打简介
散打简介 :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相博.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 两人徒手面对面打斗。散打是国际武术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 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在体育运动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
打 摔
等攻防战术进行搏击对抗,是中国传统的武术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相适应整理而成。
训练内容:
身体素质
提升(心肺功能、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爆发,协调)
心理素质
提升(自信
勇敢
拼搏
向上
自律的精神)
专业技能
(拳法,腿法,摔法,拳法腿法摔法组合 实战技巧及经验)
训练目标:
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减脂,抗疲劳,提升(心肺、代谢、肌力、肌耐力、柔韧、协调等)
课程设置
初级课程
中级课程
高级课程
金牌一对一课程
两人组合课程
三人组合课程
初级课程内容:步法技术(前滑步,后滑步,左滑步,右滑步,上步和单跳步等
拳法技术(左右直拳、左右摆拳、左右勾拳、鞭拳等)
腿法技术(左右正蹬腿、左右侧踹腿、左右鞭腿、左右劈腿等)
中级课程内容:
组合拳法
和腿法
是建立于初级之上
通过不断地组合 直拳
摆拳
勾拳
不断地重复
练到意到心到
如:左直拳
右摆拳、左直拳
右勾拳等
腿法如:左鞭腿右正蹬、右鞭腿右侧踹等
拳法腿法组合如
右鞭腿
左直拳,左侧踹右摆拳等
学员水平不断地提升
可以做一些实战练习
反应练习
进攻练习
反击练习躲闪练习等
高级课程简介:
摔法技术 :接腿摔、涮腿摔、抱摔、防摔术等
不断地强化专业技能
,把这些专业技能融入到实战当中去,学员之间进行一些实战练习
和教练进行一些实战练习
然后参加一些相应的 业余
或专业比赛
注:一对一
教练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从而更好的提升身体各项技能
第二篇:2011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 简介
2011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
赛事简介
一、赛事名称:2011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暨第六届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选拔赛
二、比赛时间:2011年7月5日-9日
三、比赛地点: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湖北省体育局
承办单位:湖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市体育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武汉市博击运动协会
五、比赛项目:
(一)男子七个级别:
48公斤级、52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5公斤级、70公斤级、75公斤级。
(二)女子五个级别:
48公斤级、52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5公斤级。
六、参赛队伍: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各参赛队约300人
七:武术散打运动简介:
武术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国标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在80厘米高,8米见方的擂台上进行比赛,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是一项竞技技巧和观赏性极高的运动。
第三篇:散打论文
结合学习实践谈谈对散打技、战术的认识
散打又称断手、散手、实作等。散的是拳术各项训练的总成,是直接检难拳术锻炼的综合体现,就其原始意义来讲,乃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击。中国各种拳术运用零散招数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徒手格斗,属于武术对抗性技击项目。这种比赛不仅有助于掌握武术的技击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勇敢、机智、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
关键词:散打、技术、战术、攻防
随着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在散打比赛中,其技术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且比赛中战术的变化和运用也愈加丰富。培养散打运动员对技术,战术的运用能力,使其在比赛中得到完美的发挥,这对取得比赛的胜利尤为重要。实践证明,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技术动作,不一定能保证在实践中也能成功完成。因为,在比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技术和战术的相互联系与完美结合。因此,运动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动作,还要重视战术与技术动作的结合运用。
根据攻防矛盾可将散打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根据技术表现特点{身体运用部位不同}可将进攻战术分为打法和踢法二种:防守战术分为接触性防守和非接触性防守。根据动作数量的不同,散打技术又可分为单一技术{基础技术}和组合技术。进攻技术可分为单一进攻技术和组合进攻技术,进攻技术可分为单一打法,单一踢法,组合进攻技术根据运用技术种类不同可分为同类组合技术和非同类组合技术:防守技术可分为单一防守技术和组合防守技术。
散打运动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开放性,现代散打的技术结构是开放性的,是在武术实用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兼并国内外各种搏击技法,经过选择,加工,改造,整理,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技吉技术; 简单实用性,现代散打追求的是技术的简洁明快;综合多样性,现代散打采取的是“杂交”优势,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宝贵的传统技法,而且还吸取和借鉴了世界上各种优秀的技法方法和经验,使现代武术散打技术在踢,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技术体系。随机性,由于散打对抗局势是瞬息万变的,因此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必须在瞬间变化中把握机会,使用娴熟的而有效的技术击败对手。这是现代散打的特殊要求。这种技术实施的随机性,给现代武术散打比赛增加了一定难度,也促进了其技术更加简明实用;科学规范性,所谓科学性,就是现代武术散打技术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适应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要求,技术的设计要合理,竞赛的各种条件要公平。
散打战术的分类:散打运动按照其攻防性质可分为进攻,进攻后防守,进攻后防守反击、防守、防守反击、防守反击后防守、进攻后防守反击后防守等七种战术行动。
狭义的攻与守是属于技术范畴的内容,与战术行动并无关系,而应用攻与守的技术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谋略克敌制胜则属于战术问题。进攻固然是直接取胜的战术行动,但是把防守看成一种消极的战术是不正确的。通常,并不说明攻方为主动,防守为被动,更不能证明攻方为胜,防守为敗方,而要看运动员如何灵活运用攻防战术。如果只想拼命进攻,置防守不顾,或反之,只一味防守,失去进攻的有利时机,都将导致失败结局。主动进攻,积极防守,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才是符合辩证的完备守攻之道。
在实战中攻固然主动,但消耗体力,容易暴露弱点,给对方以有机可乘,守虽然处于暂时的被动,但换来的是下一步的主动。在双方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防守意识强,善于后发制人的运动员更为成熟。应用攻防战术,重要的是解决三个时机:一是进攻时机,二是防守时机,三是攻防转换时机。不失时机地采 取攻防手段是运动员必备繁荣素质。
散打运动的技术与战术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技术是战术的基础,而战术则是充分发挥技术的保证,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技术技巧,才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技术,而离开了战术的合理运用,任何高超的技术都会大大的减弱其威力。一个训练有素的搏击者始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观察,并且能迅速而随机地确定或调整自己的战术方案加以实施将纯熟的技术,高智能的技术意识和大无畏顽强拼搏的英勇精神气概相结合,一举击败对方。散打运动要求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细腻,熟练,准确;战术意图全面,丰富。运动员掌握的技术动作越全面,正确熟练,对完成战术方案就越有保证。战术比技术难掌握,因此,要求教练员在教授技术的同时,要多向运动员灌输技术的使用意图,把技术动作与战术知识结合起来运用,使运动员掌握具有战术性质的技术,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其运动成绩,初学散打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法之后,应立即转入对各种技术的实际运用上,以求迅速提高技术实战水平。总之,战术与技术是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运动员技术水平越高,战术变化就越多,而技术丰富了,又可以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通过学习和训练散打,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手又是一项以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坚持散手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散打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的作用。
第四篇:散打说课稿
散打说课稿
说课人:
钟建云
说课对象: 初一(2)班 说课时间: 2012-5-29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现代武术散打基础理论与实践》中的散打基本技术的拳法教学,我的说课内容分为五个基本内容,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程序,一 说教材地位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古往今来,一直是民族自强精神的重要体现。自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以来,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散打作为武术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特别是近年来的‘散打王争霸赛’,中国武术散打登上国际竞技的历史舞台。
《现代武术散打基础理论与实践》是体育院校武术普修的学生用书,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散打教育者讨论编著成的,教材着眼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散打课程和散打技能。
散打的基本拳法是散打内容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本次教学内容也是散打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我怕准备用10个学时来完成,本次是第一次课的3..4个学时。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和散打知识,确定一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散打的基本知识,并掌握散打的基本拳法的原理。能够叙述散打基本拳法的动作。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0%的学生能够完成基本拳法动作,并做到动作放松、协调。70%的学生固定自己拳法动作。
3.思想感情目标: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中更应该结合起自身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优良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积极克服困难,使学生有刚毅,坚韧的个性,同时爱国思想方面进行贯穿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出拳的身体发力顺序。
(2)教学难点:同学对散打拳法的理解。
二说教法
散打是一项非常阳刚和活力的活动。这也是很多青年学生喜爱的魅力所在,所以,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带这性趣和爱好来上。,上课用直观法让同学看到散打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用完整示范法让同学对动作有整体的映象,用分解动作教学法,对动作一点一点分解示范,让同学慢慢掌握动作要领,在教学过程中,示范时候用正面示范和侧面示范和背面示范,加强同学对动作的观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先从基础的动作学起,慢慢加入组合动作,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对动作的讲解要正确和充分,让同学在学动作的时候慢慢理解动作,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可以加入散打的名人事迹,加深同学热爱散打和热爱国家的思想教育,还可以参加散打动作的现场教育,让同学对散打活动有更深的教育。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模仿动作,使学生在跟随老师上课示范动作,先观察,然后模仿,对动作有初步的掌握。让学生在模仿的时候,老师旁边指导,然后单个动作示范,让同学加深映象。3 培养学生对动作理解,老师讲解动作要领,让同学会做动作,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课教学程序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来进行。准备部分 在集合整队、师生问好等正常的课堂常规后,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本次课目标任务,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任务接下来进行队列、队形练习,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同时使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准备活动:为了使学生身体机能从安静状态逐渐过度到工作状态,在准备活动的开始,学生在体委的带领下进行慢跑,然后有针对性的做几节徒手操,使得学生各主要肌群、韧带等充分伸展。最后安排辅助练习,为基本部分新授课的教学做铺垫。
基本部分 首先用引导语‘有人说散打就是西方的拳法加速腿法,对不对’?用设问法把同学的性趣提高,然后用正确的讲解让同学对散打有正确的理解,然后切入到散打的基本拳法当中,使学生对拳法有基本的认知。教师首先用完整示范法把动作示范,边示范变讲解动作要领,正面示范完,侧面示范,背面示范,让同学有整体的观察,便于模仿。接下来让同学在原地模仿练习,教师在旁边讲解和指导。4 老师喊口令,同学们做动作,老师指出易犯错误并纠正。5 老师在同学们休息时间可以讲讲名人事迹,让同学对散打动作提高性趣,增进课堂气氛。同学加深练习,老师纠正。结束部分
在教师的带领下做渐进放松练习,使学生感受逐渐静止的过程,体会放松的意义。接下来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分别进行表扬和指点。
第五篇:散打教学进度
散打课教学大纲(初级班、提高班)
一、课程介绍
散打又称技击术或擒拿格斗术,是中华武术的精髓。它主要包含了踢、打、摔、拿与 格、架、截、闪等攻防技巧(高级技巧还有抓筋、点穴法),对敌中远距离,可用拳打脚踢;对敌近距离,可用头、肘、膝、肩、胯、背等躯体各部进行贴靠撞打与摔拿。
本课程主要教授散打的基本动作,包括拳法、肘法、腿法、膝法、摔法和拿法。通过 练习,培养人的顽强毅力、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克敌制胜本领的最佳途径。
二、课程任务
(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武术散打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三)以武德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顽强、果断、坚毅的精神,摒弃软弱、怯懦的品质,形成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四)使学生掌握散打踢、打、摔等基本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动作的攻防意识,与在实战中的运用。使学生不但能运用这些技术不断自觉进行锻炼。提高技能水平且能防身自卫,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教学内容与时数分配
三、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1.散打的简史、特点及作用 2.损伤的预防
(二)实践部分 1. 基本技术
(1)手型、步型、步法(2)拳法技术(3)腿法技术(4)摔法技术(5)进攻技术(6)防守技术
2. 基本功:正踢、侧踢、外摆腿、里合腿 3.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100米、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2)专项身体素质:打沙包、拍打、摔跌等。
五、成绩考核 初级班
一 考核内容
1.各项基本技术动作演练 2.两分钟组合实践演练 二 评分标准 1.组合动作准确连贯,攻防合理,劲力顺达,技术全面,风格特点突出,实战意识强者为优秀。(90分以上)2.组合动作较准确连贯,攻防合理,劲力顺达,技术较全面,风格特点较突出,实战意识较强者为良好。(71分~89分)3.组合动作不准确连贯,攻防基本合理,技术不够全面,风格特点不突出,实战意识不强者为及格。(60分~70分)4.组合动作不准确连贯,不能协调的完成动作,攻防不合理,技术单调,没有风格特点,没有实战意识者为不及格。(60分以下)提高班
一 考核内容
1.各项基本技术动作演练 2.两分钟组合实践演练 4. 两人一组模拟实战演练 二 评分标准
1. 动作准确、合理;速度快、力量大。(90分以上)
2. 动作准确、合理;速度比较快、力量比较大。(80~89分)
3. 动作比较准确、比较合理;速度比较慢、力量比较小。(70~79分)4. 动作不够准确、合理;速度比较慢、力量比较小。(60~69分)5. 动作不够准确,无力。(60分以下)
六、教学进度
七、教学建议
(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二)学内容按照“少而精、学到手”的原则,突出重点。
(三)教学中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四)教学方法要由易到难、先分解后完整,技法要突出攻防含义。理论课讲解武术知识和规则等,注意事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