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散打课后总结
散打课后总结
大三上学期,我选修了王老师的散打课程,在这之前我已经选修过太极拳、长拳课程,所以对这方面课程比较有兴趣,很幸运能够选到这门课程。
本学期的散打课程中,我学到了前后手的直拳、摆拳、勾拳等散打的手部动作,还有上步、撤步的移动方式,也对散打中的腿法、防御、躲闪技术都稍有了解,由于时间限制,我们不可能把这些动作完全熟练掌握,并运用到实战中,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利用时间把握这些时间将动作做好,才能理解这些动作的目的和发力的原理,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今后可能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王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每次上课都会给我们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动作,在练习的过程中,王老师很注重我们动作的准确程度,并且经常帮我们纠正错误的动作。我们学习的动作虽然不多,但正是由于每节课上不断地练习,才让我渐渐掌握了一些动作要领,在训练之余,老师还会为我们讲解一些散打的相关知识以及体育锻炼对我们的益处,在让我们了解散打运动的同时对体育运动为我们带来的益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不知不觉这个学期也渐渐接近尾声。非常感谢老师的辛勤授课,让我们对散打有了一些了解的同时学习到了一些有用的动作,强身健体!
第二篇:散打公共课课程总结
散打课程总结 散打课程是面向全校公共课的学生开设的体育公共选修课程。其任务是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使学生全面了解散打的基本知识,掌握散打的基本技术,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从而造就健康的身心,并能持之以恒地加以练习,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1、本课程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素养等目标的体育课程。注意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散打课的特点,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武德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勤学苦练的自觉性,教书育人。
2、本课程是将身体活动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3、把教材教法与技术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群众体育中散打活动的组织能力。为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使学生正确认识、了解散打运动,初步学习掌握散打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并利用现代散打的先进理论、技术不断补充和拓扩教材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武术教学和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散打运动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终身练习的习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
通过采用开放式的公共体育散打课模式就是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而,我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引导式、情境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保持浓厚的运动兴趣。对学生予以肯定,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放手),他们就会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去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喜欢动作,学生总会有一种向上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以后,他们会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采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散打运动的积极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体育课程中最关注的核心就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从教案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中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把自主权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第三篇:大学散打体育课总结
大学散打体育课总结
转眼间体育课就要结束了,在这转眼之间,体育课确实成了我的大学一年级的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可以舒缓神经痛快玩一玩,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自身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的黄金时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初在校务系统中选上体育课时的激动与兴奋,也许是北方男儿的血气方刚,抑或是炎黄子孙的源远流长,让我对这种传统的武术项目有着不可抗拒的着迷与热恋,让我对她有一种天生的好奇与喜爱,被他那种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底蕴所折服,觉得她是那么的神威,每一招每一式都爆发出力量与血性,整个学期,这种爆发力都侵袭着我的身体与灵魂。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武术,很想自己能够用武术来强身健体。然而高中学业很重,散打的梦想就被迫搁置了。
进入大学,知道有散打课非常兴奋,可是由于大学一年级的体育为必选,就选了比较熟悉的篮球,并且计划着这个学期选择散打,恰好能够如愿。因此我特别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压腿的时候尽量多用点劲儿压开一点,打拳的时候按照老师教授的散打套路一丝不苟的练习。
在这一个学期的过程当中,我也转变了对散打的看法,我一直认为练习散打就是好斗,学好一身散打功夫可以防身,现在我才明白,散打其实不是打架防身,而是一项健身的好运动——每次上完散打课都会留好多的汗。打架防身只是练习散打的最低级的层次,而真正的散打应该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每一次进攻,每一次防守,如何进攻成功,如何防守到位都是要经过缜密的思索和推敲的,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里面。散打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对于这个课的授课方式,我是很喜欢的。很轻松很自由,老师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让我们对散打有一个基本的入门。我觉得这样非常科学,因为我们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学习人员。另外上课的内容也丰富,除了教授一些基本动作,还加入了不少的实战技巧和一些小游戏,每次我们的动作不是特别标准,老师也是不厌其烦的为我们纠正。唯一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可能学校资源有限,没有足够的器材提供给我们进行实战对打练习。建议以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能够加入实战练习的新元素就更好了。
我很幸运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散打,遇见这么好的老师——周若夫,我对自己的表现也比较满意,谢谢自己的努力,也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
第四篇:散打王争霸赛总结
“琴院杯”散打王争霸赛圆满落幕
日前,体育部“综合格斗健身俱乐部”与团委共同举办的散打王争霸赛在音乐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比赛 从6月1日到6月5日,历经五天,共有二十二人参加。
竞赛项目包括:男子65KG、70KG和75KG三个级别,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使用国家体委、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散手竞赛规则》进行评判,每个级别录取前两名予以奖励。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2010级1班的曲治华获得75KG级冠军,65KG级和70KG级冠军分别为土木系建筑工程技术2010级3班的曲平和经贸系市场营销2009级1班的陈兴旺。在最激烈的“王中王”比赛中,由所有冠军参加挑战赛,最终75KG级冠军曲治华赢得“王中王”称号,但65KG级冠军曲平在体重较小、体力透支的情况下坚持比赛,作风硬朗,虽败犹荣。
第五篇:2017期末散打社团总结
武术散手社团期末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本学期又接近了尾声,在此做武术社团本学期的工作总结。我校武术散手社团根据培训中心等工作计划和社团学期计划内容的指示,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同学来说是比较新鲜而陌生的一个项目。但在我校也已经开展了一年多,虽说不上红红火火,但也热热闹闹的。学期刚开始,每个学生都抱着期待的眼神,想知道这个学期武术散手社团是不是有了更新一步的提升。所以会员对每次上课都是翘首以待,抱着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学习一招一式。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武仪武德方面,协会有了明显的提高,每个学生都以礼待人,不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本着“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基本精神,以实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根本目的。
整个社团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并且口号是“习武重德,全民远动,强身健体”。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是密切相连,分不开的。每次学生都是很勤奋的练习,但每节课都很容易感到疲倦。经过我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分析:
一、可能是学生练得太累,反反复复,觉得太单调枯燥乏味。
二、对抗性的动作太少。
三、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学生都不能理解透彻。
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学生都很用功地练,练出特色,练出气势。
武术作为新时代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激励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作为年轻一代的青少年学生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踊跃加入武术锻炼,把我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在此,武术社团应保持不骄不燥的心态,完善自我,积极进取,合理我们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并结合现实的发展制定我们的目标。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回首这个学期的工作,总觉得还欠缺什么,总觉得还有什么不足。不过,在暑期内我会拟出一份详尽的计划书,争取把下学期武术社团的工作、开展的活动做到更好,更强,加强学员的发展。组织武术社团在校级的一些晚会和节日上进行表演。
总之,还有诸多工作计划将陆续实施,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武术社团将会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壮大!